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行善
編者按:有得聖物,方顯佛光,寶相寺經風浴雨數千年,其恢弘雄厚本身就如一札翻不爛的史冊,成就了經久不衰的佛學典故和宗教文化。世言「近佛者而染禪味」,在九州大地上,但凡名川大山都聳立著林林總總的寺廟禪院,每每都以其別具一格的特色而吸納綿延不斷、深遠悠長的香火氣息,但若問其源宗,恐非此寶相寺而最為驕傲,因為在這裡發掘出罕世珍寶、中國唯一的「佛牙舍利」,於是,寶相寺成了萬佛之上,其獲得善男信女的受寵程度自是可甲天下。
一次觀光旅遊勝地汶上縣的寶相寺,讓作者深入其中,從書中了解了釋迦牟尼佛和佛教,把自己的所知和觀點,展現在讀者面前,告訴讀者釋迦牟尼也是平凡的人,只不過是在生活當中悟透了人生,開啟佛教,與佛為伴,心靈得以重生,人性得以凈化。宗教是人類文化的結晶,不管哪種宗教,都在解釋人類「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困惑,都在釋放人們的精神壓力,都在撫慰著人們的心。佛教,佛行善積德,讓人們從心中升起的一股崇敬之情。行善制惡,從事善良的行為,總是對人生對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知性的文字,理性的闡釋,一種修為的深入。拜讀文章如拜山,一股清靈之氣迎面撲來。
這篇文章作者詳細地記載了釋迦牟尼出世與圓寂,同時例舉現如今出現在世間的四種佛教,是怎樣混淆了佛教的本質,走進這篇散文,讀出一份厚重,與佛修緣,曠達人生,會有一點靈犀通禪意,文章最後的結尾升華了主題:隨緣行善做個好人。文章主旨明確,給讀者了解了佛教的知識,令人受益匪淺。
隨緣行善
山東省汶上縣的寶相寺,是唐朝時代所建造的一座古寺,原名昭空寺。北宋咸平五年,宋真宗封禪泰山駐蹕於此,御賜昭空寺為寶相寺。寶相寺歷經千載香火不衰,成為歷代帝王將相、名流墨客禮佛觀光的風水寶地,也是齊魯大地上的古寺名剎。
寶相寺里的太子靈蹤塔,建於北宋時期,座落在寶相寺的最北端。太子靈蹤塔為八角磚塔,底層呈蓮花狀,整體雄偉壯觀,巍峨挺拔,充分體現了宋代建築風格。古樸典雅的塔身,全部都是用青磚砌成的。塔高
太子靈蹤塔,塔頂層東西南三角各有券門佛龕一座,龕內塑有佛像。塔北面有門,內里有螺旋台階可以登到塔頂上。整個塔剎呈葫蘆型,由黃土燒制而成,外面施黃色釉質,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故有黃金塔之稱。
1994年3月份,工作人員在葺修塔體的時候,在塔宮內發現了至高無上,珍貴無比的佛教聖物,佛骨、佛舍利等141件佛教聖物。這一消息不脛而走,一時之間轟動了全國,震驚了世界。後來經過專家們鑒定,那些出土的佛教文物均為國家一級文物。據寶相寺專業工作人員介紹,佛陀圓寂的時候,留有四顆佛牙舍利,一顆被天人取走供養,一顆被龍王取走,一顆在斯里蘭卡,一顆在中國。寶相寺塔宮內發現的這顆佛牙舍利就是中國唯一的一顆佛牙舍利。
近些年來,全國各個地方到寶相寺里來燒香、拜佛、許願和觀光的善男信女,以及各行各業的遊客,一年四季,一天到晚絡繹不絕。明智的汶上縣縣委和縣政府領導班子,近年來藉助寶相寺的歷史底蘊,結合悠久的佛學文化,依託聖潔地靈的人文基礎,率領當地老百姓努力打造中國佛都這個吸引人們心靈的大品牌,將歷史文明與現代文明完美嫁接,釀造出前景無限的諸如旅遊、朝聖等新興產業鏈「美酒」,讓古樸沉香與時代馨香精美兌味,搞活了區域經濟,造福了一方百姓。
我不是什麼佛教信徒,對佛教知識也知之甚少,可這些年來,我的下意識里總覺得自己是個略有善根的人。前幾天,我和幾個朋友專門到寶相寺去觀光,回來之後,囫圇吞棗地又看了幾本有關佛教方面的書籍,多多少少的又深一層地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佛教。
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發源於公元前600多年的古印度,距今已經有2600多年了,東漢時期,佛教自西向東逐漸地傳入了我國各個地方。
佛教的創始人叫釋迦牟尼。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是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釋迦,就是仁慈的意思。牟尼,就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凈的意思。佛,就是覺悟的意思。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釋迦牟尼佛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多元文化社會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非宗教,非哲學,講佛教是宗教,那只是一種通俗的方便說法而已。佛教實則就是以般若的智慧自內證打破無明煩惱,成就菩提(覺悟)之道。
釋迦牟尼生前到處說法,他的徒弟們把他四十九年來勸化世人,止惡向善所講的一些道理記載下來的語言,就是佛經。佛經和孔子的《論語》問世方法差不多,大同小異。
佛經,是對佛教經典的一種簡略說法,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漢文佛教經典總稱為大藏經,包括印度和中國的佛教主要著述在內。廣義的佛經總稱三藏,包括經藏、律藏、論藏。狹義的佛經專指經藏。漢文大藏經經過歷代的翻譯、流通,數量日益增多,最後彙集、編纂成「藏」,卷帙浩繁。
佛不是生而知之者,釋迦牟尼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他姓喬達摩,名叫悉達多。據佛經上記載,釋迦牟尼在十九歲的時候,他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等諸多苦惱,毅然決然地捨棄了王族生活,獨自出家修行。他三十五歲的那一年的春季,那一天的黃昏,他盤腿坐在一顆千年菩提樹下閉目悟道,徹底覺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遂開啟了佛教,弘法四十九年,八十歲的那一天上午,他在拘屍那迦城示現涅盤。
涅盤,原是印度語,也被譯作泥洹或抳縛南。它的意義是包括了滅、寂、寂滅、寂靜、滅度,唐玄奘譯為圓寂。涅盤,是佛教徒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翻譯過來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不生不滅的意思,就是任何的東西增加也沒感覺增加,任何的東西減少也不計較減少,因為這些相只是心的影像而已,沒有實體可得。涅盤,簡單地講,就是來無來相,去無去相,增也沒有增相,減也沒有減相,也沒有什麼是跟非,也無所謂的對跟錯。涅盤,就是不落入對立,完成了絕對的智慧。絕對就是絕對,就像虛空可以包容一切,這就是修學佛道要追求的,用一顆智慧的心,過活了每一分每一秒的現象界的生活。涅盤,也同般若一樣,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內容,在《大般涅盤經》當中舉二十五種、《四諦論》舉六十六種的異名,一般經論中所常見到的無為、真諦、彼岸、無壞、無動、無憂、無垢、不生、解脫、法身等等,等等,都是涅盤的異名。
有些人以為死即是涅盤,這是一種庸俗而錯誤的說法,不能單純地這樣來理解涅盤。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研究家,
佛教,是專門講究脫離苦惱的方法,等到煩惱斷盡了,心裡無掛無礙,無憂無慮,得到真自由和大快樂,這個人也就成佛了。成佛沒有什麼捷徑,修行是點滴功夫,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學佛的人,除了拜佛,尊敬菩薩之外,一切天仙鬼神都不信奉,都不供養。釋迦牟尼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釋迦牟尼這句話里的這個『我』字,並不是單純地就指釋迦牟尼他自己本身,而是指全體人類的每一個人。他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在宇宙中是頂天立地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決定著自己的的命運,沒有一個人可以提拔自己上天堂,也沒有一個人可以把自己推入地獄,不必聽命於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
釋迦牟尼將他的覺悟、成就及造詣,完全歸功於人們自己的努力與才智。他說法四十九年,無非就是為人們指出一條成佛之道,就是自己創造最徹底圓滿的智慧與人格。但這一條路,卻是要自己憑著毅力、智慧、恆心去走的。所以他說:「事情須由你們自己去做,我只是指給你們該要走的一條道路而已。」
佛教里講的六道輪迴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我們平常所說的靈魂,在佛教里叫做神識。佛教里說,人的肉體死了,神識是永遠不會死的。人的肉身死了,他的神識憑著他生前行為的好壞,進入六道之中的其中一道。
世人學佛就是要脫離六道輪迴的苦惱,來生到西方世界去享受永久快樂。學佛就是止惡向善,普渡眾生。學佛全在心地上下功夫,心歸佛陀。學佛的法門有很多,但佛教通常是分為五宗:律、教、禪、密和凈。中國中原一帶的佛教基本上都是凈土宗。
佛教里的經論有八千多卷,如果不迷信佛教,也不想深入研究什麼是佛學,只是想做一個心裡有佛的人,或者是做一個普通的佛教徒,那就專心單念佛號『南無阿彌陀佛』,一生隨緣行善就行了。
南無是印度話,就是歸順、依託、敬禮等等意思。釋迦牟尼說:「阿彌陀佛跟這個世界上的眾生是最有緣分的佛。」
信佛的世人,只要誠心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不做壞事,臨要死的時候,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就會到人世間來接引他上西方世界去享受自由的快樂。眾生都有佛性,到最後都要進入涅盤。有因緣的人碰到佛法的人就能早成熟,沒有因緣碰到佛法的人就要經過百萬劫。讚美與謳歌不能離苦得樂,只有腳踏實地去修心養性,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凈化、升華,使自己享受到心安理得的快樂。
佛教,在歷史上曾經對世界文化傳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至今依然仍在深深地影響著我們人類的日常生活和言行。但是目前世界上的佛教至少有四種不同的形式同時出現在人世間,把一些人給搞迷糊了。
一、傳統的佛教。釋迦牟尼佛原本就是這個樣子。但傳統的佛教教育現在很少見了,其它的佛教,多多少少也都變了性質。
二、宗教的佛教。佛教本來不是宗教,現在變成宗教了。古時候,中國寺院里的教徒每天上八個小時的課,修行八個小時。修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坐禪,一種就是念佛。修行的人,每天用功十六個小時,解行相應。上課是聽講、研究討論,是理論上的;然後修清凈心,修覺、正、凈。每天十六個小時用功,人的妄念當然也就少了。現在的佛教道場只是每天供供佛,修一點福報而已,佛教確實是已經變成了世俗的宗教。
三、佛學。佛教變成學術,變成哲學了。現在有些大學開佛經哲學這一門課,把佛的教法當作哲學來研究。其實佛教不是哲學,也不是宗教。佛法就是佛法,把佛法認作學術也就變性質了。
四、邪門歪道的佛教。宗教的佛教是勸人做一個好人,沒有什麼壞處。學術的佛教追求真理、研究知識,對社會也沒有什麼傷害。邪門歪道的佛教,則是利用人性的弱點,拿著佛法作招牌,欺騙眾生、傷害眾生、擾亂社會、危害大眾的安全,騙取老百姓的錢財。
我不迷信佛,也不崇拜佛,因為我知道,佛就是一個對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徹覺悟的普通人。雖然如此,我還是尊敬佛,欣賞佛教的一些道義,尤其是欣賞在這個金錢主義至上,老虎結群,蒼蠅成堆的現實社會生活當中,保持心靈的寧靜,止惡向善,誠實守信,尊老愛幼,做個好人的一些說教。
推薦閱讀:
※曾六進監獄,如今卻放下屠刀拿起菜刀,一碗面免費了20年!
※行善積德,只需做這六件事!
※是不是選擇了當一個好人,那麼你對別人好的同時就不要期望別人也對你好?
※如何看待「積善之人,必有餘慶;積不善之人,必有餘秧」?
TAG: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