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灸法診療操作規範

灸法,是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在體表的穴位部位上燒灼、

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的作用,以達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法。它能治療針刺效果較差的某些病症,或結合針法應用,更能提高療效,所以是針灸療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故《醫學入門》說:凡病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一、灸法的作用

 1.溫經散寒

 2.扶陽固脫

3.消瘀散結

 4.防病保健

 二、灸用材料

  施灸材料主要是艾葉製成的艾絨。關於艾葉的性能,《本草從新》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說明用艾葉作施灸材料,有通經活絡、祛除陰寒、回陽救逆等作用。艾葉經過加工,製成細軟的艾絨,更有它的優點:第一,便於搓捏成大小不同的艾炷,易於燃燒,氣味芳香;第二,燃燒時熱力溫和,能竄透皮膚,直達深部。又由於艾產於各地,價格低廉,所以幾千年來一直為針灸臨床所採用。

 三、灸法的分類

  灸法的種類很多,常用灸法如下:

 1、艾灸:

 1)直接灸:無瘢痕灸,瘢痕灸

 2)間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附子餅灸

 2、艾卷灸:

 1)懸灸:溫和灸,雀琢灸,迴旋灸

 2)實按灸:太乙神針,雷火神針

 3)溫針灸

 4)溫灸器灸

 3、其他灸法: 

1)燈火灸

 2)天灸:蒜泥灸,細辛灸,天南星灸等。

 四、灸法的操作方法 

 (一)艾炷灸

  艾炷灸施灸時所燃燒的錐形艾團,稱為艾炷。臨床上根據不同的灸法,使用大小不同的艾炷。艾炷的製作一般用手捻。將純凈的艾絨放在乎板上,用拇、食、中三指邊捏邊旋轉,把艾絨捏緊成規格大小不同的圓錐形艾炷,小者如麥粒大,中者如半截棗核大,大者如半截

橄欖大。每燃燒盡一個艾炷,稱為一壯。施灸時,即以艾炷的大小和壯數多少來掌握刺激量的輕重。艾炷灸可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兩類。

 1.直接灸 又稱明灸、著膚灸,即將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膚上施灸的一種方法。根據灸後

對皮膚刺激的程度不同,又分為瘢痕灸和無瘢痕灸兩種。

 (1)瘢痕灸又稱化膿灸,即用黃豆大或棗核大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組織經燙傷

後產生無菌性化膿現象,以改善體質,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從而起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針灸資生經》中說:「凡著艾得灸瘡,所患即瘥,若不發,其病不愈。」說明古代灸法一般要求 達到化膿,即所謂「灸瘡」,而且把灸瘡的發或不發,看成是取得療效的關鍵。目前臨床上對哮喘、慢性胃腸病、體質虛弱、發育障礙等證多採用本法。其

*作方法是:

 ①選擇體位及點穴:因灸治要將艾炷安放在穴位表面,並且施治時間較長,所以選取的體位要求平正、舒適。待體位選好後正確點穴,可用棉簽蘸龍膽紫或用墨筆在穴位上劃點標記。

《千金要方》說:「凡點灸法,皆須平直,四肢無使傾倒,灸時孔穴不正,無益於事,徒破皮肉耳。若坐點則坐灸之,卧點而卧灸之??」說明古人對於灸

療時的體位和點穴是十分重視的。

 ②艾炷的安放和施灸:艾炷安放時先在穴位上塗少量蒜液或凡士林,以增加粘附性和刺

 激作用。放好後,用線香點燃艾炷,

燒近皮膚時患者有灼痛感,可用手在穴位四周拍打以減輕痛感。灸完

1壯後,除去灰燼,方可換炷,每換1壯,即可塗凡士林或大蒜液1次,可連續灸7—9壯。

 ③敷貼淡膏藥:灸滿壯數後,在灸穴上敷貼淡膏藥,可每天換貼1次。大約1周左右,灸穴逐漸出現無菌性化膿反應,如膿液多,膏藥應勤換,約經30-40天,灸瘡結痂脫落,局部留有疤痕。在灸瘡化膿時,局部應注意清潔,避免污染,以免並發其他炎症(正常的無菌性化膿,膿液較淡色白,若感染細菌而化膿,膿色多呈黃綠色)。同時可多吃一些營養較豐富的食物,促使灸瘡的正常透發,有利於提高療效。此灸法有後遺瘢痕,灸前應徵求患者同意。

 (2)無瘢痕灸又稱非化膿灸,臨床上多用中小艾炷。施灸時先在所灸腧穴部位塗少量的

 凡士林,以使艾炷便於粘附,然後將艾炷放置於腧穴部位點燃施灸,當艾炷燃剩五分之二或

 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時,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麥粒大艾炷施灸,當患者感到有灼痛時,醫者可用鑷子將艾炷熄滅,然後繼續易炷再灸,待將規定壯數灸完為止。一般應灸至局

部皮膚紅暈而不起泡為度。因其皮膚無灼傷,故灸後不化膿,

不留瘢痕。一般虛寒性疾患均可採用此法。

(3)間接灸又稱隔物灸、間隔灸,是用藥物將艾炷與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

 灸的方法。古代的隔物灸法種類很多,廣泛用於臨床各種病證。所隔的物品有動物、植物和

礦物,多數屬於中藥。藥物又因病、因、證的不同,既有單方,又有復方。故治療時既發揮

了艾灸的作用,又有藥物的功能。有特殊效果且常用的間接灸有以下幾種:

  ①隔姜灸   將鮮生薑切成直徑大約2-3厘米、厚約0.2-0.3厘米的薄片,中間用針刺

數孔,然後將薑片置於應灸腧穴部位或患處,再將艾炷放薑片上面點燃施灸。當艾炷燃盡,

再易炷施灸。

灸完規定的壯數,以使皮膚潮紅而不起泡為度。常用於因寒而致的嘔吐、腹痛、腹瀉以及風寒痹痛等。

  ②隔蒜灸    將鮮大蒜頭切成厚約0.2—0.3厘米的薄片,中間用針刺數孔(搗蒜如泥亦

可),置於應灸腧穴或患處,然後將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施灸。待艾炷燃盡,易炷再灸,直

至灸完規定的壯數。此法多用於治療瘰癧、肺癆及初起的腫瘍等症。

  ③隔鹽灸

 用純凈的食鹽填敷於臍部,或於鹽上再置一薄薑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可防

止食鹽受火爆起而傷人。一般灸3—7壯。此法有回陽、救逆、固脫之功,但需連續施灸,

不拘壯數,以待脈起、膚溫、證候改善。臨床上常用於治療急性寒性腹痛、吐瀉、痢疾、淋

病、中風脫證等。

  ④隔附子餅灸   將附子研成粉末,以黃酒調和,做成直徑約3厘米、厚約0.8厘米的附

子餅,中間留一小孔或用針刺數孔,將艾炷置於附子餅上,放在應灸腧穴或患處,點燃

施灸。由於附子辛溫大熱,有溫腎補陽的作用,故多用於治療命門火衰而致的陽痿、早泄、

遺精或瘡瘍久潰不斂等症。

 (二)艾卷灸     又稱艾條灸。即用桑皮包裹艾絨捲成圓筒形的艾卷,將其一端點燃,對準穴位或患處施灸的一種方法。有關艾卷灸的最早記載見於明代朱權的《壽域神方》一書,其中有「用紙實卷艾,以紙隔之點穴,於隔紙上用力實按之,待腹內覺熱,汗出即瘥」的記載。後來發展為在艾絨內加入藥物,再用紙捲成條狀艾卷施灸,名為「雷火神針」和「太乙神針」。在此基礎上又演變為現代的單純艾卷灸和藥物艾卷灸。

  按操作方法艾卷灸又分為懸灸、實按灸兩種,現介紹如下:

 1.懸灸    按其*作方法又可分為溫和灸、實按灸、迴旋灸等。

  (1)溫和灸   將艾卷的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腧穴或患處,約距離皮膚2-3厘米處進行熏

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鐘,至皮膚紅暈為度。如果遇到局部知覺減退者或小兒等,醫者可將中、食兩指分開,置於施灸部位兩側,這樣可通過醫者

手指的感覺來測知患者局部的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施灸的距離和防止燙傷。

  (2)雀啄灸   施灸時,艾卷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的距離,而是像

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

   (3) 迴旋灸  施灸時,艾卷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雖保持一定的距離,但不固定,

而是向左向右方向移動或反覆旋轉地施灸

  2. 實按灸  施灸時,先在施灸腧穴部位或患處墊上布或紙數層,然後將藥物艾卷的一端點燃,

趁熱按到施術部位,使熱力透達深部若艾火熄滅,再點再按或者以布6—7層包裹艾火熨於穴位,若火熄滅,再點再熨。最常用的為太乙針灸和雷火針灸,適用於風寒濕痹、痿證和虛寒證。

  (三)   溫針灸    是針刺與艾灸相結合的一種方法,適用於既需要艾灸又須針刺留針的疾病。在針刺得氣後,將針留在適當的深度,在針柄上穿置一段長約2厘米的艾卷施灸,或在針尾上搓捏少許艾絨點燃施灸,直待燃盡,除去灰燼,再將針取出。此法是一種簡而易行的針灸並用的方法,其艾絨燃燒的熱力可通過針身傳人體內,使其發揮針和灸的作用,達到治療的目的。用此法應注意防止灰火脫落燒傷皮膚。

 

(四)溫灸器灸   溫灸器是一種專門用於施灸的器具,用溫灸器施灸的方法稱溫灸器灸。臨床常用的溫灸器有溫灸盒和溫灸筒。施灸時,將艾絨點燃後放入溫灸筒或溫灸盒裡的鐵網上,然後將溫灸筒或溫灸盒放在施灸部位即可。適用於灸治腹部、腰部的一般常見病。

 (五)  其他灸法

  又稱非艾灸法,是指以艾絨以外的物品作為材料的灸治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燈火灸  又稱燈草燁、燈草灸、油捻灸,也稱神燈照,是民間沿用已久的簡便灸法。取10—15厘米長的燈心草或紙繩,蘸麻油或植物油,浸漬長約3—4厘米,點燃起火後用快速動作對準穴位猛一接觸,聽到「叭」的一聲迅速離開,如無爆淬之聲可重複

1次。此法主要用於小兒痄腮、喉蛾、吐瀉、驚風等病證。

  2.天灸  又稱藥物灸、發泡灸。

將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藥物塗敷於穴位或患處,敷後皮膚可起泡,或僅使局部充血潮紅。所用藥物多是單味中藥,也有用復方者。常用的天灸法有蒜泥灸、細辛灸、天南星灸等數十種。

 (1)蒜泥灸:將:大蒜搗爛如泥,取3—5克貼敷於穴位上,敷灸1—3小時,以局部皮膚髮癢發紅起泡為度。如敷湧泉穴治療咯血、衄血,敷合谷治療扁桃腺炎,敷魚際穴治療喉痹等。

 (2)細辛灸:取細辛適量,研為細末,加醋少許調和成糊狀,敷於穴位上,外覆油紙,膠

布固定。如敷湧泉或神闕穴治小兒口腔炎等。

 (3)天南星灸:取天南星適量,研為細末,用生薑汁調和成糊狀,敷於穴上,外覆油紙,

膠布固定。如敷於頰車、顴髎穴治療面神經麻痹等。

(4)白芥子灸:將白芥子適量研成細末,用水調和成糊狀,敷貼於腧穴或患處,外覆以油

紙,膠布固定。一般可用於治療關節痹痛、口眼喁斜,或配合其他藥物治療哮喘等證。

 五、灸法注意事項

(一)   施灸的先後順序

  古人對於施灸的先後順序有明確的論述。如《千金要方》說:「凡灸當先陽後陰??先上後下。」《明堂灸經》也指出:「先灸上,後灸下;先灸少,後灸多。」這是說應先灸陽經,後

灸陰經;先灸上部,後灸下部;就壯數而言,先灸少而後灸多;就大小而言,先灸艾炷小者

而後灸大者。但上述施灸的順序是指一般的規律,臨床上需結合病情靈活應用,不能拘執不變。如脫肛的灸治,應先灸長強以收肛,後灸百會以舉陷,便是先灸下而後灸上。此外,施

灸應注意在通風環境中進行。

 (二)    施灸的補瀉方法

  艾灸的補瀉,始載於《內經》。《靈樞·背俞》說:「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針灸大成》也記載說:

「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待自滅,即按其穴。以火瀉者,速吹其火,開其穴也。」指出

 灸法的補瀉亦需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虛證用補法,而實證則用瀉法。

 (三)    施灸的禁忌

  1.面部穴位、乳頭、大血管等處均不宜使用直接灸,以免燙傷形成瘢痕。關節活動部位

亦不適宜化膿灸,以免化膿潰破,不易癒合,甚至影響功能活動。

  2.一般空腹、過飽、極度疲勞和對灸法恐懼者,應慎施灸。對於體弱患者,灸治時艾炷

不宜過大,刺激量不可過強,以防「暈灸」。一旦發生暈灸,應及時處理。

 3.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四)灸後的處理

施灸過量,時間過長,局部出現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較大,可

用消毒毫針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塗以龍膽紫。瘢痕灸者,在灸瘡化膿期間,

1個月內慎做重體力勞動,瘡面局部勿用手搔,以保護痂皮,並保持清潔,防止感染。

 


推薦閱讀:

規範交誼舞_探戈(全集12個視頻)
常用非規範性公文
墓碑碑文的寫法規範和父母墓碑的碑文參考.
兩岸規範字的比較與分析

TAG: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