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西餐禮儀,你get了嗎?

隨著孩子出國留學,家庭出國旅行的機會增多,西餐在外出就餐中越來越常見,了解必備的西餐禮儀和用餐習慣是非常必要的。

每個杯子叉子勺子各代表什麼?如何表示「我已經吃好了」或「我還沒吃飽」?沙拉、麵包、主菜的正確吃法是怎麼?這些姿勢掌握住,讓你在西餐廳中遊刃有餘。

 

10月的【良師】活動,我們有幸邀請到夏麗娟老師,特別為我們帶來了身體與靈魂都進行了一次洗禮的關於「西餐禮儀」的專場活動。

西餐禮儀三大核心

用餐方法舉止交際

 

活動開始,夏老師並沒有讓到場的家長和孩子盲目入座,而是細心的指導各位:「西餐的入座非常有講究的,特別注意座次。一般男女會間隔入座,這也是基本的交際禮儀。」

夏老師強調,好的西餐禮儀無論在社會上還是人際交往方面,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儀態,更是和別人交流的窗口。作為學生更是可以在活動中接觸社會,交一些好朋友;出國之後,能很好地感受一下世界的天地。

學習西餐禮儀的目的,總歸為一句話,就是避免出「洋相」。

                                

TIPS 1:不是所有西餐都是牛排

什麼是西餐?

簡單來說,西餐是歐洲的菜系,是西方國家的飲食。

中西餐的差別?

首先菜肴不同,用餐工具不同,我們用餐的方式就會不同;然後,從外觀來講,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西餐桌子一般是長方形,而中餐桌子是圓形。

 

西餐正餐和便餐有區別?

一般中午就是便餐,比如漢堡、三明治一類的食物,而晚上才會是正餐。

「你們吃過最長時間的西餐是多久?」「三個小時、一個半小時。」有孩子和家長回答道。

夏老師強調說一般西餐用餐時長是兩個半到三個小時,特別是正式的西餐場合是三個小時。

TIPS 2:穿著重要,舉止更重要

 

出席正餐場合時,女士要穿裙裝不能穿褲裝,而男士要著正裝,穿皮鞋,忌穿T恤、休閑裝和短褲。黑皮鞋要穿深色的襪子,女士不要穿漏腳趾和腳跟的鞋子。飾品切忌珠光寶氣,只需得體,一般要求同質同色。

入座的小細節 禮節的大學問

1. 顧客進來時,服務生會把椅子輕輕挪開,顧客按照國際慣例從椅子的左側進去後站立,服務生將椅子往前推,貼到腿肚子的位置。(西方高檔餐廳沒有女孩子帶位或者服務,椅背也只能給男士和服務生用。)

2. 顧客這時用手指輕輕捋一下裙子,同時頭和肩和後背保持直立,緩緩坐下。注意坐下時身體不要前傾,要直起直落。

3. 落座後,身體和桌子保持兩拳的距離,腿和上半身永遠成90度。用餐時手肘不要放在桌上,並且兩手張開的弧度不能太大。坐的時候要端坐,不要蹺二郎腿,更不能抖腿。

4. 女士攜帶的大包放在腳下右側,小包可以放在身後,也可以放在腿上,用餐巾蓋上。

 

TIPS 3:用餐時你要知道的「信號」

1. 女主人把餐巾鋪好,說明就餐開始了,千萬別沒禮貌先動手開吃。

2. 客人在中途離場時,要跟女主人打招呼以及和自己身旁的兩位點頭示意一下。吃主餐牛排的時候,是不能離場的。離開時可以把刀叉放在盤子里呈八字形。

3. 女主人把餐巾放下,意味著用餐結束。這時,應該將刀叉平行著放,或者四點對十點的擺放著。

4. 當我們需要服務時,用眼神示意服務生,或者揮揮手請服務生來服務。其實大多數西餐廳的服務生會注意到你的一舉一動。

  

TIPS 4:餐巾不僅僅是擦嘴的一塊布

首先餐巾不要圍脖子上,不要圍腰上,更不要打結。

餐巾需要對摺或三角形疊放,疊三角形時,要讓三角巾長的一角落在下面,這樣會重一點,防止三角巾從腿部滑落。

1. 防止食物滴落。

2. 和旁邊人說話的前,用餐巾內側按壓式的擦嘴,防止有食物殘渣遺留在嘴邊。

3. 用餐巾紙擦口紅,不要用餐巾。

4. 打噴嚏時,可以用來遮羞,但切忌用來擦汗。

5. 中途暫時離開時,把餐巾放椅子或椅背上;用餐結束,使用過的面朝下放置。

TIPS 5:敬酒不加酒,請菜不夾餐

「左固體,右液體」是基本原則。

吃沙拉在最外側,外對外,對應沙拉叉。

有鋸齒的切牛排,魚刀是用來吃魚的,勺子是喝咖啡時用來攪拌的。

                                 

最大的白水杯,最小細長的是香檳杯,中間差不多大小的分別是紅酒杯和白酒杯。

紅酒倒三分之一;香檳倒七至八分滿。

在西方正式場合,也是從乾淨衛生的角度來講,敬酒不加酒,請菜不夾餐。

女士、男士都可以不喝酒。

用三個手指拿紅酒杯,敬酒的時候拿到齊眉的高度就可以了。

TIPS 6:點菜技巧

若覺得有可以信任的人,可以跟隨別人點,這樣不會出錯;或者點套餐,當然請餐廳服務生幫助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正餐一般有六道菜:

頭盤:也就是開胃菜,以沙拉為主,有海鮮沙拉,什錦色拉,蔬菜水果色拉;還有土豆泥、鵝肝醬、凍子等。頭盤會在點菜後十分鐘左右上菜,目的是幫助我們打開胃口。

湯:紅湯,如羅宋湯口味酸甜,而白湯在法國餐比較常見,有蘑菇湯、奶油湯、清湯等。

 

副菜:海鮮和白肉,比如常見的魚肉和雞肉就屬於這一類。

主菜:以牛羊豬為主的紅肉,口感比較濃厚、耐飢餓。

甜品:冰淇淋和點心。

飲品: 常見的有咖啡、紅茶、白蘭地酒,目的是化解油膩。

副菜有的時候可以不點,有時候甜品也可以省略, 主菜是必點的。

TIPS 7:用手撕還是用刀切?

刀叉的用法很講究:要用食指按住刀具的上面位置。切的時候手腕要下壓,一次性送到口中,不要分兩次。記住是用食物去找嘴巴,而不是嘴巴去找食物。

西餐吃的是氣氛和情調,切記不要發出乒乒乓乓的聲音,盡量把聲音降到最低,手機也應該靜音。

英式牛排:以雙手十指壓住叉餅和刀柄優雅的從左邊開始切,吃一口切一塊。

美式牛排:全部切完,再右手拿叉吃。

醬汁可以直接澆上去,也可以吃一塊蘸一塊。

海鮮類帶殼的食物可以用手,但要控制聲音,並要注意嘴邊的殘渣。

意麵要用刀輔助著捲起來。

麵包是共享的,不能咬,用手拿,撕一塊、蘸一塊、吃一塊。

TIPS 8:吃湯這件小事

1. 湯汁占湯匙的三分之二,可以避免沾到口部。

2. 舀湯的時候是從內到外,目的是避免湯汁舀出來。

3. 不要把盤子端起來,可以把碟子傾斜。

4. 用餐完畢,勺子也要橫著放,不能豎著或者立著。

 TIPS 9:這些坑千萬別踩

 

切忌當眾修飾自己,比如塗口紅,剔牙。

若有需要吃進嘴裡,而無法下咽的東西用紙巾包著,別吐在桌子上。

如果有洗手盅,應該是只洗右手。

如果刀叉掉在地上,示意旁邊的服務生幫忙換一個。

若受女主人邀請參加宴會,一定要攜帶給女主人的禮物,而且要包裝美麗。

西餐吃的是環境、情調和交流。那麼交流的時候就要注重等距交流,也就是和對等交流,不要顧此失彼,不能讓別人感到勢力。

和別人交流的時候,手上可以拿刀叉,但是不能指著別人。

TIPS 10:英式下午茶應該怎麼吃?

活動接近尾聲,很多家長對下午茶都頗感興趣,夏老師簡單介紹了一點下午茶的小貼士。

由淡到濃的順序吃下午茶,飲品以紅茶和咖啡為主,英國人特別以紅茶為主。

女孩子喝咖啡的時候,慢慢悠悠,優雅的用三個手指拿住杯耳就好手指,不能穿過杯耳,先聞一聞香味。不要用嘴巴去吹,小口小口的喝。

喝一口原味黑咖啡,再加奶精或糖。

良師——尋中華之師,立棟樑之才

通過這次活動,現場的家長和孩子們對西餐禮儀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希望這些內容也可以讓所有良師的用戶可以從踏進西餐廳到那一刻到離開,每一個優雅的舉止都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每一個細節都能展現獨特的修養。

 

良師,為您的國際化道路保駕護航!


推薦閱讀:

北京 | 一份最值得收藏的brunch指南
為什麼日本宮內廳準備的國宴是法國料理而不是日本料理?
【和牛】600元的牛肉真的好吃嗎?甚至不用調料,煎一下就能吃
【無鏟小哥】牛肉蛋糕吃過沒,看的口水停不下來
最靈活:長條形干意麵和新鮮意麵

TAG:禮儀 | 西餐 | 西餐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