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與生命的一致性

有一個朋友參加了一個公益的活動,中間遇到了一些規則不清晰出了問題,她提醒公益夥伴下次最好更清晰明確一些,但對方卻說:我是工作之餘抽出精力來做公益,每天忙到一兩點才睡,你們就不能理解嗎?這個案例特別有意義,它可以讓我們一起來思考一下:到底什麼是公益?怎樣才是真正地做公益?

公益就是公眾利益,而這個公眾利益包括你、我、他.....每一個人。每個人都是公眾的一分子,都追求的是同樣的幸福、健康、快樂等,所以我們無法排除自己的利益去給別人做公益,如果認為公益是:犧牲我自己去給別人帶來什麼,那麼其實真正傳播出去的只有犧牲感和匱乏感。這個時候「被公益」的人會出於內疚而暫時維護,但終究來講,他們所能感受到的、接收到的並不是做公益者本來想要傳達的和平。

每個人的言行一定會傳播他的信念,當一個人沒有察覺自己的內心,帶著犧牲感去做公益的時候,就算目標定的再高大上,就算真的本意是想給別人帶來平安幸福,但他只能傳播出他內心真正相信的東西,只能傳播出犧牲感、匱乏感、內疚感。當他認為對方是與自己分開的,另一部分有問題的、需要幫助的人,認為他們是通過損失一部分自己的利益包括金錢、時間、精力而得到了利益的另一群人,就一定會有犧牲感。

這就是一致性的重要性,也是為什麼要覺察自己內心的重要性,不然的話就容易好心辦壞事,明明訂的是一個目標,就因為內心的不清晰而導致了另一個結果。這也是心理學家榮格所說:那些你內心沒有覺察的衝突,就會投射出來成為你的命運。本來是內心的衝突,因為沒有發覺,而認為是外在有的,外在某個人、某件事帶來的,從而真的會不自覺地去遇到這樣的事、認可這些事的真實性,這不就是命運嗎?所以如果想要真正言行與內心一致地去做一件事,了解自己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真正的公益,是認出所謂的公共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並不和別人的利益是分開的,我們真正能夠傳遞的只有我們內心本有的。當我們擁有正確看待一切的觀念,不把他人和自己分開的觀念,實際上做每一件事都是在為所有人而做,做每一件事都是公益。每一個念頭都是公益。因為每一個念頭傳遞的是完整,是把所有人看做一體,不分開,真正平等。

只有不把對方看做與自己分開的,才能待人如己。不然給了別人,自己就沒有了,給了自己,別人就沒有了,這是物理世界看起來的法則。但思想卻能經由「給出去」而增強,相信它們的人越多,它就變得越強大,只有觀念才能越給越多,所以公益真正要傳遞的是精神、是觀念、是出於自身豐足的愛、完整、信任而認出對方本來就有、也能恢復的愛、完整和信任,在此無論運用什麼具體的形式,都一定會帶來好的結果。


推薦閱讀:

Linearizability 一致性驗證
資料庫中隔離性的四種級別詳解與例子-爭取一文全懂
論文筆記:[Inria RR-7506]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Convergent and Commutative Replicated Data Types
談談PhxSQL的設計和實現哲學(下)
Shared Memory Concurrency Roadmap

TAG:生命 | 公益 | 一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