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世名畫 . 人物故事篇(121—150)

愚雅軒祝您全家新年幸福、安康中國傳世名畫 . 人物故事篇(121—150)

121 《竹澗焚香圖》宋 馬遠此圖原載《四朝選藻冊》(見《石渠寶笈續編》)。簽題馬遠作。此幅雖是紈扇面上的小景,而遠山近水,硬石疏竹,處處足以看出馬遠所特有的風格。人物有二:一焚香靜坐,神氣寧謐;一侍童立後,一手搔頭,神態絕妙

122 《西園雅集圖》宋 馬遠 絹本淡設色 美國納爾遜·艾京斯藝術博物館藏宋代有很多繪畫世家,其中最為出名的恐怕要屬山西的馬家。自北宋後期的馬賁開始,馬家先後有五代人在皇家畫院供職。馬氏家族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畫室或作坊,在這個作坊內僱傭了助手、管理者或代理人,或許還有繪畫材料的生產者及裱畫匠。元佑元年(1086年),蘇軾兄弟、黃庭堅、李公麟、米芾、蔡肇等十六位名士,於駙馬王詵宅邸西園集會。馬遠據此所繪,長卷共分四段。此為其中一段,寫米芾揮毫作書,諸文友或立或坐,凝神圍觀。

123 《憩寂圖》宋 佚名 絹本墨筆 縱22.8厘米 橫23.1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全圖用筆簡練,人物表情含蓄端莊,刻畫生動傳神。衣紋線條流利,粗重連續,設色富麗堂皇。繪一僧袒腹、結跏趺坐於松根之上,面前雜設紙筆,狀似凝思。

124 《靜聽松風圖》宋 馬麟 絹本設色 縱226.6厘米 橫110.3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靜聽松風圖》是馬麟流傳至今的作品之一。繪有二樹高松迎風,其樹並不寫頂、腳,構圖有馬遠之風。枝幹虯勁奇趣,枝葉飄灑,一老人悠然坐於松下,似聽風冥想,有道骨仙風之氣質,神氣舒暢。其筆法雖類似其父馬遠,但卻可看出他要比馬遠秀潤一些,尤其以樹枝、山石,最為明顯,其樹雖亦氣勢縱橫,雄奇簡勁,但卻並非顯得「瘦如屈鐵」,其用水墨渲染之意更為濃重一些。

125 《夏禹王像》宋 馬麟 絹本設色 縱249厘米 橫113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馬麟,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縣附近),僑寓杭州。為南宋畫院祗候。出身於繪畫世家,馬遠之子。工書善畫,宗其父筆。長於山水、人物。兼畫花鳥,筆力遒勁,軒昂灑落。夏禹,傳說中古代夏部落的領袖,姒姓,名文命,亦稱大禹。此圖繪夏禹手持如意笏,頭戴王冠,身披龍袍,端莊地立於畫面的正中。作者充分地利用線條的造型的能力,生動地刻畫了夏禹慈祥和藹的形象和內在性格。

126 《八高僧故事》宋 梁楷 絹本設色 每段縱26.6厘米 橫約64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此圖繪古代名僧故事。一,達摩面壁;二,弘忍逢杖叟;三,白居易謁烏窠禪師;四,智間竹林擁帚;五,李源、圓澤遇汲水女子;六,灌溪索飲;七,船子拜參;八,孤蓬蘆岸,僧倚釣車。數段有梁楷款字。畫法不同於「減筆」,是比較精細工整的一種,人物生動傳神,剪裁特妙,人物有的只有半身,以前的畫中,從未見過。此圖在題材內容上有風俗畫的意義,描繪了樸素平凡的日常勞動。

127 《布袋和尚圖》宋 梁楷 絹本設色 縱31.3厘米 橫24.5厘米此畫繪布袋和尚半身像,構圖簡明而有力,用筆簡練粗放,尤其以布袋和尚的衣袍最為突出,寥寥數筆,神態活現,有如畫山石一樣雄渾有力,又不失衣袍的柔和隨意,筆意十足,重墨渲染。如除去布袋和尚的上半身不看,其構圖彷彿是一座雄健的遠山,穩健而廣闊,而繪布袋和尚的圓顱碩軀時,轉而用工細流暢的筆法,以工筆繪眉眼唇齒,笑容可掬,其淡泊而又嘻笑於世的神態表現得淋漓盡致,雖有一股玩世的態度,卻又顯示出其寬厚、仁慈、悲天憫人的另一面,這也正是梁楷的處世態度的一種寫照。

128 《潑墨仙人圖》宋 梁楷 紙本水墨 高48.7厘米 寬27.7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梁楷既能依精妙嚴謹的圖畫, 又擅用筆極簡、洗鍊放逸的「減筆」畫。這種「減筆」法, 筆墨精練簡約之至, 似乎又是信手拈來之筆, 卻能捕捉住對象的主要特徵, 具有十分傳神的效果。梁楷在技巧上的重要創造, 開啟了元明清畫家寫意人物畫的先河。梁楷的人物畫多以佛教禪宗人物或文人雅士為題材。《潑墨仙人圖》與另一幅傳為他所作《太白行吟圖》齊名。這幅作品, 用酣暢的潑墨畫法, 繪出仙人步履蹣跚的醉態, 用簡括細筆誇張地畫出形象奇怪生動, 似有幽默感的沉醉神情, 令人叫絕。

129 《六祖斫竹圖》宋 梁楷 紙本墨筆 縱73厘米 橫31.8厘米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此兩種筆法,工細與粗放,雖看似懸殊,但卻被梁楷所協調而顯得和諧別緻,新奇又有神韻。此圖描繪六祖慧能斫竹的故事。慧能,俗姓盧,世居范陽,曾為樵夫。為禪宗的開創者。圖中的六祖在古樹襯托下,一手拿刀,一手持竹竿,正砍伐枯竹。畫面以寥寥數筆,就勾畫出六祖的生動神態,充分表現了慧能有著豐富生活閱歷的這一身世特徵。

130 《三高游賞圖》宋 梁楷此圖原載《宋人名流集藻冊》。畫上題云:御前圖畫梁楷筆。這幅畫可以代表他的人物畫的風格。人物面部表情很細緻,而衣履則以寥寥數筆成之,更顯得迅捷有力。後來的許多畫家都從他這裡得到了啟發。

131 《李白行吟圖》宋 梁楷梁楷,東平(今屬山東)人。嘉泰間畫院待詔並賜金帶,其不受,世號「梁瘋子」,並嗜酒,善畫人物、山水、道釋、鬼神。他突破「院體」畫派謹嚴的畫風,自創「疏體」(即寫意減筆)。其畫風革簡,筆意生動。梁楷繼承了五代宋初畫家石恪的畫法,又自出新意,構圖簡明有力,用筆簡練粗放。此《李白行吟圖》即體現了梁楷的簡筆風格。

132 《秋庭戲嬰圖》宋 陳宗訓此圖原載《宋人名流集藻冊》(見《石渠寶笈續編》)。簽題陳宗訓作。《圖繪寶鑒》云:陳宗訓,杭人。師蘇漢臣,畫道釋人物仕女,描染未精,人呼為鐵陳。紹定年(1228—1233)畫院待詔。按此語未然。今觀宗訓《秋庭戲嬰圖》,人物花卉和山石,均甚精工。

133 《小庭嬰戲圖》宋 佚名此圖不知原載何冊,亦無作者姓氏。其作風甚類陳宗訓,故列於宗訓所作之後。

134 《春遊晚歸圖》宋 佚名此圖原載《紈扇畫冊》(見《石渠寶笈三編》)。無作者姓氏。畫面甚見渺遠,充溢了春天的氣息。一老者策騎緩行,幾個侍從各攜椅、凳、食盒之屬,可作一幅宋朝風俗畫觀。

135 《百子嬉春圖》宋 佚名此圖原載《四朝選藻冊》(見《石渠寶笈續編》)。簽題蘇漢臣作。按《圖繪寶鑒》:蘇漢臣,開封人。宣和畫院待詔。師劉宗古,工畫道釋,人物臻妙,尤善嬰兒。紹興間(1131—1162)復官。孝宗隆興初(1163),畫佛像稱旨,補承信郎。世人凡見嬰戲圖,便題蘇漢臣作。此圖亦題漢臣作,不知何據。是陳宗訓以來的作風,有動作而無表情。名手之筆,不當如是。故改題無名氏作。

136 《竹林撥阮圖》宋 佚名此圖原載《四朝選藻冊》(見《石渠寶笈續編》)。簽題李唐作。按此圖狀人物甚工,但非李唐的作風。我們觀李唐的《伯夷、叔齊採薇圖》是那樣的形象深刻,便顯得此幅的纖弱了。故改題為無名氏作。

137 《松蔭論道圖》宋 佚名此圖亦作《三教論道圖》,原載《歷代名筆集勝冊》第四冊(見《虛齋名畫錄》)。簽題劉松年作。按《圖繪寶鑒》:劉松年為淳熙(1174—1198)畫院學生。紹熙年(1190—1194)待詔。師張敦禮。工畫人物山水,神氣精妙,名過於師。寧宗朝(1195—1234)進耕織圖稱旨,賜金帶。宋畫人作三教圖者甚多。此圖作風比較弱,當非出劉松年之筆,故改題無名氏作。

138 《觀音像》宋 法常 絹本水墨法常畫風略近梁楷, 元人有人論他作畫多用蔗渣、草秸作畫, 隨筆點墨,意思簡古,不費妝綴。也有人說他的畫粗惡無古法, 誠非雅觀。考察現存法常作品, 其所畫猿、鶴、觀音、羅漢等, 形象頗為嚴謹, 背景則較為縱逸, 大體上是運用一種半工半寫的畫法。法常的作品流傳到日本國較多, 對該國的繪畫影響很大。《觀音猿猴圖》是指《觀音圖》、《猿圖》和《鶴圖》三幅畫。畫中觀音的衣服用蘭葉描, 略近梁楷畫法, 樹木草石粗率簡勁。

 

139 《布袋和尚圖》宋 法常 紙本水墨 縱96.7厘米 橫41.5厘米僧法常, 號牧溪, 蜀(今四州)人, 生卒年不詳, 其藝術活動主要約在13世紀60-80年代之際。曾因抨擊奸相賈似道而遭通緝, 逃至浙江一丘姓人家中避難。法常善畫龍、虎、猿、鶴、蘆雁、山水、人物。布袋和尚為五代後梁時僧人,世傳為彌勒菩薩化身。此圖中的布袋和尚為半身像,雙手捧腹,作開口大笑狀。140 《老子圖》宋 法常 紙本水墨 縱88.9厘米 橫33.5厘米 日本岡山縣立美術館藏法常的用筆由梁楷的「簡筆」變化而來,但較之稍為「文氣」一些,收斂一些。圖中的老子,因鼻毛外露,被稱人「鼻毛老子」。此幅中,老子招風耳、禿頭、張巨口,鼻毛直掛唇邊,形貌奇特,有道是「奇人自有奇相」,真正仙風道骨,奇絕脫俗,狀神寫貌,盡得人物風流和神韻。

 

141 《天官圖》宋 佚名 絹本設色 縱125.5厘米 橫55.9厘米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美術中司空見慣的題材。無題款和年號的《天官》、《地官》、《水官圖》藏在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從風格和技法來看,可推測為南宋畫家所作。構圖按傳統的「主大從小」原則,主神占畫面的三分之二,而且表現的是栩栩如生的側面。有唐代道釋畫的遺風。142 《地官圖》宋 佚名 絹本設色 縱125.5厘米 橫55.9厘米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地官圖》的畫較《天官圖》的畫風富有一種社會現實性和生活色彩。威武神聖的地官,被表現出一種不可一世的出巡官員的派頭,侍從前呼後涌,場面宏大而熱烈,背景則採用宋代郭熙、李成的山水畫法,更為恰當地烘託了場面的氣氛。

143 《五百羅漢·布施貧飢》宋 周季常 林庭珪 縱111.5厘米 橫53.1厘米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周季常、林庭珪,生卒年不詳,約活動於1178至1188年,南宋頗有盛名的佛畫家。此畫繪五百羅漢中布施貧飢的場面,畫面描繪工細,用線富有變化。

144 《牧牛圖》宋 牟益 紙本墨筆 縱26.2厘米 橫7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牟益,吳郡崑山人,南宋孝宗乾道年間(1165—1173)為畫院待詔,工畫花竹翎毛,尤擅渲染,兼擅書畫,《圖繪寶鑒》雲其「畫入能品」。《畫史會要》載:晚年喜篆書,深究古文,嘗取詛楚、石鼓、鐘鼎等文為辨證一編,以糾釋文之誤。他的代表作品《牧牛圖》與被收入《石渠寶笈續編·寧壽宮》的《搗衣圖》一樣,很有藝術特色。此圖繪煙柳平丘,牧童跨於牛背上,一手拿小木杆,一手拿昆蟲在逗趣。其後一牛犢緊隨前面的大牛,畫面生動活潑。畫中的牛造型準確,形象生動,筆法簡率。

145 《五百羅漢·洞中入定》宋 周季常 林庭 絹本設色 縱111.5厘米 橫53.1厘米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此圖繪五百羅漢在洞中入定場面。圖中畫羅漢閉目入定,似乎進入一種參禪的高妙之境。儘管身旁是洶湧的波濤,身後有張開巨口的大蟒也無暇顧及。

146 《番騎獵歸圖》宋 趙伯驌 紙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趙伯驌,字希遠,宋朝宗室,太祖七世孫,趙伯駒之弟。曾任和州防禦使,並出使金國。善畫山水、人物、花鳥。繪畫上與兄齊名,風格亦相似。其青綠山水在唐代大青綠畫法的基礎上,糅合了北宋文人畫家水墨山水的一些畫法和趣味,改唐代青綠山水的濃艷輝煌的裝飾性,代之以秀麗和清雅,既「精工之極,又有士氣」,創作了一種介乎於院體畫和文人畫之間的青綠山水畫。此圖則寫番騎獵歸後,一目閉,專心一意地檢驗其箭羽狀,最為得神,可以代表其人物畫的成就。

147 《初平牧羊圖》宋 佚名此圖不知原載何冊,也沒有作者姓氏。但畫法甚為高超,人物尤精。在描繪人物動態和神情方面,畫家具有高超的技藝。黃初平,亦名皇初平,傳說為晉丹溪人,15歲時家使牧羊於野,遇道士攜至金華山石室中,四十餘年。後其兄尋至山中,問羊安在?初平哎叱成羊。

148 《十六羅漢·降龍》宋 陸信忠 絹本設色 縱96.4厘米 橫50.9厘米 日本相國寺藏陸信忠,生卒年不詳。南宋寧波民間佛像畫家,作品多數流往日本。此圖中降龍羅漢的形象十分特殊和有趣,圖下方有兩條飛舞的龍,圍繞一寶珠張牙舞爪,羅漢緊張地攀於岩石旁的樹上,兩眼圓瞪,驚恐萬狀,具有院體風格,情景交融,獨具特色。

149 《地藏十王圖》宋 陸信忠 絹本設色 縱53.7厘米 橫37厘米 日本永源寺藏此《地藏十王圖》共十一幅,即十殿閻羅各一幅,地藏菩薩一幅。應是以地藏圖為中心,左右對稱布置。此畫大肆宣揚惡人在陰間所受的懲罰,帶有很強的戒惡揚善性質。這裡所選的是「秦廣王蔣」、「宋帝王余」、「五官王呂」、「閻羅天子包」四殿閻羅像。在表現人物時,畫家筆法工細,設色妍麗,有裝飾效果。

150 《虎溪三笑圖》宋 佚名 絹本設色 縱26.4厘米 橫47.6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圖繪參天的古樹下,虎溪蜿蜒奔流,水花飛濺, 霧藹沉沉, 三位氣宇軒昂的老者面對淙淙的虎溪仰天長笑,幾個童子或肩負包袱,或牽驢等候,樣子樸實天真。圖中遠山用淡墨勾染,濃墨點小樹,古樹用細筆勾勒,山石則用墨線勾勒輪廓,進而用淡青色皴染,使畫面富有立體感。


推薦閱讀:

范冰冰的人品怎麼樣?
劉一帆代言肯德基,你怎麼看?
致五哥終將逝去的維他檸檬茶
塔羅人物牌——星幣牌組
放飛小天鵝,成就新輝煌

TAG:中國 | 故事 | 人物 | 名畫 | 傳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