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天空下的詩詞之旅

農曆天空下的詩詞之旅

  「古典詩詞和我們的生命有關嗎?古典詩詞能喚醒我們的靈魂嗎?  我們的先人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敏銳地感受著物候的變化。在春花、夏雨、秋風、冬雪中,先人們和大自然對話,為我們留下了一首首偉大的詩歌。」

  「中國何以成為中國?那些偉大的詩歌就是民族符號啊!那是專屬於我們中國人的心靈情感和生活方式的。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學習,才能和千百年前的詩人們一同呼吸,才能感觸千百年前詩人的情懷?」

  「親近自然,親近生命,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這是中國古典詩詞的本質。」

  「根據四季變化學習相應詩詞,同時配合國畫、民間故事、書法、對聯、民俗等。」

  為什麼要背詩?我是希望大家能有一個博愛而敏感的心靈,能有詩的情緒,感動於花開花落,落淚於天邊一絲流雲。像沈從文說的那句話:於清晨極靜之時,聽到鳥鳴,令人不敢墮落。

  寒假期間,我們會度過兩個重要的節日:春節和元宵節,兩個節氣:大寒和立春,就讓我們跟隨太陽的腳步,繼續我們的詩詞之旅吧!

  二十四番花信風

  我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每年冬去春來,從小寒到穀雨這 8 個節氣里共有 24 候,每候都有某種花卉綻蕾開放,於是便有了「24番花信風」之說。

  人們在 24 候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中,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植物為代表,叫做這一候中的花信風。24 番花信風是: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棠梨、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穀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楝花。

  從這一記載中,一年花信風梅花最先,楝花最後。經過 24 番花信風之後,以立夏為起點的夏季便來臨了。

  在小寒和大寒交替之際,我們來背誦幾首關於梅花和蘭花的詩詞吧!

  贈范曄

  陸凱

  折梅逢驛使, 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 聊贈一枝春。

  題 畫 梅

  -李方膺

  揮 毫 落 紙 墨 痕 新,幾 點 梅 花 最 可 人。

  願 借 天 風 吹 得 遠,家 家 門 巷 盡 成 春。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梅花絕句   陸遊

  當年走馬錦西城,曾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卜運算元 詠梅 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 卜運算元 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唐李白《古風 蕙蘭》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在春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來背誦王安石的《元日》吧!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立春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來背誦韓琦的迎春花吧!

  宋?韓琦《迎春花》

  覆闌纖弱綠條長,   帶雪沖寒折嫩黃。

  迎得春來非自足,   百花千卉共芬芳。

  立春後五日

  唐·白居易

  立春後五日,春態紛婀娜。白日斜漸長,碧雲低欲墮。

  殘冰坼玉片,新萼排紅顆。遇物盡欣欣,愛春非獨我。

  迎芳後園立,就暖前檐坐。還有惆悵心,欲別紅爐火。

  在元宵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來背誦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2008年9月11日中秋節記此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008年10月7日重陽節日此篇)

  蒹葭

  《詩經·國風·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國慶且逢寒露,與學生背誦此篇)

  和述古拒霜花

  蘇軾

  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

  喚作拒霜知未稱,看來卻是最宜霜。

  (2008年10月23日霜降記此詩)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山雪。

  (記於小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記於大雪期間)

  問劉十九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記於大雪期間)

  至後

  唐  杜甫

  冬至至後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

  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

  梅花欲開不自覺,棣萼一別永相望。

  愁極本憑詩遣興,詩成吟詠轉凄涼。

  (記於冬至)

  《臨安春雨初霽》

  陸遊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記於09年2月18日 雨水節氣)

  惠崇《春江晚景》(又作惠崇《春江曉景》

  [宋] 蘇 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記於09年3月4日  驚蟄節氣)

  立夏前二日作

  宋  陸遊

  晨起披衣出草堂,軒窗已自喜微涼。

  余春只有二三日,爛醉恨無千百場。

  芳草自隨征路遠,遊絲不及客愁長。

  殘紅一片無尋處,分付年華與蜜房。

  立夏

  陸遊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

  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記於立夏節氣)

  附另一篇關於這個話題的文章

  聆聽「在農曆的天空下」經典詩詞誦讀操作策略彙報

  靈寶市第一小學   薛春煒

  冬天,雪花漫天飛舞,當我們吟誦「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心裡會有一種寧靜和溫暖;春天,生命蠢蠢欲動,我們會產生「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的愛憐;夏天,黃梅時節,青草池塘處處蛙,我們會有「閑敲棋子落燈花」的幽靜和深眇;秋天,我們站在無邊的曠野里,會想到那句「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我們的先人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敏銳地感受著物候的變化。在春花、夏雨、秋風、冬雪中,他們和大自然對話,為我們留下了一首首偉大的詩歌。那些偉大的詩歌,是專屬於我們中國人的心靈情感和生活方式的。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學習,才能和千年前的詩人們一同呼吸?才能擁有一種古典雅緻的生活方式?常麗華老師「在農曆的天空下」詩詞誦讀活動為我們誦讀經典打開了一扇窗戶。

  2007年九月,常麗華老師擔任四年級語文課。在新教育研究中心的指導下,常麗華老師開始了「在農曆的天空下」的詩詞學習之旅。這是一個以詩詞為主的綜合課程,以農曆時間為線索,從冬至開始,跨越四、五兩個年級,直到下一個冬至結束。在這段旅程中,以二十四節氣為線索,根據四季變化讓孩子們學習詩歌,同時配合國畫、月亮與星辰、民間故事、漢字、書法、考古、對聯、民俗等綜合實踐活動。活動一開始,她讓學生專門用一個本子記錄「農曆遊記」,圖文並茂。

  「曾為梅花醉似泥」,是冬至之後梅花詩詞之旅的名字。在這段旅程中,她們在教室里種了一盆臘梅,在梅花的香氣中,她和孩子們誦讀了十一首梅花詩詞,共讀了冬季《森林報》——梅花的精神和品格,永遠地留在了那個冬天,鐫刻在孩子們的生命里。

  立春,常老師和孩子們吟誦王維的《春園即事》;雨水那天,她們吟誦韋應物的《觀田家》和龔自珍的《乙亥雜詩》;春分到了,她們就吟誦歐陽修的《阮郎歸》……

  「斜風細雨不須歸」,在那個美好的春天裡,她們開始了「花之詠」的詩詞課程。

  驚蟄之後,桃花開了。她們桃花之旅的名字是——「桃花流水杳然去」。

  在誦讀了六首桃花的詩詞之後,周末,常老師和孩子們就走進桃花林,去欣賞那滿山的桃花。孩子們驚喜地對她說:「MS常,你看啊,這滿山的桃花,真的是逃之夭夭啊!」歸來之後的周一,用了一個晨誦的時間,她們重溫了整個桃花詩詞之旅:

  第一站,是詩經里的《桃夭》。

  桃夭

  詩經周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第二站,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第三站,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

  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第四站,崔護的《題都城南庄》

  題都城南庄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第五站,李白的《山中問答》

  山中問答

  【唐】李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第六站,張旭的《桃花溪》

  桃花溪

  [唐]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

  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第七站,走進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里。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髮垂髫,怡然自樂。

  兩千年來,「桃源」已經成為一個象徵,它成為中國文人一個永恆的精神家園。從《桃夭》開始,到《桃花源記》結束,桃花之旅到此結束,中國人獨有的文化,就這樣留在常麗華老師和孩子們的心裡……

  桃花之後,海棠、杜鵑、薔薇、蘭花、牡丹次第開放,她們就來吟誦有關的詩詞——

  海棠

  【宋】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宣城見杜鵑花

  【唐】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春日

  【宋】秦觀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

  古風

  【唐 】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賞牡丹

  [唐]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每一朵花里,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朵花兒的仰目朝天,不是為了看到幻想,而是為了看到光明。每一個孩子,就是一首詩,一朵最絢爛的花!最後,常老師加了兩首現代詩,一首是紀伯倫的《花之詠》,一首是巴爾蒙特的《為了看看陽光》。

  當大片大片的金雞菊開的最燦爛的時候,常老師送給孩子們這樣一份特殊的禮物:在金雞菊的簇擁中,她們留下了一張全班的合影。她們就用這燦爛的笑容,紀念她們讀過的那些花的詩詞,紀念她們走過的這一段美麗的春天的路程。

  春天結束時,她們讀完了春季《森林報》,認識了榛子花、蘭花積雪草、三色堇、歐洲野菊等很多種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花,知道了什麼叫葇夷花序,看到了鳥類大搬家,去了琴雞交尾場,欣賞了各種動物們的活動。班級書架上的一套《新博物叢書》因此成為她們最喜歡的書,因為這套書,很多孩子迷戀上了花花草草,也開始注意觀察大自然中的各種植物,他們已經能分辨身邊的花草、樹木和昆蟲各屬於什麼科目,因為這樣的閱讀,他們一下子就對大自然敏感起來。

  春天過去,夏天就到了。因為有兩個月的暑假,夏天有些匆忙。但是,常老師和孩子們還是留下些東西來:「隴畝日長蒸翠麥」的立夏慶祝活動,「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蠶食飽」中傳達的農人的喜悅,也有「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的悲哀,還有屈原那一顆不屈服的心靈,更重要的,是她們「如果我能使一顆心免於哀傷,我就不虛此生」的誓言,永遠地留在了這個夏季,留在了我們走過的這些日子裡。

  在人們看來,詩詞是屬於秋天的,秋天的明凈,秋天的傷感,秋天的涼意,都有詩詞的味道。當她們穿過雪天,穿過春花,穿過炎暑,返回校園時,也就返回秋天,返回詩歌的深處。從王維的《山居秋暝》開始,她們擁有了一個詩意的秋天。白露到來時,她們背誦「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中秋節,她們在詩歌里探訪嫦娥,她和孩子們相約一起賞月,對月高歌;寒露節,她們在杜甫的《倦夜》里,感受到了一顆偉大的靈魂;重陽節,她們和古人一起登高,和先人一起賞菊……在這個秋季里,她們進行了兩個偉大詩人的專題學習:蘇軾和杜甫,一個是曠達的,一個是永遠貼近大地行走的——這兩個不朽的知識分子,在他們留下來的詩歌里,同樣留給常老師和孩子們太多的震撼。

  那個秋天,對她們來說,充實而豐盈。生命向前走來,向後走去,詩詞,是生命最深處的存在見證。是的,她們走進秋天的深處,走進了詩詞的深處,也走進了一顆顆偉大靈魂的深處。親近自然,親近詩歌,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已經成為常老師和孩子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樣,立冬到來時,她們以飽滿的熱情再次迎接冬天。

  老師們,聽了常麗華老師「在農曆的天空下」詩詞之旅,我們共同的感受也許是——我們不是也在享受詩詞之旅嗎?清明時節,我們讓孩子誦讀杜甫的《清明》;夏天來了,我們和孩子一起誦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秋天,我們沉浸在「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意境中。冬天,《江雪》、《臘梅》、《卜運算元詠梅》也走進了我們的晨誦課。是的,我們和常老師一樣在做著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讓孩子與千年前的詩人同呼吸,讓孩子們沐浴著書香成長。

  著名學者葉嘉瑩說過這樣一段話:為什麼要背詩?我也許希望大家能有一個博愛而敏感的心靈,能有詩的情緒,感動於花開花落,落淚於天邊一絲流雲。像沈從文說的那句話:於清晨極靜之時,聽到鳥鳴,令人不感墮落。如果我們背過的詩詞和他當下的生活沒有任何關聯,我們能有詩的情緒,能感動於花開花落嗎?我們在強調誦讀、理解、感受和積累的同時,更應該把詩詞和兒童當下的生活編織起來,讓孩子們享受詩意的人生。

  最美好的教育是直抵心靈的教育,是如詩如畫的教育。讓我們回到我們的生命深處,傾聽先人們流下的千古迴音,讓經典詩詞進入到兒童的生命里,成為他們心靈的生活方式。老師們,今天我們誦讀經典美文,播種詩意人生。明天,孩子們必將在這些美好情愫的浸潤下,情感變得豐富而細膩,頭腦變得敏銳而智慧,人生變得詩意而幸福。我們教師的精神世界,也將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享受民族文化的滋養,讓我們一起用教育教學行動詮釋教師幸福詩意的職業人生。
推薦閱讀:

如何賞析李清照的《醉花陰》?
採薇丨那些金戈鐵馬的歲月情長終究落幕
【詩詞原創】雅韻輕飄 | 七絕·網名嵌字詩

TAG:詩詞 | 天空 | 農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