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中國書畫史上的全才式人物
1522年(也就是嘉靖壬午年),53歲的文徵明(也稱文徵明)又落榜了,還是個貢生,想想自己從26歲到53歲,十次應舉均名落孫山,文徵明真的有些心灰意冷了。儘管他父親文林曾擔任過溫州永嘉的知縣,如果穿越到現在,文徵明也算是個官二代,竟然上不了一個大學,滿腹經綸卻報國無門。直到54歲時,文徵明這個有才的老貢生得到工部尚書李充嗣的推薦以貢生進京,被薦為翰林待詔。
有才華的人都有性格,那就是文人的傲骨,文徵明同樣是這樣,不事權貴,尤不肯為藩王、中官作畫,當了四年的官,就致仕歸鄉。自此,58歲的文徵明致力於詩文書畫,不再求仕進,力避與權貴交往,專力於詩文書畫藝術30餘年。於是,歷史上少了一個官員,多了一個詩、文、書、畫四絕的全才式的大家,與唐伯虎等成就「江南四大才子」之盛名。與沈周共創「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
晚年的文徵明聲望極高,號稱「文筆遍天下」,前來向他求書畫的人踏破門坎,說他「海宇欽慕,縑素山積」。致仕回到蘇州定居的文徵明通曉各科繪畫之藝,擅長各種細粗之法,眼不花、手不抖控筆能力極佳,80多歲時還能十分流利地書寫蠅頭小楷,一寫就是大半天。據傳,文徵明年近九十歲時,還孜孜不倦,為人書墓志銘,未待寫完,「便置筆端坐而逝」,享年90歲。
作為「吳派」創始人之一的文徵明,兼善山水、蘭竹、人物、花卉諸科,尤精山水。早年的文徵明師從沈周,後致力於趙孟頫、王蒙、吳鎮三家,自成一格。畫風呈粗、細兩種面貌。粗筆源自沈周、吳鎮,兼取趙孟頫古木竹石法,筆墨蒼勁淋漓,又帶干筆皴擦和書法飛白,於粗簡中見層次和韻味;細筆取法趙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較少空間縱深,造型規整,時見稜角和變形,用筆細密,稍帶生澀,於精熟中見稚拙。設色多青綠重彩,間施淺絳,於鮮麗中見清雅。這路細筆山水屬本色畫,具裝飾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氣諸特徵,奠定了「吳派」的基本特色。
雖然說文徵明是繼承了元代文人畫的風格,但是文徵明的作品中剔除了元畫中飄渺的出世之風,更多地表現出理想的文人階層情趣和生活,他曾多次繪製與友郊遊圖,如:《滸溪草堂圖卷》、《惠山茶會圖》等都是文徵明青山綠水作品中的精品。
其繼承自元代趙孟頫的筆法,用細膩的工筆線條刻畫人物、山水樹房屋,纖細的干筆輪廓線緩緩勾勒出物形,墨點稀疏錯落,意在表現山石的皴理,而非豐富畫面,緊密而秩序井然的布局,畫中不論是人的動作還是樹木的姿態都是合乎情理而相互映襯地存在,帶有江南特色的景物和濃濃的文人氣息,儼然一幅幅吳中文人的生活寫照。與其師沈周的酣暢和即興不同,文徵明的作品中總是帶著理智和謹慎,並且貫穿於其作品始終,但這種謹慎也使得他的畫作中常會帶有一些添補和修飾痕迹,似乎並不是一氣呵成,反而顯得有些猶豫不決。
除了繪畫,文徵明在書法上的造詣也十分深厚,篆書、草書、行書、楷書、隸書無一不通。他的書法,可以說是「人書俱老」命題下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尤其是小楷,即使到了晚年仍然可以自如地書寫蠅頭小楷。其上習古法,又自成一體,作品行雲流水間又精心布局,字體溫潤穩重而法度嚴謹。
正是文徵明在書法上的極高造詣,使得他的風格成為後輩模仿的對象,也引領了吳門書法的發展趨勢,但這導致了吳地的書法失去了其多樣性,對於當時吳中的書畫發展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這或許也是吳門藝術在之後發展停滯並被旁人超越的一大原因。
也許文徵明官場上的失意使得他請辭回家,最終歸鄉專心藝術。書香門第熏陶以及當時文人間交友圈的影響,還有吳地的社會風氣,最終成就了文徵明在書畫上的造詣,並引領了明代吳中地區的書畫發展潮流,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能夠無視時空的限制,透過他的書畫感受這位百年前的藝術家高超的技藝。
註解一:翰林制度是從唐至清特有的一項職官制度。「翰林」之名漢代已有,本指文學之林,是文翰薈萃所在。唐代開始作為官及官署名,最初的性質是「天下以藝能技術見召者之所處也」(《唐會要》卷57「翰林」),文學、經術、僧道、書畫、琴棋、陰陽等各色人士以其專長聽候君主召見,稱「翰林待詔」。主要是用於起草詔令,議論時事。(文中作品來源於網路,一個關於書畫的微信公號cityshy)
文徵明傳世畫作有《千岩競秀》、《萬壑爭流》、《湘君夫人圖》、《石湖草堂》等。文徵明傳世書作有《醉翁亭記》、《滕王閣序》、《赤壁賦》等。
推薦閱讀:
※文徵明草書《春夜宴桃李圖序》
※明 文徵明《五月江深圖》
※明 文徵明《石湖泛月圖》
※元 文徵明晚年大字行書《醉翁亭記》
※瞧!文徵明的這一大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