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百年「中國夢」

                                                     百年「中國夢」

一八九五年,中國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慘敗,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宣告了晚清政府試圖在維護其政治體制之下的器物層面改革的失敗,但不能漠視他們試圖革新的努力,他們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敗給曾是自己文化仰慕者的日本,舉國震動,在帝國主義準備瓜分中國的空前危機下,仁人志士開始拚命尋找如何走向獨立自強之路,逐漸發現只有改變腐朽的封建君主專制政治體制,實行憲政體制,尊重每個公民的民主權利,建立一套能充分發揮每個人能力的制度,中國才能走向獨立自強。從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變法到孫中山、宋教仁的民主共和,他們各自設計了自己的「中國夢」。這些「中國夢」,在近代中國歷代仁人志士與全體民眾中逐漸形成共識,這就是追求憲政民主的「中國憲政夢」。這個夢想,就是中華民族尋求用憲政民主代替封建專制的政治嚮往,是中華民族自19世紀末以來百年追求的主題。一百年過去了,直到今天,我們還在為實現這個夢而不懈奮鬥。

 

 

康有為、梁啟超的「中國夢」

 

    十九世紀末,面對日益加劇的民族危機,康有為站在時代浪尖上大呼「能變則變,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則亡」,梁啟超一支筆橫掃千軍,寫出很多振聾發聵的政論文章。他們的主張是仿照俄國和日本建立君主立憲政體,對國家進行全面的改革,諸如開國會、設議院、制定近代化的法律制度、廢科舉立學堂、扶助工商等等。他們的「中國夢」是建立一個像俄國日本那樣政治開明,經濟發達,國富民強,民權得到伸張,每個公民都能自由發展的君主立憲的現代化民族國家。與早期維新派不同,康有為將變法維新從單純的宣傳推向實踐的行動階段。從震驚全國的公車上書,到各種學會團體如雨後春筍遍及大江南北,衝破了清朝數百年嚴禁士人集會集社、議論政治的傳統法令,為資產階級民主生活邁開了第一步。

他們要求去掉一大批冗官,要求改變各種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制度和管理辦法,這對專制官僚統治體系是一大打擊,它嚴重影響到這一大層封建官僚的切身利益,於是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專制勢力進行了兇狠的反撲。轟轟烈烈的百日維新就這樣失敗了,康、梁的「中國夢」也破滅了。他們的要求雖然平和,卻付出了血的代價,戊戌六君子的鮮血警醒著維新派的先驅思想家們,他們大大低估了封建專制力量的頑固和殘暴,以為抓住一個皇帝就夠了,而這個皇帝又恰恰不是彼得大帝或明治天皇,而是一個手無實權的光緒皇帝。維新變法雖然失敗了,夢雖然破滅了,但他們引入的民權平等、立憲救國等思想具有著抵抗侵略拯救祖國和反對封建落後的啟蒙特徵,在歷史上起了很大作用,後繼者拾起他們留下的深厚教訓,追隨他們的足跡繼續前進。

 

 

孫中山、宋教仁的「中國夢」

   

一百年來,孫中山先生始終享有崇高的威望,不僅僅是他堅持一生從未鬆懈過的民主革命活動和崇高的人格,更重要的是他開啟了一條真正走向獨立富強的民主共和之路,他的三民主義學說概括了整個時代的要求和歷史動向,是當時中國最先進最完善的思想體系,至今都指導著我們如何真正的走向共和。孫中山先生在1917年至1920年其間撰寫的《孫文學說》、《實業計劃》和《民權初步》(合稱《建國方略》),規划了一個宏偉的憲政共和國藍圖。他在其中描繪了他的「中國夢」,那就是建立一個實行民主憲政的、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的共和之國。在1924年,他寫成《建國大綱》,以三民主義作為公民應有之「權」,以五權憲法作為政府施政的「能」,將建設國家的程序分為三個階段:軍政時期、訓政時期與憲政時期。通過地方自治培養公民的參政議政能力,其最終目的是建立憲政,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在民主體制和健全的法律保障之下,每個公民都能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和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孫中山先生是這樣設計的,也是按著這樣的程序一步一步的努力著,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宋教仁(1882年生,1913年遇刺),作為一個八零後青年,卻成了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不僅將一個革命黨成功地轉型為一個普通政黨,而且要將古老的中國帶進全新的政治文明當中,在廣土眾民的中國推行議會民主制。一個決意推翻專制王朝的革命黨,在完成這個最初的目標之後往哪裡去?百年前宋教仁已想得清清楚楚,並在最短的時間內和他的同伴、支持者們一同努力付諸實施,更重要的是一個政黨願意與其他政黨展開公平競爭,希望本黨發達,也希望反對黨也發達,以致能旗鼓相當。1912年8月13日發表的《國民黨宣言》扼要地表達了他的政黨理念,一個政黨只要具有鞏固龐大的結合力,有系統有條理真確不破的政見,「壁壘既堅,旗幟亦明,自足以運用其國之政治,進而組織政府,則成志同道合之政黨內閣(責任內閣制之國,大總統常立於超然地位,故政黨不必爭大總統,而只在組織內閣),以其所信之政見,舉而措之裕如,退而在野,則使他黨執政,而己處於監督之地,相摩相盪,而政治乃日有向上之機。」

在他的理念中,既可以進而組織政府,也可以退而在野,他所求的是「政治乃日有向上之機」,也就是「吸引文明之新空氣」。就是這個被袁世凱稱為民國最有希望的人卻犧牲在了阻撓袁世凱「皇帝夢」的槍口下,他的犧牲,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宋教仁之問」: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在這一塊專制深厚的土地上,有沒有可能實行憲政民主?

 

 

我們的「中國夢」

 

2000年3月,台灣第二次「總統」直選,民進黨贏得勝利,標誌著台灣歷史上第一次的政黨輪替。其重大意義就是顛覆了「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的理論,回答「了宋教仁之問」,也就是回答了華人世界也能實行民主憲政的疑慮。二00八年三月,原本獨裁的、以外省人為主的國民黨在這場大選中重新贏回台灣的領導人寶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獲得大多數本省人的支持。國民黨的這一次勝選,完全是選票選出來的,而不是靠威權手段,這說明一個曾經是威權的政黨在失去政權之後,只要做得好,能自我反省,卑謙問政,在民主的浴火中完成自身鳳凰涅磐,失去的還可以具有充分合法性地拿回來。

百年「中國憲政夢」在台灣的實現,極大的鼓舞了我們,使我們堅信孫中山先生開啟的這條民主共和之路一定能走向成功。中國向民主憲政轉型是歷史的趨勢,是世界潮流,誰也阻擋不了。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現場時,提出並定義了「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而且滿懷信心地表示這個夢想一定能實現。我們也相信這個夢想一定能實現,但我們更相信:唯有在民主憲政體制之下,民主權利獲得得伸張,民生得到保障,每個公民都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才智來建設國家,我們才能希望民族的獨立和尊嚴顯得更加充實和堅強,中華民族才能真正的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我們現在的「中國夢」就是盼望早日實現百年「中國憲政夢」。我們盼望憲政民主體制變成一種生活方式,落實在茶米油鹽的生活中,而不是停留在紙上和嘴上;我們盼望與只能依靠特權才能獲得富貴的傳統社會說再見,代之以依靠個人努力和專業特長可以取得成功的公平競爭的現代社會;我們盼望建立一個真正代表大多數人利益而又兼顧少數人訴求的最不壞的制度,而不是期望哪個精英上台後我們的社會才變好的威權政治;我們盼望每個公民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訴求,而不是成為沉默的大多數……

最後借用牟傳珩的一段話做結尾:中華民族的百年追求的主題,不就是乳酪、麵包,而更應該是權利與自由;不就是航空母艦,更應當是選票箱。中國不需要前蘇聯那種「先進階級」強制推行的「專政社會主義」復興夢;更不需要納粹德國「優等民」」暴力發動的「國家社會主義」式復興夢。中華民族的百年一夢,就是「一人一票」的憲政民主復興夢。


推薦閱讀:

中國神傳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
中國歷史上的3大罪人,個個都影響了中國的發展,第一名最可惡
新中國成立以來轄區變化最大的五個省
葉門霍亂疑似感染人數突破100萬,中國現在為什麼沒有霍亂?
你覺得中國哪些縣值得一去?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