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肌肉功能對疼痛的影響

有不少朋友詢問關於肩膀疼痛的問題,對於這一點我並不覺得奇怪,因為肩關節是我們在生活中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個部位。大家可以仔細回想一下,無論是穿衣,梳頭,洗澡,還是對電腦的打字和抱孩子玩耍,甚至在走路的時候我們都在使用肩膀。但諷刺的是,並非過度運動會直接造成此關節的損傷,即使不經常做運動的人群也會罹患肩膀的疼痛,比如,不知為何早上起來以後肩膀突然出現疼痛並無法上舉到某一高度。所以我覺得很有必要寫一篇科普性的文章讓大家了解一下,在找出原因之前,我們必須要了解整個肩關節的結構。

  首先,為了讓大家更為直觀的了解它的結構,我們把這個部位看成是一個「房屋」,房屋的「屋頂」就是(1):肩峰;喙突;喙突肩峰韌帶。 而房屋的中間部位我們可以想像成「傢具」,它包括有:(2)肩峰下滑液囊;岡上肌肌腱,肱二頭肌肌腱,岡下肌和小圓肌等。最後,房屋的「地板」很簡單,那就是肱骨頭。據研究表明,大約有70%的疼痛是由附著在肩關節的肌肉不平衡造成的(Muscle Imbalances),那這些肌肉是怎麼造成之間的不平衡呢?

  一般我們普遍認為的肩關節是盂肱關節(Glenohumeral Joint), 是人體最靈活的關節之一。但是單單的盂肱關節的活動並不能完全滿足我們對於肩關節功能的需求,因為他還有一個「夥伴」,有了它的參與,我們才能完成手臂的上抬,伸直等動作,它就是我們所知道的「肩胛骨」。

  肩胛骨的盂窩與肱骨頭形成了「盂肱關節」,由於其關節窩很淺,就像高爾夫球放置在小的凹形底座上,所以,它能夠做大幅度的運動,遺憾的是,正是由於其關節面淺,更易發生脫臼和韌帶損傷。但是,我們人體的設計總是能夠在另一方面「挽救」我們脆弱的部位。是什麼保護了我們能夠不會在投擲或是被外力拉扯的時候情況下脫臼呢?這要歸功於我們的四塊小的深層肌肉(在三角肌群的深層),附著在肩胛骨的不同位置上,它統一叫「肩袖肌群」(Rotator Cuff)。名字分別是:1.岡上肌,2.岡下肌,3.小圓肌,4.肩胛下肌。

  它們四個共同的拉力把肱骨頭很好的穩定在了盂窩內。在盂肱關節的運動中,它們各自除了起穩定作用外,它們也有各自的動態功能。我們先說岡上肌:它起於岡上窩,止於肱骨大結節。

  在人們上抬手臂的過程中,特別是手臂外展,岡上肌先於三角肌被激活,以此帶動了肱骨頭的滾動並將肱骨上抬(肱骨頭滑動與轉動機制)。但是這跟肩關節疼痛有什麼關係呢?好,我們再往下敘述:把手臂外展抬起來的還有一塊肌肉就是三角肌中束(和前束),如果三角肌中束及前束的力量作為主導,抑制了岡上肌的激活,繼而肱骨頭滾動機制的失去,從而造成了肱骨上抬,岡上肌肌腱或是滑囊直接碰觸到了「屋頂」(肩峰),久而久之發生炎症,俗稱肩峰撞擊綜合症。

  談完了岡上肌,我們再來說說岡下肌和小圓肌。它們兩個始於肩胛岡下窩和下角,附著在肱骨大結節。

  它不僅把肱骨頭向內拉用於穩定作用,而且還能夠做肱骨外旋的動作,例如往後梳頭或是在投擲前向後拉動手臂。在靜止的狀態下,由於肌纖維的走向,它把肱骨向下拉,抵消了由三角肌向上拉的力量,最終避免了肱骨頭被撞擊的命運。另外更重要的是:岡下肌與小圓肌的外轉大臂的功能使得肱骨頭大結節可以繞過肩峰的位置,避免了夾擊。這一點可以通過觀察靜態的姿態評估,看受試者是否有手臂內旋的現象,如果有的話,可以初步預測其有肩關節疼痛的風險。在這裡做一個測試:首先你可以向外側伸出手臂,然後伸出大拇指使它向下旋轉,就好像做一個倒水的動作,在這個位置下把手臂繼續往上抬,你會發現你根本抬不了應有的高度。如果你再把拇指朝上,再次抬起手臂,你就可以完成整個動作了。

  最後是肩胛下肌。肩胛下肌附著在肩胛下窩,止於肱骨小結節。它除了穩定肱骨在關節窩內,也執行了手臂內旋的功能,例如把手放在軀幹的對側和投擲出手的階段。它屬於內轉肌群的一部分,在表層,也有其他肌肉參與了此內轉的功能,像胸大肌,背闊肌,大圓肌和三角及前束。由於這些肌肉容易被募集,因此肩胛下肌很容易被抑制,外旋肌群像我們剛才提到的岡下肌和小圓肌如果和肩胛下肌力量出現不平衡,會影響到肱骨頭在關節窩內的滑動機制,也會造成活動受限。

推薦閱讀:

鏈接身體的關鍵! 如此重要的髖關節該怎麼練?
反覆痛風的後果:疼在關節,傷在腎臟
骨科評估肩關節—肩胛、肩鎖關節、肌肉韌帶及神經
網球肘是怎麼回事?應該如何預防和治療呢?
胸椎關節糾正術

TAG:肌肉 | 疼痛 | 影響 | 關節 | 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