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願寺文化長廊
05-30
?目錄壹導語前言我愛敬亭山弘願寺簡介貳正文一、佛教基本常識二、佛門基本禮儀三、佛門常用語言辭彙四、認識生命五、人生是什麼六、人生之目的七、念佛人每日誦念思惟八、弘願寺共住規約九、凈土法門簡介十、凈土宗簡介十一、凈土宗根本五祖簡介十二、凈土宗教章十三、凈土宗宗徽之含義十四、弘願寺「寺名、匾額、楹聯」釋義十五、來迎殿「殿名、本尊、化佛、聖眾」釋義十六、二河白道喻十七、凈宗祖師解釋本願十八、凈土宗之特色——易叄附錄附錄一 素食拯救地球附錄二 詩山佛韻附錄三 格言警句精彩的弘願寺長廊櫥窗,常常引得遊人駐足觀看,甚至抄寫。為方便有心人,今編成單冊流通。其一至八章,主要針對普通遊人,介紹佛門常識、人生實相,以及寺僧修學,列于山門兩側及東廊。九至十八章,展現本寺修持之宗風理念,列於西廊。「素食拯救地球」「詩山佛韻」「格言警句」原擬為活動板塊,內容每期更新,因櫥窗面積有限,暫未上牆,今則附錄。最後公布「凈土宗叢書目錄」,歡迎有心深入者索請,免費贈閱。釋凈宗我愛敬亭山!有人說:她太平凡。是的!貌若不揚,神若不驚,望之也蘊,即之也溫。平緩易登的山路顯示出她的平易近人,即使是年老體弱的人也可以穩步輕登。人人都可以感受得到她的親切,人人都可以與她親近。她不顯示威嚴以拒人,也沒有險難以阻人。這樣一座山,不正是我可以愛的嗎?有人說:她太小。是的!縱深不過數里,海拔只在百丈。然太深則易迷,高處不勝寒。何況若以形論,雖卧覆袤原,豎穿雲表,仍然太低太小,不足為道。若以神取,則孤嶺無倚,直衝霄漢;面前開闊,橫吞四海。淺藏無盡之深,小含無窮之大,小又何足嫌!有人說:她過於柔弱。是的!只見波狀的起伏,沒有崎嶇的崢嶸。然而我正是愛著她的柔弱,那是母性堅韌的柔弱。左右蜿蜒的山脈,如同母親修長柔美的雙臂,將我環抱;中間挺拔的主峰,如同母親厚實豐腴的胸膛,由我依偎;那潺潺不竭的流水,正如母親甘美的乳汁,供我吮汲。敬亭山,她不正是一尊活脫脫的母親山嗎?柔以御剛,弱能勝強,然而處柔弱,化剛強,又何不美!地質學家告訴我們,凡是山的形成,最初都是骨立崢嶸的,而後在天地間,經過不知多少億萬年的日月風化,才漸漸消其崢骨,現其柔姿。則「柔」乃宇宙進化的結局,「弱」是智者自處的常態,敬亭山不僅是母親之山,也是智慧之山了。有人說,她太樸素,沒有一處娛樂設施,一點也不熱鬧。啊!這更是我與她心心相印之處了。我願她永遠這般的樸素,永遠這般的清凈!她本身便是一首完美的詩,在其妙不可言的詩境里,人為的添加物只會顯得庸俗不堪,大煞風景,還有何樂可言呢?在人類瘋狂破壞環境的今天,近居鬧市的她竟能如此地獨善其身,保持其完整的生態,不受污染,不被踐踏,不能不說她有一種內在的神力,並擁有千千萬萬愛她的兒女。敬亭山風光有人說,以上種種都不是理由,你愛敬亭山,不過是因為住在敬亭山罷了:倘若是住在別處,不也會列出種種愛那裡的理由嗎?是的!然斯又何怪哉!魚居水而愛水,鳥棲林而愛林,萬物皆然,獨人不然,他們不愛那有恩的,只是趨那有名的,舍近而求遠,喜喧以避寂。如果人人都能安其所住,愛其所在,豈非美中之美!曆數天下名山,泰山鍾情於帝王,雁盪見喜於神仙;華山聚劍客,廬山匯文人;祁連慣聞馬蹄,黃山每染丹青;終南多隱者,珠峰愛勇士。然而這一切,我都不是。我愛敬亭山,只有她不嫌我的平凡、卑微、無能,任何時候都以微笑的面容、伸展的雙臂擁抱我;只有在她的懷中,我這舉世的棄兒,才得到母愛的安慰!弘願寺山門弘願寺專依阿彌陀佛化身的善導大師凈土思想,以弘揚凈土法門,復興凈土宗為使命。修學宗旨——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凈土,廣度十方眾生。弘願寺2004年經政府批准興建。寺名「弘願」意為:乘彌陀弘誓大願力,一切眾生得生凈土。弘願寺專依阿彌陀佛化身的善導大師凈土思想,以弘揚凈土法門,復興凈土宗為使命。修學宗旨: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凈土,廣度十方眾生。其殿堂建制、本尊安奉、牌匾楹聯、念誦儀規,皆完全依奉善導大師「五正行」為標準,以鮮明的宗風,專凈土、專念佛、專善導,普引眾生念佛成佛。已出版印施凈土宗叢書、光碟達幾十種,遍贈海內外。弘願寺現建有山門、來迎殿、念佛堂、講經堂、鐘鼓樓、五觀堂、僧寮等,共計七千平方米。當前海內外信眾來弘願寺修學者逐年增多,為順應當前廣大信眾的迫切需要,弘願寺於2011年啟動二期工程建設,總建築面積約二萬平方米。工程項目主要有:彌陀大殿、凈土堂、祖師殿、方丈樓、法師樓、僧寮、上善人居。弘願寺坐落於安徽宣城敬亭山南麓,地勢高朗,林密風疏,襟懷博遠,氣度恢弘。堪嘆造化神功,吉祥之佛地也!弘願寺二期工程效果圖弘願寺居士接待處電話:0563-2715270發行部電話:0563-27152712715272弘願寺網址:http://www.hongyuansi.com凈土宗網址:http://www.plb.tw來迎殿小化佛佛教,廣義地說,它是一種宗教,包括它的經典、儀式、習慣、教團的組織等等;狹義地說,它就是佛所說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術語來說,應當叫做佛法。1.什麼是佛教?佛教,廣義地說,它是一種宗教,包括它的經典、儀式、習慣、教團的組織等等;狹義地說,它就是佛所說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術語來說,應當叫做佛法。2.「法」是什麼意思?「法」字的梵語是「達磨」。宇宙中的所有物質統稱為法。法即指事物所具有的法則、本質、特性。佛法,即是指世間萬物所蘊含的真相,真實不虛的道理。3.佛是神嗎?佛不是神。他是公元前六世紀時代的人,他的名字是悉達多,他的姓是喬達摩。因為他屬於釋迦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4.佛的意義是什麼?佛字是「佛陀」的簡稱,是Buddha的音譯。佛陀的意義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僅自己覺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覺他人,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達到最圓滿的境地。5.除釋迦牟尼外,有沒有另外的佛?佛教認為過去有人成佛,未來也會有人成佛,一切人都可以得到覺悟。所以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6.如來佛是不是釋迦牟尼,還是另一人?「如來」這個名詞是從梵語Tathāgata譯出來的。「如」就是「真如」,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實狀況,它又包含「如實」的意義。佛經對「如來」的解釋是:「乘真如之道而來」,又說「如實而來」。「如來」是一個通用名詞,它是「佛陀」的異名。如釋迦牟尼佛,可以稱釋迦牟尼如來;阿彌陀佛,可以稱阿彌陀如來。7.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不是一個人嗎?不是。阿彌陀佛是另外一個世界上的佛。阿彌陀佛是梵語Amitābha的音譯,意義是「無量的光明」。8.「南無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讀起來是「那摩佛」?「南無」是梵語Namo的音譯,念成「那摩」,是保持原來古代的讀音。現代廣東、福建一部分地區仍保持這個古音,它的意義是「敬禮」。今天印度人相見,互道「那摩悉對」,就是說「敬禮了」。9.釋迦牟尼的一生可以簡略介紹一下嗎?可以。釋迦牟尼的時代,約為公元前六世紀中葉,正是我國春秋時代,與孔子同時。他是當時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國王的長子,父親名凈飯,母親名摩耶。摩耶夫人在藍毗尼園的無憂樹下休息的時候,生下了悉達多王子。摩耶夫人產後不久就死了。幼年時代的釋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闍波提夫人養育的。他父親凈飯王因見他天資聰慧,相貌奇偉,對他期望很大,希望他繼承王位後,建功立業,成為一個「轉輪王」(統一天下的君主)。悉達多王子在幼年的時候,就有沉思的習慣,見到世間生、老、病、死,這些痛苦,促使他思索著一個問題——如何解決眾生的煩惱苦痛。於是他很早就有了出家的念頭,凈飯王發覺了他兒子的心思後,曾經想過各種辦法阻止他,為他娶了鄰國的王女耶輸陀羅為妃,生了一個兒子叫羅睺羅。但是這一切都沒有能夠阻止他,終於在一天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偷偷地出了國城,換去王子的衣服,剃去鬚髮,成為一個修道者。經六年苦行,在尼連禪河畔的畢缽羅樹下,夜睹明星,獲得了徹底覺悟而成了佛陀。這年,他35歲。釋迦牟尼證悟以後,在鹿野苑初次演教,阿若憍陳如等五人歸依佛教,便是佛教僧伽之始。之後,他便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開始了長達45年的傳教活動。在80歲時,於拘屍那迦城逝世。佛教僧團創立之初,只收男弟子(比丘),後來,由於他的姨母波闍波提入教,才開始接納女弟子(比丘尼)。佛陀在創立僧團的同時,還給在家的信徒以相應的地位。凡遵守不殺生等「五戒」的人,均可以成為佛弟子。他們在修行中同樣可以證得涅槃。據經載,其出家弟子耶舍的父母是最初的在家弟子——優婆塞和優婆夷。此後,在家信徒人數不斷增多,成為與僧團並行的擁護佛教的社會力量。10.釋迦牟尼成佛處,現有遺迹留存嗎?釋迦牟尼成佛處,自古稱為菩提道場或菩提伽耶,那裡的畢缽羅樹,因為佛坐在樹下成道的緣故,得到了菩提樹之名。從此,所有畢缽羅樹都叫做菩提樹。「菩提」就是「覺」的意思,菩提伽耶在今天印度比哈爾邦伽耶城的南郊。那棵菩提樹在兩千數百年中曾兩次遭到斫伐,一次遭風拔,但都重生了新芽,現在的菩提樹是原來那棵樹的「曾孫」。樹下釋迦牟尼坐處有石刻的金剛座。樹的東面有一座宏偉莊嚴的塔寺,名叫大菩提寺,至今約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附近還有許多佛的遺迹和古代石刻與建築。11.「三寶」是什麼?佛陀是佛寶,佛所說的法是法寶,佛的出家弟子的團體——僧伽是僧寶。稱之為寶,是因為它能夠令大眾止惡行善、離苦得樂,是極可尊貴的意思。佛在鹿野苑初次演教說法,憍陳如等五人最早歸依佛陀出家為弟子,於是形成了僧伽。所以說,從那時起開始具足了三寶。12.什麼叫做歸依?歸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靠它。歸依三寶的人是佛教徒。「歸依」也可以寫成「皈依」,「皈」與「歸」的讀音和意義相同。13.什麼叫做「涅槃」?涅槃的意義是圓寂,就是說:智慧福德圓滿成就的,永恆寂靜的最安樂的境界,佛教認為這種境界「唯聖者所知」,不能以經驗上有、無、來、去等概念來測度,是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14.舍利是什麼?舍利就是遺骨,但這個名稱一般只用於佛和有德行的出家人的遺骨。15.什麼是菩薩?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簡單地解釋,凡是抱著廣大的志願,要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齊從痛苦煩惱中救度出來,而得到究竟安樂和徹底的覺悟;這種人便叫做菩薩。16.什麼叫做六度?「度」的梵語是「波羅蜜多」,字義是「到彼岸」,就是從煩惱的此岸度到覺悟的彼岸的意思。六度是六個到彼岸的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17.什麼是四攝?攝的意義就是大眾團結的條件。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愛語,慈愛的言語和態度;第三是利行,為大眾利益服務;第四是同事,使自己在生活和活動方面同於大眾。四攝法是菩薩在眾生中進行工作的方法。18.佛經是釋迦牟尼親自寫的嗎?不是,是佛逝世後,他的弟子記誦出來的。佛逝世的那一年,佛的弟子,以摩訶迦葉為首的五百人集會王舍城外的七葉窟,將佛一生所說的言教結集起來,以傳後世。當時由阿難陀誦出佛所說的經;由優波離誦出佛所制的僧團戒律;由摩訶迦葉當時誦出,後來又補充結集的關於教理的解釋和研究的論著,稱為經、律、論「三藏」。19.阿羅漢是什麼意思?阿羅漢是修行者得到證悟的果位。即見惑思惑都已斷盡,證得涅槃,堪受人天供養。所以阿羅漢的意義之一就是「應供」,這是聲聞乘中的終極地位。20.出家的制度是佛教創始的嗎?出家制度不是佛教創始的。在佛陀的時代,出家修道在印度已成為風氣,但是佛陀本人以王子出家的榜樣,使出家風氣在佛教中得到了鼓勵。因此佛教徒中便有出家男女二眾和在家男女二眾,出家佛教徒一般稱為僧人或僧侶。21.佛教僧侶對在家佛教徒有什麼義務嗎?一般說來,在德行上為他們樹立模範;教導他們,勸善止惡;為他們講說佛法;安慰病苦,必要時參加社會災難的救濟;慈悲柔和,促進眾生的福利。22.出家男子為什麼稱為和尚?和尚是什麼意思?「和尚」原來是從梵文Upqdhyqya(P.Upajjhqya)這個字出來的,它的意思就是「師」。和尚本是一個尊稱,要有一定資格堪為人師的才能夠稱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稱的。這個稱呼並不限於男子,出家女眾有資格的也可以稱和尚。但是後來習俗上這個字被用為對一般出家人的稱呼,而且一般當作是男眾專用的名詞,這是和原來的字義不合的。23.稱出家的男子為「僧」,出家女子為「尼」,這是否是正確的稱呼?僧是僧伽的簡稱,它的字義就是「大眾」。僧伽是出家佛教徒的團體,至少要有四個人以上才能組成僧伽。所以一個人不能稱僧伽,只能稱僧人,正如一個兵士不能稱軍,只能稱軍人一樣。出家男女二眾都在僧伽之內,都能稱僧人。把「僧」和「尼」作為男女的區別,是錯誤的。至於「尼」字,印度以尼音,代表女性,有尊貴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專用。佛教的出家女性,稱為比丘尼、沙彌尼,意思是女性的比丘、沙彌。到了中國,在漢傳佛教地區,將沙彌尼及比丘尼稱為尼姑,則是俗稱。根據梵文,尼即女音,加上姑字,即成女姑,以文訓義,根本不通。24.什麼叫做法師?法師本是一種學位的稱號,要通達佛法能為人講說的人才能稱法師,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稱的。還有較高的學位,精通經藏的稱為經師,精通律藏的稱為律師,精通論藏的稱為論師。更高的是三藏法師,是遍通經律論三藏者的學位,如唐代玄奘、義凈都受到這個稱號。25.為什麼出家佛教徒要有僧伽這樣的教團?對個人來說,為了在學修上和生活上互相切磋、互相幫助,出家人必須過僧伽的團體生活。對整個佛教來說,要有出家佛教徒組織的教團來擔負起「住持佛法」的責任。僧伽所以被稱為三寶之一,就是因為它在佛教事業中的重要性。26.佛教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史籍記載,漢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訪求佛法。公元67年他們同兩位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帶回經書和佛像,同時在首都建造了中國第一個佛教寺院,就是今天還存在的白馬寺,這個寺就以當時馱載經書佛像的白馬而得名。根據這個記載來看,佛教傳入中國雖不始於漢明帝,而佛教作為一個宗教,得到了政府的承認崇信,在中國初步建立了它的基礎和規模,可以說是始於漢明帝年代。27.中國佛教有哪些宗派,可否請簡單介紹一下?過去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現在流行的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凈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台、賢、禪、凈、律、密八大宗派。28.凈土宗的宗旨教義是什麼?此宗是依《無量壽經》等「三經一論」,提倡念佛以求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凈土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為凈土宗。此宗分判佛陀說的法門為二道,即難行道和易行道。並說別的宗依戒定慧修六度萬行,需經三大阿僧祇劫,為難行道;說修凈土法門一生至誠念佛,臨命終時,仗承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安養凈土永不退轉,為易行道。因此,此宗主張勸人念佛求生西方凈土極樂世界。29.凈土宗有哪些特點?此宗的特點,簡單易行,能普遍的攝受廣大群眾。修學此宗不一定要通達佛經,廣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靜坐專修,行住坐卧皆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只要信願具足,一心念佛,始終不怠,臨命終時,就可往生凈土。由於法門簡便,所以最易普及。別宗的學者,也多兼修此法,因而使凈土法門在中國得到特別廣泛的流行。30.佛教主張利益眾生,不知在社會公益事業中從事哪些種類?有過哪些成就?佛教徒從事公益事業的面是很廣泛的,也是多種多樣的。如有的僧人行醫施藥,有的造橋修路,有的掘義井、設義學,有的植樹造林,這在古人的記載中是屢見不鮮的。特別是植樹造林,成就卓越。試看我國各地,凡有佛教塔寺之處,無不翠枝如黛,碧草如茵,環境清幽,景色宜人。一片鬱鬱蔥蔥之中,掩映著紅牆青瓦,寶殿瓊閣,為萬里錦繡江山平添了無限春色。我國許多旅遊勝地,其風景自然之美與寺僧的精巧建築和植樹造林顯然是分不開的。這些事實說明,佛教在中國不僅其本身發揚光大開出燦爛的花朵,而且延伸到民族文化的各個領域結出豐碩的果實。我們佛教徒應該為我們的先輩的卓越成就和貢獻感到光榮和自豪,他們不僅在佛教事業上,而且在人類文化事業上,人類友好事業上都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他們不僅翻譯了幾千卷的經論和寫下了許多不朽的著作,為中國和印度及其他民族留下了寶貴的共同遺產,而且熱心地相互傳播了各自民族的勞動和智慧的花果,從而豐富了各自民族的文化寶藏。特別是在亞洲各國的友好合作日益恢複發展的今天,我們佛教先輩們辛勤努力所做出的許多歷史業績,不但重新顯發了它的光輝,並且繼續起著新的積極作用。弘願僧伽佛法傳入中國後,與中國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佛門禮儀,既調伏身心,陶冶性情,又助揚佛化,利世導俗。佛門禮儀,即是合乎佛教禮節、法度的行為儀則。儒家重禮樂,佛門尚威儀。佛法傳入中國後,與中國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佛門禮儀,既調伏身心,陶冶性情,又助揚佛化,利世導俗。宋代大儒程伊川,曾去佛寺,見僧出堂威儀,嘆曰:「三代禮樂,盡在是!」可見禮儀攝化之功。茲簡介如下:1.基本要求(1)三業虔敬佛門禮儀,即是合乎佛教禮節、法度的行為儀則。它根植於一個人內心對佛法的虔誠信仰,而自然表現為身體、語言、思想三方面的恭敬行為,所謂「誠於中而發於外」。所以,若能信仰端正,三業虔敬,則為已得根本;雖未諳細節,其乎不遠。(2)安詳穩重常言「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可知佛門禮儀之謹嚴細密,然其根本特質即是安詳穩重,戒絕輕浮妄動。安詳,則寂靜從容;穩重,令尊信有加。2.入殿殿堂,為佛聖方便示居之所,僧徒克心修行之地。(1)進出大殿,應緣殿門左右兩側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門左側行,則先以左腳入,右側行則右腳先入。(2)雜物不可帶入佛殿。於殿內不可談世俗言語,更不可大聲喧嘩。(3)進入佛殿後要先禮佛,然後恭敬合掌,瞻仰佛聖尊容。(4)不可於佛殿內吐唾液、放屁、涕唾污穢等。3.敬佛佛是眾生無上大師,除邪向正,拯火救溺。(1)不可妄議佛像之莊嚴與否,佛像不得安於卧室內。(2)見有佛像損壞或不潔,應盡量修復,使其潔凈。如無法修復,則一邊念佛,一邊恭敬焚化或分解。(3)供佛宜用鮮花、凈水、燈明、水果、名香等,不可用葷腥肉食。(4)上香以一支為宜。點香時不可用口吹火熄。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餘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眉齊,並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將香插好後,退半步問訊。(5)禮佛不必立於中間,唯須虔敬禮拜即可。(6)大殿正中央的拜墊是住持禮佛用的,他人不得擅用。(7)拜佛時,臀部不可翹起。動作宜不緩不急,內存虔謹、外現恭敬,則能感應道交。若著海青拜佛,應注意不可移動雙腳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8)不論佛殿內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禮佛以三拜即可。若殿內大眾已集合時,只需隨眾站立,合掌問訊即可,不可個人禮拜,以免影響大眾的秩序。(9)凡有人禮佛時,當避免從其前徑行而過。(10)若有事緣,不便禮拜,可單合掌,小低頭,或心存恭敬。4.敬法法是眾生無上良藥,能斷煩惱毒病,法身清凈。(1)佛書當妥為保管,保持莊嚴清凈,以免灰塵積落。經上有灰塵當以凈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塵。佛經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雜物,敬法當如敬佛。(2)凡持經像,皆當雙手捧之平胸,不可將經書只手攜行、隨意放置,或置於腋下。不可將經書卷之若筒。(3)置放經書時,不可一半在桌內,一半在桌外,當端正之。(4)讀佛經時,應端身正坐,如對聖容。不可翹腿,也不可邊誦經邊吃東西。若咳嗽不可對著經書,當以袖掩口並側轉頭面。(5)不可在經書中塗抹做記號,或摺疊經頁。(6)誦經時,有人造訪或問話時,可以合掌答禮,或以紙條記之,將經典合起,起身迎客。不可未將經典合起,即對著經典談論世俗、說笑,以免褻瀆法寶。(7)經書損壞應當修補。無法修補時,當敬心一邊念佛,一邊焚化之;余灰灑於清凈之處,勿使人踐踏到。5.敬僧僧是眾生無上福田,但使傾心四事,不憚疲勞,五乘依果,自然應念,所須而至。(1)遇出家人,當恭敬合掌,念「阿彌陀佛」。亦當禮讓,如讓座、讓先等。(2)對出家人不得單稱名字,當稱師父或法師。對年長比丘尊稱:長老、老師父、老法師。(3)請問師父名號,當先合掌念「阿彌陀佛」,然後說:「請問法師您上下」或「請問師父德號」。於大德前,應自稱後學、晚學、末學、學人、弟子或學生等;不得稱不慧、不才等。(4)如果有困惑需要請問師父,應說:「請師父開示」。(5)與大德談話,立處不可高於大德,亦不站立路中。請開示,應請大德自定時間,以免影響大德修持。大德問話,當坦誠大方,據實回答。6.四威儀四威儀,是指「行、住(站)、坐、卧」要威儀端莊。所謂「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卧如弓。」(1)行如風:不可腳跟拖拉出聲,舉止莊重而安然,心存正念。(2)立如松:站立時,應如松樹般安穩,不可輕率、扭斜或身體抖動,心存正念。(3)坐如鐘:坐姿不可前傾、後仰、左右倒斜。當心存正念,觀照自心。(4)卧如弓:右脅而卧,夜無惡夢。不忘正念,心無昏亂,為調攝身心,如法而卧。古德有四大威儀「執身次序偈」云: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游;合掌當胸如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瞻前顧後輕移步,左右迴旋半展眸;威儀動靜常如此,不枉空門做比丘。7.敬禮法在佛門,常見互相合掌,念阿彌陀佛;又有問訊、頂禮者。(1)合掌,又作合十,意指合十法界於一心;是印度自古所行的禮法,即合併兩掌,集中心思而表達恭敬的意思。(2)問訊。即向師長、尊上合掌曲躬而請問其起居安否。作法以兩手相屈,曲腰至膝,操手下去,結手印上來,兩手拱齊眉,再合掌至胸前。我國佛教徒多於拜佛將結束時,以問訊作結。(3)頂禮。又作頭面禮、接足禮。兩膝、兩肘及頭著地,以頭頂敬禮,承接所禮者雙足。常謂「五體投地」。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即禮之極。8.應對出入(1)應對。多皆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梵語的音譯,意思是「無量壽」及「無量光」。一句阿彌陀佛包含整個宇宙法界深妙無比的意義,非僅一般問候祝福。(2)出①告假——欲離寺前須先向佛菩薩禮拜告假,次向師父告假。②銷假——先到大殿向諸佛菩薩頂禮銷假,次至師父處頂禮銷假。(3)入①接駕——見到有法師來,應頂禮接駕。②送駕——送師父出門當頂禮送駕。9.眾行次序(1)僧眾在前,俗眾在後。(2)男眾在前,女眾在後。(3)比丘在前,沙彌在後。(4)耆德在前,新學在後。(5)戒臘長者前,戒臘幼者後。10.穿海青(1)上下樓撩衣:上樓撩前片,下樓撩後片,以免衣拖地或被踩到。(2)穿海青時,雙手不可下垂,應放掌或合掌。(3)跪拜時雙手同撩前片。(4)長跪時起身,先將左腳向前彎曲,雙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腳收回。(5)靜坐時,將蓋布巾置於海青內;雙腳不可直伸,以示恭敬。11.受食(1)食前先供佛。(2)食時存五觀。或念佛。端身正坐,正意受食,切勿散心雜話、起諸分別。古德云:「五觀若存,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難消。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3)持碗筷方法:拇指於碗口處,餘四指托碗底,謂之龍含珠。碗平端於胸前,以手持筷,穩緩夾食,以食就口,謂之鳳點頭。(4)食畢迴向眾生:飯食已訖,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12.聽經(1)聞法的心態:殷重渴望的容器,方能滿裝智慧法音,開創自在的人生。(2)聞、思、修:專註的聽,仔細的想,行我所知,才能達到聞法的真義。(3)坐的威儀:抬頭挺胸,端坐攝心,會讓你聽得更深入,更清楚。(4)桌面整潔:桌面是擺放經書的道場,保持桌面整潔,就是恭敬佛法的具體表現。西方三聖像念佛堂外景凡學習各種語言、知識、學術、技術等不同領域的學問,都有他專有的名詞或術語。宗教也不例外,尤其是佛教,經典浩瀚,佛學名相繁瑣,佛門用語特殊。凡學習各種語言、知識、學術、技術等不同領域的學問,都有它專有的名詞或術語。宗教也不例外,尤其是佛教,經典浩瀚,佛學名相繁瑣,佛門用語特殊,使得許多有心涉獵佛教的人士視入佛門為畏途,即使是一般信徒,也多不知其義,因而阻礙佛教的發展。為了讓有心親炙佛法者易於扎穩基礎,建立信心,因此,本篇特別將佛門一般用語列出,並略作介紹。1.殿堂建築【大雄寶殿】指寺院中供奉佛陀的正殿,或稱大殿。「大雄」,意思是偉大的英雄。是佛陀的德號之一。因為佛陀具有大智力,能降伏魔障,故稱大雄。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為主,也有供奉三寶佛者,即外加藥師佛、阿彌陀佛;或以象徵解行並重的大迦葉、阿難尊者侍立在佛陀左右;或供奉華嚴三聖: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山門】山門是寺院正面的樓門。這是因為過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門」。一般有三個門,象徵三解脫門,所以又稱「三門」。今之寺院或僅有一門,也可稱之為三門。山門也是寺院的一般稱呼。因為以前寺院多築于山林之間,故以山門為寺院的別名。【伽藍】伽藍,是梵語僧伽藍摩、僧伽藍的略稱。又稱僧園、僧院。原指僧眾所居住的園林,然一般用以稱僧侶所居住的寺院、堂舍。一所伽藍須具備七種建築物,如佛殿、法堂、禪堂、庫房、山門、西凈(廁所)、浴室等七堂,故又稱七堂伽藍。【常住】指寺院。《行事鈔?隨戒釋篇》云:「眾僧舍宇、什物、樹木、田園、仆畜、米麥等物,但得受用,不通分賣,為常住也。」《釋氏要覽》云:「即今十方住持寺院是也。」今佛弟子於寺院受戒,則可稱該寺院為受戒者的「受戒常住」或「戒常住」。【法堂】七堂伽藍之一,乃禪林演布大法的地方。位於佛殿的後方,方丈的前方。相當於講堂,而「講」通於「講教」,在禪宗,為別於他宗,且示其教外別傳的宗旨,所以特稱為法堂。【齋堂】指禪宗寺院的食堂。也就是用餐的地方。又稱五觀堂。【寮房】修道者在寺院中所居住的房間,稱為寮房。2.稱謂【開士】即菩薩(亦稱大士)。以菩薩明解一切真理,能開導眾生悟入佛的知見,故有此尊稱。《釋氏要覽》云:「經中多呼菩薩為開士,前秦苻堅賜沙門有德解者,號開士。」可知開士也是高僧的尊號。【開山】本指開山建寺而言,因古代寺院多建於山谷幽靜處,故稱開山。寺院第一代住持亦以開山尊稱之。此外,宗派的創始者也稱為開山。【祖師】指開創一宗一派者,或傳承其教法者。開祖有宗祖、派祖之別。例如一般尊稱菩提達摩為禪宗的宗祖,臨濟義玄、洞山良價則分別為臨濟宗、曹洞宗之派祖。【善知識】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導正道的人。《華嚴經?入法界品》記述善財童子於求道過程中,共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即上至佛、菩薩,下至人、天,不論以何種姿態出現,凡能引導眾生舍惡修善,入於佛道者,皆可稱為善知識。【大德】敬稱詞。在印度,是對佛菩薩或高僧的敬稱。於諸部律中,凡指比丘眾,稱「大德僧」。在我國隋唐時代,凡從事譯經事業者,特稱大德。此外,統領僧眾的僧官,也稱大德。近代以來,「大德」一詞已被廣泛的使用,凡是有德行的人,不論出家、在家,都以「大德」尊稱之;或是不限於具足德行與否,也稱之為大德。因此「大德」一詞成為佛教界一般性的禮稱。【護法】保護、維持正法的意思。傳說佛陀派請四大聲聞、十六阿羅漢等護持佛法。又梵天、帝釋天、四天王、十二神將、二十八部眾等善神聽聞佛陀說法後,皆誓願護持佛法,此等諸神總稱為護法神,或稱護法善神。此外,人世間的帝王及諸檀越,都是保護佛法的人,亦稱之為護法。所以今日的佛教界,對於虔敬三寶,護持佛教的在家居士,都以護法稱之。【沙門】意譯凈志、勤息,為出家者的總稱,通內、外二道。亦即剃除鬚髮,止息諸惡,善調身心,勤行諸善,期以行趣涅槃的出家修道者。【七眾弟子】教團中出家與在家的七眾弟子。出家五眾: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學法女);在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方丈】寺院的住持,掌管寺院一切大小事務,監督大眾,並為大眾說法的主僧。古時,印度的僧房多以一丈四方之室為制,故稱方丈室。後來專指住持的居室,今為禪林住持或對師父的尊稱。俗稱「方丈」或「方丈和尚」。【住持】原為久住護持佛法的意思,後指掌管一寺的主僧。我國初時並未有住持之名,直至唐代百丈懷海始設住持之制,嚴傳師法,奉其師為住持,尊稱長老,後亦稱方丈。【執事】寺院各重要部門的負責人。在於領導僧眾,為僧眾辦事,處理日常細務,整理紀綱,弘揚佛法,為本宗本派宏圖大計的重要輔佐。【行堂】佛教叢林中,每日用齋時,為大眾添飯菜、茶水者,稱為行堂。【法名】為歸依佛教者所特取的名字。又作法號、法諱、戒名。如僧侶在剃度儀式舉行後,由師父另取的名字;又如在家信眾于歸依、受戒或葬儀時,師父即授給法名。3.修行【修行】謂從事自利利他、弘法利生、傳教傳法、清凈和合、隨緣自在、倫理綱常、勤勞自給、合理凈化、正命正知、正信正業等生活。【威儀】威嚴的態度。謂起居動作皆有威德有儀則。即習稱之行、住、坐、卧四威儀。一個修道者的風姿,在舉止言談中皆可表露無遺,走路時,要如風一樣迅速無聲,不彎曲,直走;坐下來時,要如鍾一樣平穩、莊嚴;站立的時候,要如松樹般筆直;睡覺時,睡姿要以吉祥式的右脅而卧,像把弓。【禮拜】合掌叩頭表示恭敬。廣義而言,禮拜對象並不限於佛菩薩。如塔、長老、和尚等,均可以禮拜,表達恭敬之意。禮拜的種類及儀式作法上有種種不同,大抵而言,自印度以來,於各種禮法之中,以「五體投地」為最殷重,是最恭敬的禮法。【合掌】合掌,又作合十,意指合十法界於一心。是印度自古所行的禮法,即合併兩掌,集中心思而表達恭敬的意思。【問訊】敬禮法之一。即向師長、尊上合掌曲躬而請問其起居安否。《大智度論》卷十載有二種問訊法:若言是否少惱少患,稱為問訊身;若言安樂否,稱為問訊心。至後世的問訊,僅為合掌低頭。一般所行的問訊法,是以兩手相屬,曲腰至膝,操手下去,結手印上來,兩手拱齊眉,再合掌至胸前。我國佛教徒多於拜佛將結束時,以問訊作結。【開示】佛門中,和尚、大德為弟子及信眾說法,稱為開示。歷代祖師大德為教育、啟發徒眾及行者,每於殿堂或禪堂為大眾說法,有時講說經論,有時僅簡單一、二句話,目的皆為使大眾明了法意,依之修行,如語錄、公案等皆是。及至今日,開示已邁向大型的講演,語言也趨於通俗化、大眾化,著重在佛法與生活的融和,以接引廣大信眾為主,因此,地點或在體育館、文化中心,乃至電視、衛星傳播。【經行】指在花園、山林、水邊、道路等處行走。通常在飯後、疲倦時,或者坐禪昏沉瞌睡時,就起而經行,這是一種調劑身心的修行方式。據《四分律》載,經行可得五種利益:能堪遠行;能靜思惟;少病;消化食物;於定中得以久住。【行腳】又作遊方、參方、遊行。謂僧侶無一定的居所,或為尋訪名師,或為自我修持,或為教化他人而廣游四方。遊方之僧,即稱為行腳僧,與禪宗參禪學道的雲水同義。【托缽】又作持缽、捧缽、乞食。即持缽遊行街市,以化緣乞食。這是印度僧人為滋養色身所作的行儀。在禪林中,亦稱托缽為「羅齋」。又粥飯之時,擎缽而赴僧堂,亦稱托缽。【掛單】「單」,即單位,指僧堂內各人的座位,各單前長六尺、寬三尺的空間,亦即各人坐卧、飲食的座席。在叢林中,單即代表「人」。掛單是指到寺院投宿,若人已額滿而不接受雲水僧掛單,稱為「止單」。自己左右兩鄰的單位,稱「鄰單」。辭別寺院而他去,稱「起單」或「抽單」。僧眾掛單後,日久知其行履確可共住者,即送入禪堂,稱「安單」。拜訪他人的住處,稱「看單」。若犯戒被擯出門,稱「遷單」。偷偷的離開常住,稱「溜單」。提供僧眾住宿額滿,稱「滿單」。無限制接引僧眾投宿,稱「海單」。安排僧眾住宿,稱「送單」或「進單」。【打板】又作打版。叢林中,於齋食、開浴、普請、上堂等集會時,敲擊木板,發出聲響,以告示眾人,稱為打板。【止靜】使大眾由動中歸於寂靜的意思。大板香(三板一鍾)、小香(三槌木魚),為靜默坐禪參修的訊號。【開靜】一、開覺靜睡。指寺院晨朝鳴板,催促僧眾起床。二、開放靜慮。指禪者停止坐禪,大板香(一槌引磬)、小香(一槌木魚),或於課誦、粥飯、聽講、普請時,聽許散動下座之訊號,相對於止靜。4.佛事【法會】佛教的儀式之一。為供佛施僧及講說佛法等所舉行的集會,又稱法事、佛事、法要。法會的儀式每每依其性質而有不同,一般的進行方式:莊嚴道場,於佛前獻上香、花、燈、燭、四果等,並行表白、願文、諷誦經贊等。【文疏】寺院舉行法會時,將信眾於此法會所作的功德,書寫於紅紙或黃紙上,用以向諸佛菩薩表白者,稱為文疏。一般都由主法或維那宣讀。【圓頂】完成剃髮而現出家之相,這是象徵出離煩惱之相。【受戒】指通過一定的儀式,領受佛陀所制定的戒法。也就是遵守教團規定的行為。【開光】即新佛菩薩像、佛菩薩畫完成,欲供養於佛堂時,所舉行替佛菩薩像開眼的儀式。其實,佛菩薩是不需要眾生為他開光的,重要的是眾生心眼要開。【祈願】又作祈禱。仰求佛菩薩的冥助,以祈得消災增福的意思。【超薦】又稱超度。佛教中,為救度亡靈,使其超脫苦難,為亡者誦經拜懺,謂之超薦。【荼毗】即火葬之意。舉行荼毗的火葬場則稱為荼毗所。火葬法於佛陀以前即行於印度,原為僧人死後處理屍體的方法,佛教東傳後,中國、日本亦多用之。【灑凈】灑香水以凈物之意。即以印言(手結諸佛菩薩的印契,口誦真言陀羅尼)加持香水散灑之,是清凈道場或供具等凈化之法,稱為灑凈,又稱洒水。今日佛教界,每於授戒、佛七、拜懺等諸法會之前,即以凈水散灑道場,為結界清凈的儀式。【禮懺】禮拜與懺悔的略稱,又作拜懺。即禮拜諸佛、菩薩,懺悔所造諸惡業。大抵藉由禮佛、誦讀經文,以為懺悔之意。【過堂】僧眾上齋堂用食之意。又僧眾入齋堂進食,不貪不著,是為過堂。【供養】又作供施、供給、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寶、師長、父母、亡者等。【打齋】於寺院舉行法會時,信徒出資齋請與會大眾,廣結眾緣,稱為打齋。【打七】「打」,舉行的意思。打七,指於七日中剋期求證的修行。若於七日中專修念佛法門者,稱為打佛七,略稱佛七;專修禪宗法門者,稱為打禪七,略稱禪七。此外,亦有專念觀世音聖號的觀音七。【迴向】以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迴向饒益眾生,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槃。又作轉向、施向。迴向不但使自身的功德未曾減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為殊勝。如同拿一根蠟燭去引燃其他的蠟燭,不但原來的蠟燭本身的光亮未曾減弱,反而和其他的蠟燭光光相照,使室內更為光明、更為明亮。5.常用辭彙【三藏】指經藏、律藏、論藏,佛教聖典的三種分類。經藏:音譯修多羅藏,意譯契經藏。佛陀所說的經典,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有關佛陀教說的要義,皆屬於經部類。律藏:音譯毗尼藏,意譯調伏藏。佛陀所制定的律儀,能制眾生之惡,調伏眾生的心性。有關佛陀所制定教團的生活規則,皆屬於律部類。論藏:音譯阿毗達磨藏,意譯作對法藏。對佛典經義加以論議,化精簡為詳明,以抉擇諸法性相。後人以殊勝的智慧,再加以組織化、體系化的論議解釋。【因果】因果,指原因與結果,亦即因果律,是佛教教義體系中,用來說明世界一切關係的基本理論。一切諸法的形成,互為因果,因為能生,果為所生。我們身、口、意種種行為的造作,若是善業,就成為善因,可得到善的果報;若是惡業,就會成為惡因,得到惡的果報,此名因果報應。【因緣】因,指引生結果的直接原因。緣,指由外來相助的間接原因。如一朵盛開的花,其種子就是「因」,使種子發芽、成長到開花所不可或缺的水分、陽光、土壤等,就是「緣」。【法語】佛陀的教說。後世禪家則專指諸祖的教示與禪師開示的機語為法語。【公案】本意為官府中判決是非的案例。禪宗將歷代高僧的言行記錄下來,作為坐禪者的指示,久而久之也成為一種思考的對象,或修行坐禪者的座右銘。此種言行錄一如政府的正式布告,尊嚴不可侵犯,又可啟發思想,供人研究,並且作為後代依憑的法式,故稱公案。此一風氣倡始於唐代,至宋代大為興盛。公案有五種重要的含義:一、作悟禪的工具;二、作考驗的方法;三、作權威的法范;四、作印證的符信;五、作究竟的指點。【機緣】機,根機;緣,因緣。眾生的根機具有接受佛、菩薩等教化的因緣,稱為機緣;凡說法教化皆以根機之純熟為緣而起。【莊嚴】嚴飾布列的意思。即布列諸眾寶、雜花、寶蓋、幢、幡、瓔珞等,以裝飾嚴凈道場或國土。菩薩於因位發大誓願,為利益眾生不惜身命所累積功德以嚴飾其身格,稱之為莊嚴。今亦以莊嚴來讚歎人的相好、威儀。【福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皆可得福德、功德,猶如農人耕田,能有收穫,故以田為喻,則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稱為福田。《正法念處經》《大方便佛報恩經》載,佛為大福田、最勝福田,父母為三界內的最勝福田。《大智度論》云:受恭敬的佛法僧等,稱為敬田;受報答的父母及師長,稱為恩田;受憐憫的貧者及病者,稱為悲田。以上三者,合稱三福田。【加持】佛菩薩以不可思議之力,加附於軟弱眾生,保護眾生,稱為神變加持。又祈禱者,為加附佛力於信者,使信者受授其佛力,故祈禱亦曰加持。【發心】指發願求無上菩提之心。亦即發起求解脫苦難,往生凈土或成佛的願望。又作初發意、新發心。為發菩提心的略稱。菩提心是一切諸佛成佛的種子,長養凈法的良因,發此心,勤行精進,可速證無上菩提。發心如發大智心,以智慧廣求一切法,普令眾生皆得法喜之樂;發大悲心,慈憫一切眾生,為免其輪迴生死之苦,誓願救拔;發大願心,依四弘誓願,發成就無上菩提之心。【隨喜】見他人行善,隨之心生歡喜,稱為隨喜。《法華經?隨喜功德品》載,聽聞經典而隨喜,次次累積,功德至大。《大智度論》則謂,隨喜者的功德,勝於行善者本人。又隨己所喜,亦稱隨喜,如布施時,富者施金帛,貧者施水草,各隨所喜,皆為隨喜。【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也就是行善所獲得的果報。《大乘義章》卷九:「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功德主】指施主。即供養佛、法、僧三寶的施主、檀越。在佛門中,布施凈財者為功德主,發心作務或熱心接引他人入佛門,使佛教蓬勃發展者,亦可稱為功德主。【結緣】意指彼此結交善緣。一般為造立寺塔、刻印經書而喜舍財物稱為結緣;又人與人之間,以歡喜心相見,而互相招呼,亦稱結緣;或於大眾中,共同聽聞佛法,彼此以結法緣,亦稱結緣。【有情】又作眾生,亦稱含識、含生、含情、含靈、群生、群萌、群類。指人類、諸天、餓鬼、畜生、阿修羅等有情識的生物。其他如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則稱無情。「眾生」通指迷界的有情。《大智度論》謂,眾生是以五蘊等眾緣假合而生,故稱眾生。《不增不減經》載,法身為煩惱所纏,往來生死,故稱為眾生。又受眾多之生死,亦稱眾生。一般以為被無明煩惱所覆,流轉生死者為眾生。【習氣】現行的煩惱歷久而形成的種種積習。【報應】報,是酬報,應是對應。行善,對應的、應得的即是善的酬報;作惡所對應的、應得的即是惡的酬報。【顛倒】違背常道、正理的意思。例如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等違反於真理的妄見。一般常以眾生不知真理,迷妄為真,執空為有,為煩惱所迷惑,稱為眾生顛倒。【業障】謂眾生於身、口、意所造作的惡業能蔽障正道,故稱業障。【輪迴】眾生由惑業之因(貪、瞋、痴),而招感三界、六道的生死輪轉,恰如車輪的迴轉,永無止盡,故稱輪迴。欲滅六道輪迴的痛苦,必先斬斷其貪瞋痴三毒的苦因,此三毒如種子之能生芽,所以眾生流轉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不得出離,若斷滅我執及三毒,則諸苦亦斷。正覺之芽對生死問題的解答,關係到每個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因為我們生下來註定要死亡,在死亡面前,世間的一切幸福和歡樂都成為虛飾。當我們靜下心來關注這一事實的時候,我們的人生似乎陷入無底的黑暗之中。人類一開始便陷入了智慧與愚昧矛盾衝突的困擾中。無限的未知領域,如同宇宙空間那隱藏著無窮奧秘的黑暗,緊緊包圍著人類,無論文明如何進步,人類總有解不完的宇宙之謎。在所有的宇宙之謎中,最難解、最惱人、對個人和社會最急迫的,是關於人類自身之謎:「我是誰?人生的目的是什麼?安心立命之處何在?」「人一死,是永滅,還是有來生後世?」「如果人死後不再繼續某種『生活』,那麼生前的善惡還有多少意義?」「如果有生之前、死之後的世界,那麼生從何來,死向何去?」……1.生死與無常對生死問題的解答,關係到每個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因為我們生下來註定要死亡,在死亡面前,世間的一切幸福和歡樂都成為虛飾。當我們靜下心來關注這一事實的時候,我們的人生似乎陷入無底的黑暗之中。我們在此世間一切的恐懼都源自對死亡的恐懼,所有的人,無論他承認與否,都必然對此懷有直覺,從面對危險時的不安全感,到怕墓地、怕屍體的心理,每個人不難體察自己意識深處盤踞著對死亡的畏懼。古今中外不少哲人都曾指出:死亡恐懼是人類普遍存在的、永恆的、基本的焦慮。為什麼我們會生活在死亡的恐懼中呢?因為我們的本能慾望是要活著,而死亡終將結束我們所熟悉的一切,死亡到來,我們將被投入一無所知的深淵裡。也許還有更可怕的事情:我們會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平時我們執著自己特殊的、獨立的身份:我的姓名、我的知識、我的技能……我們把安全建立在這些脆弱而短暫的支持之上,然而,死亡頃刻間就將所有的一切一掃而光,我們所面對的,將只是赤裸裸的自己,一個自己也不認識的人,一個令自己焦躁的陌生人——平時我們總以無聊的喧鬧和瑣碎的雜務來填滿每一時刻,以保證我們不會單獨面對這位陌生人。原來,我們生活在一個虛擬的身份之下,一個浪漫的童話世界裡。被激情所陶醉,我們太過著迷建造房子的快感,竟然把生活的房子建在沙上!我們悉心包裝自己,盡量把第一件事情都維持得安全可靠,為此,我們花費了一生的心血,直到有一天,重病或災難將我們驚醒,即將來臨的死亡粉碎了我們的幻想,並把我們逐出隱藏的地方。一般人的心態是享受人生,盡量忘記死。然而,死卻不會忘記我們,且會突然襲擊我們。或許有人說:「人人都會死,死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死最自然不過了,我不會有什麼問題。」從遠處眺望死而說死不可怕,正如在動物園眺望籠中的老虎,因為它不會加害我們。可是,如果我們在山中突然碰到老虎,那會是什麼樣的情景?即將真正面臨自己的死亡,猶如在山中突然碰到老虎一樣,只一見,便雙腳癱軟了。當今世界,自然災害、戰爭、盜賊、車禍以及各種頑症比比皆是,我們每天都能聽到死亡的消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命在呼吸間。意思是說:人的生命是短促的、脆弱的,一氣不來,便屬隔世。這就是佛在經中一再提到的「無常」。2.死後的世界我們生下來便踏上了向死亡行進的路途,陷入與自然、社會的種種矛盾衝突中,急匆匆追名逐利,最後精疲力竭而不見有何成就,眼前危機重重,未來也不知何去何從,心跟隨著形體的變化而不覺,這樣日復一日,糊裡糊塗地度過每一天。不少人意識到自己的迷惘,開始探索來生的可能性,試圖了解生命的整體意義。的確,如果我們真的就像自己所說的那麼務實,為什麼不嚴肅地反問自己:我真實的未來到底在哪裡?關於死後有無續存的問題,儘管大多數人迴避它、不承認思考過它,它也必然在我們的潛意識中縈繞。對這個問題的解答,要比生活狀況的改善,科學技術的發展等現實問題更為現實、更為重要,因為它是我們決定人生態度、人生目標、建立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石。自古以來,對生死之謎的解答,主要由各種宗教來提供。作為人類偉大的精神傳統,所有的宗教都清楚地告訴我們:死亡並非終點。宗教提示生命真相的同時,喚醒人們對未來世的憧憬,賦予生活神聖、終極的意義。然而,儘管有這麼多宗教教義,現代社會仍是一片精神沙漠。隨著自然科學的突飛猛進,宇宙之謎一個個被揭開,天文學、生活學、生理學等新知識的普及,使不少人相信人類的生死之謎已被揭破,於是,宗教貶值,信仰轉移於科學與金錢,確認死後永滅的人越來越多。其實,只要冷靜考察自然科學對人類自身認識的程度,便無理由妄稱生死之謎已被揭破,無理由對死後續存與否的問題做出決斷,「人死永滅」仍然只是一句尚不究竟的哲學推論,確認其真理,與基督教徒確認靈魂不滅為真理一樣,具有信仰主義的性質,無充足理由奉為科學結論。近代、現代的科學巨匠幾乎無不承認科學對人類自身認識的膚淺,他們對死後有無續存的問題一直持審慎態度。最具挑戰性的,是古籍記載、民間流傳的一些與生死、「靈魂」有關的趣聞,諸如記憶前世、瀕死體驗、神識脫體等現象,遍布世界、超越時域,並不因科學進步和人們不相信它而絕跡,總還是時有出現,似乎在向我們透露生死之謎的某種信息。平生否定有死後的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在受臨終之苦折磨的時候,叫著:「啊!上帝呀,我的上帝!」看護他的醫生問道:「先生,在你的哲學中有上帝嗎?」「親受痛苦的境遇,即使哲學上沒有上帝,也束手無策。如果病能痊癒,我將從事完全不同的研究。」他這樣說著而死去。法國著名的無神論者華帝爾,臨終時痛苦的掙扎著,最後凝視一處說:「瞧!那邊有惡魔,要來帶我。啊!看到地獄了,好恐怖啊!神啊!救救我吧!」這樣絕望地叫著死去。作惡眾生往往認為「死是痛苦的結束」「沒有死後的世界」,但臨終時,心中的黑暗擴大,必能看到黑暗的彼處有地獄之火,先前那種逞強的心頓時被一吹而散,口中還會發出凄厲的慘叫。3.面對死亡死亡是個大迷霧,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死,不知道死後會怎樣,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在地球的任何地方,死神都能找到我們。對於死亡,我們在犯同一個錯誤:我們會覺得死亡離我們很遙遠。然而,我們不是經常聽到別人突然去世的消息嗎?他們像我們一樣,視生命為理所當然的事。實際上,我們的身體有可能突然垮下去而不能運轉,我們甚至不必病也會死。我們以不知何時會死為借口,來延遲對死亡的正視。然而,我們越是不願正視,就越對它無知,恐懼的陰影就越縈繞腦際。如果想掙脫死亡的宰制,絕不能採取迴避的方式,拒絕死亡的結果,將毀掉我們這一生和未來的生生世世,我們將受困於終將一死的自己,永遠被緊縛在妄想的境界,不由自主地生生死死。大多數人只是在臨終那一刻才會珍惜生命,這是多麼令人悲傷的事情啊!那些相信他們有充足時間的人,臨終那一刻才準備死亡,然後他們懊惱不已,這不是已經太晚了嗎?就在當下,我們需要清醒一下,嚴肅地問自己:「如果我今晚就死去,那該怎麼辦?」面對死亡的壓迫,人們自古就進行著各種形式的抗爭,諸如:「肉體雖死,靈魂不滅」的觀念,永生於天國的神教信仰,長生不老的追求,家族的傳宗接代以及立功、立德、立言而流芳百世,期待精神的永垂不朽,乃至於「生則樂生,死則安死」的自然主義達觀態度,還有「及時行樂」的享樂主義、逃避策略等等,雖然方法各異,其實質都是反抗死亡的威脅。現代科學的發展,使人類充滿了以自己的理性揭破所有宇宙之謎的信心,生前死後的問題從表面上看已不被科學和多數人所關注,似乎已被解決或被視為無關緊要、滯礙社會進步的玄虛問題,但從一些人類學家的眼光來看,通過科技途徑力做征服自然的英雄,還是一種出於潛意識深處的對死亡的恐懼而採取的抗拒死亡命運的「移情」手段。科學從物質方面對人類自身的研究從細胞深入到了基因,蛋白質合成、無性繁殖、試管嬰兒、器官移植、克隆技術等現代成果,實際上無不是對生死之謎的破解。西方一些人類學家、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一切文化活動,實質上都是為逃避死亡的宿命,都是用以戰勝死亡威脅的抗爭。在世界各地,很多國家設立專門機構,從事生命輪迴、瀕死體驗等現象的研究,並把它們列入心靈學、超心理學等研究課題。研究者注意到:接近死亡,可以帶來真正的覺醒和生命觀的改變。經歷瀕死體驗的人,對死亡的恐懼會降低,能比較平靜地接受死亡;追求物質的興趣會減低,更加相信生命的精神層面;相信死亡是生命過程的延伸,也容易接受來世的信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會碰到親朋或鄰人亡故,這極易觸發我們對鍾愛自己的長輩將死去的憂慮,由此聯想到自己亦將必死,進而引向對於人生意義的思考。事實上,能夠從內心深處體會無常的真義,是覺悟人生、尋求解脫的第一步。依據佛陀的智慧,我們可以利用生命來為死亡未雨綢繆,不必等到受絕症的衝擊時才去觀察我們的人生,也不必等到死亡來臨時還茫茫然然面對未知。此時此地,我們就開始尋找生命的意義,心平氣和地把每一秒鐘當成改變命運和準備死亡的契機,從正面跟死亡接手,揭開死亡的神秘面紗,熟悉它,隨時想到它,正如一位法師所說的那樣:既然不知死亡在哪兒等著我們,那就讓我們處處等待死亡。喬達彌是生活在佛陀時代的富家少婦,她的兒子一歲左右就病逝了,她傷心欲絕,抱著小屍體在街上奔走,碰到人就問是否有人可以讓她兒子復活。有些人不理會她,有些人認為她發瘋了。最後,一位智者告訴她,世界上只有佛陀一人能夠為她實行奇蹟。她就去找佛陀,把兒子的屍體放在佛陀面前,說出整個過程。佛陀慈悲地聽著,然後輕聲說:「若要醫治這孩子,需要芥子,你到城中要四五粒回來。不過,這種芥子一定得向沒有死過親人的人家去要。」喬達彌立刻動身往城裡去。她對第一戶人家說:「佛陀要我向一戶沒有死過親人的人家拿回芥子。」「我們家已經有好多人過世了。」那人回答。她又走向第二家,得到的是同樣的回答。她又走向第三家、第四家,向全城的人家去要芥子。最後她終於發現:佛陀的要求是無法辦到的。慈悲佛陀她猶如從夢中覺醒,把孩子的屍體抱到墓地,作最後的道別,然後回到佛陀那兒。「你帶回芥子了嗎?」佛陀問道。「沒有」。她說,「我開始了解您的教法,悲傷讓我盲目,我以為只有我一個人受到死亡的折磨。」佛陀問:「你為什麼又回來呢?」喬達彌回答:「請您開示死亡和死後的真相,我身上是否有什麼東西是不死的?」佛陀開始對她開示:「如果你想了解生死的真義,就必須經常如此反省:宇宙間只有一個永不改變的法則,那就是一切都在改變,一切都是無常。你兒子的死,幫助你了解我們所處的輪迴世界是無法忍受的苦海。脫離生死輪迴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解脫之道。」喬達彌頂禮佛足,終其一生追隨佛陀。看見他人死,我心熱似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回家的路我們從生下來時,就成為旅人而在作人生之旅了。既是旅人,應知目的地。如今我們是以何目的,而出生到人間來的呢?如若不知,豈不就和愚痴的旅人一樣了。釋尊在《佛譬喻經》中,以一段有名的譬喻,向我們開示「人生究竟是什麼?」這譬喻是這樣的:在一個寂寞的秋天黃昏,無盡廣闊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蹣跚地趕著路。突然,旅人發現薄暗的野道中,散落著一塊塊白白的東西,仔細一看,原來是人的白骨。旅人正疑惑思考時,忽然從前方傳來驚人的咆哮聲,隨著一隻大老虎緊逼而來。看到這隻老虎,旅人頓時了解白骨的原因,立刻向來時的道路拔腿逃跑,但顯然是迷失了道路,旅人竟跑到一座斷崖絕壁的頂上。在毫無辦法之中,幸好發現斷崖上有一棵松樹,並且從樹枝上垂下一條藤蔓。旅人便毫不猶豫,馬上抓著藤蔓垂下去,可謂九死一生。老虎眼看好不容易即將入口的食物,居然被逃離,可以想像它是如何懊惱地在崖上狂吼著。好感謝啊!幸虧這藤蔓的庇蔭,終於救了寶貴一命。旅人暫時安心了,但是當他朝腳下一看時,不禁「啊」了一聲,原來腳下竟是波濤洶湧、底不可測的深海,怒浪澎湃著,而且在那波濤間還有三條毒龍,正張開大口等待著他的墮落,旅人不知不覺全身戰慄起來。攀藤食蜜圖但更恐怖的是,依靠救生的藤蔓,在其根接處出現了兩隻白色和黑色的老鼠,正在交互地啃嚙著藤蔓。旅人拚命搖動藤蔓,想趕走老鼠,可是老鼠一點也沒有逃開的樣子。而且每次搖動藤蔓,便有水滴從上面落下來,這是樹枝上蜂巢所滴下的蜂蜜。由於蜂蜜太甜了,旅人竟完全忘記自己正處於危險萬分的死怖境地,此心陶陶然地被蜂蜜所奪。釋尊開示這愚痴的旅人之相,便是所有人類的「人生之實相」。那麼釋尊這段譬喻意味著什麼呢?釋尊「無常之老虎」的法語,是在開示我們的人生真實之相。1.孤獨的心靈旅人:這旅人即是指我們自己。荒野:無盡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我們無盡寂寞的人生。我們從生下來時,就成為旅人而在作人生之旅了。既是旅人,應知目的地。如今我們是以何目的,而出生到人間來呢?如若不知,豈不就和這愚痴的旅人一樣了。秋天的黃昏:秋天的黃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何故我們的人生就像秋天的孤寂?因為我們是孤獨一人旅行之故。雖說有親屬、家族、朋友,但並沒有可以互相傾吐心中一切、互相理解的心靈之友。即使是夫婦,終此一生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心中之事。人生的孤寂,原因就在這心靈的孤獨。難道你未曾有過孤獨的感傷嗎?白骨:路邊的白骨是指我們人生旅途中,家族、親屬、朋友等的死亡。我們活到現在,應該看到很多白骨,那時我們有何想法?有何感觸?我們可曾注意到緊逼而來的「無常之虎」呢?老虎:飢餓的老虎所譬喻的,即是我們自己的死亡。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的,因此,我們非死不可。死,對我們而言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釋尊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現在這無常之虎猛然向我們逼來,但由於我們以為這是非常恐怖而且不吉祥的事,所以平時不想去思考它。而且如果我們因為佛教的正視死亡、談論死亡,而感到陰森森,並且厭惡的話,就是對佛教完全誤解了。我們平生雖然忘記死、逃避死,但死必然會來到,這種逃避的心態並不能解決死的問題。唯有與死正面對決,而獲得解決,才能得到絕對的安心與幸福。因此,佛教才提到死的事。作為旅人的我們,本能地想從死逃開,一有病就到醫院,或以藥物來跟死亡搏鬥,但終究難逃一死。2.無力的松樹松樹:接著我們攀上崖頂的松樹,松樹是指金錢、財產、名譽、地位等等。這些東西即使擁有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無力的。像歷史上有輝煌成就的秦始皇、漢高祖,臨終時也不免感到「啊!人生猶如夢中之夢」而寂寞地死去。我們現在能握著金銀、財產、名譽、地位等,含笑地迎接死亡嗎?瀕臨死亡時,一物也帶不走,因此想要微笑地面對死亡是不可能的。3.人生是夢藤蔓:藤蔓所譬喻的是「還不會!還不會!我還不會死」的那種以為還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壽命可依恃的心態,但即使認為「還有十年、還有二十年可活著」,你認為到底人壽幾何?想想便知:已過去的十年二十年,也不過是「啊」的一聲之間,便如夢如幻般地消逝了。而今後的十年二十年,也同樣是「啊」的一聲之間便會過去。老鼠:不斷交互咬嚙著藤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白天的白老鼠和晚上的黑老鼠,互相在縮短我們的壽命。所謂:活了今天一天,便是死了今天一天。即使過年、節日、假日也都一刻不休地在嚙著我們的生命。因此,最後藤蔓必定被嚙斷,這便是「死」。4.後生大事人生誰都是過客,相守百年也是夢。世上萬般帶不去,一雙空手見閻羅。作為旅人的我們,此時唯有墮入深不見底的毒龍深海里。因為在我們死後,必定有「後生一大事」。深海:深海所譬喻的便是「地獄」。墮入此地獄,必須承受「八萬劫中大苦惱」,這一件事情便稱為——「後生一大事」。一墮地獄八萬劫,再得人身復幾時?毒龍:顯現地獄之苦的是這三條毒龍,這三條毒龍即指我們心中的貪慾、瞋怒、愚痴的可怕之心。由於「貪慾」之故,在我們心中不知累積了多少殺、盜、淫、妄的意惡之罪。由於「瞋怒」之故,在我們心中不知累積了多少對翁姑、朋友、他人「願他快死」等的心殺之罪。由於「愚痴」之故,在我們心中不知累積了多少對自己不幸的憤懣,對他人幸福的嫉妒之罪。「善因善果、惡因惡果、自因自果」的因果法則是不會有絲毫差錯的。由自己所不斷造作的罪惡所生出的地獄,最後還是由自己墮入。教我們解決此後生大事的便是佛教。但作為旅人的我們,忘記了逼在足下的後生大事,此心完全被蜂蜜所奪。蜂蜜:蜂蜜是指人的五欲——財欲、色慾、名欲、食慾、睡欲。一天之中,我們不斷所想的,持續所求的,無非是為了這五欲的滿足。然而不斷地舔著蜂蜜,不知不覺地墮下去,豈不是太愚痴了嗎?我們能否認自己不是這個旅人嗎?釋尊在此開示我們人生的真實之相,亦即此「後生一大事」,一刻一刻地逼近著,並且向我們說明解決之道。來吧!莫讓死看到我們的背後,要從正面跟死對決。唯有解決死,才能真正得到人生絕對的安心與滿足。能夠打開佛教通往安心之門的唯有我們自己啊!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按語】世人無知,以為一死百了,何有死後世界?豈知死後世界,儼然存在;地獄火車,自然來迎;未出輪迴,難免墮落。詳細請看下文。歸去來人為了什麼而生下來?為了什麼而生存著?為了什麼再怎樣苦也非忍耐活下去不可?我的一生就這樣地過,這樣地結束可以嗎?1.人為何而生存著人為了什麼而生下來?為了什麼而生存著?為了什麼再怎樣苦也非忍耐活下去不可?我的一生就這樣地過,這樣地結束可以嗎?只要是人,不管誰都或多或少,曾經有過這種疑問。實際上唯有深懷這種疑問,才是真正具有宗教性格、具有學佛的善根。同時唯有這種疑問,才是付出一生的代價,無論如何也非了解、非解決不可的「人生根本問題」。以哲學來說,就是「人生究極之目的」。凡是存在的東西,都存有它的目的。如「筆」是為了寫字;「表」是為了看時間;「杯子」是為了裝水;「眼鏡」是為了看清楚,「車子」是為了乘坐等等。任何東西都各自含有其目的而存在著。那麼「人」又是為了什麼目的而存在的呢?被稱為「萬物之靈」的理性動物之「人」,若不知人生之目的而活著,無異於「沒有理性」,「放棄人格」,可說失去生存的意義。若將人生比喻為旅行,那麼我們就是旅行者,每一個旅行者都有其目的,不知人生之目的,就像不知目標的旅行。如果人生沒有目的,那麼生存也就毫無意義。壞損的筆與表、破裂的杯子與眼鏡等,既不能使用,也就失去存在的意義,只有被丟入垃圾筒。再怎樣高貴的名車,對於不知使用方法與目的的人來講,只不過是一堆廢鐵而已。唯有知其目的與使用方法,才會體驗到名車的可貴。不知正確的目的與方法,則不知人生存在的難得與價值。大部分的人,表面上樂觀含笑的過日子,有一天當內心深處突然有「人生空虛」之感,這正是因為他不知「人生究極之目的」的緣故。但一般人都錯認為「自己擁有生存之目的」。男人以為努力工作,養家活口是他的目的;女人以為照顧家庭,撫育兒女是她的目的;單身貴族,以自由愜意為目的。同時人生慾望無窮:金錢、名利、地位等等,種類很多,一般人會錯誤地以追求這些作為他的人生目的。地獄火車2.人生目的之條件以佛法來講,所謂「人生之目的」的條件是「只要達成,雖死亦可」。為了某種目的而來到特定的場所時,必須是直到達成目的,否則不會離開。去市場購物的人,不買到東西不回家,一旦買到了,則什麼時候回家都可以。又,如同進入飯店,還沒吃飽,不會滿足地離開,一旦吃飽,隨時出來都很滿足。亦如到駕訓班學開車,必須是一直學到考取駕照,否則不會半途而廢。像這樣將目的與場所來比照人生的話,帶著某種目的,而投生來到「人道」的我們,目的若是達成,便應有何時離開「人道」都可以的心境,亦即「目的達成,何時死去都滿足」的心情。釋尊說:若人生百歲,不知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雖然活了一百歲那樣長壽,若沒達成人生目的,還不如雖生一日,而已達成目的的人,亦即若能完成人生之目的,雖生一日亦可。孔子也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早上達成人生之目的,雖然到了晚上經過這麼短的時間便死去,也能心滿意足。那麼人類所追求的,有哪些能合乎這條件呢?錢財、名利、地位,這些如果達成的話,人可以死嗎?能含笑滿足地離開人間嗎?其實這些一樣也不能使我們滿足。不僅如此,而且是「世上萬般帶不去,一雙空手見閻羅」,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所以,釋尊形容一般人臨終的心情說:「大命將終,悔懼交至」。唯佛獨尊3.釋尊「誕生偈」「人生究極之目的」:宣說佛法的釋迦牟尼佛在其誕生時,已經徹底地顯示了。佛教是宣說「人生之目的」的宗教,這由釋尊的「誕生偈」就可以看出來。釋尊在約二千六百年前的四月八日,於當時北印度的藍毗尼園誕生。生下來時,東西南北各走七步,並且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而宣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在《修行本起經》及其他經典都有記載,這就是有名的「誕生偈」。此偈可作多種解釋,但其本意是在顯示「人生之目的」。「唯我獨尊」的「唯我」,並非只是指「釋尊」一人而已,而是指「人道的每一個人」;「獨尊」是顯示「只有一件尊貴的使命」。所以「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真義是:「天上天下雖然廣闊無垠,但唯有我們人類擁有唯一的神聖使命,崇高的目的」。這首「誕生偈」正是有關「人生究極之目的」的大宣言。那麼佛教所說「受生人道之目的」是什麼呢?「向著四方,各走七步」,就已暗示出來了。六步加上一步便是七步,「六步」是指長久以來流轉於生死輪迴的六個世界,即是「六道」。而「七步」是從痛苦的輪迴,迷界的六道跨出一步,以完成解脫輪迴,自由自在,不生不滅的生命。「六道」是:地獄道:歷經難以計算的漫長時間,遍受無法形容的大苦。餓鬼道:接受五百世不聞水漿之名的饑渴之苦。畜生道:弱肉強食,最後被刀割煎煮之苦。人間道:人類的世界,五陰熾盛,八苦交煎。修羅道:瞋恨心強,時常爭鬥的世界。天道:壽命很久,純粹享樂;但臨命終時,五衰相現,其苦甚於地獄。我們的生命是從無始曠劫的古昔,一直迷於六道的苦界,未曾解脫。釋尊常說:「從苦入苦,從冥入冥」,現在的人道是苦,死後的地獄更激烈。所以釋尊要我們儘早發「出離迷界」的心,尋求永恆的生命。這便是「出離心」,我們要有此發心。4.幾兆年一次的絕好機緣能夠聽聞佛法只有「人道」,所以人道是脫離一切苦惱的場所與絕好機緣。但是釋尊也說:「人身難得」,能夠生到人間界來是極其不容易的。在《雜阿含經》中,釋尊以一段有名的「盲龜浮木」的譬喻來說明這困難性。其意是:「大海之底有一隻瞎了雙眼的烏龜,壽命無量歲,每一百年才有機會將頭浮出海面一次;海中有一片浮木,浮木的中央有一孔,盲龜是否能夠遇到這浮木之孔呢?這是幾億年幾兆年也難以達成的事,但在三惡道中,要轉生人道,比這還難。」《涅槃經》也說:墮三惡道者,如大地土;受生人界者,如爪上土。無論從時間上或數量上而言,都確實是「人身難得」。就這一點,在一千年前,日本有一位高僧——源信大師,開示了一段法語,很貼切的說明得生人道的慶喜:離三惡道,生於人間,應大慶喜。自身雖賤,不劣於畜生。吾家雖貧,猶勝於餓鬼。事雖不如人意,難比地獄之苦。世間之難住多憂,即是出世間之緣。身雖卑賤不高貴,亦是入菩提之導。故生人間,應該慶喜。古德也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正是警誡我們,一旦墮入三惡道,則雖經過幾億年幾兆年也未必能再度得生於「人道」。像這樣已經生到「人道」來的「人類」,擁有這麼大好機緣,怎麼可以過著「不知為了什麼而活著?」「生存很空虛!」「我的人生怎樣都可以」的灰色日子呢!出生到「人道」之目的,釋尊已經作了這麼明確的開示與強調,亦即「依靠佛法,出離六道輪迴。」此生很短,而後生無窮的長,假借短短几十年的時間,尋求永恆不生不滅的生命,正是「人生之目的」。那麼如何依靠佛法,從六道跨出一步、出離六道輪迴呢?這是佛法所要說的重要課題。釋尊一生所說的教法,分為二門:聖道門、凈土門。在這五濁惡世,又是末法的時代,人劣才暗,聖道難修,凈土易行。不管僧俗、賢愚、善惡、男女、老幼,只要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凈土,則永遠蒙受佛光攝取。亦即彌陀本願:不論你是善是惡,只看你是信是疑。一旦信願念佛,則不管善惡,都蒙受佛光攝取。生在彌陀攝取光明中,死入彌陀無量光明土;得無量之壽命與自在之身心;永離輪迴,無諸苦惱,豈不快哉!念佛堂聽法自覺愚惡,過於他人,毫無資格,計較他人。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較是非。不求人過,不舉人罪,不揭人私,不爭人我。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懷虛假,不行諂曲。1.對彌陀恭敬信順,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2.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3.自覺愚惡,過於他人;毫無資格,計較他人。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較是非。不求人過,不舉人罪,不揭人私,不爭人我。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懷虛假,不行諂曲。4.六親眷屬,敬愛和睦;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和顏愛語,下心含笑;慈念眾生,加厚於人。奉行謙敬,不起驕慢;常懷慚愧,仰謝佛恩。5.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凡事真心,凡事愛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凡事守大體、有分寸,凡事為對方設想,凡事肯吃虧不計較。6.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7.生活——簡單、樸素。語言——誠懇、和藹。威儀——安詳、穩重。8.諉罪掠功,小人事;掩罪誇功,眾人事;讓美歸功,君子事;分怨共過,盛德事。9.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10.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可掬。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阿彌陀佛接引圖寮房區大眾共住,必借戒規為繩墨;自他普濟,唯憑念佛作舟航。欲使防非止惡,安身進道,興隆道場,光大法門,造福社會,利益人天,謹依佛祖教誡。大眾共住,必借戒規為繩墨;自他普濟,唯憑念佛作舟航。欲使防非止惡,安身進道,興隆道場,光大法門,造福社會,利益人天,謹依佛祖教誡,根據《全國漢傳佛教寺院共住規約通則》,結合本寺現狀,訂立共住規約,全寺上下,均須遵守。1.本寺僧眾應遵紀守法,愛國愛教。2.本寺為凈土宗專修念佛道場。俗諦:注重因果倫常,促進社會和諧。真諦:專稱彌陀名號,求生西方凈土。誹謗凈土、不修念佛者,不共住。3.本寺以凈土宗正依經典及相承祖釋為修學依據。凡於正依經釋外,奉行異端邪說及私立教義者,不共住。4.本寺以一向專念為宗規。好樂雜行雜修,及障礙他人專修念佛因緣者,不共住。5.本寺自覺引導信眾維護佛教團結。凡不諳教理,惡意誹謗諸宗教法不思悔改者,不共住。6.本寺僧眾應尊師重道,和合共住,正信因果,勤聞凈教,志求西方;禁止抽籤、算卦、看相,及傳播封建迷信等,違者不共住。7.本寺僧眾應自尊自重,自覺遵守佛門清規戒律,善護威儀,避免譏嫌,護持佛法;犯根本重戒者,不共住。8.本寺僧眾應清凈素食,一心念佛;善護三業,避免是非諍斗。不得飲酒、食肉、抽煙、賭博、看黃色書刊、錄像、網路等,違者不共住。9.本寺僧眾應遵守寺院作息規律,早晚課誦、二時齋供、共修聽講、集體勞作等,除按寺院傳統可以不隨眾的僧人,及工作安排不能參加者外,有病有事應請假;無故缺席,屢教不改者,不共住。10.住持、班首、執事,均應忠於職守,盡職盡責,愛護常住,關心大眾,任勞任怨,廉潔奉公;不得玩忽職守,居職謀私。常住僧眾應服從執事安排,盡心盡職,做好分內之事。無事不得外出,有事須請假。11.常住大眾不得私自化緣募捐,或向香客遊人索要財物等,違者不共住。12.常住大眾須愛惜常住物,妥善管理,細心愛護,避免人為損壞。13.保持殿堂莊嚴,環境清凈,僧裝整潔;保護寺院文物及花果樹木等,注意防火防盜。14.遵照佛制,僧眾住寺,常住供養;僧人年衰,常住扶養;僧人疾病,常住醫治;僧人圓寂,常住荼毗;僧人遺產,歸常住所有。15.其他各項規章制度,大眾皆應遵守,違者依規處罰。謹遵規約,一視同仁。共住大眾,各宜珍重!弘願念佛凈土法門可以分為兩種:一是隋唐凈土,二是宋明凈土。凈土的弘揚,最純正的是在唐朝,就是善導大師這個法脈。善導大師繼承道綽大師,道綽大師繼承曇鸞大師,曇鸞大師是依據龍樹、天親菩薩的凈土思想而註解發揮。凈土法門可以分為兩種:一是隋唐凈土,二是宋明凈土。凈土的弘揚,最純正的是在唐朝,也就是善導大師這個法脈——善導大師繼承道綽大師,道綽繼承曇鸞大師,曇鸞是依據龍樹、天親菩薩的凈土思想而註解發揮。而龍樹和天親的凈土思想是完全依據《凈土三經》。宋明凈土,就是從北宋一直到明朝,乃至清朝的凈土。宋明凈土跟隋唐善導大師的凈土相比,雖然同樣都是凈土法門,但內容卻不一樣。因為宋明凈土已經摻雜了天台、華嚴、禪的思想,雖然教理看起來很豐富、很磅礴,可是已經不是純正的凈土思想了。念佛一法是彌陀救世本願,也是釋尊出世本懷,只要信願稱名,就必定往生彌陀凈土。其特色是「勝、易」,「易」——本願稱名;「勝」——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凈土法門就如蕅益大師所說:「上上根不能逾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因此人人可修,人人可證;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講經堂講台宗,為「尊」「崇」「主」之義,引申有「獨尊」「統攝」「唯一」「最勝」等義。亦即:在佛說一切法門中,獨尊某一法門為主,並以此統攝其餘所有法門之教義體系及教團組織,即稱為「宗」,也稱「宗派」。宗,為「尊」「崇」「主」之義,引申有「獨尊」「統攝」「唯一」「最勝」等義。亦即:在佛說一切法門中,獨尊某一法門為主,並以此統攝其餘所有法門之教義體系及教團組織,即稱為「宗」,也稱「宗派」。凈土宗為「獨尊念佛(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專求往生極樂凈土」的佛教宗派。凈土宗由唐代善導大師創立,奉《無量壽經》《觀經》《阿彌陀經》為正依經典,依龍樹菩薩《易行品》、天親菩薩《往生論》、曇鸞大師《往生論注》《贊阿彌陀佛偈》、道綽大師《安樂集》、善導大師《觀經疏》《觀念法門》《法事贊》《往生禮讚》《般舟贊》為相承祖師論釋;尤尊善導大師《觀經疏》為開宗立教之根本祖典。凈土宗以阿彌陀佛因願果號為立教根本,以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為軸心,建立難易二道、自他二力、聖凈二門、要弘二門之教判體系,確立一心五念、正雜二行、正助二業等心行業規範;以「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凈土,廣度十方眾生」為宗旨,以「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為特色。觀經變相圖善導大師監製的盧舍那佛像凈宗五祖: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1.龍樹菩薩龍樹,梵名Na^ga^rjuna,為印度大乘佛教中觀學派之創始人,又稱龍猛、龍勝;佛滅後約七百年(公元150年—250年頃)生於南印度婆羅門種族之家;於南天竺,大弘佛法,摧伏外道,廣明大乘,著書甚多,後世推崇為釋尊第二,八宗共祖。《楞伽經》中釋尊親自授記其往生彌陀凈土:於南天國中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為人說我乘大乘無上法證得歡喜地往生安樂國《易行品》是其不朽的凈土教典,著名的「難易二道判」成為日後凈土宗教判思想的穩固基石,而有關彌陀「本願稱名」之釋義更成為凈土宗相承根本心髓。故龍樹菩薩在凈土宗教理史上,為《佛說凈土三經》之開源掘流之人。2.天親菩薩天親,新譯世親,梵名Vasubandh,音譯婆藪槃頭,為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佛滅後約九百年頃,後於龍樹菩薩約兩百年,公元5世紀初,生於北印度婆羅門種族之家,一生造有多部大小乘論典,有千部論師之稱。《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簡稱《往生論》,為其凈土教之代表作,內容承緒龍樹菩薩《易行品》之彌陀本願稱名思想,並進一步深化系統,擴展為五念門。此《論》為佛教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綜合解釋凈土三經要義之書,稱「三部通申論」,歷代尊其地位與三經並列,合稱「三經一論」,可知天親菩薩在凈土宗教理史上的地位與貢獻。3.曇鸞大師曇鸞大師(公元476年—542年),中國北魏時人,原是著名的四論學者,特別傾倒於龍樹菩薩。北魏永安初年,鸞大師五十餘歲時,於洛陽遇印度高僧菩提流支三藏,面授《觀經》並所譯天親菩薩《往生論》,遂撰《往生論注》詳釋之,故其凈土教說相承於天親菩薩為理所當然;同時《論注》開宗明義以龍樹菩薩「難易二道判」為眼目,判釋《往生論》為他力易行之教,進而徹底彰顯彌陀他力本願之旨,故亦是相承龍樹菩薩之凈土精髓。而此《論注》格調之高、釋義之妙,已與原論一體,致使後人說起《往生論》必然聯想《往生論注》,同時欲解《論》之精神也必通過此《注》;故此《論注》雖名為「注」,實也是「論」,又稱《注論》。曇鸞大師為佛教傳入中國以來,承緒龍樹、天親二菩薩之凈土思想,加以絕妙闡釋,使凈土宗理論成為有形系統之第一人。其往生時瑞相昭著,臨終前夕特蒙龍樹菩薩前來告慰言:「吾龍樹也,所居凈土,以汝同志,故來相告。」4.道綽大師道綽大師(公元562年—645年),原精於《涅槃》等諸大乘經,於隋大業五年、四十八歲時,曇鸞大師滅後六十九年,於玄中寺見曇鸞大師碑文,豁然醒悟,歸入凈土,於大師塔前自誓為弟子,常讚歎曇鸞大師智德高遠而言:「相去千里懸殊,尚舍四論講說,迴轉自力修行,唯憑彌陀本願,已見往生;況我小子,所知所解,何足為多,而恃此為德!」故其凈土思想完全依循曇鸞大師之教,這從其代表作《安樂集》中,處處引用曇鸞大師《往生論注》及《贊阿彌陀佛偈》,可見一斑;又因其往往引用《論注》而直稱為《論》,可知道綽大師完全以《論注》與《論》為一體。貞觀三年四月八日,大眾咸見曇鸞大師乘七寶船,預告道綽大師:「汝凈土堂成,余報未盡耳。」可見精誠所感,師資相契如此。道綽大師以「聖凈二門判」系統理論,上承曇鸞大師,下起善導大師,成為凈土宗之重要祖師。5.善導大師善導大師(公元613年—681年),俗姓朱,安徽泗縣人;於唐貞觀初年約二十餘歲時,從學於道綽大師,得瓶瀉之教,為門下傑出弟子;二十幾歲便深證三昧,常游極樂凈土,古今高僧,少出其右者。綽大師入滅後,即至當時帝京長安展開教化。道綽大師一生曾講《觀經》兩百遍,大扇凈土宗風,其代表作《安樂集》為解釋《觀經》奧義、勸信凈土之書。善導大師承其緒,撰《觀經疏》解釋《觀經》要義,楷定古今對凈土法門的誤解,建立凈土一宗之完整理論;並撰《觀念法門》等四部五卷,確立凈土宗之行儀規則,遂而大成凈土宗,慈風遍宇內,法雨澤萬邦。大師滅後五百年,日本之法然上人依大師之教,開立日本凈土宗。大師為世所公認之彌陀化身,其念佛一聲即出一道光明,不僅佛法證悟少有能及,被贊為「佛法東行以來,未有如禪師之盛德也。」而且有著多方面傑出的藝術成就。著名的龍門大佛,即由大師監造;大師一生曾繪西方凈土變相圖三百餘幅;從其大量優美的贊偈,顯見大師於音樂、詩歌、文學、佛教唱贊法事等,無不臻於化境。由內心無限之慈悲,甚深之證悟,加以外在崇高藝術之感染,致使大師弘化具有攝人心魄的力量,產生無可比擬的功效。蓮池大師贊善導大師「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觀其自行之精嚴,利生之廣博,萬代而下猶能感發人之信心。脫非彌陀必觀音普賢之儔也。猗歟大哉!」蓮池(袾宏)大師被世人尊為凈土宗八祖。參笑岩寶祖,聞樵樓之鼓聲忽然大悟,後入杭州雲棲山修念佛三昧。蓮池大師深深景仰善導和尚高德,在其著作《往生集》中盛讚和尚乃彌陀化現。自行精嚴,則入堂念佛非力竭不休。凡有人請法,即專為人演說凈土法義;三十餘年很少休息睡眠。利生廣博,則遵從大師化導而念佛者多不勝數。有念佛日課萬聲至十萬聲的,有得念佛三昧、往生凈土者。種種殊勝之利益,筆端難述!大師的自行德化之深廣,普被遐邇,即使遠在萬代以下的眾生,仍然遵奉信受大師之教,發起求生凈土之心。善導大師必定是彌陀、觀音、普賢之大聖者應化於世。實在是太偉大了!道宣律師感善導大師之德為其立傳《續高僧傳》第三十七「遺身篇」云:「近有山僧善導者,周遊寰鍔求訪道津。行至西河遇道綽師唯行念佛彌陀凈業,既入京師廣行此化,寫彌陀經數萬卷,士女奉者其數無量。時在光明寺說法,有人告導曰:今念佛名,定生凈土不?導曰:定生、定生!其人禮拜訖口誦南無阿彌陀佛,聲聲相次出光明寺門,上柳樹表,合掌西望倒投,身下至地遂死。事聞台省。」道宣律師,是律宗的開宗祖師,因其持戒精嚴,戒德巍巍而感得天人時常供養護持。由律師所著之傳,無有錯訛,真實可信。道宣律師與善導大師同一時代,長大師十七歲。善導大師人尚在世,時又青年,道宣律師即於其《續高僧傳》中就其所聞,預先為大師寫下眾所讚揚的事迹。印光大師贊善導大師(1)贊彌陀化身、楷定專修德善導和尚系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宏闡凈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實處,教人修持。至於所示專雜二修,其利無窮。專修謂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念。如是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迴向往生。以心不純一,故難得益,則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2)贊所說等佛德世傳師是彌陀現,提倡念佛義周贍。切戒學者須 謙,兼使極力生欣厭。解宜遍通一切法,行擇機理雙契干。念佛出光勵會眾,所說當作佛說看。(3)贊懸護萬代德善導,彌陀化身也。其所示專修,恐行人心志不定,為余法門之師所奪;歷敘初二三四果聖人,及住行向地等覺菩薩,末至十方諸佛,盡虛空、遍法界,現身放光,勸舍凈土,為說殊勝妙法,亦不肯受;以最初發願,專修凈土,不敢違其所願。善導和尚,早知後人這山看見那山高,渺無定見,故作此說。以死盡輾轉企慕之狂妄偷心。善導大師往生一千三百年紀念讚詞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惟我大師,乘願再來,凈土法門,應機宏開。五部九卷,妙宣深蘊,能於難信,廣生正信。龍門大像,曠古神工,賴公檢校,人天永崇。行願既圓,隨緣示寂,千三百年,塔留香積。寂而常照,星曜東方,法然繼起,宗風丕揚。四色之蓮,七寶之樹,法音宣流,甘露普注。善信億萬,同具至誠,六時佛號,千載祖庭。爰結勝因,爰興盛會,憶念師恩,永矢弗墜。伽藍斯辟,塔波斯修,海潮迎像,天風送舟。兩邦雲仍,俱會一處,永敦夙好,同遵祖武。我作此偈,贊古贊今,南山東海,長耀明燈。來迎殿內阿彌陀佛像《凈土宗教章》,慧凈法師擬定,為凈土宗歷經一千幾百餘年發展,及至現代的總結論、總宣言;總十八條,一宗要素,總攝無餘;法門綱格,一目了然。《教章》,為一宗教理的總綱,行人依奉的規範;其於法門之重要,如同一國之憲法。《凈土宗教章》,慧凈法師擬定,為凈土宗歷經一千幾百餘年發展,及至現代的總結論、總宣言;總十八條,一宗要素,總攝無餘;法門綱格,一目了然。此《教章》為修學、了解純正凈土宗思想之最便捷導引。1.宗名——凈土宗(簡稱「凈宗」)2.本尊——南無阿彌陀佛3.根源——第十八願(總攝四十八願)4.宗旨——四句偈語: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凈土,廣度十方眾生。5.特色——四句法語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6.宗祖——善導大師(凈土宗之大成者)7.相承——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8.經論——(1)正依經典:《佛說無量壽經》二卷曹魏康僧鎧譯《佛說觀無量壽經》一卷劉宋畺良耶舍譯《佛說阿彌陀經》一卷姚秦鳩摩羅什譯(2)相承論釋:龍樹菩薩《易行品》一卷《十二禮》一卷天親菩薩《往生論》一卷曇鸞大師《往生論注》二卷《贊阿彌陀佛偈》一卷道綽大師《安樂集》二卷善導大師《觀經疏》四卷《觀念法門》一卷《法事贊》二卷《往生禮讚》一卷《般舟贊》一卷9.本典——凈土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10.宗典——善導大師《觀經疏》11.教判——凈土宗立「聖道」「凈土」二門,判釋一代佛教聖道門:於娑婆得道,自力斷惑出離生死之法門,凡夫難修難證;如陸道步行,苦。凈土門:於極樂得道,他力救度往生凈土之法門,凡夫易修易行;如水道乘船,樂。12.行判——凈土門之中,宗祖有「要弘二門判」與「正雜二行判」,如下表:要弘二門判正雜二行判13.攝機——上攝等覺菩薩,下攝逆謗闡提不論男女老少、僧俗善惡、平生、臨終、中陰身、三惡道;九法界中,所有一切聖凡善惡,悉皆包含,無一遺漏。無一人不能學,無一人不能行,無一人不能生。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萬人修萬人去。14.利益——現當二益15.宗風一——真諦(往生之道):(1)一向專稱——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2)三不疑雜——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不雜余佛,不雜余行)。(3)守愚無諍——專崇本宗,不譏他宗;法門高下,不相諍論;唯守愚念佛。(4)六不六化——不尚體驗而平凡化,不好玄奇而平實化,不求高深而平常化,不純學術而信仰化,不涉艱澀而淺易化,不落煩瑣而普及化。(5)恪守傳承——著作講演,必依傳承,絕不妄自,越格發揮。他宗他流,言論若異,敬而不依,堅持本流。(6)親近同門——親近同門,切磋法義;若非同門,不親不近,防退失故。16.宗風二——俗諦(處世之道):(1)對彌陀恭敬信順,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2)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3)自覺愚惡,過於他人;毫無資格,計較他人。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較是非。不求人過,不舉人罪,不揭人私,不爭人我。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懷虛假,不行諂曲。(4)六親眷屬,敬愛和睦;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和顏愛語,下心含笑;慈念眾生,加厚於人。奉行謙敬,不起驕慢;常懷慚愧,仰謝佛恩。(5)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凡事真心,凡事愛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6)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17.宗歌——(宗祖四十八字願成釋)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18.宗徽——蓮花地球(見《凈土宗宗徽之含義》)凈土宗宗徽凈土宗之宗旨,以「四句偈語」顯明如下: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凈土廣度十方眾生此宗徽以「蓮花」及「地球」所構成,顯示「蓮花開滿地球」,即是念佛法門,弘遍世界。「地球」是五濁惡世,是三毒熾盛之眾生,流轉投生之世界;而此宗徽之地球六條線,則是象徵六道之輪迴。「蓮花」代表念佛人,此是佛所譬喻,《觀無量壽經》說: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又說明念佛人之果益而言:當坐道場,生諸佛家。「芬陀利華」是千葉白蓮,世間罕有。五濁惡世、三毒熾盛之凡夫,若能相續念佛者,現世為人中妙好人,命終必生凈土,脫離六道輪迴;當坐道場成佛,廣度十方眾生。故念佛眾生甚為殊勝稀有,而以「芬陀利華」譬喻之,善導大師亦讚歎「念佛人」謂之「妙好人、稀有人、最勝人」。另,《維摩詰經》言:火中生蓮華,是可謂希有。在欲而念佛,希有亦如是。原文是「在欲而行禪」,而「念佛即是無上深妙禪」,故直言「在欲而念佛」,表示「煩惱中的菩提」。如曇鸞大師《往生論注》言: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凈土,三界系業,畢竟不牽;即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此身雖在娑婆,已非娑婆久客;未生極樂,已是極樂嘉賓。可謂「火中生蓮」。十方眾生,不論是誰,只要念佛,彌陀凈土便現其蓮花,可謂「念佛生蓮」,故法照大師言: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華還到此間迎。「此界」即是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亦即此地球。此地球之人,但能念佛,彌陀凈土即生蓮花,其人臨命終時,佛與聖眾,持此蓮花,前來迎接,往生彌陀凈土。《維摩詰經》亦言: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此地球之眾生,大多是罪惡生死凡夫,業障深重,煩惱熾盛,猶如卑濕淤泥,無有出離之緣,但只要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凈土,則凈土之蓮花,將開在卑濕淤泥之五濁惡世的念佛眾生之心中。此「蓮花」亦是彌陀「正覺之花」,天親菩薩《往生論》言:如來凈華眾,正覺華化生。亦即往生彌陀凈土之清凈蓮花眾,都是彌陀正覺蓮花所化生之菩薩。此花既是彌陀正覺之花,又是念佛所生之花,則阿彌陀佛與念佛眾生,是機法一體,不相舍離。故念佛人,步步踏著正覺蓮花,時時蒙受彌陀光照。又,既是「念佛、凈土、蓮花」皆相同,則是「同一念佛無別道,同一凈土無別土,同一蓮花無別花」。則念佛人同是凈土眷屬,猶如兄弟,同秉父母(彌陀)氣血所生,可謂「本皆念佛人,本皆同根生」,理宜互相友愛,情同手足。故《往生論注》言:同一念佛無別道故,遠通夫法界之內皆為兄弟也。此「蓮花地球」之宗徽,亦是譬喻極樂世界,亦即蓮花世界,因為極樂世界即是蓮花藏世界之故。又,「蓮花地球」之宗徽,亦謂將蓮花遍播世界各地;亦即將此彌陀本願之救度的念佛法門,弘揚遍及世界各個角落。願彌陀之名,聲超宇宙十方界;使念佛之人,遍及地球五大洲。令五濁惡世,充滿念佛人;亦即轉五濁穢惡世界,為蓮花凈土世界。古德言:得生西方去,蓮華朵朵開。華開無數葉,葉葉見如來。又言:願將東土三千界,遍種西方九品蓮。《無量壽經》言: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正覺。《莊嚴經》言: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慈悲,利益諸群品。《無量壽經》言: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往生論》言: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弘願寺遠景總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別指第十八念佛往生願,進指依此願專修念佛往生法門。彌陀救度眾生之大願,弘廣深遠,如天普覆,似地均擎,善惡齊救,一切皆含,故稱「弘願」。1.寺名寺名:弘願善導大師《觀經疏》「序題門」開宗明義言: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凈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字義:弘大的誓願,弘廣的心愿。宗義:總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別指第十八念佛往生願,進指依此願專修念佛往生法門。彌陀救度眾生之大願,弘廣深遠,如天普覆,似地均擎,善惡齊救,一切皆含,故稱「弘願」。2.匾額〔山門共六方〕(1)本願稱名善導大師《觀經疏》「散善義」歸宗結頂言: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又,龍樹菩薩《易行品》亦言: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字義:本願,根本之誓願;即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稱名,口稱阿彌陀佛名號。宗義:廣說無盡,略說兩句——本願在稱名,稱名順本願。阿彌陀佛因地發願,建立凈土,根本目的在救度一切善惡凡夫往生,為達此目的,成就萬德洪名,令眾生稱念,誓言:若稱念我名而不得往生,誓不成佛。此是彼佛大願之根本,稱為「本願」。凈土宗強調稱名為往生根本方法,獨稱「正定之業」,正是因為稱名是阿彌陀佛本願所規定,順彼佛本願,乘彼佛願力,必得往生。(2)凡夫入報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凡夫入報」之文言: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字義:凡夫進入報凈土。宗義:凈土有報化二種。報凈土是應佛因地發願修行,果報圓滿而感得的清凈莊嚴、真實無漏之國土境界,為佛本身所居境界,在種種凈土中屬於最高等最勝妙的凈土。化凈土為佛應眾生根機所方便化現的凈土,並非真實無漏,乃是次等的凈土。一般認為凡夫只能往生最低等的化凈土——凡聖同居土,只有登地以上的大菩薩才能往生報凈土,但善導大師指出:阿彌陀佛的極樂凈土,在十方諸佛報土中,無倫無比,最超最勝,而此報土,凡夫也能同大菩薩一樣平等往生,這是因為凡夫稱佛名號,順彼佛本願,乘彼佛願力的緣故。人間之十善十惡,自罪福來看差別很大;法界之三聖六凡,從生死來說縛脫迥別。然而,若乘托彌陀願力,一切差別皆泯,五乘齊入報土。不論善惡,不分凡聖,同稱佛名,同乘佛願,同生報土,同成佛道;因齊果齊。本願,是彌陀救度的原理——教;稱名,是彌陀救度的方法——行;凡夫,是彌陀救度的對象——機;入報,是彌陀救度的目標——益。「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明凈土宗之「機、教、行、益」,即:造罪凡夫,以彌陀本願不虛故,稱名願生,皆得往生真實無漏的極樂凈土。(3)平生業成《無量壽經》言: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曇鸞大師《往生論注》言: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善導大師《觀經疏》言: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字義:平生,與臨終相對;平日、平時,現在活著之時。業成,往生之業因完全成就圓滿。亦即——往生凈土之業因現在即已完全成就圓滿,現在完成人生目的(往生彌陀凈土),不必等待將來、臨終。宗義:本願即是稱名,稱名即乘佛願,乘願實時業成。稱名往生,全仗佛力,不是自修之力,沒有累積之功,自然不待將來,現在往生已定,永除臨終恐懼。(4)現生不退《無量壽經》言: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阿彌陀經》言: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龍樹菩薩《易行品》言:若人慾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字義:現生,現在還生存在娑婆世界,尚未到極樂世界。不退,亦名「必定位」,亦名「不退轉位」;將來決定成佛之位,不退轉成佛之位。現生不退,現在娑婆世界即已獲得不退轉位,不必等到往生極樂世界方才獲得。宗義:彌陀本願名號具足萬善萬德,此萬善萬德讓於稱名之人,所以稱名願生之人,現生即已完全成就將來往生成佛的正因正業,於此娑婆世界雖是凡夫,已獲不退轉決定成佛之果位,將來誕生極樂,自然升進成佛。(5)涅槃門善導大師《般舟贊》偈言:念佛即是涅槃門。字義:涅槃,不生不滅、無漏無為之報佛報土境界。門,出入無礙之義。宗義:極樂是無為涅槃之界,雜行小善不能往生。因為雜行小善有漏有為,不可通往無為無漏之境,非是涅槃之門。弘願即是念佛,念佛功德無漏,即是涅槃之門;由此弘願念佛之門,自然出娑婆,生極樂,證大涅槃,復能回入娑婆,廣度眾生,故稱「涅槃門」。〔來迎殿 共九方匾〕(6)正念直來善導大師《觀經疏》「二河白道喻」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釋義:「正念直來,我能護汝」是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呼喚與保證:我救你!你就這樣一心正念,放心大膽,對直過來,不用擔心,不要猶豫,不繞彎,不延待,就現在的樣子,現在、立即、直接、正直而來;有我的保護,你不會墮落貪瞋水火之中。(7)我能護汝善導大師《觀經疏》「二河白道喻」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釋義:我能保護你!罪業深重,需要救度;危險在前,需要保護。貪瞋造罪的凡夫,隨時會墮落,阿彌陀佛說:我來救你!我能護你!(8)大慈大悲《觀經》言: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釋義:慈是慈愛,給予快樂;悲是悲憫,拔除其苦。慈悲是佛教標榜的特質,凡夫慈悲為小,菩薩慈悲為中,唯有佛之慈悲稱為大,又稱「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即毫無條件,與眾生同心同感,遠離差別之見解,無分別心而起的平等絕對之慈悲。佛教之大慈大悲,以一句阿彌陀佛為代表、為終級,能究竟給予一切眾生成佛之大樂,而永遠拔除輪迴之大苦。(9)大願大力《無量壽經》言: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善導大師《觀經疏》言: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釋義:阿彌陀佛因地所發四十八願,尤其是其中的第十八願為超越諸佛所沒有的大願,特稱「大願」;四十八願修行圓滿,阿彌陀佛名號當中具足無所障礙救度念佛眾生的力量,稱為「大力」。大願大力,指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願心與力量,集中體現在「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之中。(10)眾聖圍繞《無量壽經》第十九願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善導大師《往生禮讚》言:若稱禮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者,不問行住坐卧,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釋義:念佛願生之人,平時生活在眾聖圍繞保護之中,臨壽終時,佛與聖眾現前來迎,往生凈土。(11)萬佛授手《觀經》「上品上生」言: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授手迎接。釋義:念佛願生之人,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親率大眾現前,放大光明,與菩薩大眾,無數化佛,同時授手,迎接此人,諸邪業系,無能礙者。(12)無所障礙《無量壽經》言: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阿彌陀經》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觀經》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善導大師《往生禮讚》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舍,故名阿彌陀。釋義:阿彌陀佛的光明具有無所障礙的救度念佛眾生的能力,不被眾生任何煩惱業障所障礙,所以阿彌陀佛也叫「無礙光佛」,也就是「無所障礙救度眾生的佛」。只要願意讓彌陀救,就沒有阿彌陀佛救不了的眾生。(13)諸佛證誠《阿彌陀經》「諸佛證誠段」言:(六方各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善導大師《觀念法門》言:如上六方等佛舒舌,定為凡夫作證,罪滅得生。若不依此證得生者,六方諸佛舒舌,一出口以後,終不還入口,自然壞爛。釋義:「造罪凡夫,但以本願稱名,罪滅得生極樂報土」此事難信,所以一切諸佛都出來證明勸信。可知,「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唯佛與佛,能知能證;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大願大力」,為救「凡夫入報」,成就「本願稱名」,呼喚眾生「正念直來」,並保證「我能護汝」「無所障礙」。稱名願生之人,乘彼佛願力,往生「平生業成」,「現生不退」佛果,日夜被「眾聖圍繞」,臨終蒙「萬佛授手」,一念超登極樂,速疾證大「涅槃」。3.楹聯(1)彌陀攝取不舍萬修萬人歸去眾生信願無疑一念一佛來迎因為彌陀攝取不舍,所以萬修萬人歸去;只要眾生信願無疑,自然一念一佛來迎。一切人念佛,阿彌陀佛都必救度,無論如何,都不捨棄;一萬人念佛,一萬個往生凈土,一個不漏。只怕眾生懷疑、不念佛;只要念佛,每一聲佛號,都會有一尊阿彌陀佛現前迎候保護,聲聲不空。(2)紅塵雖滿三千界到此為止凈土縱隔萬億程應聲即來紅塵世界,雖然充滿煩惱,但只要念佛,煩惱不侵名號,生死自然休止,如暗止於光。極樂世界,雖然遠在十萬億土之西,但只要念佛,彌陀應聲來赴,凈土隨念現前,如影隨於形。(3)低頭禮拜可知我佇候已久開口稱名當思汝往生業成當你低頭禮拜的時候,可知道我阿彌陀佛自十劫成佛以來,一直站在這裡,望眼欲穿,等候你很久了嗎?當你開口稱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應當知道你往生凈土所需要的善業功德,在這一句名號中已經完全具足了。(4)彌陀眾生機法一體皆在信娑婆極樂東西十億不離心阿彌陀佛(法)與眾生(機),本來就是一體不分的;眾生的苦惱就是彌陀的苦惱;彌陀的功德就是眾生的功德。只怕眾生不信啊!我們所住的娑婆世界在東,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在西,兩者雖然相距十萬億國土,但只要一念誠心,自然互不隔離。(5)同舒廣長舌護念出三界共發金剛志橫超斷四流諸佛同出廣長舌,證明:「凡夫稱名,必得往生!」以此護念我們出離三界之苦。念佛人發起堅固不壞的志願,乘托阿彌陀佛的願力,橫截超斷生死之流。來迎殿不論我們如何罪深業重,阿彌陀佛都不嫌棄,而且親身相迎,一生守候在我們身邊,日夜用無礙光明照護我們,臨終之時親自接引我們回歸凈土。來迎殿,為弘願寺一期建築群的中心殿堂,是信徒朝覲禮拜及僧眾早晚共修的主要場所。以「來迎」為殿名,可謂獨特新穎,不僅給人溫馨親切的直感,更具有鮮明的凈土宗教義的內涵;殿內正中供奉的本尊、四周圍繞的化佛,以及隨佛來迎的聖眾等,皆形象傳神地表達出彌陀救度的凈土信仰,顯示出不同一般道場而別具一格的特色。略釋如下:1.殿名殿名「來迎」,義本三經,文出九品。如《觀經》「下品上生」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來」,前來。阿彌陀佛親自前來念佛人身邊。「迎」,有「迎候」「迎接」二義。平常之時,阿彌陀佛來迎,守候、保護念佛人,消災除障,平安吉祥;臨終之時,阿彌陀佛來迎,接引、救度念佛人,直入凈土,永免輪迴。不論我們如何罪深業重,阿彌陀佛都不嫌棄,而且親身相迎,一生守候在我們身邊,日夜用無礙光明照護我們,臨終之時親自接引我們回歸凈土。這是多麼令人覺得依靠與安慰。平時來迎:守候、保護。如《觀經》言: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又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無量壽經》言: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若在三塗,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得解脫。眾生念佛,佛來現前,乃是感應道交,亦是不來而來,如月臨萬水。阿彌陀佛以無量光壽為體,同以無量光壽為名,故佛光、佛體、佛名,三者一體不分,稱名即佛身來現,光明攝取。眾生壽命未終,佛即慈悲守候,日夜光攝不舍。攝取,又作「護念」,即「救度保護」。念佛人,蒙佛救度保護,所以能滅罪生善,消災免難,離苦得樂。臨終來迎:接引、往生。如《無量壽經》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阿彌陀經》言: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又如《大經》三輩,《觀經》九品,一一皆明阿彌陀佛臨終來迎,接引往生。2.本尊「本尊」為修行人根本尊崇、歸依的對象,隨所修法門而不同。來迎殿內供奉的本尊,為單尊阿彌陀佛來迎立像,與一般寺院殿堂供奉本尊相比,有以下幾點明顯的不同。(1)彌陀余佛之別。一般道場本尊多為釋迦佛,也有藥師佛、大日如來,乃至觀音、地藏等;弘願寺為專修念佛道場,唯以阿彌陀佛為本尊。(2)一佛三佛之別。也有不少道場大殿供奉三尊佛,即中釋迦、左藥師、右彌陀,雖也供有阿彌陀佛,但並非為主,只是作為諸佛之一;來迎殿唯供阿彌陀佛,不供余佛菩薩,此則顯示阿彌陀佛為「佛中之王,光中極尊」,具有獨一無二、至高無上、超越一切的地位,也是遵行彌陀化身善導大師所說五種正行中之「專供養」「專禮拜」正行。(3)一佛三聖之別。所有寺院念佛堂皆以阿彌陀佛為本尊,大多同時供奉觀音、勢至二賢侍,稱為「西方三聖」;弘願寺來迎殿正中只供一尊立雕阿彌陀佛,而將觀音、勢至二菩薩與諸聖眾作為整體浮雕(待製作),置於阿彌陀佛立雕背後,起烘托陪襯的作用。此有三方面的意義:①表明隨佛來迎的,不止觀音、勢至二上首菩薩,還有「諸聖眾」。②表明來迎佛與聖眾一體,雖然一體,但主從分明。如《無量壽經》言「聲聞菩薩,一切光明,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③表明侍從菩薩功德盡含於主佛功德之內,專念彌陀一佛,觀音、勢至諸聖眾自然不請自到,隨佛同來。如《觀經》言:「念佛者,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善導大師解釋說:「專念彌陀名號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4)立像坐像之別。一般供奉本尊皆取坐姿,表智慧門,如如不動,伏斷煩惱;來迎殿本尊是立像,表慈悲門,應聲即來,救度往生。立身阿彌陀佛像,典據《觀經》「第七華座觀」「無量壽佛,住立空中。」善導大師解釋說:「阿彌陀佛看見眾生造業受苦,隨時都有墮入三惡道的可能,為了快速安全、萬不漏一地救度眾生,阿彌陀佛來不及坐著,而是永遠站立守候著,以便隨時拔腳前來搭救。」《觀經》言:「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彌陀佛身常立不坐,原由佛心慈悲,急切救度苦眾生啊!3.化佛、聖眾善導大師《往生禮讚》言:《十往生經》云: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又如《觀經》(意)云:若稱禮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者,不問行住坐卧,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今既有斯勝益可憑,願諸行者,各須至心求往。《觀經》明專精念佛願生彼國之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放大光明,與諸聖眾,及無數化佛,一時授手,迎接此人。可知念佛願生之人,若平時、若臨終,不僅阿彌陀佛一佛,且有菩薩大眾;不僅菩薩大眾,且有無數化佛,重重圍繞擁護,齊來接引。為了表達這樣的意境,來迎殿四周重重布滿阿彌陀佛小像,一一皆是中間本尊的縮影,一一金身住立,一一垂手接引,一一慈眉注目,一一攝護眾生。駐足來迎殿,迎面但見高大金身阿彌陀佛,率領觀音、勢至、諸菩薩眾,浩浩蕩蕩來迎,四周上下復被無數化佛金身包圍,同時授手,一低頭、一合掌、一禮拜、一稱名,無不與此等諸佛、諸聖同心相感,無不蒙此等諸佛、諸聖護念接引。二河白道圖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召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已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何者是也: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四五寸許。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亦長百步。其水波浪,交過濕道,其火焰亦來燒道。水火相交,常無休息。此人既至空曠迥處,更無人物。多有群賊惡獸,見此人單獨,競來欲殺。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見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見邊畔。中間見一白道,極是狹小。二岸相去雖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無疑。正欲倒回,群賊惡獸,漸漸來逼。正欲南北避走,惡獸毒蟲競來向我。正欲向西尋道而去,復恐墮此水火二河。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或行一分二分,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回來,此道險惡不得過,必死無疑。我等眾無噁心相向。」此人雖聞喚聲,亦不回顧,一心直進。念道而行,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此是喻也。次合喻者。言東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極樂寶國也。言群賊惡獸詐親者,即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也。言無人空迥澤者,即喻常隨惡友,不值真善知識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也。言中間白道四五寸者,即喻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凈願往生心也。乃由貪瞋強故即喻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濕道者,即喻愛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燒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燒功德之法財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諸行業,直向西方也。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猶有教法可尋,即喻之如聲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回者,即喻別解、別行、惡見人等,妄說見解,迭相惑亂及自造罪退失也。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言須臾到西岸善友相見喜者,即喻眾生久沉生死,曠劫輪迴,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召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以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弘願寺涅槃門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善導大師?往生禮讚》)1.龍樹菩薩「本願取意文」: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2.天親菩薩「本願取意文」: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3.曇鸞大師「本願取意文」:「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凈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鞞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4.曇鸞大師「本願取意文」: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5.道綽大師「本願取意文」: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系意專精,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6.善導大師「本願取意文」:(1)對文增減①《觀經疏》「玄義分」: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②《觀經疏》「玄義分」: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③《觀經疏》「玄義分」: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④《觀念法門》: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⑤《往生禮讚》: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2)總顯其義①《觀經疏》「六字釋」之文: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②《觀經疏》「弘願文」: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③《觀經疏》「要弘廢立」(念觀廢立)之文: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④《往生禮讚》「光號攝化」之文: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⑤《觀經疏》「唯明專念」之文:《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⑥《觀經疏》「兩種深信」之文: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⑦《觀經疏》「正定業」之文: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卧,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⑧《觀念法門》「造罪回心」之文: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彌陀佛,願生凈土,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⑨《觀經疏》「不問罪福」之文: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⑩《往生禮讚》「念佛必生」之文: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觀經疏》「念佛延促」之文: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凈土為期。廣場上的石燈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善導大師全集》)1.龍樹菩薩《易行品》(1)「難易二道判」之文: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2)「易行疾至」之偈:若人慾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3)「本願稱名」之文: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4)「即入必定」之偈: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2.善導大師《五部九卷》(1)「易得往生」之文: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2)「必得往生」之文: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3)「定得往生」之文: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凡夫乘佛願力,定得往生。(4)「即得往生」之文: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彌陀佛,願生凈土,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5)「盡得往生」之文: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6)「皆得往生」之文:但能迴向,皆得往生。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7)「莫不皆往」之文: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8)「回心皆往」之文: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9)「五乘齊入」之文: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10)「百即百生」之文: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欲舍專修雜業者,百時希得一二,千時希得三五。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11)「唯明專念」之文:《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12)「正念直來」之文: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13)「正定業」之文: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卧,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14)「念佛延促」之文: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凈土為期。敬亭山牌坊1.全球暖化危機的來臨全球暖化正在演化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一場巨大危機。全球暖化將引發暴雨、暴雪、洪水、颶風、乾旱、酷熱、酷寒等氣候災難,這些災難已經發生!聯合國報告指出:2007年的十大自然災害中有9種是因氣候異常所造成的。2.全球暖化危機的主要原因聯合國糧農組織2006年底報告:飼養牲畜是造成氣候變化的最大元兇。①世界觀察研究所(WWI)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每生產1公斤肉類,排放36.4公斤的二氧化碳。牲畜和它們的副產品排放的溫室氣體佔世界總排放的51%。②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畜牧業佔18%,交通能源佔14%,生產肉食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比全世界的火車、汽車、飛機、輪船加起來還要多很多。③一氧化二氮排放的65%來自牲畜,它的暖化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96倍。④甲烷排放的37%來自牲畜,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3倍。⑤土地面積的30%被飼養業佔用,可耕地的33%被用於種植飼料作物。⑥為飼養牲畜砍伐森林、污染水源,「地球之肺」亞馬遜熱帶雨林已有70%被焚毀。⑦聯合國糧農組織2005年統計資料庫:人類在2005年吃掉的動物總數為4242億隻,平均每天吃掉的各種動物總數約12億隻。如此龐大的數量必然消耗巨大的地球資源而形成高排碳經濟,同時也說明人類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慾,已忽略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懲罰。3.倡導素食,拯救全球暖化危機現在各國各地政府、社團都在紛紛採取抗暖措施,節能減排的低碳生活已成為世界潮流。我國總理溫家寶說:「遏制氣候變暖,拯救地球家園,是全人類共同的使命,每個國家和民族,每個企業和個人,都應當責無旁貸地行動起來。」雖然各國政策有轉為仰賴企業節能減碳或科技能源,但科技產生效果需要較長的時間。印度前環境部長甘地說:「除非我們改變飲食,其他的都將無用,茹素是你的首選。」「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協會」(CIWF)在2004年發起了「少吃肉類運動」,這個運動鼓勵個人少吃肉類,這會給身體健康帶來益處,同時使環境免受工業化養殖農場動物排泄的大量廢物的污染。根據這個組織的調查數據,全球的肉類消費在顯著增長:在過去的40年中,歐洲肉類的人均年消費量由56公斤上升到89公斤;美國則由89公斤上升到了124公斤;中國的人均肉類消費量由4公斤,上升到了54公斤,並且仍在繼續增長。倡導「低碳生活、每周一素」,勢在必行。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立即行動起來。如果所有中國人一周吃素1天,將減少溫室氣體2億8千6百萬噸,就可以立即減少51%的溫室氣體排放。放下口中一塊肉,換成豆腐,緩解全球暖化危機,容易又簡單。自古詩人偏好佛,從來凈土不離詩。詩,講究超俗,追求純真、至善、完美;此則唯有佛與凈土可當之。故詩從佛悟取靈感,自有清新超逸的格調;詩人寄心凈土,方能圓滿生命的追求。佛教凈土法門,富有大量的讚歌詩偈,其表現力之豐富,嘆為觀止。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稱念,或唱誦,消融一切喜怒哀樂;自詩人看來,又當是至簡、至妙的詩吧!李白(公元701年—762年),號青蓮居士,唐代大詩人。詩作浪漫豪放,世稱「詩仙」。曾七次登臨敬亭山,寫下「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千古絕句。由其凈土詠,可知其彌陀信仰。凈土詠唐?李白向西日入處,遙瞻大悲顏。目凈四海水,身光紫金山。勤念必往生,是故稱極樂。珠網珍寶樹,天花散香閣。圖畫了在眼,願托彼道場。以此功德海,冥祐為津梁。八十億劫罪,如風掃輕霜。庶觀無量壽,長睹玉毫光。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號香山居士,唐代大詩人,傾心佛法,他曾願生兜率。到了晚年,患風痹疾,遂專志西方求生極樂。念佛偈唐?白居易余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旦夕清凈心,但念阿彌陀。達人應笑我,多卻阿彌陀。達又作么生,不達又如何。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蘇軾(公元1037年—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蘇軾對西方凈土深信不疑,在杭州時,舍亡母程氏遺留的簪珥於凈慈寺,作《阿彌陀佛頌》,命工畫阿彌陀佛像,以薦往生。在惠州,被命遷謫儋耳(海外儋州)。南行之日,攜阿彌陀佛像一軸。人問其故,答曰:「此軾往生西方公據也。」畫阿彌陀佛像贊宋?蘇軾佛以大圓覺,充滿十方界。我以顛倒想,出沒生死中。云何以一念,得往生凈土。我造無始業,一念便有餘。既從一念生,還從一念滅。生滅滅盡處,則我與佛同。如投水海中,如風中鼓橐。雖有大聖智,亦不能分別。願我先父母,及一切眾生。在處為西方,所遇皆極樂。人人無量壽,無去亦無來。1.健康是最佳的禮物,知足是最大的財富,信心是最好的品德。2.貪慾、憎恨和無知是疾病的三大要素。3.以慈愛感化怨恨,以慈善感化邪惡,以施捨感化吝嗇,以真實感化謊言。4.慾望會導致痛苦,其主要原因是慾望永遠無法完全滿足。所有的慾望只是小小的甜味,而卻隱藏著相當多的苦惱。5.願所有的眾生幸福安寧,內心滿足。只要是醒者,無論行、住、坐、卧,一個人就應該保持這種慈悲的胸懷。在這個世界上不可用仇恨來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慈愛來止息,這是個永恆的真理。6.智者每天檢討自己的言行,認識自己的弱點,而且力求上進!7.貪睡、愛閑聊、對所學的東西不感興趣、做事懶散、急躁而沒有耐心,是導致墮落的重大因素;不知道苦惱的真相和原因,除去苦惱的境界和消除苦惱的方法,就叫做——無知。8.講話有分寸,談吐婉轉,言之有理,那麼你講的話就會美妙動聽。9.情感是由過去的緣分今世的憫愛所產生的,宛如蓮花是從水和泥土這兩樣東西孕育出來的。10.勝利者招來怨恨,失敗者生活在苦惱中。寧靜的人捨棄勝敗,所以平安幸福。11.世事如棋,讓一著不為虧我;心田似海,納百川方見容人。12.修身先須寡慾,用意不如平心。13.日月兩輪天地眼,佛經萬卷聖賢心。14.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佔盡,聰明不可用盡。15.不怕事多,只怕多事,得理要饒人,理直要氣和。16.謙讓,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涵養,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17.人與動物差別是人受過教育,有智慧,所以加強道德、倫理、生活教育,讓人都知道習勞、惜福、謙恭、忍讓,曉以因果報應之理,敦倫盡分之道。18.如果今天不努力奉獻,明天恐怕沒機會了。19.惡是犁頭善是泥,善人常被惡人欺,鐵打犁頭年年壞,未見田中換爛泥。20.擇善人而交,擇善書而讀,擇善言而聽,擇善行而從。21.做事不必與俗同,亦不必與俗異,做事不必令人喜,也不必令人憎。22.粒米常念農夫苦,粥飯難忘佛祖恩。23.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24.學一分退讓,得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25.任何大罪,念佛即消;何等惡人,念佛即善。26.道場以無事為興盛;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疾病以減食為湯藥,修行以念佛為穩當。27.快樂源於和諧相處,幸福來自無私助人。28.你尊我卑,你高我低,你大我小,你對我錯。29.隨忙隨閑,不離彌陀名號;順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30.恭敬僧寶,為居士護法第一德;不說是非,為道場安和第一戒;求生凈土,為人生目標第一要;專修念佛,為選擇法門第一智。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電影院拒絕放映日本影片等「愛國」行為?
※蘇東坡去世的早,是不是因為荔枝吃多了?
※國防生和軍校生們,你們怎樣評價網上民科軍迷們的軍事知識?
※有哪些影響力被極大高估的歷史事件?
※儒家為什麼能在中國立於主流兩千多年?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