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分權的西方政治理論

關於分權的西方政治理論

黃慈清

2003、6、29夜見自 http://www.hexinnet.com/documents/200306/guanyufen.htm

1,英國,

很多發展中國家模仿英,美的所謂,「分權」制度。但是分權的前提是要有權威的存在。沒有權威,談何分權?我要分一些蘋果給幼兒園的孩子,首先是我手中要有這些蘋果。根本不存在某種事物,人們卻要談分解這事物,人們又如何分解呢?

大多數發展中《也就是變化中》國家根本沒有權威的存在,幾輛坦克。兩三個上尉合謀就能發動政變,國家長期處於無人負責的局面。羅伯特卡普蘭認為世界的真正問題不是「民主化」不夠,而是「到處是公共權威的垮台」!他甚至預言美國和世界今後的局面就象好萊屋西部片的情景:到處都是土匪惡霸攔路搶劫。柯林頓總統看了他的書後說他感到毛骨悚然。即便是在中國,我們在一些農村和城郊結合處也看到了政府權威的消失和土匪惡霸的當道,整個世界正在迅速的混沌化。發展中國家首先必須確保權威的存在,其次才是對權威自身的適當的節制[分權],權威的節制的目的是為了權威能更長久存在。

英美出現的政治理論我們必須把他看成是個有序的有機整體,我們看看英國都出現了哪些政治學家,他們在不同時代分別提出了怎樣的政治理論。打亂它的先後次序並作為政策實行將會造成何種後果?

霍布斯出生於英國動亂年代,因此他提倡建立「政治權威」。他被視為新政治學,即政治現實主義的開山鼻祖。他首先關心政治的「實為」而不是「應為「。英國政治的變遷本身證明了這點。我們應該把政治制度的變遷看成是種子的發育成長,它有自己的成長規律和順序。政治制度的建立和發展受該國國內外各種環境的制約影響。

霍布斯說:「人們由於讀了這些希臘和拉丁著作家的書,所以從小就在自由的虛偽外表下養成了一種習慣,贊成暴亂,贊成肆無忌憚地控制主權者的行為,然後又在控制這些控制者,結果弄的血流成河,所以我認為可以老實說一句:任何東西所付出的代價都不象我們西方世界學習希臘和拉丁文著述所付出的代價那樣大。」[英國也曾經經歷過這樣的動亂]

「古希臘羅馬人經常推崇的自由,不是個人的自由,而是國家的自由,這不是說任何個人有自由反抗自己的代表者,而是說他們的代表者有自由抵抗或侵略其他民族的自由。現在路加城的塔樓上以大字特書「自由」二字,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據此而做出推論說那裡的人比君士坦丁堡的人具有更多自由,或能更多的免除國家的徭役。不論一個國家是君主國還是民主國,自由總是一樣的。」

「因為在君主政體之下感到不滿的人就稱之為僭主,而不高興貴族政體的人就稱之為寡頭政體。同理,在民主政體之下感到不滿的人,就稱之為無政府狀態。根據者同一道理,人們也不應當在他們喜歡某種政府時便認為他是某種政府,而在不喜歡或受統治者壓迫時,又認為它是另一種政府。」

(霍布斯認為所有政治形式中君主制是最優越的。柏拉圖有他的哲學王,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說多頭的統治是不好的,一個人統治是好的。西塞羅認為君主~貴族~民主三種制度中君主制最好,民主制最糟。波利比亞也如此,修昔底德也批評民主制,黑格爾贊成君主立憲。顧准〈希臘城邦制度〉描繪了一種烏托邦制度,這種讚美之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西塞羅~修昔底德~波利比亞都不敢說。顧准先生的希臘城邦制度只是他個人頭腦中的制度,希臘從沒實行過。「民主」到17世紀以前都是貶義詞)

洛克提出了立法~行政和對外權的分權學說,但他又認為立法權是國家的最高權利,當共同體把它交給立法機關時,便是神聖不可變更的。執行權和對外權都是而且必須(從屬於)立法權的地位。我認為既然是從屬的等級制的權利結構,事實上就不是「三權分立」,人們印象中的「三權分立」是指三種權力互不錄屬~互不統轄。必須有一個最高權力,基督教的上帝,伊斯蘭的真主,佛教的佛陀,中國的玉皇大帝都是獨一無二的,至尊無上的。何以天堂做不到的事,人間卻妄想三全分立呢?萬物定於一,然一可以生出多,一生出了三,但是三同樣是一,人們只知道三而不知道一。洛克認為主權在人民手中,「但人民只有在無政府的社會中才能主動行使至上權力,政府出現後,人民便把至上權利轉移到立法者手中,人民和立法者都是至上的,單並非同時是至上的。在政府之下,人民的至上權利完全是隱蔽的,在政府解體前決不會顯現出來,只要政府存在,立法者便具有主動的至上的權力。」

霍布斯和洛克正如一枚錢幣的正反面,相符相成。可不可以沒有前者只有後者或只有前者沒有後者呢?「我們可以大膽的說,在霍布斯看來,政治的統一存在於實際的意志而不是公共意志之中,洛克則認為他存在於公共的意志而非實際的意志之中。如果把這兩種理論推向極端,前者就可以消滅「自我」,後者則會消滅「政府」。〈關於國家的哲學理論〉

大衛休漠說:「在所有政府內部,始終存在者權威與自由的鬥爭,有時是公開的,有時隱蔽的。兩者之中,從無一方能在鬥爭中佔據絕對上風。必須承認自由乃文明社會的盡善化,但人必須承認權威乃生存所必需!」

黑格爾曾說英國人邊芯老大年紀卻比青年人更激進,但邊芯卻說過:「第16款要求的分權,也是謬誤混亂的觀念。分離與獨立的權力絕不能結合為一個整體,一個如此組織起來的政府也不能進行統治。必須存在最高權力,所有的行政分支相對於它都處於從屬地位。但是,這樣一來,也就不存在什麼分權,而只存在職能的區別,因為一種權力遵循較高權力制定的規則發揮作用,它就是這種較高權利的分支,而不是分立的權力。」〈自由主義史〉

阿克頓勛爵的名言:「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中國人早已耳熟能詳。只是中國人並不考察自己的祖國處於何種發展階段,今天面臨的真正危險是什麼?阿克頓勛爵是否可以在霍布斯時代,英國陷於政治混亂的年代反覆強調這句名言呢?如果沒有霍布斯其人,單純提倡穆勒~邊芯~洛克的自由主義學說會招致何種後果呢?很顯然「日不落」帝國根本不會在世界上出現,而英國早已沉入海底。我們看到,霍布斯之前也有人因為受了希臘~羅馬政治學說的影響而提倡自由主義學說,這導致了英國後來的一系列混亂。所以霍布斯痛心地說,再也沒有比那些希臘~羅馬學說給歐洲造成的混亂更大的了。霍布斯的現實主義給英國帶來了穩定,次後才有洛克~邊芯~穆勒提出他們自由主義學說的可能。我們不應該把「思想」看成逐漸演變的過程嗎?(針對現實具體的問題)我們不應該把前後相繼出現的政治學說視為一個整體嗎?我們怎麼能孤立的~單純的提倡某一個人的學說,並在政策中加以實行呢?(我在上海圖書館曾翻閱到一本美國人寫的政治學著作,該書一開篇就說:「美國立國哲學是霍布斯國家哲學和加爾文教。」但是更多的人認為是孟德斯鳩的學說影響更大。可能這與汗密爾頓和傑弗遜的爭論有關,汗密爾頓是國家主義者,他崇奉霍布斯的國家哲學。托馬斯傑弗遜懷疑汗密爾頓最終想在美國建立君主制,汗密爾頓認為英國的君主制是最好的制度。這兩人之爭造成了後來的兩黨制。汗密爾頓後來被隱藏起來。歷史學家理查德莫里斯指出:「汗密爾頓不僅在本質上是個經濟國家主義者,而且是「美國最早的和最偉大的國家主義者。」在1787年費城制憲大會的演說中,他曾說英國政府是世界上最好的政府。」)

即使是霍布斯之後英國學者也從沒象法國的盧梭,美國的潘恩那樣激進,保守主義在英國和日本有著悠久傳統。人們必須知道什麼是可以變動的,什麼是不可變動的。在「對制度和風俗進行變動的時候同時必須具備一顆「守制」的堅貞良心!

「保守主義」主要來源於並依賴於幾乎在每個人心中都存在的天然的守舊傾向。那是一種厭惡變化的心情。它部分的產生於對未知事物的懷疑,以及相應的信賴經驗而不信賴理論論證,一部分產生於因人們的適應性而形成的習慣力量。

保守主義的價值現而易見。希望進步與害怕前進的危險這兩種心情,創新思想與守舊思想表面上是矛盾的,而在實際上是相互補充、互為條件的。不但為了防止做蠢事,而且為了指導和調節明智的計劃,並使前進的步伐不致變的糊塗、狂妄和有害。對者兩者來說,節制都是必要的。進步依靠守舊思想來使它成為明智、有效和切合實際的行動。如果沒有守舊思想,進步縱然不是有害,至少也是徒勞的。必須用守舊思想的審慎態度來控制追求進步的熱情,否則將會大難臨頭。人們在整個進步中的一個首要問題,就是如何以正確的比例來調和這兩種傾向,即不至於過分大膽或輕率,也不至於過分謹慎或遲延。

明天請看下回〈法國的分權政治理論〉

黃慈清

2003、6、29夜


推薦閱讀:

批判性國際關係理論:挑戰普遍性|城與邦

TAG:政治 | 理論 | 西方 | 政治理論 | 西方政治 | 分權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