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與王母娘娘是夫妻嗎?
玉帝的聲名自唐代道教興盛時才呼聲漸高;而王母娘娘則可能是遠古華夏文明中西方某個部落的首領 。
力 匕
玉皇大帝與王母娘娘是夫妻嗎?
趙九九 | 文
阝 勹
廴 匚
厶
在道教中,最高的統治者是「三清」,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而在民間,人們認為,管理三界、住在天庭的至尊神則是玉皇大帝。受一些影視劇的影響,人們往往誤以為王母娘娘是玉皇大帝的妻子,實際上二者是毫不相干的兩個神仙。
早在西周時期,天帝就已經成為了一個被人格化了的神,如《詩經》中的《皇矣》:天帝親自站出來為文王出主意,告訴他如何打敗敵人。上帝對文王說道:「要與地位相當的國結合起來,要聯合同姓兄弟之邦。用你那些爬城鉤援,和你那些攻城車輛,討伐攻破崇國城牆」。
在春秋戰國之際,南方楚地的最高神是「東皇太一」,漢代依舊把「東皇太一」作為最高神進行祭祀。直到北宋,「東皇太一」都是皇家祭祀的最高神祇,但因為他只能是天子祭祀,所以民間對這一信仰並不普及。而到了宋代,隨著玉皇大帝信仰在社會上的廣泛傳播,玉皇就逐漸就取代了東皇而成為了至尊神。
「玉皇大帝」這一名字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此圖提到了「玉皇道君」、「高上玉帝」,但這二位神仙地位都不高,一個排十一位,一個排十九位,都屬於原始天尊的下屬。
到了唐代,道教被奉為國教。封建統治者認為若把神仙權利系統和君權系統對應起來,就可以利用道教信仰而更好地統治百姓。百姓們信仰一個最高神,就是對最高權利的崇拜與信服。而皇帝是人間最高權利的擁有者,是最高神在人間的代理人,也就成為人們信仰的對象。不斷強調對「最高」的崇拜,也就加強了皇權的威嚴。在唐代,隨著道教地位的提高,玉帝的聲名也呼聲日高,王維有詩曰:「翠鳳翱文螭,羽帶朝玉帝。」李白有詩曰:「入洞過天地,登真朝玉皇」,白居易也有詩曰:「仰謁玉皇帝,稽首前至誠。」此外,還有元稹的「我是玉皇香案吏」,孟郊的「手把玉皇袂」,韓愈的「乘雲共至玉皇家」,陸龜蒙的「手把玉皇書一通」等等。
中國傳統中盛行玉崇拜,玉既代表著一種品德,也代表者永久,玉帝也就是品德高尚而永久在位的帝王。到了宋代,宋真宗將玉帝與上古以來的天帝合二為一,將玉帝的地位提高到了最高。史書記載,有一天,宋真宗告訴他的大臣說,他夢見有神人來傳玉帝的命令,要求他們崇奉玉帝,於是他下詔,從此開始祭祀玉帝,並為玉帝造像。宋真宗還封玉帝為「玄穹高上玉皇大帝」。
而同樣信仰道教的「道君皇帝」宋徽宗,也對玉皇大帝推崇備至,他改成玉帝為「太上開天執符御厲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經過皇家的宣揚,玉帝信仰無論是在上層社會,還是在民間,都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上層往往將其作為一種權利來源的依據,《聊齋志異》說「天上有玉皇,地下有皇帝」。民間飽受疾苦,往往會將玉皇大帝看成是主持正義的最高神靈。在民間傳說中,玉皇大帝是一位英明、仁慈的帝王,他關心百姓疾苦,對老百姓有求必應,還會懲罰孽龍或妖怪,處罰那些不守天規的神仙等等。
(但在道教的信徒心目中,道教的始祖,最高神依舊是老子。玉帝地位的提高,成為至尊神,並不是出於道教本身發展的結果,而是在君權之下,「儒佛道」三教合流過程中儒家的一種宗教建構:君權是至高無上的,天子的地位是天帝所授,因而在他們看來,最高的神自然就應該是天帝,即玉皇大帝。所以朱熹說:「老聃之流豈可僭居昊天之上哉」。他們認為玉皇大帝其地位應該在道祖老子之上。)
隨著玉帝信仰的不斷完善,玉帝在天庭又如同人間帝王一樣,有了文武群臣,他們負責管理各種事物,這就越來越脫離了道教寡慾無為的宗旨,而靠近儒家的治國、平天下的思想了。在「三教」合流的情況下,玉帝成為最高神,原來的神仙體系就要重新安排。顧頡剛在《古史辨自序》中回憶他小時候看到的神仙畫軸說:「這神軸上,很莊嚴的玉皇大帝坐在第一級,旁邊立著男的日神、女的月神。很慈祥的觀音菩薩是第二級,旁邊站著很活潑的善財和龍女。黑臉的孔聖人是第三級,旁邊很清俊的顏淵捧著書立著。第四級中的可多了:有穿樹葉衣服的盤古,有溫雅的文昌帝君,有紅臉的關老爺,有捧刀的周倉,有風流旖旎的八仙,又有很可厭的柳樹精在八仙中混著。第五級為搖鵝毛扇子的諸葛亮,捧元寶的五路財神。第六級為執令旗的姜太公,弄刀使槍的尉遲敬德和秦叔寶,伴著黑虎的趙玄壇。第七級為歪了頭的申公豹,踏著風火輪的哪吒太子,捧著蟾蜍盤笑嘻嘻的和合,嗔目發怒的四金剛。第八級中是神職最小的了:有老憊的土地公公,有呆坐在井欄上的井泉童子,有替人管家務的灶君」。這正是民間信仰中,玉帝成為老大之後,三教的重新洗牌形成的信仰符號。
在台灣,玉皇大帝也是重要的一個信仰,劉還月《台灣民俗志》:「台灣不少廟中,都有玉皇大帝神像,相傳是宋真宗塑造的,並視為本家的祖先,救封為玉皇。不過一般人,並不崇拜玉皇大帝的神像,只在客廳中懸一隻天公爐祭拜,可見他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仍是自然之神。每年正月初九,是台灣民眾玉皇大帝的生日,稱為天公生,玉皇大帝是諸神之尊,管轄諸神及人間生死、保育及賞罰,祭禮最為隆重」。我們常說「老天爺」如何如何,實際上也是玉皇這一信仰的潛在影響。
我們再來說說王母娘娘與她的仙桃。
在民間,尤其是明清時期,人們往往會認為玉皇大帝的妻子是王母娘娘,她掌管著蟠桃,與玉帝生了七仙女等等。而在道教中,實際上玉皇大帝與王母娘娘並無關係。
王母娘娘是民間的說法,她的正名被稱為西王母。這一名字出現的時間要比玉皇大帝早得多。《山海經》里還記載說她的形象是人身虎齒,豹尾蓬頭,這種形象很可能是一個西方部落的圖騰。《史記·周本紀》說周穆王曾經拜訪過西王母,而這個西王母很可能就是西方某個部落的首領。《穆天子傳》還記載周穆王見到西王母后,西王母為周穆王祝長壽。
西王母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成為了長生不死的符號。到了漢代,西王母的形象逐漸演變成雍容華貴的一位婦人。《淮南子》說她掌管著不死葯;《漢武帝內傳》說西王母曾給漢武帝帶來仙桃;《博物志》也說瑤池有桃樹。這都是後來小說中描繪西王母掌管蟠桃的文獻依據。
王母掌管不死葯,又掌管蟠桃,桃是我們祖先最早栽培的珍果之一,它的品相黃里透紅,如同鶴髮童顏,因而這蟠桃也逐漸有了長生的寓意。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卷十稱:「仙玉桃,服之長生不死」。在小說《西遊記》中,對蟠桃具有詳細的描繪:「不是玄都凡俗種,瑤池王母自栽培。大聖看玩多時,問土地道:『此樹有多少株數?』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後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
在正經的所有的道教的典籍中,都沒有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夫妻關係的記載。將這二位神仙聯繫在一起,大概是南宋以後。其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宋明清時期,話本小說中,表現玉帝後人的愛情故事增多,既然玉帝有後代,就需要一個配偶;二是因為王母與蟠桃有著長壽的寓意,這種吉祥文化往往容易成為喜慶節日表演的劇目,如宋官本雜劇《宴瑤池爨》,金元院本《王母祝壽》、《蟠桃會》、《瑤池會》,明代的《群仙慶壽蟠桃會》等等。正是在這些話本小說中,在「闔家歡樂」大團圓的傳統意識下,本住在西崑崙的王母搬到了天庭的瑤池,成了玉帝的妻子。
【作者介紹】
趙九九,北京師範大學古代文學專業博士,師從李山老師。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九九講故事」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眾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範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漢字研究與現代應用實驗室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
推薦閱讀:
※玉皇大帝和昊天上帝怎麼合體的
※玉皇大帝為什麼先成佛後成仙,他是古佛再來,現帝釋身度人嗎?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53
※他山之石
※神話中,玉皇大帝是從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