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素:西晉魯銓墓表跋

點擊上方「公眾號」可以訂閱哦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十月二日涼州都尉魯銓墓表,始見於1989年初版、1997年第2次印刷的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片彙編》(以下簡稱《彙編》)。此前出版的趙萬里先生的《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此後出版的趙超先生的《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以及我們編撰的《魏晉南北朝敦煌文獻編年》,均未收錄。又,此前出版的榮麗華等先生的《1949~1989四十年出土墓誌目錄》,此後發表的汪小烜氏的《1990~1999年新出漢魏南北朝墓誌目錄》,亦均未列目。關於該墓表的所有情況,全部來自國家圖書館編輯的書刊及國家圖書館辦的網站。

據《彙編》所附圖版及說明,該墓表高28釐米,寬30釐米,存文6行,每行6字,即共36字,隸書,釋文如下:

1  咸寧四年,涼州

2  都尉魯銓,累立

3  戰功,樹機能亂,

4  血戰捐軀,年四

5  十九。太康元年

6  十月二日,葬此。

又,說明記魯銓「葬於甘肅武威縣」,意謂該墓表為甘肅武威出土。又記編號為「繆1658」,據本冊《前言》及《凡例》介紹,此為清鐵如意齋主人繆繼珊藏品編號,意謂該墓表為繆繼珊舊藏。

此外,中國國家圖書館網站中的「中國國家圖書館拓片資料庫檢索」系統(http://www.nlc.gov.cn/RubbingImg/)也有該墓表信息,凡十二款,其中,其他名稱、書體與行款、原石情況、附註四款原缺,另八款為:

        索  書  號:繆專1658

        拓 片名 稱:魯銓墓表(lu quan mu biao )

        責  任  者:[佚名]撰

        年      代:西晉太康1年(280)10月2日

        出 土地 點:甘肅省武威縣

        數目與尺寸:1張。28×30cm

        題 跋印 記:繆繼珊題簽,鈐「繆」印

        複  本  數:1

披露的信息較前書豐富。其中「繆專」,指「繆繼珊專藏」。據冀亞平先生介紹:「所謂『專藏』,是圖書館專門為某一人的藏品單獨立類排架或建庫的藏品。它的設立是對該人和該人所藏藏品的重視和認同。我認為,專藏應該具有以下特點:藏品主人為名人,藏品收藏量較大並具有一定的文獻和文物價值,藏品裝裱一致並有本人題簽、題跋和鈐印等。」他又介紹: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金石組的「繆繼珊專藏」,凡1102種,共3051件。我們知道:繆繼珊為近代著名收藏家,以收藏古錢、古籍、石刻拓本聞名。如果確為繆繼珊藏品,那麼真偽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該墓表正式發表後,據我不完全的統計,引用者似乎僅有三人:第一位是施安昌先生。但他的引用僅從書法角度考慮,且僅列其名,未注出處,也未對內容進行考證。第二位是福原啟郎先生。他的引用註明出自《彙編》,雖然也未對內容進行考證,但改《彙編》定名「墓表」為「墓誌」,且出注認為:「(這是)戰死者的墓誌,勘案誌文,存在偽刻的可能性。」第三位是張銘心先生。他的引用也註明出自《彙編》,雖然也未對內容進行考證,但根據內容對形制進行了探討,認為既不是「墓表」,也不是「墓誌」,而應是「刻銘」,即神道石柱上的方版刻銘。

按:福原啟郎先生懷疑該墓表為「偽刻」,雖說是「勘案誌文」,但實際上恐怕還是根據形制。因為羅振玉先生《石交錄》卷二稱:「晉人墓誌皆為小碑。」趙超先生也一直贊同此說。而該墓表幾乎是正方形,與當時墓誌通行形制不合。但如果張銘心先生的見解能夠成立,該墓表本來就不是墓表和墓誌,而是神道石柱上的方版刻銘,形制就不是問題了。此外,從書體和用筆看,該墓表與傳世的《晉故使持節都督青徐諸軍事征東將軍軍司關中侯劉府君(韜)之墓誌》、《晉故大司農關中侯鄭舒夫人城陽黔陬劉氏墓誌》等屬於一系,也不似「偽刻」。那麼,真正「勘案誌文」,對其內容進行考證,是否就可以證明該墓表為「偽刻」呢?這就是本文需要做的工作了。

據該墓表記載,我們知道:涼州都尉魯銓死於咸寧四年(278年)的樹機能之亂,太康元年(280年)十月二日葬於武威。《晉書·武帝紀》是年六月條云:「涼州刺史楊欣與虜若羅拔能等戰於武威,敗績,死之。」《通鑒》卷八○是年六月條亦云:「(涼州刺史楊)欣與樹機能之黨若羅拔能等戰於武威,敗死。」《魏書》卷九九《鮮卑禿髮烏孤傳》云:「樹機能壯果多謀略,……咸寧中,又斬涼州刺史楊欣於丹嶺。」《通鑒》卷一二三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九月條胡三省注云:「丹嶺在姑臧西,即刪丹嶺。」而姑臧為武威郡治。此次樹機能之亂,直到咸寧五年(279年)十二月,才被新任武威太守馬隆平定(詳見下文)。可見墓表與史傳記載大致吻合。而綜合墓表與史傳記載,可知:(1)此戰役發生時間在西晉武帝咸寧四年六月。(2)此戰役發生地點在涼州武威郡姑臧縣西之丹嶺。(3)來犯者主要為少數民族酋長樹機能及其黨若羅拔能。(4)死難者主要為西晉涼州刺史楊欣及其部屬涼州都尉魯銓。此外,魯銓死難二年多才被安葬,應與馬隆經過一年才平定樹機能之亂有關。我們還可以對墓表記載的官名和此戰役涉及的人物作進一步的考證。

(一)州都尉

墓表記表主魯銓官「涼州都尉」。按:「都尉」,郡級武官,秦始置,原名尉,西漢景帝時改為都尉。如《漢書·百官公卿表上》云:「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職甲卒,秩比二千石。……景帝中二年(前148年)更名都尉。」又同書《高帝紀上》云:「秦三年(前207年)十月,齊將田都畔田榮,將兵助項羽救趙。沛公攻破東郡尉於成武。」注引孟康曰:「尉,郡都尉也。」師古曰:「本謂之郡尉,至景帝時乃改曰都尉。」東漢光武帝時省郡都尉,有劇賊始置。如《續漢書·百官志五》:「中興建武六年(30年),省諸郡都尉,並職太守,無都試之役。」注引《古今注》曰:「(建武)六年八月,省都尉官。」應劭曰:「每有劇賊,郡臨時置都尉,事訖罷之。」魏晉以後大致承襲,郡屬各部亦置都尉。如《晉書》卷五七《張光傳》云:「少為郡吏,家世有部曲,以牙門將伐吳有功,遷江夏西部都尉,轉北地都尉。」同書卷九五《藝術·鮑靚傳》雲「靚學兼內外,明天文河洛書,稍遷南陽中部都尉,為南海太守。」又有「將兵都尉」,始見於西晉,也是有劇賊始置,不僅郡置,州亦置。如《晉書》卷七二《葛洪傳》云:「太安(302~303年)中,石冰作亂,吳興太守顧祕為義軍都督,與周玘等起兵討之,祕檄洪為將兵都尉,攻冰別率,破之,遷伏波將軍。」同書卷七三《庾亮附弟翼傳》記翼為荊州刺史,云:「將兵都尉錢頎陳事合旨,翼拔為五品將軍,賜穀二百斛。」魯銓之官既稱「涼州都尉」,則有可能是「將兵都尉」。

(二)涼州刺史楊欣

此戰役涉及的晉朝人物,官職最高的即涼州刺史楊欣。

關於楊欣,《晉書》雖無專傳,但載有三事:

(1)曹魏景元四年(263年)九月,曾隨鄧艾伐蜀。《晉書·文帝紀》是年九月條云:「又使天水太守王頎攻(姜)維營,隴西太守牽弘邀其前,金城太守楊欣趣甘松。」《三國志·魏書·鄧艾傳》記載略同,僅「又使」作「艾遣」。《晉書》卷四八《段灼傳》記灼陳時宜追述伐蜀之役,有云:「昔伐蜀,募取涼州兵馬、羌胡健兒,許以重報,五千餘人,隨(鄧)艾討賊,功皆第一。而乙亥詔書,州郡將督,不與中外軍同,雖在上功,無應封者。唯金城太守楊欣所領兵,以逼江由之勢,得封者三十人。自金城以西,非在欣部,無一人封者。苟在中軍之例,雖下功必侯。如在州郡,雖功高不封,非所謂近不重施、遠不遺恩之謂也。」知伐蜀之時,楊欣任涼州金城太守,率部遠征,曾立大功。

(2)西晉泰始八年(272年)十月至咸寧二年(276年)二月,曾干預敦煌太守人選等事。《晉書·武帝紀》咸寧二年二月條云:「初,敦煌太守尹璩卒,州以敦煌令梁澄領太守事,議郎令狐豐廢澄,自領郡事。豐死,弟宏代之。至是,涼州刺史楊欣斬宏,傳首洛陽。」此事,《通鑒》分作二條記述:一條繫於卷七九泰始八年十月,云:「敦煌太守尹璩卒。涼州刺史楊欣表敦煌令梁澄領太守。功曹宋質輒廢澄,表議郎令狐豐為太守。楊欣遣兵擊之,為質所敗。」一條繫於卷八○咸寧二年春,云:「令狐豐卒,弟宏繼立,楊欣討斬之。」知泰始八年十月至咸寧二年二月,楊欣已任涼州刺史。

(3)西晉咸寧四年(278年)六月,死於抗擊樹機能之黨若羅拔能戰役。關於此戰役,前引《晉書·武帝紀》及《通鑒》已有記載,此處不贅。此外,《晉書》卷五七《馬隆傳》云:「初,涼州刺史楊欣失羌戎之和,隆陳其必敗。俄而欣為虜所沒。」同傳史臣曰表彰馬隆之功,也特別提到「審楊欣之必敗」。知此戰役係楊欣激化民族矛盾所致。至於此戰役為何發生於武威,以及楊欣為何戰死於武威,原因恐怕有二:一是武威民族複雜素稱難治。如《三國志·魏書·毌丘儉傳》注引《魏名臣奏》載雍州刺史張既表曰:「河右遐遠,喪亂彌久,武威當諸郡路道喉轄之要,加民夷雜處,數有兵難。」一是武威已為涼州刺史治所。按:東漢時期,涼州刺史原治漢陽郡隴縣。如《續漢書·郡國志五》涼州刺史部漢陽郡隴縣條注云:「刺史治。」曹魏之初,文帝分河西為涼州,分隴右為秦州,涼州刺史自應移治河西,但移至河西何地,未見記載。《三國志·魏書·龐淯傳》云:「武威太守張猛反,殺刺史邯鄲商。」武威太守初反,即殺涼州刺史,似乎當時涼州刺史已治武威。《晉書·地理志上》涼州條云:「永寧(301~302年)中,張軌為涼州刺史,鎮武威。」這是關於涼州刺史改治武威的最明確的記載,但時間太晚。推測在此之前,涼州刺史實際很早就已以武威為治所了。

(三)鮮卑酋長樹機能

此戰役涉及的少數民族人物,最有名的即鮮卑酋長樹機能。

關於樹機能,史傳記載不少,在墓表所記咸寧四年戰役之前,即載有三事:

(1)泰始(265~274年)中,曾攻佔涼州。《晉書》卷一二六《禿髮烏孤載記》云:「泰始中,(樹機能)殺秦州刺史胡烈於萬斛堆,敗涼州刺史蘇愉於金山,盡有涼州之地,武帝為之旰食。」

(2)咸寧元年(275年)二月,曾送質降晉。《晉書·武帝紀》是年二月條云:「叛虜樹機能送質請降。」

(3)咸寧三年(277年)三月,曾因反叛被平虜護軍文俶討破。《晉書·武帝紀》是年三月條云:「平虜護軍文俶討叛虜樹機能等,並破之。」

但此三事,記載似乎均有問題。第一事:《魏書》卷九九《鮮卑禿髮烏孤傳》云:「晉泰始中,(樹機能)殺秦州刺史胡烈於萬斛堆,敗涼州刺史蘇愉於金山。」與前引《晉書·禿髮烏孤載記》相同。但《宋書·五行志五》晉武帝泰始六年(270年)條卻云:「叛虜寇秦、涼,刺史胡烈、蘇愉並為所害。」涼州刺史蘇愉不僅為樹機能所敗,還為樹機能所殺。考《晉書·武帝紀》僅泰始六年(270年)六月條記「秦州刺史胡烈擊叛虜於萬斛堆,力戰,死之」;泰始七年(271年)四月條接記「北地胡寇金城,涼州刺史牽弘討之。群虜內叛,圍弘於青山,弘軍敗,死之」。其間雖然漏記涼州刺史蘇愉為樹機能所敗事,但從翌年已有繼任涼州刺史牽弘來看,蘇愉也是不僅為樹機能所敗,且為樹機能所殺。至於第二事,記送質降晉未言原委;第三事,記反叛被破未言後果,恐怕存在錯簡。據《晉書》卷三八《扶風王駿傳》記載:「遷鎮西大將軍,使持節,都督雍、涼等州諸軍事,代汝南王亮鎮關中,加袞冕侍中之服。咸寧(275~280年)初,羌虜樹機能等叛,遣眾討之,斬三千餘級。進位征西大將軍,開府辟召,儀同三司,持節、都督如故。又詔駿遣七千人代涼州守兵。樹機能、侯彈勃等欲先劫佃兵,駿命平虜護軍文俶督涼、秦、雍諸軍各進屯以威之。機能乃遣所領二十部及彈勃面縛軍門,各遣入質子。」此二事時間似乎應作對調,即:咸寧元年二月樹機能被討破,咸寧三年三月樹機能送質降晉。咸寧四年六月戰役,係樹機能降後復叛所致。

關於樹機能,在墓表所記咸寧四年戰役之後,史傳還載有二事:

(1)咸寧五年(279年)正月,曾攻陷涼州。《晉書·武帝紀》是年正月條云:「虜帥樹機能攻陷涼州。乙丑,使討虜護軍武威太守馬隆擊之。」

(2)咸寧五年(279年)十二月,兵敗被殺。《晉書·武帝紀》是年十二月條云:「馬隆擊叛虜樹機能,大破,斬之,涼州平。」

按:馬隆討滅樹機能,收復涼州,在當時是一件大事。因為自咸寧四年六月戰役之後,河西淪陷,中西交通斷絕,曾使武帝十分焦慮。《晉書》卷一○一《劉元海載記》云:

後秦、涼覆沒,帝疇咨將帥,上黨李憙曰:「陛下誠能發匈奴五部之眾,假元海一將軍之號,鼓行而西,可指期而定。」孔恂曰:「李公之言,未盡殄患之理也。」憙勃然曰:「以匈奴之勁悍,元海之曉兵,奉宣聖威,何不盡之有。」恂曰:「元海若能平涼州,斬樹機能,恐涼州方有難耳。蛟龍得雲雨,非復池中物也。」帝乃止。

可見當時為了收復秦、涼,甚至曾想向匈奴劉元海借兵。而馬隆破斬樹機能,收復涼州,亦頗費周折。同書卷五七《馬隆傳》詳記經過如下:

初,涼州刺史楊欣失羌戎之和,隆陳其必敗。俄而欣為虜所沒,河西斷絕,帝每有西顧之憂,臨朝而歎曰:「誰能為我討此虜、通涼州者乎?」朝臣莫對。隆進曰:「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帝曰:「必能滅賊,何為不任,顧卿方略何如耳。」隆曰:「陛下若能任臣,當聽臣自任。」帝曰:「云何?」隆曰:「臣請募勇士三千人,無問所從來,率之鼓行而西,稟陛下威德,醜虜何足滅哉。」帝許之,乃以隆為武威太守。公卿僉曰:「六軍既眾,州郡兵多,但當用之,不宜橫設賞募以亂常典。隆小將妄說,不可從也。」帝弗納。隆募限腰引弩三十六鈞、弓四鈞,立標簡試。自旦至中,得三千五百人,隆曰:「足矣。」因請自至武庫選杖。武庫令與隆忿爭,禦史中丞奏劾隆,隆曰:「臣當亡命戰場,以報所受,武庫令乃以魏時朽杖見給,不可復用,非陛下使臣滅賊意也。」帝從之,又給其三年軍資。隆於是西渡溫水。虜樹機能等以眾萬計,或乘險以遏隆前,或設伏以截隆後。隆依八陣圖作偏箱車,地廣則鹿角車營,路狹則為木屋施於車上,且戰且前,弓矢所及,應弦而倒。奇謀間發,出敵不意。或夾道累磁石,賊負鐵鎧,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無所留礙,賊咸以為神。轉戰千里,殺傷以千數。自隆之西,音問斷絕,朝廷憂之,或謂已沒。後隆使夜到,帝撫掌歡笑。詰朝,召群臣謂曰:「若從諸卿言,是無秦、涼也。」乃詔曰:「隆以偏師寡眾,奮不顧難,冒險能濟,其假節、宣威將軍,加赤幢、曲蓋、鼓吹。」隆到武威,虜大人猝跋韓、且萬能等率萬餘落歸降,前後誅殺及降附者以萬計。又率善戎沒骨能等與樹機能大戰,斬之,涼州遂平。

可見馬隆討滅樹機能,收復涼州,不僅費時經年,也是異常艱險的。

至於前面提到的與涼州刺史楊欣作戰的樹機能之黨若羅拔能,後來也為張軌所殺。《晉書》卷八六《張軌傳》云:「永興(304~306年)中,鮮卑若羅拔能皆為寇,軌遣司馬宋配擊之,斬拔能,俘十餘萬口,威名大震。」

附帶解釋一下:關於樹機能之族屬,凡有二說:一為羌族。如前引《晉書·扶風王駿傳》所云:「羌虜樹機能等叛。」又前引同書《馬隆傳》所云:「涼州刺史楊欣失羌戎之和,隆陳其必敗。」一為鮮卑。如前引《晉書·張軌傳》稱樹機能之黨若羅拔能為「鮮卑」。又同書卷一二六《禿髮烏孤載記》記禿髮烏孤家族傳承淵源云:「禿髮烏孤,河西鮮卑人也。其先與後魏同出。八世祖匹孤率其部自塞北遷於河西,其地東至麥田、牽屯,西至濕羅,南至澆河,北接大漠。匹孤卒,子壽闐立。初,壽闐之在孕,母胡掖氏因寢而產於被中,鮮卑謂被為『禿髮』,因而氏焉。壽闐卒,孫樹機能立,壯果多謀略。泰始中,殺秦州刺史胡烈於萬斛堆,敗涼州刺史蘇愉於金山,盡有涼州之地,武帝為之旰食。後為馬隆所敗,部下殺之以降。從弟務丸立。死,孫推斤立。死,子思復鞬立,部眾稍盛。烏孤即思復鞬之子也。」《魏書》卷九九《鮮卑禿髮烏孤傳》略同。據此可知,樹機能之族屬,應以鮮卑為是。至於河西鮮卑的由來,或者說塞北鮮卑的西遷,王國維、周偉洲等先生曾有考論,因與本文關係不大,此處不贅。

綜上所述,可作如下小結:這方西晉魯銓墓表(刻銘),不管是從形制、書體和用筆來看,還是從內容及所涉及的史實來看,都不可能是「偽刻」。該墓表(刻銘)雖僅寥寥三十六字,但結合史傳記載,使我們對咸寧四年六月,涼州刺史楊欣、涼州都尉魯銓與鮮卑樹機能、若羅拔能之戰,有了更為深入的瞭解;尤其「血戰」二字,披露了此戰役之慘烈,彌補了正史記載的不足,值得我們珍視。

附:西晉魯銓墓表圖版

(原載《出土文獻研究》第6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271~278頁,收入《漢唐歷史與出土文獻》,故宮出版社,2011年12月,401~408頁)

【編者按:因格式問題,本文注釋皆略去,引用請核對原文。】




長按二維碼關注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


推薦閱讀:

陳益峰:西晉羊祜掘祖墳,破王氣終做折臂三公

TAG:西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