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通俗的啟蒙
——一組圖畫記錄改革開放初期百姓的勇敢嘗試
|
兜售者胸前掛個收錢的包吆喝,香港貨,晚了就沒了! |
|
理髮店總要打著「廣式」,人家那兒離香港近,新潮! |
|
貨好,怎麼吹?當然是「出口轉內銷」。 |
|
幾位挺「潮」的,戴著蛤蟆鏡,鏡片一角還有塊進口的小標籤,都不願意撕,那才是品牌呢。 |
|
這位大叔,來條廣州話說的臘腸褲,褲管小得用吃奶的力氣才能鑽進去,可也要穿,人家看了起碼不說我「吐吧辣雞」了。 |
|
不是說眼睛是什麼心靈的窗戶?老娘把「窗戶」裝修一下,割個雙眼皮! |
|
民國梳大辮子,新中國全是短髮、小辮子。如今表現成熟一些,不管太太、小孩,都來個盤發。 |
|
過去穿布鞋,土!這鞋頭硬,踢死牛呀,新玩意兒。 |
|
更新潮的當然是電發,什麼吹風筒,沒見過,煤爐加幾根鐵枝,挺好! |
|
天氣冷了,多加件衣服是常事。穿什麼?異口同聲,當然是風衣!你穿我穿,成為街頭「制服」。 |
□梁明全
1984年,由姜黎黎主演的電影《街上流行紅裙子》第一次直接以時裝為題材,記錄了上世紀80年代開放初期人們思維方式的變化。勞動模範敢於穿上「袒胸露臂」的紅裙子上街,而且還到各個服裝店去「斬裙」。電影公映後好評如潮,也有不少觀點認為應發起抵觸崇洋媚外的「封資修」,不能讓勞動模範淪落成為資產階級的大美妞。
從洋可樂、漢堡包的興起,到上海榮華雞打不過肯德基,紅高粱燴面鬥不過麥當勞,連自選超市都劈頭蓋臉的到處是洋人開的某某福。有人說,改革開放就是從崇洋媚外開始的。倘若沒有中國民眾從開發廊、喇叭褲、蛤蟆鏡、踢死牛、雞窩頭等等這一系列的勇敢嘗試,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一定還會在「文革」的意識形態中徘徊。別忘了,他們當時也面臨著「自由化」和「精神污染」的指責。不管怎麼說,他們還是帶動了中國的進步。
作家王朔用通俗的語言「愛誰誰」、「我是流氓我怕誰」改變了中國。老百姓用喇叭褲、蛤蟆鏡等流行的方式改變了中國。纖筆一支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雖然是極為平凡通俗的舉動,可是畢竟是一次啟蒙。
梁明全
推薦閱讀:
※我們在生活,而生活又是什麼呢?
※我開始接受自己只是個平庸的普通人這個事實
※平凡,卻不甘於平凡的潰敗
※據說有這些手紋的人都是上天的寵兒,註定不平凡!
TAG:平凡 | 啟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