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法是明燈


黃念祖老居士一九八七年演講於北京蓮舍,一九九一年初夏重訂

要蓋摩天大樓,必須有堅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具有航海地圖與羅盤;欲證究 竟果覺,成就無上菩提,對於無上的聖教,必先有正確的基本認識。在修行的道路上,能辨 別重要的途徑,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見。在密法中見,修,行,果,先有 正見,才有正修。所以本文之目的,試圖用淺顯的道理與文句,指一指佛教的根本勝義與修 行的要徑。希望初機的同修,認清目標與道路,穩步前進。

(一)本師證悟的無上勝義諦-----大教之源,萬法之本。

當初本師釋迦牟尼佛,捨棄了王位,捨棄了最美麗的眷屬,捨棄了世間難捨的一切,只 是因為大悲心切。他做太子時看見鳥吃蟲子,看見眾生為了生活而互相吞吃;又看到有老 人,有病人,有死人,人有這麼多的苦痛,老,病,死皆不能免,自己不能無動於衷,不能 不去救度,於是就出家了。當時印度許多種外道,現在西方人學東方,對於印度的婆羅門外 道(梵)還是學的。梵水平很高,相當於中國的老子。太子出家後,對所有的外道名師,一 一參拜求學,但很快就達到老師的造諧,同老師相齊等了。再要前進,就須另找新老師了。 於是從一個又一個,全都學遍了,仍是不行,只有靠自己。就在菩提樹下,結吉祥草為座, 發大誓願,不證菩提不起於座。在臘八夜裡,一眼看見明星豁然大悟,徹見本來。悟時開口 的第一句:「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一切有 生命有情感的生物,都具有如來(如來是佛十號之一,就是佛)的智慧與功德。佛就是覺 者,最徹底的覺悟者。一切眾生在迷惑之中,尚未覺悟,可是都已經具有如來的智慧和功 德,這是在釋迦牟尼佛之前,沒有任何人說過的。中國人讀四書五經,老子道德經,諸子百 家,都沒有這樣的語言。老子是恍恍惚惚的有這麼點體會,說道:「恍兮!恍兮!其中有 物,吾不知其誰氏之子,象帝之先。」所以老子就比孔子高了。「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一切眾生都有如來的智慧功德,怎麼當前你不顯出來呢?鳥還要吃蟲子啊!蟲子還要被鳥吃 呀!你們不都是佛嗎?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妄想執著的障礙,對於自身本具的智慧光明 種種功德之相,不能證得。很簡單,就這四個字:「妄想執著」。因為妄想,妄就是虛妄, 就是錯誤的。近代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物質,時間,空間,都是由於人的錯覺,佛教則 說由於妄想,因心在妄動,才看見萬類萬物。我們不但有妄想,而且執著。堅持所見,搞什 么就著什麼,抓著什麼就粘在什麼上頭,擺脫不開。執是堅持,著是粘住。妄想是錯誤,執 著是堅持錯誤。由於妄想執著,所以眾生就不能證得。本有的佛性,本具的智慧德相完全顯 不出來。

本師世尊以上的開示,道破了宇宙的玄秘,也道盡了宇宙的玄秘,這是十方如來的心 髓,是三大藏教的源泉,一切經論,一切修行法門,莫不從此推演而成,因此這是聖教的基本;

一切法門的出發點,也即是一切法門的歸止。一切莫不從此語流出,一切也莫不流歸此語。

一切眾生,蠢動 含靈,平等平等,同具如來智慧德相,也即是同具佛性。佛性即是妙明真心,法身如來,真 如,實相等等。所以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無差別者是本體,凡事有體有相有用, 在本體上無差別,可是在相用上就有差別。如來離妄,所以成聖。眾生執妄,沉淪六道,雖 然本具佛性,依舊昏迷不覺,若欲轉凡成聖,只在遠離「妄想執著」。眾生墮在妄中,堅持 不放,膠粘繩縛,雖然本有法身,可是法身的神妙相用,無法顯現。更嚴重的是,自有佛 性,不能認識,不敢相信,如《首楞嚴經》所說自己本來有頭,可是偏偏認為自己無頭,四 處狂走,另覓自頭,所以學佛首先須認識,自頭從未丟失過,何須「頭上安頭」。若問如何 辯認,請看臨濟禪師法語:「有一般學人向五台山裡求文殊,找錯了也。五台山無文殊,你 欲識文殊么?只你目前用處始終不異,處處不疑。此個是活文殊。」又說:「赤肉團上有一 無位真人,常從汝等諸人面門而出入 。」「今日多般用處,欠少什麼?六道神光,未曾 間歇。」「心法無形,通貫十方。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 在足運奔。」臨濟禪師直指目前眾生用處,眼見,耳聞 手執,足奔,都是通貫十方的心 法。即是六道神光,也正是自心的「無位真人」(臨濟喜用此語,意指妙明真心,自家的法 身佛)從自己面門出入。這就是活文殊,也即是「你目前用處」。目前的「用」必然有體, 其體就是無位真人,是他從面門出入。從體起用,從用使你認識活文殊。這就是從用顯明了 本體。體用兩者關係可歸納為「從體起用,『用』顯本體。」迷人不識本頭,只因妄想執 著,於是奔走找頭,狂心不歇,這就是眾生。一但覺知本頭就安住在脖子上,於是狂心頓歇 「歇即菩提」。別無他術,只是消除其錯誤顛倒的「妄想執著」而已。這即是最真實,最徹 底,最直接,最了當,最殊勝,最圓頓的 「修」。蓋「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性修兩方面可歸納為「從性起修,『修』明自性。」

(二)生死苦海六道輪迴

眾生由於妄想執著,起惑造業,豈但障蔽了本有的佛性,而且招致種種業報,沉淪生 死海中,輪轉六道,欲出無期。而且輪迴之說是佛教獨有的。一般是斷見,認為死了就完 了,一切都斷滅了。另一種是常見,認為死了就是鬼,鬼老存在。沒那麼簡單。斷常兩見都 是錯誤的,鬼是六道之一,都在輪迴轉變,無有休止。輪迴之說國內外已經證實了,死了之 後還在輪轉,有前生有後世,已經得到證實。今天看到國內外的報導:姐妹兩個,一個五, 六歲,一個十一歲。在外國高速公路車禍太多了,因為車超速,把兩姐妹同時撞死了。他們 的父母很傷心,原來的房子住不下去了,因為一看見房子,睹物思人啊!她們姐妹活著的情 況都想起來了,只好擺脫,就換了地方住。過了一段時候,又懷孕了,生一對雙胞胎。雙胞 胎沒什麼奇怪了,但是他身上都有記。而這個記一個在頭上,一個在背上。就是兩姐妹撞車 受傷之處,所以今生這個地方就有記。並且兩姐妹都常做有車開來直撞自己的惡夢。中國也 有類似的事,上海一位工程師訪問了一個記得前生的人。他前生是土匪,與軍隊遭遇,他們 土匪就跑,後面就開槍,一槍從後面打進來,他就死了。死了他就投胎了。他並說:「我前 生挨槍子的地方,今生凹一塊。」這位工程師摸了一摸,果然在脊椎旁邊凹下去一公分多, 是一個坑,正是前生挨槍子的地方。 佛教的輪迴之說,不但國內當前有許多活生生的事例來作證明。國外也同樣有大量的人 死後又投胎的真實事迹。並且進行了種種研究,出版了專書,證明確有輪迴之事。佛教認為 由於眾生妄想執著,造種種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一絲不爽。於是或因還 債,或因索命,種種因緣,輪迴六趣(即六道)。天,修羅,人是三善趣;畜,鬼,地獄是 三惡趣。人在中間,人就很苦,惡趣中的畜生比人更苦。七十年代初我在郵電學院確山干 校,曾經被派去養豬。豬真可憐,豬的可憐不在於它自身被殺,更可憐的是:註定了它的所 有的子子孫孫都要被殺。這真是一個大苦,不但自己被殺,子子孫孫都要被人殺光,被人吃 光。誰都有父母,誰都有孩子,誰不心痛孩子,你的子女註定都要做人家嘴裡的菜,這苦不 苦啊!這還是輕的呢!鬼趣的苦,地獄中苦更不可說呀!鬼沒有不挨餓的,所以叫做餓鬼, 看見水,都是濃血,渴得嗓子冒火,也沒法喝,食物進口就化為烈火。 里放焰口就是救濟 餓鬼,這個法為什麼叫焰口,因為餓鬼滿口都冒火焰。放焰口是密法,要給餓鬼開喉嚨,把 食物化為甘露,使餓鬼都能受用,並加持說法,救度餓鬼離苦得樂。 鬼趣的監獄,就是地獄。地獄有多種類形,罪報的形式,受報的長短,都隨眾生所犯的 罪行而有差別。地獄之罪,十分慘重。人間一夜,地獄已經歷無數生死。例如炮烙地獄中, 燒紅了的鐵柱子,可是多淫眾生妄執過深,習氣太重,他看見燒紅的鐵柱,他就抱住,於是 燒焦了,他為什麼去抱?多淫的眾生,淫慾心特別重,他的業力支配,使他看見這個柱子是 個美女,看見美女他就不由自主的去擁抱。擁抱就燒了,疼啊!死了。介是記性太壞了,風 一吹又活了,活了又忘了,看見美女還要抱,就這麼一千次一萬次,一萬萬次也記不住。所 以是愚痴,愚痴到了萬分。所以地獄就是這樣形成的。人是屬於善道,但人也是很苦啊!也 八苦交煎。愛別離苦,你總有愛別離吧,愛的人要別離呀!越是愛,別離的時候就越是苦。 因為是凡夫,一另就永別了。難道不苦嗎?怨憎會苦,怎麼這個同事單讓我和他碰上了,真 彆扭。越彆扭,越碰到一起,到那都碰到些彆扭人。你因緣不好到那都怨憎會,最不理想的 是這樣:有的夫妻,兩人在一塊就吵架,就怨憎會,等兩人分開了又彼此想,又成了愛別 離。所以說眾生沒辦法。還有求不得苦。你總有個求不得,求不到手的事物,你求不死就求 不到手。求不得每個人都有。成吉思汗打平了歐亞,想不死不可能。因為有求不得苦。再加 上人人都有生老病死苦。還有五陰(即蘊)熾盛苦,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觀自在 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眾生恰恰相反,妄想執著,於是五陰熾盛,受一切苦厄。 五陰障蔽了本有的佛性,所以它最苦,余苦皆從它而生,其為八苦。這就是人類的八苦。八 苦交煎,其苦萬狀。 至於地獄之苦,文中極簡單的介紹,詳情讀讀《地藏經》。其它宗教是把地獄當作神的 懲罰。而佛教就不是這樣,佛是極慈悲,是平等。佛就是覺悟的眾生,眾生就是還沒有覺悟 的佛。平等平等。佛沒有罰人的思想,《地藏經》中佛拜託地藏,連稱,地藏地藏啊!拜託 了再拜託。我讀了《地藏經》老要落淚啊!釋迦牟尼佛拜託地藏菩薩,這個人只要生前有那 么一點點,細頭髮尖那麼點善,你都不要叫他進地獄啊!拜託地藏啊!不是佛處罰你進地 獄,佛是大慈悲,大平等,但是眾生有時候沒有辦法啊!習氣太重。妄想執著,過於深重。 自 地獄,自抱鐵柱,徒喚奈何!

(三)背覺合塵與背塵合覺

眾生沉淪六道,受無量苦,十分冤枉,因為眾生本來與佛平等,具有同樣的智慧功 德,只是由於妄想執著,枉受輪迴。所以我們要理解佛教,要自覺覺他,都須從這句話開 始:「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一句話啟發我們的智慧, 也增長我們的悲心,不但我們自己不要枉受輪迴之苦,我們也應讓一切有緣的人出苦。你總 有最關心的人吧,你忍心讓他在地獄中這麼受苦受難嗎?先說今生有親的亡者你不忍心吧, 而且過去的亡者無量無邊,決定有許多曾是至親骨肉,可是當前正在苦趣受苦,你能夠無動 於衷嗎?焉能不發大慈悲心救度。所以從世尊這一句話就引起我們要自覺覺他。我們可以自 覺,可以覺他,因為自他本來都是佛,都跟佛是平等的。只要去掉妄想執著,那就恢複本來 面目。輪迴本是空的。那麼怎麼做呢?總是很簡單,只是覺與迷。迷的是什麼呢?迷的是塵 世間這些事,所以叫作塵。覺是本有的覺性。塵是塵勞妄想,與覺對立。眾生是背覺合塵, 對於本來的覺悟,本來和佛一樣平等的心,完全不認識,只知欣賞這些聲,色,貨,利,心 中想的只是加官晉級,享福受樂,這叫作背覺合塵。你跟這個覺就違背了,你的心所想的跟 塵就相合了。這樣你在六道中轉吧。 輪轉六道,就因為背覺合塵,所以要迴轉,回頭是岸。你背了覺向塵,現在回頭,背塵 向覺啊!這就回頭是岸了。你把頭回過來,不向塵向覺。所以那天講的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 門。不是去聽聲音的美妙欣賞聲音的柔和。甚至去分別這個聲音是罵我,我就生氣,恭維 我,我就高興。被聲音所迷。所以反一反,不去聽聲,去聽是誰在聽?能聽的是誰呀?不去 聞聲塵,而去返聞自己的聞性,這就是背塵合覺。我們現在都想度眾生要成佛,要擺脫生 死,要普作救度,宏揚正法,這些思想就是背塵合覺的開始了。開始有這種念頭和想法要 向覺悟。這就是可貴的「始覺」的萌芽。久久堅持不斷發展,就自然達到念念之間,事事之 間,處處之間都是背塵合覺,慢慢就跟本有的覺性就合了。就是說有一天始覺能與本覺相合 了。你若能完全相合,徹底恢復了本有的佛性,也即是本有的法身,那就是成佛了。所以一 個人背覺合塵就六道輪轉,受苦無盡。要能背塵合覺,可以出六道,得到徹底覺悟,成為九 界導師,普施救度,自利利他,自覺覺他。

(四)勸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

背塵合覺,再把他說得具體一點。在塵勞之中最厲害就是貪,嗔,痴三毒。貪是貪戀, 貪求,貪愛,貪名好利,好色貪杯等等都是貪心。嗔是嗔恨,仇恨。發脾氣,暴燥如雷,笑 面虎,笑裡藏刀都是嗔心。痴,愚痴,不懂道理,不明是非,無有智慧,不信正道,這是痴 心。稱為三毒。再加上一個字就是「慢」,我慢,老覺得自己高明,比別人強,別人的作品 都不如我的,老子天下第一。再加上一個字就是五毒。第五個字有不同的說法,一個是疑惑 的疑,一個是妒嫉的嫉。妒嫉別人,逞能好勝,這是修羅的特性。另一個是疑,初果斷見惑 裡面就有貪嗔,痴,慢,疑還是貪,嗔,痴,慢,嫉,其中以貪,嗔,痴,是最嚴重的。所 以要息滅「貪,嗔 ,痴」。我們要背塵,首先是降伏自己的貪心,嗔恨心,愚痴心。但它是多生的習慣,你一 起心念不知不覺就在貪,嗔,痴里。那就要有一定的辦法,就是要勤修「戒,定,慧」。 貪,嗔,痴是從六樣里挑出的三樣,那六樣都是毒。戒,定,慧也是從六樣里挑出的三樣, 這六樣是六度,六度總括萬行,菩薩就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般 若就是智慧。挑出三個主要的就是持戒,禪定,般若,就是戒,定,慧。布施,精進,忍辱 也就包含在裡面了。 戒,定,慧稱為三無漏學。《首楞嚴經》曰:「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 名為三無漏學。」戒是攝心,最淺近的說,說是壞事不做,好事多做。真正講到徹底覺悟的 時候,好事也不著相去做了,就離開好壞,就任運了。所做的沒有不是好事,像孔子,從心 所欲不逾矩。所以戒的一個總的精神就是止惡生善,這是最基本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所以它是第一條。你總要做好事,不要做壞事。不要去傷害別人,不要去影響別人。現在有 很多人都是把自己的利益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頭,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這種情況很多很 多,這都不好嘛!具體說呢,作為佛教徒,應該是受三皈五戒。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 法,皈依僧,受了三皈依就不能再去皈依其它宗教道門。皈依後這才是真進了佛門。也可以 自己受皈依,自己在佛像前表示決心。我依止佛,依止佛給我傳的教法,我也皈依這一切奉 行佛的教法的大眾。這就叫三皈依。有了三皈依就成為佛教徒。 再進一步,居士要受五戒。殺,盜,淫,妄,灑。這個五戒不一定全受。你五戒受那一 條,受那一條都可以,比方說,灑我可以很容易就不吃了,我就受一條不喝灑。那你也受了 戒了,你有了一條了。你做不到的事情,你不一定要受,所以受一條,受兩條,受三條,受 四條都可以。受了五條就是具足的戒。因此受戒就不是很難了。但是受了之後就不能犯。再 往上有八關齋戒,在家菩薩戒,修密宗有密戒。戒是寶塔第一層,你要蓋個寶塔,最底下這 一層絕對不可缺。你不受戒不要緊,暫你可以用戒來要求自己。總之自己對自己有個要求 吧!戒就能生定,定能生慧,戒是寶塔第一層,沒有戒怎麼樣呢?就像一個東西是漏的。牛 奶是好哇!你把牛奶倒一個破瓶子里,全給你漏光。你不受戒,受了戒你不持戒,破戒,都 是漏器。你對自己一點約束都沒有,屬於漏器。現在大家沒有因緣受戒,可以按這個來要求 自己,減少殺,盜,淫,妄,灑這些事情,不殺生,首先是不殺人,也不要為了口福大量吃 很多活的東西。不偷盜,偷竊搶奪,貪污受賄,占公眾的便宜,私知吞別人財物等等都犯盜 戒。在家人不邪淫,夫婦之間是不犯戒律。 所以剛才說到戒,還有菩薩戒,你守菩薩的戒律就是行菩薩道,就是初發心的菩薩。密 教是金剛戒,三昧耶戒,三昧耶戒第一條最要緊的就要相信師父,對於師父要非常相信,要 依照他的話去做,尊重他的話,而不是外表的恭敬,見了站起來鞠躬作揖的。你外表很恭 敬,心裡不恭敬更壞,虛偽。要真正從內心中對師父要真正了解,不是硬裝著的恭敬,真正 有所了解了,而從內心中生起恭敬心來,這就如法了。你能不能學密,這一條就是如人飲 水。可以檢驗自己,如果能從內心生出來根本的恭敬心,那你學密就能順利。受了戒就必須 認真持戒,比方說,你不殺生,你要是沒有受殺戒,你不殺生沒有造孽就是了。你也就沒有 別的功德。你又沒有救他,你有什麼功德?但是你要受了殺戒的話,你就有功德,你有持戒 的功德。從反而看,殺了生的話,要是不受殺戒的人殺了他,就是一個罪報,你欠他一條 命,將來就要還它一條命。你殺它吃了,將來它把你殺了吃了,這樣才平等,不然講不過 去。但是沒有破戒的罪了。要受了殺戒的人,你把鴨子殺了吃了之後,來生你變鴨子被它殺 了吃,這樣還解決不了問題,你還要加上一個破戒的罪。破戒的罪就大得多,就比被鴨子殺 了吃還要大得多了。所以持戒就是這樣,你要持住了,功德極大,要犯了,不僅僅是受殺生 還命的報,而且加上一個破戒的報。所以要受戒。要有一個約束自己的心。還沒有受戒,就 先拿戒條來求自己。不好的事情少做,利他的事情我要儘力去多做。 定:使心堅定在一個境上,不叫它散亂,就是定。三學中是禪定,也稱定學,指從修行 中所得的禪定。梵名三摩提,翻譯為正定,等持。在三界中這是超過欲界,在色界與無色界 中心地的作用,須勤苦修行才能得到。其中「四禪」是眾所周知的。這是佛教與外道都可修 習的法。須要伏欲界的迷惑,上升色界天,所以這是天乘,修成功了也不能出六道輪迴。 初禪:端坐,調和氣息,安攝息心,使之清凈平穩。專註一緣,沒有移動,這是粗住。 再繼續修下去,其心愈來愈靜,這叫細住。此後相續一,二日,或兩月,忽然自心開明一分 (這只是自心極初步的開動,與開悟完全是兩件事)此時自身如同雲影,空無實質,但獨存 身相之相,這是欲界定。在此基礎上,身心又一轉,以前定中所獨見之身體衣服,床鋪,到 此皆同虛空一樣,這是未到定,未入初禪。在此定中,身心更加空寂,內不見身,外不見 物,如是相續一日,乃至一月或更多,定心不壞。就會在定中發現八觸功德(動,癢,輕, 重,冷,曖,澀,滑),這是從欲界的四大(地,水,火,風)轉變為色界四大之相,此時 正入初禪。呵棄初禪的覺受入二禪,呵棄二禪之喜受入三禪,呵棄三禪之樂受(三禪非常 樂,俗說菩薩怕三禪,怕留戀三禪的禪樂)入四禪。四禪心如清水。心目為色界四禪定,再 加無色界四空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能觀所觀皆無所有),非想非非 想處定(極為寂靜,心想雖有如無)共為八定,是即眾所周知的四禪八定。可見前五度,若 無般若,則不是波羅蜜,上述之非想非非想定,最高只能生無色界最上之天,不能到彼岸。 慧:是通達事理的作用。它能分別事理與決斷所疑。《唯識論》說:「云何為慧?於所 觀境,簡擇為性(分別事理,決定是非)斷疑為業(破除疑念)。」慧不同於智,通達有為 事相為智,通達無為之空理為慧。《大乘義章》說:「真心體明,自性無 為慧。」故慧實 即般若。般若之用,能解了諸法。《譬喻經》云:「慧解可修經戒」梁僧傳序曰:「慧解開 神,則道兼萬億。」「慧解開神」即是「真心體明,自性無 。」則無量無邊聖道,都在 其中了。三無漏學中的慧學是般若,這個智慧不是世間說的智慧,世間的智慧很膚淺,不能 跟佛的般若相比。佛的智慧,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是不可思不可議。這個事情是你腦子裡 想不出來的,理解不了的,叫不可思。你用語言表達不出來的,你長一萬個嘴,一個嘴有一 萬個舌頭,一萬萬個舌頭來表達也表達不出來表達不清楚,這叫不可議。這個智慧是不可思 議的,戒是止惡向善,定是去亂 專,慧是除惑明理顯明自心。勤修此三無漏學,自然除滅 三毒。三毒之中,痴是根本。痴正屬無明,無明當然不明白,不明白就是痴。行人勤修三 學,生一分智慧,就去掉一分無明,見一分法身。勤修戒,定,慧就回頭是岸,背塵合覺 了。 (五)真 覺路會歸凈土

勤修三無漏學,消除自他三毒,背塵合覺,直登彼岸。這是萬古顛撲不破的原則。至於 具體行持,則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可通覺岸。但當前已是末法,環境是五濁惡世,所選行 門,切須合於時代,契於行人根器,所以不能不知決擇。善導大師說:「釋迦所以興出世, 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就是說本師世尊為什麼要出現於世?只是為了宣說阿彌陀佛廣大如海 的本願。也就是說:世尊說法四十九年,廣演種種經教,另開教外別傳,全部目的,只為眾 生 歸凈土。《大集經》中佛說:「末法中億萬人修道,難見一個人得道,只有念佛法門仍 能救度眾生。」藕益大師說:一句佛號,三藏十二部經論,禪宗一千七百則公案,一切戒律 都在裡面。又說一切禪定也都在裡面。所以末法行人,洗砂應知淘金,探龍鬚能得珠,學佛 須明佛心,入道咸歸凈土,才不負兩土導師苦心,才是真實佛子。 凈土法門是易行道,是心要中的心要,捷徑中的捷徑。《無量壽經》心「發菩提心,一 向專念」為宗。小本《阿彌陀經》心「信願持名」為宗。這就是凈土宗的宗要。也就是凈宗 的正行。先師夏蓮老於正行外,兼及重要的輔行。寫了兩句話:「持戒念佛看經教,察過去 習毋自欺」 這兩句是一切凈宗行人,背塵合覺的要徑,包括了最主要的相輔的修持。上一句即是 「勤修戒,定,慧。」頭兩個字是戒學。末後三個字「看經教」是慧學。「定須習,慧須 聞,」多看經教,正是聞。一切依據聖言量,禪宗不立文字,但禪宗的司證,沒有不合於聖 言量的。中間「念佛」兩個字是核心。念佛得念佛三昧。三昧就是三摩地,正定。念佛三昧 是寶王三昧,是三昧中的王,三昧中的寶。念佛得正定,可見念佛正表定學,老實念佛就能 暗合道妙,巧入無生。專心念佛,不起雜想,就暗合「無所住」,老實念佛,一念接一念, 暗合「生其心」。於是暗合了《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念佛,也是慧 學。念佛時「都攝六根」豈但不做惡事,心中也不起惡念,所以念佛也攝「戒學」。念佛雖 攝戒,定,慧,但夏師句中,還是指出了「持戒」與「看經教」,喚起大眾的重視。 夏師的第二句:「察過去習毋自欺。」正表「息滅貪,嗔,痴。」「察過」就是檢查自 己的過失。察是明察秋毫的察,要認真察看自己的過錯。「去習」去掉不好的習氣,一些不 好的習慣叫作習氣。多生多劫的煩惱,成為積習,煩惱雖除,相習未盡,這就是習氣,所以 要去掉習氣。「 毋自欺」:要認真,不能自己欺騙自己。這句話就是不但要除貪,嗔,痴 三毒,還要對煩惱所留的余習,都要檢查除去,不可欺騙自己,這才真是背塵。兩句話合起 來,就是凈土宗的人,背塵合覺的,全面的,具體的,必要的行持,是凈土行人修行的要 徑。我們要背沙土合覺,要證到本來是佛,要覺他要自覺,就須在這十四個字上用工夫。 在這十四個字中,要抓住「念佛」作為核心。凈宗與密宗的殊勝之處,就因為這是他力 法門。前在介紹觀音耳根法門時,已經說了,觀世音菩薩入三摩地證入楞嚴大定這一少,經 歷了多少修持,破除了多少層「能所」,一切所都破了,一切結都開了,覺也滅了,空也滅 了,滅也滅了,一切生滅都滅盡了。於是寂滅,獲兩種殊勝,上與十方如來同一慈力,下與 六道眾生同一悲仰,並得十四無畏。你念觀世音菩薩的名字,就可以求男得男,求女得女, 求長壽得長壽,乃至還應大涅 得大涅 。這就是他力法門,所求得的種種果寶,是靠觀音 加被之力。密宗和念佛法門都是靠他力。也都是他力門。持戒,察過去習都是靠自己,必須 自己振作,自己管自己,這是靠自力。但是這個自己很難靠,不是那麼老實。進進退退,力 量又很微弱,所以還要靠他力。沒有自力,自己根本沒有動力,也不中用。介是光靠自己也 不行,要靠他力。《觀經》指出,至心念一句佛號,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念一句佛號有 這麼多的功德與作用。自力能行嗎?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劫是多長啊!說不清了,電子機算 機都打不出來。單位是劫,八十億個劫,這時間是多少?那麼重的多劫生死的罪,一句佛號 能消。要不是《觀音耳根圓通章》講出道理來,今天大家理解《觀經》的話仍是很困難。觀 世音菩薩以超越無比的大慈大悲的心,專精勤久,勇猛無畏的精進修持,證到期了兩種殊 勝,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與一切眾生同一悲仰。所以就可以施無畏,有這個力量,可以讓 你念觀音號的人得到無畏。因此你念就對了。我們抓住這個救生圈。密教說觀音是彌陀化 身,所以念觀音正是阿彌陀佛化身的名號。念佛是核心。其餘是輔助,也不可沒有。不持戒 是個漏器,多少功德都會漏光。不看經教,行而不解,只是迷信。古德說:「行而不解,增 長無明。」不但無功,反而增過,所以必須行解相資,使理解與實修互相促進,兩方面自然 慢慢增長起來。所以「念佛」是核心,同時一方面持戒,一方面看經教,讀誦大乘。要多聞 法,要多思維問題,要多問問題,這是第一句「持戒念佛看經教」。 另外一句「察過去習毋自欺」。你念了半天,你的效果表現在那裡?都等臨死再檢驗, 那就晚了。過去是不夠,到臨死才知道有什麼用,落了個灰溜溜。灰溜溜就更壞,連勇猛勁 都沒了。所以要早知道,要早知道就早日改變這種情況,要把我們的主動性,積極性,早日 發揮出來。常看看念佛之後,到現在為止,自己的習氣是如何了,一不是點沒變呢?還是有 所減輕呢?還有的人甚至是有所發展,添了毛病,所以要注意,這是我們真正的修持,真正 要自覺覺他,發了大願的人就不避諱這個問題。就時時要觀照自己,所以。夏老師檢點一身 都是短。把自己檢點一下,我這一身都是短處。這才謙虛,才不會錯誤估價。這才會精進。 貪,嗔,痴很難對付,不可掉以輕心。不真實用一番功夫的人不知道。有人在用功過程中 貪,嗔,痴會爆發,這仍是自然的現象,不是出軌。有的人淫慾心猛增,脾氣越來越彆扭, 有的越來越糊塗,這都要警惕,不能退縮,要堅持,要祈願,要勤求佛力加被。一切不要 怕,這一句佛號就是咱們數學上的無限大。總之,你真正依靠這句佛號,真正念得清凈了, 你任何的習氣,任何貪,嗔,痴的毒都可以徹底消除。這個信心必須得有。所以因此,持戒 念佛看經教,行解相資,要加上察過去習,綿綿密密的,使得自己對於塵緣日漸淡薄。這就 是背塵的初步,再加上持戒看經的自力,念佛的自力兼不可思議的他力,這便是日 覺路, 我們已經在背塵合覺的大路上。

(六)覺路進程------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功純,業凈,妄消,真顯。 先師夏老以:「持戒念佛看經教,察過去習毋自欺」十四個字,概括了將業行人背塵合 覺,全部的用功下手處。又以「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功純,業凈,妄消,真顯」十六 個字,指出了在覺路前進的,從始至終的全部過程。夏師所示文字精簡,義理深廣,實是無 上醍醐。 「理明」。「理」是本體,即「實際理體」。「理」與「事」相對。從理顯事,從事表 體。譬喻:理為水,波為事,波從水現,波有千差,水只一體。理即人人本具的自心,即是 法身。法身無相,現一切相。所以「青青竹葉,無非法身」。密宗觀音儀軌:「所見一切皆 法身」。大地山河森羅萬象,都如水上之波,從水所現,除水以外,沒有自體。於這些道 理,若能明白,便是最初步的明理。若能深明妙諦,老實念佛,念念中暗契無住生心。念來 念去,念到事一心,見思惑任運脫落,便是進一步的明理。若到理一心,破一分無明,顯一 分法身,便是真實的明理。打破全部四十二品無明,明顯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便成正覺。 「信深」。經教中說:「佛法如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足證若缺信心,就不能 入佛法。蓮池大師《疏鈔》中說:「信即心凈」,「唯有不信,自相渾濁 如極穢物,自 穢穢他」。大師說:信心就是清凈心,只有狐疑,才使得自己身心渾濁污穢一團糟。這個不 信的心,不但使自己渾濁,它就像極髒的東西,誰接觸到它,誰就沾上了臟。所以大師總結 說:「信為急務」。禪宗碩德高峰禪師在語錄中說:「信是道元功德母,信是無上佛菩提, 信能永斷煩惱本,信能速證解脫門。」又說:「從上若佛若祖,超 登彼崖,轉大法輪,接物利生,莫不皆由此一個信字中流出。」可見「信」是關鍵當中的關 鍵。 一般人都會說,我是佛教徒,焉能不信。這由於不知信有深,淺,邪,正之別。許多人 皈依佛教仍信外道,這個信心就不正。又有人能信有西方有極樂,有阿彌陀佛,只信到這 里,此信很淺,不是深信。《彌陀要解》指出六信:理,事,自,他,因,果。六者都信才 是深信。信有極樂,是信事;信有彌陀,是信他;在六信中,只佔兩信,僅有三分之一,此 信甚淺。若要深信,就須明理。六信中的「理」與「自」,都包括在所明之「理」裡面。前 已說明理是理體,是法身。也就是當人的本源佛性。極樂的一切事相莊嚴,都是理體,法 身,自心的流現。這就不但信受了表面的事相,而且體會了事物的本體,才認識事物的真實 處,這才是深信。他佛自佛也是如此。只信阿彌陀佛是信他佛,不明本師所示自身本具如來 智慧德相,自己是佛。《觀經》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若能信受本師成佛時的開 示,就容易了解《觀經》的經文,自己修行念佛,是自己的本心在作佛,至於自己的本心 呢?「本具如來智慧德相」。「是心是佛」。這才能接受《觀經》的無上開示。不但信他 佛,並能信自佛,所信就深入了。同樣是信,邪,正,深,淺四種功德的差別,不是數字所 能表示。 「願切行專」。上明理明信深,由於明理,能生正信,而且深入。既明理體又能深信, 自然會發願,產生願力。一切眾生都具如來智慧德相,都是可度的。目前沉淪六道痛苦無 量,都是冤枉的有受苦。都是在做惡夢,驚哧得大喊大叫,趕緊把他叫醒,快醒醒吧!別發 夢痴了,何必受這罪。一醒就什麼事都沒有了。獅子,老虎都沒有,夢境就是這樣。你懂得 這個道理願力就來了。眾生都是可度的,沒有不可度的,都是由於妄想執著,一時的顛倒。 信能深,願就切。切就是墾切與切合實際。不墾切的願叫做虛願。不切實際的願叫做狂願。 兩者都是徒勞,不能落實。若發切願自然行持就專一了。《四十二章經》說:「制心一處, 無事不辨。」《大經》三輩往生都因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不是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東翻 一翻,西找一找。東張西望一事無成。 「功純業凈」。心上「理明信深」,四字實是修行的關鍵,信,願,行稱為三資量,缺 一不可。明理生正信,信深起正願,願切起正行,非信不能專願,非願不能啟行。有願無 行,只是狂願;有行無願,不是正行。以上四者關係密切,自然行專之後久久功夫純熟,乃 到「功純」。由於念佛都攝六根,自然不造新業,又由於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故 自然「業凈」。 「妄消真顯」。念佛功純,妄想自然不起。既然不起妄想,何來執著?所以「妄消」 「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妄想執著」既已消除,本有佛性, 自然顯現。《首楞嚴經》說:「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鏡凈心明,本來是佛。所以過程就 這十六個字:「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功純,業凈,妄消,真顯。」這十六個字我們還 不忙於後頭八個字,現在要抓前頭這八個字------「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就夠了。 本文開頭尊師直指:「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結尾在 夏師之偈:「功純業凈,妄消真顯。」凈除了妄想執著,恢復個人本有覺性,顯露如來的智 慧功德之相。這就是聖教的根,大法的源。也是學佛者必須具有的對佛法的基本認識。有此 知見,名為正見。舍此別求,難出魔綱。 眾生沉淪,只因妄想執著。恢複本覺,顯露三身,只因消除了妄想,執著。迷悟有天淵 之別,關鍵處只在回頭一轉。從背覺合塵,轉為背塵合覺。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 痴,更具體的內容,就是「持戒念佛看經教,察過去習毋自欺。」這兩句包括凈宗一切要 行。貫徹始終,可從初步直到歸家。 佛法如大海,轉入轉深,循序進修,自然入軌。初機學人,必須從明理生信處下手,信 心既深,必發切願。願心墾切,必起正行。正行專一,自易純熟,功夫純正,無有夾雜,功 力殊勝,速消業力,業凈功純,妄想自然不生,妄想執著全空,本有佛性朗現,這就是全部 修持的過程。 依止「持戒念佛看經教,察過去習毋自欺。」這兩句,這就是背塵合覺。在覺路上, 從「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功純,業凈」,到「妄消,真顯」。就是殊勝圓滿。凈土行 人,但能深信切願,持佛名號,決定往生。前八個字就已能解決問題。下餘八個字,則到蓮 邦中繼續進修。若有人抱大丈夫衝天之志,誓願仿世破無明,見法身,那還有以下八個字, 切盼您速成帶角虎,普為人天之師。

(本文結束) (海中客 錄入)


  回首頁 來自<天涯書庫>

或訪問http://tieba.baidu.com/f?kz=117558242

佛說清凈心經講記

 

凈空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美國舊金山大覺蓮社

心凈記

韓瑛校

 

這部經的題目非常的清楚,內容也很簡明扼要。這部經是佛教導我們,如何才能夠得到清凈心的方法。『凈土法門』,我們都知道『心凈則土凈』的道理。由此可知,清凈心對修凈土宗是非常的重要。

 

本經翻譯人名叫『施護』,他是外國人,是南北朝時候到中國來弘法的。

 

佛世尊。一時。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比丘眾俱。

 

這一段經文,上面缺少了『如是我聞』。這是因為早期翻譯經典,沒有按照正規的體例。但是,六種成就同樣的具足。『佛世尊』是主成就。『一時』是時成就。『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處成就;這個地方我們很熟悉,《彌陀經》也是在此處宣講的。『與比丘眾俱』是眾成就。這六種完全具足。

 

第二段就是本經的正宗分。在翻譯經典慣例上來講,凡是經題冠上『佛說』的字樣,就能證明這部經是佛說的,而不是別人所說的。這部經同《彌陀經》完全一漾,沒有人啟請,是佛自己說的。凡是沒有人啟請,無問自說的經典,一定很重要。

 

在整個佛法的教學當中,實在說,『清凈心』是最重要的課題。無論那一宗、那一法門,只是方法不相同,但修學的目標完全是一致的,那就是要修『清凈心』。『清凈心』就是凈土宗所講的『一心不亂』,也就是禪宗所講的『禪定』,教下所講的『止觀』,乃至於密教里所講的『三密相應』。全都是『清凈心』的別名而已。所以,佛對於教學,縱然沒有人來啟請,也特別提出來教導。

 

佛告諸比丘言。

 

這是對出家眾說的。

 

汝等諦聽。

 

『諦聽』就是仔細的聽、認真的聽。

 

若諸聲聞修習正行。欲得清凈心者。

 

首先把教學的題目說出來。『諸聲聞』是指小乘的學者,從初果到四果,完全包括在其中。『修習正行』,我們知道,小乘人的正行是三十七道品,中心是八正道。實在說,三十七道品不僅限於小乘人,大乘人也不例外。我們看天台大師所著的四念處,是依據藏、通、別、圓四教來講的。藏教的四念處,當然是小乘;通、別、圓教是屬於大乘的。小乘有四念處,大乘也有四念處;小乘有八正道,大乘又何嘗沒有八正道。由此可知,三十七道品通一切佛法,不僅是大小乘、宗門、教下、顯、密,統統圓滿具足。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佛的開示既深又廣,不限於小乘聲聞。這一點,我們要特別的注意到。『欲得清凈心者』,這是一部經的重點。意思是說怎樣才能得『清凈心』?對我們修學是非常重要的。

 

當斷五法。修習七法。而令圓滿。

 

這裡特別要注意的就是『而令圓滿』。如果能修到圓滿,以四教來說也就達到了圓教,更不是純粹的聲聞法。佛教導我們要斷五法。什麼叫做五法?

 

一貪慾。二嗔恚。三昏沉睡眠。四掉悔。五疑。此五蓋障應當斷除。

 

『蓋』是蓋覆。『障』是障礙。換句話說,這五樣東西蓋覆了我們的清凈心。清凈心不能現前,完全是被它障礙,而不是沒有清凈心。因此,這五樣東西,一定要把它斷掉。接著,我們一一來說。

 

第一個是『貪慾』:『貪』,大多是對順境來說的。人在稱心如意的時候,無論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順自己的意思,就起了貪愛之心。『欲』是『慾望』,佛家講的『五欲』,世間講的『七情』。這『七情五欲』,世間人有誰不貪愛?因為貪愛七情五欲,就出不了輪迴。學佛也不能成就;學禪不能『得定』;念佛,不要說『一心不亂』,連『功夫成片』也不能成功;學教不能『開悟』,原因就是因為『七情五欲』放不下。

 

『性德』是本性顯露,本性的起用就叫『性德』。『本性』是圓滿的,『性德』也是圓滿的。性德中的戒、定、慧三學,『戒學』就是說樣樣都守法。所以,我們要了解,大乘佛法裡面講的戒定慧三學,單說『戒』,就絕對不是僅拘束在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菩薩戒。圓滿的戒學是講佛對我們的一切教訓,都是戒學,都要遵守,也是性德的流露。換句話說,處世、待人、接物,如理如法。如果存有『貪慾』,就是不如理不如法。因為有『私心』,性德就不能現前。因此,佛教我們要斷除貪慾、私心,說起來蠻有道理,而且很容易,但是,要斷掉是很難的。因為,有『我執』沒有打破,起心動念都是為我——我貪、我痴、我迷。要斷除慾望,首先要『放下』,放下的憑依是『看破』,能『看破』,自然就能放下。

 

學佛有兩種人決定有成就。一種是非常聰明的人,佛門裡常講的『上根利智』。這種人一聽佛法,馬上就能覺悟。而後,能夠真正依教奉行,這種人一定能成就。另外一種人,是『善根深厚』,這種人對於佛菩薩的教訓,必然會認真的去奉行。他並不見得會理論,只是依著佛的教導去做,這種老實人能成就。老實人並不簡單,往往上根利智的人都比不上。老實人何以會有那樣的成就呢?我們看過大經大論而後才明白,原來這些人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積無量的善根,在這一生因緣成熟,對於佛菩薩的教誨,不折不扣的依教奉行,而得成就的。上根利智、絕頂的聰明智慧不是學得來的,但是,學老實人,我們應該可以學得到。老實人為什麼那麼聽話?我們為什麼不聽話?我們聽了佛在經中的教訓,總是要打很大的折扣,所以不能成就。人家能夠完全依教奉行,這一點,我們要記住,要認真去學習。

 

所以說,我們生生世世被『貪慾』害得非常苦、非常慘。這一生,如果還不能把它捨棄,對我們將來求生凈土,必定有障礙。一個人要真正成就,對於世出世間法,決定沒有貪心。『少欲知足』,慾望要少,常存知足的心。人活在世間,吃得飽、穿得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就已足夠。佛法有無量無邊的法門,但是,我只取一個法門;一切經典,我們只學一部經典,這就叫『少欲』。蓮池大師到晚年,完全放棄經典,就只有一本《彌陀經》、一句佛號,其他統統不要。這樣才能把少欲知足做得很圓滿。如果,對很多法門、經典,東也想學、西也想學,學起來很苦,而且不容易成功。

 

我再告訴諸位同修,給大家定定心,為大家做個證明。我們常聽佛門講:『一經通,一切經通。』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絕不虛假,我也是在今年才入這個境界。以前,我不管在那裡講經,我自己要帶一個經本,經本上有些自己的小注,今年這些小注的經本都不用了。所以,你們找我講經,大藏經隨便抽一本出來,我就可以為大家講解,我也不要預備,這就證明古人所講的『一經通,一切經都通』是千真皿萬確的。要是學得很多很多經典,因為太繁瑣、太雜,恐怕這一生一部經都不可能通。為什麼不把精力集中起來,一門深入呢?古聖先賢所講的話,一點都不錯:『不當貪慾』。

 

第二是『嗔恚』:嗔恚是對於逆境——不如意的境界而言。人事也好、環境也好,不喜歡的、不如意的事情,心裡就不高興。『嗔恚』不但是障礙『性德』中圓滿的慈忍(慈悲、忍辱),而且,『嗔恚』是地獄道的業因;『貪慾』是餓鬼道的業因。捨棄貪慾,本性中的大圓滿布施供養、持戒,都能現前,如果不能捨棄,不但性德不能現前,還要到餓鬼道去做餓鬼。這個果報的差距,不只是天上地下,是任何都沒辦法去比的。斷除了嗔恚,大圓滿性德裡面的慈悲、忍辱,自然流露現前,不至於再墮三途、再墮惡道。

 

第三是『睡眠』:睡眠是懶惰、貪睡,提不起精神來,所謂是『意識昏沉』,精神不能振作,眼、耳、鼻、舌、身,這五根的作用,自自然然的衰退——眼見能力衰退,耳聽也衰退,障礙了性德中大圓滿的『精進』。在我們凡夫位,睡眠不能沒有,尤其是睡眠比飲食還重要,一餐飯不吃,還沒有關係,如果睡眠不好,精神不振,就沒辦法做事情。所以,睡眠要睡得好,但是,時間不要太長。

 

怎樣才能離開睡眠?實在說:修行人在修行功夫不得力,得不到法喜的時候,就懈怠懶惰,就會有這個障礙,俗話常講:『人逢喜事精神爽。』如果要遇到高興的事情,連睡眠都忘掉,也是不可以的。我們學佛、念佛修行,得不到法喜,覺得修行很痛苦,愈修愈困難,愈覺得苦悶,一定會墮落。何以會有此現象呢?就是剛才講的,沒有得到法喜,原因就是所用的功夫不如法、不得力,就是這個道理。

 

以念佛來講,念佛功夫要得力,愈念會愈歡喜;如果感到很疲倦,念幾聲佛號,精神就會振作起來。因為這裡面有義味:『義』是『義理』;『味』是『法味』,所得到的『義理、法味』是最高的營養。就是在上供的時候,所念的供養咒『禪悅為食』。『禪悅』就是禪定裡面得到的法喜,那是最好的養分;『清凈心』是更好的營養,能得到這種營養,其他的什麼都可以不要了,大家的精神飽滿、體力充沛。實在講,一個人學佛,要學得一年比一年精神好、一年比一年強壯,這樣學佛,功夫得力又如法,才能得到佛法殊勝的利益。如果眼前這種利益都得不到,要想將來,得到好的果報,這很難叫人相信。佛法里講花報和果報,我們現前得到的都是花報,將來的是果報,花開得不好,果又怎麼會結得好?學佛要求如理如法,這是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這部經是佛當年在世,對於出家人所說的。出家人的睡眠是四個小時,就是中夜,在印度當時是分成晝三時、夜三時。古印度一天是六個時辰,中夜就是夜晚十點鐘到二點鐘,這是他們睡眠的時間。兩點鐘起來做早課,一天只睡眠四個小時。現在,我們的業障重,西洋人提倡睡眠是八小時,超過八小時,就不如法;如果能夠減少一、兩個小時,我想六個小時,應該是很夠了,一分光陰是一分命光啊!世法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光陰比什麼都重要,應該把握寶貴的光陰,認真來修行。

 

第四是『掉悔』:說到『掉』和『悔』是兩樁事情,『掉』就是我們常講的『掉舉』,就是心不安,心裏面妄想很多,像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有這個現象,是坐禪的兩大障礙,我們念佛人打佛七,止靜的時候,就會發現,當止靜時,大眾坐在那裡,不是心裡七上八下,就是打瞌睡(昏沉)。心裡定不下來,妄念紛飛,這是『掉舉』。『悔』是『悔過』,『悔過』本來是個好事情。如果是對於過失後悔,這是好事情。假如做些好事情也後悔,就不是好事情。何況,佛教我們不要後悔。因為,我們要想消罪業,自己又把罪業再想一遍,意業又多造一遍罪業,又怎麼能消得掉呢?

 

凡是學佛的同修,無論是初學或是老修行,絕沒有別的事情比要求消業障、消災免難,這個問題看得嚴重。總是想著:『我有很多業障,我要想辦法消除。』這個願望是好的,但是,往往做的錯誤(方法不對),消不了業障。有時候又搞錯了,不但消不了業障,還增加了業障,原因是『愚痴、迷惑』,沒有找到正法。事實上,所有一切經法皆是消業障的。但是,如果業障很重,所有一切經法都失效,罪業不能消除,還有別的辦法可以消。

 

過去,清朝乾隆年間有一位慈雲灌頂法師,這位法師在中國佛教史上很出名,他留給我們後人很多東西。他曾說過:『一切罪障消不了的,最後,只有念「阿彌陀佛」可以真正消災。』這一句話,他在《觀無量壽經》註解《觀經直指》裡面講的。從這裡,我們才真正了解這一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但是,知道的人很少。這些年來,我講《無量壽經》,偶而,也看看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他的註解很好,是一本《無量壽經》大辭典,裡面所解釋的可以說都是古今中外一些祖師大德們所說的。其中,也引用到隋唐時代的高僧大德們,對於整個佛法的觀察,它的結論是:釋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來作一個比較,那一部經屬於第一?大家公認《華嚴經》第一。又說《華嚴經》和《無量壽經》作個比較,大家承認《無量壽經》第一,《無量壽經》超過了《華嚴經》。為什麼《無量壽經》是第一呢?因為,《華嚴經》到最後的圓滿,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不能導歸極樂世界,《華嚴經》就不圓滿。《無量壽經》就是極樂世界,是《華嚴經》的歸宿,這才知道,《無量壽經》第一。古人只比到這裡,如果再往下看,《無量壽經》有四十八品,那一品是第一?當然是『第六品』第一。第六品是四十八願,是凈土宗根本的依據,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全經中,這一品最為重要。又四十八願當中,又是那一願屬於第一?關於這一點,古德公開承認『第十八願』第一。第十八願是『執持名號』,這樣比出來,才曉得,原來『阿彌陀佛』四個字是第一。這才知道,為什麼所有經論消不了的罪業、滅不了的障礙,只有一句『阿彌陀佛』能滅、能消,也證實了慈雲灌頂法師所講的這一句話。

 

尤其是末法時期的人業障深重,只有凈土法門能救。一句阿彌陀佛涵蓋了無量無邊一切法門:宗門、教下、顯教、密宗,統統包括在裡面。這一句佛號是大圓滿、大總持的法門。所以,它真的有效果。受持的人,依照此法,死心塌地,決定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用功得力者,三個月就能見到效果。是什麼效果呢?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體質改變』,言行舉止、身體、面貌,統統會改變,快則三個月,慢則半年就見效。

 

所以說,睡眠是可以減少的。認為睡眠不夠使得身體不好,是不太可能的事。如果因為睡眠不夠,而身體感到不好,就快看醫生,是否生理上有了問題?經上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人為什麼會老?就是因為大家怕老,而又天天在念老;天天在怕病而又念病,就真的會生病。為什麼不去想健康?不想心地清凈?祖師大德有很多睡眠很少而精神很飽滿的。諸佛菩薩、天人,據經上說都不要睡眠,精神都很飽滿,我們不能學他們不睡眠,但是不要過於貪睡,我們必須把這個觀念轉換過來,因為『一切法皆是因心想而生出來』的。

 

第五是『疑』:疑是『疑惑』。最大的疑惑,就是對於佛菩薩的教訓懷疑,不能夠深信,不能夠決定信;疑惑能障礙智慧。

 

總結以上,佛所說的五種障礙。第一『貪慾』:是障礙自性大圓滿的布施、持戒。因為有貪慾心,必定沒有布施心;有貪、嗔、痴三毒,心地必不清凈;心不能清凈,又談什麼持戒?第二『嗔恚』:是障礙自性大圓滿的慈悲、忍辱。第三『睡眠』:是障礙自性大圓滿的精進。第四『掉悔』:是障礙自性大圓滿的禪定。第五『疑』:是障礙自性大圓滿的智慧。我們要想得到圓滿的六波羅蜜,就非要去掉這五種障礙不可。所以,佛說:『應當斷除。』我們修行也就從這裡修起。

 

另外,有七條要我們修習的:

 

何等七法。一擇法覺支。二念覺支。三精進覺支。四喜覺支。五輕安覺支。六定覺支。七舍覺支。如是七法。應當修習。

 

『修』是『修學』;『習』是『實習』。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所必須修習的。這是三十七道品裡面的七菩提分,也叫七覺支。在此地,不是同三十七道品連起來講的,所以,它的意思就非常的圓滿、廣大。

 

第一、『擇法』:『擇』是『選擇』;『法』是『法門』。我們學佛,首先要曉得學佛的目標。如果是為了身心健康、家庭美滿為目標,那就要選擇能夠達到這個目標的法門。但是,這些法門裡面,必須要注意,選擇正法才能達到,選擇邪法就達不到。特別是在末法時期,《楞嚴經》上說得好,我們這個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現在的人,學佛多半是以發財、求平安為目標。於是,就有很多法師、大德們,乘機教導發財的法門,結果發財變成破財,並沒有發財。這真正是顛倒。世法常說:『破財消災。』而今,是破了財,也消不了災。所以說選擇法門的邪、正,要特別注意。

 

學佛的人,通常是求自己的功德利益,而目標更遠大的,想要來生生天,不願享人間福報,要享天福,那就要專修生天的法門。天有二十八層,每一層天都有它的修學方法。還有眼光更遠大一點的人,會想到縱然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也是出不了輪迴。天福享盡,還要輪迴、還要墮落。於是,要求出三界的法門。凡是一切大乘經典,都是教我們超越三界,了生死的法門。雖然法門決定平等,都可以達到同樣目標和效果的。但是,我們的根性不相同,假如法門不對根性,對於我們修學有困難,在這一生當中,就不見得有成就。因此,就要選擇法門。這是一生當中,修行成敗關鍵的所在,就看選擇的法門恰當與否?適不適合自己修學?如果要求生西方凈土,那就選擇凈土法門。在今日之下,每一個法門都有邪正、都有真假(有的得一半的利益,有的得圓滿利益),這是要注意的,要懂得這些方法。

 

第二、『念』:是指用功的時候,要懂得調理身心。每個人身心的狀況都不一樣,要是遇到一個高明的老師,就好像大夫給病人診斷病情,知道要用什麼方法來調養身心,可使我們得到真正健康、強壯,修學才有本錢。假使我們沒有一個好的身體,要想念佛,一天一夜就沒精神,談修行就辦不到。嚴格來講,修行要靠年輕,年輕人有體力、有精神,是真正有本錢的時候;年歲大了體力衰,比起年輕人總是差一些。因此,我們要珍惜光陰。

 

夏蓮居老居士(從五種原譯本會集《無量壽經》)的傳人,黃念祖老居士,時時提示後學:『今天,真正修行,「同修貴精,不貴多」。』我們要想真正有成就,必須要牢記這句話。

 

第三、『精進』:在這裡,特別提醒同修們要把這三個字看清楚。『精』是『精純』,純而不雜;『進』是『進步』,進而不退。我們一般學佛的人,天天在求進步。但是,大家都不是真正的『精進』,而是『雜進』。因為,學的東西很多、很雜,所以說是雜進。因此,功夫不得力,白白浪費了光陰,很可惜!不懂得佛對我們所講的道理l——『精進』兩個字,是成功的秘訣。諸位同修必須要記住的,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都在『專精』。我們看西方那些大科學家,一生當中也是專攻一科,所以他能夠突破,有發明、有發現;要是他學的很雜又很多的話,決定沒有很高的成就。能夠成為一代的權威,無一不是專攻一個科目的。

 

我們修學佛法,經論很多,選擇定了之後,就要懂得一門深入。在我們中國歷史上,一些有成就的大師們,像清涼大師,一生就專弘《華嚴經》。他講《華嚴經》,一生講了五十遍。過去我講過《華嚴經》,講了十幾年,只講一半。這要依鐘點來說,一部八十卷的《華嚴經》,要講三千個小時。如果每天講八個小時,一年可以講一部圓滿。從前講經,確實是每天講八個小時。在寺院里講經上課,上午四個小時,下午四個小時,一年一部,五十年就是五十部。清涼大師長壽,活了一百多歲,這大概就是『專弘』的功德吧!

 

清涼大師的學生宗密大師,是跟清涼大師學《華嚴經》的。但是,他自己不曉得那一部經契合自己的根性,就到大藏經面前去拈□,求佛菩薩給他指引,結果他抽到《圓覺經》,他就一生在《圓覺經》上下功夫,將《華嚴經》用在《圓覺經》上發揮。他為《圓覺經》寫了五種註解:《圓覺經大疏》、《略疏》、《大疏之鈔》、《略疏之鈔》...,一直到今天一千多年,後人講《圓覺經》的註解,都是採用宗密大師的註解,真正是權威。這就是『專精』,唯有這樣才有成就。

 

又像蓮池大師到了晚年,就是一部《彌陀經》,一句『阿彌陀佛』;而且是念四個字,不念六個字。《竹窗隨筆》上有一段記載,有人問蓮池大師:『你教別人念佛,如何教法?』他說:『我教人念「南無阿彌陀佛」。』『你自己又是怎麼念的呢?』『我自己念「阿彌陀佛」四個字。』別人問他什麼原因?他說:『別人未必真的有心在這一生當中求生凈土,所以加上「南無」,客氣一點。「南無」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意思是歸依、禮敬,這是客氣話。而我自己發願這一生決定往生,所有一切客氣話都不必要用。《彌陀經》上說『執持名號』,『名號』就是四個字。因此,我們曉得蓮池大師愈到晚年愈精進,所以他才有那樣殊勝的成就。

 

第四、『喜覺支』:『喜』是『法喜』。學佛最初得的利益,就是這個境界,一定會覺得輕安、自在。平常因為我們煩惱很重,所以身體就顯得很重,但是,功夫能得力,身體就輕安。煩惱愈少,智慧就會增長,身體也會輕鬆,走路都不會累,特別是爬樓梯,爬得比別人快。過去,台中李炳南老師辦的慈光講座,寒暑假都舉辨郊遊——帶著學生去爬山,李老師在那個時候,七十多歲,學生才二十幾歲。爬山時,老師是第一名爬上山頂的,學生在後面喘氣,比不上老師,原因是老師身體輕。我在那個時候,身體也很輕,還能夠追得上老師,這就是『輕安、法喜』,只要修喜覺支,一定會得到這樣的境界。但是,一定要記住,得到這樣的境界,不要生歡喜心、不要生傲慢心,覺得自己有點功夫,就很了不起;特別要注意的,是要真正覺悟,不可以顛倒,不能從這裡再生煩惱,而又墮落下去。所以,第四『喜覺支』和第五『輕安覺支』兩條可以合起來看。

 

第六、『定覺支』:『覺』是『覺悟』。我們這個道場叫『大覺』道場。七個覺支合起來,才是圓滿的大覺。每一個法門,都叫覺支,也就是覺的部分。『定』是修行的樞紐,在戒、定、慧三學中,戒學的目的是得定。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慧』是目的,是我們真正要求的。『慧』是從『定』中產生的,所以說『定』是修行的樞紐。要想得到『定』,就是要『守法』——世間人所說的守規矩。守法的人,他的心會安定,決定不會犯法,不作虧心事;不守法的人,心就不安定,天天要想些壞點子——如何逃避法律制裁——於是身心就不安。佛法修學,也離不開這個原理。所以說,學佛一定要修戒學。但是,有很多人持戒很好而得不到『定』的,追其原因,這是在戒學裡面有過失。比如說:看到別人沒有持戒,就很煩惱,心裡不痛快;看到有人破戒,也很煩惱;或者是認為自己修持得比別人好,因而生起了是非人我、貢高我慢的心,而不能得定。

 

關於定功,六祖大師講得很好,因為禪宗的修學,禪定是它主要的修行目標。六祖教誡學人:『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樣持戒就能得定,因為沒有看到世間人的過失,所看到的都是自己的過失,這種修行人才會得到定功。如果認為自己沒過失,樣樣都如法,都依教奉行,而看到別人的所作所為都是過失,像這樣怎麼能夠得到真正的定功呢?像這漾修戒律得的是人天福報,如果人天因緣也沒有修好的話,只有到惡道去得福報。像美國的畜生就很享福,他們養的那些貓、狗,真有福報,照顧得無微不至,死了之後,還有墳墓,常常還到墓上插個花。

 

另外,餓鬼道里也有有福報的,看那些鬼王,如山神、土地神,在台灣還有五府千歲、王爺公的,這些都是有福報的鬼神。有許多人去祭拜,供養祂,這就是鬼道的福報。因此,我們必須要知道,如何修『定』,才能得到『正定』。

 

念佛人得『定』,此是『念佛三昧』,也就是《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念佛三昧』幾乎是古大德們共同承認的三昧中王。聽這些話,不會生懷疑心,因為我們修凈土法門,曉得凈土法門是末法時期的第一法門,是無比殊勝的法門。只要一心念佛,所得的『念佛三昧』,當然是三昧中之王。尤其世尊在《無量壽經》里讚歎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所以,『念佛三昧』是真正的不可思議。要怎樣得到『念佛三昧』?在念佛堂里,主七和尚常常有一句口頭禪說:『放下萬緣,提起正念。』『正念』就是一句佛號。換句話說,放下身心世界,什麼都不去想。今日末法時期,唯有一句『阿彌陀佛』,對我們最為重要。除此之外,什麼都不要,世間一切是非人我,與我都不相干。把自心裡的一切分別、執著、憂慮、牽掛統統放下,自然能得到『念佛三昧』。而且,一定要這樣修學,才能得到大自在、大輕安、大法喜。除了念佛三昧以外的種種禪定三昧,都不容易得到,正如倓虛老法師在香港打佛七的開示所說的,他一生當中,見到過學禪的人得定;但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他一個也沒見到。能得禪定相當不容易,像盤腿面壁而入定一星期、兩星期,甚至有幾個月不出定的,這種功夫相當的深。他們將來在那裡呢?老法師講,是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在色界天。色界天還沒有出三界,也不能出離六道輪迴。初禪天是色界而不是欲界。前面佛對我們講的『五蓋障』,也就是五欲(財、色、名、食、睡)。對五欲不動念,才能到色界天。假如,有禪定功夫,能夠禪坐幾星期、幾個月,還存有五欲的意念沒斷乾淨,將來的結果還是在欲界天,上不去色界天。欲界天上面四層,都要有禪定的功夫,單憑五戒十善,只能到忉利天(欲界的第二天)。再往上去,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四層天都要有禪定功夫。所以說,要得禪定,沒有斷除五欲,還是在五欲的境界里。由此可以知道,要得禪定是多麼難的事情。我們自己冷靜的想一想:有沒有能力修禪定法門?五欲擺在面前,是否能真的不動心?如果做不到,就趕快回過頭來念『阿彌陀佛』。要了解念佛法門是帶業往生的,這是我們真正可以修學的法門,可以依靠的,真正在這一生當中可以成就的法門。末法時期選擇凈土法門是最恰當的。『三昧』,有無量三昧,三昧也即是禪定。所說有無量的三昧,一定就有無量的禪定。修學貴在一門深入,選擇了一門,就要精進,才能有成就。

 

第七、『舍覺支』:『舍』是『捨棄』。世間法要舍,出世間法也要舍。我們自己修學所得到的境界,也要舍;所得到的法喜、輕安,統統都要舍。如果不舍,容易生起貪愛和執著。譬如我們上一棟高樓,上到第二層,要把第一層舍掉,才能再上第三層。每上一層,都要舍掉前一層,才能繼續向上走。『舍』,就是這個意思。等覺菩薩要不舍掉他所證入的境界,就不能圓滿成佛。所以,佛一再對我們講『捨得』——要能『舍』,才能『得』。

 

我們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就決定往生。『功夫成片』是最淺的念佛三昧。假如我們把念佛三昧分作九品來講,下下品的念佛三昧,就決定往生。功夫再稍微增進一點,往生就能自在,就能了生死,就是佛法所說的『生死自在』。

 

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凡聖同居土』是西方世界四土當中最低的,每一土都有九品,下三品就往生自在。這也就是說明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修得到的。再想往上去,方便土、實報土、常寂光土,這三土,實在講我們未必有能力去,雖然這一生未必能成功的往生上三土,但是,凡聖同居土,我們絕對有能力做得到。

 

台中李老師以前教導學生們說:『生死自在,我可以做到,你們也可以做到。』他自己現身說法,給我們作證明,證明佛在經上教導我們的話,句句真實,絕不虛假。但是,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放下萬緣』?誰能捨得,誰就能得到。得到得不到,權利在我們自己手上,不在別人或是佛菩薩手上。捨得愈乾淨愈好,愈乾淨就愈專、愈精,得到成功的機會就愈大。

 

對於修學法門,抉擇之後,絕不後悔。選擇了念佛法門就選定這一句『阿彌陀佛』,絕不要其他的法門。假如有人告訴你,還有一個法門比這個法門還好,成就還要大,這時候要自己下定決心,告訴他,我已經決定了這個法門,其他再好的法門,我也不要了,要有這樣的信心和決心,這才決定成功。

 

通常我們講『修行』,就是修正錯誤的行為。過去我們不會選擇,現在我們學會選擇,這就是『擇法』。進而依教修正我們錯誤的想法、看法、做法,叫做『修』;今後照正確的想法、看法、做法去實行,這叫『行』。讀誦大乘經典是初學者相當重要的科目,因為我們一身的毛病自己不知道,讀了佛經才能發現自己的錯誤,就是開悟。能悟到自己一身的錯誤、過失,才叫作『真開悟』,這才是真佛弟子。『知錯就改』,『改』就是修正行為;修正之後,保持不再犯錯,這叫『修習』。『修習』跟『修持』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以上就是佛把修清凈心的方法,全部都教給了我們。

 

諸比丘。所言清凈心者。當知即是心解脫增語。慧解脫增語。

 

這一段經文,佛對我們講,什麼叫『清凈心』?這兩句話用最簡單、最淺顯的言詞來說,『清凈心』就是心裡解脫。心解脫了,慧也解脫了。但是,這個心怎麼解脫呢?解脫是形容、是比喻。譬如:一個人被重重繩索捆綁,不自在、不自由,現在有人把它解開,馬上就得自在。我們現在心不能自在,就好像被很多繩索捆綁一樣。這些繩索就是妄想、煩惱、憂慮、牽掛,綁得我們的心不能自在,而『慧』是『心』的作用,心不自在,就沒有慧;心得自在,慧就現前。

 

佛常常在大乘經裡面對我們說到『五濁惡世』。的確,在今天這個社會,可以說濁惡到了極處。《無量壽經》上面所說的『劇惡極苦』,也是指我們現前這個社會狀況。『濁』就是『污染』。實在講,今天我們的心所遭遇的,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染濁。心裡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見解的污染,乃至於身體、飲食的污染,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樂趣可言!現在,大家都在講環境保護,所謂的『環保』,是永遠達不到目標的。佛在經上講:『依報隨著正報轉。』環境是依報,人心是正報。人心不清凈,環境怎麼可能清凈!要想環境清凈,要先求心清凈;而要達到人心清凈,惟一最有效果的方法就是佛法。佛法確確實實能夠凈化身心,叫我們的心能得解脫。清凈心就是心解脫,清凈心起作用,就是真實智慧。

 

由貪染污。心不清凈。由無明染污。慧不清凈。

 

這一段經文是『一語道破』,把我們的病根說出來。今天我們講環境保護,聰明人就應該知道從這裡下手。又怎樣能把心地的貪染、無明的染污去除呢?要去除這些污染,一定要依照佛在前面對我們講的『應當斷除五蓋。應當修習七法』做起,這是非常具體,句句話都落實。

 

若諸比丘。斷除貪染。即得心解脫。斷除無明。即得慧解脫。

 

在前面修學七法裡面,我對同修們所推薦介紹的是念佛法門。因為,念一句佛號,不但是斷除五種蓋障,同時,也破無明。專心在念這一句佛號的時候,五種蓋障都不會現前,而一句佛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不墮無明。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又諸比丘。離貪染污得心解脫者。是名身作證。

 

何謂『身作證』?『身作證』就是健康、長壽、不老、不病,不需要吃藥,也不用進補;那些補藥、補品,都會帶來染污和疾病的,唯有『清凈心』是最有營養、最有效果的。『阿彌陀佛』是最好的補品,能老實念佛,就是天天在進補。夏蓮居老居士在《無量壽經》前面的幾首偈子中講到:『佛說難信真難信,億萬人中一二知。』真的一點都不假,擺在面前這麼好的法門也沒人知道的,真是可惜!今天,我也帶給諸位最好的補品、營養品——『清凈心』。如果你們的心能清凈、身清凈,身心清凈,怎麼會衰老、生病呢?所以,我常常講:『這個法門是不老、不病、不死的法門。』說不死,是因為往生的時候,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跟著阿彌陀佛走,是活著走的,不是死了才走的。

 

前年華盛頓D·C,周廣大居士的往生事迹。此次我又到華盛頓,遇到當時那批為他助念,親眼看到他往生的同修,他們告訴我,周居士才念三天佛就往生了。因為他從前不信佛,就是在臨命終的前三天,才遇到龔振華居士勸他念佛。他當時聽到了就接受,叫他太太、女兒們統統幫助他念佛求往生,不要求病好,這是真正覺悟。另外,D·C那邊的同修們也幫他助念,念到第三天,見到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周居士說三聖從雲端下降接他往生。他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走了。所以說往生是活著去的,不是死了才去的。這個不死的法門,就叫作『身作證』。

 

斷除無明。得慧解脫者。是名無學。

 

這『無學』,就是沒有可以再學習的,智慧圓滿,畢業了,也就是教下講的『大開圓解』。在小乘法裡面,小乘人的無學是『阿羅漢』;大乘法裡面的無學是『法雲地菩薩』,十地菩薩叫做無學。這是講果報,修因證果。

 

永離貪愛。了知真實正智。

 

這一句經文很重要。『正智』是佛知佛見,《法華經》上講的『入佛知見』,就是『正知正見』。我們要知道,『貪愛』就是障礙正知正見的根源,離開貪愛,正知正見就得現前。

 

現前取證自果。盡苦邊際。

 

『現前』就是不要等來生,現前就證果,證的是圓滿之果。就是我們常講的『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苦邊際』是講六道輪迴,『盡苦邊際』就是永脫輪迴,不再生死流轉,超越了三界,成為法身大士。最後,佛再勸勉我們:

 

諸比丘。如是所說。汝等應學。

 

『如是所說』即是前面所講的,如理如法,句句話真實不虛。整個佛法就是講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人生』就是自己,就是說我們自己和我們生活環境的真相,一切經典就是說這些道理。『汝等應學』,我們應當好好的來學習。

  

           http://www.fofaseng.cn/books/0478.htm

  

    

佛教入門  


      聖嚴法師 著

 

原文來自天涯書庫:http://www.tianyabook.com/zongjiao/1.htm

 以下為節選部分 

佛陀的教法──四聖諦

    佛陀的教法如何呢?不用說,佛陀是經過了印度原有宗教思想的薰染,而再予以審察的

結果,開出了新鮮合理而偉大的智慧之花,那便是以「四聖諦」

    (catursatya)──四種轉凡夫為聖人的真理。雖然,在這四條真理之中,沒有告訴我們

宇宙的起源為何?但卻為我們解答了宇宙的存在以及人生的價值問題,更為我們說明了人生

的歸向以及達到永恆目的的實踐方法。事實上,整個的宇宙,便是一個無限的存在,我們對

於空間的大小和時間的長短,產生出分辨的認識,乃是由於我們在無限的存在之中,自我局

限於有限的存在之故,假如擺脫時間和空間的範圍,當下便進於無限的存在,和整個的宇宙

相等。

    至於,在此無限的宇宙之中,何以會產生了有限感覺的凡夫眾生?這是一個哲學問題。

佛陀對此,沒有加以解釋,僅謂「法爾如是」,也就是說自然如此的。

    因為有了凡夫眾生,始有宇宙之存在的感受,故也可說,凡夫眾生,並非來自宇宙的分

裂,或所謂上帝的創造,乃是本來就有的,無法追究其起源的;因為宇宙本身,沒有時空的

界限,存在於宇宙中的凡夫眾生,亦無時空的起點可求,所謂起迄和來往,僅是凡夫眾生的

幻覺,不是宇宙本體的真相。所以釋迦世尊,不談宇宙和人生的創始,並且堅決否認上帝創

造世界之說。佛陀只教我們如何從有限存在的凡夫眾生,轉變而成無限存在的大解脫者,凡

夫眾生的憂悲苦惱和生老病死,均系由於對於種種幻景的貪求、嗔拒、無智慧,故被幻景所

左右,以致身陷於幻景的有限之中。由此可見,我們所感受的有限存在,並非真實的存在,

乃是虛幻的存在。佛陀的教法,便是指點我們:循著一定的方法,從迷幻的有限之中走出

來。具體的說,便是「苦、集、滅、道」的四聖諦法,現在,分別而又一貫地將之介紹如

下:

    苦聖諦是佛陀的本體論

    苦聖諦,略名「苦諦」(duhkha),上面已說到,觀宇宙本來是無限的存在,也無所謂有

什麼宇宙本體論的必要,若一涉及宇宙本體觀念,便不是無限,而是出於有限的要求了。比

如說,宇宙的觀念,是從我人有了四方、上下的方位和過去、現在、未來的過程之設想,才

標立了宇宙這名詞的觀念,既有了方位和過程的假設,當然不是無限,而是落於時空範圍的

有限了。

    因此,佛陀為了說明此一時空範圍之形成的因素,而宣說的苦聖諦,便是佛陀的宇宙本

體論了。也就是說,以佛陀的智慧,所見的宇宙之形成,乃是由於凡夫眾生,對於如下的五

種對象(五蘊)的執著,有此五種對象,構成自我的觀念,由於有了自我的意識作用,便引

來了不自在、不滿足、不完整的感受;這些感受,便是苦惱。

    五  蘊

    構成凡夫世間的要素者,名為五蘊或五陰(skandha):

    (1)色蘊:(rupa-skandha)──包括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

而起感受作用的色、聲、香、味、觸的五境。這是構成自我觀念的物質要素,也即是自我存

在的主觀的身體及客觀的環境。

    (2)受蘊:(vedana-skandha)──此為對於五境的接觸,所生起心理上的感受作用,即

是當身體的五根(五種官能),和其所在環境中的事物,發生了感觸的心理活動。

    (3)想蘊:(sanjna-skandha)──此為由感觸而變成接受的心理活動,例如與順境接觸

所感到的欣樂,與逆境接觸所感到的悲苦,即是心理上的受取作用。

    (4)行蘊:(samskara-skandha)──此為產生了苦樂感受的受取作用之後,接著生起的

貪慾、嗔惡,或與之不相關涉的其他心理活動。通常的情況,總是對於可悅的事物,起貪慾

心;對於不可悅的事物,起鎮噁心,但是也有覺得無關痛養的,或因甲境而想到乙境上去

的。

    (5)識蘊(vijnana-skandha)──此為更進一步,對於所接觸的境物,了別識知,即是意

念或意識的活動,也即是心的主體。前面的受、想、行三蘊,是心體的現象,識蘊才是心的

主宰。故也可將受、想、行的三蘊,稱心王所有之法,識蘊便是心王。凡夫眾生的生生死

死,生來死去,死去生來的主體,便是這個被稱為識蘊的心王。一般人稱之為靈魂,但是,

佛教不稱為靈魂,而稱為識,因為,識和一般人所說的靈魂,觀念頗有不同,靈魂好像是固

定不變的,所以普通人把人的生死,比作搬家,從破了的老家,搬進新建的家,屋子雖換

了,住屋的人卻未變換。至於佛教所說的識蘊,乃是隨著各人的善惡行為,經常都在變化不

已的,因為,人的善惡行為,不是讓什麼天曹地府的神明記在生死簿中,而是隨時積儲在各

自的識蘊之中,再根據善惡的輕重類別,感受不同的生死果報。

    可見,以上五種構成凡夫眾生之自我存在的要素,乃是物質世間和精神世間的綜合,從

這觀點來看佛陀,他既非唯物論者,也非唯心論者,而是心物合一論者。

    宇宙是眾生所造成的

    宇宙是眾生活動的舞台,這是通俗的說法;若依佛陀的見地,宇宙是由眾生的活動而形

成的。比如,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團,我們的國家,是由家庭中的成員、社員、國民的全

體活動而成立的。故可推知,我們的地球世界,是由於生到這個世界上來的一切眾生所共同

完成的傑作,在地球尚未形成之先,一切將要來到地球上生活的眾生,便已在各種不同的世

界,造作了感受地球世界之果報的業因。所以,地球世界是地球眾生共同活動的舞台,但在

未到地球上活動之前,即已在其他世界,為了地球的形成而作了相同性質的活動。這些活動

的本體,便是構成自我的五種要素,由此五種要素構成的自我,便是凡夫眾生,凡夫眾生的

存在,便是生、老、死的周而復始地受苦,稱為「輪迴生死」,或名「流轉生死」,因為隨

著時間過程中的善惡行為,而來感受種種環境和生命的果報,升降不已,浮沉無定,所以喻

作車輪的迴旋,或波流的滾轉。人在一生之中的際遇,當然是苦樂相參的,所以,僅從一截

生命的片段上著眼,做為一個凡夫眾生,未必是絕對可哀的事,然從連貫的生死之流中,觀

察凡夫眾生,那就不能不贊仰佛陀的教義了。因為,佛陀所說的苦諦,並非苦樂相對的苦,

而是指出感受此種苦樂存在的本身,便是苦果的報應。宇宙的存在,是為凡夫眾生的受苦,

那麼,苦惱的起源又是什麼呢?

    集聖諦和滅聖諦是佛陀的現象論

    從宇宙的本體而變成宇宙的現象,便是眾生生死的起滅,佛陀以心物合一的五蘊,作為

凡夫眾生世間的本體,又以什麼來說明宇宙的現象呢?前面已經表明,佛陀是以眾生為宇宙

之中心的,有眾生始有宇宙,有宇宙即是有限,此一有限的本身就是宇宙的現象,現在所說

的現象論,是指此一現象的產生和消滅而言。此一現象的產生,名為苦集諦(samudaya),這

是伴著追求快樂和貪慾的滿足而來的種種渴望,使得我們從此生到來生,生了又死,死了再

生。總括而言,乃是由於我們渴望快樂(欲愛),渴望生存(有愛),渴望無常(無有

愛),故使我們永遠在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之中,六道輪迴。修了善業,生於天上和

人間;作了惡業,便下墮地獄、鬼、畜的三惡道中受生。只要一天不斷此一渴愛(tanha)之

心,永遠都在集聚生死的苦因。要想不受苦果,唯有先從明白苦因著手,進而不造苦因,便

可不受苦果了。

    滅苦的真理,稱為苦滅諦(nirodha),必須拾棄慾望,斷除慾望,離開慾望,不使慾望

有其殘存的餘地;破除了一切的慾望之後,渴愛之心亦可消滅了。也就是說,從所有的煩惱

和善惡之中,解脫出來,由生死的三界,進入寂滅的涅盤境界。此所謂寂滅的涅盤境界,不

是永恆的死亡,也不是永恆的生存,而是不生不滅的,寂靜安穩的,自由自在的,絕對的存

在,無限的存在,無遠弗屆,無微不至,是衝破了時空界限的,超越了心物觀念的徹底存在

和究竟存在。

    十二因緣的生死觀

    根據佛陀的悟境所見,形成生死循環的三世因果者,名為十二因緣,亦即是由於十二個

環節的連鎖,便構成了連續生死之苦的起因,也可由此十二個環節的逐段逆轉,達到滅卻苦

因、斷絕生死的目的。故在四聖諦的集諦和滅諦之中,要用十二因緣的道理來說明。

    十二因緣,又名十二緣起(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即是以十二個段落的因

果關係,說明凡夫眾生的生死連續,所以稱為十二因緣。現在先將十二因緣,依其排列的次

序,介紹如下:

    (1)無明(avidya)──此為迷之根本,可以稱作無知,即是貪慾、嗔恨、愚疑等的煩

惱,故為迷惑於生死界中的根源。

    (2)行(samskara)──即是行業,是從無明產生的意識行為,是前世所造的善業和惡

業。

    (3)識(vijnana)──即是由於過去世中的種種行為所積聚的業體,便是以此業體的本

能,投入母胎的最初一念。

    (4)名色(nama-rupa)──即是投入母胎之後,業體的心識(精神)和胎體的肉身(物

質)相結合的狀態。

    (5)六入(sad-ayatana)──即是在母胎中,逐漸形成胎兒的眼、耳、鼻、舌、身(五官

四肢),意等六種感覺器官,又可名為六根。因為一切善惡行為的造作和感受,均系由此六

種官能為媒介,而達於心體,成為業因業種,或苦因苦種,所以名為六入,意為諸業的六個

入口。

    (6)觸(spars"a)──此為我們於出胎之後,自我身心的六入(六根),和外在環境的六

塵之間,發生了相對的接觸。所謂六塵,便是和六根相應的色、聲、香、味、觸、法,也就

是我們這個身心所處的生活環境中的一切事物。

    (7)受(vedana)──即是由接觸外境而產生的領受苦或樂的感覺。

    (8)愛(trsna)──此為由於苦樂的感覺之後,所起欣樂厭苦,求樂避苦,並且貪於財、

色、名、食、睡等五欲的心理活動。

    (9)取(upadana)──對於自己所喜所貪的欲求的事物,生起執著不舍的心理。

    (10)有(bhava)──愛和取,乃是求取生存的慾望,正因為有此生存的慾望,便造下了

種種惡行為的有漏(生死)之因,故將接受未來的生死果報。此所謂「有」,便是指的生死

因素、善惡行為的有漏之業。

    (11)生(jati)──今生造了生死的業因,必將接受來生的再度出生的業果,那便是由

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所構成的身心,和此身心所處的環境。如前所說我們的身心是六

根,身心所處的環境是六塵,同為五蘊構成,同為所感受的業果報應。如果加以區分,眼、

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主觀的身心,名為「正報」;色(眼所接受的美醜、明暗

等),聲(耳所接受的一切音聲),香(嗅覺所接受的一切氣味),味(舌所接受的一切滋

味),觸(身體所接受的冷暖、粗細、軟硬、澀滑等),法(心意所接受的一切學問、觀

念、思想、方法)等客觀的環境,名為「依報」。此處所說的「業」,和通常所用的「孽」

字,頗有不同,請勿混淆誤解。佛教所稱的「業」,是梵文「羯磨」(karma)的意譯,是善

惡行為所留下的一種無形而有力的能,也許和近代科學家所說德語的Energie不同,它是行

為的一種余勢,由於前一行的余勢,可以引出後一現象的發生。

    (12)老死(jara-marana)──來生既然有了五蘊所成的身心,又將衰老而至死亡。

    因此,佛陀用這十二因綠,說明了凡夫眾生,在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之中,所有因

果循環的流轉現象。此可用下面的表解,幫助我們,理解它的一個概念:

    如果順著十二因緣的三世因果,周而復始的繼續下去,便是以集諦來說明苦諦的根由,

眾生永遠是眾生,不會脫離苦的範圍。但是,佛陀之要指明苦諦的根由,目的乃在協助眾

生,超越苦的範圍,所謂轉凡成聖,那便是接著要說的苦滅諦了。

    十二因緣的解脫觀

    苦滅諦,乃是逆著十二因緣的次第,從斷絕第十二因緣的老死,向上推轉,到了第一因

緣的無明斷絕之時,即是超凡入聖的解脫境界及涅盤境界。也就是說,要想不「老」不

「死」,唯有設法不再出「生」;要想不再出生,便不得造下「有」漏的生死之因;要想不

造生死之因,對於貪戀的事物,便當立即放下求「取」和捨不得的心念;要想無取無求,唯

有首先排除避苦求樂的「愛」欲心;要想無愛欲心,便當不再領「受」苦樂的感覺;要想不

受苦樂所動,當求六根清凈,不與六塵接「觸」;要求六根不觸六塵,唯有不起「六入」;

六入是由「名色」

    所成,要求不起六入,便不宜求生投入母胎;投胎的主體是業「識」,故應先破業識;

業識是由前世「行」為的集聚而成,故當先勿造作有漏的善惡行為;所謂有漏(sasrava),

是指本著有我的意念,由身口所作的一切行為,不論是為身心的私我,或為群體社會國家世

界的公我,乃至是為宇宙全體的神我,均系有我有漏的生死業,為何有我的觀念存在呢?乃

因眾生皆在「無明」的愚疑之中,何謂無明愚疑?即是沒有智慧,不能明察我們所處的五蘊

世間,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暫時的,不實在的幻景,所以誤將眾生各自所造的身心乃至宇

宙,當作「我」來維護與貪戀。如果能將此無明排除之後,便可修好解脫之船的漏洞,平安

地航出生死的苦海了。如何排除無明,那是要靠修行八正道來完成的工作,也就是下面所要

介紹的道諦之內容了。

    道聖諦是佛陀的修道論

    道聖諦,簡稱道諦(marga),即是滅苦之道,或滅苦的方法,也就是佛陀所說修道方

法,若能依此方法,切實遵行,便可升入聖境,是由凡夫眾生成為超脫自在的聖者之道,所

以稱為道聖諦。

    道諦的內容,含有八目,所以總名之謂八聖道分或名八正道(aryastangikamarga),又

譯作八支聖道及八正法等。現在分條敘述如次:

    (1)正見(samyag-drsti)──徹底明了四諦之理,即為正見。當以諸行無常,諸法無

我,涅盤寂靜的「三法印」,來監定見解的正確性。即是說,能夠理解我們所處的五蘊所成

的身心世界和環境,確是虛幻無常的;既屬無常的幻景,自亦沒有真我的實體可求;徹見無

常,實證無我,當下便是涅盤,便是寂靜(不動心)的聖境。唯有依據這樣的見地,來從事

佛法的修行,才能真正地達到解脫的目的。

    (2)正思惟(samyak-samkalpa)──又被譯作正志、正思、正分別等,即是正確地思惟四

諦之理,基於正見的原則,勿使心中生起貪慾、鎮恚、害心等的活動。這是清凈意業的工

夫。

    (3)正語(samyag-vac)──即是真語和實語。不妄語(謊言)、不兩舌(挑撥是非)、

不惡口(粗言詈語)、不綺語(戲論淫詞)。應當以善言勸勉,愛語安慰,直言教導。此為

基於正見所作清凈口業的工夫。

    (4)正業(samyak-karmanta)──又被譯作正行,即是端正品行,遠離一切的邪惡行為,

是指基於正見而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除了已婚夫婦之外的一切男女的淫事,均為邪

淫),不用一切興奮劑或麻醉物。此即是清凈身業的工夫。

    (5)正命(samyag-ajiva)──清凈了身、口、意的三業,順從佛陀的教法,遠離五種

(不正當的)被佛陀稱為以邪法活命的職業,例如:詐現奇特、自稱功德、咒術占卜、大言

壯語、彼此標榜等;亦即是以不正當的手段,謀取不法的利益,名為邪命。學佛的人,當以

正常職業,取得生活的所需。

    (6)正方便(samyag-vyayama)──又被譯為正精進或正治,即是努力於貪嗔無明等煩惱

的對治,精進地邁向涅盤的聖道。故當發願:已生之惡使之速斷,未生之惡使之不起;已生

之善使速增長,未起之善令之生起。

    (7)正念(samyak-smrti)──繫念正道,不起邪念;即是以不凈觀(a-s"ubka-smrti)等

的方法,攝心制心,使之不受物境慾念所搖動。所謂「不凈觀」,即是觀想此一身體,共有

五種不凈:

    (一)種子不凈(由父精母血所成故),

    (二)住處不凈(胎中十月住於母體的屎尿之間故),

    (三)自身不凈(此一身體是由地質、水份、熱能、空氣等四大所成故),

    (四)自相不凈(身中常由眼、耳、口、鼻以及大小便道的九孔之中流泄穢物故),

    (五)究竟不凈(此身死後必將腐爛化為膿血,乃至枯骨亦壞故)。觀想自身不凈,觀想

他身不凈,便可息滅物慾之心,也可增進捨身為道之心。請注意,佛教所說的「四大」,是

指構成宇宙的四大物質元素,不要誤以不貪酒、色、財、氣,名為「四大皆空」;乃以宇宙

的物質元素,暫時幻現的身體,不是究竟的存在,所以稱為「四大皆空」。

    (8)正定(samyak-samadhi)──循著以上七個階段次第修行,正念的觀想完成,便可進

入四禪八定,再加以無常無我、四大皆空的正確知見(即是空慧的觀照),便能進入無漏清

凈的滅受想定,那即是解脫自在的境界,不生不死的涅盤境界。所謂涅盤(nirvana),曾被

譯作滅度、寂滅、圓寂等,即是超越了一切煩惱苦痛的系縛,住於絕對自在的境域,那是不

能用時間和空間來範圍的圓滿充實的存在。

    不苦不樂的中道

    我們從以上所見,佛陀的修道論,既不主張享樂,也不主張苦行,乃是不苦不樂的中庸

之道。實行起來,也不會感到困難,不用浪費金錢,也不一定要我們避開現實的生活,而是

教導我們,就在現身所處的環境中,及時用功修行。著手之際,也不繁雜,只要能夠把握住

一個原則,認明我們的身心和這身心所處的環境,都是無常的、無我的、暫有的、幻有的,

便可漸漸地對名利得失的心念淡薄下來,對於求取解脫之心積極起來。然後再對日常生活、

待人接物之間的存心,以及言行方面,加以留意;寧可損己利他,不要損人利己;應以正當

的職業,為人間的社會,謀求幸福;儘可能地利用時間,多做自利利他的工作;為了洗鍊我

們的身心,應當多做一些使得物慾沉澱的工夫。這種工夫,上面僅僅列舉了一種不凈觀的方

法,其實,正念所包含的方法很多,主要的尚有六種正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持戒(即

在八正道中的身口意三業的清凈)、念布施(以財物布施貧窮,以佛法施化有緣的眾生)、

念生於諸天的功德。

    這兒須加解釋的,修行的方法很多,歸納起來,不出福慧二類。心中念念不忘地對於佛

陀偉大人格的敬仰,對於佛陀所說教法的渴求,對於實踐佛陀教法者──僧人的見賢思齊,

對於造作惡業的警惕,對於困苦眾生的盼望能予以救濟,對於以禪定力而生於諸天的嚮往。

這六種繫念的表現,均屬於福業,但此六念的功夫所得,便屬於慧業了;因為正念不斷的更

進一步,便入禪定境界,定力即能產生智慧。

    以佛陀的智慧所見,生天未必可喜,即使到了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天,仍未脫出生死的

界限,故對於六念之中的念天功德,不可誤解成為僅僅希望求生天上,而是指的八正道中最

後一個階段,盼由四禪八定的禪天過程,進入涅盤。

    正念,主要是指心念,但是,晚近中國,以口念佛、念經,也不為錯;由口業來幫助意

業,當然更好。不過,如果僅用口念而疏忽了心念,那就捨本逐末了;如果僅是口中念佛,

而忽視了八正道的兼顧並重,更是錯上加錯了。事實上,凡是信心堅強、修行殷切的人,也

必是位行解雙舉的佛教徒。

    因為,佛陀的教法,是要我們在不背棄現實生活和人類環境的原則下,努力於解脫道的

修持;並以佛法的實踐,來導致個人生命的升華,促進人間社會的凈化。所以八正道的修行

者,既能擺脫物慾之火的煎熬,也不必如苦行主義者們接受痛苦的折磨。

    佛法的中心思想

    佛法,便是佛陀所說的教法,即是佛陀教我們用來自利利他的修行方法,以及解釋這個

修行方法的原理,切勿誤解修行僅是出家人的事,也勿以為唯有吃素念佛或坐禪拜佛才是修

行,這點可從上面的介紹之中得到理解。也正由於如上的介紹,使我們見到了佛法的一個梗

概。這個梗概,便是「四聖諦法」,在此四諦法中,又以五蘊法分析了宇宙人生的本體,五

蘊法中包羅了構成主觀的六根和客觀的六塵,這個五蘊的世間,便是苦諦的內容。又用十二

因緣,說明宇宙人生的現象,說明三世因果的循環,也說明了如何使此因果循環的現象消

失。事物之間所發生的關係,名為因緣;先後之間所起的現象之關連,名為因果。因緣思想

和因果思想,是一體的兩種表徵,乃是佛陀思想的獨特處,也是佛教的中心思想的中心。佛

陀即以此因緣與因果,宣說了集諦和滅諦。為了滅苦的方法,便說了八正道,八正道乃是最

平易近人的修行方法,也是最能適合人們接受的中庸之道。

    當然,初初接觸到佛法的人,可能仍有不太明白的地方,此在佛陀悟道之初,即已有過

如此的顧慮,結果還是被許多願意接受的人理解了,所以也發揚光大了。

    從五蘊的基礎上,發展成了「唯識法相」的哲學;從因緣生法的立場上,發展成了「般

若性空」的實相論;從身口意三業清凈的立足點,完成了戒律的體系;從正念及正定的基本

上,發達了禪觀的思想。統括佛教思想史上的小乘佛教,而至大乘佛教,其中心思想的源

頭,皆不出如上所舉的四聖諦和八正道,所以把它稱為佛陀的根本教義;因為它是大乘、小

乘,一切佛法的根本,故又被現代學者們,稱為根本佛教。

佛教的信仰

    很多人都認為佛教的信仰是迷信。其實,當你聽過一些佛教對於信仰的解釋之後,你就

會明白,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非常合理的。

    (一)三寶

    佛教的信仰,以三寶為中心,不像一般人誤會佛教的那樣,認為佛教是崇拜鬼神的宗

教。

    佛教的信仰,可以分作自信和信他的兩面,然都是以三寶為主。三寶,意思是寶物,有

救濟貧困的功能,佛教則用三種寶物,救濟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從一般而論,人的自信心是有限的,往往由於財力、智力、權力的限制,對於宇宙人生

乃至小到對於平日所處的生活環境,也沒有自信心去解決和克服。這種人,首先需要有一種

外在的依靠,才能幫助他克服難關,那就是信他的力量。

    (二)信他

    佛教給你信仰的,稱為住持三寶:

    (1) 佛寶──二千五百年前出生在印度的一位王子,出家修行而開悟了的那個稱為佛陀

的歷史人物。

    (2) 法寶──由那位成了佛的印度王子,把他自己開悟的方法以及用他的智慧觀察到宇

宙人生的真理,說了出來,只要我們照著他所說的方法做去,我們也能開悟。

    (3) 僧寶──凡是佛教徒,如果他能負起修行佛法並且傳播佛教的責任,便稱為僧寶,

雖然不限定出家人或在家人,事實上只有出家人才能完成僧寶的使命。在這三寶之中,如果

無佛,我們根本無從知道離苦得樂的方法,如果無僧,這些方法便無人示範修行,也無人把

這些方法傳流到現在。而我們信佛及敬僧的理由,即是為了學習修行的方法。當然,佛教也

鼓勵我們崇拜聖賢,佛教稱他們為菩薩,譬如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等,也都是信他的對

象,並且靈驗非常多。但這仍在三寶之內,一切的菩薩都是僧寶,一切的佛都是佛寶。佛教

被人誤為迷信的最大原因,乃是由於許多信佛教的人,只是信佛信僧,沒有懂得修行的方

法。事實上,如不學習方法,信佛信菩薩,雖可得平安,卻不能開悟而離苦得樂。唯有學習

了方法,認真地修行之後,始能由信他而產生自信的力量。

    (三)自信

    即是信自己。這是在信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也就是從修行的經驗中,確切地體悟到

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本來和佛無別,所以必將能夠成佛。但這自信的仍是三

寶,我們稱它為自性三寶:

    (1) 自性佛寶──佛的意思是覺悟,人人都具備有覺悟的可能性,實際上,我們每一個

人的本性,就是清凈的佛性,只因為被外在的八風所吹,心理受了影響,產生了種種的煩

惱,把清凈的佛性遮蓋住了,所以稱為凡夫。所謂八風,是指的利益、損失、毀謗、榮譽、

稱讚、譏笑、痛苦、快樂。一個人,如果能夠到達八風吹不動的境界,他就解脫了一切的煩

惱,雖然尚未成佛,他已見到了他的自性佛寶。

    (2) 自性法寶──在沒有開悟之前的人,修行的方法,是靠他人傳授的,當你開悟之

後,你會發現,修行的方法,本來就是現現成成的,和每一個人的本性是分割不開的。這個

方法,包括理論的和實踐的兩部分,理論的部分,可以比作地圖,實踐的部分,可以比作上

路向目的地前進,兩者缺一不可,否則不是落於紙上談兵式的研究,便是落於盲人騎瞎馬式

的苦修。未悟之前,法在心外,所以需要求師問道,開悟之後,法在心內,從你心中流露出

來的,就是解脫煩惱的方法。不必另外再向佛經里去尋求,但卻絕對是與佛經的觀點一致。

因此,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一共向當時的信眾們說了四十九年的修行方法,

最後宣布,他並未說出一字。也就是說,他沒有創造出任何方法,一切的方法,原來就存在

著的,他只是在發現這些方法之後,向大家指點出來而已。

    (3) 自性僧寶──佛與法,既在我們每一人的自性中俱備了;僧,當然也不例外,僧的

意思是融洽無間,和合一致,即消除了煩惱之後的狀態,所以稱為「清凈和合僧」。煩惱是

從我們的肉體及精神方面的不滿足和不順利而產生的,所以信佛的人,要解除煩惱的痛苦,

首先必須從貪心、嗔怒、不明是非的三方面,漸漸地省察和消除著手。尤其像出家人,他們

不求任何東西,甚至將他們最寶貴的身體,也施捨出來,稱為捨身出家,所以稱為僧寶。但

在他們沒有斷除煩惱之前,僅僅是凡夫僧,斷了若干煩惱的,稱為賢僧,將要斷盡一切煩惱

的,稱為聖僧,像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等,即是聖僧,縱然是成了佛的人,也是僧寶之

一,所以釋迦牟尼佛,仍對他的弟子們宣稱,他也在僧的數目之內。有很多人,不曉得佛與

菩薩的區別,現在,相信諸位已經明白,菩薩是成佛之前必經的修行階段的人,佛是菩薩修

行到圓滿時的最高階段的人。佛的身分是最高最圓滿的,但他仍可為了適應各類的眾生,化

身為凡夫、化身為鬼神、化身為菩薩,所以在佛經中說觀世音菩薩是古佛的再來,觀世音菩

薩有三十三種不同類別的化身,其實,他有千手千眼,也有萬手萬眼,他有千萬種不同類別

的化身。化身的方式,則有托胎化身及變現化身的不同,不論那一種方式的化身,當他在你

面前出現的時候,他是你的親戚朋友和家族中人,是普通的人。他可能用正面的方法來協助

你,也可能用反面的方法來激勵你,不論正反,都是對你人格的培養和事業的成功有益。因

此一個信佛教的人,他看所有的人,都是救助他離苦得樂的菩薩。一個開了悟的人,也能自

覺到他自己,是與僧寶不可分割的,所以也能自然而然地,負起了菩薩所應負起的使命。

   

    有些知識分子,讀了幾種禪宗的書籍之後,知道了自性三寶的境界,高於住持三寶,所

以自稱信仰自性三寶而用不著住持三寶。像這些人,佛經里有一個寓言說到:曾有一個愚

人,見到三層樓的建築物後,即要求一位建築師,單為他建第三層而不要底下的兩層。諸位

想想看,這是可能的嗎?因此,我要告訴諸位,先從信他的基礎上入門,等你根據所學的方

法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之時,自信的功效,便會自然顯現在你面前的。

    佛教的教義

    佛教的經典,實在太多,多得使你無法以業餘的時間來讀完它。我們中國的法師,希望

讀過全部的佛經,最常用的方式是把自己和社會的世俗環境隔離,關在寺院中的一間房內,

經過數年的閱讀和體驗,才能對佛經的全體,有若干程度的了解。像我本人,就是經過六年

這種生活的人。至於一般的人,譬如目前有好多在大學裡專門研究佛教經典,並且向學生教

授佛經的學者,他們很少能把全部的佛經作總體的研究,同時由於他們缺少修行的實際經

驗,故也無從確切地了解佛經,充其量,他們是從文字的表面上得到一些印象而已。但是佛

教的教義,從原則上說,並不如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樣困難。它的根本思想,僅僅四個項目:

苦、空、無常、無我。

    (一) 苦

    一個人,如果沒有苦難的感受,便不容易對自己作警惕,更不容易對他人給予同情。所

以在美國有一所學校,在訓練學生道德生活的課程中,使每一個學生均有一周的時間,來體

驗生理機能有殘障時的痛苦。也就是分別地將學生們,或者蒙上眼睛,或者綁起腿子,或者

捆住雙手。結果,這些學生的同情心特別高,彼此間的互助精神也特別顯著。

    當然,在人類的思想之中,也有不承認佛教所說的苦是真理的,我們無意要說服任何

人,佛教只希望把佛所見到的真理,告訴願意知道佛教的根本教義是什麼的人們。在佛經里

面,對於苦的觀念的說明,有幾種不同的分類,今天我想介紹的是五分類,即是:

    (1) 苦苦──包括四個型態的苦的現象,那是人人都知道的:生、老、病、死。以現在

人的知識判斷,嬰兒初生之時,尚無知覺意識的作用,應該是不知道苦或不苦的,所以這個

生字,是指出生這個事實而言,由於生而為人,便因他有了身體而註定了必將會病、會老、

會死的前程。有的人未老即死,或者終其身不知病為何物,但他不能不死。所謂「鳥之將

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原因即在對於死亡所感到的一種無可奈何的痛苦所

致。年輕的人,體魄特彆強壯的人,比較不容易接受宗教信仰,原因即在於他們對於苦的感

受不太強烈。

    (2) 壞苦──有人反對佛教主張的「人生在世,有受皆苦」的說法,他們認為,人生雖

有痛苦的遭遇,但也同樣有歡樂的場合,譬如「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

榜提名時」,乃是人生的賞心樂事。對於這一點,佛教並未忽略,佛教卻想進一步地為你指

出:天下沒有不謝的花朵,人間亦無不散的筵席。若從世間相的生起、完成、變異而復歸於

消失的這個事實來考察,雖有偶然的美景良辰,它的結局則終歸於消失。所以有些人在沒有

成功之前,吃盡千辛萬苦,到達成功之際,又會患得患失,尚未引退之前,便已憂慮到,退

休之後的下一步應該如何走法的問題。總之,世相是經常變遷的,不可能讓你抓住一樣使你

覺得絕對可靠的東西。

    (3) 求不得苦──我們常常聽到人們,在受到挫折之時,會以「天下不如意事,常十之

八九」這句話來寬慰他們自己。生在世間,不可能一無所求,最基本的,是求食物、求衣

著、求異性。其次若有餘力,則求名望、求財富、求權勢。一個人的能力越大,他的慾望也

越高。有些人不為他們自己求任何東西,卻又不能不為他人的利益而求。事實上,有求必應

的,在世間上是不多的,當在你求得之先,必已付出了相等的代價。

    (4) 怨憎會苦──在人世間,往往是好景不常,而又冤家路窄的事很多,你所喜歡的事

物,很難保全不變,你所厭惡的事物,又偏偏常常在你的生活中出現。

    (5) 愛別離苦──不論是父母骨肉、夫妻眷屬、親密的朋友,生離和死別,乃是最能使

人斷腸的苦事。有的人,你愛得他好苦,他卻並不愛你;有的人雖然相愛,卻有不得不分離

的情況發生;有的人雖然終身相守,卻不能避免死亡的有先有後。

    以上五種苦相,即是我們的人間相,因為我們的身心,是過去世的行為留下來的結果,

佛教稱之為苦因與苦果。如不及時中止,因果的循環,便無了期。中止苦因的方法,便是修

行,此到下一次再講。

    (二)空

    佛教被稱為空門,故在香港,有些賭錢的人,就怕早上在街頭遇到尼姑,他們迷信,空

門中的光頭,會使他們輸得既空又光。其實,佛教的空,根本不是那個意思。如果不懂佛教

所講「因緣」二字的道理,你就無法懂得佛教所講的「空」

    是什麼意思。所謂「因緣」,是指世間事物的形成和毀滅,均有它的因素,佛教稱這種

因素為「因」,又將這種因素與因素之間所發生的關係,稱為「緣」。正由於一切的事物和

現象,無一不是集合了許多的因素而完成的,如把各種因素分解開來,任何一種特定事物和

現象,均不可能存在。佛教,要人去除煩惱的方法,首先使你明白世間的事物,無一不是暫

時由各種不同的因素集合而成的幻象,這些幻象,使你幻覺它們的存在,其實,除了因素,

並沒有事物,因素在變,事物也在不斷變化。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不致於對稱心的事

物起貪心,對不滿的事物起怨恨了。可見,佛教所講的「空」字,並不是一切都沒有的意

思,而是要你在努力促成其事之後,不要把它擺在心裡,那是去除煩惱的最好方法。因此,

由「空」的意義的說明,也必須了解,它會告訴我們如下的兩種意義:

    (1) 無常──一切事物的現象,既都是暫時的各種因素的聚和散的活動,只要因素的位

置和形狀有變動,事物的聚和散的活動,也就跟著變動,佛教把這種聚散活動的相狀,分為

「生、住、異、滅」的四種形態。這四種形態,從來不停留,所以是無常而不永恆的。

    (2) 無我──人類的煩惱,多過於其他的動物,只因為人類的自我觀念,比其他的動物

更強烈。自我的觀念,帶來自私的行為,凡是遇到和這自私的行為相抵觸的事物,便會引起

煩惱。構成自我觀念的基本因素,便是我們的肉體,再漸漸地向外擴張,有了我的財產、我

的家屬、我的名譽、我的事業,我的權勢、我的思想等等。人們為了維護這些「我」及「我

的」觀念,努力奮鬥,也為了這個我而招致煩惱。從「因果」的觀點上說,佛教是鼓勵我們

積極向上的;從「因緣」的觀點上說,佛教是主張放棄我見的。世間一切事物,包括每一個

人的身心在內,無一不是由因緣促成的幻象,根本找不到「我」的觀念可在何處生根。所以

是「無我」。但是,此處僅從理論上,分析給你聽,使你明白,你的「自我」並不可靠,也

不實在,當你有任何痛苦而無法立即解決的時候,不妨試著想想,至少可以使你減少一些因

痛苦而引起的怨恨和憂鬱。至於親自來體驗「無我」的身心境界和宇宙境界,那是要在開悟

之後。要想開悟,必須親自修行。

    一九七七年十月廿三日講於加拿大多倫多市中山紀念堂

   一、學佛與日常生活 

    曉雲法師,信定法師,諸位同學,諸位居士:

    今天是我第三次到蓮華學佛園來,第一次是五年前,在座的同學和居士之中,可能有人

聽過或見過面。第二次是一個月前諸位的結業典禮。今天要我來作學術演講,實在不敢當,

學術二字,我是談不上。

    學術演講,就是要講學術。兩個星期前,我在文化學院演講時,把學術分為四個層次:

    一、不學無術──一無可取的人。

    二、不學有術──我國古代稱之為術士,有方術的人,可為人治病、看相、算命、

    看風水等。

    三、有學有術──在古代稱之為方士。

    四、有學有術有道──在我國歷史上叫做道士,這一名稱的出現,相當早,春秋

    繁露中有「古之道士有言」之句。

    我們出家人,人稱方外之士,我們自稱釋子、沙門,也可稱道士,這並不是道教人士的

專稱,而是指有道之士。

    今天在此地演講,應改為學術道演講才合適,因為有學有術,只是在方士的階段,在一

般地方是可以的,而在學佛園應該加上一個道字,為學、術、道演講,但這就未免標新立異

了。

    我自問是不是有學、有術、有道?若說有,這是驕傲,是說大話。若說無,也不好,站

在學術研究的立場,應該說有,我才能接受田教授的邀請。以一個學佛的人而言,還是說無

才對。釋迦佛說法四十九年,他卻說他不曾說著一個字。

     像我們來說,知道的越多,說得越多,就是懂的佛法越少。既然佛陀一個字都沒有說,

我們又何必多說?迦葉尊者是禪宗的第一代祖,但佛傳祖位的時候,卻沒有說一句話,只是

拈花示眾,獨迦葉破顏微笑而已,這樣就算傳法了。有人問:「當時釋迦佛如果是拈根草,

迦葉會不會破顏微笑?」我不知道,佛是一切智者,他一定知道,但也不能說出來,否則就

不必拈花示眾。禪宗有很多語錄、公案、機鋒,都不可用常人的知見去分析,不要用常人的

心態去理解。如果可以用常人的知見去衡量的話,就不是禪宗的公案了。以禪來講,知識越

豐富,對禪的障礙越大,公案讀得越多,理解越多,離禪反而越遠。公案要參究,不能解

釋,參悟以後,也無法用語言文字,和盤托出以示人,只能向比自己高或和自己相等的人,

「比手畫腳」求印證,這叫做心心相印。

    現在講學佛;學佛是道,佛學是學說。

    各位聽講佛法已很多,知道的也一定很多。我想就自己的經驗,分幾個階段來講:各位

如果問我知道多少?可以坦白的告訴諸位,當我沒有看完大藏經的時候,覺得知道的很多,

尤其在二十幾歲時,甚至有個很幼稚的想法,感覺自己知道的,比佛經還要多;因為我有很

多的想法,沒有看佛經前就有了,如是我以為佛經里的知見,大概我都有了。後來有一個階

段,不敢看佛經,為什麼?就怕自己發現的答案,再在佛經看見,就像孫悟空發現再翻也翻

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一樣。自以為聰明的同學,恐怕都有這個毛病,後來我才明白,知道的

再多,也無法超出佛法的範疇。第三個階段是拚命看佛經,所以才到山裡閉關,覺得自己太

渺小了。後來把三藏教典看多了。告訴諸位,律部我看了三遍,阿含部看了二遍,大乘經論

只看大半,現在若問我懂多少?可說什麼也不知道,也不懂得佛法。有一個時期,心裡很混

亂,頭腦一塌糊塗,覺得自己知道的太多了。各位知道,從前有個外道,感到自己知道的太

多了,怕把肚皮脹破,特地用銅條把肚子箍起來,這個經驗我似乎也有了。佛法浩如煙海,

太深,看完瞭望洋興嘆。每看完一部經,逢人便講,但道行比我高的一聽,就知道我說的是

什麼,後來看多了,反而沒話講,不知講些什麼。引經據典是鑽牛角尖的工夫,這叫循章摘

句,謂之說食數寶,謂之千古文章一大抄,目前一般文章,學術味道太濃厚,而抄的成分太

多,消化的少。假如希望人家理解佛法、佛學,也要先自己充分理解以後,再告訴人家,蓮

池大師說:「人不要出頭太早」,要想文章洗鍊,必須多體驗。經典不是教人用來當學術研

究的,而是教我們修行,有多少行持,才能對經典理解多少,有了修行的體驗,才能理解佛

經里每句話的真義。中文的佛經從梵文譯成中文時,都是由有修行的三藏法師來主持,現在

的人對佛學有研究,而無修持,理解出來的東西,自不會很好,只能從字面上翻給外國人

看,無法充實佛教慧命,總有一層隔膜。所以學佛需要體驗。

    第一學佛要有出離心:

    學佛有幾個基本原則,不能盲目的學,今天聽人說密宗很好,修來可即生成佛,就趕快

修密,找金剛上師灌頂加持,以為幾天一學,就能如何如何。告訴諸位,學密要有真方便,

現在不談。人家說禪好,現在在西洋、在日本,學禪風氣非常強烈,而我們從中國大陸來台

後,禪的風氣已沒有了,找個禪堂很不容易,現在台灣寺院有禪堂的,有陽明山的永明寺,

聽說有個古岩寺也有禪堂,禪可吸引人,因此大家來學禪。但有些人,禪和道分不清楚,禪

和瑜伽也分不清楚,禪和靜坐也分不清楚,掛羊頭賣狗肉的人很多。我在美國教禪的時候,

我的老師仁俊法師說:「我也打坐,但反對你教禪。」我說為什麼?他說禪是真常、是唯心

的。我說不管他是什麼,我教的雖叫禪,事實是修行方法,為什麼一定是唯心、是真常?我

教的是空,是般若,後來他聽了幾次,覺得不錯,他說我講的禪和空也能相應,和般若也能

相應。我說:「禪本來就是空,是般若。」曉雲法師教的是般若禪,我雖沒聽曉雲法師講

禪,但看過他的文章。學禪要跟真正有禪體驗的人才能學。有人聽念佛很好而念佛。學密而

後學禪而後又念佛,結果一樣也學不成。我剛才講過,知見、知識越多的人,越難得到修行

的效用。所以修行要一門深入,不要三心二意,見異思遷,看他人學得好而盲目跟從。修行

更不能有患得患失的心,要有明師指點。我自己是不是明師?我不知道,明的人在我面前,

我就是明師,暗的人在我面前,我就是暗師,這要靠緣,有的人說某人本事大,我來試試

看,這是試不得的。因此過去大德在參師訪道時,在某一大德座下一段時間後,這位師父告

訴他,你的因緣不在此,可到某大德那兒去,去了一下,那位大德又講,你的緣不在我這

里,再回去吧!回來以後,這一下因緣成熟了。如果不出去一趟,光在一個師父座下,永遠

不行。有的人一出去就不回來。這些都是要靠緣。現在有好些師父,惟恐弟子跑了,這是不

對的。華嚴經里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沒有那位大善知識看到善財童子不歡善,均有得天

下英才而教育之一樂也之感!若刻意留住不放,有這種心,就不夠資格稱大善知識了。心量

要大,心量越大,來學的弟子越多,我講的出離心,就是不執著,不要貪,無貪以後就沒有

嗔,無嗔無貪,就沒有愚疑。愚疑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要貪要執著,沒有智慧所以有貪,有

鎮。有些人一講出離心,就說是逃避現實,是厭世主義。逃避,逃到那裡去?煩惱是跟著自

已跑的,我們講出離是心出離,離五欲,欲是欲界眾生的大患,離欲才能修道,凡有所貪求

皆為欲,討厭也是欲。諸位!八風知道嗎?

    五欲跟八風是連在一起的,佛經里正規的講法是欲,不離欲不能修定。離欲一定先要持

戒,持戒才能離欲,因為戒有防非止惡的功能,持戒就是把自己防衛起來,如同用碉堡用防

線圍起來一樣,把自己約束在一個範圍以內,不讓外界的誘惑引起我們犯罪,我們這世界的

引誘太多太多。

    我告訴諸位,我在日本還沒有得到學位以前,那時正好我國和日本邦交斷了,人心惶

惶,國內情形不知怎樣,當時正是尼克森訪問大陸的時候,蔣總統有著處變不驚、莊敬自強

的昭示。也有很多外國朋友,很同情我們中國人,稱我國是國際的孤兒,見我已變成孤兒的

孤兒了,有人打電話給我,有人寫信給我,都是日本很好的朋友。我有一位教授,非常好,

他就曾跟我講,他說:「你啊不要回國羅!就留在日本吧!」我說:「留在日本做什麼

呢?」他說:「現在我告訴你,像你這樣的程度以及人品,要你的人很多。」我說:「那個

學校要我啊?」他說:「現在的無人寺很多。」也有叫「空寺」的,甚麼叫無人寺或空寺

呢?就是說住持死了,沒有住持的廟,需要個住持。日本寺院,若是住持死了,沒有兒子繼

承住持職務,他的太太女兒,就要遷離,由他的總本山派人去接收。假如說這個住持死了,

而他有一個很漂亮的女兒,或者是有很多的財產,那麼就可以找個人,要找和尚哦!普通人

不要。找個和尚做什麼?去入贅,去做贅婿。我那教授是什麼意思?不用再講了,他說:

「我那朋友已關照了我好久,現在我也照顧著他的未亡人,請你能成全他們,他們也成全了

你。」我跟他笑了笑,不好講,抙他一頓也不好,只能搖搖頭,他說:「我把你帶到那邊去

看一看好不好?」我說:「我沒有時間。」他還是沒有了解我的意思,有一天他把人帶到我

那裡去了,來看我啦!同來的有一個中年婦人,帶著一個二十幾歲的小姐。我一看這苗頭不

對啊!

    是什意思呢?後來沒有談什麼話,我請他們喝了茶,坐了會兒他們就走了。晚上我那教

授打電話給我:「噯!怎麼樣啊!今天你看了,滿意不滿意啊?」像這種,這是誘惑,後來

我就把師父給我的二句話,在電話里報告我的教授,我說我來日本求學時,我的師父給我二

句話:「願汝為大宗教家,切勿為宗教學者。」他是希望我成為大宗教家,不要成為宗教的

學者。我說我來日本的目的不是為自己,自己的生活問題,自已的處境問題,不是問題,我

是來學法的;至於說日本佛教的制度,這是日本的制度,我還是我。我還告訴他:「日本沒

有一個比丘,我是個受了比丘戒的比丘,請教授能夠原諒我。你如果理解中國的比丘,對女

色有多大的警惕,你就會知道。」後來他非常的抱歉,那麼在日本這只是個例子,在我們這

世界上,引誘太多,我們學佛如果不能有出離心,那是個嚴重的問題。現在下面我講「心出

離」。

    出離心已經懂了,現在把它倒過來,「心出離」,這話可能有人誤解,很多喊口號的

人,利用它做為遁詞,告訴人家,你不要以為我有家有室,兒女成群,我也是過著與出家人

同樣的生活,出家人不一定同我一樣,有這樣清凈哦!我雖然和太太睡在一起,好多年不動

心哦。心不動身體還在動,有沒有這樣的事情?

    告訴諸位,這種人很少,這種人太少了,欺騙自己,但是反過來說,講出離,就是離開

人間了對不對?不離開人間!我們有一句話,修道是要靠眾威加持,在我們寺院里常常有二

句話:「寧可在大廟裡睡覺,不在小廟裡辦道。」什麼原因?

    在大廟裡依眾、靠眾、隨眾,你不修行也要修行,再懶的人在團體裡面,人家上了殿,

你不能不上殿,人家在念經,你嘴巴不動,耳朵也在聽,人家在拜,你也不得不拜,所以在

團體裡面修行,要比一個人修行好,是助道,有道侶、道伴。

    一個人修行呢?你們可要問我了,法師!你不是一個人在山中住了六年嗎?既然說不在

小廟修道,你為什麼一個人在山裡面?一個人的修行哪,要有了基礎以後,一個人可以修

行,懂得方法以後,一個人可以修行,最少在知見上要有很正確的基礎,才可以一個人修

行。有很多人閉關,不一定成功;所謂「成功」怎麼講,閉關出來以後,有很多書跟著一起

出來,這算不算是成功啊?有的人閉了生死關,沒有一個人知道,有這麼一個人用過功,那

么這兩種人,究竟那一個是真正修行的人?告訴諸位,如果善於用功的,兩位都是修行者,

如果不善於用功的,二者都不是修行人;主要所謂善與不善在心,要在我們這心能夠離欲,

能夠出離。在關房裡邊沽名釣譽,就怕人不知道我在閉關,我就拚命的寫信,拚命的發消

息,大家知道了我在閉關,大家來看我,供養我,那麼這種是為自己。但是這心很難講是為

己或為人,如果完全是以悲心,我自己用功,寫書也好,做什麼也好,講經也好,都不是為

名利,而是為了悲願心。不為己就是出離心,為己就是執著心,就是染著心、貪著心。假如

我們能自己問一問,我們學佛,我們弘法,我們修行是為什麼?是為了將來成大法師,為了

成為高僧。

    最近有人說:聖嚴法師啊!你還沒有到高僧的程度,你已是名僧哪,再上一步就變成高

僧。對我來講,究竟那一種好,我覺得名譽高,不是重要的事情,實至名歸,有名也沒有關

系,假如說什麼人也不知道,我默默做了很多事情,也沒有關係。人家認為我是個高僧,這

點我要告訴諸位,我們常常看到某某地方做大法會,有五十位高僧在念經,做法會,這是大

法會,跑了去看看是那些位高僧?

    一看是佛學院的學生,五十位佛學院的學生,幾位佛學院的老師,像這樣子你們說是不

是高僧?可以說是高僧,為什麼,什麼叫做高,什麼叫做名?有名的人不一定高,高僧不一

定有名,所謂高僧是有出離心的,完全是為悲心與菩提心來渡眾生,來做佛事,這個就是

高。如果名氣很大,他沒有出離心,一切為自己,沽名釣譽,這個叫名僧,佛學院的同學們

念經,絕對不會說我這次念經,報紙上都會見到我的名字,沒有這種心,對不對?所以他們

是高僧,至少他在這種場合是高僧。有些人跑了去,今天是輪我站在中間,紅祖衣,黃海

青,珠子擺得很長,一直拖到尾脊,新聞記者劈里拍拉地專門把鏡頭對著他。他還沒站好的

時候,記者鏡頭若對著他,他會說慢慢照,等一下,我還沒站好。像這種人,在外表看起來

像高僧,對不對?其實他這個念頭是名僧,這個是不是出離心?不是出離心,我們沒有意思

要罵人,批評他,我們的心如果是出離的話,這出離心叫發心,發一念心,你們的導師曉雲

法師他是天台宗,講一念心,這一念心是什麼心?諸位以為是清凈心,我告訴諸位,「是妄

心」、天台宗叫妄心觀,妄心就是一念三千的妄心,與真心是相應的。

    永明延壽禪師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個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

相應念念佛,是什麼念?是出離心,學佛要有出離心。

    第二學佛要有慈悲心:

    我們每天都喊慈悲慈悲,都是叫人家慈悲我,沒有叫我自己慈悲人。我很可憐哪!你慈

悲慈悲我。我回來以後,在我們文化館,門雖設而常關。可是也有人,把門鈴一按,拿封

信,很長很長,做什麼的?他說,你們這是慈善機關,要請你們發大慈悲心,救濟我,我家

里一家幾口,在生死邊緣,要請你們救濟救濟。你出去看一看,他滿嘴的酒氣,他剛剛喝飽

了酒來的,像這種人,我想那裡都有這種人,那麼這種慈悲,要不要慈悲?也要慈悲是不是

啊!禪宗有句話,「方便」

    就是慈悲。現在方便是下流,把慈悲也就解釋成為下流了,這「方便」,本來是一句很

好聽的話,是說以方法去便利人求佛道,這是慈悲,可是現在把方便變成隨便,方便不是隨

便,方便一過了頭就是隨便,一隨便就馬馬虎虎,這樣子一定教不出好的人來。可是呢,棒

下出孝子,有沒有這句話?禪堂里叫香板頭上出祖師,你們那一個挨過香板啦!有幾個人挨

過香板啦!我上次到你們禪堂里去看,看到香板很厚,那麼,這挨打是好事情,馬馬虎虎出

不了好事情。所以慈悲二個字,不是姑息,慈悲不是隨便,慈悲是要以智慧來指導你,用恰

到好處的方法,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個是慈悲的精神。所以有人問我,他說觀音菩薩很奇

怪,千手千眼的觀音,有的手上拿著刀、槍、輪、戟、繩子等很多很多的兵器。還有金剛,

都是威武得很,都是面目可憎的這種人。他覺得奇怪,你們佛教講慈悲,為什麼有這樣的現

象?他說今天有原子彈,你應該把原子彈裝到觀音菩薩手上去啊!是不是?諸位!我們將來

塑像,塑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不是也把原子彈、大炮、飛機塑到觀音菩薩的手上去啊!

假如有必要的話,可以的。為什麼?那個是象徵,象徵著菩薩的精神,千手千眼裡頭,也有

花、燈、珍珠、藥草,這些都有,就是菩薩化度眾生的時候,以不同的身分,以不同的方法

來教化眾生,慈悲是要講究方法的,不是隨便做濫好人,你們看到人,說這個人是好人,好

到什麼程度,好到了沒有是非的程度,這種是不是好人?給他一種紅的顏色,他說好,藍的

也說好,紅、黃、藍、白、黑通通好,你說強盜好不好?想一想,盜亦有道也好,是不是?

對,樣樣都好,就怕得罪人,在儒家講,叫鄉愿,鄉愿是什麼?

    鄉愿德之賊,這是濫好人,不是慈悲。所以,我們在佛經裡面看到,大菩薩們現種種

身,在我們高僧傳裡面,祖師們都是非常雄偉的,菩薩,金剛,這些都是佛渡世的方便,都

是慈悲。假如說要我們殺人,殺不殺?不能殺,殺了以後就不慈悲?告訴諸位,要殺像毛澤

東那樣的人,早一點殺掉就好了,可是共業所感,我們沒有辦法殺他,他自已死掉了。因

此,我講到戒的時候,戒有開、遮、持、犯,主要講的是方法,持戒也有方法,也有方便,

不是說一概而論。

    第三個要有菩提心:

    即學佛的菩提心,我們前天因為文化館來了很多的人,結果很多的菜剩下來,吃不完,

剩下我們幾個人在吃,那我就請他們幫幫忙,發發心,把它吃掉。發心這句話,我想了想不

對,發心?發心吃菜?這個發,發是生長的意思,一粒黃豆或一粒穀子往水裡一泡,它就長

大了,就是發了,發了以後怎麼樣?它的芽出來了,發生,一發它就會生,對不對?發菩提

心生菩提心,發心,這發心叫人吃菜,不是辦法,這些菜吃完,心就沒有了。應該就是說,

發心,發菩提心,菩提心本來就有。弘一大師要去青島的湛山寺以前,他做了一個夢,他把

蓮子一把一把的撒下去,撒下去做什麼?種菩提種子。人家講,我到某某地方說佛法了,那

個地方是從來沒有佛法到過的地方,是邊地,這次我去為那邊的人種下菩提的種子,這個話

聽起來好像是對的,其實對不對?諸位,種菩提種,他們本來沒有菩提種,結果把它種了下

去,然後他們有了,本來那是個荒地,撒了種子下去,就長起來了,是不是這個樣子?可以

通的,對的。但再深一層講,有毛病,這是層次的問題。我們分為二個層次來講;第一個層

次,在普通來講,從沒有聽聞佛法的人,我們撒了菩提種子是對的,但是,再深一層講,一

切眾生通通有菩提心,通通有佛性,而只是沒有發,我去撒甘露水,這甘露水撒在什麼上

面?撒在菩提種子上面,因此菩提的種子發芽,應該這樣講比較好一點。所以,我們先要自

己發菩提心,很要緊,菩提心本來就有的,每一個人都有,人人都有,本來就有,涅盤經里

如此講,華嚴經也是如此講,本來就有菩提心,這是始覺、本覺,菩提本無樹,那麼種子那

里來呢?這個是禪的問題,我們現在不談。發心,發菩提心,我們如果在一切情形之下,環

境之下,我們不要忘掉了「菩提心」三個字,我們就能保持我們的安全。人只要有自信心,

無事不成,喪失了自信心的話,你便一事無成。

    所以要建立對佛法的信心,修行的信心健全的話,一定要先把菩提心發出來,肯定自己

有菩提心,菩提心是清凈的覺心。自己知道,並肯定自己有菩提心的話,你就很安全了,在

菩提道上一直走下去,很平坦。這是說,有人雖是國王的兒子,當他還沒有知道自己是國王

的兒子以前,他跟普通的人一樣,無所謂;有一天知道自己是國王的兒子以後,他就覺得跟

人家不相同,自己應該像一個國王的兒子,像一個王子。當我沒有得到學位以前,我是普通

人,得到學位以後呢?我覺得還是個普通人。人家就講了,噯!你的責任大了,我說對啊!

得到學位做什麼的,一張紙沒有用,但是責任加重,我得的是責任感,榮譽不希奇。

    一張紙毫無用處,而是責任感。有了菩提心,發了菩提心而責任感加重。學佛心要勇

猛,藕益大師常常跟人講:「我一生毫無長處,唯一的長處是我沒有離開菩提心。」他時時

刻刻沒有忘記菩提心,也勸人發菩提心,菩提心是我們生活之中的防腐劑,能防止我們生活

腐化,能防止我們走入歧途,堅定我們對佛法的信心,健全我們修行的生活。

    以上講的是學佛,以下講日常生活──第一是平常生活,第二是修行人每日的修行生

活。

    一、平常生活,就是平常人的生活,就平常人的生活來講,我們先要做個平常人,從平

常人做起,而後做到不平常,做到不平常以後,再又回到平常。這不是賣關子,在我們初初

進入佛門修行佛法的時候,先要把自己的生活導入常人的軌道,過通常人的生活。這在佛經

中分為二類,一類是人與倫理生活,也就是社會生活,在六方禮經中講,有個善生童子,也

名善生長者經,或善生經。長者之意,非年紀大的人,長者是有德之人,年輕有德也可稱之

為長者,長者和童子是相對的,無欲為童子,文朱師利是法王子,事實是童子,六方禮經是

講,父母對子女,子女對父母,主對仆,夫對妻,妻對夫,國王與大臣,也就是我們中國的

倫理綱常,就是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倫理生活就是各盡其分,各盡其

責,以上是平常人的生活。反對出家的人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不敢毀傷等等。因為出家人,又要燒疤、燃頂(燃頂從明末才有,明前沒有的,現在有人畫

玄奘三藏像,頭頂也點十二個點,是沒有歷史根據的),又要離開社會,所以抙出家人是不

忠、不孝、不義。實際則不,釋尊不但沒有忘記父母,更沒有忘記他的國家,他把佛法教給

和他有關係的人,後來他的國家被人滅亡,他也遭受滅族的慘痛,他明知不可為而還是要去

救護。今天我還想到這個故事,我對自己說,我要愛國,也護佛教,出家人也要對國家民族

盡心。

    在人與人之間,要努力去求盡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一切不為自己,這是菩薩道的基礎,

一切都為眾生。度眾生,要先從與自己有關係的人度起,不能度家裡的人,責任在自己,要

檢點自己,是否盡到了責任。第二要看緣,有緣很快就能使人信佛。釋迦佛生生世世有個提

婆達多和他搗蛋。佛不能度無緣的人,不能度的人,就要把他當菩薩看。家裡有人不信佛,

不要認為是生在魔鬼之家而想逃避,越是有這樣家庭的環境,越要視為火中紅蓮,越要八風

不動,越要對他們好,越要努力盡到自己的責任。直到死為止,你雖無法度他,他卻成就了

你的道業,家裡如果出現了狠丈夫、凶太太,若自己是菩薩,他更是大菩薩。這是就佛法來

講,先做平常人。

    二、修行生活,離不開戒律,有祖師把戒律濃縮編輯起來叫<毗尼日用>,吃飯應怎

樣,漱口應怎樣,起居應怎樣,理髮應怎樣...都有一定威儀,「三千威儀,八萬細

行」,貫徹了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另有一部<禪門日誦>,一般人說,禪宗不立文字,不

立文字非不要經典,禪只是不著文字,不入任何形象、現象,任何形象、現象均可捉摸,不

立文字就是不立現象,心裡一切形象、現象都沒有了就叫收心,不是眼睛在看,是心在妄

動,<禪門日誦>是規定每天早上起來,一直到睡覺以前的五堂功課,乃是藉著念誦,幫助

我們收心,指導我們修定。還有百丈清規,禪院清規──都是禪的生活軌範。曉雲法師不同

於眾──威儀、風貌就能感動人,他講話的姿態能使人敬仰,走路很輕,從不慌張,見到人

總是那樣和藹,使人如沐春風。他是藝術家,居所如入畫境。日常生活就是從平凡中體驗真

實的存在,其實是假的,一切如夢如幻,在沒解脫以前,假的也要當真的做。業力是不假

的,願力是很偉大的,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業力,以我們的願力把我們的生活改變為純佛教化

的生活──做三寶弟子。學佛要從平常生活中著手,願心要擺到發無上佛道上去,難得好因

緣,大家聚在一起,沾大家的福氣,願大家光明。

    一九七八年三月二十五日講於蓮花學佛院

    盧城錄音·劉國香整理

二、佛教的修行方法

    前  言

    非常謝謝貴紀念堂理事長吳俠民先生,昨天、今天一再給我介紹。我非常感謝有此機會

到多倫多來為僑胞們講佛法,同時也覺得非常難得的有醒華日報的總編輯簡許邦先生擔任翻

譯。今天星期一,所以聽眾沒有昨天多,請各位盡量坐向前排,把你們和我的距離拉近些,

因為佛教徒向法師們請教和學習,稱為親近善知識,意思是親切地接近被你們尊敬的人。

    修行的意義

    今天的講題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很多人認為修行是出家人到山裡去,或是關起門來

在寺院里才能修行。事實上修行二字固為佛教名詞,但在每個人日常生活里也都用得到。修

就是修理、修正或修持。我們房子壞了破了要修理,傢具破了壞了要修理,同樣的,我們的

生理行為或心理行為如果不常檢點的話,我們也會漸漸變成壞人。中國的曾子所講的「吾日

三省吾身」,就是說我們應該每天檢討自己的行為。每天若都這樣反省的話,縱有錯誤,也

容易隨時改正。至於「修持」,是修正、修理而且要持之以恆,日日時時,乃至每一秒鐘都

要修行。有些人做了錯事,當天或能覺察,且有悔意,到了第二天又會再錯,他沒有勇氣和

決心把自己改正過來,那便不是修行。修行則一定要在發覺自己有錯誤之後,加以修正、修

理,並且應該切切實實地照修正過的行為繼續努力下去。所以我們說修行要反省自己:不該

做的事不再做,該做而尚未做的事,應該就開始去做。

    修行的器量

    從佛教立場講修行,有大器和小器之分,也就是大修行和小修行之分。中國的孟子曾

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以人的立場看,如果能獨善其身地修行,已經不

錯,真正能達到這種程度,並不容易,可是在我們佛教來說,這尚是小乘。所謂小乘是對大

乘而言,大乘不但自己要修行,而且要兼善天下,幫助所有的人都能修行。譬如說:我們現

代的交通工具有很多種類,從腳踏車一直到飛機,從水陸到空中,有大有小。但腳踏車只能

載一人,而且走得很慢,坐火車則快些又可以載很多人,有時還必須乘輪船或飛機。所以大

乘和小乘,事實上就是說自修自度的人,是乘用小的慢的交通工具,自度度他的人,是乘用

大的快的工具。能自度已不容易,自度度他當然更不容易。譬如說:自度不了而度他者,就

像不會游泳的人,看見有人掉下水喊救命,便跳下水中去救人,結果救不了人,反而自己也

淹死在水裡。因此要做大乘也好,做小乘也好,最基本的原則是切實的修行。修小乘也得先

學修行小乘的方法,好像買不起飛機的人,至少先要有錢買輛腳踏車。不論小乘或大乘,修

行是第一。

    修行的層次

    我們在一剎那間就做大乘菩薩,是辦得到的,不過,大乘並非與小乘對立,大乘之中必

包含了小乘,同時也包含了凡夫的人及天,所以大乘的本身共有五個層次:(1)人,(2)天,

(3)聲聞,(4)獨覺,(5)菩薩。修行是一步步上去的,大乘不是比小乘顯得高超,乃在於發

心的偉大,他們修行是為了度眾生,而非僅為自己求解脫。世界上有很多宗教家、思想家,

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而專門批評其他宗教或其他思想是害人害世的魔鬼邪說,佛教則不必反

對任何宗教及思想。在佛教的立場看,一切方法只要是在道德行為上有用的,都是好的,不

過是有深淺高低的不同而已。昨日有位李先生,對我說他信道教,也信佛教,他認為佛道是

相同的,問我可否同時修行?佛和道的基本立足點應該是相同的,但在修行的方法上及最終

目標的證果上是不同的。雖然是同一立足點,由於方法不同,出發後的力量不同,得到的結

果也就不同了。從同為一個勸善行善、造福人群的立足點上,佛教可以承認一切的宗教家、

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乃至一切行業的一切好人,都是佛法的一部分,因為佛

教承認他們各有其本身的價值,可是他們所用的方法,因對象不同,程度不同,結果也不

同。大乘佛教的特點,是教你先發廣大心,發心之後,你仍得根據你的程度來修行。你要先

認清那一樣方法適合你的趣興和性格,或者那一樣是你所能接受吸收的。那麼,那一方法對

你就是好的,不論高低,都是大乘法門。

    現在,我們把五個層次的修行階段,一一講解下去。

    (一)人

    我們不可好高騖遠,也不可小看自己,因為各人都有他們現在的立場和現在的程度。諸

位曾否聽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你們信不信一個殺了很多人或牲畜的人,把刀

一放,就可以成佛?假如真有這樣的事情,佛教便不值得信仰,佛也不足尊敬了。不過,這

句話的確沒有講錯,因為「立地成佛」的意思,是指如果能夠把屠刀放下,不再殺生,從此

即能開始一步一步地接近於佛,一點一點成功為佛。

    還有一句話,「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意思是說,我們向海中一直游出去;或者在海

中浮沉漂流下去,是上不了岸的,只有當我們希望登岸而掉過頭來時,就朝著岸的方向了,

掉過頭來雖非立即登岸,但已面對著岸並且向岸接近,那是不容置疑的事。因此,我們發心

要成佛,必須先從我們現在的立場和程度做起。

    我們是人,成佛就必得從人的本位開始,如果人尚不能做好,成佛自是不可能的。

    (二)天

    「天」,是指各國家、各民族、各時代的一切宗教所信仰的對象及所嚮往的境界。宗教

殊少不求升天,中國道教所謂「白日飛升」「長生不老」「羽化登仙」,都是要升上天去,

西方的猶太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也都要求升天,但假如連人還沒能做好,能不能升天

呢?的確,有的宗教認為只要信仰神,並且有幸被神選中的話,縱使做再多壞事,也能蒙神

赦免而得救升天,這種說法,是不合乎邏輯的,應該說成:你做好了人,再信仰神,就有升

天的可能。很多人都說佛教是主張出世的,其實,佛教更重視入世,如果沒有入世的基本道

德的訓練,便不可能出世。很多人看到我做了和尚,而問我:「喂!和尚,如果人人都做了

和尚,人類豈不會在這世界上消滅了?」遇到這種場合,通常我會反問他:這世界上有幾個

像我這樣出家的人?」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可能出家和適合出家的。佛教固然願度盡一切眾

生,離苦得樂,解脫生死,而事實上並不能使得所有的世人都出家。所以佛教認為先有好的

在家人,才會產生好的出家人。如果做父母不盡父母的責任,做兒女不盡孝道,做師長不盡

師道,做朋友不盡友道,這種人成為佛教徒的資格是有問題的,出家更有問題。唯有能完成

做人的基本要求,才能進一步考慮是否適合出家修行,因此,做人既是升天的基本條件,也

是成佛的基本因素。

    (三)聲聞

    「聲聞」,是出世的,是把人做好了,做完美了之後,走上出世之路。但出世並不一定

要出家,因此在聲聞里有四個不同的階段,我們稱為:初果須陀洹(七返生死),二果斯陀

含(一返生死),三果阿那含(不還生死),四果阿羅漢(解脫生死)。從第一果到第三

果,在家人都可以達到,第四果在家人也可以到,但到了那階段,自然而然會擺脫世俗一切

名利權勢等慾望而出家去,此時,一切煩惱以及貪慾心、嗔恨心、不明是非之心都斷了,便

真正做到了出世,也就是對於世間的物慾──財產、眷屬,乃至自己的身命,均己沒有了我

及我所有的系縛心,這時才真正到了阿羅漢的境界。所謂解脫的意義,是不受任何思想及物

質行為的影響,生活在身心自在、生死一如的境界中。所以請不必擔心著說:「如有一天人

人都到了第四果,世界上就沒有人了。」我告訴你們:假如我們人人都是無煩無惱、無有苦

痛的阿羅漢,豈不好嗎?但是這一天的出現並不容易。

    (四)獨覺

    「獨覺」,事實上獨覺和聲聞是一樣的意義,但由於修行入門的不同而異其名。聲聞是

聽到佛說法、僧說法或從經典中看到脫離生死的方法而修行證果的。

    獨覺則是在沒有佛教的時代,沒有佛經可看的時代,也沒有什麼人說佛法的時代,從自

然界某種現象的啟發,得到佛法的真理及開悟解脫的。這兩種都叫做出世間道,也叫做出世

的佛教。對一般人來說,實在是並不容易的事。

    (五)菩薩

    「菩薩」,菩薩是最偉大、最崇高的,但也是最平易的,因為從普通人一開始相信佛

教,就願意照著佛教所說的成佛方法去做,這便是初發心的菩薩。所以成菩薩要比成羅漢容

易。不過,菩薩分成五十三階段,從最初一層到最高一層──佛的階段,要經過五十二個層

次。初開始,我們要做個好人,希望人家也成為好人,不管你是否真有力量幫助他人得到幸

福,只要你心裡確是如此希望,這種心就是菩薩心了。現在請問諸位,比如這座房子發生火

警了,外面警鈴在響,到處是煙,此時你怎麼想?我想,最初的反應,是想自己如何逃出

去,這種只是關心自己安危而不顧他人的人,是不能稱為菩薩的。如果有人首先考慮到,如

何使得老弱婦孺離開火宅,而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這人就是菩薩心腸了。地藏菩薩曾

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又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的最大志願是到地獄

去救人,而不在於自己成不成佛。這一點很重要,最初信佛的人,希望成佛,是必要的,當

你信佛修行有了相當基礎之時,就要教你把成佛的念頭擱在一邊了,因為,希望成佛的念頭

雖好,仍是一個「有我」的妄想,所以你如希望自己成佛,你將永遠不能成佛。有我的觀

念,即是自私心,有自私心而能成佛,那就豈有此理了!菩薩先要試著忘了自己,專為他

人,接著雖然終日為救他人而工作,卻把能救的自我,被救的對象,以及用以救人的智慧及

事物,也全部忘了,那才真是菩薩。

    修行的方法

    對修行者而言,一位高明的師父是不可缺少的,他可使你少走許多冤枉路,更不致走錯

了路。在修行的準備工夫而言,節制五欲,是很重要的。這是由於五官的媒介而產生的種種

不好的心理活動。這些由五官反應而生的種種是修行的障礙。所謂五官的反應,是指眼所

見、耳所聽、舌所嘗、鼻所聞、以及身體所觸,而使心裡產生了喜怒哀樂種種情緒,這就叫

做五欲。因此,修行的人,對日常物質上的生活要淡泊,不可被聲、色等五欲所迷亂,然後

才能講到主要的修行方法。

    大乘菩薩的主要修行方法,叫做六度。六度是用六種方法由有生死有煩惱的凡夫這一

邊,到無生死無煩惱的那一邊去。也就是從生死的苦海到達涅盤;從煩惱的凡夫轉成菩提。

就如乘坐一艘具有六種器具設備的船,航向對岸成佛的路上去,這就叫六度。

    (一)布施

    六度第一是「布施」,布施是最容易的方法,通常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無錢也無

力的人怎麼辦呢?那你從旁用嘴說兩句好話好了,啞子呢?那就只要心想這是好事,我若有

能力一定去做,人家做好事,我也滿心歡喜。可是如果有人,不出錢出力,專門叫人去做好

事、幫忙人,是否也算得是布施?事實上他勸人為善的行為,即是出力的布施。世界上行善

布施的人,並不全是富翁,甚至所謂同病才能相憐,自己有痛苦有困難,覺得需要人家幫

助,因此見到別人有痛苦困難,便也希望有人去幫助。有人厭惡不肯出錢做善事、布施的富

人,而稱之為「為富不仁」。其實富人的錢,如果不是橫財,原是由於捨不得用錢,把一個

錢一個錢省下來,積聚而成富人;如果把錢全用了出去,他就成不了富翁。所以我們應該勸

富人布施,但不可挖苦他。

    布施有二個對象:一是布施貧窮的人,即是幫助需要救濟的人。另一是布施宗教團體,

即是佛教說的佛、法、僧三寶。我在紐約曾對學生說,你們要多多布施給三寶,有一個學生

嘻嘻笑起來,我說:「你笑,是不是因為我是三寶中的出家人,我要你們布施,要你們不可

貪心,結果把錢都給了我?」他說是的。諸位有沒有想到為什麼要布施三寶?佛教說布施三

寶比布施窮人功德來得大。我們用錢救助人,是希望以一個錢救十個人,還是希望一個錢救

不了一個人?布施給三寶,三寶所做的事是,幫助所有需要救濟的人得到佛法。因為人類的

真正痛苦,不在於缺少物質。佛教的重點是幫助人們在心理上解決痛苦、解決煩惱,這是徹

底解決痛苦的方法。布施給三寶,三寶可以幫助更多的人解決重大的問題,所以布施三寶比

布施窮人的功德來得大。也有人說,出家人不做生意,也沒有錢布施給人,是不是也修布施

功德?告訴諸位,布施並不全是用錢,而且,用錢財布施只是小布施,用佛法智慧布施才是

大布施。因為救濟人身的困難是小布施,救濟人心而得解脫生死的痛苦是大布施。昨天與今

天,我在此地就是做的大布施。

    (二)持戒

    第二「持戒」,持戒不僅僅是守清規的意思。持戒的本意是:所有不該做的壞事應該戒

除,已戒除的壞事不應該再做;沒做過的好事應該去做,已做過的好事應該持續不斷地做下

去。總而言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三)忍辱

    第三「忍辱」,忍辱不但要忍受一切侮辱,而且要忍受一切痛苦,更要忍受所得到的快

樂。如果能忍受痛苦、忍受快樂的話,就是我昨天所說的「八風吹不動」的境界了。

    (四)精進

    第四「精進」,精進是為了我們肉體的生命和佛法的法身慧命。所謂肉體的生命,是指

血肉之軀的生活現象;佛法的法身慧命,則是我們的信仰所賴以延續的活動現象。為了神聖

的悲願,我們要花最大的努力,不灰心、不退縮地做下去,便是精進,假若沒有精進的精

神,便可能凡事虎頭蛇尾,或者一曝十寒。那麼,無論是對日常的生活,對身體的維持,以

至信仰生活的修持,不是半途而廢,便是萎靡不振,無法達成預期的目的。

    (五)禪定

    第五「禪定」,我教禪定,分成三個步驟,也可說分為三個階段,而達到三種不同的境

界。第一是身心平衡,第二是物我合一,第三是物我雙亡。

    (1) 身心平衡,就是使我們有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心理。做到了,我們便是正常

    而健康的人。

    (2) 物我合一,是一般宗教經驗所希望達到的境界。即是我和世界萬物合而為一,

    凡是中西歷史上的大哲學家及大宗教家,都可能達到這一階段。

    (3) 物我雙亡,只有禪才能達到這一目的。禪,就是教你達到「無」的境界,無,

    並非等於沒有東西,而是沒有之中,一切都存在,可又並不等於物我合一。

    物我雙亡是到了真正開悟之後,覺得我們這個世界完全是假的,雖然是假的,

    世界還是照常存在。在此三階段之中,我們又可以用三個名詞來解釋。

    1.身心平衡是小我的階段。即是平常所感到的正常心理狀態之下的平靜安逸的

    自我感。

    2.物我合一是大我的階段。此我的存在和宇宙萬物的存在合而為一,不管上帝

    在我心裡或我在上帝裡面,都是大我的觀念。

    3.物我雙亡是無我的階段。既無小我,也無大我,只是清楚地、自然地、活潑

    地、無礙地存在。

    諸位不要以為修禪定必須要坐在那裡的。修禪定有許多方法,靜坐只是一種基本方法而

已,禪的開悟,並非只靠靜坐,只是開始時,需要靜坐的基本訓練。

    實際上念佛、誦經、懺悔、禮拜、祈禱,無非是要使心力集中,而禪的初步工夫,便是

如何訓練你的心力集中。所謂「誠之所至,金石為開」,「誠」;便是心力集中。心無旁

□,只有一個念頭,集中在一個念頭,這就禪定的初步工夫。所以諸位不可把禪定的範圍看

得太狹小,禪定是包括一切修行方法在內的,禪是通於大小三乘及顯密二教的。

    (六)智慧

    第六「智慧」,智慧包括有三個項目:聞慧、思慧及修慧。聞慧是經由眼耳所見所聞的

一切修行方法而得到的啟悟。思慧是看到、聽到、或學到東西以後,加以慎思明辨的工夫。

修慧是從修行前面所說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及禪定的五種方法中所得的悟境。

    以上六種修行方法,是一體的,其重心則在智慧上。不過,想要得到真正的智慧,則必

須兼修其他的五種方法。如果撇開其他五種,僅修其中一種,譬如說老是打坐的話,縱能開

悟,悟也不會深的。

    在此,我要告訴諸位,為什麼六度把智慧放在最後,因為佛教的一切修行方法,無非希

望修行者的最終目標是智慧,得到了智慧,即是開了悟,開悟可使人們擺脫煩惱。如果想得

到智慧,一定要解除自己的煩惱,煩惱解除了,智慧自然出現,智慧出現了,煩惱便解除,

這是循環而互為因果的,所以修行越深悟境越高,智慧越深煩惱越薄。

    最後為諸位祝願,身心愉快,法喜充滿。

    一九七七年十月廿四日(星期一)講於加拿大多倫多市中山紀念堂

    簡許邦錄音·張劉佩珍筆錄

三、在家居士如何學佛

    佛學與學佛

    很多人都以為佛學很不容易懂,因為專門性的名詞太多、經典太多、論書太多、教理思

想的派別也太多,初進佛門的人,頗有望洋興嘆而不知何取何舍的困難。即使是專門以研究

佛學的學者而言,也很難找到幾位精通全部佛學而了無疑問的人來。因此,佛學兩字,對於

一般人來講,的確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其實,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宣講的佛法,是將他親自體證到的如何成佛的方法,告

訴了我們。他的目的是希望一切的人,都能依照他教的方法來修學,他沒有希望他的教義,

被視為一派哲學的體系,當然不會希望學者們把他所證得的佛法,看作一門學術,放到研究

室和圖書館裡去,讓人家用科學方法去研究它。

    所以,從佛教的根本之理而論,只有學佛,沒有佛學。學佛,是信仰佛教的目的,唯有

學佛,始有轉凡成聖而至成佛的可能;佛學,是研究的一門人文科學,它能告訴我們佛教在

形態和地域上的演變,以及在思想上的發展,也就是將佛教的教團史和教理史,作各種角度

的分析和考察,而視之為佛教的考古學、社會學、文學和哲學,它並不負有勸人信仰和實踐

的責任。

    一般人所說佛教的難懂,應該是指的佛學,而不是學佛。因為,釋迦牟尼佛當時向弟子

們宣說的佛法,如果是難懂的話,他的教化,便不可能普及到各階層去,即使現在,我們從

比較原始的佛經中,仍可體味到,釋迦佛陀的教義,相當樸實,與一般人的生活行為有密切

關係。所以,我敢向諸位肯定地說,學佛很容易懂,大家以為難懂的,是指佛學。凡一樁事

物,歷史久了,在它上面堆積的東西,必然越來越多,清理這些堆積物,便是一門深奧的學

問,假如要想從這些堆積物里,找出最簡單、最根本、最平實的方法,來讓大家實行,便是

學佛的工作,可是,要做這番找的工夫,也非普通的人能夠辦到。這就是我們身為法師者的

責任,法師們應從難懂的佛學之中,找出易懂的學佛的方法,來告訴廣大的群眾及佛教徒。

    因此,我們要弄清,佛學雖難,學佛卻易。佛學的研究,雖非釋迦佛陀設教的目的,站

在文學的立場,對佛教作學術性的研究,仍是值得鼓勵的。不過,對於廣大的信眾而言,佛

經不是讓你研究的,而是教你照著去實踐的,實踐佛的教義,便稱為學佛。

    學習成佛的方法

    佛教,當然不是唯物論的宗教,卻是無神論的宗教。不像其他一神論的宗教,雖然也有

各種對於道德生活的教訓,那是為了求得神的眷顧和救濟,信徒們才去遵守那些所謂神的啟

示,因為他們相信他們所信的經典中記載的神,是宇宙間唯一的、至高的、至大的、至尊

的,人們除了接受神的啟示,沒有別途可以選擇。

    所以,他們是為信仰神有權威,而遵守道德生活的教訓,他們無權因為遵守道德生活而

求達到與神同等的地位,甚至也無權向神要求,非把他們救濟到天國去不可。

    這在佛教,頗不相同,佛教以為,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是由我們生活在這環境中的每

一個人的業力感得的,也就是說:我們在過去的無數生死之中,造作了相同相類的行為,結

果,便形成一個讓我們共同來接受和生存的自然環境。所以,佛教不承認宇宙間有任何絕對

權威的神。

    佛教,同樣強調信仰的重要,那是信仰釋迦佛陀所說的法──成佛的方法,絕對正確,

絕對真實。可是在你信仰之後,便該照著佛陀所示的方法,來實行於你的日常生活之中。因

此,佛教徒雖將佛陀視為崇拜的對象,與他們的生活有密切關係的,寧可說是佛陀的教法。

依照佛陀所示的生活方式來做,漸漸地,便能達到解脫一切身心苦惱的目的。佛陀,是從一

切的身心苦惱中得到了解脫的人,也是至高、至大、至尊的超世界和超宇宙的偉大人格,但

是,佛陀的偉大,雖充滿於時間與空間,卻不佔固定的時空位置,所以,人人可以成佛。

    釋迦佛陀在世的時代,隨緣開示,應機教化,所說的佛法很多,歸納起來,不出戒、

定、慧三個項目的範圍,我們學佛,其實就是學這三項。世間可學的東西很多,那些都是苦

樂相對的、有限的、得失交替的,變動無常的,所以佛教稱其為有漏之學。戒、定、慧名為

三無漏學,學這三項東西,可以防止所得成果的漏失,繼續學到佛的程度為止。戒、定、慧

雖分三個項目,事實上有連鎖的關係,如同一物的三個支點,缺一不可。要想求得智慧,須

先有禪定的工夫,如希望得到禪定工夫,須先有持戒的宗教生活;持戒的宗教生活越清凈,

越可助成高深的禪定,在深定之中,便能產生超人的智慧;迴轉頭來,再以智慧的判斷和選

擇,來指導持戒的宗教生活,來監別禪定工夫的深淺和邪正。

   

    戒的定義是:有所不為,有所不得不為,它含有訓誡、規勸、警告、指導等意思。通常

的人,僅以為佛教的戒是消極地防止犯罪,事實上,那只是就有所不為的一點而言。這點固

然重要,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場,有所不得不為的積極態度,更為重要。損人利己和損人不利

己的行為,佛教徒不可有,此為消極的要求;自利利人乃至損己利人的行為,佛教徒不可沒

有,此為積極的要求。一個初信佛教的人,當做到第一點要求,信佛學佛較久的人,必須從

第一點進展到第二點,第一點是止惡,第二點是行善;止惡是自利,行善是利他,有了自利

的基礎,而不推展利他事業的話,便無從達到成佛的目的。因為,戒的內容,是從「貪」、

「嗔」、「疑」的凡夫行為,凈化復轉變為「喜舍」、「慈悲」、「智慧」的聖者行為。

    佛教的戒,雖因出家與在家的分別,而有繁簡不同的要求,對在家居士而言,共有,不

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的五條,稱為五戒。此與其他宗教一樣,凡是宣誓

信仰佛教的人,從開始接受佛教信仰的同時,便也接受了作為佛教徒行為標準的五戒。因為

這五戒是「貪」、「嗔」、「疑」三種心理行為,藉身體四肢及口舌行為所作的具體表現,

故其雖為在家戒,實際上也是一切佛戒的基準。佛是人格的究竟完美者,沒有完美的人格作

基礎,便無從成佛,因此,佛教的五戒,也是人類道德生活的共同要求。

    (一)不殺生:

    佛教的戒殺生,雖與素食主義有關連,卻並不等於素食主義。佛教鼓勵少吃動物的肉乃

至不吃動物的肉,是基於戒殺的要求。如果不是我親手殺的,不是特別為了我想吃肉而教他

人殺的,不是他人為了我想吃肉而殺的,便不禁止。而且,佛教的戒殺,固然是為了對一切

有生命的,施予愛護的慈悲心,最主要的是不可殺人。假如你不預備將來殺人,希望將來不

犯殺人罪,這條殺戒是應當受持的。

    (二)不偷盜:

    除了以正當的謀生方法,取得合法的利潤報酬之外,不貪取不義之財,乃是不偷盜的定

義。為了警策我們,勿要從貪圖小便宜,在金錢方面與他人糾纏不清,而演成吞沒公款、收

受賄賂、侵佔他人財物等的罪行,這條戒是應該受持的。

    (三)不邪淫:

    除了正式夫婦之間,正常的性關係之外,不亂倫、不破壞他人的家庭、不沾污他人的妻

女、不妨害社會的風化。總之,把男女的性關係,視為夫婦之間的責任和義務,乃是不邪淫

的定義。為了維護家庭的和樂、子女的幸福、社會的安寧、自身的健康,這條戒是必須受持

的。

    (四)不妄語:

    此可分為大小兩類,通常的說謊、戲笑,是小妄語。為了名聞利養,自己不是聖者而妄

稱是聖者,是大妄語,在家居士冒充聖者的不是沒有,可能性卻很少的。因此,諸位居士也

能受持這條戒了。況且,為警惕我們不要變成搬弄是非的人,不要被人看作不可信賴的人和

口不擇言的人,也應該受持這條戒的。

    (五)不飲酒:

    酒的本身並沒有罪惡,飲酒的人也不一定是壞人,甚至世界上有很多宗教,以酒來作為

人和神之間的媒介。禁酒乃佛教的特色之一,原因是飲酒能使人的心智渾濁,過量則能使人

趣於狂亂如獸或愚疑如泥的狀態。佛教是個強調求智慧的宗教,酒性與智慧的原則背道而

馳,所以主張禁酒。事實上,也唯有不飲酒的人,能夠經常保持頭腦的清明。在今日的社會

中,多一分清明的頭腦,便多一分成功的可能性,既然要求在駕駛交通工具之前不可飲酒,

在有重要的會議之前不可飲酒,在重大的決策待考慮之前不可飲酒,又何妨乾脆把酒戒掉

呢?

    與戒、定、慧的三無漏學,對照起來,貪、嗔、疑被稱為三毒,由於這三種毒物為害,

不易行善,縱然行了善,也不能持久、不會達到純潔的程度,三毒好像是三個大漏洞,能把

善行的功德漏掉,為了補好這個大漏洞,唯一的方法,便是修學三無漏學。最初著手修學之

處,便是持五戒,能持五戒,至少能將三毒的毒焰壓住,然後再用禪定和智慧的水,來把三

毒之火徹底熄滅。

    五戒是戒除五項惡行,五項惡行與三毒的相互關係,即是身、口、意的相互關係,可用

一張圖表來說明:

    由貪、嗔、疑的三種心理行為,表現為身及口的動作,便成為五種惡行。五戒的功能,

是從外表的身及口的動作,加以禁止,使三毒的心理活動,得不到向外表現的機會,同時用

禪定的工夫使它平靜,又用智慧加以觀察、分析,漸漸地使之轉變為喜舍、慈悲、智慧的活

力。這便是戒的定義:從「有所不為」而做到「有所不得不為」的地步了。其前後的關係,

也可用圖表加以說明:

   

    貪、嗔、疑的特性是由心理活動,而表現於身及口的動作,再藉身及口的動作,發泄於

人、事、物等的對象。戒的功能,是約束身及口的動作,定的功能,是將向外散漫的種種心

理活動,拉回到內心,並且使之安靜而至於物我合一,乃至物我雙亡的心理狀態。但是,定

的功夫,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因此,定的修學,可分為九個要點和兩重層次來加以說

明。

    第一重層次-在平常生活中用功

    (1) 堅固的信念:無論做任何事,無信則不立,當在對自己的立場和能力了解之

    後,也會明白何者能做與何者不能做了。不能做的事,不要動妄念,能做的

    事,應該建立自信心,勇往直前地做去了。同時要考慮到那件事的本身,是

    否值得去做,是否有去做的必要,也當聽聽他人的忠告。如果對那件事的了

    解已夠深切,那麼,對於那件事的一定要完成,一定可以完成,建立信心。

    有自信和信他的信念之後,便可衝破一切難關,百折不撓地來進行你的事業

    了。誠之所至,金石為開,堅固的信念,可產生無比的力量。

    (2) 冷靜的思考:凡在從事一項工作或任務之前,應當多作準備,孟子所說:「

    豫則立,不豫則廢」,通常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開始得順利,

    必須多作事先的準備。在準備階段,就應該考慮到實行的步驟,和可能發生

    的情況。到了進行工作的過程中,則要隨時審察、檢點缺陷、糾正錯誤。好

    的情況要設法使之更好,壞的情況要設法使之改善。這種判別力和決斷力,

    均系來自冷靜的思考。

    (3) 安詳的言行:一個人如果希望被人視為有品德的、可讓人尊敬和信賴的人,

    他就必須謹慎他的言論和行動,一個輕言狂語和輕舉妄動的人,他是得不到

    好評的,當然也不可能促成偉大的事業、博取崇高的社會地位。

    (4) 專註的精神:不論做任何事,如果精神不專註,縱然做成了,也不會是傑出

    的。中國有一句諺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意思是說:工作和職

    業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如果你能在你從事的那一分工作或職業上,全心

    全力,將整個的身心投注進去,便可能使你成為你這一門行業中的最傑出者。

    第二重層次-坐禪的原則和要訣

    (1) 堅信修行的方法:在你實際進行坐禪之前,對於你所學到的方法,一定要有

    絕對的信心。你要相信佛陀不會騙我們上當,也要相信指導你坐禪的老師,

    是從親身的經驗中過來的識途老馬,你是一匹小馬,跟著老馬走,絕對不會

    有問題。當然,誰是值得被你信賴的老師,是重要的,如果你對他的信心不

    夠,對他指導你的方法,半信半疑,你就不要跟他學,否則那將對你有害無

    益。

    (2) 思考修行的情形:修行禪定,不能沒有檢點和考察的工夫。要留心每次坐禪

    時,發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現象,有的使你覺得輕暖舒暢,有的使你疼痛難

    受,有的使你歡喜,有的使你恐懼,這些很可能發生在一個初學坐禪者身上

    的情況,如果你自己能夠明白其原因,是最好,否則,你當隨時請教你的老

    師,他會幫助你,使你安下心來繼續修行的。

    (3) 調身:定的工夫的表現,是在身、口、意的三方面,也可以稱為身定、口定、

    心定。要達到這三定的目的,便得從調理它們著手。調身,是使身體完成一

    種適合於坐禪要求的正確姿勢。

    (4) 調息:坐禪時的呼吸,要細、要長、要均勻。

    (5) 調心:把向外衝擊、浮動和散亂的心念,收攝起來,最初的方法,是以念頭

    看住念頭,最後做到被看的念頭不起了,能看的念頭也不見了,清清楚楚有

    一切外在事物的存在,內心卻是寂寂靜靜地不波不動,好像鏡子的鏡面雖映

    現出鏡外的各種或動或靜的景物,鏡面的本身是靜寂不動的。但是,這樣的

    工夫,說來容易,得來卻頗不容易。

    一般的人,從第二層次的坐禪工夫,可以得到第一層次的四點功力。不從第二層次中下

工夫,第一層次的功力,便強不起來。我雖把它們分作兩個層次來說明,其實是一體的兩

面。同時,我也常向跟我學禪的人強調,靜坐有三樣好處:(1) 能使身心健康,(2) 能使頭

腦清明,(3) 能使人開悟。入定與開悟,當然不是容易的事,至少它能強健你的體魄,堅實

你的心力,助成你所努力的事業。

    現在將我為美國佛教會周日坐禪會所擬的「坐禪須知」,抄錄如下,以供有心學習靜坐

的讀者參考。

    坐禪須知

    (一)、坐禪的準備:

    (1) 坐墊:四方形寬大鬆軟及圓形高約四寸的坐墊各一個。

    (2) 場所:整潔、寂靜、肅穆神聖的室內。

    (3) 時間:精神飽滿之每晨,起床漱洗之後最佳。每日定時進行,每次二十分乃

    至四五十分鐘。在飽食、暴飲、性行為、激烈運動之後,以及疲倦欲睡、正

    午中夜之時,不宜坐禪。

    (4) 飲食:每餐以八分飽為佳,食後暫作三十分鐘休憩,開始坐禪。

    (二)、坐禪的方法

    (1) 調身法

    1.坐法:

    a 結跏趺坐 (Ⅰ)吉祥坐-右足架於左腿上再以左足架於右腿上。(Ⅱ)金剛坐-

    左足架於右腿上再以右足架於左腿上。

    b 半跏趺坐-右足置於左腿下,左足架於右腿上。

    c 交足坐-左右二足隨意交叉平放。

    d 椅子坐-整正坐於椅上,兩足自然垂直。

    e 日本坐-兩膝長跪、兩足向後伸直足尖相疊,腰干伸直,坐於兩足跟上。

    2.手式:二掌向上左掌置於右掌上,二拇指輕輕相接,中間成圓形。

    3.身姿:左右搖動數次,以確定坐姿的平穩,背脊骨伸直顎

    向內收。

    4.視線

    a 閉目-精神飽滿時。

    b 注視正前方一公尺處或壁之一點-略感昏沉時。

    c 閉目及注視交替使用。

    (2) 調息法

    坐下後作數次深呼吸,最後一次吸入丹田(下腹部),便恢復平常呼吸。

    (3) 調心法

    數息觀,調息後即由一至十,反覆地默數呼吸。a 出息觀;b 入息觀

   

    慧是包括知識範圍的「認識心」和「檢擇力」,知識不能涵蓋慧的內容,從知識可以升

華到慧的領域,佛教不是知識的宗教,卻是使知識升華為智慧的宗教,那是因為除了肯定世

間的知識之外,更著重在超知識的「悟」的經驗下而獲得智慧,智慧便是由悟而得的超知識

的「認識心」和「檢擇力」。不過,慧的獲得雖在於悟,慧的尋求,仍不能離開知識,它有

「聞」、「思」、「修」的三個連環性的步驟:

    (一)聞慧──虛心學習:

    佛教徒修行成佛的方法,稱為學佛,在煩惱沒有斷盡以前的人,稱為住於「學地」的

「學人」,並且每天應該記誦四句話:「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

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也就是說:如果你有成佛的願望,你當斷盡一切的煩惱,救度無數

的眾生;如何斷煩惱?怎樣度眾生?那就非得學習種種方法不可了。因此,對於佛教徒而

言,有一天不成佛,就得有一天學習,假如最初你是一個沒有學習興趣的人,當你對佛教產

生信心之後,你便不會不學了。

    聞慧的學習方式,是用耳朵和眼睛等的官能。聽人開示佛法,講解經論,是用耳朵;自

己閱讀佛教的經論,看佛教道場的莊嚴神聖和僧尼的威儀齊整,是用眼睛。凡此種種,只要

能夠使你的身心得到若干乃至少許益處的,均稱為聞慧。

    進一層,悟性高的人,或者修學佛法有了相當工夫的人,他們可以從與自然界各種現象

的接觸之中,學習到佛法,也能從人與人的平常應對接談之間,學習到佛法,尤其在中國禪

宗的記載,這種例子特別多。因此佛法不一定在佛經之中,世間的一切事物、一切現象,才

是真實的佛法。不過,人們最初理解佛法,需要通過佛經的說明而已。

    (二)思慧──縝密研究:

    對於已經聽到和看到的東西,應該下一番研究的工夫,來消化它們,將你從各方面學得

的東西,當作沒有經過處理的原料,然後,依照你的理解程度,分類研判,把你覺得適合你

程度及當前用得到的,接受下來。被你懷疑的東西,你尚無法理解的東西,或者覺得無關緊

要的東西,便把它們擱置一邊,作為參考,當你的程度高升到某一階段之時,現在以為沒有

用,不合理的東西,也正是那個階段覺得最有用、最合理的東西。因此,佛教徒的學習態度

是精密而且客觀的。

    (三)修慧──實際體驗:

    學以致用,把學到的東西,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出來。慧的表現,是全部身心的實際體

驗,它與知識的最大不同者,知識可以販買,可以現買、現賣,一般的知識分子,可以把學

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慧則不同,慧是身心內在的體驗,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清楚,所謂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可以傳授如何獲得慧的方法,慧的本身乃是無法傳授的。又所謂

「大智若愚」,正因為慧不是知識,無從說明,所以有大智慧的人,很可能是不善於辯論的

人,但他必定是有完美人格的人。如果要認識「慧」是什麼形態,也許可以從考察一個有道

之士的實際生活中,得到若干印象。

    修慧,修什麼呢?修習如何獲得慧的方法。關於這一點,我己告訴了諸位:從聞、思所

得的慧,指導我們持「戒」和習「定」,便是修慧的具體內容,再由持戒和習定,產生更強

的慧力,如此循環不已,最後,便是最高、至尊、無上人格的完成──佛陀。

    一九七六年五月九日講於美國佛教會佛誕法會四、小乘當真不好嗎?

    中國是大乘佛教的再生地區,所以中國的佛教徒,不喜歡小乘一詞,一談就是大乘法門

的菩薩道與菩薩行,如果被人戴上了小乘人的帽子,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事實上,大乘精神,固然偉大,小乘佛教,也就當真不好嗎?

    小乘人的缺點,端在自求解脫,而此解脫之道,卻非佛果的圓滿,所以被大乘佛教斥為

「自了漢」斥為「焦芽敗種」。其實,凡是信仰佛教,而達於聖位的境界,他自己解脫了,

也必影響他人走向解脫之道。辟支迦佛是小乘聖者,但如有人供養了辟支迦佛,便可有願必

成,也將必可得到解脫之道;佛時的諸大弟子,都是大阿羅漢,阿羅漢是小乘,但是除了少

數的例外,絕對的多數,無不盡其所能地去度脫有緣的眾生。許多的阿羅漢,當他們尚未證

果之前,專事修持,一旦「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之後,便去積極地為僧團大眾服務了,比

如沓婆摩羅子,即是最好的例子,再如舍利弗、目犍連、富樓那、迦留陀夷等,在他們的行

誼之中,根本看不出所謂「自了漢」的惰性來。相反地,中國的大乘佛教,比如禪宗的祖

師,主張於未悟之前要尋師訪道,參得個「入處」之後,倒要在水邊林下去長養聖胎了。這

種大乘精神,豈能不算自了?當然,禪宗的開悟,只是悟得一個「入處」,並非即是證果

(即使也有可能證得大乘賢聖的階位),所以開悟的人,未必已能決定不再退轉,所以他們

仍要如理修持,長養聖胎,而不立即廣度眾生。

    中國佛教之隱於山林,而與人間隔離者,與禪宗的風氣,有著深長的影響,雖然禪宗之

隱於山林,仍能吸收新的份子,但此總不能算是大乘佛教所獨有的精神。南傳的是小乘佛

教,如說小乘只管自度而不度他人,南傳佛教應該早已滅亡了,實則竟又不然呀!

    大乘佛教的義理之高超,境界之廣大,這是無可否認的,也是值得我們大乘佛教徒所引

以為榮的。但是中國佛教之未能將大乘精神充份地表達為實際的力量,也是無可否認的事

實,甚至以大乘佛教的招牌作為掩護,竟把小乘佛教的美德也拒之於千里之外了!

    大乘經論中,每皆呵責小乘,但是也有讚歎小乘的。大家都在好高騖遠地「迷信」大乘

佛教(未解大乘勝義,未能如實而行者,僅僅以耳代目,僅僅拾人牙慧,豈不等於迷信),

實則尚不足以衡小乘人的心行。故我希望中國佛教徒們,應該返身過來,重新肯定小乘的精

神,再談大乘也不為遲(其實,原始佛教中,根本沒有大乘與小乘的問題)。

    《涅盤經》中說:「五篇七聚,並是出家菩薩律儀。」

    五篇七聚是比丘戒,比丘是聲聞眾,所以嚴格地說,比丘戒是小乘戒,比丘也是小乘

眾,比丘之成為大乘眾,乃是由於菩薩戒而來,但是比丘成了大乘菩薩,仍不能因了大乘戒

而廢棄小乘戒,以此可見小乘戒的重要性了。

    《菩薩戒本經》中說:「若作如是言:菩薩何用聲聞法為?是名為犯。何以故?菩薩尚

學外道異論,況復佛語。」

    《地藏十輪經》中說:「三乘皆應修學,不應驕傲,妄號大乘,謗毀聲聞緣覺乘法。」

    小乘乃是大乘的基礎,如果拋棄了小乘,而光談大乘,除非是大權示現,那就要求升反

墮了。可惜,今世的中國佛教徒們,尤其是出家弟子,竟在大乘的外衣下,兩頭落了空,中

國佛教的衰微,原因即在於此,如果再不猛省回頭,便要不堪設想了!同道們,不要自欺欺

人,自我陶醉罷!試問:我們表現了那一點是獨有的菩薩精神?除了素食之外,又有多少成

績比小乘佛教表現得更好?

    有人說,大乘佛教是東方文化的遺產,到如今我們這些大乘佛教徒,竟是破落戶的守財

奴了,甚至連守的責任都未能盡到哩!如果再不反省,我們將成大乘佛教的罪人了。

    五、佛子能拜鬼神嗎?

    我們中國人信佛,大部份是神佛不分的,其實那些神佛不分的佛教徒,如果嚴格地說,

他們不是佛教徒,而是神教徒。不過他們之有宗教的信仰,仍是根源於佛教的關係,所以他

們本身,不會否認他們信的是佛。

    既然神佛不分,他們所崇拜的對象,也就很複雜了,凡是泥塑木雕油漆墨畫的偶像,不

論什麼名目的偶像,都在他們的崇拜之列。一般淺知者批評佛教的「滿天神佛」者,也就是

指的這一現象。

    事實上,他們並不是佛教的正信弟子,他們也沒有歸依三寶,如果歸依了三寶之後,他

們就不會如此的「迷信」了!因在三歸之中,就有三項規定:

    (1) 盡形壽歸依佛,不歸依天魔外道。

    (2) 盡形壽歸依法,不歸依外道邪說。

    (3) 盡形壽歸依僧,不歸依外道邪眾。

    既然不得歸依外道,自也不會再去崇拜外道的神像了。再說,一般人所拜的鬼神,都是

低級的,都是不辨善惡的,敬他者未必得福,逆他者必定招禍,其實那些鬼神,多半是厲鬼

之類的邪靈所化。

    但是邪不敵正,只要我們歸依了三寶,這些邪靈,自會□跡,在《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

身咒經》中說,歸依三寶之後,即有三十六位鬼神之王,隨逐護助。

    如能再受五戒,每持一戒,即有五位護戒天神,隨逐護身。因此,在《佛說消災經》中

又說,一人因受五戒,吃人鬼即不敢近身。可見凡是歸依了三寶的佛弟子,一般的邪靈鬼

神,不唯不敢受禮,並且還會遙遙地逃避哩!

    不過依照《優婆塞戒經》中說,在家的佛弟子們,為了護持舍宅與身命,可以祭祀諸

神,如果為了恭敬諸天擁護佛法的功德,供養禮拜,也是可以的,並也可以禮拜世間國王、

長者、貴人、老者、有德之人,但那僅為恭敬,而非歸依。

    在家人,在俗隨俗,但卻不得因隨俗而流俗,而去敬信外道,宣說邪法。同時,禮拜天

神,也僅限於擁護正法的天神。否則的話,便要失去歸依三寶的身份了。

    至於出家人,無論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絕對不可禮拜任何鬼神,

寺院內雖然庄飾護法伽藍的神像,僧人也不得禮拜,否則便是犯戒。

    六、觀世音菩薩

    (一)前言

    今天是觀世音菩薩的聖誕日,所以向諸位介紹偉大的觀世音菩薩。這對聖嚴本人來說,

尤其感到無限的親切和無限的贊仰,因我自幼至今,無一天不是沐浴在這位大菩薩的恩光之

中。

    我生而病弱,由我母親虔信觀音而得不死。我的兄姊皈依理教,我也參加過理教的法

會,理教雖非正宗的佛教,理教的信仰中心「聖宗古佛」,其實就是觀世音菩薩。我在童年

出家時的江蘇南通狼山,其所奉的大聖菩薩,原系唐高宗時代由西域來華的一位高僧,名叫

僧伽,據《宋高僧傳》的記載,他曾現十一面觀音像,所以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我少年時

很笨,雖不像佛世的周利盤陀伽,佛經說他三個月誦不會一首偈,教他「掃帚」兩個字,記

住了掃字便忘了帚字,記住了帚字又忘掉了掃字,但他畢竟由於佛陀的有教無類而證到阿羅

漢果。可是,據我母親說,我到了六歲才會講話,到了九歲才開蒙讀書,當我十三歲出家之

際,僅僅是個初小四年級的小學生。可是,出家之後,師父講給我聽的第一個故事,便是向

觀世音菩薩求智慧得智慧的事例:宋朝的永明延壽禪師,因修法華懺法二十一天,夢見觀世

音菩薩以甘露灌其口,便得無礙辯才,他著有《宗鏡錄》一百卷及《萬善同歸集》,乃為佛

教史上的不朽名作,他的地位之高因此可見。

    所以我的師父教我每天早晚,至少要拜二百拜的觀音菩薩,我拜了半年多,邊拜邊作觀

想:觀音大士手執楊枝,以甘露清涼凈水,灑在我的頭上,因此,我對厚厚的一本《禪門日

誦》在數月之間就背熟了,當時連我自己也有點意外地吃驚。後來我到了上海,狼山的下院

大聖寺,天天做經懺,適巧靜安寺創辦佛學院,現在我們善導寺的監院妙然法師及知客守成

法師,也是當時負責院務及管理的人員。我要求師長上人送我去求學,上人則說我的程度太

差,縱然送我去了,第一是考試不會錄取,第二是即使錄取了,我也聽不懂課。我在失望之

余,每天夜裡起來禮拜觀音世菩薩,過了半年,我終於達成求學的目的,做了靜安寺佛學院

的插班生。這使我又是一次意外的欣喜。

    民國三十八年春天,在前所未有的大動亂局面之下,我加入軍隊到了台灣,以我當時的

身體狀況,有的同學認為不消三個月,就會在軍中拖死,但在我的心中始終沒有離開觀世音

菩薩,往往利用行軍及晨操跑步的時間默念觀世音菩薩,所以我也經常都在觀世音菩薩的慈

光照顧之下。軍中一住十年,最後退役,隨東初老人重行出家之後,我的願望是求菩薩賜我

一個靜修用功的道場,所以天天禮大悲懺,念觀音大士聖號,當時有幾個朋友都認為我的願

望是註定要落空的,在台灣這個地方,有一些長老上座,要求一個理想的用功之所尚不容

易,何況我是一個初出家的人呢?當時我對台灣的佛教界,可用「人地生疏」四個字來形

容,在無從找人資助道糧,也無從探聽何處容我安身靜修的情形之下,竟由於浩霖法師的偶

然介紹,以及悟一法師的從旁協助,使我認識了高雄山區美濃鎮的兩位尼師,因此去朝元寺

一住就是六年多,若非悟一大和尚把我請來本寺,我尚可以在那裡繼續掩關下去。

    由於我自己如上所說的經歷,我對觀世音菩薩的有求必應,那是深信不疑,也是感恩不

已的。

    《二》觀世音菩薩的出典

    現在我們再從藏經中檢閱關於說到觀世音菩薩的許多資料。釋尊化世之際,在各大乘經

中,說到諸大菩薩之處極多,就以佛在靈鷲山的法華會上,便有八萬多位大菩薩,重要的也

有十八位,觀世音菩薩是十八位大菩薩之一。但是,在印度、在西域、在越南、在日本、在

韓國,特別重視觀世音菩薩的信仰,這從各地古代佛教美術的表現中,發現所有的繪畫及雕

塑,以觀音聖像佔有多數的比例,可以得到證明。尤其在我國,西藏的密教中心,便是觀音

信仰,沒有觀音便沒有西藏的佛教。至於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台灣等地的民

間,以及南洋的華僑,他們儘管可以不知有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卻無一不信有觀世音菩薩

的。所以俗說:「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可見觀音菩薩之於佛教中的地位和觀念,對

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來說,僅次於釋迦世尊與阿彌陀佛。就是由於這位大士和我們這個娑婆

世界的眾生特別有緣,尋聲救苦,有求必應。至於這位大士的出典,反而很少有人注意了。

    雖然,信仰的本身,並不一定要理解它的道理,只要依照佛的開示,知道觀音菩薩是有

求必應的,救苦救難的,信仰他而祈求他,你就可以得到靈驗。但是,信仰的維繫和發揚,

必須要有事實的例子及理論的基礎來支持。所以今天我才選擇了本題,來向觀世音菩薩的諸

位弟子們介紹,便得已經信仰的人更加虔誠,也使尚未信仰的人趕緊信仰。

    觀世音菩薩在梵文佛經中稱為「阿縛盧枳帝濕伐邏」(Avalokitesvara),在中文佛典

中的譯名,有好幾種,竺法護譯為「光世音」,鳩摩羅什的舊譯為「觀世音」,玄奘的新譯

為「觀自在」,中國通用的則為羅什的舊譯。我們中國人好求簡約,一般略稱為觀音。但照

梵文原義,尚可譯作「觀世自在」、「觀世音自在」、「□音」、「現音聲」、「聖觀音」

等。

    我們中國通常多用觀世音來稱這位大菩薩,主要原因是由於《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五品

(普門品)的盛行,我國通行的《法華經》,即是鳩摩羅什所譯。至於(普門品)的盛行,

最早是由五胡亂華時代的北涼國主沮渠蒙遜害了一場大病,正在群醫束手,百葯罔效之際,

有一位來自印度的譯經法師曇無讖,勸他至誠讀誦(普門品),即可消障除病,能使身體恢

復健康。沮渠蒙遜就遵照曇無讖法師的指示去做,真的使他那場怪病,不藥而癒。因此,不

但國主教令國人讀誦(普門品),很多人也自動地讀誦(普門品)了。所以,《法華經》是

經中之王,(普門品)又是《法華經》中與我國最有緣的一品。

    我們再來介紹觀世音菩薩的意思,可有兩種解釋:1.是《楞嚴經》卷六所說這位菩薩最

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聞,而是向內自聞耳根中能聞的聞性,由此做到「動靜二相,

瞭然不生」。不若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別聲音,致受外境例如讚歎或誹謗所動,生起貪鎮

愛惡的煩惱,促成殺盜淫妄的惡業,再受輪轉生死的苦報,這也就是觀察分析世間音聲之虛

妄不實,而能不受所動,入於如如不動的大解脫境。2.是《法華經·普門品》所說的:「若

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

聲,皆得解脫。」也就是說,凡有眾生,若在苦惱之時,只要聽說有一位觀世音菩薩,而專

心虔誠地稱念觀音聖號,觀音菩薩便會立即聽到每一眾生的音聲而同時予以救濟,所以叫做

觀世音。《悲華經》中也說:「寶藏佛授記云:汝觀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苦惱故,

欲眾生住安樂故,今當字汝,為觀世音。」可見,《楞嚴經》是依觀音法門的自修而言,

(普門品)及《悲華經》則是依觀音菩薩的度他而言。

    至於「觀自在菩薩」,是唐玄奘的新譯,最有名也最通用的,是出於《般若波羅蜜多心

經》的頭一句,現在流行的《心經》,便是出於玄奘的譯筆。但是,《心經》自古以來,共

有七種漢文譯本,玄奘屬於第二譯,初譯則出於羅什之手,故在玄奘未去印度求法之前,他

已學到了《心經》,而且對於觀世音菩薩抱有絕對的信仰心。根據玄奘大師傳中記述,他至

少有多次祈求觀音靈感的經驗,例如:1.是當他經過八百里流沙河的時候,上無飛鳥,下無

走獸,只是妖魔鬼火之多,猶如天上的繁星,不知遇到了多少惡鬼邪妖,在他前後纏繞,他

都以念《心經》而遣散了這些魔鬼的作祟。2.是當他出了玉門關,晚宿沙漠中,隨從他的胡

人忽起變心,拔刀指向玄奘三藏,玄奘即時誦經念觀世音菩薩,胡人見了頓失殺心,又睡了

下去。3.是玄奘正在橫度八百里流沙,亦即是莫賀延磧的時候,經過了五天四夜的沙漠旅

行,未得滴水可飲,他和他所騎的馬,均因缺水而倒卧在沙漠之中,奘師便在心中默禱觀世

音菩薩,他說:「玄奘此行,不求財利,無冀名譽,但為無上正法來耳,仰惟菩薩,慈念群

生,以救苦為務,此為苦矣,寧不知耶?」禱告之後到第五夜半,忽有涼風觸身,爽快如沐

寒水,全身舒暢,眼得明朗,馬兒也能起來走了,走了十多里,馬兒忽然走向岔路,制之不

住,又經數里,忽見青草數畝,並有一個水池。奘師與馬,始得救濟,重保身命,此一水草

絕非原有,乃是觀音菩薩慈悲變現而來。

    為什麼觀世音又名為觀自在?根據梵文「阿縛盧枳帝濕伐邏」的原義,含有「觀照縱

任」或「君主」的意思,也就是觀照萬法而任運自在的意思。現在借用太虛大師的話來作一

解釋,他說:「因為觀世音菩薩有般若的智慧,照見五蘊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難。平常人執

五蘊為世界、為我,就不能照見五蘊皆空,有自、有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見五蘊皆空,

則人我、是非皆能消除。真正做到無人無我,則能以眾人苦難為苦難,這樣才能成為無我的

大慈大悲,才能成立大公無私的偉大人格,發揮救苦救難的功用。」(見《太虛全書·雜

藏》五五一頁)

    實則,觀音菩薩的名字,在許多的大乘經中,都有說到。在顯教方面,例如《成具光明

定意經》、《維摩詰經》、《放光般若經》、《光贊般若經《、《大寶積經》第八十二卷及

第一百卷、《楞嚴經》卷六、《舊譯華嚴經》卷五十一、《新譯華嚴經》第六十八卷、《悲

華經》、《地藏經》、《阿彌陀經》卷上、《無量壽經》卷下,以及《觀無量壽經》等;在

密教方面則有《金剛恐怖集會方廣軌儀觀自在菩薩三世最勝心明王經》、《陀羅尼集經》、

《一切功德莊嚴王經》,《清靜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

《大方廣曼殊利經》、《大日經疏》卷五、《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理趣經》、

《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阿俐多羅陀羅尼阿嚕力經》、《不空索神變

真言經》等。

    *   由此可見,觀世音菩薩是顯密兩教共同重視,且特別尊仰的一位大菩薩。不過,在

我們中國,《法華經》的(普門品)及《心經》,特別受到普遍的宏揚和誦持。(普門品)

的內容,重在觀音菩薩的化跡示現,是對凡夫眾生在現實生活及實際苦難的救濟。《心經》

則為說明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是從觀照人生宇宙的緣生空性,而證入究竟理體,發出大

慈大悲的救世精神。

    正由於觀世音菩薩的悲願宏深,感應廣大,故從歷代以來的佛教史傳之中,對於觀世音

菩薩的信仰及靈感事迹,可謂俯拾即是,筆不絕書。例如《法苑珠林》、《比丘尼傳》、

《高僧傳》、《名僧傳抄》、《唐高僧傳》、《出三藏記集》、《弘明集》、《觀音義

疏》、《法華義疏》、《辯正論》、《弘贊法華傳》、《法華經傳記》、《三寶感通要略

錄》、《往生集》、《宋高僧傳》、《佛祖統紀》、《說郛》、《五朝小說》、《舊小

說》、《太平御覽》、《金石續篇》等書,均有關觀世音靈感的許多記載。

    又自北魏時代的孫敬德開始,依據經義,編出了《高王觀音經》,接著又出現了《觀世

音菩薩救苦經》、《觀世音十大願經》、《觀世音三昧經》、《觀世音詠托生經》,其中除

《高王觀音經》及《救苦經》,如今尚可找得之外,其餘的已不流傳。但請諸位不要以為這

些經典系由中國人編寫的,就沒有靈驗。關於這點,我在八年以前的「今日佛教」雜誌第四

十一期就曾說過:「文字雖出偽造,諸佛菩薩聖號,卻是出於佛經,所以仍有靈驗可觀。」

又例如最受我重視的一部(大悲懺),它的全名應該是(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懺法),乃

是出於宋朝的慈雲懺主遵式大師,根據伽梵達磨所譯的《千手經》編成,我們絕不能說懺儀

是祖師所編就不靈驗,事實上這是一部極其靈驗的懺法,真可做到有求必應的程度。

    *   正因為「觀音」普遍地受到廣大眾生的歡迎,中國民間,也就出現了以觀音菩薩為

題而寫的小說,最有名的便是一部《觀音得道》又名《大香山》的傳奇小說。關於這本小

書,凡是略具佛學知識的人,誰都知道它的內容並非事實,它的觀點也不夠正確,但到目前

為止,這本小書已被改編成好多部話劇和電影。去年香港的邵氏電影公司,還推出了一部叫

做「觀世音」的影片,就是根據《觀音得道》這本小書改編的。這部小書的內容,大約是說

有一位妙庄王,生了三位公主,大公主愛文才,招了一個文駙馬,二公主愛武才,招了一個

武駙馬,三公主妙善愛修行學佛,仁孝貞潔,慈悲愛物,捨己為人,後來在大香山成了正

果。此一傳說,原出於《汝州志》。汝州是河南省的一個地名,民國以後改為臨汝縣,唯在

這部志書中所說的觀音之父,名叫楚莊王,小說中則改為妙庄王。可是這個故事為觀音感通

錄等佛教典籍所不載,所以不能信為事實。此書在中國民間的影響力極大,其大原則,在於

教導大家仁孝慈悲,並不違背佛教。

    又因為發生在人間的觀音靈感事迹,與時日俱增,所以就有人發心,將這些事迹編集起

來。初有會稽地方的謝敦和吳郡的陸澄,合撰了《觀音驗記》,陸皋撰《續觀音應驗傳》,

王琰的《冥祥記》,宋朝臨川劉義慶的《宣驗義記》,清朝周克複的《觀音經持驗記》,弘

贊的《觀音慈林集》等。近人的著作之中,則有慈航法師的《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搜

於《慈航法師全集》第玖冊),家師東初老法師的《救世大悲者》(六十四開單行小冊),

煮雲法師的《普陀山傳奇異聞錄》,另有印順老法師在擔任善導寺住持期間的兩篇開示記

錄,也很有價值,現搜於印老的文集《頑石點頭》一書之中。此外凡是有關(普門品)的諸

家講記及注釋,都錄有許多觀世音菩薩的靈感事迹。

    《三》觀世音菩薩的道場

    觀世音菩薩究竟是何許人氏,他老人家究竟是住於何處?這是很多人希望知道的事,正

像尊客初次見面,先要請教一下貴姓大名,貴府上是那裡一樣。

    根據佛經的記載,以及後來的示現而言,有好多種說法,現在試為介紹其重要者如下:

    依照《悲華經》所說,觀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他是即將繼承阿

彌陀佛佛位的大菩薩。他在阿彌陀佛因地之時,做轉輪聖王之際,是千子之中的第一太子,

名叫不□,出家後號觀世音,他將在彌陀入滅後成佛,號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那時他

的國土叫做「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

    同時在《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以及《觀世音受記經》等,也說觀世音菩薩是

西方阿彌陀佛的脅侍,常住於極樂世界,以阿彌陀佛為師,並輔助彌陀之教化。又在《觀無

量壽經》中也說,觀音菩薩於寶冠中,戴阿彌陀;若有眾生願生極樂,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及

觀音等諸聖眾,來現此界,手持蓮台,接引往生。由此可知,觀音菩薩的根本道場,是在西

方極樂世界。

    但是,依照《華嚴經》的記載,敘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過程之中,第二十八位大善知

識,便是參訪的觀世音菩薩,說在印度的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那裡住的一位菩薩,就是

觀自在。此山是在海上,山為眾寶所成,極其清凈,遍山都長滿了花果樹林,泉流及池沼,

也均極巧妙之能事。觀音菩薩在那裡,結跏趺坐,無量菩薩恭敬圍繞,聆聽觀音菩薩宣說大

慈悲法。從這一記載看來,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就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南印度了。

    又照我國一般人的信念來說,觀世音不在西方凈土,也不在南印度,而是就在我們浙江

定海縣的普陀山。南海普陀山之得名,實系受了《華嚴經》

    所說補怛洛迦的影響而出現。《華嚴經》有晉朝佛馱跋陀羅所譯的六十卷本及唐朝實叉

難陀所譯的八十卷本與般若所譯的四十卷本之三種。至於浙江定海的普陀山,本名梅岑,古

時我國與日本、高麗、新羅等諸國來往,多取此島為轉站,以候風信揚帆。到了五代的後梁

貞明二年(西紀九一六),距今一千零五十二年之時,有一位日本僧人,名叫慧鍔,來華求

法,請到一尊觀音像,想帶返日本供養,誰知他的坐船經過舟山群島,卻被狂風惡浪阻住了

歸程,傳說當時的海面伸出了許多鐵蓮華,船不能前航,被迫將聖像請上了一個小島,築了

一所茅蓬來供養。觀世音菩薩與此島有緣,日子久了,朝拜的人日漸多了起來,終於更名為

普陀山,成為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與文殊菩薩的五台山,普賢菩薩的峨嵋山,地藏菩

薩的九華山,並美齊名。

    又在西藏的佛教徒,相傳他們的民族是由觀音的化現所生,在西藏歷史上的名王及高

僧,也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現在的達賴喇嘛,仍被信為觀音的權現。他們相信世界如一

朵蓮花,西藏的拉薩為蓮華的中心,為觀音的凈土,所以將達賴喇嘛的所居,命名為布達拉

宮,布達拉之得名,則同我國普陀山之得名一樣,是由梵文的補怛洛迦而來。我們知道,西

藏的民族,除了佛教之外,便沒有文化;也可進一步說,西藏的人民除了觀世音菩薩之外,

佛教的信仰,便不能完成。所以,西藏的人民,雖然不能像喇嘛一樣地接受系統性的佛教教

育,他們只要一位觀世音菩薩,就足夠安慰了。我們又知道,佛教有一個六字大明王咒「□

嘛呢叭彌□」,這在中國內地的盛行,為時並不太古,它是元朝時代隨著蒙古人的崇信喇嘛

教,而由西藏傳遍內地的,這就是西藏民間家喻戶曉的觀世音菩薩六字陀羅尼。在西藏民

間,認為持誦六字真言的功效,可以大得不可限量,故在每逢節期,大家就持誦不息,平時

遇到困難,便持誦真言。

    如此看來,觀世音菩薩的道場,究竟是在印度,是在中國的浙江省,還是在西藏的拉

薩?可謂莫衷一是。實則,我們對此問題,大可不必追問。我且試舉一例,比如有一居士,

他是廣東梅縣的客家人,卻在上海長大,後到美國留學,得到碩士學位,又到德國留學,取

得博士學位,回國後在北平一所大學教書,抗戰期間,又去重慶服務,大陸淪陷後他同我們

一樣住在台灣寶島。他也有語言天才,現在能操客家話、廣東話、上海話、北平話、四川

話、台灣話,外國語文則通曉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同時,他在宗教信仰方面,也

有幾度的轉變,首先他是無宗教信仰的青年,到了美國,他信了基督教,到了德國又改信了

天主教,到了台灣又選定了佛教,作為他最後皈依處。

    現在試問諸位,這位居士究竟是住在那一處的?是說什麼話的?是那一個宗教的呢?我

們固然可說他的祖籍是廣東,是佛教徒。但這能夠包括他的全部嗎?因為他的一生,事實上

曾在許多不同的地方居住,接觸了各種環境中的親戚和朋友。

    同樣的,觀世音菩薩的化現,也因時機因緣的不同,而會在許多的地方出現。他的聖號

叫做觀自在,他可以觀察眾生的需要而自在地到任一處所應現。

    若據《千手陀羅尼經》(簡稱千手經)等記載,觀音菩薩,乃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

所現,他老早就是古佛,為度眾生而現菩薩身的。可知,乃至西方極樂世界的觀世音菩薩,

也是方便的權現,而非他的根本道場,何況其他地方呢?佛陀以全法界──橫遍十方、豎窮

三際為理體,觀音菩薩雖現菩薩身,但在密教的經中,已把觀音菩薩與阿彌陀佛合而為一,

認為觀音是彌陀的因相,彌陀是觀音的果德,所以修持彌陀凈土法門的人,念觀音菩薩聖

號,與念彌陀聖號的功德,是可以相輔相成的。至於他的道場在何處?實在不必追問,只要

你修觀音法門,念觀音聖號,觀音菩薩就在你的面前,所以太虛大師曾說:「清凈為心皆補

怛(普陀),慈悲濟物即觀音。」

    《四》觀世音菩薩的示現

    在佛門課誦之中,有一首觀音贊,其中有四句話,很可借來一用:「三十二應遍塵剎,

百千萬劫化閻浮。」又說:「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

    根據《阿彌陀經》所說,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經十劫,十劫的時間,對我們娑婆世界

的凡夫眾生來說,的確是非常的長久,但在佛菩薩而言,實在微不足道。我們已知道,觀世

音菩薩,將在阿彌陀佛滅度之後,繼承佛位,可是我們也知道,阿彌陀佛的壽命無可限量,

所以又可譯作無量壽佛,要等阿彌陀佛涅盤入滅,實在尚有一個無法可數其年代的時間距

離,足徵觀世音菩薩的悲願,與地藏王菩薩相當。地藏誓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

盡,方證菩提」。觀音救世,則選擇在無量壽佛之後方成佛道,不像一般的凡夫眾生,每希

望向上爬得越快越好,在歷史上,甚至有王子謀殺了老王,使得自己早日登上國王的寶座。

因此,前面所說「百千萬劫化閻浮」,百千萬劫,也只是無量數劫的一種表達方法罷了。閻

浮,就是我們的世界。

    觀世音菩薩用怎樣的態度和方式來廣度眾生呢?這就要說到「三十二應遍塵剎」了。三

十二種應身,典出《楞嚴經》卷六,也就是觀音菩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根性及類別的眾生,

他可化現三十二種不同的身份,為之說法教化,那便是:佛身,獨覺身、緣覺身、聲聞身、

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四天王身、四天王國太子身、人王

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夷身、女主

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龍身、葯叉身、乾闥婆身、阿修羅身、緊

那羅身、摩呼羅伽身、人身、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等的變化身)。

    但在《法華經·普門品》,則舉出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身,名目則與《楞嚴經》的三十

二身大致相同。那便是:佛身、辟支佛身(即是獨覺和緣覺)、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

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毗沙門身(四大天王之一,印度又視為財神)、小王

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夷身、長者

婦女身、居士婦女身、宰官婦女身、婆羅門女、童男、童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

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及非人等身、執金剛神身。

    若據近世發現,梵文的《法華經》中,又只有十六身了:佛身、菩薩身、緣覺身、聲聞

身、梵天身、帝釋身、乾闥婆身、夜叉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轉輪王身、鬼神身、毗

沙門身、將軍身、婆羅門身、執金剛神身。

    這些應化身的多少出入,不過是傳誦及翻譯者之間的詳簡增損而已,於觀世音菩薩的慈

悲化現沒有影響,各經所舉,亦不過列其大略,實際上由於眾生千差萬別,可以隨著時代不

同、環境不同、品類不同,而作千差萬別的身相來迎合眾生、教化眾生、救濟眾生。以上所

舉的三十二身,或者三十三身,或者十六身,僅是適應佛陀當時的印度社會而說,如果佛陀

在今天的中國來說《法華經》,一定會加入更多的身分,也會減略幾種身分的。因為,事實

上的觀音菩薩,乃是隨類應化,無類不現,遍於塵沙法界。所謂法界,便是眾生身心的類

別,眾生所處時間與空間的界限。觀音便是遍於一切、平等救濟的大菩薩,當然不能用有限

的身份來概羅他所應機示現的身相了。可知,前面所說「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

舟」,所謂的千處,也僅是象徵性的一個形容詞,並非僅限於一千個地方求他,他就顯現,

多了一處求他,他便不現了。苦海也未必就在海中,而是象徵眾生生死之苦的如海無涯。佛

經的文字,請不要用計算器來分析它,因其經義往往是在文字之外的。

    講到這裡,不妨順便一提,就是有好多教外的朋友們,往往討論到觀世音菩薩是男人還

是女人的問題,甚至於廣播電台及刊物中也出現這個問題的討論。

    我在十來歲時,就曾聽我父母兩人,對著觀音聖像爭論,父親說觀音大士一定是男菩

薩,因為大士長有一雙男人的大腳,而且還是光腳板。母親則說,觀音大士才不是男菩薩

哩,因為她要到處奔走,救苦救難,要是把腳纏成像我母親一樣的三寸金蓮,出遠門時,自

顧不暇,那還能夠救人呢?不過,母親的最大理由是,有好多人都稱觀音菩薩為觀音娘娘或

觀音老母,並且觀音常常照顧婦女,為沒有子女的女人送來聰明智慧的子女。結果,當然是

我的母親勝利。

    實際上,在佛經中的觀音,例如《楞嚴經》及(普門品)所舉,為了化度眾生的需要,

固可應現種種形態的婦女身,但也可現種種形態的男人身。

    觀音菩薩的本身,乃是相好圓滿的大丈夫,即如《八十華嚴》的六十八卷所說,印度南

方海上,補怛洛迦山的觀音,便稱為「勇猛丈夫觀自在」,根據研究,中國的觀音聖像,在

唐朝以前,是大丈夫相,唐朝以後,才有女相的觀音像出現。

    將觀音做成女相,是由於觀音常現婦女身度人的緣故。據《觀音感應傳》中記載,在唐

憲宗元和十二年,陝右地方的人尚不知有三寶,有一天突由金沙灘上來了一位絕色美貌的少

女,手提魚籃,到那裡賣魚,許多的男人,都為這個賣魚女的美艷傾倒,向她苦苦求婚,賣

魚美女說:「我只一人,怎麼能嫁你們這許多的人呢?好吧,如果誰能在一夜之間背熟(普

門品)的,就嫁給他。」第二天,能背者竟有二十人,賣魚女又說:「我還是不能嫁給你們

二十個人,能在一夜之間背熟《金剛經》的,我就做他的妻子。」結果尚有十人能背。賣魚

女再要他們在一夜之間背熟一部《法華經》,終於僅有一位姓馬的青年做到。但是萬萬想不

到,在新婚之日,女的剛到新郎家裡,就患急病死亡,並且立即腐爛,只好馬上收殮埋葬。

這位姓馬的青年,心中的悲痛,可謂到了極點。幾天之後,又來了一位僧人,勸他開棺看

看,棺中並無屍首,僧人便告訴他說:「這不是什麼賣魚的女郎,實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

啊!」說完話,這個僧人也不見了。

    由於這一應現,在觀音像中,就有女相的「魚籃觀音」,在《法華經顯應錄》中,又將

之稱為「馬郎觀音」。此外,在許多的觀音靈感記載之中。

    示現女相的尚有極多。觀音為何常現婦女相?因為第一,女人的苦難,自古以來,一直

比男人多;第二,女人的特性,是慈和的,是柔忍的,例如偉大的母愛,在父性之中是不易

多見的。所以觀世音菩薩的應現婦女身,乃是藉女性受苦之多以表現菩薩忍耐,藉女性的母

愛以表菩薩的慈悲。尤其是於女人之身而深入婦女群眾,廣度多苦多難的婦女。同時,經中

有言:「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婦女之身可度女人及兒童;示現美艷的婦女之身,尚

可廣度男人,比如剛才所說的魚籃觀音,便是一例;示現老婦人身則可接近廣大的人眾。

    《五》觀世音菩薩的形像

    在人間應現的菩薩,必定是與人類相同的形像,最多是相貌比一般人莊嚴而已,否則他

便不能接近人類,或人類縱然敬仰、敬畏他,也不敢親近他了。所以觀音應現度人的時候,

被度的人往往是到事後才能發覺的,當時很難使人意識到是觀音的應現。

    因此,曾有一位基督徒到一所佛寺中,問了一位法師:「你們佛教講慈悲,為什麼會有

千手千眼的觀音像呢?手中拿了各種古代的兵器,膽小的人豈不要被菩薩嚇倒嗎?如果真有

這樣的菩薩,他也該為自己改換一套新式裝備了,大炮、坦克車、火箭、原子彈,豈不要比

那些古代的兵器威力大得多。」請問在座的諸位,我相信諸位之中絕多數是信仰佛教的,諸

位,站在佛教的立場,當作如何解答?

    告訴諸位,那位被問的法師,並未因此語塞,他很坦然地告訴那位基督徒。他說:我們

佛教,在許多地方,都是採用象徵的手法,佛教既以所奉的聖像為佛菩薩的象徵,而不以為

聖像即是佛菩薩的本身。那麼,千手千眼的觀音像,也是一種象徵的手法,千手是象徵觀音

菩薩的大悲願力,縱然全宇宙的眾生在一時間同時祈求觀音,他老人家也能同時以各種不同

的方式,救濟全宇宙的眾生。可見,說他有千手,尚不能形容其救濟力量之無遠弗屆及無微

不至於萬一。千眼是象徵觀音菩薩的無限智慧,他能在同時知道全宇宙的眾生,對他發出各

種不同的祈求,也能同時決定各種不同的救濟方法,若以他實際的觀察能力而言,說他有千

眼,也是不能形容其智慧程度於萬一的。所以,觀音像的千手千眼,乃在表徵菩薩的大悲及

大智,手中各種兵器的是否落伍,並不值得我們去計較。

    至於千手千眼的來歷,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說,觀世音菩薩,在過去千光王靜住佛

時,教他受持大悲咒之後,觀音菩薩便發了一個大願,他說:「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

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

    這個大願一發,果然生了千手千眼。實則這也是一種大願力大智慧的象徵,當然,如以

菩薩的神通力,化現一個千手千眼之身,也決不是困難的事。所以在必要之時,他會顯現異

乎常情的身相。例如,在中國梁武帝時代的寶志大士,就曾在當時名畫家張僧繇的面前,現

出十二面觀音,妙相莊嚴,或慈或威,使得受了梁武帝之命來為他畫像的張僧繇,不能畫出

來(見於《梁高僧傳》)。

    其他在《楞嚴經》卷六中,尚有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臂,乃至四十

臂、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乃至一百八目、千

目、萬目、八萬四千清凈寶目。

    由於觀音應現及其形像的差異,在許多佛典中,就有好多不同的數量分類。

    《摩訶止觀》卷二上,舉出六種觀音:大悲觀世音、大慈觀世音、天人丈夫觀世音、大

梵深遠觀世音、師子無畏觀世音,大光普照觀世音。

    《諸尊真言義抄》,舉有十五種觀音。

    《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經》,舉有二十五種觀音。

    普通於《佛像圖匯》中,則有三十三種觀音像。

    凡此各種分類數量,無非出於各時編集者所收的不同,例如魚籃觀音像,在唐朝以前,

這個靈感事迹尚未發生,所以不會有的。

    講到這裡,觀世音菩薩的主題,我們已經講完,最後我要奉勸諸位:諸位來聽聖嚴講觀

世音菩薩,是在了解觀世音菩薩的偉大精神,及其自度度人的偉大法門,我們若能以自己的

信仰行為和願力向觀世音菩薩學習,便能更容易與觀世音菩薩的願力相應,更容易得到感

應。臨時遇到苦難時向觀音菩薩求救,菩薩固然會來救你,可是,假如平時不念觀音聖號,

臨到苦難來時,恐怕會想不到念觀音聖號了。所以,觀音菩薩雖是有求必應,你不求他,他

是不應的,因為感應是從虔誠的信仰中產生的。

    最要緊的,我們念觀音聖號,勿存功利觀念,菩薩不會由於你許了為菩薩裝金的願,而

助你去做損人利己的壞事,你來供養三寶,應當是出於清凈的求福之心。你之常念觀音聖

號,觀音固然會在冥冥之中,隨時給你保護,你卻不一定老是為求菩薩在物質生活上給你幫

助,應該更進一步地向人格的內心下工夫。所以〈普門品〉中告訴我們:「若有眾生多於淫

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鎮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鎮;若多愚

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

    最後,祈願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保佑諸位,身心健康,福智增長,同成佛道。同

時,謝謝諸位的光臨。

    「本文講於民國五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古歷二月十九日)善導寺第二十二次佛教文化講

座」,並刊載於《佛教文化》季刊九期,民國五十七年五月一日。

    《六》觀世音菩薩的法門 

    本節補述於民國七十五年九月廿四日

    觀音法門很多,大致分為顯密二門。密法多用觀想,必須身口意三業齊修,修學者必須

師師傳承,師弟親授,修行時必須供養、作觀等儀軌壇場,而且不是短時能夠成辦。顯法則

不拘形式,不限時地,不擇師資,只要持之以恆,必有效驗。所以本文僅將人人可修的觀音

顯法,介紹如下,願十方大眾,人人擇一而修,祈觀音加護,處處皆成佛土。

    一、楞嚴經的耳根圓通法門

    這是修定發慧的方法,出於《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

    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

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

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

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

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此一法門的修法與層級段落,已經非常清楚,不過初修之時,未必人人能夠得其要領,

所以我在教授初入門者的初步修法,稱為「聞聲音法」,共分四個步驟:1.專念普聽一切聲

音,不選擇對象,不分別對象,由大至小,由近至遠,不以耳根去聽,乃讓聲自來。2.知道

自己在聽聲音,也有聲音在被自己所聽,此時只有聲音和自己的和應,沒任何雜念現前。3.

僅有聲音而忘失了自己,自己已融入無分別無界限的聲音之中。4.聲音與自己雙亡雙照,雙

亡則無內外自他,雙照則仍歷歷分明,故與世間的四禪八定的僅存獨頭意識的境界不同,也

與小乘的滅受想定有異經此四階,再對照《楞嚴經》的耳根圓通法門,繼續用功修行。

    二、般若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法門

    《心經》開頭便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

厄。」這是觀音法門中大小乘共通的基礎,也是大乘的極則。即是用分析的方法,觀察眾生

及眾生所處的環境,包括色法的物質世界和心法的精神世界,不出五類,物質的色法,即是

眾生的身體及身體所賴以生存活動的環境,精神的心法,即是心理的活動以及其動因、動

力、動的結果,此結果又成為另一循環的動因,佛學專有名詞,稱之為心念,稱之為識。凡

動皆由於因,凡動皆產生果,其間動的作用,稱為造業,造業的結果,稱為業力的感受果

報。如果眾生能洞察,五蘊所成的世界,無一是真,無一能常,便不起貪鎮等執著,不執著

的當下即能不受貪鎮等的煩惱所苦,便能不再繼續造循環不已的生死業,便能雖處生死,而

離一切苦了。觀自在菩薩是以甚深的智慧力,直下徹見五蘊的世間法,無非是空。小乘知空

而不住有,所以出世;菩薩證空,連空亦無,所以入世。凡夫未證五蘊皆空,所以戀世、迷

惑、困擾、不知何去何從,而又事事執著,處處煩惱。

    三、法華經普門品的持名法門

    〈普門品〉云: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

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接著說明,若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即能入火不燒、入水不淹、惡鬼遠離、刑器自毀、

怨賊消退、除一切障、免一切難、滿一切願、成就一切福德,而且隨類應現、處處化身、救

苦救難、無求不應。

    這是最平易近人,人人可修,時時可修,處處可修,效驗也最彰著的一種法門。只要持

之以恆,信之懇切,有事無事都可稱念的法門。

    四、大悲心陀羅尼經的大悲咒修持法

    此經屬於密教部類,卻是一種素樸的密法,雖無上師傳承,人人也都可以修持。該經中

說:

    觀世音菩薩重白佛言:世尊!我念過去無量億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靜住如來,彼

佛世尊,鄰念我故,及為一切諸眾生故,說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以金色手,

摩我頂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我

於是時,始住初地,一聞此咒,超第八地。

    此咒是觀世音菩薩,在無量劫前的千光王靜住佛處初聞,一聞此咒,頓從初地越登第八

地。而且受命普為未來惡世的一切眾生,以此心咒,作大利樂。嗣後觀世音菩薩又於無量的

佛前,無量法會之中,重聞此咒。由於誦持此咒,故所生之處,恆在佛前,蓮花化生。該經

宣稱:若能深信不疑,誦持此咒,可得無量利樂,例如: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援手;

不墮三惡道;生諸佛國;得無量三昧辯才;現在生中,所願皆遂;轉女成男;消滅侵損常住

的重罪;能除十惡五逆、謗法謗人、破齋破戒、破塔壞寺、偷僧只物、污凈梵行等罪;能得

十五種善生,併除十五種惡死。

    又說此咒的相貌,即是大慈悲心、平等心、無為心、無染著心、空觀心、恭敬心、卑下

心、無雜亂心、無見取心、無上菩提心。所以誦持此咒,即能通達外道典籍,能治世間八萬

四千種病,能降一切天魔鬼神,能縛一切山精、魑魅魍魎,而能感得一切善神、龍王、金剛

力士,常隨衛護。持此咒者,不論在何時何處,若有任何恐懼、災難、危險、迷路、病變、

煩惱業障,確可應驗化解。所以名為無礙大悲、救苦、延壽、滅惡趣、破惡業障、圓滿、隨

心自在、速超上地。

    「大悲心咒」,簡稱大悲咒,共有八十四句,到處可以請到,此處不錄。根據此經的要

求,誦持此咒者,也有規定:要發廣度眾生的大菩提心;身持齋戒;於諸眾生,起平等心;

常誦此咒不斷。並且要求:住於凈室,沐浴凈衣、懸□燃燈,香華及各味飲食,供養觀世音

菩薩,然後攝心靜慮,不起雜念,如法誦持。這種規定,即是儀軌。若能如法如儀,當然最

好,否則,至少也當以恭敬心及專註心來誦持此咒,若能恭敬專註,必能有願皆成。

    五、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咒即是「□嘛呢叭嘧□」,在中國的流傳,始於元代,是跟著西藏及蒙古喇嘛

密教的傳入而到漢地,故在元朝以前的佛教文獻中,尚未見到,至清初已被收入《禪門日

誦》所錄十小咒內。然在蒙藏喇嘛教的化區,此咒是一般信徒經常持誦的法門,即是表徵觀

世音菩薩利益六道的神咒。

    六、白衣大士神咒

    此咒的出現和流傳,為時更遲,不知出於何經,為何人譯出,大概是出於大士化現時為

某人所授的法門,而非來自印度的傳譯。內有「天羅神、地羅神、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

殃化為塵」的句子,相當俚俗化,近於道佛相融的民間信仰。可見,其中的歸敬三寶,歸敬

觀世音菩薩,歸敬摩訶般若波羅蜜,乃是自古即為佛教徒們日常持誦的內容,所以靈驗非常

顯著,民間的傳誦也極為普遍。並以持誦一萬二千遍為一願,一願不成再持二願乃至多願,

必得成就。滿願後即當印施此咒一千二百張。 此咒的內容是: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三稱三拜)南無佛 南無法 南無僧 南

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怛垤哆 □ 伽羅伐哆 伽羅伐哆 伽訶伐哆 羅伽伐哆 羅伽代哆 

娑婆訶天羅神 地羅神 人離難 難離身 一切災殃化為塵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

    此咒文見於大陸時代,僅僅於一張紙上,印刷白衣大士像、咒文、六百個小圓圈,以備

持誦者每誦二十遍點一圓圈的計數之用。目前則有人參考了大悲咒持誦法而為之加上了持誦

的規則,而謂欲持誦此咒者,宜先在大士像前,沐手焚香、恭敬供養、至誠頂禮,誦畢則發

願迴向。凡為正當心愿,如求愈病、消災、解危、求福、求職、求子、求延壽等,均有奇

驗。

    七、延命十句觀音經

    民國七十六年一月二十日再次補述

    此經系《高王觀音經》的精簡本,同出於古人的夢中傳授。《高王》早在東魏時代即已

傳出,《十句》則出於劉宋元嘉二十七年(西紀四五○年)。據趙宋時代四明志磐於一二六

九年撰成的《佛祖統紀》卷三十六所載:「元嘉二十七年,王玄謨北征失律,蕭斌欲誅之,

沈慶之諫曰:『佛狸(魏世祖小子)威震天下,豈玄謨所能當,殺戰將,徒自弱耳。』乃

止。」不僅來遭刑戮,後來官至開府,年八十二,壽終正寢。王玄謨如何得此際遇?乃由於

受誅之前,夜夢異人,告以若誦《觀音經》千遍,可免死難,並口授經文十句:

    觀世音,南無佛,與佛有因,與佛有緣,佛法僧緣,常樂我凈,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

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大正藏經》四九三四五頁)

    這部觀音經,雖出於古人的夢中感得,並非傳譯自印度,以其僅僅十句,已具足三寶及

觀音的持名念法,故迄趙宋乃至清初,仍受到佛教界的普遍傳誦。特別是相當於中國清初的

日本江戶時代的白隱禪師(一六八五~一七六八),為了弘揚此經,搜羅資料,編寫了一部

《延命十句觀音靈驗記》。近代的日本著名禪匠原田祖岳,也寫了一部《延命十句觀音經講

話》。而在我國,竟很少有人知道此一法門,所以樂為介紹,普勸誦持。

    八、結語

    從以上列舉的七種法門,可知觀世音菩薩的救苦方便,有深有淺,有本有末。《楞嚴

經》的「耳根圓通」,是用禪定的觀法而達到徹悟究竟的目的。《心經》的「五蘊皆空」,

是用觀照世間無常無我的方法,以證般若實相。這二部經是要眾生還歸法性而與佛同體,除

一切煩而親見本來面目。〈普門品〉的持名,則強調觀世音菩薩的救濟,重於解脫現實人間

的苦惱。「大悲咒」的持誦,則雖重在現實疾苦的解除,也說因此而得「蓮花化生、恆在佛

前」。持誦「白衣大士神咒」的功能,幾乎全是為了現世的利樂,所以更為民間化和普及化

的法門了。

    不過,任何一種法門,不論其層次高下,只要不謗三寶,不違背因果原則,都應受到發

揚。而且,一般人信佛學佛的初階,多是從求現世利益及現前幸福開始的,種下善根之後,

逐步聽聞佛法,漸漸提高層次便會修習《心經》及《楞嚴經》等所示的法門了。因此,「白

衣神咒」雖近似民間信仰,畢竟仍是佛法中的一個層次。

    七、念佛與助念

    (一)念佛的方法

    一、共修念佛

    各位蓮友:當你們要來寺院念佛的那一天,應該從早上開始就做好身心的準備。這一天

最好能不吃葷腥,至少也□吃肉邊菜,並且不抽煙、不喝酒。萬一無法做到,或是到了晚上

才想起要來共修念佛,而當天未茹素,沒有關係,不要因此就不來,來了總比不來更好。

    來參加共修念佛時,一入寺院,說話就要輕聲細語,若無要事,最好不說話。已備海青

者,先在玄關或客廳里把海青穿好,然後進入佛殿,找好位葦□礴A一邊拜一邊默念「南無

阿彌陀佛」,聽到集眾的鼓聲,便停止禮佛,排班站好。未穿海青者,站於後排。

    念佛開始時,先唱「贊佛偈」。如果不會唱,就輕聲地跟著別人唱,唱過幾次以後,自

然就會了。贊佛偈後,接著念佛、繞佛,念佛時先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這時要注

意腳步是否與佛號的節拍相符,步伐要跟著木魚的節奏而移動,不可錯亂。要能做到天如惟

則禪師所說的「心與口聲聲相應,念與佛步步不離」。

    念佛時,聽著大眾的聲音,而不是自己的聲音。把自己的心專註在那有規律的大眾念佛

聲中,不起任何雜念和妄想。假使還有些微雜念,也不用管它,若能大聲念,精進勇猛念,

那些念頭就會越來越少了。如□□馱□□n卷四所錄慈雲遵式的「念佛方法」有云:「若恐

心散,須高聲疾喚,心則易定,三昧易成。」又云:「大聲稱佛,雖少而功多;小聲稱佛,

雖多而功少。……故今特示此法,切勸凡念佛時,一心不亂,高聲唱佛,聲聲相續,不久成

功也。」

    繞佛時,不得東張西望,目光自然下垂,若有若無地看著前面一人,順著節拍,沈穩地

向前走。別理會已走到什麽地方,也不要注意別人怎麽走,此刻的身、口、意,應該是專註

而一致的。等到轉念四字佛號「阿彌陀佛」時,腳步仍然配合著木魚的聲音走。敲二下木

魚,移動一步。心裡依然保持平靜,同時要一面聽大眾的念佛聲,一面隨著稱念佛號,不可

只聽人念而自己不念。

    印光大師的『□嬰礞□k》有云:「當攝心切念」,「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

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

妄念自息矣。」

    繞佛後是「坐念」,坐下前先向上問訊。問訊後以打坐的姿勢坐下,盡量使腿腳等任何

部位,不感到不舒服為原則。把腰挺直而不是挺胸,小腹放鬆,不要仰頭或低頭,如果小腹

放鬆後,無法念佛,則不管小腹,而以能念佛為先決條件。

    止靜時,坐的姿勢不變。但要把身體和頭腦放輕鬆,氣沈丹田,舌尖輕抵上顎,眼睛微

睜,亦可閉上。繼續不斷地默念四字佛號,不觀想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此如]□簏*□Y

經》所說:「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又云:「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

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專註念佛而斷一切雜念,故如□般舟三昧

經》云:「心有想是痴心,無想是涅盤。」

    默念時,速度要適中,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太快了會緊張,太慢了易生妄想,一直

不停地默念。此時也可採用十念記數念佛法,如印光大師『□嬰礞□k》所說:「所謂十念

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

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

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

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此本可作出聲、

默念的兩種用法,甚至行住坐卧,無時不宜,唯靜坐默念時效果更佳。此法乃系參考五停心

的數息法而來,所以對於初心念佛者,最能攝心。

    二、平時念佛

    本寺的念佛會一星期只有一次共修,所以,共修念佛固然重要,平時念佛也很重要。平

時念佛可分三種:(一)是方便工作忙碌或公務繁劇的在家居士修行的晨朝十念法門。即是

每日朝起後,修十念念佛。此含有多種方式:如宋朝遵式大師教令盡一口氣念十句佛號,又

元朝天如惟則大師則云:「每日清晨,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如

是十氣,名為十念。」或以數口氣念十句佛號等。(二)是晝夜不離佛號,不論在何時何處

或做任何事,心中經常以「阿彌陀佛」的聖號為主要念頭。此如永明延壽大師,日課佛號十

萬句。(三)是以上兩者的折衷,得閑即念佛,事忙則做事,以免心分兩頭,如此則仍有很

多機會念佛。

    專心念佛時,不計環境凈穢,不論工作貴賤,在清除垃圾、打掃廁所乃至正在排便排溺

時,也無不可念佛。唯有在須用思考、分析、聽講時,不便念佛,因為一念佛就無法專心

了。但若能達到永明延壽禪師的程度,則隨時隨地都可以念佛,只是這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訓

翩A否則是辦不到的。

    晚上睡覺時,最好是以右側卧,心中觀想光明相,全身放鬆,心裡默念佛號,直到入

睡。若能持之以恆,久而久之,即便在睡夢中,也照樣能念佛。萬一忘了念佛,那麽,醒來

之後,即刻把身體的卧姿調整好,再舒舒服服地躺下,繼續觀想光明相,並持念佛號。一旦

觀想光明成功,那將不是在迷迷糊糊的情況下睡著,而是睡在清涼自在的光明世界中。而且

很容易就能消除疲勞,並使精神飽滿,身心愉悅。像這樣,醒時既能作主,睡中也能作主。

如此念佛,還有不生凈土的道理嗎?

    三、念佛三種人

    念佛的人有三種:

    第一種人,是為了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或是使家人開智慧得平安。此乃消災祈福,解怨

釋結。

    第二種人,是為了人間苦多樂少,生命危脆,所以求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待至位階不

退,再入娑婆,廣度眾生,成就無上佛果。

    第三種人,相信自性彌陀,唯心凈土,此如禪宗四祖道信大師所說:「若知心本來不生

不滅,究竟清凈,即是凈佛國土,更不須向西方。」五祖弘忍門下諸師,則多用「齊速念佛

名,令凈心」。他們念佛,都沒想到求生西方,但是每次念佛,都感到身心寧靜,煩惱減

少,而且自己的心力越來越能與佛的慈悲願力相應。此正是□[無量壽經》所說的「是心是

佛,是心作佛」的體現。這種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自己能得到利益,其他有關的人亦能因

他而獲得利益。這就是因為念佛恆常不斷,最後必得念佛三昧,必發悲智願行。這一等人,

雖不求生凈土,但亦不得不生。得到念佛三昧時,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不一不二,那時,

時時處處都能見佛在說法,時時處處無非極樂國土了。

    依佛法來說,第一種人,仍屬於人天善法,所謂民間信仰的層次;第二種人是正信的佛

子;第三種人則是上乘的利根。由於眾生的業深障重,在修行凈業時,一開始即以第三種人

自居,是不安全的,也是不切實際的;然而僅以第一種人的立場來念佛,所求又太少了。以

第二層次來修念佛法門,是最落實可靠的,既可深植善根而臻於上乘,又能兼得消災植福的

現世利益。

    75.3.22.於農禪寺福慧念佛會開示.陳明霞錄音整理

    (二)念佛法門的層次

    修學念佛法門可分兩種層次,第一種是求感應;第二種是不求感應。但是,若不從第一

種開始,而直接修學第二種方法的話,可能有些人比較不容易做到。今天有人問我:「]趙

知綉g》里禪宗的六祖慧能大師說:『東方人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念佛要到那裡去?』這

句話是不是反對凈土?」我回答:「不是的,因為凈土法門是三根普被,程度淺的人修凈

土,程度較高、根器更深厚的人也是修學凈土,只是態度不一樣罷了。」

    初機學佛的人,如果不求感應,由於信心不足,很容易起退心,修不了多久就會說「沒

有凈土,不想生凈土」等等的話,也不想繼續修行了。如果首先告訴他凈土佛國是實有的,

佛經所說是絕對可信的,特別是阿彌陀佛以本願力度一切眾生是最可靠的,凡是相信彌陀法

門,持念彌陀聖號,願生彌陀國土者,當來必定往生彼國。假如,自己沒有生死自主的力

量,甚至連主宰自己身心的力量都很薄弱,就說有把握達到禪宗六祖那樣的程度,這種人自

信雖然可嘉,可惜沒有實證的自信,只是虛驕、狂妄、不切實際而己。所以勸導初機學佛的

人,修凈土念佛法門,依彌陀願力求生西方凈土,是最可靠最安全的。

    有些年輕人,誤認為念佛是為老年人而說的法門,至於年輕人,在世界上正準備做很多

的事情,大概沒那麽快就離開人世間,又何必急著念佛求生凈土呢?可是,誰有把握自己能

活到幾歲?更何況,求生西方,只是一個願望,誰說念佛的人一定是立即會死亡?生西方凈

土,是極終的目標,卻不是說現在念佛現在便去。等到要去的那一天才念佛,恐怕已無力念

佛了,所以在平時就得先做好準備。

    再說,平時念佛,心向西方凈土,也有現世的利益可得。阿彌陀是梵語音譯,意為無量

壽與無量光。所以□[無量壽經》說:「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華(蓮

華)。」又說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如能一心稱念佛名而得念

佛三昧,則如]j智度論》所說:「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念佛不僅為求臨終

往生凈土,也能消除現世煩惱及先世的罪障,而得種種利益。念佛者既如人中的蓮華,則何

愁不得健康長壽、幸福和樂、吉祥如意、受人尊敬等等的利益呢?這都由於念佛的人,心向

著佛,能有凈化身心、莊嚴環境的力量的緣故。比如]j阿彌陀經》所見第二十五願:「光

明照諸無央數天下幽冥之處,皆大光明,……見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又第四十六願:

「聞我名號,皈依精進,皆逮得普等三昧,至於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繼續

不斷地念佛,如能念到不念而自念,念到自己和阿彌陀佛互相交融、不分彼此的時候,雖然

還沒有死,實際上已經是在極樂世界了。極樂世界在那裡呢?經上說:從此土向西方,距離

十萬億個佛土之外。可是當我們念佛念到非常純熟的時候,自心之中自會現出阿彌陀佛的極

樂國土。如□[無量壽佛經》云:「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

佛。」可見,彌陀凈土的清凈莊嚴,解脫自在,都可以在未死之前的心地中出現,雖然彌陀

的四十八願,多半是為成就西方的極樂國土,以及接引眾生往生彼國而發。所以凈土雖泛指

諸佛國土,而諸大乘經中,獨對彌陀凈土的讚揚最多。

    念佛而不求現世利益,也不求往生西方凈土,那必定另有殊勝的方便才可以,否則念佛

而沒有目的,為什麽又要念佛?禪宗的四祖道信禪師、五祖弘忍禪師及其弟子神秀禪師,都

講到念佛法門。道信的』w心方便》有云:「念佛心是佛。」,並引□[無量壽經》:「是

心是佛,是心作佛。」根據▲□k寶紀》所說:「忍、如、大通之世,則法門大啟,根機不

擇,齊速念佛名,令凈心。」也就是說五祖弘忍及其弟子法如、大通(神秀)等,都用念佛

法門普遍接引群機。到了六祖慧能的□綉g》,主張「不染萬境而常自在」的「無念」,實

即是四祖以來所稱「念佛心是佛」的表現。不過,不用稱名念佛作下手功夫而能做到心「不

染萬境而常自在」,的確不容易。所以弘忍門下,四川凈眾寺的智協 (西紀六○九~七○

二),其弟子處寂(?~七三二),三傳新羅無相,教人修行的方法有三個步驟:一、引聲

(盡一口氣)念佛;二、開示;三、坐禪。(見□□N三寶紀》)另有同為弘忍門下的四川

宣什宗、圭峰宗密的▲□掘g大疏鈔》卷三之下,稱為「南山念佛門禪宗」。以「念一字

佛」作為「凈心」方便,印順法師說,這是從]□□說般若經》的「念一佛名」而來的。

(見]什篪I宗史》一五六頁)這些都是與六祖慧能及其二傳、三傳弟子們同時代的禪門人

物。只有馬祖道一、石頭希遷等及其派下諸系的禪師,便不念佛而專事提倡「見本性為禪」

的法門。唯其易生濫凡為聖、混染為凈的流弊。故有華嚴宗四祖清涼澄觀(七三八~八三

八)的△□Y經疏鈔》所舉念佛的五門方便;華嚴五祖圭峰宗密(七八○~八四一)的』□

@品疏鈔》也舉出了四種念佛法門;禪宗的永明延壽(九○四~九七五),著☆U善同歸

集》,以伸張念佛法門是萬善眾行的總攝,權實雙行,空有並收,普應一切根機,此為後來

開出禪凈一致的廣大法門。散心念佛者,可藉彌陀願力,求生樂邦;專心念佛而得三昧正定

者,可即自心而現佛土佛心。人雖有不同的根機,確都有以散心念佛而到專心乃至到達慧能

大師所說「無念、無相、無住」的程度。可是,若尚不能達到「不染萬境而常自在」的程

度,便反對念佛法門,或拒修念佛法門,甚至妄稱「無佛可念,無凈土可生」,那就太不切

實際,而且也真不知凈土念佛法門的慈悲廣大了。

    因此,我要勸告諸位,修念佛法門的學佛過程,最好還是逐步向前。初機者一定要相信

實有極樂世界,一定要發願往生西方凈土,這樣的話,才不致兩頭落空。自心的凈土未現,

尚有西方凈土可去,這豈不是安全又可靠的辦法嗎?

    凈土是一切法門共同的歸宿。雖然歷代各宗的大善知識,對凈土的認識和說明,各有不

同的層次,但畢竟不離凈土。相傳為天台智者大師所撰的□五方便念佛門》,提到:一、稱

名往生念佛;二、觀相滅罪念佛;三、諸境唯心念佛;四、心境俱離念佛;五、性起圓通念

佛。華嚴五祖宗密大師所舉四種念佛法門是:一、稱名,二、觀像,三、觀想,四、實相。

宋朝的知禮主張「約心觀佛」;大行及道鏡二師強調「信心念佛」;法照等師主張「高聲念

佛」;道綽、善導、懷感、慈愍諸師,均主張坐禪、誦經、懺悔、十念稱名念佛。明末蓮池

大師的持名念佛,分作事持的稱名、理持的體究;□益大師將念佛分作三類:一、念他佛;

二、念自佛;三、俱念自他佛。他也說持名念佛有事持與理持,事持如子憶母,決志求生西

方凈土,理持是信西方彌陀乃我心具,是我心造。

    佛國凈土,也有多種層次,』辰□□□n有一、無色無相的理土,二、實佛自受的報

土,三、佛為初地以上菩薩所現的報土,四、佛為小乘凡夫及地前菩薩所現的化土。天台宗

也說有四土:一、凡聖同居土,娑婆是同居穢土,極樂是同居凈土。二、方便有餘土,為小

乘聖者所居。三、實報無障礙土,親證法身的菩薩所居。四、常寂光凈土,唯佛所證的法性

土。彌陀凈土究竟屬那一層次?凈影寺的慧遠、三論學者吉藏,以極樂世界為應化土。攝論

學派的諸師,依據攝論等的見解,主張彌陀凈土是報土。天台家則以之為凡聖同居的凈土。

□益大師主張依據持名念佛的斷惑多少,而生四種層次的凈土,也就是說,彌陀凈土分為四

等,由持名而帶惑往生與斷惑往生的不同,便生不同的凈土。由此可見,念佛的法門有深

淺,凈土的層次也有高下。誰敢說學佛而不念佛,又有誰敢說修行而不生凈土呢?

    最後,我還是勸大家好好念佛,不管程度如何,最好是把自己當成初機的鈍根,若心存

虛驕,就是不切實際,明明是凡夫,偏偏以聖人之位衡量自己,不僅僅是增上慢,還很可能

是大欺誑。因此說,念佛法門是三根普被,利鈍皆收,絕不是騙人的話。願諸位蓮友能好好

念佛,求生西方凈土,每周六都要來參加念佛會的共修,同時還要帶動親友們一起來修行,

使得七寶池中的蓮花愈來愈多。蓮花分九品,希望大家品品高升,均臻上品上生,念佛要精

進不懈,蓮花才會愈開愈大,不僅共修時要念,平常也要念。共修時念佛,能集大家的力量

成為每一個人的力量,所以很重要;平常念佛,則能繼續增長你的信心、願心、深心。

    75.3.8.於農禪寺福慧念佛會開示.陳果益整理

    (三)報恩佛七的意義

    最近我收到一封來自法國的信函,這是一位教授所寫的,他認為我這麽忙還能寫書、出

書,一定是個身體強壯、精力充沛的人。我回信告訴他,我從小就是一個多病鬼,沒有一天

不生病,只是為了報答三寶的恩惠,我還是用這個多病的身體來還我的「草鞋錢」。所謂

「草鞋錢」,就是在修行過程中得自他人的各種幫助以及三寶的加持。為了報答這些恩惠,

我盡自己的力量去做,這就是所謂「報恩」。

    只要我們從佛法中得到過一點受用,就應該「報恩」,因為得自佛法的利益,比世間上

的一切知識學問、物質財富都更加可貴。因此我們要利用時間好好「修行」,以報答三寶的

恩。

    修行如何能報恩呢?修行,可以將我們向上的心力普及到每一個眾生的身上去。如果不

修行,那你的心就會和三惡道的貪嗔痴相應;相反地,只要肯修行,你的心也就趨近於佛法

的戒定慧。一是光明面,一是黑暗面,而我們這世界,只要有一個人知道「佛、法、僧」的

可貴,肯去修行,這個世界的光明就存在,更何況我們現在有這麽多的人,在此做「七天」

的精進修行。

    在佛法上要報的恩有四種:一是三寶恩,二是國家恩,三是父母恩,四是眾生恩。

    第一種是「三寶恩」

    其實三寶恩是無法報的,而三寶本身也不需要我們報恩,只是我們以「報恩」為目標來

修行。

    第二種是「國家恩」

    今天我們能夠在此安居樂業,這都是國家的恩惠所賜,如果國家不安定,我們又如何能

平安度日呢?所以,我們希望國人不要作姦犯科,製造動亂,也沒有來自外國的欺凌和侵

略,願政府有賢明的官員來領導,人民個個健康,社會處處安定;這些我們都可以用「修

行」來祈禱,使我們的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是我們報答國家恩的方法。

    第三種是「父母恩」

    父母有現世父母和過去世的父母。過去世的父母,我們無法知道,但現世的人,縱使是

孤兒,也由父母所生,並有人將其扶養長大。所以,還是要報父母恩。

    普通人只在父母去世後,才遺憾父母在世時未能盡孝;能夠於父母健在時,即已思及父

母年邁,來日無多,必須好好照顧和孝順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所以「清明報恩佛七」,除

了超度過去世的父母外,也要為現世的父母祈求健康。我們可用三寶和共修的力量為父母祈

福,這是辦得到的。

    個人修行猶如一根紗,很容易被扯斷,如果許多人一起修行,就像許多紗結合在一起,

變成堅韌的繩索,那力量就很大了。其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因此得整體的力量。因此,我們

為報父母恩,還是以「共修」的方式,功德最為殊勝。

    第四種是「眾生恩」

    「眾生」是什麽人?可能是你的兒女、親友、部屬,甚至冤家以及其他的人;凡是對我

們的生命過程有過幫助的都是。我們常聽人說:「遇到貴人。」而「貴人」往往只是普通的

人,只要他曾替你解決問題,啟示過你,以致轉變了你的命運,他就是你的貴人。因此,我

們要報「眾生恩」,必須將所有的人,都視為恩人。

    想想我們從小到大,不知接受過多少人的恩惠;佛法說:「眾緣和合所生。」任何事的

完成,都是集合了許多人的力量,個人所能提供的,實在很有限。所以,在寺院用齋後,都

要感謝所有布施的施主,並祝福他們「有願必成」。

    至於在家居士是否也有施主呢?或許有人認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用錢買的,但是人類社

會是一個互助的環境,雖然是用自己的錢買的,也還是要有感謝心;若是別人不賣東西給

你,你有錢又如何呢?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對自己所得的存有感謝心,則世界上每一個人都

是善人和菩薩。因此,報「眾生恩」時,眼中無一是仇人或壞人。世上只有壞事,沒有壞

人。人做了壞事,只要以後不再犯,仍然是好人。因此,佛法對任何一個人都不失望,這就

是將所有眾生都視為「恩人」的緣故。

    最後要說「佛七」的意義:為什麽要用「七天」的時間呢?這和整個天體宇宙的運行有

關,從古至今,無論東西方,都以「七天」為宇宙運行之一循環。我們的身體和精神活動都

是配合整個宇宙的運行而運動,所以用七天的時間來修行最恰當,猶如我們以自己身心的小

宇宙來配合大宇宙而修行念佛法門,如果七天不夠,還可再增加至十四天、二十一天,甚至

四十九天。

    參加精進組的,必須在此修行七天;隨喜的則可來一天、兩天,甚至只參加一支香或幾

支香,都比自己在家修行的好。佛法說:「人生即是苦報。」所謂「業不重不生婆娑,障不

重不為凡夫」。平常我們很少感到自己的業重,只有在修行的時候,才會生出「切膚之

痛」,而深刻地感覺到生命就是「苦果」。唯有「知苦」,才會發出真正的道心,因為生而

為人已是這樣的苦,那麽三惡道的眾生則更加痛苦。我們「知苦」,所以要好好地念佛修

行,以求「離苦得樂」,因為能知道「苦」,才會同情其他更苦的眾生。因此,想要產生慈

悲心,一定要先吃苦。吃苦、知苦,並且切實地修行,才會發出真正的慈悲心。

    74.4.2.清明報恩佛七開示.陳明霞整理

    (四)助念的意義與規則

    一、前言

    今天我非常歡喜,能見到這麽多人來參加。我希望諸位不是只來聽一次開示,而是真正

地發心,參加本寺念佛會助念團的實際活動。

    我們的念佛會已成立兩年多了,也曾經組成過助念組,但成績並不理想。原因是:一則

參加的人員太少;二則大家恐怕參加以後,常常要到病危病故的人家去助念;三則大家擔心

晚上回家會太遲。因此,既然諸位今天來參加,我祈願以三寶的加持力,願大家能髮長遠

心、發菩薩心。

    今後,我們的助念團會組成數個小組,各小組的組長之間,能相互調配。只要屬於本會

會員病危病故者,不論在什麽情況下,一定要派人前去助念。

    二、本會助念的對象

    (1)以念佛會會員為第一優先。也就是說,蓮友中若知道某一位會員病危,或直接接

獲其家屬通知,我們便一定派人前往助念。

    (2)本念佛會會員的近親家屬。如父母、子女及配偶,為第二優先。

    (3)會員的親屬。親屬有近親及遠親之分,由於本會人力有限,故以近親如兄弟姊

妹、祖父母為第三類對象。

    (4)若助念團之人力不足,則以優先次第,僅為會員本人助念。

    (5)請求助念者,須已加入本會三個月以上,並經常參加本會共修者。會員三個月內

未到會共修,除本寺熱心之護法外,即失去請求權。

    三、助念的意義

    人都會死,但死後往那裡去呢?若不解脫生死,便是輪迴生死。生死中又有兩條路:一

是上生天、人、神的三善道;一是下墮地獄、餓鬼、畜生的三種惡趣。人在世間,如自己平

時尚未修行到生死自主的程度,或根本不曾修行也不知道要修行,到臨命終時,都需要他人

幫忙助念。那是依靠阿彌陀佛本願力的加持,以及助念者的功德力量相扶助所共同產生的功

效。

    對病危者而言,首先要使他知道並相信,只要念佛必生凈土。因為,一般人在臨命終

時,能得心不顛倒、意不貪戀是不多的,而助念者的佛號,聲聲入耳,正可使病危者避免恐

懼、焦慮、捨不得等顛倒妄想,而將念頭導入一心嚮往凈土的正念。如果病危者心裡尚有恐

懼、焦慮、捨不得等雜亂心,便會促使他下墮而難以上生。

    至於佛的本願力量,根據□[無量壽佛經》記載,阿彌陀佛在最初發願時,曾開殊勝方

便:雖十惡五逆之人,於臨命終時,若遇善知識,說法安慰,教令念佛,至心令聲不絕,具

足十念「南無阿彌陀佛」,即得往生彼佛凈土。今日的助念者,便是病危者的善知識,勸他

念佛,也助他念佛,助他至心稱念彌陀聖號,此即是藉著助念者的力量,加上佛的本願力,

而使臨命終的人往生凈土。如已解脫生死者,臨終由人助念,便是和他結凈土緣,恭送他往

生蓮界。

    四、助念所需法物

    (1)兩把引磬,敲上、下板,不需木魚。

    (2)準備一尊金色的阿彌陀佛接引像,佛像高度以病危者躺在床上所能看到者為準。

    (3)攜帶香爐,準備檀香或沉香製成的上等末香或線香。若燒線香,則只需一柱即能

使滿室生香,長短大小約能燃四十分鐘到一個小時為佳。至於蠟燭,則可帶可不帶,因為現

在到處都有電燈。

    (4)若能帶些素雅的鮮花最好,如果時間來不及,不帶也無妨。

    (5)助念者在一接到助念的通知後,即須心系佛號,懇切至誠,身心肅穆,直到返家

為止,不得輕舉言笑。出家眾衣袍須整齊,在家眾則穿海青。

    (6)帶供佛的清水及小杯子,以及助念者自己喝的飲水及杯子。

    五、助念的方式

    助念的方式,可分成兩個段落:

    第一、對神智清楚者,應先說法安慰,勸導一心念佛,由出家的法師或助念團領眾的居

士來說。內容為:「某某居士,現在請你什麽也不要想,清楚地聽幾句佛法。佛說人有生、

老、病、死,這是必然的現象。所以,生,不一定可喜;死,也不一定可怕。離開人間後,

若能夠往生西方佛國,最最幸福。現在,用你一生中所做一切善事的功德,求生佛國,一心

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如果你還不該往生,阿彌陀佛是大醫王,他會使你馬上恢復健康

的。現在大眾來為你助念,你能念,就小聲地跟著我們念,不能念的話,就聽著我們念的佛

號,心裡跟著默念。什麽都不要想了,一心祈求阿彌陀佛來接引你往生佛國凈土的七寶蓮

池。」

    同時,要勸告其家屬,助念時不要向病人噓寒問暖,或讓親友摸頭觸腳,如果方便的

話,家屬最好隨著我們一起念佛。假如其家屬根本不相信三寶,不同意我們助念,則不必強

求留下,當即刻離去,只有在心中為其助念。

    另外,當助念者進入病危者的家裡,千萬不可檢視其衣物,或東張西望,或任意闖入其

他房間。如此,則萬一他們家裡丟失東西,我們也惹不上嫌疑了。所以,一進病家的門,供

妥佛像,就開始說法助念。

    第二、如果病危者已經神智不清了,我們仍然要為他開示佛法。所謂神智不清,可分兩

種,一是身體雖不能動、眼睛不能看、嘴巴不能說,但心裡還是清清楚楚,耳朵可能還聽得

見,所以還是當他是神智清楚的人,可以對他作簡短的開示。二是已經斷氣了,但你不要失

望地說:「他已經去了,我們走吧。」既然來了,我們還是要說法及助念的。

    人斷氣以後,有三種可能,一是造大惡業的人,一死以後,馬上墮入地獄、餓鬼、畜生

等三塗。二是凈業深厚的人,死後往生凈土,禪定功夫深厚的人,死後往生禪定天;又善業

力量強的人,則往生人間及欲天。三是隨各人的業力,等待因緣而生於三界中的六道。死後

與生前的過渡階段,稱為中有身或中陰身。但是,有的人雖已斷氣,生理上已經死亡,他的

神識卻可能認為自己仍然活著,或仍守住遺體而沒有離開。因此,人死之後十二小時內,不

要移動死者的身體;最好不要在二十四小時內埋葬或火化,能在一星期之後則更好。在遺體

還沒有全部冰冷,還有些溫熱的情況下,不要去摸觸、移動,或撫□痛哭,因為這樣可能會

擾亂亡者的神識。因此我們到達喪家以後,最好能立刻開始念佛。再者,亡者即使已於死後

立即下墮、轉生或往生,助念仍然有益於亡者的超生、增福及蓮品高升。

    六、助念的規則

    既然我們相信人死後,神識仍未離開身體,所以正常的助念時間是十二個小時,不可以

隨便念幾句就走了。要分成幾組,輪流值班,一組四個小時;或分兩組,每兩個小時輪流休

息。

    怎麽念法呢?不需要唱贊佛偈,一開始就舉: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

佛,接下來連續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如果我們剛到,病患就要斷氣了,則省略

前面二句,就位以後,馬上念「南無阿彌陀佛」。念的時候,自己本身要專註一意,聲音要

整齊清越,不要太快太高聲,也不要悲戚或急躁,以一種莊嚴、肅穆,而又和諧、安寧的聲

音,輕輕地念。使得病人能在安詳、恬靜、怡悅、自在的情況下往生。至於引磬,也要輕輕

地敲,不要太用力。

    助念者如果是分成兩組,那麽一組正在念時,另一組不可離開太遠;吃飯的時間,也由

兩組輪流交替著助念。能夠維持十二個小時佛聲不斷是最好,如果人員不足,而□能派人去

助念兩個小時的話,那也比無人助念來得好。

    連續念六字洪名,每次接替換班時,也維持同樣的速度與聲浪,直到助念結束之前,始

轉「阿彌陀佛」四字佛號,然後接迴向偈:

    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唱畢迴向偈,如果病患或亡者尚未皈依三寶,有法師同去時,當由法師為之授三皈依。

若僅居士前去,也可代某一特定的法師為之說三皈。為亡者授三皈依時,當請他的全體家人

或家人的代表代為接受。皈依詞是這樣的:

    (1)我某某人(病患、亡者的岫W),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三遍,每遍就

地一拜)

    (2)我某某人(病患或亡者的岫W),已經皈依佛、已經皈依法、已經皈依僧。(念

三遍,每遍就地一拜)

    (3)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念三遍,每遍就

地一拜)

    三皈依完畢,接著念迴向偈:

    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如果亡者的家人不會拜佛,也不懂三寶的意義,應當先教他們拜佛,並略說三皈要義。

對於未受三皈的亡者說三皈,乃是必需的,應該列為助念的條件之一。說完三皈迴向,就可

以離開了。

    現在有人用念佛的錄音帶來助念,也不能說它沒有用,□是錄音帶是沒有心的,所以也

沒有感應力,以人助念,則可由助念者的願心、信心,來感通阿彌陀佛的願力。錄音帶也能

帶動病者念佛,然其氣氛及功效與人助念相比,則大不相同。除非不得已,最好不用錄音帶

代替助念。

    另外有一項必須遵守的規矩是:助念的人,不接受病患及喪家的飲食招待,不得收受紅

包。不僅在家居士沒有理由收受紅包,出家眾也不得因了助念而收紅包,否則便成了變相的

經懺應赴了。如果,有些人家因為是他們主動請求我們去助念,不給錢,就好像欠了我們什

麽,那就告訴他們:為人助念,是我們修行的法門之一,目的不是為錢而來,若有人要為病

危者或亡故者作功德,可到寺院布施供養,但那已是另外的事,當與助念無關。有的家屬一

定要給錢,那我們可收紅紙袋而將錢還給他,這種做法成習慣之後,大家便會感到自然。如

果出外助念時,既受飲食招待,又收紅包作襯,便失去助念的意義了。

    如果經過十二個小時的助念,病危者突然病況好轉,該怎麽辦?這也正是助念的目的之

一,能以助念功德為人植福延齡,豈非更好。佛法本為活人的現實所需而設,豈僅為了人死

之後的前途應世?

    七、凈土法門略釋

    最後,我要說明的是,由於農禪寺舉辦禪七、禪訓等的活動,許多人便認為我們專事禪

修,跟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是無關的。其實我們一年舉辦兩次禪七,也舉行兩次佛七。本寺

有禪坐會,也有念佛會。而且凈土可分為四等: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

寂光凈土。不論修禪、修凈,其最終目的,皆是常寂光凈土。修行而不生凈土,豈不是邪見

的外道?常寂光凈土是諸佛共證同在的大涅盤境,阿彌陀佛稱為法界藏身,當然不離四等凈

土。所以,禪的修行者,既不離彌陀,也必生凈土。禪宗四祖道信大師主張修持「念佛心是

佛」的一行三昧;明末的蓮池大師普勸修行念佛三昧,並且主張持名念佛,事念見應身佛,

理念見法身佛,事持稱名,理持體究,念佛至事一心得定心,至理一心則明心。明末□益大

師則以念佛時的斷惑多少來配合往生四種凈土。此皆是禪與念佛法門同舉並揚的例子。

    助念固然是為協助病危者求生凈土,同時也是促使助念者自己修行的因緣,助念雖能利

益他人,但受益最大的仍是念佛者本人。諸位應當爭取受派助念的因緣,併當以感恩之心,

感激成就我們去助念的人;不論為誰助念,無不是成就我們於蓮邦培養蓮胎的殊勝法會。所

以,我希望諸位都能髮長遠心,來參加念佛會助念團的活動。

    八、問答

    問:助念的時候,是不是愈快愈好?

    師:不,不可愈念愈快,否則念的人太吃力,而聽著默念的人,也會急躁不安,最好是

平緩的念。

    問:有些人見到亡者的遺體會害怕,怎麽辦?

    師:沒有關係的,剛去時會害怕,念佛時就不會害怕了。

    問:有些人認為由於生辰八字不對,在遇到出殯的時候,就會被衝到或煞到,而倒運害

病,是真的嗎?

    師:那是民間信仰,在佛法里是沒有這種禁忌的。皈依了三寶的人,便有四大天王派遣

三十六位善神隨身護持,助念是去念佛,不僅善神護持,也得龍天護持。所以不必顧慮民間

信仰的禁忌。

    75.1.25.講於農禪寺念佛會助念團.錢果蘇整理

附錄一:福慧念佛會唱誦內容

    贊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繞念數匝,再轉四字佛號,歸位畢坐念,止靜)

    三皈依

    自 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 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 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活動

    時間:每星期六晚上七時~九時。

    內容:一般念佛的基本行持,指導修行的開示,及會員的修行體驗、靈感。

    地點: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65巷89號農禪寺(TEL:893-2783.894-8811)

    交通:公車217、218、266、269、302,指南2及新店客運(新店-淡海),於「大業

路一」站下車。

附錄二:農禪寺佛七規矩

    一、殿堂

    1. 七日內禁語,不得閱讀、會客、收發電話及信件。

    2. 每晨四時半起香,行者須事先進殿堂肅立等候,不得遲到,遲到者應自動跪香。

    3. 進出殿堂須事先問訊禮佛,問訊時彎腰過半,不得過與不及,他人禮佛時,不應由

頭前經過。

    4. 繞佛次序:(在家眾不搭衣)未穿海青者墊後,男眾在前、女眾在後。

    5. 不得在佛殿穿脫海青,不得逗留佛殿看油燈。

    6. 繞佛時,不得前後遠隔距離,念六字佛號時兩手平放在肚臍上三公分處;四字佛號

則兩手合掌於胸前。

    7. 唱誦本應兩手捧之,不能卷摺及放在墊子、蒲團上面。

    8. 唱念須合聲裝嚴,注意整齊,不得怪腔異調,不得高低嘶喊或閉口默聲。

    9. 共修時間不得手捉念珠。靜坐時男眾拖鞋放在自己坐墊的右邊,女眾則放在左邊。

    10. 止靜時昏沉,請自動下座至指定地點拜佛,或自動請香板,但不得擅自出堂。亦不

得弄出聲音妨礙他人。

    11. 凡參加精進組者,個人每天固定功課:拜佛三百拜(各自利用休息時間),開大靜

前如未拜滿者應自動跪香,並於補足後方可入睡。

    二、生活起居

    1. 起床盥洗,啟閉門戶,須輕聲,以免擾眾。

    2. 用齋時,不得嚼食出聲,碗、筷、匙等不得碰擊出聲。應常視己碗,挾面前菜,不

應左右顧視,專挑美味撿食。食畢安詳默念佛號,等候結齋。

    3. 隨手熄燈、關水,節省用水,洗浴時不得恣意久洗,妨礙後人。浴後請收拾乾凈,

免後人生惡。

    4. 持午者,於第七支香結束後,可自行先去洗浴,但浴後切勿忘記自己的工作。

    5. 工作時禁語,除職務必要時,宜簡短輕聲交代。

    6. 隨喜參加者,於繞佛時方可進入。在殿外等候時應隨聲默念佛號,切勿閑談。

    7. 寮房禁語;空閑時除規定時間,不得進寮房。

    8. 須尊重、服從糾察師及護七人員之指導與糾正。

    9. 休息時間自修不可出聲念佛,只可默念。

 所謂四聖諦,一是苦的事實,二是苦的原因,三是滅苦的方法,四是滅苦以後所得的結

果。

    人生在世,從生到死,有苦有樂。不過,樂是苦的代價,也是苦的開始,所謂苦盡甘

來,所謂良宵苦短,都說明了樂的本身,是用苦換來,樂的情況不能持久,佛法稱為壞苦。

其他的生老病死等,叫做苦苦。人生的事實,本身就是苦果。苦的種類很多,苦苦一共有八

種:生、老、病、死、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五蘊熾盛苦。五蘊熾盛是指身心互

相交迫而有生死的連續。

    苦的原因稱為「集」,是因為自己不了解世間一切都是假的而厭苦欣樂,求到了樂,還

得求安全,永遠不覺安全,那就貪得而無厭。迷信有錢能使鬼推磨,那就拚命地賺錢。有了

錢的不肯用,沒有錢的拚命追。這都是苦的原因。今生為了厭苦而求樂,所以造作殺、盜、

邪淫、妄語種種業。造種種業,在因緣會合時便受種種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苦的

原因。下面我們要講滅苦的方法。

    滅苦的基本方法是八正道。我們要離苦應修正道,修正道必須具備正知正見:深信世間

一切現象均不離因果的定則:思惟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成。能相信因果就不會貪

便宜或對自己的行為不負責任,也相信真正的要離苦成佛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能體驗到世

間一切現象都是緣起的、無常的,就能勝不驕、敗不餒,成功是大家的幫忙,眾緣所成,而

所成就的事,也是常常在變。比如我們現在是煩惱凡夫,將來可能成佛,佛以大慈悲、大智

慧,啟發一切眾生自己本身的善因緣、善福德而去度眾生。信因果、明因緣,就是正知正見

和正思惟。

    有了正知正見之後,要有正確的修行。第一要有正當的職業,凡是跟殺、盜、淫、妄、

酒五事有關的職業,都應該盡量避免。第二要有正當的生活方式,不沈迷於吃、喝、嫖、賭

等靡爛的生活。第三要有正當的言語行為,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

    除此之外還得努力持戒,努力修定,努力求智慧。凡是有損於人的事絕對不做;凡是有

利於人的事非做不可,算是菩薩戒的精神。持戒清凈,並以禪定的方法,使得身心經常處在

平衡的狀態,才能使信心堅固,努力讀誦經典,聽聞佛法,如法修行,便能開發智慧,有了

智慧,方能滅苦。

    滅苦以後所得的結果,以小乘來講是解脫生死,從我們這凡夫世界生死之中出離。大乘

的解脫,則是仍在凡夫的世界度眾生而不為凡夫的煩惱所困擾,這叫做大涅盤。

 誰有正知正見?

    初學佛法的人,應當多聽具有正知正見的法師和居士說法,多讀本文所舉的佛教經論,

多閱正統佛教的現代著作,同時加上因解起修,便是入佛門,開啟智慧的最佳途徑。

    至於誰是具有正知正見的法師和居士,當以人的立場及理性的角度來判斷,如果老是說

神話、說鬼話的人,常常表演神通、蠱弄神秘的人,自稱是聖、是佛、是神、是菩薩的人,

運用扶乩引鬼、啟靈降神等靈媒型態的人,縱然也用佛經、佛語,實則都是附佛法外道。

    至於現代正統佛教的著作,最好是已經被收集於叢書、套書如《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等

的作品,那是經過專家過濾好的,可以信賴。

    佛教徒的學佛目的,是在以智慧及慈悲來自利利他,而不是以怪力亂神及稱聖稱佛來迷

惑眾生。智慧必然是合乎因緣觀念及因果觀念的,必然是合情合理的。慈悲的表現,不在於

討好殷勤,乃在於感謝恩人,原諒仇人,幫助苦人,救濟窮人,調伏狂人,啟導愚人,感化

惡人,鼓勵善人,警策懶人,醒覺迷人。那便是以全心關懷一切眾生的菩薩精神。

    一九九○年十月二十七日講於美國加州南灣華僑文化中心

(作者案:本文講出時的題名是「佛教基本大意」,由鄭素珠女士從錄音帶逐字抄下,我再予兩度刪減,並且增加了第六

項,一九九一年元旦完成此稿,改為今名)


推薦閱讀:

為什麼佛不能滅定業,卻又有念咒消災的事情。?
兒女的福報,都與父母有關!!
善根淺到什麼地步才會做出謗佛這種行為?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善知識(良師益友)?如何去尋找善知識?
「菩薩」是一個果位嗎?嚴格來說「菩薩」可以作為一種榮譽稱號嗎?

TAG: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