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拿得住你么?--如何與孩子立規矩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過於溫柔的我
在學習正面管教之前,我看過很多的育兒書,知道對孩子發脾氣不好,也知道要給孩子自由,給孩子無條件的愛。所以我會用語言和肢體動作跟孩子表達很多的愛,我和威威的關係始終很親昵,我幾乎不會沖他發脾氣和生氣。可隨之帶來的後果是,我常常拿我的孩子沒辦法。用老人的話說,就是這個孩子「拿得住」我!
學習正面管教之前,他一哭一鬧,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我會把他抱起來安慰他,希望他不要哭,但最終導致的結果,並不是他哭的越來越少,反而越來越多。所以,每次當他劇烈哭鬧時候,就會看到一個抱著他,愁眉不展又束手無策的媽,自己臉上的表情也快要哭了。
這個時候,老公實在看不下去了,會一把從我懷裡搶過哭鬧的孩子,把威威抱到小屋準備好好「管教他」,還要把門反鎖上,不讓我進去。當我佇立門外聽到老公大聲教訓孩子的聲音,孩子更加撕心裂肺的哭,我的心都快碎了,心急如焚,抓狂、無奈甚至無助的感覺都要把我逼瘋了!
直到威威在爸爸嚴厲的教育下,掛著眼淚,抽泣著出來,我會一把搶過孩子,緊緊的抱著他,希望給他更多的溫暖,來彌補爸爸的嚴厲帶給他的傷害。老公,則會望著我的背影,長嘆一聲,無奈的離開。
於是,家裡的惡性循環就這樣周而復始,我對孩子越溫柔,爸爸就越嚴厲,希望給孩子樹立更明確的規則。爸爸越嚴厲,我就希望給孩子更多溫柔,來彌補嚴厲給孩子帶來的心靈傷害。
孩子也漸漸變得膽小、敏感,遇到一點點小事就哭,別人輕輕碰他一下他也哭,東西掉地上了,他不撿起來,而是看著我哭。爸爸覺得這都是我對他過於溫柔帶來的嚴重後果,導致威威一點都不像個小男孩。
我要更堅定
當我開始學習正面管教,並成為一名正面管教家長講師,我開始越來越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我太缺乏「堅定的態度」了,我的孩子不知道媽媽的「健康界限」在哪裡,所以,他甚至覺得我就應該完全聽他的,他拿得住我!
我以為自己不發脾氣,不生氣的對待他,是給他愛和自由。但事實上,我壓抑了自己的感覺,因為要憋住不對他大吼大叫,把我自己搞到痛苦不堪,嚴重內傷!
正面管教課堂有一個活動,叫「溫柔和堅定並行」,會讓家長找到自己的定位,籠統的說,你會是一個「溫柔大于堅定」的媽媽,還是「堅定大於溫柔」的媽媽。很明顯的,我是一個「溫柔大于堅定」的媽媽。我明白溫柔的重要性在於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讓孩子體會到無條件的愛,體會自己的價值感。我也在努力這麼做。但我不明白的是「堅定」的重要性在於尊重自己和不同情況的健康界限,讓孩子體會到穩定清晰,體會到安全感。
但我要怎麼做?難道像爸爸那樣更嚴厲的對待他么?那不是我想要的方式,我希望找到的是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
我決定從堅定的語言做起,找到自己溫柔和堅定的平衡點。
不再「救」孩子
孩子又因為一點小事兒無端哭鬧,我不再第一時間衝去「救」他,而是陪在他身邊,跟他說:「媽媽知道你可以用哭鬧以外的方式表達你的想法,媽媽不走,我就在這裡,等你準備好了再跟我說吧。」
當我陪在他的身邊,不著急「共情」,我反而能更好的「感受」到他。
他不哭了,站起身來,我這時才問他:「你願意跟我談談剛才的事兒么?你剛才的感覺是什麼?又為什麼哭呢?」
才3歲的小人兒,都能非常理智非常準確的說出他的想法、感受和決定:「剛才我的書掉地上了,我夠不著,我就哭了。你不幫我撿,我就生氣了。然後,我就一直哭一直哭。」
「然後呢?」
「然後,我哭一會就不哭了,自己把書撿起來了。」
「那你生氣么?」
「剛才生氣,現在不生氣了。」
「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呢?」
「我自己撿起來好啦!」
「那你想要媽媽幫忙的時候要怎麼跟媽媽說呢?」
「我好好說。」
很慶幸,我沒有一遍遍的催促孩子,「你不要哭,好好跟我說!」(這樣不是堅定,是強硬)孩子因為我始終保持的態度,既尊重自己又尊重孩子,很快的就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找到溫柔和堅定的平衡
老實說,堅定真的不容易,特別是對於我這樣一個習慣了過於溫柔的媽媽來說。
比如我很明確的跟孩子說明:「咱們約好了5分鐘後回家,現在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必須回家了。」
孩子的第一反應是生氣,大哭!——「我不要回家!沒到5分鐘!」
如果是以前,我可能就會妥協:「那好吧,你說,你想再玩幾分鐘?」然後,這個5分鐘可能就會變成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最終的結果還是他哭著回到家。
現在,我會停下來,平靜的,真的不動怒的看著他,說:「我們約好了5分鐘,現在時間已經到了,你是想牽著我的左手回家,還是牽著我的右手?」
我也不再壓抑我自己的情緒,當我生氣的時候,我就會真實的告訴他:「媽媽現在生氣了。」有時,情況會變得更糟,他看到我生氣會哭的更凶,但我告訴自己「情況在變好之前,往往會變得更糟」,我可以接受他哭鬧更凶的結果。當我接受了自己可以生氣,反而可以花更少的時間平靜下來,然後,更冷靜的跟孩子共情,聽他的感受,一起想解決方法。
當我逐漸找到了和孩子之間的健康界限,孩子的成長也讓我刮目相看。
在學校,從剛上幼兒園時,老師告訴我,這個孩子說話像蚊子一樣,只在旁邊看著別的小朋友玩,從來不參與其中。到現在幾個月的時間,老師一見我會很驕傲的說,威威現在脫穎而出,是班上表現最好的孩子,遵守規則,上課很專註,跟所有的小朋友關係都很好,講話也很大聲,變得非常活潑。
在家裡,我也不再害怕爸爸跟威威的「小屋時間」了,爸爸還是會把偶爾哭鬧的威威帶到屋子裡「好好聊聊」,但我觀察到,這反而變成了他們父子倆的特殊相處方式,威威並沒有因此受到傷害,反而跟爸爸的關係更親密了。
當我漸漸的找到自己「溫柔和堅定的平衡點」,即更多的堅定,一個重要發現是——孩子沒有我們想像的脆弱。如果你是發自內心的想要尊重自己尊重事情的客觀情況,而不是強硬的「必須按我說的做」,孩子會明白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並且孩子的情緒和心靈成長也不會受影響。
印象很深的是在孫瑞雪的《愛和自由》里提到過自由和規則的界限。孩子的任務就是不斷的挑戰媽媽的底線,用盡各種方法,在「家」里推周圍的牆。媽媽的界限就像一面牆,如果孩子推一次,牆就「吽」倒了,你覺得孩子是有安全感還是沒有安全感呢?答案自然是沒有。孩子挑戰,就像是推這面牆,當他推一次不倒,又推一次還不倒,推多少次都不倒,孩子反而覺得很安全。這就是為什麼家裡要有規則,為什麼家長要堅定的執行共同制定出來的規則。
溫柔帶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和價值感,堅定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並給孩子安全感。當一個孩子有了價值感和安全感,他才能在此基礎上發展出更全面的自我認知,從而學會真正的自信、自愛以及自尊。
人這一生最終追求的不過就是價值感和安全感,這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陪伴孩子成長,需要的不僅僅是愛...
推薦閱讀:
※西裝是懂規矩的時尚
※買玉石擺件之前,要先弄清楚這些規矩
※婚宴座位怎麼排?敬酒有什麼講究?
※職場應酬時,飯桌上有這些規矩,不懂的話,永遠是職場小白!
※江湖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