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部分知識匯總
淺論太極拳的五個基本動作(五個圈)
眾多太極拳愛好者,習拳多年,不能透徹了解太極拳套路的原本面目,深為遺憾。余習陳氏太極拳二十餘年,縱觀太極拳整個套路拳勢,皆由以下五個基本動作演化而出,反覆習練,可悟各式太極拳套路之意境,現將其演練方法和個人之心得寫出,與大家共勉!1、雙纏手圈2、 太極圈3、 開合圈4、 丹田內轉圈5、螺旋纏絲圈動作要領:虛領頂勁、舌抵上鄂、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屈膝松胯、五趾抓地要求:全身放鬆、身隨手轉,意守丹田、劃圈要圓。練習熟練後,可結合步法練習(弓步虛步等)
1、雙纏手圈 具體練法:初學者面向牆壁,雙腿蹲馬步狀,雙手按順時針劃圓;練十遍以後,改逆時針劃圓,可反覆多次訓練。2、太極圈具體練法:初學者面向牆壁,雙腿蹲馬步狀,雙手右上左下順時針劃圓;練十遍以後,改左上右下逆時針劃圓,可反覆多次訓練。3、 開合圈具體練法:初學者面向牆壁,雙腿蹲馬步狀,雙手交*於腹前,同時上開左右劃圓(右手順時針,左手逆時針)練十遍以後,改下開左右劃圓(左手順時針,右手逆時針).可反覆多次訓練。4、丹田內轉圈具體練法:右懶扎衣狀,雙手同時順時針劃圈.要點:右手順時針劃圓,左手貼腹前順時針劃圓,練十遍以後,改左懶扎衣狀,雙手同時逆時針劃圈,要點:左手逆時針劃圓,右手貼腹前逆時針劃圓.
5、螺旋纏絲圈具體練法:雙腿弓馬步(三七開),雙手順時針划上弧外掤後捋,重心後移,變雙手划下弧,下按前擠,重心前移.如此反覆循環.十遍後,相反方向練習..拳勢舉例:穿心肘:雙纏手圈、太極圈、開合圈、丹田內轉圈、螺旋纏絲圈皆可演化穿心肘太極拳整體動作中的要求,也叫做鍛煉要領。各派太極拳雖各有其具體特徵,但其鍛煉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練太極拳時,始終要保持心平氣和,始終要「松靜」,身體要端正自然,百會穴同會陰穴要始終保持垂直,避免挺胸、凸肚、低頭、彎腰、弓背、翹臀等現象;呼吸要自然,逐漸運用腹式呼吸,始終保持腹實胸寬狀態,轉動時也不要破壞身正體松、腹實胸寬的狀態,使身體下部穩重、上部靈活。練拳時始終要精神集中,用意指導動作,動作要輕鬆柔和,不可用拙力;動作上要弧形旋轉,逐漸做到各個關節和肌肉群都能一動無有不動,動作協調連貫,綿綿不斷;姿勢和動作,處處要求圓滿,不使有凹凸缺陷之處。要以腰部的軸心運動為綱,腰部要松沉直豎,不軟塌,不搖晃,微微旋轉,帶動四肢運動。頭要正直,虛靈上頂;目光要隨著主要的手轉動;頸項要隨著目光轉動,松豎而不僵硬;口唇要自然閉合,下頜微微里收,舌尖上卷輕抵上顎,使唾液的分泌加強;養成呼吸以鼻的習慣,這樣能在練拳時喉頭不致感到乾燥。肩要松沉,肘要松墜且微屈;腕部靈活有力,指要舒展;要含胸,即胸肌要放鬆,胸腔微向內含,不凹不凸;要拔背,即背肌要放鬆,脊柱要節節松沉直豎,背脊大椎穴微有鼓起上提之意,使部分皮膚有繃緊的感覺。「含胸拔背」有助於「氣沉丹田」,能使腹部在放鬆狀態下極為充實。兩腿要分虛實,胯根要鬆開,膝關節始終要保持微屈。動步出腿,須將重心先坐穩於一腿,胯根微向內收,身體中正且微向下蹲,然後另一腿緩緩伸出;過半路才身體略為站高(但不可顯示忽高忽低的現象)。隨著重心的緩緩移轉,兩足交替支持重心,以保持全身的平衡。做到每勢定式似停非停時候,腰要在松沉直豎中略有下塌之意,脊柱節節往下松沉,大椎微有鼓起上提之意,使有上下對拉拔長之勢。胯根要撐開撐圓,意注要上貫指尖,下貫足尖,胸部寬舒,腹部松靜而充實。要松肩墜肘,手臂要有往外延展膨脹而又微向下塌的意思,使內勁逐漸增加,輕靈沉著而不犯飄浮或僵滯的毛病。目光經由主要之手的中指(或食指)前視,眼神要照顧上下兩旁;耳要靜聽身後,內勁只能貫到九分,神氣要貫到十分。肩與胯要保持垂直,肘與膝要上下相應,手指尖與足趾尖上下相應;前手指尖與後手指尖遙想呼應,前足趾尖與後足趾尖遙想呼應;上下、左右、前後互相呼應合住。外形上要求自然合住,神氣尤須先行合住,開則俱開,合則俱合。姿勢要圓滿、舒展、嚴正、不散漫、不萎縮。架式開展的要做到在開展中不顯得散漫,加工緊湊的要做到小中見大,不顯得萎縮。立身要中正,精神要蘊蓄。凡逢前手指尖上對鼻尖,下對足尖的姿勢,術語稱作:「三尖相對」。任何姿勢,必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術語稱作:「外三合」。每一姿勢的起承轉合,著著連貫,處處合住,其中主次先後,要細心體會,辨別清楚,尤其在動作中間不可有停頓之處。內外、上下、左右、前後要協調一致,不先不後,要做到「上下相隨」、「一氣貫串」、「一氣呵成」。練拳時一個姿勢要接著一個姿勢,要滔滔不絕,連貫圓活,愈練愈松愈慢(慢以氣勢連貫,呼吸自然,動作不停斷為度,過慢則神氣散漫,周身有呆像),使呼吸逐漸加細、加深、加長、加均,內臟逐漸充實,腿力逐漸穩固,體力逐漸增強。練太極拳的「心法」,可以抽象地概括為「靜、松、正、圓、舒、勻、輕、穩」八個字。靜是屏除雜念,精神集中;松是內外放鬆,暢通氣血;正是端正不偏,不俯不仰;圓是旋轉柔順,內外協調;舒是大不散漫,小不萎縮;勻是快慢均勻(陳氏太極拳須快慢相間),緩急從心(初練太極拳時,動作不論快慢,不失其「等速性」,謂之勻);輕是舉動輕靈,不僵不滯;穩是虛實變換,處處穩重。架子分高、中、低三種。架子高你要根據練習者的體力條件和熟練程度來決定。太極拳運動量的大小,決定於架子的高低和快慢,高而快的練法運動量小,低而慢的練法運動量大。運動量的增加要循序漸進,並根據進展情況及時加以調整。練整套拳時,在開頭確定了高、中或低的架子以後,就要始終保持一個水平,不要忽高忽低。要求提高技術水平,而體力條件許可的人,應逐步提高運動量,不應滿足於輕鬆舒服的練法。輕鬆的練法是療病保健的練法,對提高技術水平幫助不大。提高運動量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要把胯根的高度放低(胯與膝平的練法,膝關節負擔量極大),運動中保持一個水平,不忽高忽低,不偷巧借力,速度要慢而勻,虛實變換要分清、落實,特別是在每逢動作轉換時,要把胯根內收放低,身微下蹲而姿勢保持中正,這樣腿力能特別增強;另一種是把拳套一次接連練習兩遍、三遍、四遍以至十遍(以陳氏太極拳為例,傳統的下苦功練法是一次連續練十遍,其時間約為一小時二十分鐘),並注意練法的正確性。這兩種練法可以並用,也可以單用,因人而異。過去有些老拳師,日練三次,每次十遍,堅持了二十年之久,故其功力深厚,精微巧妙,獨步一時。凡是經過傳統的勤學苦練的方法,技術上、水平上及功夫上都有出類拔萃的成就。合 步 推 手(定步)合步推手的步法與第一種推手挽花的步法相同。先立正站立,雙方同上右腳,兩腳橫向相對,相距15厘米左右,同時雙方右臂伸出綳起,手腕相接;雙方左手均撫於對方右肘外側。目視對方.然後甲方領勁微向前,重心前移,松左胯,身微左轉;乙方隨甲方綳勁微後履,重心略後移,松右胯,身微右轉,甲方隨乙方履勁,身體微右轉,右臂用擠勁走下弧向上綳於乙方左臂下,同時左手在身體右側按住乙方左手腕。與此同時,乙方重心後移,身體微左轉,左手鬆開甲方右肘接甲方左手,右手鬆開甲方右手接甲方左肘變勁上動不停,乙方用按勁按甲方。甲方身體微左轉,重心後移用勁上履,將乙方按勁引空。乙方被履左臂隨即松肩沉肘,將甲方綳勁滑空,再向左轉變擠勁後,將左臂綳於甲方右臂下,右手按住甲方右手腕。同時甲方履空後,身體隨即右轉兩臂加綳勁,將乙方擠勁滑空,雙手按住乙方右臂,目視對方(甲方重心前移,兩手合力前按;乙身體微右轉,雙方繃住甲方右臂上履;甲方隨沉肘松肩變擠勁還原成。如此反覆練習,連綿不斷。以上是甲方先領勁的練法。如果雙方搭手後乙方先領勁,則甲方履,乙方擠;甲方按,乙方綳履;甲方擠,乙方按;甲方左手綳於乙方右臂下甲乙雙方同時上左腳的練法與上面兩種練法相同。合步推手也叫打輪。兩人搭手,隨其自然,不頂不抗,圓轉自如。熟練後,如膠似漆,粘黏不脫,滑如冰凌。合步推手的特點是:兩人推手如鰾膠,粘黏連隨主宰腰;功夫達到熟練時,滑如冰凌粘如膠。足掌前後踏地,練習既久,始能如是,平常人之足,則前後不相應,故一推挽即傾跌交流拳 勿他言 做君子 尋拳緣 談心得莫傷人
太極拳七條練法規則之解析摘自《太極拳正宗》解析
1、空圈。文中說:「一勢一勢都練成空圓圈,即是無極,既是聯。故每勢以轉圓為主,不須斷續,不須堆窪。如此做去,方為合格。」這一要求與現在的趙堡太極拳的要求是一致的,其他式的太極拳也有這樣的要求。但是空圈的提法是現在的太極拳書中所沒有的。一般都是說動作要圓,沒有說是空圈的。杜元化在這裡說一勢一勢都要練成空圈,不是一些動作的要求,而是所有動作的要求。這點有別於其他的太極拳書。
這裡杜元化提出了一個要求是「合格」。合格,這是做每一項事情所必須思考和認識的。在練拳時,動作轉圓,在這一過程中不能有斷續、堆窪。這是練太極拳的、特別是練趙堡太極拳的合格要求,這點現在已為練太極拳的人所共識了。杜元化這裡所說的新鮮之處是,他認為每勢得練成無極圈。這種提法似乎其他太極拳書中並沒有這樣說。前面他對他的書命名為《太極拳正宗》,並不是說自己的太極拳正宗,而別的太極拳不是正宗,只是說太極拳之母是背絲扣,是無極,所以,在這基礎上說,是太極拳正宗。他的書名沒有任何貶低別人的內容。
2、三直。書中所說:「頭直、身直、小腿直,三者何以能直?細分之是不前俯,不後仰,不左歪,不右倒,不扭膀,不掉胯,自然上下能直。」「三直」在以往的太極拳書中沒有這種提法,就是已經出版了的趙堡太極拳書中也少見。這種說法的真理性是不容懷疑的。從逆思維來說,如果頭不直,身不直,小腿不直,是不能練好拳的。在此,杜元化進一步解釋說,要做到「三直」,要不左歪右倒,肩膀不扭,這是形象的。不掉胯則要說明一下,從字面上說,胯不要往下掉。怎樣的形態是「掉胯」呢?也就是有的太極拳書中所說的斂臀,臀部不斂,肯定是上下不能成直。「小腿直」這句話有點費解,小腿應該是直的,這是正常人的身體的自然現象,這裡說的直應該是當做某個動作時,要與相連的大腿和腳部成直。否則就會造成身體整體的散亂,所以說小腿要直。從《太極拳正宗》中的圖像看,就不難理解這一點。
3、四順。書中說:「順腿、順腳、順手、順身,四者何以能順?細分之是手向左去身順之去,腿向左去,腳亦順之去。惟順腳時,先將腳尖撩起,隨勢而動,切記不可抬高移動身之重點。向右順亦然。」這裡杜元化提出了一個練太極拳十分重要的原則是順,這四個方面順了,人體可以說是處處順了,順了,人體的內部暢通無阻,所做的動作以及所發出的力量就完整。無論於鍛煉身體,於推手技擊都是十分必需的。現在一些練太極拳的人之所以出問題,是因為動作不順。如何做到順,杜元化也講得十分明白。做每個動作,手向左去,身體要順手而去,不能手是手,身是身,互不聯繫。腿向左去,腳也順之而去,同時,腳先將腳尖撩起,隨身體的整個動作的需要而動,要求腳不能抬的過高,以免牽動自己的重心。杜元化的這些認識非常符合練太極拳的實際情況。可以說,將「順」這樣突出地提出來作為練太極拳的要求,在現在的太極拳書中是很少見的。一般的太極拳書中只是提及,或在某些章節中談談。杜元化這樣重視在太極拳中順的要求,這是與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的有聯繫的。
4、六合。書中說:「手與腳合,肘與膝合,膀與胯合,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這條要求是趙堡太極拳傳人對練拳和推手的一般要求,其他太極拳也有這種要求,一些內家拳也有這種要求。有些太極拳書中將「膀與胯合」寫成「肩與胯合」,其實肩與膀還是有區別的,字典里說:「脖子旁邊胳膊上邊的部分為肩。」而膀是「胳膊上部靠肩的部分。」從概念的內涵上說,應該說「膀與胯合」更為準確一些。杜元化在當時是一個為數不多的研究太極拳的文化人,他在寫書時,對文字的表達要求很高,因此,他的文字用得比較準確。
5、四大節、八小節。書中說:「兩膀兩胯為四大節,膀為梢節之根,胯為根節之根,周身活潑全賴乎此。八小節:兩肘、兩膝、兩手、兩腳。節節隨膀隨胯運動,勿令死滯,自能順隨,與膀胯為一。」這裡先解釋一下,「膀為梢節之根」和「胯為根節之根」這兩句。按趙堡太極拳的傳統理論,將人身分為三節,三節之中又分三節,這樣從手臂來分,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膀為根節。所以,杜元化說:「膀為梢節之根節」。以人體的大三節來分,頭為上節、身為中節、腰以下為下節。那麼,下節再分為三節是: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所以,杜元化說:「胯為根節(下節)之根」。在杜元化出書的那個年代所出版的太極拳書中,也沒有看到過這樣「四大節八小節」這樣的內容,就是趙堡太極拳傳人寫的書也沒有詳細的說明。一種思想或理論的提出不在於它的標新立異,而在於它能指導實踐,並能給實踐帶來效果。杜元化把人的身體分為四大節八小節,已經把人體主要的關節都說了,並對這些關節的活動提出了原則的要求,就是四小節要節節隨兩大節運動,使全身關節順隨合一。這種說法非常符合練拳的實際,如果做不到這點,就會出現死滯,當然死滯是練太極拳的大忌。試想,人身這些主要關節得順隨了,人的全身氣血肯定是暢通無阻了。杜元化提出的這點要求系統地說明了人的關節與練好太極拳的關係,這種提法對練太極拳是有重要指導意義的,這是趙堡太極拳的特點所在。
6、不撇不停。書中說:「每動一著,左手動右手不動為撇,右手動左手不動亦為撇。腳之作用與手同。不到成勢時止住是為將勁打斷,名曰停。犯此無論如何鍛煉,勁不連接,終無效用。」在這裡杜元化提出了太極拳的兩個新的概念,即「撇」、「停」。字面上「停」是容易解釋的,「撇」是費解一點。杜元化認為,做每個動作時,左手和右手要同時動,如果一手動另一手不動,是為「撇」,「撇」的意思是丟開,應該說杜元化用詞用得是很準確的,如果在練拳時一手動另一手不動,不動的這個手是丟開了,也就是說兩個手沒有配合。腳也是一樣,一個腳動,另一個腳不動,這不動的腳是丟開了,這也是「撇」。很明顯,在練拳時,或者在推手、技擊時,這種「撇」情況是不利的,特別是推手時,兩手沒有聯繫,怎麼來與別人抗衡?而這種「撇」的情況在現在練習太極拳的人中是很普遍的。至於「停」,這一弊病的出現是一個動作沒有到成勢就停止了下來,它的結果是將自己的勁打斷了。也就是說,練拳時,每一個動作都要練到位,只有練到位了,勁才能在到位時完整地發出來,沒有到位勁在中途斷了,這樣無論練拳的人如何鍛煉,到時,因為勁不連接,臨敵時是無法使用的。杜元化提出的這點也是非常符合練拳人的實際的。
7、不流水。書中說:「每一著到成時一頓,意貫下著,是為勢斷意不斷。如不停,一混做去,謂之流水。犯此,到發勁時,因勢無節制,無定位,必致無從發勁,此宜深戒。」杜元化在這裡又提出了一個練太極拳的新概念,即是「不流水」,他已經解釋得很清楚,意思是練拳時,雖然動作不斷地轉圓,但是必須有節制、有定位,這種節制、定位是在練到一個動作的程式時要有一頓,但是這一頓要有意貫下面的動作,雖然這一頓好像是勢斷了,可是勢斷而意不斷。這種到成勢時一頓的練法的效果是能將自己的勁發出來,能發到位。如果不是這樣,在練拳時,從頭到尾,一混做完,到時勁無從發出。杜元化的這種認識完全符合太極拳的實際,特別是符合趙堡太極拳的實際,這是真正的真傳和實踐經驗的總結。我們從眾多的太極拳書中,很少見到對太極拳的練習有這樣完整的提法的。
老子:「大道無為,順其自然。」太極拳靜心慢練是活樁《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二句可渾講,亦可析講。渾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則虛是虛無,極是中極,靜是安靜,篤是專篤,猶言致吾神於虛之間而准其中極之地,守其神於安靜之內必盡其專篤之功。
太極拳口訣
楊露禪借力不須拿歌
太極長拳獨一家 無窮變化洵非誇 妙處全憑能借力 當場著意莫輕拿拳掌肘和腕肩腰胯膝腳。上下九節勁,節節腰中發。順人能得勢,借力不須拿。心靜神凝
未曾動勢心先靜,意聚神凝太極門。惟有行拳無雜念,循經修道內功深。面容平和秀如處女面如春,嘴角微松現笑紋。口齒稍稍輕合起,舌和上顎互依存。(注1)全身放鬆太極靈魂是至柔,化僵去拙放鬆求。打開三線九關節,棉里藏針何用愁。(注2)虛領頂勁
喉頭微斂頜稍提,後脖勿和衣領離。長使頸椎中正豎,神清氣爽不知疲。含胸拔背意領雙肩微內合,含胸拔背即形成。乳頭氣往丹田送,起落輕靈不倒翁。松肩垂肘肘肩腕手肘居中,肘一下垂肩腕松。常想肘尖垂地下,肩松腕活力無窮。尾閭正中臀尖坐在腳跟上,提起精神氣不浮。兩肋稍微收一下,尾閭中正體安舒。腰為主宰小腹自然稍下垂,鬆開腰隙見精微。周身轉動腰為軸,沉穩輕靈耐挽推。眼為心苗
眼為大腦傳令兵,引領神拳妙法生。動時欲上先下視,定勢隨著主手睜。開合呼吸開合相隨呼吸生,開呼合吸了無聲。(注3)命門開出丹田合,都是腹中吐納成。亦虛亦實首尾相交黑白魚,精微奧妙太倉儲。(注4)誰能解得其中味,虛亦實來實亦虛。牽絲掛線手足相連一線牽,抽纏絞轉在其間。(注5)磨跟碾掌換身勢,一道圓圈三變前。伸筋拔骨肢體拉長經絡舒,暢通氣血不虛瘀。(注6)全身上下同旋轉,拔骨伸筋一吸呼。龍盤虎踞
動若龍盤八面環,定如虎踞一方昂。(注7)龍盤虎踞交相變,踞踞盤盤才是拳。註解:
1.「口齒稍稍輕合起。舌和上顎互依存。」練拳時ID齒輕合.舌舔上顎,其利有四:(1)避免不良空氣從口吸入影響健康:(2)避免同他人說話影響意聚神凝;(3)避免面部肌肉張弛無度影響面容平和;(4)有利生津。2.「打開三線九關節,棉里藏針何用愁。」「三線」,即身體兩側、正面、背面各為一條線;」九節」.是指這三條線上各有九個放鬆疏導的部位,第一線的九個部位是頭部二側(重點在耳)、頸部二側、兩肩、兩大臂、兩肘、兩小臂、兩手腕、兩手背、十指;第二線的九個部位是面部、前頸、胸部、二大腿面、膝、二小腿面、踝、十趾;第三條線的九個部位是後腦勺、後頸脖、背、腰、大腿後面、腿彎、小腿肚、足跟、腳心。「打開」.是用意念疏導三線九節的氣脈。意念在每個放鬆點上都要停留一會.配合呼吸一兩次。3.「開合相隨呼吸生,開呼合吸了無聲。」太極拳強調「練意」「練氣」「練身」同時進行,內導外動.內外合一。所以,在行拳時.拳勢的卷舒開合要在意識的指導下,配合呼吸進行。故日:「開合相隨呼吸生。」以起勢為例,」兩臂前舉」是開,由下而上.由後向前.開自命門.是離心力,這時是呼.小腹外突。「兩臂下落」是合,由上而下,由前向後,合于丹田,是向心力.這時是吸,小腹內收。在開呼合吸時.l:3鼻以意封閉,氣定神閑,了無聲音4.「首尾相交黑白魚,精微奧妙太倉儲。」古人把黑白代表陰陽,把陰陽代表虛實,太極圖中兩條首尾相交的黑白魚,就是陰陽虛實的代表,首尾相交寓意互變,白魚黑睛和黑魚白睛寓意互有。這些精微奧妙都深藏在一個圓圈裡,圓圈之大,無所不容.故稱「太倉」。我們掌握了虛實互變互有的規律以後,在練拳時就能做到該虛的虛,該實的實.實非全然站煞.虛非全然無力,陰陽互為其根,瞬間變換虛實。5.「手足相連一線牽,抽纏絞轉在其間。」太極拳「運勁如抽絲」,「運勁如纏絲」,要求手與手、手與足、足與足之間若絲牽連.上下相隨.向前退後.一動全動,腳下走弧線.手上畫圓圈。太極拳的平圓、斜圓和立圓,就在這種牽絲掛線的抽纏絞轉中不斷形成和變化。「磨跟碾掌換身勢,一道圓圈三變前。6.「肢體拉長經絡舒。暢通氣血不虛瘀。」太極拳的練習要領和套路動作,基本上都是肢體放長的運動方式。例如:虛領頂勁與氣沉丹田、含胸與拔背、松肩與垂肘、開胯屈膝等.都是使身肢在上下、前後、左右的對拉中拔長。在套路設置上,太極拳為了使全身各關節在運動中節節有序的貫串.各肌肉群在運動中合乎規律地運動.實行有I-,2,有下、有前必有後、有左必有右.相吸相系.對稱平衡的原則,使肢體在對抗中拔長,得到均恆的鍛煉。7.「動若龍盤八面環,定如虎踞一方昂。」盤.圓也。太極拳動必成圈,故以龍盤喻。所謂八面.是指太極拳把棚捋擠按采捌肘靠稱為。八門勁~,其中擁捋擠按為四正勁.方向為東、南、西、北.采捌肘靠為四隅勁.方向為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位合成一環.人在環中盤拳.每動一勢.」思想要照滿全身」,動作要支撐八面。
踞.坐也,蹲也。太極拳圓行方止,行則八面支撐,止則一方專註.手眼身步無不聚焦於此。止時若虎踞,屈膝坐胯.精神集中,目光炯炯,氣勢軒昂,不可歪斜疲塌,或橫眉怒目。動圓定方,方圓相生,無方不圓,無圓不方,故「龍盤虎踞交相變」。盤完一式,要有定勢,「不知定勢者不知拳」,確有道理。姿勢正確意集中,進退轉換虛實明。動作協調體放鬆,前後連貫上下應。速度均勻像抽絲,舉止輕靈似貓行。 呼吸一任須自然,治療保健太極功。一、頭如懸絲.尾如柱地.背如背鍋.胸如抱樹.頦如掛珠.兩手如撕棉. 兩腳如行船.兩腿如扯弦.
二、意趣環生味無窮,恰似楊柳擺春風,練到柔和優美處,行雲流水一般同.三、神要專,心要靜,氣要沉,身要松.四、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五、捧要撐,捋要輕,按要攻,采要實,靠要崩.六、行拳如在白雲中,人自無心拳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雲明月任西東.七、自當從良師,又宜訪高朋,處處循規矩,一線啟靈明,一層深一層, 層層意無窮,一開連一合,開合遞相承.
八、太極四宜:宜正、宜緩、宜勻、宜展。九、無身無處非太極,無心成化如珠園,遭著何處何處擊,我也不知玄又玄。十、兩人推手如鰾膠,沾連粘隨主宰腰,功夫達到熟練時,滑如冰凌粘如膠。兩手纏綿不斷線,足跟牢固意九泉;練到兩臂如秤靈,欲加毫釐在意先.
兩人推手如鰾膠,粘黏連隨主宰腰;功夫達到熟練時,滑如冰凌粘如膠.綳履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侵.一進一退步靈活,肩肘胯靠顯神威.兩腿輔地如頑石,下盤穩固定根基;襠內自有彈簧力,靈機一轉鳥難飛.二人推手如圍棋,一來一往論高低.圍到山窮水盡處,陡然一式判雌雄.
圍棋精細,精微,高智商在它面前,也常常大腦缺氧。圍棋大,如地如天,山崩海嘯,千軍萬馬。學圍棋由小處學起,成於大勢。千軍萬馬,渾然一體圍棋講究一個氣!金角銀邊草肚皮圍棋喜借勢!重整體,相互借力,講根。細想一想太極拳,其實就是這圍棋。圍棋最讓人敬的特點,下完棋要復盤,輸的贏的,都要總結一下,總結人才進步啊
高手練太極拳時,表面看起來病蔫蔫的,眼睛半眯著,抬腿也是細細的。其實他是在用意識煉拳,而且身上極度放鬆,隨時都可能蹦了起來。你看他漫不經心的,其實他時時刻刻都在看住你,而且是用心用意識來看的,你說是你手快還是他意識快。高手過招不是比手毒,而是比心毒!招毒是因為心毒!高手想傷人的一瞬,心毒過毒藥,身上卻要極度放鬆,這樣出手才是透勁!太極拳為何在意不再力,就是這個原因了。外家拳就象加農炮,威力再大,一旦彈道固定,炮彈的飛行軌跡就定了,它就只能打一處,目標移動了,炮彈就打不中。可是內家拳不同,它就象激光制導導彈,目標走到那它就跟到哪,不找到你它輕易不爆炸,它的精確度相當高。外家拳打人力度拿捏的差,只用一斤力就夠,有人偏用十斤,以為越大力越好,其實有九斤都是浪費了,等到要用十斤力時,可能還用不到兩斤。內家拳就不同,該用一斤就一斤,改進一尺決不進一尺一;化對方攻勢時對方覺得自己的力道如泥牛沉大海,進攻對方時對方覺得如泰山壓頂。外家拳靠招贏人,是有形的,看得見的,能招能架的。可是內家拳卻不是這樣,它是靠勁贏人,碰到功力比你深厚的人,不管你是否招架,他的勁道都打在你身上,打個比喻吧,如果是棍子扔過來,你可以把它格開,可是一股冷風襲來,你能格開嗎?你覺得你已經格開的時候,你身上已經感到寒意了,這就是內家拳。
拳本無法,有法也空。如果一開始就學規規矩矩的東西。你一輩子也學不會太極拳,一開始你就隨便來,從無法中找有法,不刻意的往上用法,用招式;用什麼法,用什麼招式是順其自然用出來的,這樣才符合太極拳捨己從人的道理。太極拳是水,避高而趨下,隨意而成形,成什麼形不由自己,而由面前的障礙物,這也是說為什麼太極拳講究化打的原因。會推手的人一定會打拳,會打拳的人很多都不懂推手,其實也叫不會打拳。學太極拳必須從推手中找感覺來指導打拳,時間久了,再打拳,自然就有了技擊意識,不再是那種只會打套路的人打的拳。現在真正懂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少了。許多人不是把太極拳當內家拳練,而是把太極拳當成慢練的外家拳。大家只知道學多少套拳,學多少招式,而對拳理卻一概不知,充其量混個身體健康,腳腿靈便而已。一個人是否會打太極拳的勁,只要看他的起勢和收勢就能看明白,否則打再多招式也惘然。--五指所屬臟腑穴道解說大拇指屬脾土。脾氣通於口,絡聯於大指,通背右筋天樞穴、手列缺穴、足三里穴。二拇指名曰食指,屬肝。肝氣通於目,絡聯於食指,通於小天心穴、足太溪穴。中拇指名曰將指,屬心。心氣通於舌,絡聯於將指,通背左筋心俞穴、手中沖穴、足湧泉穴。四拇指名曰無名指,屬肺。肺氣通於鼻,絡聯於無名指,通胸前膻中穴、背後風門穴。小拇指屬腎,腎氣通於耳,絡聯於小指,通目瞳人、手合谷穴、足大敦穴。大腸筋在食指邊,絡聯於虎口,直到食指側巔。小腸筋在小指外邊。絡聯於神門,直至小指側巔。(穴在陽掌者)內牢穴 在手心正中。大橫紋 在手掌下一道橫紋。離宮 在將指根下,屬心火。浮心穴 在大橫紋左邊。坎宮 緊與離宮對,在小天心之上,屬腎。小天心 在坎宮下中門。陽池穴、陰池穴 在小天心兩旁。板門穴 在大指下一塊,其肉如板,屬腎。腎經穴 在大橫紋右邊。二人上馬穴 在小指旁二指橫紋及掌干宮旁。水底穴 在小指旁,從指尖到干宮外邊,皆是屬腎。虎口穴 在大指食指丫處,筋通三關處。四橫紋 在食將無名小指中,三道小橫紋,除去大指,故名四。(穴在指尖者)少商穴 在大拇指尖。商陽穴 在食指尖,指根下一節橫紋,是風關。從掌上巽宮來二橫紋,是氣關。三橫紋是命關。中沖穴 在中將指尖。關沖穴 在無名指尖。少沖穴 在小拇指尖。大腸穴 在食指外邊。小腸穴 在小拇指外邊。(穴在陽膊者)總筋穴 在大橫紋下,指之脈絡,皆總於此。中四指脈總於此。內間使穴 在總筋下寸許,一名內關候。天河穴 在內間使下,自總筋直往曲池。曲池穴 在肘彎處,一名洪池。經渠穴 在浮心一邊,內間使旁。列缺穴 在經渠下天河旁。魚脊穴 陽池旁邊,一小窩處,乃大指散脈處。三關穴 在手膊上旁邊。六腑穴 在手膊下旁邊。(穴在陰掌者)外牢宮 在手背正中。合谷穴 在手背大拇、食指兩骨丫叉相合之間。威靈穴 在外牢宮右邊骨縫處。嚮導穴 在外牢宮左邊骨縫處。一扇門 在食將二指下夾縫處,威靈穴之上。二扇門 在無名小指根兩夾縫中。大陵位穴 在外牢下手背骨節處。(穴在陰膊者)一窩風 在大陵位下手膊上,與陽膊總筋下相對。陽池穴 在外間使下。外間使穴 在一窩風下,與內間使相對,一名外關候。肩井穴 在肩膊眼窩內。斗肘穴 在手肘曲外,高起圓骨處。前言
一些愛好太極拳的朋友總想找到太極十三勢歌訣及行功心解和打手歌,但許多太極拳書中根本就沒有,為了滿足大家的要求,特找到老闆的舊書,把這些練太極拳必懂的歌訣奉上,以助有緣人。
十三勢歌訣
十三勢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變轉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少滯。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勢勢存心揆用意,得來不覺費功夫。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凈氣騰然。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仔細留心向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想推用意終須在,益壽延年不老春。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義無遺。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功夫貽嘆惜。
十三勢行功心解
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園活之趣,所謂變動虛實也。發勁須沉著松凈,專主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勁如百練鋼,何緊不摧!形如搏兔之鶚,神如捕鼠之貓。靜如山嶽,動若江河。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力由脊發,步隨身換。收即是放,斷而復連。往複須有折迭,進退須有轉換。極柔軟然後堅硬,能呼吸然後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氣為旗,腰為軸。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至於慎密矣。又曰:先在心,後在身,腹松,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切記一動無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牽動往來氣貼背,斂入脊骨。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遠勁如抽絲。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無力,無氣者純剛。氣如車輪,腰如車輪。
說明:(注意:朋和冽二字,應該有提手旁,因打不上,固簡化打的)十三勢者,朋,履,擠,按,采,冽,肘,靠,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朋,履,擠,按,即先天八卦中的乾、坤、坎、離四正方也。采,冽,肘,靠,即先天八卦中的巽、震、兌、艮四偏方也。進,退,顧,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也。
轉附太極拳解釋:「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變轉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少滯。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勢勢揆心須用意,得來不覺費工夫。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凈氣騰然。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仔細留心向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休。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歌兮歌兮百冊字,字字真切義無疑。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工夫貽嘆息。」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連黏隨不丟頂
妙成子解曰:十三總勢,即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這十三個總勢萬不可輕視。太極拳的所有套路,不管108式、105式、88式,還是85式、72式,均沒有離開這十三個總的要求。太極拳從頭到尾,均是由腰帶動四肢。所以說命意源頭,全在於腰。步法、身法虛實的變化切不可馬馬虎虎,氣貫周身,沒有停滯的地方。走架子、推手時要以靜待動,而動中又有靜。與人交手時均應順應客觀情況,即所謂「捨己從人」,對手要的地方可以給他,沒有捨己從人,就難以牽動四兩撥千斤。無論何種動作都要全神貫注,處處留意,不能有犯呆的現象。按此要求下大功夫去練,去參加競賽,慢慢會發現真功夫也沒覺得如何費勁,相反如果方法不對,則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下功夫苦練卻沒長功夫。不論練習太極拳還是推手,都要在腰間下功夫。腰為人一身之主宰,要做到力與腰合,處處以腰帶動周身,這樣每一個招式才好用。腰間順應客觀情況,可柔軟,也可硬如磐石,丹田氣足可瞬間釋放爆發力,放長擊遠。只有尾閭中正,神才能貫注於頂。低頭貓腰,前俯後仰,東扭西歪都可使神散氣亂,為大病。周身上下輕靈自如,下頜微收,自然頭頂懸。
練習太極拳和推手都要認真尋求原因。走架子、推手,曲伸開合,都要完全順應客觀情況,不可主觀臆斷。如果走架子不得利,應向腰腿尋求原因,如果推手不得利,是樁功的問題,還是手上、身上反映,摸得准摸不準的問題,如果摸准了還有把握時間差、火候的問題,還是爆發力的問題。哪裡出問題在哪裡找原因,哪裡有問題在哪裡下大功夫,定能奏效。學習太極拳和任何武術,初入門時都必須有明師言傳身授。一般來說,老師講明白了,自己也下大功夫了,練來練去練糊塗了,不知怎麼練了,此時再求師指點,明白本意,此為一個飛躍。如果練拳從來沒糊塗過,就不可能有質的飛躍。我自己練拳的經驗是,一個劈拳或者三體式,我練糊塗了四次,恩師指導了四次,,我也由糊塗到明白,這樣拳才屬於自己,功夫才真正到了自己身上。練拳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延年益壽,到老精氣神足,眼不花,耳不聾,和同齡人相比身體、心理狀況要好很多,這才算達到了目的。張三丰祖師的太極拳歌一百多個字,言簡意賅,寓含深意。如果不按照此歌的要求去練習,聯繫多年功夫,卻一無所獲,豈不惜哉!細看武術界超過百歲的能有幾人?細看修丹之士誰能達到瞭然、了空的水平?更不用說柳華陽、呂洞賓、張三丰祖師了。他們才是我們要學習的楷模。
二、張三丰祖師的太極拳十三勢行功心解「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精神能提則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動虛實也。發動須沉著松凈,專主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氣遍身軀之謂)。運動如百鍊鋼,何堅不摧?形似持鬼之鵠,神如捕鼠之貓。靜如山嶽,動若江河。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力有脊發,步隨身換。收即是放,斷而復連。往複須有揩疊,進退須有轉換,極柔軟,始能極堅硬。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氣為旗,腰為毒,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臻於慎密矣。又日:先在心,後在身,腹松,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牽動往來氣貼背,斂入脊骨,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動如抽絲。全神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氣若車輪,腰如車軸。」四兩撥千斤"四兩撥千斤"這一武術技法術語初見於太極拳《打手歌》:"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謂順勢借力,以小力勝大力。在太極拳推手過程中,凡加引化勁於對手動作上,誘其落空,或者先化後粘,逼使對方陷入不利地位,或者以橫撥直,以直撥橫,改變對方勁力方向等,均屬"四兩撥千斤"之法。此語經廣泛傳播,為各家拳派採用,泛指以巧勝拙的各種擊法。「尚巧善變」是中國武術的重要技術特色。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智慧的民族,常以小勝大,以弱勝強。「四兩撥千斤」即為一例。四兩撥千斤是太極拳的核心技術之一,被看做太極拳練習者追求的高級目標,是恆量一個太極拳習練者精純的標準。
王宗岳修訂的《太極拳打手歌》,開宗明義便講:「掤、(扌履)、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它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武禹襄的《打手要言》中也說:「捨己從人,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也。」李亦畲的《五字訣》有:「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此謂借力打人,四兩撥千斤也。」楊澄甫所著《太極拳使用全書》中講道:「若問其用,則在不用力,而卻不畏有力也。倘有大力者來擊我,以吾之至柔,自足以制勝者。」這還是講的「四兩撥千斤」。其後眾多的太極名家高手更將其奉為圭臬,各種闡發、釋解林林總總,俯拾皆是。綜合起來看,四兩撥千斤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含義:1.以柔對剛。避敵之銳,不以硬對硬,在順化隨和中抓住有利瞬間擊倒對方。所謂「人剛我柔謂之走」(《太極拳論》),「極柔軟然後極堅硬」(《十三勢行功心解》),「欲剛先柔,欲揚先抑」、「柔能克剛,以退為進」、「剛而歸之於柔,柔而造至於剛,剛柔無跡可見」(陳鑫著《太極拳論》)。2.借力。雙方爭鬥,就是雙方力與力的轉換,落實,借敵之力乃與我之力合,對方之力反加其身,或變其力作用線,或虛其力作用點,或二者合一。這便是「機由己發,力從人借」(武禹襄語),「擎起彼身借彼力」(李亦畲語)。3.引進落空。「能引進落空,能四兩撥千斤;不能引進落空,不能四兩撥千斤」(《走架打手行功要言》)。即先給對方以明確的力學結構,待對方勁力要素暴露之時,突然將自己化空,可直毀對方力根。故曰:「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粘隨不丟頂」(《打手歌》)。「粘依能跟得靈,方見落空之妙」,「每一動,惟手先著力,隨即鬆開」(《打手要言》)。「欲要引進落空,先要捨己從人,知己知彼,觸之則旋轉自如」(李亦畲)。4.用意不用力,充分運用人的智慧而不是拙力。「中氣貫足,精神百倍」,「心中一物無所著,一念無所思」,「動靜緩急,運轉隨心」(陳鑫語),「意氣君來骨肉臣」(《十三勢歌》),「意氣須換得靈」、「勁斷意不斷」(武禹襄語),「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無力我亦無力,我意仍在先」(《五字訣》)。太極拳打手歌日:「擁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黏隨不丟頂。」
小兒,不足七·歲,活潑可愛。他雙腳開立,手舞之,提膝踏腳,足蹈之,呼之曰:「練拳。」」一日,他不經意間用小手握住愚右手小指,邊轉邊嚷要上街玩,愚小指疼痛,身不由己隨他向右轉了大半圈,心中豁然醒悟:「這不是『牽動四兩撥千斤』嗎?」
「牽」,牽制住;「動」,轉動、捲動;「四兩」,對方的薄弱部位;「撥」,撥動;「千斤」,對方千斤之體。全句的意思是:牽制住,捲動、轉動對方的薄弱部位,由此而撥動對方的千斤之體,千斤之力。由此可悟,這裡的「牽」是否擒拿的意思,只有牽制、擒拿住對方的薄弱部位,才能撥動對方的千斤之體。
通過站樁,獲得渾厚的太極內功,而不運用擒拿妙術的功夫,其功夫很可能是「一觸即發,發人文外」和「出手見紅,一招制敵」,這與「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的外家功夫並無太大區別。
以渾厚太極內功為基礎,巧妙應用擒拿之術,牽住、捲動對方的薄弱部位,進而撥動對方的千斤之體,這是否也是「牽動四兩撥千斤」的真正含義之一?太極拳行功走架,要求「用意不用力」,其目的是放鬆全身,在通體輕、松、順、通的前提下,產生「內氣、內勁」,而後獲取「內功」。必須明白,這是練功夫。拳藝的較量是用功夫、見功夫,是功夫的爭高論低,這與行功走架練功夫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故不可將「用意不用力」的原則要求照搬,或移植到拳技較量中來。太極拳較技不能沒有力,更不能不用力,而是不露力、不顯力,是會用力、巧用力。即使運用擒拿妙技,也須以渾厚的太極內功為基礎,絕不可輕浮無力。太極拳較技是「彼不動,己不動;彼欲動,己先動」,是「彼有力,我也有力,我力在先;彼有意,我也有意,我意仍在先」,是「意在氣在力在」、「神到氣到勢到」、「外示安逸」而「內固精神」,是「觸手即佔先上先」。練功,猶如磨刀,務使刀鋒鋒利;較技,則是用刀,刀利還需力沉。筆者愚見,同道以為然否?
「引進落空合即出」「引」,引誘;「進」,進入我設的圈套:「落空」,造成對方身形勁力落空之勢;「合」,我身形回攏聚合;「出」,仰面跌出或俯身仆出。全句的意思是:引誘對方進入我設的圈套,造成對方身形勁力落空之勢,而後我身形驟然回攏聚合,對方必然由於身形失控仰面跌出或俯身仆出。此拳論謂之「虛攏詐誘,只為一轉」。試舉例說明:
我方設局,周身一家,雙手齊出,假意向對方胸部急速推按,對方必然利用我推按之勢,對我捋帶之,若我方憑藉感應,驟然收回雙手,身形合為一體,則對方必因慣性,身形失控而仰面跌出,此「引進落空合即出」之一也。對方向我方胸部推按而來,我以右臂徐徐迎接掤住,感應對方,在對方繼續發力之際,我方右臂驟然鬆開,開也是合,身形向左側移動,對方必因慣性,身形失控而俯身仆出。此「引進落空合即出」之二也。
「沾連黏隨不丟頂」拳諺雲「拳打不知道,知道打不了」。如果對方「懂勁」功夫極好,感應無比靈敏,我方既不能「牽動四兩撥千斤」,又不能「弓l進落空合即出」,在這種情況下,應充分利用「沾、連、黏、隨」之功夫,「不卑不亢,我守我疆」,在「沾、連、黏、隨」中捕捉和尋覓時機與戰機。倘若對方無懈可擊,證明對方技藝非凡,我則應收兵罷戰,虛心向對方學習。需要指出的是,在與對方周旋中,千萬不要忘記和丟掉「虛領頂勁」。「虛領頂勁」是「沾連黏隨」的大前提,只有「虛領頂勁」才能「沾連黏隨」。忘卻和丟掉「虛領頂勁,「沾連黏隨」則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就會「頂、偏、丟、抗」,病態百出,必敗無疑。太極拳研究中,通常理念是將「不丟頂」釋作「不丟不頂」,此絕非「打手歌」此處之本意。對此筆者曾在拙作《太極拳修鍊要領辨析》中有所闡述,敬請同道參閱指正。
依據上述,對於「打手歌」綜述如下:
擁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我,我牽制住,轉動、捲動對方四兩薄弱部位,而撥動對方千斤之體。我還可利用引誘之法,誘敵進入我之圈套,而後我方驟然回攏聚合,對方必然由於自身失控而仰面「跌出」或俯身「仆出」。假如我不能達到上述目的,則應運用「沾連黏隨」與彼周旋,在周旋中千萬不要忘記和丟掉「虛領頂勁」筆者「琵琶獨奏,一家之曲」,妥否,請前輩同仁賜教指正之。
「輕靈活潑求懂勁,剛柔相濟無滯病」。太極拳學問研究也應當「輕鬆活潑求學問,商榷爭鳴無滯病」。目前,太極拳學問研究氣氛沉悶有餘、活潑不足,多一些求索探討,多一些善意的商榷爭鳴,活躍學術研究氣氛,對於太極拳的發展和大眾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
1.立如平準,活似車輪 和人推手時,對方施力於我,我保持身體中正,重心不易受外力影響。這種身法上的要求,《太極十三勢歌》明示為「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利頂頭懸」。對方來力時,我以腰為軸心,向左右轉化,圈子比較小,即能使對方之力落空。若在化勁過程中身體前俯後仰,重心不穩,兩腳飄浮,不僅化不掉來力,也極易被人發出。常見人推手時,一方被對方一引或出勁前捋時,身體即向前俯,重心失去中正。如對方用采勁,即易向前跌倒,即使不立時傾跌,但被動挨打,既不能化,也不能還手,已處於敗勢。也有人以為自己腰勁很好,人家推不倒,所以當遇對方加力到自己身上時,身體便向後仰,重心偏於後方。若此時對方用挒勁在胸腹部一按或短促發力,則輕者失重敗勢,重者會傷及脊椎,非常危險。所以推手時,無論應敵擊敵,有保持虛領頂勁、身軀中正靈活的狀態,才可以左右前後迴旋,保留轉換的餘地
2.意在人先,後發先至
拳經云:「彼有力,我也有力,我力在先;彼無力,我亦無力,我意仍在先。」要求處處主動,隨機應變,時時處處控制對方,使意在彼先,勁搶彼前,則發無不中。王宗岳《打手歌》曰:「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其中「彼不動,己不動」是聽勁,是反擊對方的前奏。這個過程幾乎是在同時發生的,所謂手快者,也就是聽勁功夫好,即對方微動,我已發覺,搶他前面發我之勁。他的勁被我截住,進退兩難,正是「舊力已發,新力未生」之際,欲收回不能,欲另發勁不及,則難免處處落後,處處被動。所以,「後人發,先人至」的關鍵是意在人先,在聽勁。只有「意在人先」,才能保證「後發先至」,這是推手時一條很重要的規律.
3.三節齊到力增加
太極拳論說:「勁起於腳,主宰於腰,形於手指。」從勁力傳導的三節來講,腿腳是根節,腰身是中節,手指是梢節。人之手臂不如腿粗,腿不如腰粗。因此,手臂之力不如腿力大,腿之力不如腰力大。俗話說「根節動,梢節發,三節齊動力增加」,所謂三節齊動,必定意注於腰,三節勁力的上傳下達主宰在腰上,根梢二節雖動也發不出整體之力,只是局部之力。推手時,用手臂之力推人,往往推不動。若用腰勁推,對方即能傾跌。推手動作,表面上力在手腕,而實際力在於腰。若肩不能松,腰不能活,力全在於手臂,絕不能化人,亦不能發人。至於步子穩不穩,在於襠勁,即胯、腿、腳三部分的聯繫,而其運用之關鍵完全在腰。發勁時,勁起於腳跟,發於腿,由腰向前後左右帶動,手指配合動作,將勁施於對方身上。知道這一點,推手時應盡量少用手臂,而是進足貼身,三節齊到,對方必立足不穩.
4 太極拳推手以懂勁為最高階段,用什麼方法才能達到懂勁的地步呢?只有平時和推手時,能善於聽人之勁,這就是說,靠和對方身體接觸的部分(指、掌、腕、肘、臂、肩等)的皮膚感覺,得知對方來勁的方向、輕重、強弱等,化掉對方之勁,向其弱點反擊。這主要靠條件反射。若對方勁來,我還要想一想如何對付,是來不及的。拳經說「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這就全靠聽勁的功夫。推手時,為了要能聽人之勁,我就不能用力對抗,因為兩臂用力,我就感覺不出對方的勁路!所以推手一定要輕,掌握對方來勁,使對方欲發不能,欲走不及,我才有主動權。要聽人之勁,自己就不能主觀,不能搶先出手攻擊對方。根據客觀情況,力來我化,相機進擊,後發先至,實際仍是自己掌握主動權。可以說,不主觀是聽勁的首要條件。再強調一下「捨己從人」。拳經說「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因敵變化示神奇」,都說明應根據客觀情況,再作主觀決定,不能一味主觀。例如,我學會某一手法,想在推手中用此手法將人發出。但我向對方攻擊時,對方可化可走,可格可架,大多會在我意料之外。想好的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會碰了釘子,這是主觀的毛病。所以,我們在推手時,要力戒主觀(舍己),要根據客觀情況,作出反應(從人)。例如,對方下采我手,欲拔我腳跟。我遵循「捨己從人」的原則,用類似「海底針」的勁勢,順其勢把手伸下去,雙手配合,對方反而會被我拔起但「捨己從人」並不是一味聽人擺布,還要利用「粘連黏隨,聽化拿發」,達到「從人由己」的主動地位,使自己處於順勢,而對方處於被勢,如此才能制人而不制於人
5.化勁在局部,發勁在整體 太極拳推手講究「周身一家」,但若處處執著於「整體」,反而可能在推手中形成弊端,所以還應該研究「局部」的運用。初學推手的人,遇到對方加力於己時,便全身亂動,以為這樣就是走化。結果往往並未化去對方之力,自己仍要跌出。這是因為初學者身體是一個整體,不能鬆開,不知化勁,正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之故。而初學發勁,又往往因為渾身不整,僅用兩手之力,所以發不動人。初學者往往不能理解這裡的矛盾。陳微明先生曾說「假若推其手,手動而肘不動。推其肘,肘動而腰不動。推其腰,腰動而腿不動。推其身,身動而腰不動。推其腰,腰動而腿不動。故能穩如泰山。若放人之時,則又由腳而腿而腰而身而肩而肘而手,連為一氣,故能去如放箭」,所以我們身體什麼部位被人拿住,就應該松化什麼部位,其它身體各部不要亂動,以免影響重心。發勁時,勁起於腳,經腰身上轉,前腿一弓,手臂一長,便發得出人。其實,「周身一家」的整體和「處處分化」的局部各有功用,即發勁要在整體攻,化勁只在局部動.
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太極拳論》中說:「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力學而有為也!查『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由此可看出,太極不崇尚大力破小力或大力破大力的。吳鑒泉老先生曾說:「太極拳練時不用氣力,設遇力大之人,如何應付呢?一個人幾十斤力氣總是有的吧?這就夠用了。」太極拳是借人之力的藝術。拳經說「牽動四兩撥千斤」,四兩和千斤是比喻力之大小,不能片面理解。牽動是條件,撥是方法。只要牽動的條件成熟,小力能夠撥動大力。撥是巧勁,而不是硬頂。一個人總有幾十斤氣力,再加上技巧,就足已應付比自己力氣大的人。這就是太極拳推手原理「借人之力」。要借人之力,自己就不能用力頂抗。舉例來說,對方向我左側進攻,而我不加頂抗,僅偏身化之,再及時加力捋之,這就叫「合力」,以此牽動對方重心。拳經說「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則其根自斷,必其壞之速而無疑」,因此我可以繼續捋,使其足跟浮起,或用橫勁向前進擊,均無不可。借人之力,對於對方來力,最好不要加力阻擋(使用截勁是另一回事)。我化他時,要讓出一條路來,使對方的力順要去的方向而去。因為我若一攔,對方力就縮回,或者變換方向,反而不容易打他了。往往有這種情況,對方重心已動搖,腳跟浮起,因我一用力,對方反而轉危為安。所以要借人之力,自己千萬不可使頂力,這是很重要的。但「牽動千斤力,只用四兩功」的「四兩」,絕不是我只有四兩力。許多太極拳前輩都身懷驚人功力,大家不可不察,更不可因此放鬆功力修鍊
7.不丟不頂,勿自伸縮 在推手時,要做到「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首先就要以靜待動,捨己從人,沉著穩定,力戒魯莽盲動。捨己從人,就是不要按自己的主觀願望從事,企圖強迫人就範,而是要以對方動作為依據,「隨人所動,隨曲就伸;不丟不頂,勿自伸縮」。捨己從人的具體表現是「不丟不頂」,「不丟」是人走我隨,是粘勁;「不頂」是人進我退,是走勁。但無論「粘」或「走」,目的都是造成我順人背之勢。比如兩人手臂相接觸,彼此聽勁,我和對方身體接觸,始終不完全離開,謂之不丟。我丟開對方的身體或將兩手縮回,即為逃走,對方必跟進打我,謂之「逢丟必打」。所以推手時要注意犯「丟」之病。反之,對方來力,我亦以力硬頂,更希望我力超過對方以拒之,這是違反太極拳原理的。當我用力犯「頂」時,若對方力大於我,則我敗。所以,推手要強調不丟不頂,自己不主觀,自然能取得我順人背的效果.
太極之象的八種功夫境界——從楊式太極拳老六路的角度看《秘授歌》之真諦作者:藍晟
《授秘歌》是由唐人李道子傳留下來的,其文字非常簡練,但內涵卻很豐富。修鍊楊式太極拳老六路,應以此歌訣的要義來揣摩太極道、太極術(內功)、主極拳架融為一體的真諦。如此,方能以道馭拳,以功化身,以身修真,從而實現《秘授歌》所提出的八種功夫境界。《秘授歌》原文 無形無象,全身透空。應物自然,西山懸謦。虎吼猿鳴,泉清河靜。翻江播海,盡性立命。 《秘授歌》簡析 無形無象,全身透空。老拳譜上講:「以心行意,以意導氣,以氣運身。」所以,修鍊太極拳的關鍵就是錘鍊平常人看不見、摸不著的太極陰面的東兩,即神之虛靈、意之專一(專註一方)、氣之內外(內氣和外氣)混化,積攢出功夫。「無形無象」就是這種功夫境界的一種描述。這種境界如何達到?沒有其他的途徑,就是貫穿在楊式太極拳老六路每招每式中的內功心法和專門的太極功(內功修鍊法)、太極松腰法、太極球等鬆散之功、意氣之功的修鍊之中;其日的就是使周身內外上下,整個皮肉筋脈骨被意氣滋潤,沒有了形體存在的感覺。此為「無形無象」。有的人形容,演練楊式太極拳老六路的時候,身體只剩下「一道氣圈」和一條「身中垂直線」。更進一步去體驗,甚至連「三道氣圈」和「身中垂直線」也不存在了,因為已「全身透空」,周身內外渾然一體了。 「全身透空」指無形無相的內外之氣,沁潤於軀體內外,暢通無阻,進入了「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境界。這個時候,「三道氣圈」和「身中垂直線」的區別沒有了,神意一動,則舉手投足之間都有虛空之象,意之所動的周圍區域,形成了一團圓圓的大皮囊,這個皮囊如果要形容它,就是一團充滿透明空氣樣的混元氣。這團混元氣不在身體內,不在身體外。在哪兒?在神意的周圍,在空空蕩蕩的虛空中,這時無論神意怎麼動,身體內外都會首尾呼應、相互接應,就如充滿了水的皮囊,無處不在.相互支持。這就是「混元一體」的整體功夫之象!張三丰講:「大修行人將神氣打成一片,於此之動,是太極之動,神與氣兩不相離也,於此而靜,是太極之靜,神與氣自成一致也。」這是從道的境界來描述的。如果從太極揉手來描述,則師爺汪永泉在《楊氏太極拳述真》中說道:「無形無象,全身透空指的就是功夫高超者在推手勝人的外形看不出有多大動作,招式越化越小,以至給人的外形動作消失之感,而其自身則感到輕靈通暢即進入化境境界。」進入「無形無象,全身透空」這種揉手境界,既不是平送腰胯,也不是蹬腿蹬足;既不是肩手抖動,更不是以腰發力。其實自身就是一個混元氣團,所以,對方一碰,就「如球碰壁回」;你的神意一動,「棚捋擠按皆非是」,對方就會「一揪就起」,「一碰就出」。魏樹人老師對筆者說:「什麼時候把形體忘了,你就懂得了太極拳。」當然,這個境界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理法一如地「默識揣摩」出來的。 應物自然,西山懸磬。 應物自然是對有功夫之人的一種描述。內功修鍊有素的人,神意清凈虛靈,無所掛礙,從不分辯,無私無欲,但又清澈明了,什麼都知曉。如此之人,自己練太極拳時,既能知曉自身之神意氣和大自然之花草樹的互動信息,又能感覺內外混元時,自身所形成的鼓盪和裹攜狀態;揉手時,對方神意剛剛萌生,形體還未及起動,則自身已隨感而應,隨機而動,恰到好處、不早不晚。這就是魏師所說的「奧妙盡在時機中」。延伸到人生境界,則進入了孔子所說的「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更能如《呂祖百字碑》中所說的:「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這裡描述了有功夫的人洒脫應對的境界,也就是對萬事萬物都能做到不貪、不執、不欲,只有這樣,才能應事接物不迷凡、不動心,情緒不起伏,於此,自已的心性不僅能清靜無為,而且能凝神聚氣並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滋養。 西山懸磬。西山可喻清靜世界、神意發軔之所在。兩者即西方,在頭為元神祖竅所處的位置,山者即脊背也,楊式太極拳老六路所說的勁源。西山是形容說,形容神之體,意之發軔點。懸即空懸,磬,古代樂器,用石或玉雕成,懸掛於架上,擊之而鳴。懸磬可喻清靜之音,也可喻鐘鼎。這四個字指功夫到了深湛境界,就能做到如《列子.仲尼》中所記載的:「我體合於心,心合於氣,氣合於神,神合於無,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隨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干我者,我必知之。」此時,身體通透得宛如透明了一般;沉穩充沛得好像鐘鼎置身;空寂靈敏得彷彿廟之磬,一碰就響。此時,體內空而不空,細胞活躍,內氣鼓盪,生機尢限,這種氣機蕩漾的聲音悅耳動聽,上與天籟合,下與地籟通。「寧靜以致遠」到此時就不是一個形容性的語句,而是真實不虛的功夫狀態了。入此境界,則「聽勁」能入特別細微的地步,此時,聽自己就是聽別人,聽別人就是聽自己,內外已經沒有區別了。 虎吼猿鳴,泉清河靜。「虎」在道家指的是金虎,有虎必有龍。因此,黃元吉在《樂育堂語錄.卷四》中說:「虎者,猛物也,坎中空陽之氣,此氣純陽,陽則易動,有如虎之難防。此氣最剛,剛則性烈,有如虎之難制,唯有龍之下降可以伏虎也。」 「猿」者,心也,神也,意也。《悟真篇》講:「心猿方寸機,三千功夫與天齊,自然有鼎烹龍虎。」由此可見,心猿可以支配、統帥龍虎之氣。猿嗚指心意靈動、活躍,使得生命之氣息激蕩流布。如何實現「虎吼猿鳴」之功夫境界呢?靜極生動。這個靜,並不是指形體動作不動,而是精神狀態的寧靜,神的虛明空寂;這個動,並不是指形體動作、招法姿勢,而是「神包氣中,氣包神外」時內氣敷布,通達尾閭、夾脊、玉枕三關,直達泥丸並循周天而行時的生生不已之動。楊式太飯拳老六路修鍊混元氣,但卻依然取得通周天及經絡的效用。其內存在「虎吼猿鳴」,正如《張三丰注呂祖百字碑》中所說:「當太極靜而生動時,陽產於西南之坤,此時,腹中如烈風之吼,如震雷之氣,即復卦天根現也。」 「虎吼猿鳴」是靜極生動、內氣騰然景象的比附。而「泉清河靜」則是「靜中觸動動猶靜」之功夫狀態的描述。「泉」指人的生命之泉水,人體重的70%由水組成,人只要一缺水,就會出現生命危險,因此《太乙北極真經》上說:「水乃有母。」水是人的生命之源泉。這句話總的意思就是,通過太極拳的修鍊,人體生命之泉源源不斷、無休無止地滋生。那麼,生命之泉是什麼呢?泛指津、唾、血、汗、涕、精等人體之水。《張三丰注呂祖百字碑》中說得清楚:「太極動而生陰,化成神水甘露,內有黍米之珠,落在黃庭之中……」「香甜美味,降下重樓,無休無息,名日甘露灑須彌。」陳攖寧在詮釋《黃庭》其文時說:「口中之津液,譬如山中之泉水,水性本就下,而泉上能至水頂者,何也?地下之水氣循土脈透『玉液金丹』。」進行楊式太極拳老六路的鍛煉,體內就會出現這些「玉液金丹」,此為陰中之精華也;陰之精華還體現在氣血在體內流行不滯,這是生命力旺盛的證相。經常鍛煉陰精,生命之泉就會凈寂、清澈、透明、中和,正如《周易參同契發微》中所說:「當其寂然不動,萬慮俱泯之時,河海靜默,山嶽藏煙,日月停景,璇璣不行,八脈歸源,呼吸俱無,既深入窈冥之中……」所以太極動而生靜,靜則虛靈,虛靈則神明,神明則無為,無為則流行,流行則生生不已,智慧無礙,生機無限。 翻江播海,盡性立命。 「翻江播海」說的是內外之氣混元一體的狀態,什麼狀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這個「母」就是自身已成一團混元氣,這團混元氣周流不息,回蕩不已,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開合相寓,有升有降;出入自如,聚散天成;不在體內,不在體外;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可以有隨意變化,孕育出陰陽來。自身如何才能成為一團混元氣呢?行拳走架意為先,得意忘形混天地。混是混合在一起的意思。兩種事物混而為一為混元。楊式太極拳老六路為修鍊混元狀態提供了途徑,如「茫點」雖然用肉眼遍尋空中而不見,但卻空而不空,有功夫者「心為領,意為帥,氣為纛」次第而出,剎那間凝聚,這種神意統帥內外之氣凝聚於眼前某一空曠之處的目標點,就是混而為一之具體方法現。 翻江播海,是人體內外已成為虛空混元氣的特殊景像。此時,動也是靜,靜也是動,動靜一如,陰陽互孕,出神入化,隱顯自在;動靜之機,鬆散氤氳,宛如江水翻騰,海水激蕩,源源不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派氣機流行、內外一如的風光。 盡性立命是修鍊太極拳的終極目的和根本歸宿,是太極之象的智慧根源。太極拳來源於中華道統文化,必然回歸於道統文化。不管太極如何變化,都不會脫離這個圓。牟宗三認為,道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生命體現(心靈表現之方向),因此,在中華道統文化的經典中,必然對這個根源有過深刻表述。《周易.說卦傳》說:「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窮理是追究、深研、體悟天地間萬事外有之規律,盡性是完善自我,修真養性,使人性與天道相契。窮理是知其理,悟其真;盡性是行其德,傳其道。「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實現「天人合一」。此時,「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我命由己而不由天」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太極之象,盡性立命。性乃人之本性、本真、本來之心,神意之元體;命乃人生的命運、使命、生命之形體,神意之運用。性命相依相助,正如桓譚在《新論.形神》中所說的:「形與神猶如薪與火之關係,神居體,猶火之燃燭矣。」本性是天性,是人生方向,屬陰;命是構成人體的皮肉筋脈骨、四肢百骸等生命物質,屬陽。也就是說,對於一個真正的太極拳修鍊者來說,如果心不清,性不明,則不過一介武夫而已;如果生命之體不修,則如《樂育堂語錄》所云「此命之不存,性之焉立」。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必須把太極拳架、太極術(內功心法)、太極道(心性修為)融為一體去修鍊。這樣,才是真正的性命雙修,才是真正的復歸太極。這個「盡性立命」的太極之象,乃真正的大境界、大智慧、大自在,是由太極而超凡人聖的形象表述。 《秘授歌》的真意所在「無形無象,全身透空。應物自然,西山懸磬。虎吼猿嗚,泉清水凈。翻江播海,盡性立命」。這幾句太極真言說的是八種功夫境界,也就是說,通過太極拳的修鍊,我們應印證這八種功夫境界。如何印證呢?楊式太極拳老六路給我們提供了這種可能的途徑。摘自:《少林與太極》2005年03期輕緩和松圓的螺旋運動才能步入太極的殿堂。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