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散文 春訪桃花潭

散文春訪桃花潭王劍正在水冬鎮那條青石板和鵝卵石鋪成的巷子里走著,桃花潭突然從唐詩里跳出來,攔住了我們的去路。從踏歌古岸的窗口望去,桃花潭碧波瀲灧,風姿綽約。對岸,兩座相連的山崗赫然在目,北面的叫壘玉墩,南面的叫彩虹崗。山崗臨江的一面,岩石裸露,千姿百態,頗為壯觀。壘玉墩上有桃數株,灼灼其華,倒映在深得發綠的潭水中,燦然若霞。「千尺潭光九里煙,桃花如雨柳如綿。」目光朦朧中,我似乎看見李白駕一隻輕舟,從青弋江上迤邐而來。李白來涇縣,一是為赴汪倫之約,二是為消心中之愁。在唐代,李白是一個很會發愁的詩人。杯中多少酒,他就有多少愁。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李白53歲。早年他仗劍出川,躊躇滿志,然而在政治漩渦里幾番掙扎,竟然「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他天天獨坐在敬亭山上,吟誦著「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詩句,為自己疼痛的內心療傷。「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汪倫情真意切的邀請,讓落魄的李白心有所動。他決定來涇縣,找一找心中的「桃花源」。涇縣真的有「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嗎?沒有。涇縣有的只是汪倫的真情。汪倫對李白非常熱情,宴席很豪奢,不但有美酒珍饈,還有歌舞佐酒,而且通宵達旦:「我來感意氣,槌熙列珍餚」,「永夜達五更,吳俞送瓊杯。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李白在此盤桓數日,與汪倫詩酒唱和,流連忘返。臨走時汪倫贈給李白八匹馬,十匹官錦,並率族人踏歌送行。李白十分感動。在唐代,李白常常為別人的真情而感動。當時宣州城裡有一個釀酒的老頭,姓紀,人稱「紀叟」,他釀的酒俗名叫作「老春」。李白生性愛酒,也很喜歡喝他的酒。一個善釀,一個善飲,二人就是這麼點交情。後來有一天,紀叟死了,李白很傷感,就寫了一首詩給他。「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夜台無李白,沽酒與何人?」儘管寥寥二十個字,卻是對一個普通老人的最真誠而樸素的悼念。再看一首:「我宿五松下,即了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得餐。」面對一碗米飯,面對五松山下老婦人荀媼的一個跪進,李白竟然止不住內心的歉疚和感激,而竟然「不能餐」了。現在,李白禁不住又感動了。為春意盎然的涇縣,為盛情款待自己並踏歌送行的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我想,李白寫這首詩時,一定是流了眼淚的。他是一個重感情的人,他只能用真誠回報真誠。在皖南的青弋江邊,在那個春日的午後,唐代的兩個真誠的人,共同完成了一首千古絕唱。「古渡依山岸,空潭憶落霞。飄零逐客地,黯淡故人家。行靜移舟晚,風寒送日斜。至今輕薄水,不敢問桃花。」如今,一千多年的風雨過去了,一代名士汪倫,依然安睡在彩虹崗上的草叢裡。陪伴他的除了夕陽的餘暉,還有一首唐詩,以及永遠清澈的桃花潭。
推薦閱讀:

李娟是如何成名的
耶路撒冷
幾點
刻奇是一種難以自愈的疾病
有哪些作家的散文非常值得一讀?

TAG: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