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雲六:與轉基因技術的半生緣

       范雲六從學生手裡接過培養瓶,裡面是轉基因植酸酶玉米的組培苗,顏色嫩綠。「這個很美。」她笑道,把培養瓶舉到眼前,「你們看,芽芽都長根了。真好!」

       85歲的范雲六,對這些用於科研的花花草草似乎有種特殊的憐愛之情,言語也變得可愛起來。

       將分子生物技術與傳統農業有機結合,用基因技術改造農業,這件事,她一做就是半輩子。她建立了我國農業系統第一個分子生物學研究機構,在國內最早獲得轉抗蟲基因的水稻及棉花,她的團隊培育了全世界第一例具有輸出性狀的商業化轉基因植酸酶玉米……

       早在1997年,范雲六就已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不過一走進實驗室,學生還是恭恭敬敬叫她一聲:「先生。」簡簡單單兩個字,無關頭銜,只有尊重。

       54歲到農口「創業」:「基因工程真奏效」

       近幾年,范雲六依然在寫文章,除了學術,涉及最多就是轉基因技術科普。她有些擔心:「人家一日千里,進步很快。我們還停留在爭論上。轉基因產業化不往前走,最終的制高點必然被別國佔領。」

       時不我待。這種感覺,也曾在上世紀80年代猛烈敲打過她。那時已過「知天命」年紀的范雲六,在美國進修分子生物學。在那裡,她深切感到前沿科技帶來的衝擊。

       52歲,范雲六回國,決定將自己研究的細菌質粒工作延伸到基因工程科學與技術:「要追,要趕,要走到外國人前面去!」

       

       她一腳就踏上了—在農口從事分子生物學研究。上世紀80年代,基因工程對農業來說,是個「新鮮概念」。但范雲六很篤定:「我國人口多,資源短缺,農業新一輪的革命必須依賴傳統農業與分子生物技術的結合才能實現。」她帶著湖南人那股「霸蠻」勁,到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創建了我國農口第一個分子生物學研究機構。

       實驗室初建,范雲六還得向搞農業的前輩們證明「基因工程有用」。

       基因技術能力的第一次展現,是給乳豬治療腹瀉。腸毒素大腸桿菌讓抗病能力差的新生豬仔易發腹瀉,傳統生物技術並無有效方法對其進行控制。范雲六知道,K88、K99兩種纖毛抗原基因可以阻止腸毒素大腸桿菌在乳豬小腸內定居。她將這兩種基因建構重組,與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合作,研製成疫苗,給妊娠母豬注射,降低了乳豬的腹瀉發病率。

       「這讓大家意識到,基因工程真能奏效。」那次嘗試對范雲六來說並不難。做科學研究,她不玩「玄乎」的。范雲六提倡從簡單到複雜,從已知到未知,利用好自己熟悉的東西,也搞懂搞透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堅實的基礎上去發展,去拓新。

       狙擊棉鈴蟲:「引進轉基因棉花?我不同意」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導王磊師從范雲六多年。他最佩服的是「先生總能從國家和戰略的角度想問題,總是強調,基礎研究要和國家需要結合起來,要對生產實踐作出貢獻」。

       范雲六常說,基因工程理論基礎和應用基礎領域的重大突破,牽動著我國農業的命脈。在抗擊棉鈴蟲上,基因技術就曾扮演了「力挽狂瀾」的角色。

       回憶到這一段,范雲六的語氣急切了起來,她摘下老花鏡,頻繁地打手勢,甚至用右手扣響了桌子:「棉花沒有那種抗蟲基因,碰到棉鈴蟲就要完蛋的!」

       上世紀90年代,棉鈴蟲肆虐,傳統技術在棉鈴蟲面前難以奏效。2008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接受美國《科學》雜誌主編專訪時回憶:「在10年前沒有用轉基因抗蟲棉的時候,棉鈴蟲泡在農藥里都死不掉。」

       基因工程,就是要解決常規農業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美國孟山都公司成功培育出了轉Bt基因抗蟲棉,90年代末,它壟斷了我國抗蟲棉市場份額的95%。

       Bt,就是蘇雲金桿菌,其含有的特殊基因能產生一種殺蟲蛋白,這種蛋白對動物和人體並無毒性,只針對特定昆蟲。將Bt蛋白基因轉移到棉花體內,就能讓棉花自帶「生物農藥」。

       孟山都公司曾試圖將轉基因抗蟲棉技術轉讓給中國。對自己當時的表態,范雲六記得清楚:「我說了,我不同意引進。」范雲六右手成拳,壓在胸口,「作為中國人,我們要自己做。就算我們做不出來,至少我們能知道該給孟山都多少錢。」

       范雲六心裡還是有底的:「我做過多年微生物,Bt基因,我熟!」

       1991年,國家863計劃正式啟動了棉花抗蟲基因工程的育種研究。在計劃實施之前,范雲六的實驗室已經在棉花轉基因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她的帶領下,實驗室在國內率先掌握了抗蟲棉的關鍵核心技術,率先獲得了轉Bt基因的棉花植株,並對天然Bt基因的密碼子進行了人工設計優化。范雲六領導全國形成了較完整的上中下游結合的研究體系,為中國抗蟲棉的產業化奠定了人才和關鍵核心技術的基礎。

       培育轉基因玉米:「一干就是12年!」

       「有些人對轉基因有誤解,以為隨便拿個基因稀里糊塗轉進去就能出成果。」范雲六搖搖頭,「基因不是隨便轉的,要充分考慮安全性、有效性,要有科學根據,要有自主創新,要有精密設計,這些和基礎研究結合得很緊。」

       轉基因植酸酶玉米,范雲六的團隊就為此研究了12年。

       磷是生物體必需的元素。玉米、大豆等飼料中植酸磷含量豐富,但這種磷動物卻難以吸收,只能將其排出體外。這樣一來,畜牧業飼料得額外添加礦物磷,而未被動物利用的植酸磷又會白白浪費,還形成高磷糞便污染環境。

       用微生物發酵的方式生產植酸酶,可以降解植酸磷,釋放無機磷,讓動物吸收。不過,這種方法成本高、耗能高,算不得最優解。范雲六接著思考:能否將生產和添加植酸酶的兩個步驟,都合併到玉米生產過程中完成?

       要實現這一設想,就要將植酸酶基因導入玉米,將玉米種子,變成磷的綠色微型工廠。

       范雲六、姚斌等研究者,已經從黑麴黴中克隆出了植酸酶基因。基因有了,下一步就是讓它轉進玉米,並在特定部位進行表達。范雲六的科研團隊找到了胚乳中特異表達的啟動子,用基因槍把含有植酸酶DNA的「微彈」「發射」到受粉9天後的玉米幼胚中,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培養,最後得到攜帶有植酸酶基因的玉米幼苗。

       「從芽芽變植株,再到種子,在當時的條件下,哪那麼容易。」范雲六重複,「難!」

       當時物質條件差,沒有什麼正兒八經的溫室,就是「窮不隆咚、破破爛爛一間房」。在那裡,范雲六帶領團隊當起了修理工,修房、補漏、換玻璃,買來鈉汞燈和電爐子增加光照和室溫。在這種條件下,芽芽慢慢長起來了。經過幾個月的精心呵護,開花結實。這種興奮感,對范雲六來說,至今依然記憶猶新。

       現在,范雲六的科研團隊已經得到了27個含有植酸酶並能穩定遺傳的轉基因玉米純合系。

       不用廠房、發酵罐和產品後加工設備,玉米幾乎零能耗生產植酸酶;玉米本身的磷能夠得到充分利用,往飼料中添加的礦物磷就能減少,動物糞便的磷排放也會減少……這,正是綠色農業的應有之義。

(來源:科技日報)


推薦閱讀:

落筆成思,漫憶一曲半生緣

TAG:基因 | 技術 | 轉基因 | 半生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