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悲哉越人歌:被誤讀的憐憫與絕望

作者:阿明利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曰何曰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全文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譯詩,出自劉向的《說苑》,是從越語翻譯成楚語的。該詩譯後的版本如上。而越人原文語音則是:「濫兮抃草濫予,昌枑澤予昌州州,飠甚州焉乎秦胥胥,縵予乎昭,澶秦逾滲,惿隨河湖。」因其纏綿悱惻,求而不得,以及那種仰望雲霄、乍驚乍喜之感,撞入了千百世中人們被拘禁在身份地位下不得愛所想愛的心靈,而成為文學經典。

?

  而且,它還具有極其動人的畫面感,悠悠河流上,陽光明暢,碧水澹澹,錦舟輕發,蘭槳蕩漾,王子玉冠華服,玉骨寒金,高座瞻望,環簇眾人之中,而越人擁楫划槳,於一眾奴僕平民水手中遙望,情思纏結,終不能釋,趁著樂師低唱、清風搖搖之機,唱出了這首語調優美的歌曲。越人是今天的江浙一帶人士,語音自古溫軟,與那時凄厲詭變的楚歌【從楚辭可見】是兩種風格,別具異國風味,於是王子顧盼而問所謳者何也,從而使這年輕越人的心思得以坦露王子之前。這短短的幾句歌,含著光風麗日山水人物之美,宛如一部小話劇,一個小故事,一瞬間的電影畫面,色彩明晰而光澤飽滿,景象飄渺卻又華美無雙,足夠調動起人的審美與情感。

?

  自它面世以來,就傳布世間,甚至在幾百年後成全了一對情侶,不僅是文學經典,還成了愛情經典,時至今日,還有許多被感動得一塌糊塗的少女們時常轉載到博客里,沉吟留戀。但真正追究起來,其實乃是一場天大的誤會和誤讀,這不是什麼審美故事,不是什麼愛情故事,不是一見鍾情得遂所願的故事,這是一個極其沉痛的、絕對悲傷的人生悲劇!

  考究其源泉,它包含了三重誤讀:

  

  誤讀一:以愛讀言情和詩歌的少女為多,認為它是一個一見鍾情心心相印的灰姑娘愛情故事。

  

  典型範例:

  

  1、席慕容的詩

  

  【在黑暗的河流上

  ——讀《越人歌》之後

  

  燈火燦爛是怎樣美麗的夜晚

  你微笑前來緩緩指引我渡向彼岸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

  

  那滿漲的潮汐

  是我胸懷中滿漲起來的愛意

  怎樣美麗而又慌亂的夜晚啊

  請原諒我不得不用歌聲

  向俯視著我的星空輕輕呼喚

  星群聚集的天空總不如

  坐在船首的你光華奪目

  我幾乎要錯認也可以擁有靠近的幸福

  從卑微的角落遠遠仰望

  水波蕩漾無人能解我的悲傷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

  

  所有的生命在陷身之前

  不是不知道應該閃避應該逃離

  可是在這樣美麗的夜晚里啊

  藏著一種渴望卻絕不容許

  只求只求能得到你目光流轉處

  一瞬間的愛憐從心到肌膚

  我是飛蛾奔向炙熱的火焰

  燃燒之後必成灰燼

  但是如果不肯燃燒往後

  我又能剩下什麼呢除了一顆

  逐漸粗糙逐漸破裂

  逐漸在塵埃中失去光澤的心

  

  我於是撲向烈火

  撲向命運在暗處布下的誘惑

  用我清越的歌用我真摯的詩

  用一個自小溫順羞怯的女子

  一生中所能

  為你準備的極致

  在傳說里他們喜歡加上美滿的結局

  只有我才知道隔著霧濕的蘆葦

  我是怎樣目送著你漸漸遠去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當燈火逐盞熄滅歌聲停歇

  在黑暗的河流上被你遺落了的一切

  終於只能成為

  星空下被多少人靜靜傳誦著的

  你的昔日我的昨夜】

  

  2、桐華的小說

  

  《大漠謠》:

  【「楚越相近,但言語不通,楚國鄂君坐舟經過越國,河上劃舟的越女見之傾心,奈何語言不能說,遂唱了這首歌,鄂君聽懂了曲意,明白了越女的心意,笑著把她帶回家。」霍去病娓娓講述著這段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故事。】

  

  為什麼說這種最能滿足少女們粉色心的基調是誤讀呢?很簡單,它根本不是講異性戀的,而是著名的同性戀典故。

?

  誤讀二、以各位同性戀男子、腐女為多,認為它僅僅只是講述同性戀。

  

  當然,它確實跟同性戀有關,證據是越人歌的原始文本——漢代劉向《說苑》卷十一善說篇:

  

  【襄成君始封之日,衣翠衣,帶玉劍,履縞舄,立於游水之上,大夫擁鍾錘,縣令執桴號令,呼:「誰能渡王者於是也?」楚大夫庄辛,過而說之,遂造托而拜謁,起立曰:「臣願把君之手,其可乎?」襄成君忿然作色而不言。庄辛遷延沓手而稱曰:「君獨不聞夫鄂君子皙之泛舟於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極囗(原字為上艹下兩)芘,張翠蓋而檢犀尾,班麗袿衽,會鐘鼓之音,畢榜枻越人擁楫而歌,歌辭曰:『濫兮抃草濫予,昌枑澤予昌州州,飠甚州州焉乎秦胥胥,縵予乎昭,澶秦逾滲,惿隨河湖。』鄂君子皙曰:『吾不知越歌,子試為我楚說之。』於是乃召越譯,乃楚說之曰:『今夕何夕兮,搴中洲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頑而不絕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於是鄂君子皙乃揄修袂,行而擁之,舉綉被而覆之。鄂君子皙,親楚王母弟也。官為令尹,爵為執圭,一榜枻越人猶得交歡盡意焉。今君何以逾於鄂君子皙,臣何以獨不若榜枻之人,願把君之手,其不可何也?」襄成君乃奉手而進之,曰:「吾少之時,亦嘗以色稱於長者矣。未嘗過僇如此之卒也。自今以後,願以壯少之禮謹受命。」】

  

  這故事是說楚國襄城君年輕受封【古代王子受封都很早,比如漢武帝的兒子們很早就被打發去了封地】,站在船上,翠衣玉帶,衣袂飄飄,風姿照眼,大夫庄辛情迷心竅,傾慕不已,就勾搭說:「我可以和你手拉手么?」看官,古時尊卑上下分明,君臣界限儼然,和現代人勾肩搭背、隨意笑鬧大不同,有整套周制禮儀約束,這要求拉小手的舉動非同尋常,顯然是挑逗,襄城君立刻拉下臉給他怒色看,但庄辛心色心不息,迂迴勸誘,舉了楚國古代典故鄂君子皙怎麼和越人好上的故事給他聽,意思是:你是王的兒子,鄂君也是王的兒子和兄弟,同樣都是在船上遊覽風光,同樣年輕美麗,使人一見鍾情,但我是大夫,越人只是划船的,鄂君都肯放下身份去和卑賤的平民大被同眠,交換盡意,何況你我呢?

?

  請仔細看《說苑》,這是一個同性戀的追求過程。文中「越人」不是「越女」,而是「榜枻」——船夫。引用者庄辛事發時正在表示對一個年輕男孩的愛慕,為了說服漂亮的安陵君同意把小手給他捏著,舉出這例子而追求成功。一個男人要握另一個男人的手,在古代地位森嚴的頂級社會環境中,這不是一個普通事件,於是庄辛講了一個地位更為高貴的男人接受一個地位更為卑賤的男人的愛的故事,來示意襄城君接受他的示愛並不可恥,而襄城君的反應也證明了這是一個同性戀的故事。

?

  請問,一個異性戀者追求女人時會去講男男愛的故事來說服她嗎?反過來,一個同性戀者在追求男人時會講異性戀的故事來說服他嗎?為了讓襄城君打消顧慮,庄辛必然會將一個男人接受男人的故事來告訴他,男子相愛並不可恥,高貴者被地位低下者所愛也並不可恥,因此王子既然連船夫的愛都能接受,何況一位大夫呢?可以發現,這個故事和襄城君的當下狀況非常相似,都是高位美麗的男子被地位低下者追求,考慮到古代追求美男子的目的類似古希臘成年男子追求美少年,也就是說,被追求者是要做好被壓倒的準備的。這在古代倫理下是一種屈辱,古代的同性戀大多是有權勢的一方追求地位較低的美少年,帶玩弄成分,所以襄城君起初是作色的,但聽了這個例子後,打消了顧慮,同意委身於這個年紀比他大而且地位相對較低的男子。

?

  在春秋戰國等時代,女人在江河上唱歌划船,被男人青睞的故事很多,但為什麼別人不會認為是同性戀故事,而單單這故事被看作了同性戀故事呢?而且別的故事寫時都會寫清楚是「XX之女」,而這故事卻只寫「越人」。比如晉國趙簡子與夫人女娟就是在趙河的津流上遇見的,她的身份就是津吏之女,操槳時唱了一首《河激》,「彼阿兮而觀清,水揚波兮杳冥冥。禱求福兮醉不醒,誅將加兮妾心驚。罰既釋兮瀆乃清。妾持楫兮操其維,蛟龍助兮主將歸,浮來棹兮行勿疑。」從而贏得了趙簡子的心。這個故事的敘述文本中對划船者強調為「女娟」,而鄂君故事文本中則是「榜枻越人」,前者並無職位身份,強調女性,後者強調職位,正符合中國文言文中對男子性別不特殊強調的習慣。而且,古代女子是不能正式擔任官府職位的,只有男子才可以擔任,作為船夫,跟紅樓夢裡賈府的家人一樣,都是有專職的,不可能讓毫無職位的船娘來擔任,因此,「榜枻」很可能不僅是一個簡單的通稱——船夫,同時也是王子府邸或者該河流管理當局下轄的划槳者專職稱呼,正如「津吏」一般。

??  而且,春秋戰國時男人看上男人雖然不是太尋常,但也不算多麼驚天動地。當時的倫理道德之網沒有現代嚴密,比如子都,心腸狠毒,但容貌極美,得到了包括孟子在內的讚美(《孟子》曰:「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詩經也直白:「不見子都,乃見狂且。」(詩經? 鄭風 ?山有扶蘇)那時代美貌可不受道德束縛。遇到美色時,對著國君都敢起心思。

?

  《晏子外篇.景公欲誅羽人晏子以為法不宜殺第十二》曰:景公蓋姣,有羽人視景公僭者。公謂左右曰:「問之,何視寡人之僭也?」羽人對曰:「言亦死,而不言亦死,竊姣公也。」公曰:「合色寡人也?殺之!」晏子不時而入,見曰:「蓋聞君有所怒羽人。」公曰:「然。色寡人,故將殺之。」晏子對曰:「嬰聞拒欲不道,惡愛不祥,雖使色君,於法不宜殺也。」公曰:「惡然乎!若使沐浴,寡人將使抱背。」這可以看做是鄂君接受船夫之愛而紆尊降貴尊的故事的先聲了。該事件就是,齊景公因貌美遭遇小官員(職位為羽人)色迷迷的盯視,抓來問怎麼回事,那人老實坦白了賊心賊膽,景公勃然大怒命令把人處死,晏子聽說立刻跑來,拿了一套順人慾的理論訓他,他就從了,安排那個色色的傢伙服侍他洗澡,具體洗澡幹了什麼就沒記載了。

?

  連堂堂齊王都能接受這種被同性愛慕的事,何況鄂君只是一個王子。在被明白宣示愛慕的情況下,考慮到晏子的論據「拒欲不道,惡愛不祥」,發生點什麼也不奇怪。那時風氣似乎是應當對愛慕做出適當回應。所以一經解釋,齊景公就回應得很爽快,鄂君也是,襄城君也很乾脆,沒有再多做什麼心理建設,就直接搞到一起去了。這顯然跟現代人熟悉的愛情模式無關,雙方彼此並無細緻的了解溝通過程,只是一方單相思地傾慕,另一方慨然回應,但這回應是出於當時的貴族禮讓習氣,還是出於兩心相應的愛情,就是兩回事了。畢竟,在有的年代裡,貴族好弄風雅,好搞一些常人匪夷所思的所謂風度,比如英國男子見妻子與姦夫在床,面色不改而禮貌致歉退出等,都是這種自以為高貴的風格。從這幾個事例看,被追求者與其說是出於感情和性向、不如說是出於社會習氣和禮儀,而接受了對方的愛。

?

  就故事的可信度而言,一,來自劉向,這位大手的歷史可靠性不差。二,襄城君和庄辛都是本國人,對幾百年前的事情應該熟知。三,他們說的是本國典故,又是同一階層和祖先的故事,又受過高等文化教育,應當了解其真假,而庄辛提出此事後,襄城君就再無異議,顯然也熟知這故事的可信度,否則他大可以反駁「胡說八道」而拒絕庄辛。但他沒有反駁,顯然在他的立場來看,這事也確實存在,無從反駁,而這故事也提醒了他,要對愛慕者給予回應,才是當時流行的社會禮儀或者習俗、風氣,所以他乾脆地遞小手,並直白地答應了對方的愛戀。因此,無論從任何角度看,這都是同性戀典故。但,只是同性戀故事么?或者說,它是否真是一個愛的故事呢?

?

?  誤讀三,以只愛讀八卦的大眾為多,認為這是一個一見鍾情一拍即合皆大歡喜的愛情故事。

  

  無論認為它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故事的,都認為是一個美好的一見鍾情然後遂願的故事,但,這是否真那麼美好?這就要考據鄂君子皙是什麼人了。

?

  鄂君子皙正如魏晉南北朝時代的清河王一樣,是一位貌美兼心美的賢王,然而同樣地命運不幸,清河王被逼和嬸子通姦,被政敵殺害,子皙卻是因大哥去世,三個兄弟爭奪王位,他作為唯一沒有爭奪的老四,被三哥強行任命為令尹,五弟逼迫,和三哥一起投繯自盡。他生活在春秋後期楚共王、楚康王、楚靈王時期。即《左傳》中的令尹子皙,是楚共王熊審之子,楚康王熊昭、楚靈王子圍、新楚王子比的同母弟,楚平王棄疾的哥哥。他姓羋名皙,因是王子,人稱公子皙,子皙,或名子晰,又名黑肱,官尹,爵為執圭。所封之地為鄂邑。劉向《說苑?善說》曰:「鄂君子皙,親楚王母弟也。官為令尹,爵為執圭」。

?

  他是一個悲劇的娃,他爹楚共王在位31年,死於公元前560年,大概這時候他已出生了,他爹去後,由大哥即位,即楚康王,他在這個時代成長,培養出了與王室其他兄弟所不同的美好品德,以至於引起了外國使者蘧伯玉的重視,以下是《說苑》中他的品德故事:

  

  【蘧伯玉使至楚,逢公子皙濮水之上,子皙接草而待曰:「敢問上客將何之?」蘧伯玉為之軾車。公子皙曰:「吾聞上士可以托色,中士可以託辭,下士可以托財,三者固可得而託身耶?」蘧伯玉曰:「謹受命。」蘧伯玉見楚王,使事畢,坐談話,從容言至於士。楚王曰:「何國最多士?」蘧伯玉曰:「楚最多士。」楚王大悅。蘧伯玉曰:「楚最多士而楚不能用。」王造然曰:「是何言也?」蘧伯玉曰:「伍子胥生於楚,逃之吳。吳受而相之。發兵攻楚,墮平王之墓。伍子胥生於楚,吳善用之。釁蚡黃生於楚,走之晉,治七十二縣,道不拾遺,民不妄得,城郭不閉,國無盜賊,蚡黃生於楚而晉善用之。今者臣之來,逢公子皙濮水之上,辭言『上士可以托色,中士可以託辭,下士可以托財,三者固可得而託身耶?』又不知公子皙將何治也。」於是楚王發使一駟,副使二乘,追公子皙濮水之上,子皙還重於楚,蘧伯玉之力也。故詩曰:「誰能烹魚,溉之釜鬵,孰將西歸,懷之好音。」此之謂也。物之相得,固微甚矣。】

  

  從文中看,他雖有賢德,然而不為世所知,也不為兄長重視,直到衛國使者蘧伯玉來訪,王才知道了他的賢德及才能而將他從濮水之上追回來重用。蘧伯玉,名瑗,字伯玉,謚成子。是春秋時代著名的賢臣,和孔子長期交好為摯友,曾留宿孔子長達九年之久,以他的政治眼光和鑒賞能力,能如此稱讚公子皙,將其與伍子胥、蚡黃等古之賢臣相提並論,可見稱許之高,對其的品德也極為信賴。從這點看,這位王子的品德美才能高是無疑的。而之前他雖有才德,卻不為王所知且重視,也很好理解,兄長們在上,他身為老四,無論如何也不能掐尖了以招猜忌,只能守分從時,韜光隱晦。但金子終是要發光的。因此賢臣來使,不提他人,單提公子皙。另一方面,蘧伯玉深受孔子影響,他所推崇的是儒家謙謙君子之流,他之所以看重公子皙,也應該是因為公子皙具有禮法君子、儒家君子的才德。所以,大體上,可以勾勒出公子皙的性格和理想了,重禮儀,美風雅,謙謙進退,講究道德治理,正是從周公到孔子一脈相傳所推崇的那類理想人物。這一點不但成就了他的賢德,也造就了他的悲劇。

?

  公元前560年,他的父親楚共王羋熊審去世。楚共王今天大家可能不熟悉了,在現代人看來,他最著名的事迹是和男寵安陵君的風流韻事。但他在女色分明也沒閑著,生了五個兒子。為了決定傳位問題,他派祭司手執玉璧,前往祭祀楚國的各大山川,日後日本為了統一全境,也曾派了一位公主作為齋宮聖女,遍祭日本各大山川,跟這個儀式有異曲同工之妙。大概古代的祭祀真有法力,等祭祀了一圈全國名山大河回來後,楚共王就讓人秘密把玉璧藏入宗廟,讓五個兒子按長幼順序前往叩拜祖先,長子膝蓋跪上了玉璧,次子胳膊碰到了玉璧,三子比和四子皙都沒有碰到,五子棄疾雖然年幼,由人抱入,但兩次祭拜時,都碰到了玉璧。那時候,公子皙的悲劇命運可能冥冥中已是天意註定。他無心爭奪王位神器,但身在王室,位於漩渦之中,不可能獨善其身,縱有美德,也只能當炮灰了。這個背景,就是越人歌的沉重色調之所由來。

  前559年到545年,子皙的大哥羋熊昭即位,為楚康王。在位期間國泰民安,國家霸業大成,不遜色於當時聲勢最盛的齊國。楚康王去世後,由其子楚郟敖即位。四年後【前541年】,子皙的二哥子圍用束冠的長纓趁這個侄兒卧病時將其勒死,登基為楚靈王。楚靈王是著名的暴君,那些讓人民唾棄萬分的暴力昏亂故事就不提了,只談談趣味點的。著名的「楚腰」典故就出自楚靈王乾的事。楚靈王是如此地喜歡細腰,導致倒霉的臣子們天天只能吃一餐,屏息收腹,束緊腰帶,扶著牆,象小腳女人一樣慢慢站起來,才能保持身段,跟後世美國南方貴族女郎束腰的手法一模一樣,具體過程可參考《飄》里郝思嘉是怎麼乾的。《戰國策?威王問於莫敖子華》和《墨子?兼愛篇》皆曰:「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這確實能令人囧囧有神。和後世將之轉換為異性戀故事、引申為「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不同,楚王好的是貴族男子(士)的細腰,考慮到楚國貴族男子直到屈原時代都喜好奇裝異服、佩香戴玉地打扮,具有同性戀風氣的習俗,楚靈王愛的是男同志,細腰的美麗男兒,這導致了全國男人的時尚為之一變,韓非子就曰「楚王好細腰,國中多飢餓」。

?

  可以想見,在這種風氣下長大的公子皙雖然品德高貴美好,不爭權奪利,但在服裝打扮上也必然講究審美,而他也肯定被餓出了纖細的腰肢和美麗的身段,但,也多半被餓得面黃肌瘦。如此下去,肯定成不了越人歌里被深情愛戀的美麗王子,幸好,解脫的日子來了,他的三哥公子比和五弟公子棄疾受不了壓迫,找他一起商議,本來,以公子皙那種接近正統儒家的思想來說,肯定不願意以臣叛君,但在政敵觀從的逼迫陷害下,子皙進了圈套被迫參與。三人共同發動軍變和民變,推翻了楚靈王。這一年是公元前528年,楚靈王在眾叛親離、人民痛恨中被逼死,但災難並沒有結束,在短暫的時間內,公子皙也走向了人生末路。

?  公元前528年是楚國的大動蕩之年,5月,公子比趁著楚靈王駐兵乾溪(今安徽毫縣境)與吳國交戰之時,內與公子皙、公子棄疾結盟,外依陳、蔡諸國支持,殺入郢都,楚靈王的兩子被殺,公子比登基,號稱訾敖,任命子晰為令尹、棄疾為司馬。但棄疾顯然更長於陰謀詭計,在倒楚靈王的時候,就是他派人至乾溪,向軍隊宣傳投靠新王的好處及跟隨舊王的懲罰,從而擾亂軍心,使靈王淪落得無人跟隨。由於當時楚靈王死在民間,死亡消息還沒有傳開,公子棄疾就在郢都造謠,宣稱靈王大軍將至,即將兵臨城下,捏造各種假象逼迫子比與子皙,子比是個忠厚人,明知道弟弟陰險,也不忍手刃兄弟,而子皙是位道德君子,更不擅長陷害人的那套,結果被逼於5月17日(前528年6月18日)夜雙雙投繯自殺,棄疾繼任楚王,史稱楚平王。楚平王也不是好東西,見秦國來和他兒子太子建成婚的公主美麗,就殺子奪媳。楚國之衰,起於他的手上。

?  現在,我們終於可以提到越人歌發生的時間了,根據專家研究,越人歌應該就是發生在公元528年這短短的子皙擔任令尹時間內,這段時間非常短暫,只有十多天。當然,也有人說,郢都大亂,內憂外患,他如何有心思去河上泛舟?但只要用心理學一推就知道了。人在面臨被迫死亡之前,恰恰會去回憶留戀美好的東西,拚命找尋那些值得愛的光景,所以,在決心自殺前的那幾天,子皙會去河上泛舟,跟自己的人生做最後的告別,也並不奇怪。這也導致了他聽到船夫的歌聲後格外動心,又感動得極為深切。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臨死前聽到別人不帶任何功利地告白的。

?

  船夫的心理看似複雜,但其實很單純,仰慕著雲端上的人物,看到的是表面的光彩,國家大事他不知道,王子的煩惱他不清楚,他看見的是王子的光彩與笑容,眾人環繞、華服靚飾的燦爛明亮。而這明亮,使從外國來的語言不通的年輕小夥子單純地仰慕著,唱出了民歌調子的情懷,正如那陝北信天游,正如江南水鄉調,只是一曲動心,單純地唱著他眼中王家氣派的華美、王子氣度容色的美好和戀心的甘美。當然,能夠忘記政治與身份問題,如此衝動地沉溺於愛情,在貴人面前無顧忌地歌唱的,必然是個年輕人。

?

  此時的公子皙應當是三十來歲的人了。考慮到他是第四子,而他的父親楚共王只活了區區40歲,在決定下任王時,他的幼弟棄疾還只是一個被抱著進宗廟的嬰孩,他的年齡不可能比棄疾太大,所以,他很可能只有33-35歲。根據楚國貴族好打扮、美鳳儀、精於保養的特徵看,公子皙此時的容貌應該依然俊美年輕。而船夫身份低下,日日經受風霜雨露,又遠赴異國當民工,即使年輕,也相對老相,而相反王子年齡雖長,但保養得宜,氣度出眾,相貌秀美,看起來應當比船夫更為年輕。對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我讀大一時遇見小學同班同學,該人初中畢業就出去做小攤販,看來至少二十七八,而我當時的相貌明顯比其小了十年。何況公子皙作為一位傳統君子人物,養氣功夫應該頗佳,心境平和的人老得也慢。所以,無怪乎他被船夫愛上了。

?

  但是,他的心態應當比船夫成熟得多了。此時家國混亂,二哥下落不明,城中人心惶惶,大軍日日進逼,五弟領著一幫手下日日逼迫,三哥又束手無策,眼看他回天無力,雖然當了令尹,但棄疾卻一手遮天控制了內外。在這種情形下,他就算不想死,也必然會被逼死。親人間多年來的自相殘殺和倒行逆施,如此明顯地違背他道德觀和理想,而身前逼迫他的是臣子們遞上來的虛假戰報,二哥在前,身後逼迫他的是五弟的政治勢力,好借著他的頭顱上位。從被拖入叛亂到此時擔任令尹都是逼不得已,這種灰心喪氣和人生理想全部毀於一旦的絕望是他人無法理解的。而下定了決心自殺——或者「被自殺」,畢竟當時五弟已隔絕了城內外消息控制了他和三哥身邊的人,想置他們於死地也很容易,明知自己唯一的下場就是很快到來的死亡,他放舟於河上,苦中作樂,求得最後的歡愉,這種心情該是如何的複雜而難以為外人言說。

?

?   這個在手足血親自相殘殺中窮途末路,明明風華正茂、年輕俊美、高才美德卻面臨死亡的王子,捨棄尊嚴和貴族、王子的驕傲,去滿足一個粗陋的異國船夫的愛慕,那是一種何等的悲劇與心傷絕望?若非自盡在即,來日無多,王子怎可能委身於船夫?在他們五兄弟中,他是唯一一個沒去爭奪王位的人,連王位他都不稀罕,何況其他?其高潔之處,堪比古代賢人,這種有操守、有夢想的人卻寧願自污而委身於一個船夫。子皙如此行為,顯然是來日無多,行此一善,算是為那個可憐的單純的仰慕者留一個想念吧,也正因此,他以另類的方式留在了歷史的記憶中。他的悲劇色彩,類似莎翁筆下的哈姆雷特王子。哈姆雷特在血親的陰謀詭計、自相殘殺中拷問自我,找不到出路,最終以半自殺的方式死去。公子皙也同樣在血親的自相殘殺中自盡。他雖無罪無辜,卻必須在陰險的計謀和冷酷的政治之前成為犧牲,不過短短十餘日的令尹生涯,他就帶著年輕美好的身軀死去,只留下船夫和人民傳頌此事,宛如天際流星般照耀過四周一瞬的生命。

?

    對這個故事,我從來不認為是愛情,也無關性向,只是人在絕望時溫柔的憐憫,企求對世界留下唯一一點驚喜。估計百姓們也憐憫著他的死和他的美,於是傳唱了這歌和這故事,永遠記住他那乘青翰之舟,張翠蓋,會鐘鼓之音的風流俊雅和他最後的瘋話,而那船夫在驚訝於那天降的艷遇和王子的委身後就被歷史遺忘了,他是如何看待之後王子的自盡,誰也不得而知。畢竟,故事裡從沒提過船夫的結局,而王子的死卻是史書所記載了的。就在公元前528年農曆5月17日那天,鄂君子皙和他的三哥一起上吊自殺,以生命鋪就了五弟的登基之路。他曾是濮水上能令外國使臣震驚的治世君子,也曾是王城中努力束腰的年輕臣子,也曾是無奈捲入叛亂的王弟,也曾是在新波中捨身下降的華美王子,他的生命曾緘默過,蘊藏過,期待過,但也開放過,燦爛過,憂鬱過,在他豐富而完整的一生中,借著一首從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歌,和一個言語不通、心思各異的路人交集了剎那,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寫完這些後,我抬眼望天,窗外沉沉黑色,夜色如堵。有大悲於世,而不得出。我為二千年前一個懷才不遇、最終走向自絕的人悲傷,如同我為有史以來所有不幸的人悲傷一樣,正如歌中所唱:「……心幾頑而不絕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誰又能明白誰呢?無論我們是誰,生活在什麼時代,我們所能擁有的,不過是各自的命運和各自的孤獨而已,而這種孤獨,即使偶然相加,也不可能成為一份溫暖,孤獨的仍自孤獨,如同天空永恆的星,但海德格爾說過:「向一顆星而行,唯此一星。」我想,也許這就是越人歌唯一的意義,哪怕我們不懂對方的語言,無法在即使陽光燦爛的河流上看清對方的心,但我們仍是要去尋找星的,因為那是生命、命運沉重壓迫下唯一的光明。


推薦閱讀:

愛情定律 女性別誤讀
被歷史誤讀的史可法

TAG:轉載 | 絕望 | 誤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