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封無法發出的家書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就要到了,今天接到去參加山東電視台《天下父母》欄目主辦的傳統文化講師培訓班學習的家長家發起人慈明家長發來的感恩家書倡議後,我感慨萬千:真是志同者心相通!就在本周六晚上當我看到夫君學生寫的《家和萬事興〉讀後感後第二天就向孩子們發出了一個倡議:「在今年的重陽節給爺爺奶奶、姥爺姥姥打個感恩祝福電話!」我當時是這樣對孩子們說的:「如果沒有他們的養育怎麼會有你們的爸爸和媽媽?你們一定要孝敬他們!」…今天,當我看到慈輝發來的活動安排信息後就萌發了一個想法:我要給在我出生前就去世的姥爺、姥姥、爺爺還有隻見過一面的奶奶寫一封家書!雖然這封信無處可寄,但我相信他們一定能收到!(當我寫到這裡時已經開始流淚…)

        親愛的爺爺奶奶、姥爺姥姥:

        您們好!您的孫女/外孫女在此給您們磕頭了!在去修德谷之前我沒有學過三拜九叩大禮,明天我會在婆家或娘家為您們鄭重補上!感謝您們為我生養了天下最好的父親和母親,他們身上流淌著您們仁德的熱血!他們都是您們四位長輩引以為傲的兒女,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您們閃光的影子,在跟隨二老回鄉省親到祖墳和您們曾經生活過的老房遺址去尋根時我彷彿看到了當年您們生活著並思想著的一幕幕,我常聽母親講述您們家內家外一團和氣的感人故事,特別是姥爺支大鍋舍粥給鄉親並在後代做國大代表時為一方百姓謀福利的種種善行,讓我找到了母親知書達禮的根源:有其父必有其女!我很幸運成為周家、馬家的後代!姥爺姥姥,您們知道嗎?我曾趁母親不注意時在您們生活過的東辛庄腰劉檯子院子門外深深地鞠了三個躬!雖然您和姥姥後來都埋骨他鄉,但我依然對母親生長過的土地有著特殊的眷戀之情!

        爺爺,雖然您去世的時間更早,但您的兒女之間的悌道行得都很到位,我的父親一一送走了他的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現在他雖然已經快八十歲了,還不忘時常去遼寧老家看望他的三哥,並記掛著遠在內蒙古的同父異母妹妹,聽母親說當年老姑就是為了幫著看我在包頭落了戶,雖然她找到了一個幸福的歸宿,老姑父待她很好,但必竟經濟上不太寬餘的她想回趟娘家很不容易,這也是母親感覺有些歉意的地方。當年老姑走出了農村改變了命運,但故土難離,重親情的她越到暮年體會就越深!前幾年父親帶著我專門去我的出生地看望了老姑一家人,母親常囑我的一句話就是:「感恩、孝敬不能等!」我知道她和父親由於勤奮讀書而考上了大學最終被分配到了遠離家鄉的兩個天南地北的大城市,他們感同身受了「父母在不遠遊」的滋味,所以非常惦念這個如今也到了七十歲的妹妹。   

       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雖然您們今生留下了遺憾:當年我的爸爸媽媽沒能為您們養老送終是因為他們在路途遙遠的地方支援大三線,這是軍人的奉獻精神和職業的需要,他們都很愛您們,透過母親寫的一篇篇回憶錄,通過母親告訴我父親曾在奶奶去世後夜深時偷偷哭泣的表現,相信您們一定能原諒在五、六十年代忠孝無法兩全的他們!我的爸爸媽媽都是舍小家為國家的優秀知識分子代表,通過學習傳統文化,我知道他們雖沒能孝身但都做到了孝父母之志:他們的口碑人緣都很好,沒有給周家和馬家祖先抹黑!而且他們也一直象您們一樣在用榜樣引領著我們兄妹三人!如今我們都已經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兒子,也都切身體會到了「家和萬事興」的深遠意義!隨著年齡的增長,已過不惑之年的我看到了太多不快樂的人以及不和諧的家,更加慶幸自己能夠在「真、善、美」的家族環境中長大,通過學習女德,自己更加明確了今後的奮鬥方向,在重陽節來臨之即,我也向您們四位長輩以及周家馬家的祖先鄭重承諾:一定要努力做個好女兒、好兒媳!一定要當好賢妻和良母!等我老了的那一天,我也要學習奶奶和姥姥還有我的母親,做一家的天德星!宣揚家風、傳遞慈孝、教育子孫懂得知恩、感恩、報恩!爺爺奶奶,姥爺姥姥,我愛您
推薦閱讀:

近代文人的家書都是怎樣寫的?
《名家書畫》推薦名家:吳山石
大家書架 | 西門媚:文學何處是個頭

TAG:家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