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曾經的「友誼天長地久」變成了現在沉默的點贊之交

這是思小妞的第182篇原創

 

我一直不太敢寫關於友誼、朋友這方面的文章,因為自知幾乎沒什麼朋友。倒也不是真的活成了孤家寡人,還是有一兩個能聊一些心事的摯友,但無奈距離遙遠、隔著半個地球,而且都過了而立之年,各自有各自的生活要忙,說不準這艘友誼的小船何時就淹沒在了不知不覺的疏遠中。

 

對朋友、同窗這類關係我向來是抱著心嚮往之、但無奈終會漸行漸遠最後進入「最熟悉的陌生人」這個死循環的看法。

 

小學轉了學,最好的那些玩伴都丟了;

初中遇到的變態班主任讓整個班級完全不敢有學習之外的非分念想;

高中從普通班到重點班、從理科班轉到文科班、三年換了三個班有些人壓根連話都沒說過;大學在離家十萬八千里的城市讀書幾乎就等於是和過去的夥伴們斷了聯繫;

在大學交過一二好友,但畢業後我輾轉在三個城市工作而她們都留在了原地,漸行漸遠不可避免;

好不容易穩定下來在工作中遇到了能談知心話的朋友,然後,唉,又把自己扔到了和她們隔著12小時晝夜顛倒的地方。

二十多年下來,我的交友像極了狗熊掰玉米,「散落在天涯」。

 

都知道知己難得,可更讓人難過的是,你好不容易碰到了,卻總會被生活的洪流捲去別處,只能無奈地看著一份情誼由暖轉涼。

 

還有那些原本能談得來的異性朋友,知根知底十來年,彼此也清楚不會發展成朋友之外的其他關係。平時各自忙碌,有難解的問題想尋求由性別差異帶來的不同看法時,就會聊一聊。突然有一天,各自成家,因為要顧念另一半的感受,友誼的小船說消失也就消失了。

 

總覺得友誼是人類三種重要情感里最脆弱的那一種。親情尚有血緣可以維繫,愛情尚有婚姻和子女需要顧忌,唯有友情,「身無外物」,全憑真心和勤奮維繫。

 

我不太喜歡現在市面上說的那種友誼:結識比自己強的人來升級自己。這可能也是一種友誼的形式,但在我看來它更像是一種交易——總要在對方身上圖點什麼才好。友誼不是高山流水,當然可以因為需求寄希望於對方伸出援手,只是一開始就有「圖謀」的味道在其中更適合貼上「夥伴」而非「朋友」的標籤。

 

夥伴是各取所需一起走得更高,朋友是真心換真心一起走得長遠。

 

我對朋友,更確切地說是摯友的標準其實很簡單:

1.可以卸下心防真的去聊點什麼;

2.你願意借錢給TA.

 

第一條看著簡單,其實不易。因為你想卸下心防去聊的事通常要麼是讓自己困擾、無力的事,要麼是讓對方有些為難的事,比如想勸TA別在瞎折騰但又怕挫傷對方那顆熱愛生活的心。

 

願意和對方聊那些讓自己難堪的事,說明你充分信任TA對你的愛護,不擔心TA會嘲笑你的難堪、不擔心TA會把這樣的難堪告訴別人;另外,也說明你充分信任TA的能力,無論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安撫人心的能力,你知道總有一款能說到你的心縫裡。

 

至於第二條,雖然市面上認為金錢是感情的攪屎棍,多少美好都敗給了Money,但我更願意把金錢看作檢驗友情的一塊試金石。

 

前兩天和父母聊天,我問了他們兩個問題:在這個世界上你願意借錢的朋友有幾個?你自信能借給你錢的朋友有幾個?然後,我也和他們說了自己的答案,真巧,無論是我願意借錢給他們還是相信他們能借錢給我的都是同樣三個人。

 

之所以用錢來作為測量標準是因為我認為有錢和有愛是一個人最大的兩項安全感來源。作為摯友,毋庸置疑你們之間是有愛的,但如果你肯「割捨」自己的另一項安全感來源——金錢,把它讓渡給正在需要的好友,我相信這份情誼是更被你看重和信任的。

你既不想輕易放棄這份感情(通常拒絕借錢就意味著再見難堪),也自信不會讓你們的關係受到外物的影響。

 

唯有非常珍愛的東西,我們才會充滿沒來由的信任和執念。

 

當然,金錢在這裡可以換成任何TA在乎的東西,如果TA不缺錢但需要有人拿出時間來陪,而你願意這麼做也是真愛了。只是,大部分人都是缺錢多於缺時間的,我才用Money來作為普世標準之一。

 

我對友情還有一種比較「消極」的看法是,我不信那種隔著千山萬水、歷經時光流逝、再次碰面還「只如初見」的那種情誼。也許一開始,距離的確會產生美,但過了某個節點,距離就只能製造生疏。

 

總有人認為,「我們背對背各自生活,卻長成了彼此希望的樣子」,多年不見、再見如初,真美好。而事實是,沒有任何一件事、一種情感能夠「如初」。變化永遠都在。

 

很懷疑許多文章里描述的那種故事:和閨蜜好多年不見,各自奔波自己的生活,然後有朝一日,當我們坐在一起時還能像過往那樣知無不言、把酒盡歡。在當下那個時刻,你我都是曾經的模樣,一切未曾改變。

 

我相信再見面的熱絡肯定是有的,但尷尬也在所難免。除了懷念倆人當初一起經歷的愚蠢和真摯,一旦結束回憶那些如煙往事,彼此不可避免地陷入現實的瑣碎和有意無意的攀比。

 

房子多少錢一平米?老公升職了么?孩子是上私立幼兒園嗎?我上個月帶父母去了歐洲旅遊,可有意思呢,你也應該帶叔叔阿姨去玩。

 

經常在屏幕上看到那種嘴角帶笑、內心暗稱對方Bitch的影視劇,我們都知道那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友誼,但真正的友誼也難免落入俗套。未必是對方人品變質了,你們也許還是當初的自己,只是多年來缺席了彼此的生活,一上來就和對方託付真心是真尷尬、也過於沉重。

比如,你無法對著五年不見的摯友剛坐下來五分鐘就開始哭訴自己為什麼離婚。還是輕鬆點,談談現實瑣碎比較好。

 

況且,真的很少有人還是當初的自己。

 

所以,我才會對友誼抱著享受當下和Let it go的態度。不是不珍惜,而是難把握。

 

還是可以和相識近三十年、雖然最近十年都沒見面的發小沒心沒肺的聊天;

和大學最要好的朋友聊聊孩子;

跟那個曾經關係不錯的異性好友偶爾開個玩笑;

但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是朋友圈裡的點贊之交,因為未能參與他們之前和現在的生活,又不好意思總是憶往昔,所以連評論都顯得有點多餘.

 

這個時候,除了感嘆人生聚散離合無命數,然後默默咽下這一小撮感傷,也實在是沒別的法子。

請問:面對變涼的友誼,你是如何安慰自己的?

推薦閱讀:

你是新員工嗎?現在只需一招讓你看透你的老闆,職場實用心理學!
80年代的老照片:圖2已經見不到了,最後一張堪比現在的賓士寶馬!
男人的這4個表現就是在告訴你,他現在很想你!
現在誰還買房?有錢人都跑去住這些啦~
以前我錯了,現在我懂了,人生要看淡,隨緣,才能活得自在

TAG:友誼 | 沉默 | 點贊 | 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