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於國民性改造的在線討論

  

       談及國民性,大家應該不會陌生,梁啟超提倡過「新民說」,可以說,就等同於「國民性改造」,他認為人是可以通過改造而變成「優勝民族」的,同時認為當時中國落後於西方的原因就在於「民族劣根性」,因此只有改造國民,才能讓國家變得強大。除了梁啟超,魯迅也大力提倡國民性改造,提出過要「立人」,其文章也深刻地揭露了民族的劣根性。可以說,「國民性改造」影響了很多中國人,尤其幾代知識分子們。

  什麼是國民性

  大家雖然都有話說,但直到討論開始以後,才發現,如何定義「國民性」這個詞,實在不容易。甚至按照@食貨,范世濤老師的話來說「國民性問題玄虛不知從何入手」,還說道:誰改造,改造誰,用什麼方式改造,改造好了還是沒有改造好的標準是什麼,如果沒有這些更多信息,懷疑討論會比較空洞。

  因此,接下來大家首先就什麼是國民性進行討論。@Country boy將國民性這個詞換成了「國民習慣」,看來這樣的轉換更方便他的理解。但我想說,國民性這個概念,哪怕成立,也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詞語,絕非國民習慣可以替代。@笑笑認為國民性是國家下民的性格。@cl287968認為,是國民的信仰和思維。@彥軍也認同@笑笑的看法,認為顧名思義,就是國民的性格;@獨孤行除了認為國民性是國民的性格外,還認為具體來看,應該是國民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而@墨之則認為,國民性改造與社會的現代化有關,是人的性格的現代化。@十年破壁則有不同的補充:就我個人看,國民性這個概念本身就是大問題,首先得有國家認同,大家談的國民性其實都是在講漢民族的國民性哦。

  支持與反對國民性改造的理由

  大家就什麼是國民性展開討論後,就開始亮出各自的核心觀點及立場,有支持還應該繼續進行國民性改造的,當然也有反對進行國民性改造的,不過從兩方人數來看,支持繼續改造的還是占多數。為了照顧一下少數反對派,我先將反對派的觀點亮出。

  @獨孤行在討論前期,就這個論題做了充分的準備,一上場,就發出了提前準備的一大段話,給大家一個措手不及。@獨孤行寫道:我認為,要改造的不是國民性,而是社會制度。

  首先,人性是不可改造的。不管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其本性都是一樣的,不存在東西方之分。人性是什麼?就是自私自利,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是人一生活動最重要的目標。所謂國民性就是其人性在其社會制度下的一種反應。在一個文明公平的社會制度下,勤勞之人受保護,正直之人受尊重,姦邪刁滑之人得不到便宜,那麼其國民性自然文明、健康、積極、向善。而在一個不正常的社會制度下,專權者飛揚跋扈,奸詐阿諛之徒飛黃騰達,勤勞之人得不到保護,正直之人遭受打擊,其國民性必然扭曲,謊言盛行、言行不一、欺瞞哄騙、偷奸耍滑必成國民性的特徵。可參考王朔《中國人到美國都變好了》一文。

  其二,改造國民性的思維是無知狂妄。一是其不了解國民性與社會制度的關係。二是有此思維之人自己做得怎麼樣?比如要求別人做一個高尚的人,脫離低級趣味的人,自己則三妻四妾,小蜜不斷,自己都改變不了自己,豈能改造他人?

  所以,我說,人性是不可改變的,需要改變的不是國民性,而是社會制度。

  而支持國民性改造的會員朋友,則預設了國民性指性格,而性格是可以改變的。但是就制度對國民性改造重要,還是文化對國民性改造重要這一問題,則爭論起來。@笑笑說:國家下民的性格。就是在國家這個制度下民眾性格的變化,既然是由於制度下人性的變化,因此單純上講國民性改變不講制度變化是無意義的。@lanshizicz則認為土壤肥料好壞,決定莊家守城,拒絕普世價值,註定特立獨行,所以國民性永遠根植於制度之下。

  而認為文化對國民性改造重要的@彥軍說到:談及」國民性「,首先,必須弄清楚"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性格形成的兩大因素:一是父母的遺傳。這是家教的結果。二是個人所處的生活環境因素,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而生活環境由社會文化所決定。就是說,從小到大,一個人的思想受到父母親的影響,而父母的思想依然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響。先進的文化促進先進的思想,先進的思想促成優秀的人格。

  @笑笑則反對文化決定說,說道:制度不給你空間,文化若何傳播。

  另外,@野馬則完整地闡述了他為什麼支持還應該繼續進行國民性改造。@野馬選正方,提倡改造國民性:回應一下@獨行俠 1,人性雖然都一樣,都各個國家國民表現出來的個性不一樣。中國人的所表現的國民性不適應現代社會,故需要改造,或者說培養。2,國民性和制度,其實是雞生蛋蛋生雞的關係,在當下中國,制度未立,無法形成相應的國民性,因此需要改造國民性,促使制度變革

  @野馬認為,在我們的語境下,改造和啟蒙一樣,其實並非誰高高在上地改造他人,而是說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適應現代社會的國民性

  @野馬還覺得改造國民性,其實也可以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一定是統治者改造臣民。提倡改造國民性,最終指向是國民具備公民素養,用積極自由去爭取和捍衛消極自由

  看完大家的討論,會員君在范世濤及馮克利兩位老師的觀點的基礎上,也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個人反對提倡國民性改造,理由如下:

  第一、 國民性改造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首先,國民性的背後是人性,而人性是不可改造的。任何試圖改造人性的事情,只會釀造悲劇,釋放人性惡的一面;其二、魯迅認為民族劣根性來源於劣等的文化,因此要改造傳統文化。但我們都知道,傳統文化是不能被打倒、改造、割斷的。其三、保守主義思想應該受到重視,通過極端且激烈的方法拋棄過去的文化,改造人性,改造制度,只會導致悲劇發生。

  第二、國民性改造的思想本質是違反自由主義的,因為其忽視了個人的自由選擇。按照@馮克利老師說的,討論國民性問題,首先要承認一點,這是一個整體主義(totalist)的思維範式。因而它還有這種範式不可避免的一切危險。

  另外,@馮克利老師還說道,清末民初國民性的提出與討論,是深受西方種族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影響,在這個背景下出現的,由此不得不說,這個問題本身有毒性基因。而國民性的假說,過去的東西德、南北朝,都已經證偽了。

  @食貨,范世濤老師就此回應:國民性的問題,我懷疑是歐洲的民族性概念來的,近代中國面臨民族危機,在壓力下提出了這樣的辭彙來達適者生存的目的。本質上是對天演論提出的問題的一種回應。但是現在的問題不是中華民族的生存問題,而是沒有現代化或者權利問題談了一百年還沒有落實在制度層面的問題。

  第三、 國民性改造與啟蒙是根本兩套話語。不能混用。

  在討論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會從國民性改造談到啟蒙問題。比如@獨孤行說,啟蒙是向民眾講清道理,由民眾自己選擇,改造是大家必須按改造者提出的標準做。@彥軍則說,啟蒙是開啟心智,改造是行政指令,類似專制。@CLin0831更是完整闡述了兩者:先啟蒙再「改造」,希望在公共良好的願望,美好的設想中,讓文化中精華的一面發揮作用,用制度和秩序來約束行為,在社會財富極大的富裕中,實現「改造」。我所謂的啟蒙就是應該讓文化中精華的一面有意識地,延續地,溫和地,不割裂地向國民傳輸,讓其比較清醒地意識到一些問題,從而能自覺地遵守制度和秩序,愉快地創造社會財富,提高精神文明。

  這場微信群里進行的討論,最初支持國民性改造的占多數,但通過一輪又一輪的討論,很多人都認為,改造這個詞聽起來不太好聽,畢竟帶有一定的強制性,雖然不一定要用啟蒙這個詞,但可以用提升、改善等詞語代替改造。其實,討論就應該這樣,雖然不一定所有人觀點相同,但至少可以通過一場短短一小時的討論,達成一些大家都能夠認同的共識,這也是共識網給各位讀者及會員朋友們帶來的福利。

來源:共識網


推薦閱讀:

國民性v.國體性
民主政治展現新境界 依法治國開啟新征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素質教育不力,國民素質堪憂
Darwin:方紹偉,腐敗跟國民性無關!
中國國民性偏失與中國現代化

TAG:改造 | 國民 | 國民性 | 討論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