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基礎知識
中國人民素來愛茶,茶的基礎知識已經深入日常生活,小編班門弄斧,整一整說一說茶的基本知識。
1、茶葉的劃分
茶葉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我們中國主要的分類方法是按照色澤、加工工藝以及發酵程度來分。
按照茶葉的色澤、加工工藝可以將茶葉分為六大類:及紅茶、綠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色;再加工茶類;花茶、果味茶、罐裝茶飲料、速溶茶、代泡茶、緊壓茶、保健茶。
按照發酵程度可分為不發酵茶(如:都勻毛尖),半發酵茶(如:鐵觀音),全發酵茶(如:滇紅)及後發酵茶(如:雲南普洱茶)。
2、紅茶
製程:鮮葉→萎凋→揉捻→補足發酵(渥紅)→乾燥紅茶的特點是湯紅葉紅,重要工序在於發酵。紅茶發酵,主要在兒茶素之氧化作用,在低溫高濕的環境才能有優質茶品,發酵溫度過高、速度過快,導致茶葉酸變或產生腐敗酸臭的滋味。依季節、環境、設備、茶青嫩度等不同狀況,掌控發酵時間也有差異,大約時間在90~150分鐘。由於紅茶製作,不經殺青工序,保持酵素酶的高度活性,才能令葉片完全變紅。代表性茶品,如:雲南滇紅、安徽祁門紅茶(簡稱:祁紅)等。
3、綠茶
製程:鮮葉→炒(蒸)青→揉捻→乾燥 綠茶的特點是湯清葉綠,在整個製作過程中,盡量少發生髮酵或氧化作用。殺青是綠茶的製作重點,目的在於迅速破壞茶葉中酵素酶的活性,停止茶葉的發酵。殺青後的茶葉,藉由揉捻使茶葉表面與內部細胞組織破壞,組織液體附著於茶青表面,利於沖泡時增加香氣口感,以及讓內涵物質均勻釋出。代表性茶品,如:杭州龍井、都勻毛尖、安徽太平猴魁等
4、白茶
製程:鮮葉→萎凋→烘青→乾燥白茶的特點是葉嫩白毫多、湯色淺黃、嫩毫香味重。製作時不炒、不揉。萎凋時間長,再文火烘焙(或日晒乾燥),足干後便告完成。在鮮葉萎凋的過程中,有菌類參與氧化,故萎凋後葉脈呈咖啡紅,因而有紅妝素裹之稱。代表性茶品,如:福建的福鼎大白、政和白牡丹、白毫銀針、貢眉、壽眉等。
5、黃茶
製程:鮮葉→炒青→揉捻→悶黃→乾燥黃茶的特點是葉黃湯黃,製作基本上與綠茶類似,悶黃是黃茶的製作特點。悶黃,鮮葉殺青、揉捻後將茶葉蓋布,保持茶葉在較高的溫度和濕度下,產生菌類催化茶葉氧化,因而使茶葉變黃。代表性茶品,如:湖南君山銀針、安徽黃大茶、霍山黃茶等。
6、青茶
製程:鮮葉→日光萎凋→靜置攪拌→炒青→揉捻→乾燥青茶的特性,在於日光萎凋與靜置攪拌導致茶青色澤青褐色、湯金黃、綠葉鑲紅邊。製作關鍵在於靜置攪拌的工序,俗稱「做青」;「做青」是將適度日光萎凋的茶葉放在竹篩盤中,來回搖動,茶葉在反覆相互擠壓碰撞之後,葉的邊緣因碰撞破例,因而促進茶葉邊緣的作用,形成綠葉鑲紅的狀態。靜置攪拌後,立即入鍋炒殺青、揉捻、乾燥。代表性茶品,如:早期台灣烏龍茶、台灣北埔膨風烏龍茶(東方美人)、武夷岩茶、安溪鐵觀音、鳳凰單樅等。
推薦閱讀:
※帶你去了解一個真實的信陽毛尖
※南京雨花茶的淡雅與醇厚
※吳妃玲:如何利用2個技巧來保存你的茶葉!茶友必看!
※茶葉分四色,飲茶分四季
※「斗出國際范,愛上一杯茶」———第二屆藝福堂杯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鬥茶大會即將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