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失言,馬有失蹄,袁崇煥說了一句什麼話,讓他挨皇帝數千刀?
袁崇煥之死可以說的上是千古奇冤。他作為明朝首屈一指的守關名將,他專心打造的關寧防線屢屢讓一心進犯的後金軍吃到苦頭,就連後金的傑出英雄努爾哈赤也被他的大炮轟了,如此功勛卓絕的名將怎麼就讓年輕的崇禎皇帝給剮了呢?
當時袁崇煥所獲罪行主要有三條:「擅殺島帥」(未經皇帝允許,擅自斬殺守島總兵毛文龍);「與清廷議和」(袁崇煥未經皇帝許可,私下同金軍議和);「市米資敵」(拿自己的錢買軍糧資助敵人,說白了就叫叛國通敵)。上述罪狀前兩條非議不大,畢竟袁崇煥有過這樣的事,最有爭議的是第三條「叛國通敵」!
袁崇煥有嗎?還真不好說,不過從袁崇煥的表現來看,似乎有反叛的種種跡象。我們不妨看看事件的大致經過。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又沒了活法兒的後金軍在皇太極的帶領下,再次鋌而走險到大明搶劫。正是吃一塹長一智,聰明的皇太極沒有再犯以前的錯誤,沒有硬闖關寧防線,也沒有與袁崇煥死磕。中國這麼大,通往關內的道路不只山海關一處,後金軍發揮了不怕長途奔徙的精神,硬是繞過山海關,遠走蒙古,兜了好大一個圈子,跑到了北京外圍。
著急的崇禎皇帝忙令袁崇煥率領關寧鐵騎阻擊,而袁崇煥卻是只追不擊,任由皇太極和後金軍燒殺搶掠,一路殺到北京城下,趕到北京城的袁崇煥向崇禎上書,要求帶兵入城。在明朝邊關大將領兵到北京外圍已犯皇帝大忌,現在在外有金軍圍攻的情況下,不捨命阻擊,卻竟要帶兵進京城,這是什麼意思?這不是明擺著要里呼外應,叛國通敵嗎?很多人這樣認為,當然崇禎皇帝也是這樣想的,再加上皇太極趁機設施反間計,說袁崇煥早就給我們竄通好了,要反你崇禎!袁崇煥真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最終崇禎皇帝以袁崇煥叛國通敵,處以凌遲。
看似袁崇煥的死有些冤,不過即便沒有上述事件和上述幾條罪狀,袁崇煥也遲早難逃被崇禎處死的下場,因為他的命運在他與崇禎皇帝開玩笑的那句戲言時就已註定。
1627年,天啟皇帝朱由校年紀輕輕就一命嗚呼了,朱由校又膝下無子,按照明朝的先例,兄終弟及,年僅十七的朱由檢繼位皇帝,即明思宗,年號崇禎。明朝皇帝前後十七人,除卻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外,後來的皇帝們集體平庸,政治上建樹不多,卻一個個思想離奇,行為怪誕,不務正業,不想著如何治國,卻熱衷於治國以外的事情。明武宗沉迷於豹房,嘉靖熱衷於煉丹,天啟皇帝痴迷於木匠……
後來的皇帝中崇禎還算不錯的一個,沒有特別的嗜好,能力也有些(剷除妖孽魏忠賢就是很好的例證),又勤於政務,很想勵精圖治,把大明這個巨大的軀體醫治好,但崇禎是幸運中又有些不幸,幸運的是自己意外的獲得了皇位,不幸的是前輩留給他的是一個爛攤子,大明在萬曆甚至在更早的嘉靖手裡已經是疾病滿身了,到了崇禎手裡已是病入膏肓,一個腐朽之軀了,即便崇禎是扁鵲華佗這樣的神醫在世,大明也已經是無葯可治,不能起死回生了。
遼東戰局與大明情況相差無幾,早已敗壞,也是一副爛攤子。但遼東的戰局關係著大明的命運,遼東不能解決,大明就不能安生。因此崇禎皇帝十分重視遼東戰局,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剛剛登基不久的崇禎皇帝就召見袁崇煥袁督師,詢問他對後金、對遼東戰事的看法。袁督師袁大人看人家崇禎皇帝年輕無知,便腦子一熱,竟然開玩笑地扯了一句「五年全遼可復」(給我五年時間,我就能收復被後金佔領的遼東)。鐵牛也能吹上天,這玩笑也開得忒大了吧!
但君無戲言,這話可非同小可,皇帝面前怎能隨意開玩笑,怎能隨便拿皇帝開涮?因此當時就有同僚小聲提醒袁崇煥「你和皇上說的話是否當真?」袁崇煥淡淡地回答:「皇上剛剛登基,熱切地希望消滅女真,所以把情況說得樂觀點,寬慰皇上一下,讓他高興高興。」同僚一聽傻了「當今皇上如此聰明,到時定會找你兌現諾言。」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說出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袁崇煥也覺得自己的話過了頭,牛逼吹大了,趕忙去向崇禎皇帝解釋:「五年復遼,必須得到各方面、各級部門的鼎立支持和全面配合才行,不然沒法實現。」崇禎隨即下令,無論是戶部的軍餉,工部的兵器,吏部的用人,還是兵部的戰場指揮,全要給袁督師袁大人開綠燈。
最後崇禎還給賜給了袁崇煥一把尚方寶劍,遼東之事可由他全權負責,崇禎如此的信任袁崇煥,令袁崇煥在受寵之餘也感受到了責任重大,一句隨意的玩笑話無異讓他架上了火爐,必然要引火燒身,一句戲言也為他的悲劇埋下了禍根,五年不能復遼,崇禎必要治他欺君罔上之罪。所以說話不能亂講,牛皮更不能胡吹,尤其在皇帝面前。
在遼東任上,袁崇煥對工作盡心儘力,竭盡所能,但就像前邊所講,遼東大局早已敗壞,能守住防線,不再繼續丟失土地城池就已是萬幸了,至於收回失地,消滅滿洲八旗那純粹是痴想。還沒等了五年,就在袁崇煥吹下牛皮的第二年,皇太極就率領後金軍繞過山海關兵臨北京城下,在與數十萬勤王明軍對峙數月後才退去,後金鐵騎一下擊破了袁崇煥「五年復遼」的美夢,崇禎皇帝也中了反間計,以袁崇煥叛國投敵將他凌遲處死。
崇禎皇帝剮了袁崇煥,一方面挽回了自己曾經認人不清的臉面,另一方面也在警示其他那些企圖結黨私營、居功自傲的官員,老子崇禎是有些年輕,但老子不傻,誰敢拿老子當兒戲,就要步入魏忠賢、袁崇煥的下場。從上邊的論述中不難看出,袁崇煥死得雖有些冤,卻也有些咎由自取的成分。
開玩笑只是逗逗樂而已,但是在封建專制社會君臣有道,尊卑有序,皇帝是天王老子,可以隨意任性,想開誰的玩笑就能開誰的玩笑,想讓誰的腦袋搬家誰的腦袋就留不住了。但有誰膽敢開皇帝的玩笑,下場終究像袁崇煥一樣免不了挨個千刀萬剮。
本文屬中華書會團隊馬峰原創作品
中華書會微信公眾號ZHSHbooks
推薦閱讀:
※袁崇煥之死背後的疑雲有著什麼樣的真相
※如果你是崇禎帝,會殺袁崇煥嗎?(上)
※為什麼現在有很多人黑袁崇煥、岳飛,吹捧崇禎趙勾甚至秦秦檜?
※崇禎處死袁崇煥的四個理由,你認可嗎?
※文史宴|袁崇煥的圖森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