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太極 | 馬成起:練出平常心 練出內氣
引子
要講起由來,太極拳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它是從《易經》、《道德經》中傳下來的,先有的道理,再有的太極這種行,太極就是陰陽二氣,行就是打拳。我覺得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最好的東西。
採訪嘉賓
▲馬成起
馬成起老師自幼喜愛武術,17歲拜京城醉鬼張三的徒弟剪刀賈為師,學習形意拳。青年時期跟隨崇範文習張氏拳,向田秀臣學陳氏拳。退休後更是一心撲在研究內功養生太極拳上。曾跟隨楊瑞老師學習太極推手,並先後從師楊氏內功太極拳第六代傳人李和生老師、朱春煊老師學習楊氏拳。馬成起老師還長期練習王培生三十七式吳氏拳。
他對拳譜、拳論以及太極拳經典著作更是愛不釋手,如饑似渴地從中汲取養份,廣采博收。經過三四十年的潛心研究,虛心求教,集各家之長,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盤拳走架中神氣內斂、蓄而不露、輕靈圓活、中正安舒,達到了內功拳空虛無滯、陰陽相濟、動中求靜的境界。跟老師揉手時,老師的手總是松、空、虛的讓人有如墜深淵的感覺,此時身體彷彿被無形的能量控制,任其發落。
馬老師教拳時常囑咐:不憋氣、不拿式子、不使勁,把心氣放鬆,氣沉丹田、自然舒適,打舒服了就是拳,這叫道法自然。
馬老師還一再強調養生拳不能存發人之心,神、意、氣宜內含,不要外散。要動靜相宜、陰陽相濟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修鍊太極拳是一種有益身心的修養之道。
馬老師的聽勁令人驚嘆。喂手時,我們稍有不對,他馬上能指出你的問題出在哪裡,是哪裡緊了;而有時我們做對了,但哪怕微弱的我們自己也難以覺察,他會高興地說:對!對!要找的就是這東西!所謂「千招易得,一法難求」,太極明師可貴啊!
馬老師對太極拳的熱愛近乎痴迷,他常說太極拳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要把我們老祖宗的遺產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體悟太極拳的精奧,傳承太極拳的真諦,讓更多的炎黃子孫受益太極拳,把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 對 話 --中醫家 VS 馬成起老師
身在江湖傾心太極
中醫家記者:
現代很多人對武術都是比較好奇的,因為大家都很羨慕武俠劇里那些練武術還飛檐走壁的人,小時候也會去做一些練絕世武功的美夢,或者拿個木棍比比劃劃,想像自己像電視里演的那樣,公園裡也經常看到老年人打太極。那您能大概跟我們講一下,您是什麼時候開始學的武術?又是什麼樣的機緣讓您開始接觸武術?
馬成起:
無論是從電視還是電影當中,我們看到的武功高強者,經常刺喉、徒手劈磚、飛檐走壁,甚至有些都能在空中飛了,有些東西都是屬於誇張的了。我生長在北京,北京不止是武術之鄉,因為歷代帝王在這,所以藏龍卧虎,各方英雄豪傑都聚集在了這裡。我是1943年出生的,今年75歲了,從小我附近就有好多練功的人,比如我的大哥,他是摔跤的,我倆差十幾歲。在我小的時候,我大哥就在地上撐牆、打城磚,還讓我給他扣磚,打城磚練完,他就耍城磚,還有耍鐵鏈子,那都是很沉的,所以我大哥摔跤也很厲害。
在我附近還有很多太極高手,走個幾分鐘十幾分鐘就到了,比如醉鬼張三(在北京是赫赫有名的人)、他的弟子剪刀賈(他的形意拳非常厲害,一出手就給人家打過去了)、學陳氏太極拳的一個大弟子田秀成(這是我後來知道的),還有學習張氏拳的那些弟子,都是離我很近很近的,這些人我都接觸過。因為受這種環境的熏染,所以我對這些東西情有獨鍾,從小就開始很喜歡。
我從小體質比較虛弱,小時候又沒有別的事,不像現在有很多電影,那時候看場電影簡直是難如登天,所以我就經常去做健身活動,後來在一定年齡段就開始慢慢模仿著去學一點動作,在十六七歲就開始接觸這方面了。我是住在花市崇文門那一塊,確實能看到有的人像你剛才談到的那樣,飛檐走壁,上城牆很快,城牆那麼高,他蹭蹭兩下就竄上去了,但即使他有輕功,他也不會像電視里一樣在空中飛起來,那是不可能的,那只是一種藝術的誇張表現手法。所以環境的熏染對我影響很深。
中醫家記者:
以前有聽過很多練武的名人,但是現在好像很少聽到這樣的人,您覺得現在像您這樣練武術的人,跟以前比的話,還多嗎?
馬成起:
以前的話練武的人很多,比如陳發科,他是在北京傳的陳氏太極拳,他的弟子田秀成,我曾經跟著他練過;還有剛才說的醉鬼張三的徒弟剪刀賈,他打的是形意拳,我也跟著他練過樁功,練了一段時間。但因為他老讓我擺一個姿勢,或者教一兩個動作讓我自己比划去,我就覺得這個沒意思,所以我只是跟著他練了兩三個月,斷斷續續的,後來就扔下了。現在回想起來,其實他的功力非常深厚,教的功法對身體也有很多好處,但是由於當時年紀輕,我對他的理解不是特別深,現在感到很可惜。
現在就在北京市來看的話,就練功夫這方面,我覺得還是有很多人才的,不過比起原來那會兒,真是不行了。為什麼呢?因為原來那會兒娛樂的東西少,不只是在北京,在很多其他的武術之鄉都是這樣,娛樂項目也都是以練武術為主。現在就不行了,現代年輕人的活動項目多的讓人眼花繚亂,能挑花了眼,很多人就把武術這類東西偏廢了。現代人只是動腦,動眼睛,趴著看手機、網路,頭腦都非常發達,但是從身體上來看,很多人都是亞健康狀態,身體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睡眠不好,頸椎、腰椎的毛病,生活壓力大。這些問題,其實困擾著大部分人,據我知道的(不見得準確),恐怕有70%-80%的年輕人,都有頸椎、腰椎的毛病。
坐不正則督脈病
中醫家記者:
大家在生活中經常低頭玩手機,在公司也是經常對著電腦坐一整天,非常容易出現頸椎、腰椎的問題。
馬成起:
說到坐,不得不提一下。我們人的身體後面有一條督脈,就是咱們的頸椎、胸椎、腰椎、尾椎上下整個連起來的這一條,督脈如果出了問題以後,五臟六腑都會出問題,很多疾病的問題都從這出。咱老祖宗說過這句話,「站如松,坐如鐘」, 一到學校以後,老師說,「站好了」、「同學們要坐好了,坐端正」,為什麼要讓你「坐如鐘」呢?咱們過去說的「鍾」就是老鍾,老鐘的樣子是有一個鐘擺,鐘擺就是一晃一擺的,在老鐘的底下還有個定心的尖東西,要先把鐘擺跟底下的尖尖對正了再上弦,這樣鍾才走得准。所以我們把人的頸椎、胸椎、腰椎跟尾椎這一整條比作為老鐘的鐘擺和對正的這一個整體,如果沒有對正它,那它就走不準,要出問題了。
咱們知道督脈屬於陽脈,陽脈是陽氣,往上升的,後面為陽,前面為陰,陽升陰降。如果說你老是歪斜著坐,你的腰椎、頸椎就歪了,頂不住了,頂不住以後你的陽氣沿著督脈就升不上去,這就要出毛病了。很多人得病就是這個道理。年紀小的時候,腰椎、頸椎都很正常,長大後姿勢不正確了就得病了,所以就要求你應該像鍾似的,得坐正了才好。包括我在北京地鐵上看到很多年輕人,不管是看網路也好,看手機也好,大家都是低著頭貓著腰,累了以後也是折腰拉胯的。你說年輕人有點休息時間,為什麼就不能不好好休息?你可以好好地坐一坐,端正地坐一坐,靜養一下。可是他們就不這樣,還是要低頭看手機,那個頸椎還是不正,彎著。
中醫家記者:
您說的這個問題,我們平時也不會特別注意,上班的時候都是怎麼舒服怎麼坐的。
馬成起:
你剛才談到一個舒服的問題,那怎麼坐才是舒服的呢?其實應該是坐正了以後才是舒服的。
中醫家記者:
是嗎?我現在好像不知道坐正了是什麼感覺,基本上坐得都是比較擰的。
馬成起:
那是因為你老歪著坐,已經把身體的結構給改變了,所以你就會覺得歪著坐才舒服,因為你已經扭曲了,不好正了。
中醫家記者:
那像我們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馬成起:
我現在有許多功法,我講的「內功太極拳」里就有,一個是抻筋拔骨,一個是打坐,或者站樁,或者打拳,這些都可以幫助糾正改善。
太極操與太極拳
中醫家記者:
一提到「太極」,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公園裡老爺爺奶奶練的太極拳。您教的太極拳,為什麼叫做「內功太極拳」?
馬成起:
其實 「太極」二字本身講的就是陰陽二氣,我加「內功」二字有點兒畫蛇添足了。那我的太極拳為什麼要加「內功」二字呢?因為現在大部分打太極拳的,都是像你說的,是在公園裡練太極拳,而且只是在比划動作。其實練太極拳,如果你練了一段時間以後,還是感覺身體里沒有練出氣來,那就說明你練得不對,那就成太極操了。我為什麼要加一個「內功」,就是以示區別於太極操。雖然我覺得多此一舉,但是沒有辦法,就是要區別。
甭管是誰發明的,有的認為是張三丰、王宗岳,有的還說是從陳家溝出來的,咱們先把這個擱在一邊不談,但我覺得太極拳其實應該是從《易經》、《道德經》中傳下來的,是先有的道理,再有的太極這種行,太極就是陰陽二氣,行就是打拳。所以要講起由來,太極拳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不是幾百年,可能是幾千年的事情了。你看,《易經》里的「易」字,按現在的寫法是上「日」下「勿」,實際上應該是「日月」,用過去的寫法它就是上「日」下「月」這麼寫的,日月,日為陽,月為陰,所以《易經》講的也是陰陽。
中醫家記者:
那我要怎麼知道我練的太極拳是內功太極拳還是太極操呢?
馬成起:
比如說練了一段時間太極拳了,練了十年也好,練了幾年也好,甚至練了幾個月也好,但是你練的對不對呢?我經常說,不是你說對就是對,它是有鑒別標準的。鑒別標準就是拳論,有張三丰的拳論,還有王宗岳的《太極拳論》,它們就是標準,它們就是理,不管是打拳也好,還是做什麼工作也好,你首先得明理。
《太極拳論》里就講過這句話,「神宜內斂,氣欲鼓盪」,這就讓好多人聽不太懂了,我來解釋一下。「神」就是把神給收回來,養神;神內斂了,氣就鼓盪,要求你做的是神內斂。咱們從事的所有社會生活,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只要一睜開眼睛,往外一看,神就都是往外放的,包括咱倆現在說話也是如此。我們只知道眼睛能往外放,但其實眼睛還有一個功能,它是可以收回來的,看內里的。神內斂,也可以說是神內收,是一種功夫,懂「神內斂」以後,你就能慢慢摸索通過守哪個竅位,內氣才有鼓盪,「鼓盪」就是氣在身體裡面一種運動的形式。所以沒有「神內斂」,你就不明白什麼叫「鼓盪」。
太極拳論《十三勢歌》里還有一句說「腹內鬆勁氣騰然」,就是腹內你要鬆勁,「氣騰然」是要求你做到的,什麼時候做到「腹內鬆勁」了?「氣騰然」就是在你體內出現的一種現象了。「騰然」講的是什麼呢?就好像眼前一個蒸饅頭,它在冒氣,氣上來了,氣是從饅頭體內上來的,這就是有氣騰然的一種現象。
再要談到高級階段,那就應該達到一種「無形無相,全身透空」的狀態,在這我簡單說一下。在打坐或者站樁的時候,如果出現一種「我空了,我都忘卻了自己」的狀態,這個時期就達到了「無形無相」的高級階段,說明你的經絡氣血沒有阻塞,全通了。
所以說打太極拳,練的是陰陽二氣。你練的時間稍微長一點,如果這種現象還是不出現的話,那就說明你練的是不對的。當然,你剛練幾天是不可能這樣的,就是你真練對了,也不見得能有。
中醫家記者:
那您認為普通人大概練多少年就會出現「氣騰然」這種現象呢?
馬成起:
太極拳要是練不對,你練個十年、二十年都不會有,因為你練的只是拳腳功夫。你要練對了,很快就會出現這種現象。我練了這麼多年太極拳了,總結出了一套很成熟可行的方法,有八個要點:第一、練出一顆平常心;第二、把身體練鬆柔;第三、把身體筋骨撐開了;第四、把氣練足了;第五、把經絡練通了;第六、把穴位激活了;第七、用神意氣帶著打拳;第八、出防身功夫。這前七要都是養生的。
這八要,我可以說我都練到身上去了,我教別人也要讓他們把這八要練到身上去。跟我練的這些人當中,基本上大部分人都能做到這八要,但是境界不一樣。比如平常心,這個太重要了,平時大家都特別需要,我給它放到首位上去了,無論你在工作、生活、學習當中,都需要一顆平常的心。那平常心怎麼練出來?通過跟我練習,你就可以掌握什麼叫平常心,我能幫你慢慢找出來一些東西。我講的這些東西,是我練到身上的東西,實實在在的。
太極拳不能玩虛的
中醫家記者:
您剛才說到教內功太極拳,這個功夫應該是言傳身授的吧?可以通過網路的一些方法,比如看您的視頻或者文章來學習嗎?
馬成起:
練內功太極拳,重點還是要靠口傳身授,這樣才能得到更多更好的東西,尤其是往高階段的修練。當然,在網路當中的話,也能學到一些東西,像建立一些「有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的」的認識,或者可以在網路中說理,把道理給人講明白。比如說我在網路上看了一篇文章,認為文章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那我就可以直接在網路上給你解釋明白了。即使是練過太極拳的人,他也不見得能看懂那些文章,我可以在網路上給你解釋清楚。而如果你是在我跟前練的,我只要用眼睛一掃,把你的手一調整,你的氣就能下去。我不管別人跟不跟我學,這都沒關係,但我說的這些話就是,丁是丁,卯是卯,一點兒不帶虛的。
中醫家記者:
對,您們練武術的人都是比較實在的。
馬成起:
也不一定,我對現在武術界存在的一些現象很不能認同,我覺得說空話、說大話的人太多了。
中醫家記者:
確實,現在網路上也出現了一些騙子,搞的大家有點害怕氣功、功法這類,印象可能不會太好。有些人看了會很懷疑,只有親身經歷了,才可能會相信。像氣功這類東西,我們學習中醫的,肯定都知道,也會相信,只不過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有沒有遇到真的。
馬成起:
對,像有的人看了我的推手,都說我是個騙子。不過我不怕,因為我覺得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最好的東西,你不懂它,是你的損失,你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反正我也沒法堵你的嘴。你不懂,我還非得讓你說懂,這也不合適。
現在還有各種各樣打太極拳的比賽,比如套路比賽。套路比賽是有規定的,各種規定講的都特別的細緻,有詳細的評判標準。比如說這一套拳打幾分鐘,勢要下得多低,腿要抬得多高,用這些來分冠亞軍。像這種情況,我就覺得這是「太極操」,追求的是外形的漂亮,不是太極拳。這種比賽可能會出現一種現象,比如說,你可能是二十多歲練過體操,身形條件都特別的好,當你加入到太極拳的一個隊伍里以後,學了半年,可能學了一兩套吧,包括太極劍你也可能學好了,因為年輕人很聰明嘛,這時就有一場比賽,由於你各方面條件比較好,你腿抬得也高,劈叉也能劈得下去,沒準你就能拿一個冠軍。可是在這個圈子裡頭,有很多人都是練了很長時間的,四五年甚至十幾年的,如果按這個來說,我就覺得應該是四五年的和十幾年的打得好。但他們不見得能拿冠軍,這其中的原因,可想而知了,就是因為他們的動作不漂亮。真正打太極拳應該是意在先,全憑心意下功。
中醫家記者:
現在評判的標準可能高度不夠,因為像您說的,太極就是陰陽二氣,我覺得這跟中醫一樣,都是比較深刻的東西,沒那麼簡單。但想通過這個幫助評判,也還是存在困難的,用動作來作為評判標準,可能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
馬成起:
對於這些冠軍,我覺得不認可人家,有點委屈人家了,如果把它叫做「太極操」的冠軍,那我一定是鼓掌恭喜的,但要說是「太極拳」的冠軍,那我是不太認同的,畢竟人家練了這麼多年都拿不了冠軍,你一個剛連了半年的奪冠了,說不過去,我是這麼想的。
「腳底紮根」之誤解
還有,現代社會上練太極拳的人,不管是練陳氏、楊氏、孫氏、吳氏等等派別的太極拳,都要特別注意「腳底紮根」的問題,不只是站樁,打拳時也要注意。我認為很多人對「腳底紮根」有一種誤解。腳底紮根對不對?腳底紮根對,但是必須要給它鬧明白到底要怎麼「腳底紮根」。
我認為,在前期就開始腳底紮根是非常不對的。如果腳底一使勁,一紮根了,你的腳底就要整個綳起來用勁了,用勁以後你本身的氣血就不通了。很多練武術的人都說「要腳底紮根」,因為腳底使勁了就能站得穩。但同時,練武術的還有另一種說法,「練武術應該是上虛下實的」,這種說法也是對的。按太極拳來說,太極拳練的是陰陽二氣,說一句簡單的話,就是能把氣練足了,讓氣在體內通暢地運行,這是練太極拳的目的。其實打太極拳的時候,你應該感覺自己腳底下像是踩在海綿上,身體裡邊的氣沉到丹田,從丹田再沉到腳底下去,這個氣是可以跟地氣相接的,之後氣還能從腳底下返上來。很多練太極拳的人不懂得這個道理,一開始學就腳底紮根,導致只有上身在活動,打的都是半截兒拳。如果說你腳底紮根了,你就人為地阻塞了你的氣血,這叫「其根自斷」,這樣腳底下一使勁,你的腳腕子活動不靈活,你的小腿活動不靈活,你的膝蓋活動不靈活,你的大腿活動不靈活,當你上身轉的時候膝蓋沒有轉,就容易把膝蓋給扭傷了。這樣就造成了有的練太極拳的人是有一搭沒一搭地練,因為他們用的都是一開始就腳底紮根的錯誤練法。
現在很多練太極拳的人膝蓋都有毛病,練了太極拳幾年以後,原來膝蓋很好的,練著練著膝蓋就不好了。到醫生那去看,說我這兒疼我那兒疼,醫生問怎麼回事,檢查完一看,膝蓋有毛病了,毛病還確實不小,有的還是半月板損傷的,得送去手術或者怎麼著。反正只要醫生問「你做什麼活動啊」,回答說「我打太極拳的」,醫生就說「你別打太極拳了」。其實不是太極拳不好,是你沒練對。如果你按照錯誤的方法去練,你下的功夫越大,損失就越大。但要是真正按照正確的方法去練,比如我的方法,你就不會出現膝蓋的毛病。我們練太極拳也好,做任何活動也好,都是為了身體好,不能運用錯誤的練法反而把身體練壞了。
練太極三大功課
中醫家記者:
原來太極拳練得不對還有這樣的副作用,那我們要怎麼做才能保證我們是在正確地練太極拳,或者說我們要怎麼把太極拳練好?
馬成起:
一般情況下,要練好太極拳,有兩個功課是必須要做的,一個是站樁或者打坐,再一個是打拳。但是真要練精太極拳,還有一個功課是必須要做的,這個就是推手。
推手在社會上分兩種,一種推手是用身體的柔韌性來推,一般情況下,這就屬於有點外家的了,也就是互相之間有點較力了,力大勝力小,一般就在圈裡頭互相爭,你把我推出去了,我給你推出去,以推人出去為勝利。另外一種推手是內功推手,這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摸索,大概一兩年之內都是在找這個勁兒,就是找內氣,看有沒有練出內氣來,用內里的東西和別人來推。這種推手的特點是身上一點都不掛力,互相幫著全身都是放鬆的,這種推手好。
推手跟打拳的關係我也稍微講一講。在京城老一輩的,包括我們這些人中間,一直流傳著一句大家都認可的話,「打拳不推手,什麼都沒有」,就是沒經過推手,你就不知道他的拳練得好不好。所以推手是為了檢驗打拳打得好不好。打太極拳講究的是松,講究的是一個內三合和外三合,但是這個人究竟打得好不好,我們就可以通過推手來檢驗他。推手中出現的那種用內勁兒,看著是用很輕的力把人推出去的動作,那種形態,那種精氣神兒,是你應該用到打拳當中去的,這是推手跟打拳的關係。關於推手,我就這樣簡單的介紹一下。
還有人問「氣功為什麼能治病」的,通過我的推手你就知道了。我的推手不是說誰要打敗誰,要是把問題完全放在誰勝誰負上,就有點太簡單、太局限了。推手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內氣的外放,內氣能隨著推手一起外放了,就證明氣功能治病是真實的。從我自己的體驗來看,四五十歲的時候,我曾經在地下室工作了七八年,可想而知,我的濕氣特別重,寒氣也特別重,那時候我上樓梯都有點費勁了,但後來我就是通過這種真正的太極拳的練法,給它練好了。
不管相信不相信,當然相信更好,就是有不相信的人,只要他跟我學了,我就可以讓他百分百地相信。但是他要是一上來就跟我試驗,跟我動勁的,一般我還真不跟他動,因為我也不是特意為了顯示這東西的。他必須先按照我的方法去練,不按照我的方法練,他全身都是一股子的橫力氣,整個人的氣都是不通的,他就推不起來,要是氣真能通了,他就推得起來了。
我還想說一個現代社會很普遍的現象,有的人十幾歲、二十多歲或者三十多歲的時候,他的元氣很足,但是由於練的始終不得法,沒有真正按老祖宗氣功的正確方法去練,反而把元氣都給練沒了。按照中醫的說法,元氣那是本,把本給丟了是很慘的。他練的都是別的硬的東西,練的都是力,他還是在練外在的東西,所以以後就不相信這個了。
中醫家記者:
我還想問一些關於站樁的問題。您說太極拳三大功課是站樁、推手、打拳,之前還介紹了推手以及推手與打拳的關係,那站樁跟打拳又有什麼關係呢?
馬成起:
談到站樁和打拳的關係,也有句話說「練拳不練功,到了一場空」。「功」就是站樁,比如起落樁、太極混元樁,這些都是功;「功」也是你練的內氣,你要把內氣練足了 。站樁就是為了讓你能夠把神收回來,能夠靜靜地守著你身體的一個很重要的部位,這樣的話氣就可以練足了,練足了以後氣就可以布散到你四肢上去,把身體里的各個部位都給竄到了。其實要說起來,太極拳的組成就是因為有了各種樁功,把這些樁功從中間銜接串聯起來,以後就成了一套太極拳。所以太極拳的每一式都是一個樁,比如單鶴亮翅、海底針、打虎式,打起來以後每個式全是樁功。這麼一來,我手裡就有很多樁功了。
還有人說「我長期站樁就夠了」,其實長期站樁只是站著靜練的,打拳就不一樣,你要真正做對了,打拳時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姿勢都是在抻筋拔骨。抻筋拔骨就是給你把僵硬地方的筋骨抻開了,抻開了氣就衝過去了。你要完全靠站樁是不會起到抻筋拔骨這麼好效果的,得把打拳和站樁結合起來才行。
中醫家記者:
那站樁是站的越久越好嗎?還是說是有個時間限制?
馬成起:
當然是時間長點比較好,應該站到40多分鐘到1個小時。其實用正確的方法站樁,你會越站越舒服,有時候你站著樁,根本就不想停下來。
中醫家記者:
但是很多人是越站越受不了,最後都不想站了。
馬成起:
那是練的方式錯了,我教學生,他們站的時候用眼神一看,就能知道身體哪裡緊,再給一調整,就舒服了。
我的站樁方法
關於站樁,別人有別人練的方法,各有所長。我把我的方法說一下。
開始是兩腳與肩同寬,自然站立,全身放鬆。首先是心態要放鬆下來,要安靜下來,其實真正的放鬆應該是心的放鬆。這點很難,慢慢練,你要下功夫在心放鬆上。站直了以後(整個腳後跟與身體差不多成一條直線,不要站在腳尖上,一站腳尖人可能就歪了),略微的往中跪一下、往前跪一下。往前跪的同時,輕輕地把腳腕往上提,膝往上提,胯往上提。往前一跪,再往上一拿,是這樣的順序。腳底下,想它是踩在海棉上,五趾輕輕的吻地,讓腳底下的湧泉穴空了,這樣腳底下就站好了。腳底下為什麼要這麼站呢?因為我們要讓腿上的氣能夠上下貫通。一般走路也好,站著也好,我們全身一百多斤的重量都是要壓在我們腿上的,一般我們認為,輕鬆休閑的走路方式才是好的走路方式。但如果腳底下一使勁,你走起路來就很沉很沉,關節上的氣也貫通不了。所以你要把腳腕的關節也往上給拿起來,讓它離了縫,想著氣是從這條縫通過去的。腳底下不能五趾抓地,就是不能全腳掌著地,而是要輕輕地吻地,輕輕地像點地似的,同時還要自覺能動地起來。這不是那麼好練的,還是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達到這種狀態的。
腳底下解決了,再說前邊這一塊。有句話說 「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氣沉丹田」,這三句其實全是為了放鬆,為了撐開骨節的。為什麼要含胸拔背?中醫里,後背為陽,前壁為陰,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為了精神,或者是別的原因,比如背個書包,或者是在進行軍訓,再或者是練體操的時候,都需要挺胸抬頭,但是你一挺胸,陰不就變成陽了嗎?所以這都違背了人體的正常生理情況,正常的應該是後背中間那弓,往兩邊伸展開去的樣子。「拔背」就是舒背,把背舒展開來,舒展開後再往裡一含,前面就變回為陰了,這樣就符合人體生理了。
沉肩墜肘要怎麼做呢?沉肩墜肘就是兩手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肘向下、向後、向外,再向前往裡頭一裹,這樣兩個胳肢窩也會跟著往裡頭裹了,然後想像這裡進去了水似的,讓它往下走,沉到丹田那去。
之前你含胸拔背,使得後背的骨骼拉開了,現在沉肩墜肘,就使得肩肘的骨骼拉開了,包括五個手指頭一起墜下去,手的骨骼打開縫,讓氣衝下去,整個胳膊肘的氣也都下去了。通過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帶動胸部骨骼的微調,為意和氣的下行打開通道,實現氣沉丹田。
再來說「神」,神應該是眼神,眼神要平視,並且眼睛要稍微往下一合,這時候虛靈景境就出來了。這是形同什麼呢?舌頂上鄂,眼微張,嘴微閉,面帶笑容;眼觀鼻,鼻觀心,心觀肚臍眼。當你這些做好了,你就真能氣沉丹田了,氣沉丹田的作用太大了。
這是前邊的身體,其實你聽我說了這麼多東西,但做起來是很快的,你這麼一想,這些動作就全做成了,但我又必須給你講仔細了。
後邊應該怎麼辦?後邊有一個很重要的大穴位叫「大椎」。咱中醫人都知道,頸椎、腰椎有毛病的時候,尤其是頸椎,跟大椎關係特別大,可能在大椎這裡扎一針,拔一下罐,或者艾灸一下就好了。這主要是能夠上下通絡,頸椎跟腰椎的經絡通了,氣能夠運行通暢了。我的「八要」裡面,第六要就是激活穴位,後面就是把大椎激活,把大椎定位了以後,你的骨節就會一節一節地往下響,像撩帘子似的,一直撩到尾閭這(尾巴骨最後一節),讓它墜地,像千斤墜一樣墜到地上去,這時候你的腰椎跟尾椎的骨節就都拉開了,你的整個腰椎跟頸椎的氣也就通了。再加上眼睛平視,下顎微收,虛靈景境就出來了。有的人得血壓高或者其他疾病,跟他不能氣沉丹田,或者後邊的督脈與前邊的任脈不通都有很大關係。
中醫家記者:
我覺得您講得很明白,非常講究,跟那些斷章取義的講解很不一樣,一般可能就只強調一下動作,沒有您講得這麼細緻。您再繼續給我們講一下,剛才說的氣沉丹田的好處?
馬成起:
氣沉丹田的好處太大了,你要真能氣沉丹田了,你的任脈也就通了。現代社會上的人,可以這樣說,因為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的原因,氣都浮到心口上去了,但其實只有氣沉到丹田了,心口沒有堵上的感覺,你才會覺得舒服。按老百姓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把心放到肚子裡頭」,雖然說的不是特別準確,但這句話內涵很深。把心氣放到肚子裡頭,肚子就是在下丹田。「順者亡,逆者仙」,從小孩開始,小的時候心氣是在下丹田的,慢慢長大了,心氣就往上走了,一點點往上走,到了老人要斷氣的時候,就呼嚕呼嚕地喘,那就是氣已經走到喉嚨,在嗓子眼這了,氣一斷,人就走了,這就是順。咱們練這些氣功,其實就是要讓氣往下逆著走。
中醫人要練太極拳
中醫家記者:
聽您之前講的陰陽、督脈、任脈之類的,讓我感覺武術跟中醫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我們中醫也在強調元氣,中醫里的藏象學說也是以五藏為主,以氣為主。您覺得練太極拳跟中醫有什麼樣的關係?
馬成起:
中醫是你有了病給你治病。你的經絡不通了,你的穴位堵塞了,中醫就利用針灸、方葯等方法把你的穴位激活了,實現疏通經絡,調動氣血運行的作用。但這都是外力,只是幫你疏通一下這個氣,但是如果你內氣不足,下次就還會出現。而練太極拳或者練氣功,則是幫你把氣練足了,讓你有足夠的氣去引導穴位,疏通穴位。可以說,這就是我練的這個「內功太極拳」為什麼又叫「養生太極拳」的原因。比如說命門,我可以做到我一想我這命門,就可以讓它動起來,把它激活。中醫里的經絡就跟咱們的交通道路似的,而每一個穴位就是十字路口,十字路口那有點堵塞了,你只要把它疏通了,那道路就通了。我為什麼說「氣沉丹田」這些問題,其實就是說,經絡就是小中天,經絡里的氣運行通暢了,你就可以把小中天都練通了。那有的人就想了,「把小中天練通了,那可不是容易的事啊」,確實是不容易的,但當你有了正確的方法,就能夠把它練通。另外,氣功對針灸也很有幫助,針刺的時候如果醫者能感受到針下的氣感,那它的療效肯定就優於一般的針刺。
我認為中醫人練氣功、練太極拳是非常有必要的。醫生每天都在跟很多不同的病人接觸,年輕氣盛的時候,氣盛就氣旺嘛,我們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個時期你可能還感覺不到什麼,但當時間長了以後,如果說哪天你體內的氣不足了,那你以前積攢起來的病人的病氣就很容易過到你身體里去了。但是通過練太極拳,中醫人可以把自己的氣再練足了,所以我一直強調,中醫人一定要練氣功,要練太極拳。你不練的話,給人看病時間久了以後你怎麼辦?我們有一句話說,「醫者不自醫」,就是說的醫生治不了自己的病。再說你自己都病歪歪的了,給人看病病人也不相信你,「自己都咳嗽帶喘、面黃肌瘦的了,你給我治什麼病啊」?我說的話可能是不好聽,但都是實話。
中醫家記者:
確實是這樣的,很多醫生他接觸了太多病人之後,他就會有病,而且他的病不是一般的病,一般都是很複雜的病,可能是他自己搞不清,別的醫生也不太好搞清的病。
馬成起:
再複雜的病,治療基本上也離不開這幾點:把氣補足了;把經絡疏通了;把整個身體筋骨都松下來了。你把這些根本的問題解決了,那就不只是治療個體的病了。練了太極拳以後,將來你可以摸我的腰椎、尾椎這一塊,或者是摸大椎,你一摸就感覺底下一節一節的骨頭都在動,你都能感應得到。這些體會跟中醫人說,中醫人就能懂,知道這都是真實存在的東西,你一摸能感覺到底下骨頭都開了,那氣肯定就能衝過去了。不光是我自己練可以達到這種程度,我教給別人正確的方法,別人也可以練到這種程度。
中醫家記者:
如果說你跟一個普通人去說氣功、太極拳這類的,他們可能會覺得無所謂或者不相信,但是你如果跟一個中醫人說的話,一般都會很感興趣,容易產生共鳴,甚至很想學習,因為他們知道陰陽,有傳統文化基礎。只不過他們可能當下還沒有遇到合適的機緣,還沒找到一位合適自己的老師跟著學習,這樣的情況會多一點。
馬成起:
我特別希望藉助中醫家的平台,讓大家注意到我前面談到的「腳底紮根」的問題。我這人不想保留,凡是我知道的東西,都盡我所能地往外傳播。如果有人真對太極拳感興趣的話,或者想看看我說的這些話到底是不是真的,歡迎你們考驗。另外,我也希望中醫人可以練點樁功,比如一字樁,那是比較簡單的,可以好好練,對自己、對病人都能有非常大的幫助。
學拳信息
受中醫家邀請,馬成起老師11月中旬將來深傳授內功養生太極拳,歡迎各位同道關註:
相約太極緣 | 馬成起老師赴深傳授內養太極拳
漫漫中醫之路,
從以前的形影相弔,
到現在的惺惺相惜。
加入中醫家,
你不再是一個人。
醫路相伴,不孤單。
本文為中醫家獨家採訪,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輯 | 朱麗莉
記者 | 王香芝
我是一位中醫
●我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全世界的中醫人,
可以在我們自己的社區里自由地飛翔、交流。
我夢想有一天,
每日精彩紛呈的社區、新鮮醫案,
我們可以第一時間品讀互動。
我夢想有一天,
無論身在何時何地,
我都可以輕鬆管理我的患者和他們的健康。
中醫家會承載您的夢想
起航,為您圓夢
推薦閱讀:
※欲練太極,先明無極(二)
※陳氏太極拳四十二發勁(下)
※太極雜說32-33-34-35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第27式雲手學習分享
※八字命理(5)(天德,月德,天乙,太極,國印,天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