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消極性依賴人格失調」 |嬋琴

看一視頻節目,女人不停的哭泣,控訴對方如何在她懷孕期間,一次次出軌;人工受孕承受了怎樣的痛苦;甚至孩子出生,對方也不在身邊。她的每一聲控訴和眼淚,似乎都是向對方表達:她有多麼的愛那個男人,離不開他。

視頻里,情感嘉賓對她說:「你的聲聲控訴讓我感受不到感動,倒是有一絲生氣。你控訴的聲音越大,淚流得越多,說明你愛得越深,越離不開對方。你來到這裡,就是要原諒他的。」

幾分鐘的視頻,女人的眼淚不停的流淌,男人面色僵硬,眼神不敢直視對方,不停的向對方道歉,請求原諒,並保證再也不犯類似的錯誤,會好好的對待她。

我們說婚姻里最可怕的不是沒有了愛,也不是隱蔽或者公開的背叛,而是發現他們在以愛的名義,一方對另一方產生近乎愚痴的依賴,這種依賴,最為明顯的包括:不管怎麼,我都愛你;我就是離不開你;沒有你我就活不下去……諸如此類種種,以心理學的名稱來定義就是,「消極性依賴人格失調。」

它的癥狀主要表現在,在一段情感關係里,一方對另一方不停的製造傷害,處處製造陷阱,對方卻始終無法離開,不自知的產生了近乎愚痴的依賴:即便辱罵家暴,可以做到忍耐;冷漠,能做到遷就;背叛再三,也能做到寬諒;類似這樣,在一段關係里,彼此傷害、糾纏,或許為了有個溫暖的房子居住、或者離不開物質享受、又或者為了自己後半生的生活有個著落,總之不願意離開對方。

將自己全身心的希望和夢想都寄托在對方的身上,最終失去自我認知能力,也失去了自我及省醒覺知。所形成的依附感,使對方覺得你如草芥一粒,可以肆掠、任意踩踏;即便身心已經遍體鱗傷。且,依舊覺得這就是愛。

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曾談過關於「依賴性」這個話題,他開門見山的指出:對愛有一種常見的誤解,就是把依賴當成了愛。一旦這種依賴感低於自身的付出,習慣了不斷的索取,他(她)就會產生一種寄生的心理,而對方則會成為寄主。因為你覺得離開對方,就難以生存,甚至對方對你造成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傷害,你還邊哭邊鬧,覺得離開對方,就活不下去了。

他還認為,過分的依賴,使得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很難產生自由,並會導致病態的人生:「沒有別人的關心和照顧,就認為人生不夠完整,以至於無法正常生活。」

不可否認,任何一段親密關係,無論自身多麼的強大,都想成為哪個被關心和照顧的對象,只是這種關照一旦失衡,偏差嚴重,就會讓內心產生畸形,嚴重點說,就是人格上的失調。它不僅僅影響自身所處的情感質量,更可以導致一個人的心智成長,處於癱瘓、長久沉睡的狀態。

我曾經參加一個心力訓練營的課程,其中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性,就有明顯的「依賴症」,且從來不自知。她的第一段婚姻失敗後,孩子丟給了男房撫養,自己在外面租房,找了臨時工養活自己,按理說,應該算是獨立、自強的女性。只是後來,不到半年的時,她又找了一個男性同居,再後來,以性格不合為分手理由,不到一年的時間。在她看來,這個男人還不如前夫靠譜,繼續下去,只會讓自己的日子過得更苦。

那一年,她35歲。她自憐又充滿抱怨,她說:「這個世界上沒一個好男人,決定以後再也不結婚,單身到老。」說出去的話,成了潑出去的水。大概不到一年的時,他又找了一個新的男人為伴。她甚至沒有絲毫的耐心給予自己時間,了解對方,認識自己,直到等待一個適合她的男性出現後,再交往。

她屬於典型的,沒有丈夫和男友就無法獨立生活的人。據她自己回顧,從23歲談戀愛開始,到她結婚、離婚,再同居,他們的身邊男人的空檔期,從來沒有超過一年的時間,走馬觀花的情感生活給她的身心造成傷害的同時,也讓她的大半生都處於漂泊、無所依靠的日子。

言談中,感受得到她很苦,讓人心生憐憫的同時,總有一絲悲哀與無力。

她從來不給自己時間反省,婚姻的為何失敗?自我的缺陷有哪些?多年過去,心智為什麼得不到任何的成長?

她需要靠男人不斷的填補她的空虛和寂寞,直到把自己的人生和前程也一起搭進去了,也給自己的生活在無形中,設置了一個又一個的陷阱。這樣的代價不可謂不大,39歲,情感依舊兜兜轉轉,無從著落,男人始終不停的周旋,如同小孩過家家。而她依舊沒有學會自我約束,身心莽蕩,內在的病態依賴,像潰瘍一樣不斷擴散。

良好有序的情感或婚姻關係,應該來自彼此的換位思考和協調勞作。比如,雙方可以完成經濟和人格上的獨立,也可以滿足物質上的自足,包括飲食上的動手能力。我身邊也有類似這樣的夫妻關係,就是妻子一旦出遠門,丈夫每餐食物靠外賣救濟。因為對方不會做飯,他已經習慣了飯來張口。

據說,他在家連廚房門都不會進,習慣了妻子一味的付出。這也是一種另外一種「依賴症。」只不過由精神轉化成了飲食上的依賴。這種依賴也是缺乏愛的表現,因為總是想著需要對方付出,從不曾想過自己是否也該為對方做點什麼。

無論前面提到的走馬觀花換男人的女性,還是在飲食上習慣了依賴妻子的男性。某種程度來說,她們已經失去了愛的能力,或者說本身就是愛匱乏的典型。

一個愛匱乏的人,不僅給予不了自愛,也無從給予他愛。因為她(他)已經習慣了索取、計較,不知如何去付出,諒解他人的不易。這樣的人內心大部分是混亂的、無序的、也是毫無安全感的人。為此,他們需要不停的向外,尋求救命稻草。期望得到他人的愛和關注,甚至不惜以失去獨立為代價,最終使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也呈現障礙種種。

而真正具備獨立,自愛也懂得愛他的人,會給予自己足夠的時間選擇、省醒、完善心智上的成長,即便無人陪伴和關心,也能做到寧缺毋濫。

無論愛人,還是被人所愛,都是需要不斷的付出,滋養的過程,它可以讓我們的心智獲得成長,也可以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給予,讓自己成為一個人格健全、心靈豐盈、內在篤定的人。最終成全自己,也托起一段成熟的關係,自利利他、自覺覺他。

「過於強烈的依賴性,可能使我們強烈地親近某個人,表面上我們與對方彼此深愛,但實際上卻只是依賴對方而已……只想獲取卻不願意付出,心智就會永遠停留在不成熟的狀態,這隻會對人生構成限制和束縛,給人際關係造成破壞,讓別人跟著遭殃,而不是促進別人的心靈成長。」

這或許才是情感或婚姻中最可怕的陷阱,他們表面上是在展開一段愛的關係,實際上是在以消耗彼此,讓生活在依賴中慢慢失去自我人格的獨立,作為成長的代價。

一個人若不肯降低對他人的依賴,也必將得不到更多的愛和自由,更無法見證自我和他人的心智成長。

END


推薦閱讀:

如何在愛情中保持獨立,避免過度依賴?
這些生肖離不開戀人,是依賴還是粘人?
戒掉:和孩子的互相依賴
克里希那穆提說:「有依賴就不可能有愛」,請問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TAG:人格 | 消極 | 依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