四(1)常見癥狀的自我葯療(學習筆記)

第一節 常見癥狀的自我葯療

   自我葯療的相關概念:系指在沒有執業醫師或助理執業醫師的指導下,自我診斷,自我選用非處方葯進行對症治療處理以達到快速有效的治癒或緩解癥狀,恰當地應用非處方葯,用以緩解輕度、短期的癥狀及不適,或治療輕微的疾病。

補充內容:

  非處方葯:

  遴選原則:應用安全、療效確切、質量穩定、使用方便

  購買標準:三看原則:

  一看「二號一標」(批准文號、生產批號、註冊商標);

  二看「有效期」;

  三看 藥品使用說明書。

  與處方葯的根本區別:安全性較高

  複習處方葯與非處方葯的區別。

發 熱

  一、概述

  發熱(發燒)是指人體體溫升高,超過正常範圍。當直腸溫度超過37.6℃、口腔溫度超過37.3℃、腋下溫度超過37.0℃,晝夜體溫波動超過1℃時即為發熱,超過39℃時即為高熱。

  其原因:

  1.感染(細菌、結核分枝桿菌、病毒和寄生蟲感染;或感冒、肺炎、傷寒、麻疹、蜂窩組織炎等傳染性疾病)所伴發癥狀。

  2.非感染(組織損傷、炎症、過敏、血液病、結締組織病、腫瘤、器官移植排斥反應、惡性病或其他疾病)的繼發後果。

  3.其他:女性在經期或排卵期也會發熱;另外,服用藥物也可能引起發熱,一般則稱為「藥物熱」。

  二、臨床表現

  發熱的主要表現是體溫升高、脈搏加快,突發熱常為0.5-1d,持續熱為3~6d。

  1.伴有頭痛、四肢關節痛、咽喉痛、畏寒、乏力、鼻塞或咳嗽,可能伴有感冒。

  2.血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高於正常值,可能有細菌感染;白細胞計數低於正常值,可能有病毒感染

  3.兒童伴有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可能是麻疹。兒童或青少年伴有耳垂為中心的腮腺腫大,多為流行性腮腺炎

  4.發熱可有間歇期,表現有間歇發作的寒戰,高熱,繼之大汗,可能是化膿性感染或瘧疾

  5.持續高熱,如24h內波動持續在39~40℃,居高不下,伴隨寒戰、胸痛、咳嗽、吐鐵鏽痰,可能伴有肺炎。

  6.起病緩慢,持續稽留熱,無寒顫、脈緩、玫瑰疹、肝脾腫大,可能伴有傷寒;如為長期找不出原因的低熱,一般為功能性發熱,應認真治療。

  三、藥物治療

  (一)非處方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釋放)

  1.對乙醯氨基酚 作用緩和而持久,對胃腸道刺激小,正常劑量下較為安全有效,大劑量對肝臟有損害,可作為退熱葯的首選,尤其適宜老年人和兒童服用。

  2.阿司匹林 能降低發熱者的體溫,對正常體溫幾乎無影響

  (與抗精神失常葯氯丙嗪比較:氯丙嗪降低體溫至正常以下,又名冬眠靈)

  3.布洛芬 對胃腸道的不良反應較輕,易於耐受,為此類藥物中對胃腸刺激性最低的。

  (布洛芬緩釋製劑:芬必得)

  4.貝諾酯 為對乙醯氨基酚與阿司匹林的酯化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產生鎮痛、抗炎和解熱作用。對胃腸道的刺激性小於阿司匹林。療效與阿司匹林相似,作用時間較阿司匹林及對乙醯氨基酚長。口服,一次0.5~1 g,一日 3次,老年人用藥一日不超過2.5g。

  (二)處方葯

  1.20%安乃近溶液滴鼻對5歲以下兒童高熱時緊急退熱。嬰兒每側鼻孔滴1~2滴,2歲以上兒童每側鼻孔滴2~3滴。

  2.對短暫發熱性驚厥需以溫水擦浴或給予解熱鎮痛葯。若呈持續驚厥(一次發作持續30min及30min以上)或周期性驚厥,或已知危險的兒童發生此兩種驚厥存在腦損害可能性的,需要積極治療,同時給予地西泮

  四、用藥與健康提示

  1.解熱鎮痛藥用於退熱純屬對症治療

  2.多飲水和及時補充電解質。

  3.為避免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多數解熱鎮痛葯(腸溶製劑除外)宜在餐後服藥,不宜空腹服藥。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肝腎功能不全者、血小板減少症者、有出血傾向者、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病史者,應慎用或禁用。對有特異體質者,使用後可能發生皮疹、血管性水腫、哮喘等反應,應當慎用。患有胃、十二指腸潰瘍者應慎用或不用

  4.影響孕婦、哺乳期婦女。

  5.此類藥物中大多數之間有交叉過敏反應

  6.解熱一般不超過3d不得長期服用。否則就醫。

  7.不宜同時應用兩種以上的解熱鎮痛葯,以免引起肝、腎、胃腸道的損傷。

  8.使用本類藥物時,不宜飲酒或飲用含有酒精的飲料。

  9.物理降溫:發熱時宜注意控制飲食,多喝水、果汁,補充能量、蛋白質和電解質;對高熱者當用冰袋和涼毛巾冷敷,或用50%的乙醇擦拭四肢、胸背、頭頸部以幫助退熱。發熱期間宜多休息,在夏季注意調節室溫,保證充分的睡眠。(非藥物治療方案)

  補充內容:

  癌症患者三級止痛療法:

  (一)口服給葯

  (二)按時給葯

  止痛藥應當有規律地「按時」給葯(3~6小時給葯一次)而不是「按需」給葯——只在疼痛時給葯。

  (三)按階梯給葯

  表1 三階梯止痛方法

  

  (四)用藥應個體化

  即應注意具體病人的實際療效。

  止痛藥劑量應當根據病人的需要由小到大直至病人疼痛消失為止。而不應對藥量限制過嚴,導致用藥不足。

頭 痛

  一、概述

  頭痛是許多疾病的先兆癥狀,包括:

  ①急性感染性發熱,常伴有頭痛、發熱、頭暈;(常見)

  ②高血壓、動脈硬化病者突然發生劇烈頭痛,提示有腦血管意外的可能;(常識可判斷)

  ③劇烈頭痛和精神癥狀的改變可能有內臟出血;

  ④早晨頭痛且咳嗽和打噴嚏引起頭痛可能是腦腫瘤

  ⑤頭痛、頭暈、嘔吐或口角麻木、失語可能是中風、腦腫瘤的前兆;(常識可判斷)

  ⑥頭痛伴噁心且一側瞳孔改變可能有動脈瘤;

  ⑦頭痛伴對光敏感、噁心、嘔吐會出現偏頭痛;

  ⑧頭痛伴一側瞳孔擴張、噁心、復視、眼後部劇痛、精神緊張可能有腦出血;

  ⑨頭痛伴頸僵硬、噁心、發熱和全身痛,可能有腦膜炎;

  ⑩頭痛、一隻眼視力突然改變不能看全視野,伴頭暈,是中風、腦血管損傷的表現;

  一隻眼突然失明,伴頭痛、頭暈提示在頸動脈發生病變或有損傷。

  二、頭痛與偏頭痛、緊張性頭痛、三叉神經痛、感冒性疼痛的區別(了解,看一遍書即可,大綱要點不包括)

  三、藥物治療

  (一)非處方葯

  可首選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均可。

  對緊張性頭痛,長期精神比較緊張者,推薦合併應用谷維素、維生素B1

  (二)處方葯

  1.緊張性頭痛 首先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糾正導致頭頸部肌肉緊張性收縮的非生理性姿勢,伴隨情緒障礙者可適當給予抗抑鬱葯長期精神較緊張者,推薦應用地西泮(安定)片;對發作性緊張性頭痛,可選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羅通定、雙氯芬酸、麥角胺咖啡因及5-羥色胺1B/1D激動劑;慢性緊張性頭痛有較長的頭痛史,常是心理疾病如抑鬱、焦慮的表現之一,可適當選用抗抑鬱葯。

  2.有反覆性偏頭痛 推薦應用抗偏頭痛葯,如麥角胺咖啡因、羅通定、苯噻啶、舒馬曲坦、佐米曲普坦。  

  3.三叉神經痛首選卡馬西平必要時進行血葯濃度監測。

  四、用藥與健康提示

  1.人遊離的維生素B1,對神經傳導有調節作用,對血管性或精神緊張性頭痛均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口服,一次10~20mg,一日3次。

  2.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均通過對環氧酶的抑制而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

  對慢性鈍痛如牙痛、頭痛、神經痛、肌肉痛、關節痛及痛經等有較好的鎮痛效果

  對創傷性劇痛和內臟平滑肌痙攣引起的絞痛幾乎無效

  僅對疼痛的癥狀有緩解作用,故不宜長期服用。一般不超過5d,(退熱不超過3天)

  3.首先要明確誘發原因,不能見痛就止,以免延誤病情。未緩解或複雜者及時就醫。

  4.消化道潰瘍病史、支氣管哮喘、心功能不全、高血壓、血友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有骨髓功能減退病史的患者慎用。(聯繫阿司匹林的不良反應)

  5.為避免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解熱鎮痛葯宜在餐後服用,或與食物同服,不宜空腹服用;同時不宜飲酒或飲用含酒精性飲料,老年人應適當減量。

  6.非藥物治療:為緩解和預防頭痛,宜保證充足的睡眠,多喝水和多食水果,補充蛋白質和電解質;戒除煙酒,忌食巧克力或辛辣食品,保持樂觀情緒,工作勞逸結合,注意休息,如長期伏案工作,宜常鍛煉身體,放鬆頸部的肌肉。

  7.布洛芬對胃腸道的刺激小,不良反應的總發生率較低,但心功能不全、腎功能明顯障礙的患者應慎用,並作嚴密監護。

咳 嗽

  一、概述

  咳嗽是人體一種保護性呼吸道反射,同時亦是呼吸系統疾病(感冒、肺炎、肺結核、支氣管炎、哮喘或鼻竇炎)所伴發的癥狀。

  二、臨床表現與分型

  1.感冒所伴隨咳嗽 多為輕咳或乾咳,有時可見有少量的薄白痰;

  流感後咳嗽多為乾咳或有少量的薄白痰,並伴有背痛、發高熱、頭痛、咽喉痛。

  2.百日咳 多發生於兒童,為陣發性劇烈痙攣性咳嗽,當痙攣性咳嗽終止時伴有雞鳴樣吸氣吼聲,病程長達2~3月。

  3.支氣管病變所伴隨咳嗽 支氣管哮喘發作前常有鼻塞、流涕、噴嚏、咳嗽、胸悶等先兆,繼之反覆性喘息、呼吸困難、胸悶、連續性咳嗽、呼氣性困難、哮喘並有哮鳴音,繼而咯痰,痰液多為白色、黃色或淡黃色;支氣管擴張常有慢性咳嗽,有大量膿痰及反覆咳血。

  4.肺結核 各型結核可出現低熱或高熱、消瘦、輕咳、胸痛、盜汗、心率加快、食慾減退等癥狀,少數人有呼吸音減弱,偶可聞及乾性或濕性噦音,有黃綠色痰液

  5.肺炎所伴隨咳嗽 起病突然,伴隨有高熱、寒戰、胸痛、吐鐵鏽色

  6.藥品不良反應所致的咳嗽 約20%的咳嗽是由用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卡托普利、抗心律失常葯胺碘酮、抗凝血葯肝素和華法林、利尿葯氫氯噻嗪、抗菌藥物呋喃妥因、抗結核葯對氨基水楊酸鈉和部分抗腫瘤葯)所致,此時應用鎮咳葯無效,常常延誤,宜及時停、換藥。藥師宜格外警惕!

  三、藥物治療

  由於咳嗽的病因、時間、性質、併發症或表現不盡相同。應根據癥狀和咳嗽類型來選葯。《國家非處方葯目錄》中收載的中樞性鎮咳葯有右美沙芬、噴托維林;末梢性鎮咳葯有苯丙哌林。

  (一)非處方葯

  1.咳嗽癥狀 以刺激性乾咳或陣咳癥狀為主者宜選苯丙哌林

  2.咳嗽的頻率或程度

  劇咳者宜選苯丙哌林:其為非麻醉性強效鎮咳葯,鎮咳效力比可待因強2~4倍;

  次選右美沙芬,與相同劑量的可待因大體相同或稍強;

  咳嗽較弱者選用噴托維林:使痙攣的支氣管鬆弛,降低呼吸道阻力。

  3.咳嗽發作時間

  對白天咳嗽宜選用苯丙哌林

  對夜間咳嗽宜選用右美沙芬,有效時間較長,能抑制夜間咳嗽以保證睡眠。

  4.對感冒所伴隨的咳嗽 常選用右美沙芬復方製劑,可選服酚麻敏、酚偽麻、雙偽麻、息偽麻、偽麻沙芬等製劑。

  (二)處方葯

  1.可待因:對頻繁、劇烈無痰乾咳及刺激性咳嗽,尤其適用於胸膜炎伴胸痛的咳嗽患者。有成癮性,注意。

  2.羧甲司坦:黏液調節劑,呼吸道有大量痰液並阻塞呼吸道,引起氣急、窒息者。

  氨溴索:祛痰劑如,以降低痰液黏度,使痰液易於排出。

  3.病因治療:

  合併使用抗感染藥物(抗生素類、磺胺類、氟喹諾酮類),消除炎症;

  對抗過敏原(抗組胺葯、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四、用藥與健康提示

  1.乾咳:單用鎮咳葯;

  粘痰:以祛痰為主,不宜單純使用鎮咳葯,與祛痰劑合用

  2.對痰液特別多的濕性咳嗽如肺膿瘍,應該慎重給葯,以免痰液排出受阻而滯留於呼吸道內或加重感染。

  3.對持續1周以上的咳嗽,並伴有反覆或伴有發熱、皮疹、哮喘及肺氣腫症的持續性咳嗽,應及時去醫院明確診斷或諮詢醫師。鎮咳葯連續口服1周,癥狀未緩解或消失應向醫師諮詢。

  4.對支氣管哮喘時的咳嗽,宜適當合併應用平喘葯

  5.美國FDA警告,禁止將抗感冒與鎮咳用的非處方藥用於≤2歲嬰幼兒,對3歲以下的幼兒盡量不用。

  6.注意藥品的不良反應。

  右美沙芬:嗜睡,對駕車、高空作業或操作機器者宜慎用;

  妊娠期婦女、嚴重高血壓者、有精神病史者禁用。

  苯丙哌林:口腔黏膜有麻醉作用,產生麻木感覺,需整片吞服,不可嚼碎。

  噴托維林:對青光眼、肺部淤血的咳嗽患者、心功能不全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均慎用;可造成兒童呼吸抑制,故5歲以下兒童不宜應用

  7.可待因:對過敏者、多痰者、嬰幼兒、未成熟新生兒禁用;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8.非藥物治療:注意休息,注意保暖,戒除飲酒,忌吸煙,忌食刺激性或辛辣食物。

消化不良

  一、概述

  消化不良的原因:(專業常識或親身經歷)

  ①慢性持續性的消化不良,主要有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十二指腸炎、慢性膽囊炎、慢性胰腺炎等;

  ②偶然的消化不良,可能與進食:過飽、進食油膩食物、飲酒過量有關;

  ③服用藥物影響食慾,如阿司匹林、紅霉素等;

  ④精神因素(感冒、疼痛、抑鬱、失眠時)也可能會影響消化功能;

  ⑤胃動力不足,老年人由於年齡增大而胃腸動力降低,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過長,胃內容物排空的速度緩慢,也會發生功能性消化不良;

  ⑥全身性疾病在胃腸方面的表現,如感染、月經期、兒童缺乏鋅元素、發熱、食物中毒、尿毒症、貧血、甲狀腺功能減退、惡性腫瘤(尤其在進行化學治療、放療)及慢性肝炎等消耗性疾病。

  二、臨床表現

  1.進食或食後有腹部不適、腹脹、噯氣、上腹部或胸部鈍痛或燒灼樣痛、噁心,並常常伴有舌苔厚膩上腹深壓痛

  2.進食、運動或平卧後上腹正中有燒灼感或反酸,並可延伸直至咽喉部。

  3.食欲不振,對油膩食品尤為反感

  4.經常感覺飽脹或有胃腸腫氣感,打嗝、排氣增多,有時可出現輕度腹瀉

  三、藥物治療

  (一)非處方葯

  《國家非處方葯目錄》收載的助消化葯的活性成分和製劑有:乾酵母(酵母片)、乳酶生(表飛明)、胰酶(或多酶片)、胃蛋白酶、複合消化酶膠囊、龍膽碳酸氫鈉、地衣芽孢活桿菌膠囊、複合乳酸菌膠囊、口服雙歧桿菌膠囊、雙歧三聯桿菌膠囊;促胃腸動力葯有多潘立酮。

  1.對食慾減退者:服用增加食慾葯,如口服維生素B1、維生素B6、乾酵母片

  2.對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或由於胃腸、肝膽疾病引起的消化酶不足者:

  可選用胰酶片:餐前或進餐時服用。

  多酶片:用於消化不良和增進食慾,兒童酌減。

  3.對偶然性消化不良或進食蛋白食物過多者:乳酶生,胃蛋白酶合劑:餐前服用

  4.對中度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餐後伴有上腹痛、上腹脹、暖氣、燒心、噁心、嘔吐、早飽癥狀者:選用胃動力葯:多潘立酮片,於餐前0.5~1h服用。

  (二)處方葯

  1.對由於精神緊張導致者:必要時口服地西泮

  2.對為腸道蠕動過慢/功能性消化不良伴胃灼熱、噯氣、噁心、嘔吐、早飽、上腹脹者:選用莫沙必利、依託必利,餐前服用。

  3.對膽汁分泌不足或消化酶缺乏消化不良:服用復方阿嗪米特腸溶片、多酶片等,餐後服用。

  4.對由於胃病/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炎等導致的消化不良:抗酸葯和胃黏膜保護葯;

  5.對伴有腹部疼痛、發熱、尿色深等癥狀可能意味著患有慢性膽囊炎、胃潰瘍或肝炎,應及時去醫院就醫。

  四、用藥與健康提示

  1.助消化葯中多為酶或活菌製劑,性質不穩定,不耐熱或易於吸濕,放置日久效價可下降,故宜應用新鮮製品,並置於冷暗處貯存,超過有效期後不得再用。另送服時不宜用熱水

  2.抗菌葯不與活菌製劑同服用必須合用時應間隔2~3h。

  3.服用時禁用酸鹼性較強的藥物和食物。

  胃蛋白酶在弱酸性環境,消化力最強。胰酶在鹼性中活性好(可製成腸溶製劑餐前服用,口服時不可嚼碎,應整片吞下

  4.乾酵母和乳酶生:過量可能發生腹瀉;

  5.胰酶ADR:偶見腹瀉、便秘、噁心及皮疹,

  6.胰酶:急性胰腺炎早期患者禁用,對蛋白及製劑過敏者禁用;

  忌與稀鹽酸、阿卡波糖、毗格列酮(可降低降糖葯的藥效)

  與等量碳酸氫鈉、西咪替丁(抑制胃酸的分泌,增加胃腸的pH,防止胰酶失活,增強療效)療效好。

  7.多潘立酮:乳腺癌、嗜鉻細胞瘤、機械性腸梗阻、胃腸出血者禁用;對心律失常、接受化療的腫瘤者、妊娠期婦女慎用;同時在服用期間排便次數可能增加。

腹 瀉

  一、概述

  排便在一日內超過3次,或糞便中脂肪成分增多,或帶有未消化的食物、膿血者稱為腹瀉。按病因分為6種類型:

  ①感染性腹瀉:多由微生物感染【細菌(沙門菌屬、副溶血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真菌(腸念珠菌)、病毒(輪狀病毒、柯薩奇病毒)、寄生蟲(阿米巴、血吸蟲、梨鞭毛蟲)】或集體食物中毒而造成;

  ②炎症性腸病:由直腸或結腸潰瘍、腫瘤或炎症引起;

  ③消化性腹瀉:由消化不良、吸收不良或暴飲暴食而起;

  ④激惹性或旅行者腹瀉:常由外界的各種刺激所致,如受寒、水土不服,過食海鮮、油膩或辛辣食物刺激等;

  ⑤菌群失調性腹瀉:由於腸道正常細菌的生長和數量或比例失去平衡所致,一般多因長期口服廣譜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而誘發。

  ⑥功能性腹瀉: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如緊張、激動、驚嚇或結腸過敏等引起。

  二、臨床表現

  腹瀉分為急、慢性兩種類型:

  1.急性腹瀉包括:

  痢疾樣腹瀉:黏膜破壞,頻頻排出有膿血性糞便,並伴腹痛、里急後重;

  水瀉:不含紅細胞、膿細胞,不伴腹痛和里急後重。

  2.慢性腹瀉:

  小腸炎性腹瀉,腹瀉後腹痛多不緩解

  結腸炎性腹瀉於腹瀉後腹痛多可緩解。

  糞便的性狀

  糞便呈稀薄水樣且量多,為小腸性腹瀉

  膿血便或黏液便見於菌痢

  暗紅色果醬樣便見於阿米巴痢疾;

  血水或洗肉水樣便見於嗜鹽菌性食物中毒急性血壞死性腸炎

  黃水樣便見於沙門菌屬或金葡菌性食物中毒

  米泔水樣便見於霍亂或副霍亂

  脂肪瀉和白陶土色便,見於腸道阻塞、吸收不良綜合征;

  黃綠色混有奶瓣便見於兒童消化不良

  水便、有糞便的顆粒下瀉急促,同時腹部有腸鳴音腹痛劇烈多為激惹性腹瀉

  三、藥物治療

  《國家非處方葯目錄》收載的止瀉藥其活性成分和製劑有:藥用炭、鞣酸蛋白、鹽酸小檗鹼(黃連素)、口服補液鹽、乳酸菌素、雙歧三聯活菌製劑、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製劑、復方嗜酸乳桿菌片、複合乳酸菌膠囊、口服雙歧桿菌活菌製劑等。

  (一)非處方葯

  1.感染性腹瀉

  對痢疾、大腸桿菌感染的輕度急性腹瀉應首選小檗鹼(黃連素)

  口服藥用炭:吸附腸道內氣體、細菌和毒素;餐前服用;

  鞣酸蛋白:減輕炎症,保護腸道黏膜。空腹服用。

  2.消化性腹瀉 (因消化不良引起,故而與消化不良用藥一致)

  因胰腺功能不全:應服用胰酶;

  對攝食脂肪過多:服胰酶和碳酸氫鈉;

  對攝食蛋白而致消化不良者:宜服胃蛋白酶;

  對同時伴腹脹者:選用乳酶生或二甲硅油。

  3.激惹性腹瀉 因化學刺激引起的腹瀉,不用抗生素。

  雙八面蒙脫石:可覆蓋消化道,與黏膜蛋白結合後增強黏液屏障,防止酸、病毒、細菌、毒素對消化道黏膜的侵害,(首劑加倍),同時口服乳酶生或微生態製劑。

  注意:腹部保暖,控制飲食(少食生冷、油膩、辛辣食物)

  4.腸道菌群失調性腹瀉

  補充微生態製劑:雙歧桿菌、復方嗜酸乳桿菌片、雙歧三聯活菌膠囊

  (二)處方葯

  1.感染性腹瀉 對細菌感染的急性腹瀉應選服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環丙沙星。

  2.病毒性腹瀉 此時應用抗生素或微生態製劑基本無效,可選用抗病毒藥,如阿昔洛韋、泛昔洛韋。

  3.對腹痛較重者或反覆嘔吐腹瀉者 腹痛劇烈時可服山莨菪鹼片、口服顛茄浸膏

  4.對激惹性腹瀉 可選用硝苯地平,其可促進腸道吸收水分,抑制胃腸運動和收縮。

  5.非感染性的急慢性腹瀉

  洛哌丁胺:抑制腸蠕動,延長腸內容物的滯留時間,抑制大便失禁和便急,減少排便次數,增加大便的稠度。

  地芬諾酯也可。

  四、用藥與健康提示

  1.實施對因治療不可忽視。

  2.腹瀉常可致鉀離子的過量丟失,可影響到心臟功能,故需特別注意補充鉀鹽。

  3.對消化和吸收不良綜合征,因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瀉患者,應用胰酶替代療法。

  4.長期或劇烈腹瀉時,體內水、鹽的代謝發生紊亂,因此,在針對病因治療同時,還應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

  口服補液鹽(ORS)粉劑或口服補液鹽2號粉劑,每袋加500~1000ml涼開水溶解後服,以每公斤體重50ml於4~6h內服完。

  5.腹瀉時由於大量排出水分,可使全身血容量下降,血液黏稠度增加和流動緩慢,使腦血液循環惡化,誘發腦動脈閉塞、腦血流不足、腦梗死,也應給予關注。

  6.鹽酸小檗鹼(黃連素)不宜與鞣酸蛋白合用。鞣酸蛋白大量服用可能會引起便秘,也不宜與鐵劑同服。

  7.微生態製劑:對由細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瀉早期不用;在應用抗感染葯和抗病毒藥後期,以幫助恢復菌群的平衡。

  微生態製劑多為活菌製劑,不宜與抗生素、藥用炭、黃連素和鞣酸蛋白同時應用,以避免效價的降低。如須合用,至少也應間隔3h。

  8.藥用炭:3歲以下兒童如患長期的腹瀉或腹脹禁用;另外也不宜與維生素、抗生素、生物鹼、乳酶生及各種消化酶同時服用,因能吸附上述藥物,影響他們的療效。嚴重腹瀉時應禁食。

  9.洛哌丁胺不能作為有發熱、便血的細菌性痢疾的治療葯。對急性腹瀉者在服用本品48h後癥狀無改善,應及時停用。肝功能障礙者、妊娠期婦女慎用,哺乳期婦女盡量避免使用,2歲以下兒童不宜使用。

便 秘

  一、概述

  發生便秘常見原因有:不良的飲食習慣,由於進食量不足或食物過於精細,沒有足夠的食物纖維以致食物殘渣太少;②飲水不足腸蠕動過緩,導致從糞便中持續再吸收水分和電解質;③缺乏鍛煉使體內的腸蠕動不夠;④排入直腸糞便重量的壓力達不到刺激神經末梢感受器興奮的正常值(25~50g糞便重量的壓力為正常值),形成不了排便反射;⑤結腸低張力、腸運行不正常;⑥長期濫用瀉藥;⑦生活不規律和不規則的排便習慣

  二、臨床表現與分型

  1.意識性便秘 患者感到便意未盡。

  2.功能性便秘 由於食物過於精細,缺乏殘渣,形不成適量的糞便,或由於長期從事坐位工作,精神因素、生活規律改變或長途旅行等,未能及時排便,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飲水不足,造成糞便乾結。

  3.痙攣性病變主要為激惹綜合征,腸功能紊亂或結腸痙攣。便秘常伴有腹痛、脹氣及腸鳴音增加或亢進,以左腹部顯著,進食後癥狀加重,排便或排氣後緩解,便秘可與腹瀉交替。

  4.低張力性便秘常見於老年人、產婦或由身體衰弱,腸麻痹,甲狀腺功能減退、糖尿病並發神經病變引起腸肌肉張力降低及腹壁和膈肌無力通常排出的是軟便,但蹲便時間較長。

  5.藥物性便秘

  三、藥物治療

  (一)非處方葯

  緩瀉藥按作用機制可分為:容積性、刺激性、潤滑性和膨脹性瀉藥。

  《國家非處方葯目錄》收載的緩瀉藥的活性成分有:乳果糖、比沙可啶、甘油、硫酸鎂、大黃、山梨醇;製劑有開塞露、車前番瀉複合顆粒、聚乙二醇粉劑、羧甲基纖維素鈉顆粒。

  1.慢性功能性便秘

  可選乳果糖:在腸道內極少吸收。

  2.急、慢性或習慣性便秘

  可選比沙可啶:通過與腸黏膜接觸,刺激腸壁的感受神經末梢,引起腸反射性蠕動增強而排出柔軟而成形的糞便。睡前整片吞服,但在服後6~12h才生效

  3.低張力性便秘

  可使用甘油栓、開塞露

  4.急性便秘

  硫酸鎂:容積性瀉藥,其作用強烈,排出大量水樣便。同時應大量飲水。

  5.痙攣性便秘

  可選聚乙二醇粉:溶於水後服用。

  另同類葯尚有羧甲基纖維素鈉:以溫開水沖服。但老年人一日服用不宜超過2g。

  (二)處方葯

  歐車前親水膠:容積性瀉藥,可用於功能性便秘,用水300ml攪勻。

  選用酚酞:睡前服用,約經8~10h排便。(同比沙可啶)

  四、用藥與健康提示

  1.進行針對性治療+非藥物治療:(增加運動量,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多食用蔬菜和水果,盡量少用或不用緩瀉藥。)

  2.開塞露:導致結腸痙攣性便秘,結腸痙攣性便秘可用膨脹性或潤滑性瀉藥。

  3.乳果糖:對糖尿病患者慎用;對有乳酸血症患者禁用。

  比沙可啶:有較強刺激性,應避免吸入或與眼睛、皮膚黏膜接觸,在服藥時不得嚼碎,服藥前後2h不要喝牛奶、口服抗酸劑或刺激性葯;另對妊娠期婦女慎用;對急腹症者禁用。

  硫酸鎂:宜在清晨空腹服用,並大量飲水。

  在排便反射減弱引起腹脹時,應禁用硫酸鎂導瀉。

  對老年人應慎用硫酸鎂。

  4. 對妊娠期婦女,在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後仍不能解除便秘時,可用中等劑量乳果糖。如有需要刺激腸道蠕動時,尚可使用刺激性瀉藥或促胃腸動力葯

  5.兒童:發生糞便嵌塞,可服聚乙二醇以軟化、清除糞便,直腸給葯可能更有效。

  兒童不宜應用緩瀉藥,因可造成緩瀉藥依賴性便秘。

  6. 緩瀉藥連續使用不宜超過7d

  7. 一般緩瀉藥可在睡前給葯

  8.緩瀉藥對伴有闌尾炎、腸梗阻、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脹者禁用;妊娠期婦女慎用。

痛 經

  一、概述

  二、臨床表現

  1.疼痛痛經多在下腹部出現陣發性絞痛或發墜感,也可放射到上腹部、會陰、肛門或大腿部。疼痛多在經前1-2d或來潮後第一日開始,經期中逐漸減輕或消失,經前一日疼痛多見於未婚少女。

  2.全身癥狀伴有腰酸、頭痛、胃痛、頭暈、乳脹、尿頻、稀便、便秘、腹瀉、失眠、易於激動等,嚴重者可有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冰冷、噁心、嘔吐、甚至會發生暈厥。

  3.精神癥狀緊張或憂鬱、恐懼

  三、藥物治療

  (一)非處方葯

  《國家非處方葯目錄》收載的解熱鎮痛葯活性成分有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貝諾酯、萘普生;解痙葯氫溴酸山莨菪鹼、顛茄浸膏片。

  1.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鎮痛作用較弱但作用緩和持久。

  2.布洛芬:鎮痛作用較強,持久,對胃腸道的副作用較輕,易耐受。

  3.抗平滑肌痙攣葯氫溴酸山莨菪鹼或顛茄浸膏片:緩解子宮平滑肌痙攣而止痛

  4.谷維素:對伴有精神緊張者適宜。 

  (二)處方葯

  1.內分泌治療方法是於月經周期第2日開始,一日肌內注射黃體酮20mg,連續5d。此外,口服避孕藥也可抑制排卵,從而達到鎮痛的目的。

  2.嚴重疼痛者可選用可待因片或氨酚待因片。

  3.解痙葯阿托品肌內注射,一次0.5mg。

  四、用藥與健康提示

  1.對痛經伴有月經過多,或有盆腔炎、子宮肌瘤者所繼發性痛經者,應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2.應用解痙葯(阿托品):引起口乾、皮膚潮紅等不良反應。

  3.對月經周期不規律或希望懷孕的婦女不宜在月經來潮前口服中成藥,月經期間不宜服用利尿劑,因為利尿劑可將重要的電解質和水分排出體外,對平衡不利。應少飲酒和少攝食鹽,促使水分不在體內滯留,以減輕腫脹感。

  4.緩解痛經葯連續服用不宜超過5d。其禁忌證或注意事項可見發熱和頭痛中的描述。

  5.非藥物治療:

  痛經劇烈者應卧床休息;經期忌食生冷瓜果及刺激性食品,注意飲食有節,起居有常。

  保持外陰清潔,每日用溫水洗1~2次,勤換墊紙。加強鍛煉,衣著要溫暖,忌涉冷水、游泳和劇烈運動;解除心理障礙,保持精神愉快,避免過度勞累、緊張、恐懼、憂慮和煩惱。民間常採用生薑紅糖水煎服;或應用暖水袋熱敷。

鼻黏膜腫脹

  一、概述

  病因有三:①感冒;②鼻部過敏或感染;③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者所出現的繼發癥狀。

  二、臨床表現

  鼻塞、嗅覺明顯減退、發音低悶、鼻涕增多、黏膜腫脹

  鼻部感染常見的是鼻竇炎,病原菌大多為金葡菌、肺炎球菌、流感桿菌及少數腸道革蘭陰性菌,感染後鼻腔黏膜的血管也會發生腫脹,導致鼻塞。

  三、藥物治療

  《國家非處方葯目錄》收錄的口服藥有偽麻黃鹼;外用滴鼻劑有萘甲唑啉滴鼻劑、復方萘甲唑啉噴霧劑、羥甲唑啉滴鼻劑、賽洛唑啉滴鼻劑和麻黃鹼滴鼻劑。

  (一)非處方葯

  1.口服偽麻黃鹼 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與解熱鎮痛葯組成復方製劑用於緩解感冒後鼻黏膜充血(鼻塞)癥狀。如復方鹽酸偽麻黃鹼緩釋膠囊

  2.鼻腔用藥 對急、慢性鼻炎和鼻竇炎,局部選用1%麻黃鹼、呋喃西林-麻黃鹼滴鼻劑、萘甲唑啉滴鼻劑、羥甲唑啉滴鼻劑

  3.緩解鼻腔黏膜血管充血、鼻塞、流鼻涕等癥狀 口服可選用含有偽麻黃鹼的製劑,以保持咽鼓管和竇口通暢。上市製劑有美酚偽麻片劑等。

  4.對以打噴嚏、流鼻涕為主的患者,可選用含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等製劑。對鼻塞嚴重者,可滴用萘甲唑啉滴鼻劑、羥甲唑啉滴鼻劑、1%麻黃鹼滴鼻劑。

  (二)處方葯

  鼻竇炎的急性期:足量抗菌葯控制感染,可根據病原菌選用。

  革蘭陰性菌感染可選用哌拉西林或頭孢唑林聯合慶大黴素,或加用甲硝唑靜脈滴注。

  四、用藥與健康提示

  1.腎上腺素α受體激動劑:

  鼻腔有一過性輕微燒灼感或乾燥感,久用可致藥物性鼻炎,反應性充血等。因此,應採用間斷給葯,每次宜間隔4-6h。

  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

  引起血壓升高,對兒童、高血壓、前列腺增生、癲癇、閉角型青光眼、幽門梗阻、膀胱頸梗阻、鼻腔乾燥和萎縮性鼻炎、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禁用;對糖尿病、冠心病者慎用。

  3.α受體激動劑:口服一般連續使用不超過7d,滴鼻劑不超過3d。對癥狀未緩解者,宜及時到醫院診治。

  4.駕車司機、高空作業者、精密儀器操作者在服用或滴葯後4h內不宜從事本職工作

  5.口服含偽麻黃鹼製劑的老年患者和肺氣腫、心臟病、前列腺增生等易引起呼吸困難者,在使用前應向醫師諮詢;另不宜與乙醇、中樞神經系統抑製藥、抗精神病葯氯丙嗪等合用。

  6.加強體質鍛煉、增強身體抵抗力;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逐漸用冷水洗澡、洗鼻,也可堅持鼻部按摩,每天用食指和拇指按揉鼻翼兩側的迎香穴20-30次,然後用摩擦發熱的手掌,輕輕按摩鼻尖、鼻翼,正反方向各10次;或用淡鹽水漱口,以提高上呼吸道的免疫力
推薦閱讀:

青光眼有哪些癥狀?
皮膚癌早期的三個典型癥狀
癥狀性心動過緩:眼科用藥或為罪魁禍首
男性更年期癥狀的防治

TAG:學習 | 自我 | 筆記 | 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