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八0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八0集) 2012/2/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18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五百零二頁第五行,第五行科判,「辛八」,三十五願「一生補處願」,我們看經文:【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這一段文,在二十四願裡面是第十七,第十七章有兩願,「一生補處願,教化隨意願」。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右章中」,第十七章。『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這一句是「第三十五一生補處願。一生補處者,以一轉生補佛處,如今兜率內院中之彌勒大士,一生即補佛位」。這一願是告訴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決定一生成佛。補處是候補佛,釋迦牟尼佛是現在佛,佛滅度之後什麽人來繼承?兜率天的彌勒菩薩,所以彌勒菩薩現在的地位是候補佛。世尊在我們這個世界是應化身,那個不算的,他的法身慧命長遠,這都是不可思議的。彌勒菩薩將來也會示現到我們這個世間,示現成佛。兜率天壽命比我們長,長得太多了。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我們人間假如也算二十四小時,兜率天也是二十四小時,我們這裡活上一百歲,只有兜率天的六個小時。那他的壽命多長?他的壽命是他那個地方算的四千歲,四千乘四百,四千歲,一歲是三百六十五天,你慢慢去乘,一般算來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那個天人的壽命有這麽長。可是跟極樂世界比那就很短,極樂世界的人都是無量壽。換句話說,兜率天的壽命用我們這個時間來算,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是很短的。所以我們這個世間,人間壽命百歲在極樂世界看是一彈指,很快就消失掉了。這些我們都必須有這麽一個概念,有這個概念對這個世間不會留戀了,這個世間是過客,到這邊來是觀光旅遊的,一轉眼就走了、就離開了。這經上說,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所有眾生,生我國者」。換句話說,四土三輩九品全部包括在其中,不但包括這個,還包括邊地往生的。邊地往生的人是因為有疑惑,但是他真念佛、他真干。疑惑什麽?如果是真的,我很幸運我就往生了,沒有就算了。就是這麽個念頭他也能往生,但是往生的時候不能入品,九品裡頭下下品他都進不去,所以他在那裡要耽擱五百年。五百年是我們人間的五百年,人間五百年在西方極樂世界不到一天;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四百年,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肯定是幾個小時而已,他的疑惑就斷了,疑惑斷了他就入品位。入品位究竟入哪個品位我們不能講,為什麽?每個人善根福德因緣不一樣。往生的時候是一時迷惑,這個法的確是難信之法,就碰碰運氣,好像賭博一樣,是這麽一個心態去往生的,你看也能得生,這個法門真正不可思議。既然生到極樂世界,「究竟」,這是他最後必定證得「一生補處」,一生補處是等覺菩薩。一生,不經過第二生,壽命長遠。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一生補處者,以一轉生補佛處」,到極樂世界我們是轉生在那個地方。他用這個轉字用得好,轉是什麽?沒有生死,你是轉到那裡去的,從我們娑婆世界轉移到極樂世界。就像移民一樣,我們是移民過去的,沒有生死。就好比我們現前這個世界的兜率內院的彌勒菩薩。凡是補處菩薩他住哪裡?都住兜率內院。為什麽?表法。怎樣才有資格補佛位?兜率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知足,兜率天就是知足天,只要你知足,你就有資格成佛,可見得知足很重要。佛知足、菩薩知足,人不知足,不知足的就作凡夫搞六道輪迴,知足的就作佛、作菩薩去了。「即《法華》所說余有一生在,當得一切智,是名一生補處」。他還余有一生在,這一生當中就圓滿證得無上菩薩,當得一切智就是圓滿證得無上菩提,這叫做一生補處。《三藏法數》引用《法華經》裡面所說的一段話,解釋一生補處,「一生者,謂等覺菩薩,無明之惑未盡,尚有一番變易生死」。這個地方我們特別要注意,無明之惑未盡。無明盡了、斷了,真的斷了。無明什麽時候斷的?生到實報土那一天就斷了,不斷無明不能生實報土。他還有一品無明在,他在哪裡?他在方便有餘土。那在我們這個世界他在哪裡?他在四聖法界的佛法界。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法界裡面的佛法界;十法界,十法界裡面的佛無明沒斷,所以天台大師六即佛稱他叫相似即佛,很像佛,不是真佛,為什麽?無明沒斷。無明一斷他就離開十法界,他就生到實報土,華嚴圓教實報土裡頭初住菩薩。初住菩薩發菩提心叫發心住,真正發菩提心,無明煩惱斷了。斷的時候,經上說得很好,無明之惑,惑是習氣,無明的習氣沒有斷乾凈。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破無明,無明煩惱破了。在實報土裡面要經歷四十一次的變易生死。變易生死,生死是比喻苦處,生死苦,他沒有生死,但是什麽?他每升一級的時候,就好像讀書升級一樣,你得用一個學期的功夫,考試及格你才能升級,從一年級升到二年級,一年級死了,二年級生了,就這個意思,這叫變易,不是真的有生死,就是說你得下一番功夫,在實報土你得用一段時間。這個時間都很長,我們想想這個時間是三個阿僧只劫,三個阿僧只劫分為四十一段,四十一個階段,每一段都很長。習氣不好斷!無明習氣是非常微細的煩惱,微細到什麽程度,我們人天都不知道,聲聞、緣覺也不知道,權教菩薩都不知道。現在我們看了彌勒菩薩的報告,看了近代量子力學家的報告,我們有個很模糊的概念,這概念真的不清楚,一秒鐘一千六百兆的生滅,我們怎麽能體會得到?波動的頻率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我們無法想像!這樣微細的念頭,他能夠漸漸斷掉。斷這個沒有方法,為什麽?你不能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是大風大浪,不起心不動念是平風細浪。不像見思煩惱的習氣,那個粗,你有方法把它斷掉,塵沙煩惱的習氣也還粗,也還有辦法斷掉,無始無明習氣沒有辦法,只有隨它去,時間久了,慢慢自然就沒有了。要多少時候?三個阿僧只劫。所以西方世界一般人稱它無量壽叫有量的無量,你在極樂世界住的時間至少是三大阿僧只劫,要住這麽長,這無量壽。但是實報土的菩薩,他們自行化他跟妙覺如來非常接近,我們是決定沒有能力辨別出來的,我們看到他跟真佛一點都不差。他是真佛,沒有圓滿,還帶著有無明習氣,就這麽回事情。它障什麽?障他證常寂光土,常寂光是無明習氣不能帶的。最後這一品無明習氣斷掉了,從等覺入妙覺位,實報莊嚴土就不見了。所以實報莊嚴土不是真的,是假的;常寂光是真的,永恆不變,這叫真的。但是在所有一切變化土裡面,實報莊嚴土的時間最長,十法界裡面變化土時間都是很短促、都不長,所謂是曇花一現,不能跟實報土比。所以實報土在相上講它是真的,十法界是假的,但是實報土跟常寂光比,它是假的,常寂光是真的。這些概念我們要清楚,這是諸佛如來所證得的實相。我們今天的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實報莊嚴土,但是他沒有證得,他知道有這個存在,這就很了不起,他得不到受用。為什麽得不到受用?他煩惱習氣沒放下。所以他們那個知道跟我們的知道差不多,我們是什麽?解悟,我明了,知道有這麽回事情,但是不得受用。如果是證得了,證得是你把煩惱習氣斷掉。實報土確實要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就脫離十法界,你就證得實報莊嚴土,那管用,在那裡面起作用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裡面的有緣眾生,跟我自己有緣的,他們起心動念你統統清楚,那個信息才動,你就接收到了。這就是賢首國師《還源觀》上所說的,依正三種周遍,依報跟正報同樣具足三種周遍,念頭才動,我們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就那麽短的時間一動,整個宇宙法界全知道,就好像電波一發出去立刻就周遍。比光的速度大多了,光一秒鐘才走三十萬公里,差遠了!這個念頭才動,周遍宇宙。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我們的起心動念佛菩薩全知道。你這個念頭是善是惡、是真是假,甚至於可以騙自己,騙不了佛菩薩。騙自己,我們有的時候有有意的念頭、有無意的念頭,自己還不知道,我們自己不知道的念頭佛都知道、菩薩都知道,人家厲害!所以絕對沒有瞞人的事情,人只是自欺欺人,瞞不了這些人,這些人很厲害。只要是法身菩薩,《華嚴經》上講的十住裡面的初住,就有這個能力,他就能夠接收到這個信息、就能夠應這些信息,就感應,信息是感,他就有能力應,這個應就是幫助。幫助有時候我們看,我們造業受苦,為什麽佛菩薩不來救我們?佛菩薩知不知道?知道。為什麽不救你?你造的這個業一定要你自己消掉,你要不消掉的話你成不了佛。你看一生補處,最後這一品生相無明,這最微細的,是習氣,無明習氣沒斷,他就不能夠進入常寂光,所以必得要消掉。那有些粗重的罪業,像見思煩惱的罪業、塵沙煩惱的罪業,在我們這個世界消得快。為什麽?有三善道、有三惡道,消得快。極樂世界三善道、三惡道沒有,到那裡去消得很慢,那不如在這裡像動手術一樣,趕快把你治好。所以佛菩薩在那裡看到,看到你墮地獄受罪,那消得快!你到極樂世界消得很慢,是這麽一個用意,不是不幫助,是真的在幫助。你在地獄受苦,他在地獄旁邊看著你,在陪著你,很關心。像這些事情我們都得要知道。佛菩薩像慈母一樣,我們像小孩,犯罪了、犯過失了,在學校被老師處分了,家長在旁邊看,也不說話。為什麽?正確的,要消業障,就這麽個道理。所以我們對佛菩薩要充滿信心、充滿了愛心、充滿了感恩的心,他的照顧比父母還周到,父母有見不到的他全見到。我們身體狀況他了解,這肉體,我們的細胞,細胞現在知道,細胞是分子組成的,分子是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粒子組成的,這些東西波動他全曉得,就是對你整個身心健康完全知道。我們學佛,高深的東西沒得到,這些概念有了,我們相信,我們不懷疑,這就是現前的受用。認真努力提升自己靈性的境界,這個重要,此地生活的狀況過得去就好了。我們想想,我們現在生活狀況比釋迦牟尼佛好太多了,釋迦牟尼佛真的三衣一缽,每天去乞食,樹下一宿,我們過的生活比他好很多很多倍。一定要知足,再不知足就有罪過,一定要很滿意、很知足。所以叫變易生死,最後的一次變易生死。「過此一生,即登妙覺果佛之位」,這就究竟圓滿,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妙覺這一位,正等正覺有四十一個位次,從圓教初住到等覺都叫做正等正覺。正覺只有兩個位次,阿羅漢跟辟支佛叫正覺。法身菩薩,從初住到等覺四十一個位次,妙覺只一位,無上正等正覺就是稱妙覺果位,這稱為一生補處。「經云: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文,翻成中文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可以翻,為什麽不翻?尊重不翻。這是學佛終極的目標,這個目標就稱之為妙覺如來,比等覺高。底下括弧裡頭有個簡單的解釋,「等覺者,望後妙覺,猶有一等」,他不是妙覺,他跟妙覺差一等。「超前諸位」,前面是十地,十地的前面是十迴向,十迴向的前面是十行,十行的前面是十住。所以往前面看有四十個位次,他超過四十個位次,他現在在等覺,看最上面妙覺位還有一個位次,所以稱之為等覺。「無明」,什麽叫無明?無明就是「無所明了」,我們對什麽都不知道就叫無明。知道就明白了,不知道就是無明。我們知道的事情太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佛是無明破了,沒有無明,所以有人問佛:「佛,你頭上頭髮多少根你知道嗎?」誰知道?佛知道,佛說出個數字。有人又在後面去拔掉幾根,再問佛多少根,他一說完全相同。佛真知道,不是假知道,可以測驗的。這有棵大樹,這大樹有多少葉子?佛說出個數字。他們去摘掉一些葉子,再問佛現在好多,說的數字完全相同。真知道不是假知道,可以測驗的。測驗人很聰明,樹葉不要一個一個去數,你說出個數,我摘掉幾個問你,你看你能說得對不對。到明天再去問多少,那個小樹葉又長出來了,它又多幾個。佛真知道,不是假知道。
無始無明,「即障理之惑也」。理是自性,對於自性的迷惑就叫它做無明,無明斷了就明心見性。「變易」,這講變易生死,「即實報土生死也。因移果易,故名變易生死」。初住菩薩提升到二住,初住死了,二住生了;十住菩薩提升到十行位,十住死了,十行生了。就跟我們學校念書一樣,一年級升到二年級,一年級死了,二年級生了;小學升到中學,小學死了,中學生了,這叫變易。所以它不是分段,分段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分段生死一般講的,我們講人的一生,他從出生他生了,死亡的時候死了,過了這幾十年,這叫一段,在六道裡頭他又去投胎,一段一段的叫分段生死。實際上講,要給你講真話,兩種生死都是假的,沒有生死。如果你真正體會到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你把彌勒菩薩這幾句話要真搞懂、搞明白了,你就曉得所謂變易生死、分段生死都是假說的,都是眾生無明裡面產生的幻相,全是假的,哪有真的!佛一句話全說盡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凡所有相包括什麽?包括實報莊嚴土,統統是虛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真實的就是常寂光,常寂光里什麽都沒有。現代科學提出一個概念叫零點能量場,很像常寂光。零,數學的零,零是什麽都沒有,有一點像常寂光,但是還沒有辦法跟常寂光比,因為常寂光是活的,它雖然什麽都沒有,它什麽都能變。零,零在數學裡面講,零什麽都沒有,零也能變,零能變一二三四、能變百千萬億,它也能變。但是常寂光能變能生萬法,能變宇宙、能變萬象、能變生命,我也是那裡變出來的,你我他統是從這裡變出來的,宇宙萬有的本體!佛的教學沒有別的,佛教學終極的目標幫助我們回歸本體,回歸本體就是成了妙覺如來,等覺菩薩到了自性的門口,就差一步就可以進去。「妙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可思議也」,稱為妙覺。自覺圓滿,覺他隨緣,有緣眾生都得度了,沒有緣的眾生也都結上緣,所以度生無盡。妙覺如來應化在實報土,應化在方便土、同居土,也是度生無盡,顯示出無量智慧、無量慈悲。我們看下面這一段。「又如《會疏》曰:一生補處者,是等覺位。尚有一生無明」,括弧裡頭注的「具足應雲」,因為它這個一生無明是簡略的,應該說「一分生相無明未破。故曰一生」。這一品生相無明,習氣。我們現在完全了解,實報土從哪裡來的?是無明習氣來的。什麽叫生相無明?相是現象。今天科學家講,宇宙之間總的歸納起來不外乎三種現象,第一種是物質現象,第二種是精神現象,他們稱為信息,第三種自然現象,不外乎三種現象。但是自性裡頭這三種現象都沒有,在凈土裡面講常寂光,常寂光沒有現象,物質、精神、自然現象全沒有。所以科學家、哲學家他能夠探測到的,只能探測到十法界,十法界是心現識變。因為他用的是第六意識思惟、第七識的執著,他用這兩樣東西來探測宇宙、來探測諸法實相,所以對內他能夠找到阿賴耶,對外他能找到太空。這兩樣東西似乎跟佛法講的完全相同,那就是說,我們用識心已經達到了飽和點,無法再突破了。量子科學確實是非常令人驚訝,這都是宇宙的奧秘,等於全部揭穿了。最後一個就是常寂光,常寂光他沒有辦法,為什麽?它沒有現象。用六識,我們講六識包括第七識,甚至於包括第八識,第八識的見分,用這些東西來探測只能探測到第八識範圍以內的,第八識範圍之外他就沒辦法。那怎麽樣?唯證方知,要放下,放下心意識,不用它了。放下意識就是放下分別,放下末那就是放下執著,放下阿賴耶就是放下起心動念。我們六根對著外面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就是法身菩薩,他全放下。全放下障礙沒有了,無明就沒有了,所以他就破無明,無明破了他就生實報莊嚴土,無明習氣沒斷,習氣沒有方法斷,只有等待時間長,它自然的沒有了。古人用比喻說像酒瓶,酒瓶盛的一些酒,味道很濃,酒倒乾凈了,裡面擦乾凈了,確實一滴酒也沒有了,聞聞還有味道,那叫習氣,那比作習氣。他真的不起心不動念,但是他無量劫來那個不起心不動念的習氣沒斷,所以三大阿僧只劫的時間,無始無明習氣全沒有了,這就證妙覺位。等覺菩薩叫做生相無明,為什麽?現相,他現的實報莊嚴土的依報莊嚴,就是那個生相無明變現出來的,生相無明斷掉之後相就沒有了。這裡解釋得很好,「生相無明又作無始無明」。無始兩個字的意思好,無始是什麽?沒有開始。我們原先以為,初學佛的時候,以為無始這兩個字的意思大概是形容時間太久了,找不到起源,稱它作無始,其實我們把意思全講錯了,就那麽簡單,字面上的意思,沒有開始。怎麽說沒有開始?我們想想彌勒菩薩所說的那個一念,那一念有沒有開始?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或者我們講一秒鐘,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能不能說它開始?你還沒想到開始它就沒有了,所以無明沒有開始。那無明有沒有消滅?無明也沒有滅,無始哪有滅?不生不滅,可是它有這個東西。獨立這一個現象它根本不存在,有沒有?有,有而不存在,它時間太短了,它那個現象占的時間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它就占那麽短的時間,這個我們無法想像。我們如果用電影底片,以前的電影,現在電影用數碼,不用這個了,這是從前用的膠捲,就是幻燈片,幻燈片在放映機裡面打到銀光幕上,一張就是一個照片。鏡頭關了再換第二張,這是第二張照片。每一張照片都是獨立的,張張不一樣,叫大同小異,絕對沒有完全相同的。一秒鐘放二十四張,你看一秒鐘有個印象,時間雖然短,看到一些印象,如果二十四分之一秒的話你就看不到了。你知道有這麽一樁事情,但是什麽內容你完全不知道,它太快了,你眼睛是看到了,看到你還沒有辦法分別它就沒有了,二十四分之一秒!所以它必須要連續,就是二十四張統統融在一起,你看出它的意思了。現代科學的名詞叫糾纏,糾纏在一起你才能看到,不是糾纏在一起你看不到。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這個比科學家講得清楚,科學家只是說極快的速度,彌勒菩薩把數字說出來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我們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一個生滅,我們可能睜著大眼睛看也沒看到,它就沒有了,你根本就看不到它;三十二億百千念,這一彈指,也許看到好像一下閃光,裡面的內容不知道。裡面內容是什麽?惠能大師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那內容是萬法,內容是整個宇宙,就在那一剎那之間,我們看不到。必須一千六百兆次的糾纏在一起,我們在一秒鐘當中看到這些現象。那十秒鐘就是一萬六千兆次的生滅糾纏在一起,我們看十秒鐘,十秒鐘我們所看到的是一萬六千兆的生滅糾纏在一起,讓我們看十秒鐘。這說明一樁什麽事情?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人不能離開群體,不能離開萬法,離開萬法就毫無意義。它的本質、它的實相是如此,真相就是這樣的。人要和睦相處,你單獨搞自己的是決定錯誤的,你念念想別人是絕對正確的,這是告訴我們這樁事情,不能只顧自己,沒有別人,為什麽?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整個宇宙從哪裡來?就是從自己念頭生出來的。我們每個人念頭雖然不一樣,但是根源是一個,都是一個自性。《楞嚴經》上舉的比喻舉得好,把我們的自性比喻大海,把我們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也是大海,整個迷了,把我們的第七識、第六識比喻作一個水泡,大海起個水泡,這是有執著。你我他各個不一樣,水泡都不一樣,但是破了之後都一樣,打破這個執著完全一樣,打破執著就回歸自性,就是妙覺如來。這個比喻好,讓我們知道本來是一體,不關心、不愛護是絕對錯誤。原來愛人、愛物、愛一切萬法是真正愛自性,自性是真的自己,這身是假的,不是真的自己,身是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相分是整個法界、整個宇宙,整個宇宙物質現象你只執著這一點點當作自己,你的起心動念也是整個宇宙,從整個宇宙的心識裡頭取一分認為是自己的心,物質取一點點以為是自己的身,錯了。這一樁事情佛講得比科學家講得清楚,科學家沒有佛講得這麽清楚、講得這麽究竟,但是現在他們的報告是愈來愈接近。但是他們是知識,他不是智慧,智慧從定當中生的。這些菩薩他們怎麽知道這些秘密?他們從禪定當中見到的。甚深的禪定,所謂突破了空間維次,他全看到了,那是他親證的境界,他得受用。科學家用數學、推理髮現可能有這樁事情,然後再用機械、再用儀器去觀察,再證明,知道了。所以科學發現的是知識,禪定是智慧,禪定那個功夫所見到的他得實用,科學技術發現的他不能得實用,但是科學家如果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他就證得。所以佛法常說放下便是,不能不放下,不放下就錯了,放下就對了。放下吃不吃虧?放下佔大便宜,沒人曉得。你放下你的財富,你的財富是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為什麽?你自性裡頭的。人不知道,他不敢放下,他不知道放下的時候跟自性相應。自性裡頭有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才藝、無量相好,一切都是無量的,壽命都是無量的,光明是無量的,為什麽不肯放下?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做出榜樣給我們看,他完全放下了,真的得大自在。所以自覺,徹底放下了就是自覺,自覺而後才能覺他。覺他說實在的話,是為他做增上緣,他自己必須要具備另外三種緣。親因緣,他本來就有,自性裡頭圓滿具足,就是他自己要肯承認,我有,要承認才行。第二個是所緣緣,所緣緣那就是你的方向、你的目標要正確,不能有絲毫偏差。我今天決定走成佛之道,為什麽?是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西方極樂世界是真的,跟我關係非常密切,什麽關係?我心所現,我心所變;唯心凈土,自性彌陀,不是別人!然後你才曉得,所有一切諸佛如來全是自性變的,所有信息、所有一切眾生都是我自性變的,沒有一個是例外,他多親切!我自己心,自性變現的阿彌陀佛,我自己自性變的極樂世界,我怎麽不能去?哪有這個道理!我現在一心想去就真去了。這就是佛常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我真想去,真去了。這些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們就信心十足。我們知道十方法界諸佛如來跟我什麽關係,菩薩跟我什麽關係,聲聞、緣覺跟我什麽關係,一切人跟我什麽關係,畜生、餓鬼、地獄,乃至於樹木花草、山河大地,跟我的關係是一體,大慈悲心就生出來了。大慈悲是愛心,愛心遍法界,這個愛心是真心,永恆不變。世間人講的愛心是假的,講什麽都不要相信,他變得太快了。只有佛菩薩靠得住,為什麽?他用真心,他永遠不變。我對他好,不變;我恨他、我害死他,他也還是不變,永遠不變,那真心。他了解得清楚,我們自己迷惑顛倒。我們真的能害到他?沒有,全是夢幻泡影。為什麽?自性清凈心裡頭這些現象叫幻相。所以我們的心真能夠把這些東西放下,放下之後清凈平等覺現前了,這就是覺行圓滿,不可思議。
這個生相無明也叫「元品無明」,又叫「根本無明,相對於枝末無明」。枝末無明是我們現在六道裡頭的凡夫,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糊塗!對於事實真相一無所知,這屬於枝末。根本是一念不覺,從自性裡頭變現出一個阿賴耶,那叫根本。「就是一切煩惱之根本,不覺迷妄之心。於真如之海中,起動最初之一念者,即是此根本煩惱。《勝鬘經》云:阿羅漢、辟支佛智所不能斷」,阿羅漢的智慧、辟支佛的智慧他們不能斷,他們見不到,「唯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阿羅漢只斷見思,塵沙、無明沒斷,所以智慧、能力做不到,唯有如來,見思、塵沙、無明都斷了,連無明習氣也斷了,他才能夠斷根本無明。根本無明在哪裡?你要找不到它,你怎麽斷它?根本無明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就是那一個波動,那個波動叫根本無明、叫一念不覺。佛很慈悲,告訴我們這叫無始無明,它沒有開始。要怎麽斷它?不起心不動念它就沒有了,起心動念它就有。無論起什麽心、動什麽念頭,你自己感覺到你起心動念,還有你自己不知道的起心動念,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那是你完全不知道的起心動念。不但我們不知道,阿羅漢跟辟支佛都不知道。我沒起心動念!你說起心動念沒有?沒起心動念,他起心動念了,他真沒起心動念,他怎麽會有這個念頭生起來?這就是難處在這裡,很不好斷,有一個斷,他的心已經起心動念了,那不是小波浪,是大波大浪。由這個地方我們想想真難、真不容易,不能不佩服菩薩的功夫、菩薩的本事,他真的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是粗的定功,不起心、不動念是極微細的定功,才能夠了解整個宇宙人生的真相。經文註解裡頭,「故曰一生。此品無明,其力最大」,這講它的功能最大。為什麽說它最大?惠能大師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就是它能生萬法,它能顯現出宇宙,顯現出十法界依正莊嚴,它有這麽大的力量。「唯此後心」,這個最後心,修行到最後心定,定到最後,「以金剛智破之」,這個金剛智是妙覺如來所證得的,就是說無始無明習氣斷乾凈了,那金剛智你就明白了。金剛智是自性裡頭究竟圓滿的智慧,全現前了,一點障礙都沒有,無始無明的習氣就乾凈了、沒有了,這是我們要知道、要明白的。「言智之堅利如金剛也。即佛智是」。我們所體會到的與《佛學大辭典》上所說的意思完全相同,說明這不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智慧,比這個還高,真正是究竟圓滿,但是這個智慧是一切眾生個個都有的。《華嚴經》上佛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就是此地講的金剛智,一切眾生統統具足。現在透不出來,就是三種煩惱障礙住了,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華嚴經》上所說的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就是無明煩惱。講妄想很有道理,妄想沒有作意,自然的,一天到晚妄想,前念滅,後念生,這是妄想。我不想要妄想,偏偏妄想一大堆,哪裡來的不知道,什麽時候有的也不知道,小孩也會打妄想,到老死妄想都沒斷,妄想斷了不就成佛了嗎?它就不斷,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分別、執著,分別執著是非常粗的妄想。這就三大類的煩惱障礙了,我們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統統不見了。佛告訴我們一個回歸的妙訣,就是放下。放下幫助你看破,看破什麽意思?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多了解一分,你會多放下一分。實際上,當年章嘉大師告訴我,我非常感激這個老人,為什麽?我跟他三年,跟我講的句句是實話,沒有一句是假的,沒有一句是欺騙我的。修行秘訣,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是這四個字,「看破放下」。那我們是先看破還是先放下?各人習氣不一樣,煩惱障重的人先放下再看破,煩惱障輕,所知障重的人先看破後放下。這兩種障礙,看哪一種障礙嚴重。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的,十九歲離開家庭是放下煩惱障,三十歲不再學東西、不再學習了,菩提樹下入定,表演給我們看放下所知障,兩種障礙統統放下了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什麽境界?這就是法身菩薩境界,初住以上。惠能大師在中國表演的也是表演這一招,我們細心去觀察就明白了。看破是了解事實真相,惠能有這個本事嗎?我們在《壇經》裡面去觀察,他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在黃梅八個月,沒有進過講堂、沒有進過禪堂,只是在廚房碓房裡頭舂米、破柴,幹了八個月。從什麽地方能看得出他看破了?從神秀大師那首偈子,他一看這個偈子沒見性,把這個偈子改一下。神秀那首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他把它改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家看破了,他的境界比他高,那個正在修行,天天去打掃乾凈,惠能高,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以明了事實真相,他能夠在黃梅八個月受那種委屈、過那個日子,那種委屈就是五祖忍和尚磨鏈他。雖然開悟了,衣缽傳給他,他還不能弘法利生,為什麽?有障礙,這個障礙就是嫉妒障礙,人家不服。獵人隊里去避難,十五年,大概那些不服的人都已經往生了,都不在了,他出來了。這個十五年風聲都不漏,沒人知道他。獵人隊裡頭大家知道他,他是個伙夫,燒飯的,伺候大家的,在廚房裡幹活的,知道他是個伙夫,不知道那是個法身菩薩,不知道。過了十五年,機緣成熟他才出來,遇到印宗法師。印宗法師我覺得也是菩薩再來,不是平常人,不但不嫉妒,他一發現的時候給他剃度,所以印宗是惠能大師的剃度師。剃度之後他拜惠能大師做老師,他自稱為弟子。所以印宗是惠能的法子,傳法的弟子,是法子,但是惠能是印宗剃度的徒弟。惠能大師一生度了四十三個人,四十三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印宗是一個,無盡藏比丘尼也是一個。這就是如來的智慧,金剛智。這個無明,生相無明很大,我們在《還源觀》上看到賢首國師講的,從一體起二用,它的力量能起二用,這就是一念不覺。所以只有後心,就是最後心,等覺菩薩最後心以金剛智破之,等覺菩薩就補妙覺之位,稱為補處菩薩。說明補處跟妙覺是同一個階層,但是等覺不是補處,差一等,等覺要是補處的話,跟妙覺是平等,就是等到他的位次,沒有在位的妙覺如來。他這個階位我們也能夠體會得到。這是顯教所說的。下面說「若依密教」,密教裡頭講「一實」。一是什麽意思?「一實之理」,就是一真之理。實是實相,真是真如,都是用一來表達。「於密宗初地菩薩之位,先得凈菩提心」。這裡有一點參考資料,說「真言行者」,真言宗就是密宗,密宗修行人,「初入初地,見法明道,得無蓋障三昧,名曰凈菩提心。此清凈之菩提心,乃一切眾生成佛之正因」。那我們就知道,密宗講的清凈菩提心就是我們經題上講的清凈平等覺。清凈平等覺是真心,真心才是一切眾生成佛的正因。一切眾生都有真心,這是平等的,清凈沒有染污,平等沒有高下,這是初心,就是開始,我們要認真學習的。修行修什麽?就修這個,除這個你還修什麽!什麽東西是染污?自私自利是染污,名聞利養是染污,貪瞋痴慢是染污,外面七情五欲是染污、殺盜淫妄是染污。有染污,清凈心失掉了,為什麽?有染污是妄心,真心沒有了。這些東西不放下,你怎麽能恢復清凈心?清凈是本性,我們中國老祖宗講「本性本善」,清凈是本善,平等是本善,覺是本善。不是清凈心不能成佛,我們要明白。平等心是沒有高下。我總比別人高一點,人總比我差一點,這個不平等。諸位要曉得,清凈是聲聞緣覺心,平等是菩薩心,覺而不迷,後面是我加了一個字,正覺。因為菩提心上都是兩個字,「真誠、清凈、平等、慈悲」,所以我加一個「正覺」,我講菩提心講這十個字。有一絲毫我還比別人強一點,平等沒有了。修行的功夫是在這修,這是真修。給你講三個根,佛法講的這些戒律、威儀,那是細節,從那上面修是修成假相,外表很像,裡面不清凈、不平等,還是迷惑顛倒,假的不是真的。所以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外表固然重要,裡頭是最重要的,裡面沒有光有外頭沒用處,假的,李老師常講,該怎麽生死還怎麽生死,也就是說你還是要搞六道輪迴,不管用,要搞真的。真的是清凈心、平等心、正覺心,這叫清凈菩提心。密,不是秘密、不是神秘,要是秘密、神秘那幹壞事見不得人,佛法裡面講密是深密,道理太深了,一般人沒法子體會,密在這個地方。它表現在事相上,它沒有障礙。章嘉大師告訴我,密沒有中間的,上面是佛,下面是無間地獄,你要是修不成功,不能成佛,你就墮地獄,當中沒有階梯、沒有階級。所以它的戒比顯宗的戒還要嚴格。但人家那個戒著重在心地戒法,不在形式,形式上你看到好像他並沒有持戒,他又吃肉、他又喝酒,好像有些跟俗人差不多,但是人家心地清凈。他吃眾生肉,他能度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你有沒有這個本事?你有這個本事可以,多吃一個多送一個往生。沒有這個本事!他真有他的德行,真有他修行的功夫,我們怎麽能幹?我們幹了就三途、就地獄去了。章嘉大師告訴我,修行,不修密不能成佛。什麽時候學密?初地以上,這是別教,要是圓教要初住以上,初住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時候才有資格學密,沒有見性沒有資格。於是我才真正明了,密是佛門裡頭的研究所、博士班,我們連小學、中學都沒有畢業就去讀博士,哪有這個道理,那不造孽!我跟章嘉大師三年,他給我做紮根教育,完全教我從頭學起,從顯教裡頭最基本的地方學起,十善、三皈、五戒,教我發大心向釋迦牟尼佛學習。我知道釋迦牟尼佛放下了煩惱障、放下了所知障,一生教學,看準了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宗教。如果照中國宗教兩個字的意思,佛教是宗教。我不知道外國這個宗教含的是什麽意思,我們也可以把它查一查。中國宗教的意思好,中國這個宗的意思主要有三個,第一個是主要的,第二個意思是重要的,第三個是尊崇的,尊重、崇尚,教是教育、教學、教化。宗教兩個字合起來,那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釋迦牟尼佛的教育當之無愧,中國儒釋道都可以說是宗教。凡是接受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這個社會安定,世界和諧,人民確實安樂,那真叫太平盛世。這就是宗教教育能治國。我們把這個意思講給其他宗教的去聽,他們都能接受,都非常歡喜,沒有一個反對的。中國文字的含義之妙!所以西方几千年社會能維持安定靠宗教,中國這幾千年來長治久安也是靠宗教。中國講宗教就是儒釋道這三家,這三家的教育確實是中國千萬年來祖宗教化後代主要的教學,教學的目標可以說都是教導我們如何得凈菩提心,儒釋道都講求清凈的菩提心。
儒家的教育,終極的目標是成聖、成賢。聖與賢,與這個世間富貴貧賤沒有關係,那是身外之事,人要做聖人、要做賢人,把自己的靈性不斷向上提升。道家的教學,終極的目標是教你成神、成仙,這個還有帶一點現在宗教的味道,儒沒有,佛也沒有,佛家教學終極的目標是教你成佛、成菩薩。實際上佛,那個佛的本意是覺悟,就是明白的人,明白事理、明白因果,這是聖人、賢人,印度稱佛、稱菩薩。翻成中文意思就曉得,佛是什麽?覺者,覺悟的人。菩薩,覺有情,覺悟了,他還有一點情執沒斷,稱之為菩薩。非常可惜的,現在人迷於科學,疏於聖賢教育,疏忽了,不去看它、不去研究它,就把迷信的帽子扣上了,這些古聖先賢冤枉,真冤枉。所以我們要認識,我們要尊重,我們要認真學習,這種教育利益無邊。在這個時代我們能夠接受聖賢教育,真的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這種享受也不分貧富貴賤,只要你有緣你都可以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貧富貴賤是平等的,最高享受是平等的。「自此一實,出生無量之三昧總持門」,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漸次增長至於第十地」。下面念老的註解,「以上之初地至十地」,乃密教所講的十地,「不同於顯教之十地」。念老是密宗的金剛上師,是一位大德。所以《無量壽經》裡面,確實它是圓滿大法,經文雖然不長,佛教所有宗派的秘要都在這部經裡頭。他的解釋也包括一切法門,有小乘、有大乘、有顯教、有密教、有宗門、有教下,統統都有,甚至於還講到科學,現在的東西也包括在裡頭,集注集得好!讀他這個註解就讀了一百九十三種典籍,而且是一百九十三種典籍裡頭的精要。「如《大疏六》」,這個《大疏》都是講《華嚴經》,清涼大師的《華嚴經疏鈔》第六卷,裡面有這一段文。「今此經宗」,此經是《華嚴經》,「言一生者,謂從一而生也。初得凈菩提心時,從一實之地,發生無量無邊三昧總持門」,總持梵語叫陀羅尼。「如是一一地中,次第增長,當知亦爾。迄至第十地滿足。未至第十一地。爾時,從一實境界,具足發生一切莊嚴。唯少如來一位,未得證知。更有一轉法性生,即補佛處。故名一生補處」。這是《華嚴經大疏》裡頭說的。今此經宗,這一部經的宗旨確實是說一生,《華嚴經》一生圓滿成佛,末後善財童子給我們做出了示範,所以這叫一乘大經。從一而生,初得凈菩提心時,這個凈菩提心初入初地。華嚴圓教初住等於別教的初地,就是禪宗一般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這個位次、這個地位,得清凈菩提心。所以初住菩薩叫發心住,《華嚴經》上講「初發心功德品」,發心的功德無量無邊。這發心是什麽?就是我開始用真心了。在這之前我用的心是阿賴耶,從這之後轉阿賴耶成四智菩提,所以叫凈菩提心。密宗我們前面學過五智菩提,它講庵摩羅識,顯宗把庵摩羅識跟阿賴耶合在一起,就是阿賴耶有染凈二分,凈的密宗叫庵摩羅,這分出來了,染的叫阿賴耶,在顯宗的它合在一起,阿賴耶有染凈二分。一再的顯示這些信息,都是告訴我們真心的可貴,為什麽不用真心?就是怕吃虧、怕上當,錯了!吃虧上當是小事,雞毛蒜皮。實際上吃什麽虧、上什麽當?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想想看你上什麽當?你吃什麽虧?你不敢用真心,那個叫真的吃虧,真上當了!這還是什麽?了解得不夠透徹。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對一切人用純真之心,他欺騙我,我不欺騙他。實際上他真騙了我,我哪有東西可騙?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哪一樣東西是我的?連身體都不是的。你喜歡就拿去,你願意告訴我你就明告訴我,我歡喜,拿去;不願意告訴我,偷偷摸摸拿也行,可以,你說我多快樂、多歡喜。又何況因果律裡面告訴我們,如果是自己的東西別人偷不去,那裡偷去了,這邊又來了,不會失掉的。東西被人偷去他還要有福分,他要沒有福分的話他不能享受,你看干這個事情又何苦!偷是你命里有的,命里沒有的話,偷去之後你享受它,不是生病用了就是遇到災難用掉了,出了車禍,把這錢花光了。你不這樣欺騙來的,你不出這個亂子。再不然得一場大病把這個錢花掉,都干這個。所以人要相信命運,「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不怕,錢擺在那裡都沒有關係,誰用誰拿去用。你就曉得,擺在那裡一、二個月還沒人動,這個地方人都不錯,心都很好,都不貪財,確實是這樣子。不要躲躲藏藏,不要天天防這個、防那個,那都叫錯用了心!你拿這個心去念阿彌陀佛多好,念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去了。這個世界統統放下,全給你們,誰想要誰就拿去,得大自在!所以從一實之地,這個一實,《佛學大辭典》也有解釋,一實第一個是平等的意思,「平等之實相」叫一實。一實再講,一體,實是真實,真實就是一體,一體就是真實。真正知道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跟我是一體,我還有什麽忌諱?我有福報大家享受。真肯這樣干,福報就愈來愈大,為什麽?愈施愈多,永遠享受不盡。凡是錯用了心的人,都是沒有把事實真相搞明白,錯用了心,走了許多彎路,吃了很多冤枉虧,吃了苦,造了不少罪業,來生果報更可怕,這是真正不值得,叫真錯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推薦閱讀:
※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四四集)
※(轉)怎樣才能不退轉?怎樣才能往生凈土?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三二集)
※傳印法師讚歎凈空法師——善作如來之使,弘揚凈土,人天讚歎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六四一集)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