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與天文歷數的關係常秉義

            八卦是在古天文學的基礎上發現的,它與天文在紀協同發展起來的,也是古代天文歷數的最初形式(無文字元號)。因此,通過古代歷數,可以證實八卦與天文學的兼融關係。八卦與六十花甲數一起,不僅可以動態地反映天象,而且還能推演歷數。所以八卦與甲子都是像數兼賅的。它們既是天體運行的客觀標誌,又是協調律曆度數,統一紀理年月日時周期的像數符號。八卦與甲子的相繼出現,並有機地結合起來反映天地陰陽之象,這充分說明,古人認識到它是宇宙萬有客觀規律,故稱其為「天道」、「神道」。

           「歷數」是天時推移的根據和可靠標誌。《史記》曰:「黃帝考定星曆,建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可見我國早在黃帝時代已經有了精確的曆法。

           我國古代是陰陽合歷。它以陰曆為基礎,以置閏之法協調陰陽曆,即三年一閏,五年再閏,十九年七閏始能齊一。也就是說,當太陽視運動為十九週,月行二百三十五週,恰於冬於朔日夜半子時相會。可見,古代是以回歸計年,朔望計月,365日而成歲。平年354日,閏年384日。

           易學觀念,在描述天地(萬物)方面,簡直是世界上最自然、最簡單質樸的方法論了。古人以地球為觀測點,日月星辰的視運動為觀測結果。因此,日月星辰每天從東方升起,經過南方(所謂上經天運動),落入西方;此外,日月星辰每年從西向東的運動。北半球人們只能觀察到地平線以上一半天空的天體運行情況,當然還有地平線以下觀察不到的「北方」。所以,古人時空觀念中,是以上為南、下為北、左為東、右為西(所謂面南而立,向明而治)。天體複合運動不論何等複雜,然而,運用太極、河洛、易卦干支體係等極其簡單、質樸、明了的圖像和算式,就能如實地、動態地再表達出來;不論其陰陽曲線、圈與點、陰爻或陽爻、卦、干支等的陰陽位置、性狀,都具有具體、鮮明、時空向量等物質運動的內容。

           根據《焦氏易林》、《易緯乾鑿度》、漢代卦氣說、爻辰說、月卦說及近人鄒學熹《易學十講》等資料介紹如下:太陽日週期歷十二時辰為一日,合今二十四小時,一千四百四十分鐘。《焦氏易林》依序卦順序一卦值一日,而坎離震兌值二至二分。乾值甲子,坤值乙丑,直至未濟值癸亥。周而復始,六週盡三百六十日。

           

           以一日十二時辰再分,則以乾坤兩卦代表晝夜,乾坤計十二爻,每爻當一個時辰,十二爻當十二時辰。並以十二地支記十二時辰,十二消息卦相配以表示陰陽消長變化之象。

           再以乾坤兩卦三百六十策,其餘每卦得六策。坎離震兌四卦計二十四策,以演二十四氣。三百六十策合週天三百六十度。《堯典》說:「以閏月四時成歲」。一歲十二個月計三百五十四日,閏年十三個月計三百八十四日。《周易》以乾坤至渙共五十九卦,計三百五十四爻,以當十二月三百五十四日。六十四卦計三百八十四爻,以當閏年十三個月三百八十四日之數。

           

           卦氣五日一候,每月六候,十二月計七十二候。每月配五卦,十二月配六十卦,餘四卦坎離震兌分主四時。每月五卦計三十爻,一爻主一日,五卦以當六候;十二月六十卦,以當七十二候。在六十卦中,每月以辟卦為主,故稱十二月卦。以十二月卦表示二二月二十四節氣晷景的變化。從冬至子月起的六個月,晷景從最長不斷縮短,《周易》以復、臨、泰、大壯、央、乾六卦,表示陽長陰消之象。從夏至午月起的六個月,則晷景從最短不斷增長,《周易》以後、遁、否、觀、剝、坤六卦,表示陰長陽消之象。

           一年四時,每時三個月,四時為十二個月,以春夏秋冬表示之。天球以二十八宿為刻度,四象分佈四方。每時更一象限,四時更四象限為一周天。古以二分二至定中星,易卦以坎離震兌四卦紀四時。春分點在東方,青龍七宿居之,象徵春三月,萬物發陳,故以震卦配之。夏至點在南方,朱雀七宿居之,象徵夏三月,萬物蕃茂,故以離卦配之。秋分點在西方,白虎七宿居之,象徵秋三月,萬物成熟,故以兌卦配之。冬至點在北方,玄武七宿居之,象徵冬三月,萬物閉藏,故以坎卦配之。古法還以五星定四時。一年之中,每星各佔七十二日,五星恰好三百六十日之數。乾坤二卦策數亦為三百六十策。土木火三星軌道大而在外,計之恰好乾之策二百一十六;金水二星軌道小在內,計之恰合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

           古以卦紀年,兩卦值一年,六十四卦恰值三十二年。《易緯.乾鑿度》說:「法於乾坤,三十二歲而周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萬有一千五百二十坼,復於貞也」。就是說,每年兩卦合一歲週天之數,即三百六十度。三十二對卦值三十二年即為:360*32=11520(策)。所以《繫辭》有「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的說法。

           此外,八卦的先天圖和後天圖是紀理天文、歷數的總結,反映了天體運行規律即年、月、日、時各個週期(詳見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由此可見,古人正是應用易卦反映了宇宙萬有客觀規律。故《繫辭》曰:「觀天之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八十年代,朱燦生教授從本世紀月亮運行的百年數據中,發現了現代天文學從未有過的數據規律。將這些數據規律用極座標圖表示,則形成一個太極圖。不僅如此,還發現月亮運動的數據在座標下,總是落在六十四個特徵點上。這些數據規律當完成一個週期才完全重合。朱教授的論文在國際上引起巨大反響。通過現代科學證明,六十四卦的確是一個反映宇宙規律的動態的自組織、自調節系統。近年來,國外對六十四個遺傳密碼的發現,更充分證明了六十四卦的科學性。

推薦閱讀:

永珍遠惜的【人際關係】
正印和偏印的關係是什麼
處好教練的關係 看他是怎麼做到的!
異性之間頻繁做這4件事,遲早要發生「關係」!
類圖-繼承、實現、泛化、依賴、關聯、聚合、組合

TAG:周易 | 關係 | 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