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真的嚴重依賴中國嗎?

上周,一位好友從國內返回東京,聚餐時問及回國感受,他感嘆道,「別提了,國內的人還在熱議釣魚島呢,哪怕是一些有學識、文化的人都覺得,中國要打日本,那就像打著玩兒似的,隨便一捏就把小日本捏死了。很多人陶醉在對日經濟戰的『勝利果實』中,覺得日本嚴重依賴中國,離開了中國,日本經濟就垮了。」

中國國內瀰漫的這一氛圍,即使沒回國,筆者也深切地感受得到。隨著中日關係日趨緊張,中國國內不分左右、不分廟堂江湖,各路專家呼籲「對日經濟戰」的聲音不絕於耳,且自告奮勇地出謀劃策,大談該如何打才能確保「擊敵要害、勿傷自己」。

為迫使日本讓步,中國在換屆之後是否會打出「經濟牌」還需要觀察。但至少截至目前來看,政府層面的動作並未過多涉及經濟領域,9月上旬局部地區出現了強化日本產品通關檢查等,但很難稱得上是「經濟制裁」,政府方面也予以否認。

準確地說,所謂「對日經濟戰」的論調基本上仍限於民間,其思維邏輯不外乎,日本經濟嚴重依賴中國,上升期的中國只要抱定「殺敵一千」的決心,以承受部分損失來換取「讓日本經濟倒退20年」(人民日報語),同時寄望於受損的日本財界向政界施壓。

那麼,瀰漫在電視、報紙等媒體上的所謂「日本經濟嚴重依賴中國」是否屬實呢?這股在中國悄然興起的論調如同「地球繞著太陽轉」一般不容置疑。當筆者在微博上寫「日本經濟對中國的依存度幾乎可忽略不計」時,認同者只是極少數,這些認同者們也糾結「該如何讓打著雞血、盲目自信心爆棚的國人接受這一事實」。不過,大部分還是質疑聲,而且很多人調侃「博主沒喝醉吧」。

但是,面對毫不懷疑地相信所謂「日本經濟嚴重依賴中國」論調的人,當筆者詢問「依據是什麼」時,幾乎得不到讓人信服的回答。對方要麼回答不上來,要麼想當然地稱「中國市場這麼大」、「在華日企這麼多」,有的則直接拿媒體報道的所謂日系企業在華生產、銷售出現減少來說事。一些專家學者回復的答案中,最關鍵的依據也無非是兩條: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出口國、而且有望成為日本最大的海外市場。

這些依據自然有一些道理,但恐怕忽略了一點:若因為「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出口國,且有望成日本最大海外市場」,就推導出「日本經濟嚴重依賴中國」這一結論的話,恐怕需要一個基本的事實前提,即日本經濟嚴重依賴出口或外部市場,換句話說,日本是所謂的「貿易立國」或「外向型經濟」。

那麼,日本是「貿易立國」嗎?日本經濟對出口或外部市場的依賴度到底有多高?事實上,長期以來,中國就存在一種解讀,把日本的經濟崛起歸結為「貿易立國」路線的成功,這一觀點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但其實存在認知誤區。

中日兩國的經濟崛起之路極為不同,日本在經濟崛起過程中,有三大中國崛起沒有的成績——建立了健全的社保制度、培育了成熟的中產階級、造就了紮實的汽車、電子等基礎工業,這些因素註定了日本經濟崛起的動力主要來自個人消費、公共投資及企業設備投資,而絕非出口貿易。

一國經濟對出口的依存度高還是低,都是相對而言的。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韓國是典型的出口型國家,1967年的出口依存度只有11%,如今為50%左右;德國在1970年只有16.4%,如今維持在40%,甚至50%以上;中國經濟的出口依存度在1993年達到19.6%,1994年達到21.3%後就一直高於20%,2006年升至最高的39.1%。

反觀日本經濟,從1960年至今,出口依存度最高的一年是2007年,達17.6%,大部分年份為10%左右,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在世界銀行統計的163個國家中,日本經濟的出口依存程度排第158位。事實上,日本經濟產業省在2010年也公開承認,「日本經濟的出口依存度實際上較低」。

為何日本給外界的印象是「出口型」國家呢?實際上,這一始於1980年代的印象恐怕與當時的特殊背景有關。日本在1980年代前期,出口依存度相對較高(13%-15%),當時盛讚「日本第一」(Japan as No.1),加上日本GDP基數龐大導致日本的出口額顯得很大,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也非今日可比,且與歐美等國存在巨大順差,以致貿易摩擦不斷。而且,日本的出口業多為大型跨國企業壟斷,其動向分外惹人關注。

但事實上,日本根本就算不上是「出口依賴型」經濟體,而是與美國相同,歸根結底是內需型經濟模式。「無對華貿易,日本經濟將破裂」、「中國應貿易制裁日本」等說法都言過其實。

那麼,被反覆引述的所謂「日本對華貿易依存度達20%,中國對日本只有9%,日本對中國依賴性更高」的說法是否正確呢?

不妨看下最新的2011年度中日貿易統計。數據顯示,日本2011年對華貿易總額為3449億美元,比2010年增加14.3%,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占日本對外貿易總量的20.6%。其中,對華進口為1834億美元,同比增加20%,占其進口總量的21.5%;對華出口為1615億美元,同比增加8.3%,占其出口總量的19.7%,對華貿易為赤字。但鑒於日本對華貿易有一部分經由香港,若一併算入的話,日本2011年對華貿易約黑字111.7億美元。

這些數據顯示,「日本對華貿易依存度達20%」的說法大致屬實,但由此得出「日本對中國依賴性更高」的結論還為時過早。主要原因在於兩國經濟的貿易依存度相差巨大。從兩國貿易對各自GDP的影響來看,結論絕非「20%」和「9%」這般懸殊。2011年中日貿易額(3449億美元)只佔日本GDP(6.53萬億美元)的5.28%,佔中國GDP(7.49億美元)的4.6%,日本對華出口(1615億美元)約佔日本GDP的2.47%,中國對日出口(1834億美元)佔中國GDP的2.45%。

可以說,向對方國家的出口,對本國GDP的貢獻度大致相同,極端點說,若雙方停止貿易往來,對彼此經濟的打擊基本上一樣大,甚至是中國遭受的影響會更大,原因就在於中日兩國的貿易構成大為不同。

日本對華出口以成品或半成品為主,對華出口品中過半數(約52%)為協助生產其他產品、服務的「資本品」(Capital Goods),而非「消費品」(Consumer Goods)。在2011年的對華出口中約70%為會直接影響中國製造業正常運營的機械和零部件,代替性相對不高,有些核心部件甚至根本無替代品,中國面向歐美的出口品中,實際上很大部分需要藉助從日本進口的中間產品或部件才能完成整個製造生產。

中國對日出口仍主要為原料或生活類初級品,生活類初級品的替代性不言而喻,即使在原料進口方面,日本對中國的依賴程度也遠沒有媒體宣傳得那麼大,占日本原料進口最大比重的是中東地區,而非中國。包括稀土在內,對日本經濟的影響其實是短期的,長遠來看遠沒有媒體渲染得那麼嚴重,更何況就連稀土在內,中國都無法做到長期禁運,中國若對稀土長期禁運,日本若無法短期內保證稀土供應,勢必造成日本國內精密部件生產不足,而這勢必將影響含中國在內的中下游生產鏈(註:稀土問題比較複雜,另撰文分析)。

靠「日本對華貿易依存度達20%、中國是日本第一大貿易國」、「中國對日貿易依存度只有9%,日本只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國」這樣過於簡單的表面邏輯,並不能反映複雜的中日貿易實情,及其對彼此經濟的影響。

那麼,中國媒體所謂的「若離開了中國市場,日本經濟將難以自立」,屬實嗎?

首先看下日本在華企業數。對此,中國媒體的報道在數據上是混亂的,2萬家、3萬家、5萬家等說法不一。擁有亞洲最大企業資信資料庫的日本帝國數據銀行(TDB)9月27日發布的統計顯示,截止8月底,進駐中國市場的日企總數為14394家,其中製造業居首位,共5951家,其次為批發業,共5057家,這些企業構成了日本對華投資的主體。

日本是中國最大的外資來源國,中國則是日本第三大投資對象國。日本JETRO的統計數據顯示,日本對華直接投資餘額從1999年至今一直處於增長中,截至2011年末約為834億美元,這一數額不可謂不龐大。

但是,如果做下比較便知,這實際上與日本對荷蘭的直接投資餘額(849.5億美元)大抵相當,是日本對亞洲直接投資餘額的32%、對美直接投資餘額(2755億美元)的30%、海外直接投資總餘額(9647億美元)的8.6%、日本GDP的1%。極端點說,拋開波及效應和中國的損失不談,即使日本一夜之間喪失在華全部投資,日本約1%的GDP直接受影響。

其次,媒體對日系企業受損的計算嚴重失切。比如有報道稱,以日產汽車等為首的日系汽車廠商在「918」期間的停產損失約為2.5億美元,其計算方式是停產造成減產1.4萬輛,日系品牌車平均每輛1.8萬美元(1.4×1.8=2.52)。這種計算簡單但粗糙,因為忽略了這些打著「日系品牌」的汽車實際上多為「中國製造」,而且中日汽車領域的合資多為五五對半出資,因產量和銷售減少造成的損失,中方企業一樣承受損失,而由此造成的稅收減少更多地轉嫁到了中國身上。中方企業承受的壓力和損失之所以沒有表面化,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缺乏暢通的利益訴求渠道。日媒會大加報道日企的受損,中方企業的受損卻無人關注,在敏感的民粹情緒面前,中方企業才是真的「啞巴吃黃連」。

對日企而言,中國市場是一塊骨頭,既是骨頭就需要啃,而不是放在嘴裡嚼一下就能吃的,能啃得了骨頭就自然能吃得了肉。日本中央大學戰略經營研究科教授服部健治在4日的日本華人教授會議上稱,「日企應兼及進軍其他市場,但無法在中國市場上成功的企業,去別的市場也不能成功。在艱難的中國市場上經受酸甜苦辣是積累海外市場經驗的捷徑。」他預測,「截止2013年底,日企轉向他國的可能性比較低,但2014年將迎來經營大轉換,日企在維持在華業務現狀的前提下,會大舉開始進入擁有5億人口的東南亞、12億人口的印度,以及巴西和俄羅斯等市場。」

中國無疑是日企重要的海外市場,但若過高評估這一重要性的程度,甚至拔高認為「離開中國市場日企無法存活」,那就未免言過其實。

總體上講,在經濟抵制問題上,中日的看法截然相反。中國認為日本將受嚴重打擊,日本則認為中國受損更大。日本拓殖大學教授朱炎曾總結稱,「日本實際的反應與中國的想法存在錯位。在華日企遭受一些損失,對日本整體經濟的影響實際上並不大。日本國內認為,這些企業多為現地生產,而且這麼多年已獲利甚豐,因此並不持同情態度。與過去財界被譽為『經濟內閣』時代比,日企的話語權已大大削弱。日本相信中方在得不償失的情況下只能主動放棄反制。」

筆者認為,討論所謂的「經濟戰」、以及「哪方受損更大」,實際上是完全沒有理解全球化時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經濟實態,更沒有認清中日經濟仍具有極強的互補性這一基本事實。在中日兩國仍存在短期無法解決的政治、歷史、領土等問題的情況下,為防止政治紛爭走向全面衝突,提升經濟對政治的抑制力更顯得尤為必要。 蔡成平 作者是新浪財經日本站站長


推薦閱讀:

費用高達7萬的日本七星列車,最終奧義就是為了 吃、吃、吃!
成為這一千分之一 | 讓日本APA酒店極右翼明白中國人不可冒犯
燒鳥的魅力
BalaBala日本小講堂——赴日前的自身定位
如何評價阿基拉這部作品?

TAG:日本 | 中國 | 經濟 | 日本經濟 | 依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