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迷霧學中醫,一解藏象學說的奧秘!
小編導讀
有著幾千年悠久歷史的中醫學,源遠流長,時至今日,擁有國粹身份的中醫學,更是備受眾人的青睞。一根銀針,便能通經脈的神奇;三根手指,便能知疾病的玄機,不僅捍衛了人體健康,更展現了中醫別具一格的魅力。喜歡中醫的人群越發地龐大,想要酣暢淋漓地學習中醫的也不在少數,怎奈中醫如此博大精深,學習起來煞是費心,僅是中醫基礎理論就讓一眾人等傻眼,譬如藏象學說,到底為何物?與人體又有何關係?許多人或已覺得是霧裡看花,別急!老中醫教您撥開迷霧學中醫,一解藏象學說的奧秘!
藏象理論是中醫基礎理論的核心,包含了人體五臟六腑、經絡、氣血津液、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筋骨脈皮肉毛、精氣神等理論。臟腑經絡等深在人體之內,如「匣匱之藏禁器」,有「藏」之意。「象」是指臟器經絡等外在的功能表現,可以使人看到五色、聽到五音、嗅到五味、接觸到脈診等。反映臟器及經絡氣血的正常活動或在疾病狀態下所出現的變化。「象」是由「物象」推衍出「意象」,再由「意象」反推衍「物象」的過程。通過取象比類的思維方法,把被研究對象與已知對象在某些方面相通、相似或相近的屬性、規律、物質進行充分關聯類比,找出共同的特徵和根本內涵,以「象」為工具進行標誌、歸類,以達到模糊、領悟、認識客體的目的。
藏象理論的形成是源於《周易》象的理論和方法。《周易》卦象、爻數代表宇宙的統一整體,六十四卦為陰陽二爻的六層結構,反映了宇宙間事物聯繫變化發展的整體畫面,是天地人三才與時空統一的整體系統。此外,五行模型構建了這一整體系統的框架,使藏象理論具有整體觀的優勢。
藏象一詞,出自《素問·六節藏象論》專篇,其理論內容涵蓋於《內經》全書,以陰陽應象、司外揣內、由表及裡、取象比類來闡釋人與自然、氣血津液、臟腑經絡等理論的起源、生理聯繫、病理傳變等。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是說人的生命來源於天地陰陽之氣,而化生有九竅耳目口鼻,前後二陰;五髒心肝脾肺腎;十二節兩手、兩肘、兩臂、兩足、兩腘、兩髀,都是天地之氣所遊行出入之處。
又說:「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是說人之生具備五行之理,通貫精氣神三才之氣,若數犯五行規律,則會出現木有風邪、火有熱邪、土有濕邪、金有燥邪、水有寒邪而傷人,所以說生五(五臟)、氣三(精氣神)是人身壽命之本。
《素問·金匱真言論》以四時五行為核心,按照整體觀念取象來說明人身五臟、五體與內外環境的聯繫,如:「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故病在五臟,其味苦,其類火……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該篇還就四時氣候與五藏的關係討論了四季常見多發病,如:「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痹厥」等。
《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脾者,倉廩之本,榮之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
《內經》此論是以五行為框架,以五臟為核心,以象為標誌,進行模擬歸類,即心在五行屬火,色赤,味苦,在四季主夏,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在情志主神,為陽中之太陽;肺在五行屬金,色白,味辛,在四季主秋,在體主氣,其華在毛,其充在皮,在志主魄,為陽中之太陰;腎在五行屬水,色黑,味咸,在四季主冬,主藏精,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肝在五行屬木,在四季主春氣,色蒼,味酸,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在志為魂,是罷極之本,為陰中之少陽;脾是化生水谷精微之處,在五行屬土,色黃,味甘,在四季主長夏,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肉,在志主思,屬於陰中之至陰。
《素問·八正神明論》以象解釋氣血運行的虛實,如:「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是以天氣寒溫陰晴變化說明對氣血運行的影響。又說:「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廓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以象闡釋五行五髒的生理功能,將自然界的各種變化與臟腑的生理病理表現相聯繫,推演出臟腑與自然界五方、五季、六氣、五色、五味、五音、五志、五體、五官九竅等的變動關係,形成了人體內外環境相聯繫的五行系統,確立了人體自身的整體性和人與自然環境相統一的整體觀念。
藏象理論與整體觀是中醫學理論的靈魂,是古代先哲在醫學實踐的基礎上,引入陰陽五行學說,以取象思維方式對生命體進行抽象和綜合歸類所形成的,超越具體臟器組織結構的整體認識,用相互作用和相互聯繫的若干組成部分而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體,這與現代方法論中的系統方法是何等的一致。
系統論方法的特徵是整體性、關聯性、環境適應性和非加和性。藏象理論中人體與自然的統一關係和人體自身五臟系統的生克乘侮制化規律,充分體現了彼此間的相互聯繫與相互制約關係,特別是「小孔成像」理論,則更深層次說明了臟腑間功能的整合協調與放大交錯重疊,而共同構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如《靈樞·大惑論》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並為系,上屬於腦,後出項中。」
《河間六書》說:「眼通五臟,氣貫五輪。」肉輪指上下眼瞼部位,屬脾,主肉;血輪指內外眥血絡,屬心,主脈;氣輪指白睛,屬肺,主氣;風輪指黑睛,屬肝,主筋;水輪指瞳孔,屬腎,主精。說明五臟精氣構築和支配眼睛的活動,眼目是五臟精氣盛衰的外在表現。就五臟開竅而言,肝開竅於目,所以目又可以直接反映肝或神的活動。
如《靈樞·論勇》說:「怒則盛氣而胸腹脹,肝舉,膽橫,眥裂而目拘,毛起而面蒼,此勇士之由然也。」再如舌為心之竅,足太陰脾經連舌本,散舌下;手少陰心經系舌本;足少陰腎經挾舌本;足厥陰肝經連舌本。舌質可以反映臟腑虛實,舌苔可以察外邪之深淺、胃氣之盛衰存亡。有「氣病察苔,血病觀質」之說。從部位劃分上:舌尖候心肺、舌邊候肝膽、舌中候脾胃、舌根候腎。說明五臟精氣支配著舌的活動,舌是五臟精氣盛衰和病理變化的外在表現。在五臟中心開竅於舌,在病理變化過程中,不但「心」的病理變化可以從舌反映出來,而且還可以觀察其他臟腑的虛實寒熱、氣血盛衰。
其他還有耳穴、小兒察指紋、指診等,都可以反映五髒的生理病理信息。「象」涵蓋理,理寓於「象」,理象為一。中醫學中有陰陽五行之象,五臟六腑、氣血津液、精氣神、經絡、衛氣營血、四診、八綱、方葯等象,可謂是「象」醫學。
推薦閱讀:
※夏季蟲咬後引發的皮炎癥狀及中醫有效的治療方法
※淺談鼻竇炎、鼻炎的治療和保健
※你可能坐了個假月子 · 之生化湯
※《黃帝內經》簡略解釋
※中醫養生:老中醫講:五髒的「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