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大明王朝走向滅亡的導火索
大家都知道,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崇禎於煤山自縊身亡,終年34歲,在位17年。這意味著擁有二百多年江山社稷的大明王朝滅亡了,雖然有南明的抗爭,但是最終都失敗了。
可以說,明朝是亡於李自成之手,如果沒有李自成或許明朝不會滅亡,但是促使李自成造反的竟然是一次裁員,就是這件不起眼的事情,葬送了大明江山。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據有關史料記載,明崇禎初年,有御史毛羽健者,懼內,伺妻回鄉省親之機,陰納一妾,歡愉不已,而其千里外妻知之,乃弛驛站車馬電掣回京,毛遂討饒,而移於驛站。於是上書崇禎帝,盡言驛站之弊,另有佞臣附和之,帝遂詔許裁撤驛站。其時,李自成恰為驛卒,因失生機,未幾謀反。
天啟二年(1628年)毛羽健中壬戌科進士,成為四川萬縣知縣,後來轉調巴縣,再後來後入京為雲南道御史,因彈劾楊維垣、阮大鋮被除籍,崇禎時起複原官,官至監察御史。這個時候的毛羽健還算是個敢說話的人,而御史就需要這樣的人,但是毛羽健也有個毛病,就是怕老婆。
有一次,毛羽健趁老婆溫氏回娘家走親戚的時候,私自納妾,正在跟小妾如膠似漆,歡樂無比的時候,他千里之外的妻子知道了,於是利用驛站風馳電掣回到京城,把毛羽健和小妾捉姦在床,毛羽健於是向老婆求饒,一貫怕老婆的毛羽健也被罰跪一天一夜。
跪得兩個膝蓋紅腫的毛羽健開始不明白,遠在千里之外的老婆為什麼來得這麼快?不應該啊,這都是他算計好的,想著想著,他忽然眼前一亮,明白了老婆回京的快速通道就是因為設立在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驛站。於是,他認為自己的這場無妄之災都是驛站惹的禍。他恨透了這些大大小小的驛站,便上疏崇禎皇帝,廢除驛遞制度,撤銷各地驛站。但崇禎起初擔心此舉有違背祖制之嫌,沒有批准。
驛遞原本只為遞送使客,飛報軍情,轉運軍需物資,可歷經百年,名存實亡,驛遞成了大小官員享受外出旅遊的一種免費服務。這個公開的秘密只有崇禎皇帝不知道。毛羽健的確看到了其中的弊端。他有個親戚劉懋在刑部當官,劉懋很欣賞毛羽健這個憤青,認為他說的有道理,便再次向皇上建議裁驛,理由是,如果將裁掉的驛卒的工資用在對付滿洲人身上,實在是兩全其美之計。
正在為財政傷腦筋的崇禎,聽了正中下懷,立馬裁驛。劉懋為崇禎節省了銀子,可成千上萬的驛卒失業後加入了造反大軍,當時驛站人數最多的便是陝西,在眾多的驛卒失業當中,其中有一個人便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李自成。
失業的李自成沒有工作,生活成了問題,這樣就更加還不起同鄉舉人艾詔,被遊行示眾,李自成遂殺死債主艾詔,接著,因妻子韓金兒和村上名叫蓋虎的通姦,李自成又殺了妻子。兩條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問,吃官司不能不死,於是就同侄兒李過於1629年(崇禎二年)二月到甘肅甘州(今張掖市甘州區)投軍。
於是李自成走向了造反的生涯,後來便摧枯拉朽一般攻入北京城,滅亡了明朝,如果驛站沒有被裁撤,說不定李自成就靠這個工作安安穩穩地生活一輩子,或許也會有其他人造反,但是李自成應該不在此列了,誰能想到,一個小小裁員,竟然導致了最後大明王朝的滅亡,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的蝴蝶效應啊。
更多原創文章,歡迎關注魯速微信公眾號速言:speedsay,每天一篇原創文章,本文為歷史百家爭鳴魯速原創,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