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與高適:友誼的小船因何而翻
盛唐氣象成就了唐詩無法超越的高度,湧現出一批才情橫溢的大詩人,這其中,李白、杜甫和高適之間的友誼,實屬一段詩壇佳話。
但是後來,因為安史之亂,三位詩人的命運走向不同軌道,李白與高適之間友誼的小船,更是說翻就翻。
巨星相遇,詩酒唱和攜手同行
(李白遊山玩水圖)
唐天寶三年,李白因受權貴排擠,被朝廷「賜金還山」。對此,樂觀的他倒是看得開: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京城沒意思,那就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在去梁園的路途中,李白在洛陽遇見了杜甫,兩座唐代詩歌的高峰,在此形成了歷史性的相遇。兩人暢談甚歡後,便一起結伴東行。
行至汴州,他們又遇到了著名詩人高適。高適對於李白的才情早有耳聞,如今見到其本人儀錶非凡,心中更是陡升敬仰。
三位志趣相合的詩人會面後,便共同泛舟蓬池、尋訪夷門,在汴州遊覽一番後,他們結伴乘船順汴水東下,直達宋州梁園。在梁園居住後,三人不僅遍游宋州各地,而且以梁園為中心,北涉燕趙,南去淮泗,往來於齊魯之間。
一路行走,邊行邊歌。這三人所到之處,儘是暢快交流思想、切磋詩文、登臨憑弔、揮毫賦詩,度過了一段輕鬆愉快的歲月。
這一年,李白43歲,高適40歲,杜甫32歲。
在共同度過這段志同道合的愜意時光後,三人懷揣夢想,就此暫別。李白繼續南下吳越,去追尋心中偶像謝朓的古迹;躊躇滿志的高適則選擇奔赴西域從軍,希望能夠建立一番功業。
雖然後世頗多贊懷李白杜甫情誼,但這次三人結伴而行中,顯然李白、高適兩人,因年齡、閱歷、資歷相近,情誼更深。至此,李白與高適友誼的小船,實可謂直掛雲帆乘風破浪。
安史之亂,兩人命運大相徑庭(高適戎馬箜篌)
但是,後來發生的一切,卻讓這段難得的情誼走向危機。
玄宗後期,疏於朝政,官員貪腐成風,土地兼并嚴重,民不聊生。更致命的是,邊疆地區的節度使們逐漸權重,成為獨霸一方的軍閥,對朝廷威脅嚴重。
公元755年,范陽節度使安祿山突然起兵,一路勢如破竹,兵臨潼關直逼長安。
玄宗倉皇中逃離長安,赴四川躲難。路上遭逢兵變後,被迫縊死楊玉環。愛妃離世,心灰意冷的玄宗,將收拾殘局的任務交給太子李亨。
國局動蕩,帝王外逃,新君即位,這一系列突變,讓整個長安城陷入恐慌之中。處於中央政權外圍的人也不得安寧,被不由自主捲入戰亂紛爭中的,就有李白和高適。
不久,太子李亨在寧夏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而遠在南方的永王李璘,聽說消息之後,在手下的鼓動下,也想過一把皇帝癮,遂起兵造反。
此時的李白,因在南方遊山玩水,他沒有多想,採取就近原則,加入永王李璘幕府。
但正是這不經意的舉動,讓李白、高適的情誼面臨第一場災難。在西域接到緊急軍報後,高適策馬趕在擒王的路上。一場各為其主的爭端,就此而生。
身陷囹圄,高適拒絕營救李白加入永王李璘幕府後,李白還專門為李璘寫了一組歌功頌德的詩歌——《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希望憑藉自己的才華,在政治上能有一番作為。他想追求的,從來就是建功立業、成帝王師。
但是,李白把政治想像的太簡單了,最後也為自己的錯誤判斷付出了代價——李亨繼位後,以平叛的罪名就勢剷除了永王李璘,李白也因謀逆罪被下獄。
此時的高適,正是討伐李璘的高級將領。李白在獄中曾向高適上書,望他念及舊情放其出獄,高適置之不理,沒有回信。李白的妻子,也曾登門向高適求情,高適仍是沒有相見。
高適之所以如此決絕,是因為當時李白屬於「政治犯」,謀黨逆反,罪名實不可赦。高適出於對自己仕途的考慮,沒有利用職權之便搭救李白。傷心透頂的李白,直到肅宗大赦天下時,才被放出。
出獄後的李白,早年間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已蕩然無存,他繼續飲酒度日。同時,因對高適絕情的做法耿耿於懷,李白也將以前與高適之間的書信詩歌付之一炬。
而高適為了表明自身清白,更是早在李白入獄後,就已將他與李白的書信銷毀,且將收藏的李白詩歌也一起銷毀。
如何斬斷故緣,這一對詩人的做法,倒是出奇的一致。從此,兩人友誼交惡,終生不復言歡。
值得一提的是,高適對身陷囹圄的李白不予搭救,但是對杜甫卻幫了不少忙,不僅在經濟上援助,而且向朝廷推薦杜甫做官。
李白出獄之後,杜甫也曾多次給李白致信,但李白一次都沒有回復。對此有學者認為,出於對高適的痛恨,而杜甫又接受了高適的幫助,李白便「恨」屋及烏,對杜甫的熱情也是置之不理。所以,後人多能見杜甫詩中對李白大加讚賞,卻少見李白詩中對杜甫的隻言片語。
原本惺惺相惜的知己,就這樣形同陌路,不免令今天的我們遺憾。但是作為中國文化一個巔峰上的人物,他們共同為後人貢獻了不朽的作品。因此,我們對他們的喜愛,卻是絲毫不受影響的。
推薦閱讀:
※李白和杜甫互贈的詩有哪些(希望能得到按時間的詳細的整理)?
※大家覺得李白最狂的一句詩是什麼?_?
※假如音樂才子許嵩穿越到古代,可以和李白,杜甫,蘇軾比才華嗎?
※李白為什麼能夠讓高力士給他脫靴?「力士脫靴」真有其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