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28

編號028-a/133–十番顯見之三 顯見不滅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這是十番顯見是裡面的第三段,「顯見不滅」。記得在前面,世尊呵斥阿難,指出緣影之心非是真心,當時在會的這些大眾們,沒有悟入的都免不了驚疑。一直到聽佛說明離塵斷滅,更加感覺到不安了。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呢?這正是所謂離開識心之外,試問問,再從什麼地方覓取真心呢?修道之人所謂大事因緣,就是要找到一個真妄啊。

今天下午有一些我們大專講座早期的同修,現在都在大學裡面教書,有幾位來看我。那麼他們現在也在各個地方大轉法輪啊,到處講經說法,並且告訴我一個消息,說現在許多學校的學舍,都有很多我講的錄音帶。這事連我都不曉得,這些錄音帶是從哪裡找得去的。我特別勸勉他們,真正的成就,今天是要充實自己在外面講經說法不重要現在如果是把外面這個講台當作主,我說你可以小有名氣啊,你決定不會大成就!為什麼呢?根基太薄弱了,縱然開花結果,很有限。真正要想成就呢,不在現前,總得要把眼光看到十年以後,二十年以後。我告訴他們,應當有幾個志同道合的同修,每個星期至少有一次聚會,互相的研究、問難,做有深度的修學。在外面講都是初級人聽,你永遠就是這樣的程度,你會誤了你一生。所以在外面講並不重要,深入是很重要的。

那麼話又說回來了,深入,入不進去。這都是今天他們提出來的。不但在修法上,你入不進去呀,拿到古德的註疏,就是解門上,你也入不進去。為什麼原因呢?你不會用心呢。他們今天把《六祖壇經》搬出來,提了兩個問題來問我。說來說去就是不會用心。不但不會用真心呀,妄心也不會用。妄心,給諸位說,有善惡因果報應的,是妄心。真心裏面沒有,真心裏面沒有這些東西,清清凈凈是真心。

所以學佛,當然呢,用真心不是那麼容易事情。幾時會用,在教下來說是大開圓解,在宗門裡面就叫作大徹大悟。只要你會用,你哪一天會用,你哪一天就到這個境界。只要我們懂得理論,懂得方法,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決定有成就。成就不過是早遲的問題,善根厚的成就快一點,善根薄的成就慢一點,一定會有成就!佛菩薩不會欺騙我們。假如我們錯用了心,不但沒有成就,將來的後果非常的可怕,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

用妄心,諸位要記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所以用妄心,妄心裏面有善有惡。我們要想趨吉避凶,就必須要斷惡修善。今天我也舉出幾個例子,跟他們幾個人說,因為他們翻到六祖壇經,翻到最後一頁,那一頁是我給那個日本法師,給他講的一篇開示,那個大綱,你們諸位也都看到了。我也叫他把這個意思到國外宣傳宣傳。

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這個教育是福智的教育,求福求慧的教育。少年的時候培福,培福要吃苦啊,中年的時候造福,晚年的時候享福。他從美國來,下個禮拜回美國去,我說美國人是不是一樣啊?美國人顛倒,美國是兒童的天堂,兒童享福,青年人的戰場,老年人的墳墓。所以他們的教育是死人的教育,我們的教育是活人的教育,這不一樣啊。他們所發達的是機械啊,頭腦不靈活,死腦筋啊,機械化的,稍微變動變動,他就不能應付了。所以我們中國在美國留學的,幾乎學校裡頭前十名都是中國人,我們中國人比他聰明,聰明得太多了。我們中國人比起過去的人那差得遠了。可見得,我們不行,那外國人比我們更不行。

但是總得要注意,不善於用真心,一定要曉得修善。千萬不可以做惡,尤其不可以拿著佛法去騙人。拿佛法去騙人,果報決定在阿鼻地獄。何必在現前占這麼一點點小便宜,將來要入阿鼻地獄,受無量劫的罪報呢?!這個也未免是太糊塗啦。別人供養我,我不敢當,想想自己什麼呢?自己的德、學不能承受。不要以為說,哦,我現在出了家了,應該受供養了。那個應供是阿羅漢以上,我們沒有明心見性,沒有能夠了生死出三界,接受這一份供養,來生都要還債的。既然來生還債,我這一生欠得越少越好。我來生還得少啊,我又何必要多欠啊。這一生債要背得多了,你就是求念佛往生,後來都是累贅,債務纏身去不了啊。我在過去講堂里說過不曉得多少遍啦,你去討飯,你做個叫化子討飯,不受果報,人家是慈悲心給你的。你要是出家穿上這身衣服,去敲詐那個老實人,不得了,這果報不得了。實在是太可怕太可怕啊。

學佛要開智慧啊,學佛要做聰明人啊,萬不可以糊塗顛倒啊。今天他們問我問題很多,問我現在國內、國外的這個佛教界的情形。表面上看各處道場林立,好像是復興的氣象。實際上,我叫他,你們細細地去讀讀歷史,讀歷史你就明了了,這是大劫難的前夕,就是思想混亂啊。思想混亂,後面必定是接著是大災難的來臨。太平盛世的情形不是這樣的,我們看看隋唐,佛教最盛的時候,也是國力最強的時候,大小乘十宗林立,可是十宗是什麼?是一團和氣。沒有排斥,沒有抵觸。

我是學華嚴的,有一個學生呢,到我這來求學,他要學天台,那麼我一定怎麼樣呢?會推薦他,你到天台山跟智者大師去學去,你的因緣在他那個地方,他到他那裡一定會成就。歡歡喜喜,恭恭敬敬地幫助他,成就他。彼此互相讚歎呀。今日之下怎麼樣呢?你到我這來了,我學華嚴的,你要來學天台。你學天台幹什麼?沒有用的,跟我學好啊!別人都不行,只有我高明!給諸位說,這就是要天下大亂,這就是要受災、受難,不能容人呢。

那麼學佛從哪裡面學呢?必須用平等心裏面學心平等了,才會清凈呀。清凈是自受用啊,法喜充滿啊。清凈心裏面生無量智慧、無量功德,這都是從清凈心裏面生的。可是你心要是不平等,你的心不清凈;你心還有分別,你的心不清凈。千經萬論,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教給我們的,就是平等、清凈、慈悲而已呀。離開這一個大前提、大方向,就不是佛法了,那就是邪魔外道。邪魔外道,這個報應啦,立刻就要到了。

你們天天看報紙,天天看新聞廣播,不能再麻木不仁啦。眼前頂重要的,是怎樣去了生死、出三界。大難來的時候,自己能夠安然自在。這才叫是一個覺悟的人,這才是一個聰明的人。千萬不要存一個念頭,趁火打劫。世界亂了,趕緊想辦法來撈一票。好啦,到最後,你的那個果報,那個地獄門張開了,請你進去了。逃也逃不掉啊,叫天天不應,叫佛菩薩,佛菩薩也不靈啦。

經論是叫我們明理的。明什麼理呢?真妄、邪正、善惡、是非,教我們明這個理呀。理明白之後了,那個修行你都會啦,所以你認識路啦,你懂得方向了。那麼至於走路,哪個先到,哪個後到?你勤快一點你先到,你懶惰一點你後到,一定都會到,到了都一樣。那就是功夫的勤惰了。再問什麼叫功夫呢?功夫是不為境界所轉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心被境界動了,沒有功夫。境界都轉不動了,這叫功夫。希望大家,尤其是在楞嚴經裡面,要明了這個義趣。

前面一段,佛舉盲人睹暗,說明了能見的見性不一定要依賴根呢,沒有根它也能見。指出本性本來沒有動搖、舒捲。諸佛菩薩、歷代祖師苦口婆心地教導我們,目標只有一個,就像六祖大師所說的,「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啊。這兩句話,我說得很清楚,邪宗不是外面的邪宗,外面的邪宗與我何干呢?沒關係啊。邪宗是我自己的邪宗,邪知邪見。你要看到外面有邪宗啊,那錯了,你永遠不會成就。所以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啊。你要見到世間過,你就不是修道人啦,你永遠不會明心見性,你念佛永遠不會得一心。換句話說,三界牢籠,你沒有本事跳出。為什麼呢?你還見到別人過失。你要見到自己過失就有辦法了,可以出三界、了生死、成佛道了。所以諸位要曉得,六祖講的「出世破邪宗」,是講的破自己的邪宗,不是破別人的邪宗。別人不邪,邪的是自己。要不是自己不承認自己邪,那麼換句話說,你早就成佛啦。真正不邪了,真性現前,寂常心性全體顯露,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不邪了,所謂是正知正見呢。

那麼在前面呢,佛也是引導阿難以及這些大眾,接觸這個境界了,所以驚疑之心漸漸地平息下來了,這個時候才身心泰然啊,聞佛示誨,身心泰然曉得,哦,原來這個妄識非心,另外還有一個寂常心性。寂常心性在哪裡呢?就在六根門頭放光動地。說出來了,你也聽明白了,可是你不敢承認,你還是妄識在作祟,自己不肯回頭啊。不能怪佛菩薩不慈悲呀,是自己不聽話,不肯回頭啊。

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

這幾句話,語氣當中是真正懺悔的意味在。能夠說出這一句話,可見前面世尊的開示,阿難尊者是真正得到法益了,知道自己錯了,一向迷真認妄啊。我們也讀了前面一番開示,試問問,我們能不能像阿難這樣的懺悔呢?有沒有阿難這個勇氣來認錯呢?阿難在這兒是認錯了。

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開悟就是悟明以往都把能夠推敲、能夠思維的緣影當作真心,這個誤會太深了、也太久遠了啊。今天忽然開悟了,才曉得見性是真心啊。這就什麼?什麼是真,什麼是妄,他能夠辨別了。這一辨別,給諸位說,這是真妄的大根大本,識是妄本呢,性是真本呢。前面我們也曾讀了二種根本,阿難在那個時候沒開悟,一直到這個地方,我們才看到阿難開悟的相了。

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這兩句是比喻,諸位要曉得,吃奶的小孩要是離了母親啊,就沒有命啦,他就活不下去啦。忽然遇到他的慈母,諸位想想,他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續了,他多麼安慰,多麼歡喜呢?這是比喻我們無始劫以來,從來不曉得見性是真心,一直就把妄識當作真心,這就好比那個小孩失去了父母。今天蒙佛開示,所謂是又見親娘面目啊,他怎麼不歡喜呢?!真正是法喜充滿呢。雖然是講開悟了,諸位要曉得,還不是真正的開悟,只是到了開悟的邊緣了。我也常給諸位說,有了消息啦。阿難這個境界是有了消息了,還沒能夠涉入境界。請看下文,說:

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

這就在要求,要求釋迦牟尼佛表演一下看。真妄的消息,我們曉得了,消息已經得到了,可是不能就在我們這一生當中很具體地顯示出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哪一分是真?哪一分是妄?這一章的宗旨就在此地。

這一段,諸位看看,阿難尊者沒說話,只是「願聞如來」,心裡有個願,沒有言詞。我們剛剛讀過華嚴經不久,這叫作念請,心裡有這個意思,沒說出來。為什麼沒說出來呢?前面被佛罵怕了。可是諸位要曉得,我們一動念頭,佛曉得不曉得?曉得。我們起心動念,不但佛曉得,鬼神也曉得。千萬不要以為我們起心動念沒有人知道啊,「我起心動念時,我從來沒有跟第二個人說過」,知道的太多太多了。除非你不起心動念,你能瞞過誰呀?阿難有這個念頭,佛就曉得。請看底下經文: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毗羅胝子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願聞。

你看這個世尊會上,一答一唱。阿難心裡有這個意思,不敢說出來。波斯匿王是四地菩薩,示現作國王身,來護法的,彼此當中有唱和啊。這個裡面有幾句要緊的話,不能不說。前面我們曾經讀過,「諸法所生,唯心所現」,所以一切法並不是真實的啊!一切法並不是心外之物!很可惜的呀,迷人無知啊,自造罪業,自做障礙,不知道身心跟大宇宙是一不是二。

今天這幾個學生,其中有兩個是對唯識很下了一番功夫。唯識懂不懂呢?說不懂,他講得頭頭是道。說懂,哼,問題太多了。要是真正懂得了唯識,那不要懂得太多,你要真正懂得了《百法明門》,你就不一樣了。為什麼不一樣呢?真正懂得百法明門,你是圓教初住菩薩,你是別教初地菩薩,一點都不假。為什麼呢?《大乘百法明門論》,是大乘呢,圓初住才是大乘呢!

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阿賴耶變現出來的。阿賴耶有幾個?阿賴耶是一個啊。我們每個人都有阿賴耶識呀,那每個人的阿賴耶識是怎麼回事情呀?末那執著阿賴耶見分的一分,阿賴耶有無量無邊分,你是無量無邊分之一呀,為自心相。執著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的相分是十法界依正莊嚴,執著這一分為作自身相。阿賴耶像大海,你不過是大海裡頭取一滴水,認為,哦,我這一滴水就是大海。有沒有說錯呢?也不能說他錯,也不能說他就對。你要說錯吧,這一滴水,與大海關係非常親切。你要說就是的吧,那除了你一滴,別的都不是啦?!

諸位果然要是在唯識里通達這個道理,你要是豁然開悟了,一切有情眾生的見分,我們是同一個體呀,不是二體呀。一切眾生這個相分,原來是同一個相分,不是有二相分啦。這就是從百法裡頭開悟了。明就是悟啊,就是悟明。一悟明這才能入。入什麼?入一真法界。入一真法界,那當然就是圓初住菩薩,這個才叫懂得百法明門啦。

既然一切情與無情跟我是同一個身心,我們嫉妒別人是不是嫉妒自己呢?我們障礙別人是不是障礙自己呢?上一次在講席也提過,你們看看宗密大師的這個《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裡面講的禮敬諸佛的一段。情與無情跟自己確實是一體,不是二體,所以別人的成就本來就是自己的成就。十大願王裡面,「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就建立在這個理論基礎上,所以是真實的,不是虛妄的。

十方諸佛,在十方恆沙世界裡大轉法輪,原來就是我在轉法輪。諸位想想,多麼的親切啊。悟的人認我們是一身、一心、一德啊。而我們迷的人,硬要給它劃清界線,分自分他、分人分我、分是分非,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找自己的麻煩。生死輪迴本來沒有!沒有,自己要去製造一個,自己要去受罪。冤枉啊!佛講的這個真實話,我們聽了還半信半疑。句句是真話,句句是實在的話。前面佛責備阿難,「認物為己,性心失真」,這些話都是世尊喚醒阿難迷執的話,阿難尊者是示現的,實際上就是喚醒我們自己的話啊。佛在這裡大聲疾呼,我們依然是充耳不聞,或者是聽了,也當耳邊風啊,漠不關心啊,這是辜負佛恩。

阿難意念當中,顯出身心,這個心就是指的見性。二發明性呢,就是指的世出世間二性。世間是虛妄,出世間是真實。世間法是生滅,出世間不生不滅。這一大段經文,古德給我們點出來,帶妄顯真。

編號028-b/133–十番顯見之三 顯見不滅

【生滅與不生滅】,不生不滅,妄識與色身也不生不滅,這是給諸位說真實話。說真實話,更不懂了,更是莫名其妙了。幾時你要見到一切法都不生不滅,你才是真正證入了一真法界。萬法原來是一,一就是真的,就是真實的,二是虛妄的,所以佛法叫不二法門啊。入了這個境界才大自在啊,法身、般若、解脫,通通都現前了。這是大乘修學的目標與方向。

阿難要的是最初方便,要個入手之處啊,那麼世尊佛再按步就班,一步一步來,由淺而深,這樣我們才能夠接受。波斯匿王發起這一段,有兩個意思。這兩點意思都很淺顯,確實是我們最初方便。第一點,波斯匿王已經入了老年的境界了,容易看得出變遷之相。第二點意思啊,顯示幻身無常啊,縱然是以帝王之尊也不能夠避免。有這兩點意思,這兩點意思是相當的明顯。

前面給諸位說過,波斯匿王是四地菩薩助佛弘化,無非是利樂有情之問。波斯匿是梵語,中國的意思是叫聖君,意思就是在同時這些國王當中,他是最殊勝的,有學問、有道德,又很能幹。在示現這一段意思裡面很明白顯示出,過去曾經跟這些外道們相處結交,不免呢,有這些邪心種子。由於心裏面這個見解不正確,驟然之間聽到佛講,見無舒捲、動搖之處啊,寂滅的意思好像是聽懂了,常住的意思還很不容易體會。為什麼呢?意思又深一層了。所以才趁機發問。

在整個這一段教學過程當中,實在是借客來顯主,借塵來顯空。空就是寂的意思,主就是常的意思,這是顯示出寂常心性啊。波斯匿王示現的,親近世尊還不久,那麼受外道的習氣相當的深。習氣要自己認真地在境界裡面去磨鍊,才能除得了。習氣重的人尤其要下定決心,在境界裡頭磨鍊。

習性是什麼呢?最嚴重的貪、嗔恨、愚痴、傲慢、邪見。這是最嚴重的呀,很不容易去掉。對治貪心的方法,凡是所貪愛的、所喜歡的,都要把它舍掉。你要是不舍,你的貪心斷不掉。斷不掉怎麼呢?是大障礙。心裏面很喜歡錢的,見到錢就要布施掉。為什麼呢?對治我這一個習氣。喜歡色的,見色也要把它丟掉。學佛的人喜歡經書,見到經書,也要把它布施掉。這個樣子才能把自己那個貪心去得乾淨啊。

看看你最喜歡的是什麼,頭一個把它舍掉!千萬粘不得啊。你要肯這樣做,這個叫真正的修行。你天天敲木魚念經,天天在佛像面前嗑大頭,貪心念念增長,那修什麼行啊?!也叫修行,修貪嗔痴行。求佛菩薩,你趕快多給我一點,那是修貪心啊,唯恐貪心還不夠啊。顛倒了,錯誤了!佛菩薩要看到你這樣修行啊,都流眼淚啊,痛哭流涕呀。你把佛菩薩的意思通通錯會啦。

嗔恚心重的,我上次也教給諸位,修怨親平等。你最痛恨什麼人,最痛恨什麼事,你在你佛堂上供上這個人的長生牌位,天天給他磕頭禮拜。今天還有人問我,哎,我天天在牌位上磕頭禮拜他,我一見到他人還生氣呀。那怎麼辦呢?那是你功夫不到家啦。見到那個人生氣,回家再多拜幾拜。幾時拜到見到這個怨親債主不生氣了,心平氣和了,嗔恨心才斷掉,這個氣習才斷掉。

你要不肯這樣干,你修的是什麼行?確確實實,成天到晚拿著課誦本,敲著木魚,盲修瞎練。修的是貪、嗔、痴呀,念念增長貪、嗔、痴,怎麼得了!騙誰呀?!騙自己呀。能騙佛菩薩嗎?佛菩薩是了了分明,連我都騙不了,還能騙得了佛菩薩嗎?!造作一身的罪業,你到後來受果報,你怪誰呀?

破愚痴的煩惱,斷愚痴的習氣,就是要開智慧。開智慧要修戒、要修定。定中才能發慧。定是什麼呢?就是清凈心,心清凈了就是定。你們諸位好好看看六祖壇經《定慧品》、《坐禪品》這兩品,大概我們快要講到了。這兩品讀了之後,你才曉得中國的禪宗它修的是什麼?坐禪,什麼叫作坐?哦,我這個盤上腿,眼觀鼻、鼻觀心,這就叫坐啦。你要碰到六祖,六祖痛痛地打你一頓。這不叫坐禪啊。坐是什麼呢?是取它的意思,不是取它的形象。

坐是不動。不坐呢?不坐就走動嘛,它取這個意思。行住坐卧不動心就叫坐。大遙大擺走著,我心不動,那還是叫坐。坐禪那個坐是這個意思呀。嗨呀,你一看坐禪,大概一定要坐在那裡,祖師都氣死啦。望文生義,不曉得裡頭的道理。那個坐是表法的,不是真叫你去打坐去面壁。坐在那個地方,心裡還七上八下的,那哪裡叫坐啊,你還是動嘛。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如如不動,這就叫坐禪可見得那個坐,不是形式上的啊,千萬不能誤會呀。

諸位由此就可以能夠體會到,教義要不清楚,義理不明,方法不懂,你從哪裡修?!從哪裡下手?!所以要破無明,要斷愚痴習氣,一定要修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學著不動心。只要你不動心,你就會把那個境界看得清清楚楚。看得清清楚楚,這就是智慧啊。定是體呀,慧是作用,這個作用就是破愚痴的,功夫深了可以破無明,功夫淺的破愚痴習氣。傲慢的習氣重,見人就磕頭,學常不輕菩薩,一切眾生都在我頭頂上,我是最下的一個人,除傲慢的習氣。菩薩裡面,常不輕菩薩就是這樣教給我們的。如果帶著傲慢的習氣,不會成就。

千萬不要以為,啊呀,我出家了,我是個比丘身份呢,我是天人師啊。不出家還沒有貢高我慢,這衣服一穿了,這叫什麼衣呀?貢高我慢衣。不出家,還不墮地獄,這一出家啦,在地獄裡頭掛了號了,注了冊了。你們想想,諸佛菩薩要看到你這個樣子,他做何感想啊?過失不在諸佛菩薩,諸佛菩薩沒有教我們這麼做啊,是我們完全把諸佛菩薩的意思錯解了、錯會了,所以諸佛菩薩祖師決定沒有過失。經論裡頭、註解裡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他自己看走了眼,那怪誰呀?

邪見習氣深的,要多念經、多看經,破自己的邪知邪見的習氣。習氣煩惱淡薄了,才有個入處,就是說功夫才能夠得力,念這一句佛號才有感應。句句佛號得力,句句佛號有受用,絕不是有口無心。我們現在怎麼樣念,沒有感應,沒有受用。為什麼呢?我們的業障習氣太重了,根本不能感應道交。世間法裡頭可以作弊,可以作假。明心見性,一心不亂裡頭,一絲絲的假都不能做,那都是障礙。再給諸位說,沒有外緣障礙你,外面境界從來不障礙人的,障礙人的決定是自己。是自己在修學裡頭作弊呀,作假呀,不肯認真啊,自作障礙!

見迦旃延毗羅胝子。

這個迦旃延,毗羅胝子,這都是印度當時著名的外道。迦旃延要翻成中國意思呢,叫揀法,他們的學說,說諸法亦有亦無。亦有亦無對不對呢?不對。佛給我們講四句百非呀。說有是錯了,說無也是錯了,說也有也無也是錯了,說非有非無也是錯了。這四句叫根本,從這四句再開出一百句,四句百非。為什麼說都錯了呢?因為他有分別,有執著。假如是從清凈心中、平等心中,說有也對,說無也對,說也有也無也對,非有非無也對,橫說豎說都對。如果你心裡頭有二,有染,怎麼說都不對。

所以這個經典在佛菩薩口裡,都對,沒有一句不對,津津有味。到一個迷人的口裡呀,也照這麼念,也照這麼說,沒味道,變成言語無味啦。坐在講台上你講這部經,雖然也是念的經文,也是看的古人註解,我們自己心,要與經疏相應,字字有味,其味無窮啊。聽了之後呀,越想還越有味。自己要迷惑顛倒照這個去念,當時聽了就沒有味,想起來更沒有味。你們想想,這裡頭能做得了假嗎?

毗羅胝子】,中國話的意思叫不做,也是一個外道名。他們的主張啊,說苦樂惡報不是由於業因,而是過去現在無因,未來也無果啊,這是一種斷見的外道。那麼這種思想見解,現在人很多很多,不相信有因果報應啊。實在講啊,不了解世出世間真實的道理。佛法裡面,尤其是唯識裡頭所講的阿賴耶識,「去後來先做主公」啊。玄奘大師八識規矩頌裡面說的啊,這是生死根本呢。中國的易經,也是講的因果的道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啊。世出世間學問的根本,我們不但要修善,更重要的要積善,積小善為大善。千萬不要積惡,積小惡為大惡,那果報就不得了了。說實在話,沒有能力超越的呀。

世出世間的聖人所講,以我們凡俗眼光來看,真是不謀而合。伏羲、文王、周公、孔子,沒有跟釋迦牟尼佛、龍樹菩薩商量商量過啊,沒有啊,你看他們講的道理是一樣的。信的人真正是有福了,不信的人業障重,沒有這份福份。理論懂得了,轉識成智就是涅槃清凈之體。迷的人不曉得,還有一些邪知邪見,以為這個生死啦,一死就一切都了了,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呀?

沒有悟之前,給諸位說個老實話,死了就不得了啊!沒有死的時候,我們還有救啊,死了就不得了。為什麼呢?就又輪轉了。輪轉,來生決定不如今生,一定墮落。這些外道,不相信三世因果,是大邪見。這是波斯匿王過去跟這些人論教,這些邪知邪見呢,深深地左右了他。那麼幸虧他遇到佛了,當然這是示現啦,我們就事論事,他今天遇到佛了。

我雖值佛,今猶狐疑。

現在雖然遇到佛了,佛講的不生不滅真如本性,哎,可是從前外道所講的這個念頭還沒有把它忘掉,想想外道所講的跟佛所講的,互相矛盾呢,怎麼也圓不過來呀。到底哪個對呢?哪個不對呢?所以他有疑惑,於是在楞嚴會上遇到這個機會請教世尊。

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

這就是求佛明顯地指示出來。心性果然是一個不生不滅,那麼一定要在現前,把這個不生不滅的本性拿出來讓我們看看,我們才能死心踏地地相信啊。那麼這個心呢,就是前面第一番所說的,顯見是心。那麼此地講的這個心呢,就是指的見性。請佛把這個見性指出來,讓我們看看,它是不是真的不生不滅?

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願聞。

有漏是指三界之內的凡夫,包括了二乘有學在內。就是三果、四果相的聖人,都叫作有學。這些人都沒有見到性,聽了佛所講的,免不了有疑惑。換句話說,從來都沒有明了過見性是常住真心,突然聽佛這麼說,猶疑不決呀。所以大家當然都希望能夠聽到佛的開示,能夠見到佛就我們現前分明指出,這個時候才是心安理得啦。

這個世尊開示一段的,在底下這一節文裡面。今天這個時間又到了,我本來是想把這個進度拉快一點,可是快了難得受用啊。學佛沒有耐心也是毛病,也是不能成就的。我這個慢慢講啊,也是磨練磨練諸位的耐心。快講有快講的時候,我錄影講得快,你看我這個六祖壇經錄影,三十二個鐘點講完。我們講堂的六祖壇經,講了多少鐘點了?快講那是什麼呢?接引初機,引起他學佛的興趣。細講是帶諸位深入,要入這個境界,大家才能夠得到一些真實受用。不要學一點皮毛,懂得一點佛學常識,到外面去蓋別人,那免不了造罪業。一定要深入,求一個真正的成就。


推薦閱讀:

13.凈界法師講楞嚴經
【楞嚴經分享2】十法界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
《楞嚴經之五十陰魔》色陰魔之十:妄見妄說
學佛的你,有沒有被人刁難得惱羞成怒?

TAG:菩薩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