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能表達人類的共同關切嗎? | 薩特誕辰112周年
薩特(Jean-Paul Sartre),法國20世紀的哲學家、文學家和評論家。他生於1905年的6月21日,明天是其誕辰112周年。
對中國讀者來說,薩特不會陌生;相較於雷蒙·阿隆、阿爾貝·加繆等同期的法國哲學家,我們對薩特也更熟悉。
薩特與波伏娃在中國。
今天的年輕讀者,對薩特的認識更多的是來源於他與波伏娃那段長達51年的「愛情契約」,以及拒絕了196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在他看來,個人領域的情感表達、文字敘述,具有很強的滲透性,但是對於整個人類群體而言並不具有普遍性。
文學的功用到底是什麼?個體性文字敘述的背後,有關愛、恨的情感表達能夠建立起人類的共同關切嗎?薩特不這麼認為,那麼作為讀者的你們呢?
今天,FUN聲的聲音來自張不退,他為大家分享的是2016年4月15號新京報書評周刊微信端推送的《人人腋下夾一本薩特的時代過去了|薩特去世36周年》(撰文:袁筱一)。張不退說:「能力如薩特,為了自我延續,也不惜附著他人,虛假的思辨,真實的人。」
來自新京報書評周刊
00:00 03:16BGM:BGM:Sonata for Oboe & Piano, 1st Movement
作為看待這個世界的眼光,辯證是一種方法,暫時緩解了二元對立給我們帶來的痛苦。和很多哲人一樣,薩特無疑從一開始就野心勃勃地想要消弭二元對立的。因此,他像發現至寶一樣扒拉出胡塞爾的現象和海德格爾的存在。因此,他充分挖掘了主體這個概念後,又踏進馬克思主義里,野心勃勃地想要實現向客體哲學的轉變。可是,痛苦只是得到暫時的延擱而已。僅憑一句「存在先於一切」就萬事大吉了嗎?僅憑他的所謂自由、責任就能夠無視痛苦了嗎?我們能夠看得見薩特在政治領域的實踐,似乎也有模糊截然的二元對立的企圖。他想求助於一種絕對的存在。可事實是,存在著,並且仍然二元對立著,因此,仍然感覺身後的痛苦隱隱地威脅著。
當這個世界呈現出紛繁的選擇時,你竟然發現,其實所謂的多元,只是由無數個二元組成的多元。多元沒有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機會,帶來的只是一次又一次選擇的痛苦。難怪薩特會說,自由只有在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時,才是真正的自由,才成其為自由。——多麼可悲,能夠真正延擱二元對立的,竟然是專制和極權。
薩特生前照。
FUN聲是你們和書評君共同打造的一檔聲音欄目,每周二和周五準時與大家見面,讓我們一起嘗試用聲音做點好玩的。每階段FUN聲會提前預告一個主題。希望你能圍繞這個主題,選取一本你最愛的書或文章,並在其中找到你最願意分享的段落,朗讀出來,錄成音頻。讓你的聲音在FUN聲放聲。
你只需要
| 根據我們每階段預定的主題,選取一本你最愛的書或文章,並在其中找到你最願意分享的段落,朗讀出來,用錄音設備錄製時長為5分鐘左右的音頻。開場介紹請統一為,「閱讀需要主張。大家好,我是……今天我是書評君的聲音」。錄製時請保持周圍環境安靜,並非常推薦自己配樂。音頻格式以mp3、wma最佳。
| 寫一段話,簡短介紹一下你自己,還有這本書以及你為什麼選擇它。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同我們分享更多有關這本書或這段聲音背後的故事,我們很想聽。
| 把音頻文件和介紹文檔發至郵箱 funvoice@163.com,郵件正文末請留下個人微信號或聯繫電話,郵件標題請以「主題+書名(或文章名)+姓名」統一標識。
如果你的聲音被選中,我們還將邀你加入FUN聲群,讓我們一起用聲音做點好玩的。
第一期主題「書評君」仍在尋聲。我們期待,FUN聲下一個聲音就是你。
————
推薦閱讀:
※雪國列車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一個人如何自我認知?
※且談文學:魔幻現實主義與超現實主義文學的異同
※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解讀《雪國》中的駒子
※緩慢的撫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