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保:學習應用《周易》傳承華夏文明

曹建保,男,1963年生,江蘇南京人。周易研究專家,預測學家。生性喜聞三教善道,自幼酷愛傳統文化。年少家貧,早事農工。每思「負薪掛角」以自勉,恆念「行有餘力以學文」,二十學《易》,驚嘆神奇,遂欲罷不能。經潛心鑽研,漸得《易》學應用之精髓,二十年多來專職於易學研究及應用,擅長命理擇吉,尤精六爻風水,並能結合「儒釋道」三教理念與現代科學之觀點,服務於社會,得到社會大眾及業內同行的讚賞。近年來多次應邀出席國內國際易學會議,參與國際易學論壇等高級會議與國內外同行進行學術交流。

2005年應邀參加建設部建築文化中心舉辦的「中國建築風水文化與住宅環境研討會」。

2006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國際易學論壇大會》上,榮獲《一百位全球易學推動力人物——易學應用獎》。

2007應邀參加國家在西安舉行的《中國第二屆易學與古建築會議》。

2008年被北京聯合大學聘為「應用經濟與管理研究所周易決策研究室」教授。

2009年應邀參加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大會》,被評為「全國百名道德模範」,同時被授予「全國德藝雙馨模範」稱號。

2010年在國家中宣部、商務部、發改委等15個部委聯合舉辦的「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中,被推選為「中國誠信楷模人物」。同年成立「全國工商聯南京(國學)培訓基地」任基地主任。

2011年被《國際職業規劃鑒定中心》評定為「國際註冊易學大師」並同時入選國家人才庫。目前正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播與易學應用的推廣工作,已編有《三教勸善》一書,其它易學應用(六爻、四柱、風水、擇吉、祭祀等)的研究成果也正在整理之中。本人願與各位同道一起為弘揚易道,振興國學,構建和諧社會貢獻綿薄之力。

學習應用《周易》傳承華夏文明

目錄:

一、易道(1)自然之道(2)三才之道(3)生存之道

二、易學(1)天人之學(2)濟世之學(3)修身之學

三、易術(1)數理之術(2)方伎之術(3)技藝之術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自三皇五帝開創發明,經歷代先哲相繼傳承,逐漸發展成為以儒家思想為主、諸子學說為輔的中國特色文化,今統稱之為傳統文化,而究其本源皆出於《易》。《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和「與時偕行」的古老哲理,曾啟迪過無數華夏聖賢的思想智慧,「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也早已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

《周易》的「太極」理念與現代西方科學的自然觀、生命觀、哲學觀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天人合一」的思想與今天人們所提倡的珍惜原生態,保護大自然竟然是不謀而合。目前世界許多國家都在學習和研究《周易》,但因其成書年代久遠,文字晦澀深奧,而歷代賢哲注釋又都各具己見,莫衷一是,以至眾多學習者難以深入,始奇而終棄。今雖常有人說「《周易》也不完全是迷信,還是有些科學在裡邊。」但這句似覺公允的話,在我聽來好像是說「爺爺」長得有點像「孫子」一樣的彆扭,所以一直想將自己三十多年來學習和應用《周易》的一點粗淺體會能與大家共同探討。

值此國家強盛,文化復興的大好時機,感謝各大媒體讓我得以實現願望。故不揣卑陋,拋磚引玉,希望能夠與眾多「志於道,勤於學,精於術」者一起來弘揚祖國的易學文化,為實現「中國夢」,重振華夏魂而共同努力。為方便大家對易學及其應用的大致了解,本人將其歸納為「易道、易學、易術」三個方面。

  第一講:易道

(1)自然之道

我國的《周易》取法自然,包羅萬端,古人認為它有著「簡易」、「變易」和「不易」的功能,因而能夠「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成為先秦諸子各種經典學說的共同理論根據,自古以來一直被世人尊奉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前者較易理解,後者則不妨先來了解一下先秦諸子對「道」的描述。

儒家聖人孔子說過:「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在他的《韓非子》一書中說:「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兵家黃石公在《三略》上則更是明確地指出:「夫人之在道,若魚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子者常畏懼而不敢失道。」但即使是讀了以上解釋,亦如同佛陀在《金剛經》所說的「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一樣,只能依靠各自的參悟才能理解。

道家祖師老子則認為,「道」是杳冥恍惚,莫可名狀的虛無之氣,「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它雖然無法用文字來進行準確地描述,但卻能夠包容宇宙,化生萬物。《道德經》上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老子在觀察分析不同層次的人對「道」的理解和認識後認為:「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人們不僅仍然無法理解,反而又給「道」蒙上了一層更為「玄秘」的色彩,那究竟什麼才是「道」呢?其實早在上古時期,伏羲聖人就已經用「一陰一陽」兩個符號將「道」形象直觀地體現了出來,這便是取法宇宙的自然之道。並且還將這兩個符號組合成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種卦象,分別代表天、地、水、火、雷、風、山、澤八種自然物質,後世稱之為「先天八卦」。

從此以後,我國歷代聖賢皆認為宇宙萬物都是從無到有,經過「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樣不斷化生而來。所以通過觀察和模仿八卦(八種自然物質)之間的生克制化規律,就能夠感通天下人的心志,從而使社會上的各種行業得以安定和發展,而且還可以用卦象來決斷天底下的疑難雜事,提前預測人們的吉凶禍福。並根據這一取法自然所得的啟示推論出:天地得自然之正氣,就會有景星慶雲之祥,雨暘時若之瑞,因而使庶物得以各正性命,生長化育;國家揚天地之正氣,就會有綱紀振肅之治,物阜民康之世,進而使朝庭呈現君明臣廉,法正理順;百姓秉國家之正氣,就會有安享天倫之樂,家興業旺之吉,既而使家庭能夠父慈子孝,六親雍睦。如今按照科學的解釋可以理解為:世界人類若能遵循宇宙的自然規律,即可保持地球的生態平衡,從而就能夠與萬物長期共存;國家領導若能尊重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就可借鑒到諸多前人的有益經驗,從而避免重蹈覆轍;普通百姓若能遵守國家的法規律令,就會遠離官災刑禍,從而得以安居樂業。

老子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凡世間成敗得失之數,順逆治亂之勢,興衰存亡之理,去就離合之義,無不存在於道的行藏之中,而體現它的形象法則正是由伏羲八卦發展而來的《周易》。因此學易不僅要理解卦、爻、象、彖中的辭意,而且要參悟其中的理道。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都應該自覺遵循宇宙間的自然之道,而不是刻意地去破壞它,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和避免人為導致的「自然災害」。

(2)三才之道

《繫辭下傳》中說:「《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說卦傳》則進一步解釋了三才的功用:「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將自然之道具體到了「天、地、人」三才之道,於是就有了「天人感應」和「三才合一」的說法。《道德經》上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明確指出天地萬物都是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來,且其順序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來自於自然,一切取法於自然。

後代先哲由此而推演出: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以及天有「日月五星」,地有「陰陽五行」,人有「表裡五臟」;天有四時,地有四方,人有四肢;天有「三百六十日」,地有「三百六十度」,人有「三百六十穴」等等。正如《論語·衛靈公》篇上所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教的「三生萬物」、佛教的「化相三寶」、儒教的「三綱五常」等等,都是「三才」思想的進一步發揮。《周易》之所以用乾坤為首,並以之與天地相配,正是因為天地的德行足以讓天下百姓信奉與效法。而天道之所以貴於健,為其能體現宇宙之間的陰陽消長;地道之所以貴於順,為其能體現萬物之間的剛柔盛衰;人道之所以貴於和,為其能體現世情之間的仁德禮義。因而後人依據「立天之道,曰陰與陽」,進而推斷出「孤陰不生,孤陽不化」的易理;依據「立地之道,曰柔與剛」,進而推斷出「分陰分陽,迭用柔剛」的情理;依據「立人之道,曰仁與義」,進而推斷出「守位聚財,禁民為非」的事理。所以黃石公說:「聖人體天,賢者法地,智者師古。」而陰陽調和,剛柔相濟,仁義互補的這一思想,至今仍影響著中華民族的處世行為。但在現實生活中世人卻往往「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喜歡向虛背實,舍近謀遠,而先賢認為這些都是因為缺乏教育,未聞大道所至。

《鬼谷子》曰:「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歷代聖賢都認為世間萬民稟賦性情雖各不相同,但只要順應天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大道,也就都能夠「因天時,就地利,得人和」。老子說:「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但雖然大道易簡,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依然是「日用而不知」。孟子說:「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就連至聖先師孔子也曾發出過:「朝聞道,夕死可也。」的感嘆。好在「萬法歸一,理無二至。」深奧之道與簡易之理其實都是相通的。坤卦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世人在行事之初若能考量一下是否符合天經地義,不但可減少諸多人為的失誤,而且也無愧於天地養育之恩德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誠信能容,柔弱不爭,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也就能逐漸感悟到道的真諦。正如佛家禪宗六祖惠能所說:「離道覓別道,終身不見道。」作為華夏子孫對於祖國傳統文化的根基不僅應該要有所了解,而且必須加以尊重和保護,從而使其得以更好的傳承發揚,只有這樣,方無愧為「三才」之一。

(3)生存之道

《繫辭下傳》說:「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人類雖能夠體悟宇宙間的自然之道,感應天地間的三才之道,而最迫切的卻是自身的生存之道。老子說:「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天下攘攘,皆為利來。」在他看來芸芸眾生,皆為名利二字牽纏而勞碌奔波。孟子說:「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而在通常情況下世人也只有當解決了最基本的生存問題之後,才能顧及到精神與其他物質方面的需求。

道路各別,養家一般。天下蒼生,皆樂富貴而悲貧賤。但大家雖同樣在為了求得更好的生存而努力,而現實生活中卻往往又有著諸多常理無法解釋的事情。如:仕子逐勢,農民趁時,百工競技,商人趨利,本為天性所使,其勢如「水流濕,火就燥」。而仕途之通塞,農田之豐欠,工作之成敗,商業之盈虧……付出同等努力,結果卻千差萬別。常人對此唯有以命運不齊來解釋,而懂得生存之道者卻不然,他們能做到失意時不怨天尤人,得勢時不驕橫跋扈,盡人事然後聽天命。《道德經》上說:「大道易簡,而民好徑。」特別是在社會轉型時期,往往偏重於經濟的發展,只注重物質財富的積累,卻忽視了人性道德素質的培養。加之原有的陳規舊矩已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此時由於人性貪利忘害的弱點,最容易見利而忘義,甚至於不擇手段以圖快速致富。但如此得到的富貴,即使能夠顯赫一時,亦註定是不能安享長久的,而這就是所謂「精於世道」而卻又旺處遭傾者。困卦上說「澤中無水,困。君子當致命遂志。」然世人皆知貧困而不知富亦有困,且所困更有勝於前者。況「智有盡而道無窮」,不明生存之道而偏好沽名斂財,惹禍招辱必然只是遲早發生的事情,甚至還會因財致禍隕命喪身!故持小才而罔聞大道者,正是孟子料知盆成括之類也。

《道德經》上說:「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也就是說人既要有謀生之術,更要懂得生存之道;用現在的話說,既要照顧眼前利益,也要考慮到長遠利益;既要保障個人利益,又要顧及社會利益。先哲荀子認為:「福莫長於無禍,咎莫大於不知足。」況「名不與利期而利自至,利不與害期而害自至。」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名不副實,禍害隨至。《孟子》中有個饋送生魚給鄭子產的故事,其中說明連欺騙的謊言也要符合通常的道理才能夠得逞。《道德經》上說:「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又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或許只有深諳生存之道,飽嘗生活艱辛的人,才會發出這樣履薄臨深的感嘆。《淮南子·詮言訓》上說:「道不可以勸就利者,而可寧避害者」。安貧守道難,持盈保泰更難。只有知足知恥,才能善始善終。《詩經》上說:「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聖賢認為世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簡言之生存之道首先要勤勞節儉地治家,其次須小心謹慎地應世,此外還包括修養身心及醫藥攝生等等。

《繫辭上傳》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歷代聖賢雖無法完全解釋和支配「形而上」的道,但通過對它的描述,不妨將其理解為宇宙間的自然規律。學習《周易》雖不見得立即就能知曉什麼是「道」,但只要是能夠遵循「自然之道」;順應「三才之道」;謹守「生存之道」者,也就都可以稱得上「知道」者了。

第二講:易學

(1)天人之學

《學記》上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相傳《易》「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上古聖人伏羲氏「則天法地,取象比類」,畫卦以類萬物之情;中古聖人文王「極深研幾,窮理盡性」,演易而系吉凶之辭;近古聖人孔子「韋編三絕,續作《十翼》」,最終完成《周易》之書。《周易》通過「太極」理念來闡述宇宙間的自然現象,通過卦爻之象來揭示事物間的變化規律。其充滿辯正的智慧,構成了我國獨特的「天人合一」思維模式,也奠定了中華文脈的根基,後人因此而稱《易》為天人之學。

《易經·繫辭上》說「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故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孔子認為世人在日常生活中,只須遵循和學習卦爻所體現出來的現象,就可以獲得天祐人助,從而趨吉避凶。一些在今天看來幾乎很平常的自然現象,古人卻不得不歸宿到「天」才能夠解釋。例如:將人在遭受巨大痛苦時呼爹喊娘、在蒙受重大冤屈時呼天搶地皆視之為天性;將人過於浪費財物的現象稱為暴殄天物;將人類遇到無法抵禦的自然災害稱為天災等等。古代統治者還利用人們敬畏自然的心理,藉助天威來向百姓表達他們的統治地位是神權天授。《漢書·律曆志》說:「權與物鈞而生衡,衡運生規,規圜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准,准正則平衡而鈞權矣。是為五則。規者,所以規圜器械,令得其類也。矩者,所以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規矩相須,陰陽位序,圓方乃成。准者,所以揆平取正也。繩者,上下端直,經緯四通也,準繩連體,衡權合德,百工繇焉,以定法式,輔弼執玉,以翼天子。」並由此認為天道即人道,天理即人理,天心即人心。統治者只須「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而天下百姓也只須遵守國家所制定的規矩準繩——(法規律令),就可以使社會安定,人民幸福了。所以我國的「三教九流,諸子百家」一致將「天」看作是至尊至善,儒家提出「順天者存,逆天者亡」的訓誡;道家則認為通過虔心修鍊凡人也能成為解除世俗煩惱的天仙;佛家則將天堂作為行善積德之人的最高獎賞,足見古聖先賢之用心良苦。

客觀地說,天生萬物都具有與生俱來的「本能智」,而唯獨以人為貴,且將之與天地並立者,是因為人類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來獲取前人所積累的經驗和知識,進而不斷豐富和提高自身的思想理念與行為能力。所以學易也不僅僅在於學習和掌握它的基本內容,更重要的是學以至用,並將學習參悟到的易道易理具體運用到日常生產和生活之中。古人認為萬物皆備於人,而人亦須聽命(依賴)於天,方能得以良好的生存和發展。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如果以現代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來解析,那就是萬物攝取天地之精華而被人所利用,但人類若是過多地索取就會與天地萬物之間失去相對的平衡,從而亦將加速自身的毀滅。所以古人無論富貴貧賤,都對天懷著無比的敬畏之心。儒家經典《禮記·月令篇》涵蓋了「天文、地理、曆法、氣候、祭祀、政令、戰備、農桑、漁獵、醫藥、養生、占卜、音律、歌舞、教學、建築」等等門類,幾乎將人類所有重大事件都與天時節令聯繫在了一起,同時也將「天人合一」這一學說發揮到了極致,並由此折現出《周易》「天人之學」殊勝精粹的智慧光芒。

(2)濟世之學

《繫辭上傳》曰:「易有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周易》不僅被用來「探賾索隱」,還被用來「崇德廣業」,上自興周滅紂,下至興明滅元;大至濟世之道,小到謀生之術都可以從《周易》中找到根據。歷代的開國謀臣無不是通過學習《周易》,並完成其從理論到應用的轉化才獲取成功,進而達到利物濟世,興邦輔國的。

孔子認為《易》是古聖「興神物以前民用」,學之可以利已,教之則能育人,但「苟非其人,道不虛行」。所作《十翼》雖將這部古老的占卜典籍提升到了哲學領域,但同時也給其樸素而神秘的色彩上又增加了一道鮮明的政治色彩。有志於學者必成於恆,欲昌其道者必興其教,在儒家思想及其學說被統治階級定為正統之後,《周易》成了讀書人的必修課。儒家提倡學而優則仕,鼓勵讀書士子學以致用,依靠勤奮學習來參與社會政治濟世利民。例如:儒家以亁卦和離卦來代表君王的至高無上與光明正大;以蒙卦比似學習,以謙卦示範做人的態度;以震卦和艮卦來形容為人的行動舉止;以否、泰、損、益來闡釋世人的榮枯得失;以升、困、井、革來昭示處世應變等等。

《禮記》曰:「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傳,不仁也。」我華夏古國之所以被世界稱為禮儀之邦,得益於歷代聖賢對「易道、易學」的傳承教育。《中庸》上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管子曰:「倉廩實而修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孔子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儒家推崇以「仁、義、禮、智、信」作為君子的標準;以「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作為對士大夫的要求。教導讀書士子不僅要有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理想,而且還應培育謙和包容的寬廣心胸。做到既能夠「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又懂得「樂天知命,隨遇而安」。荀子說過:「身勞而心安,為之;利少而義多,為之。」儒家還以「以誠待物,謙恭守信,見賢思齊」來培養人的德行;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來提高自身修養,最終達到自利利他的高尚境界。易道廣大,易理深邃,《周易》不僅是華夏文化的根基,而且被世界稱為「東方智慧的結晶」。諸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等等,無不充滿著唯物辯證的智慧,故有「不知易者不可為醫,不知易者不可為相」之說。雖然如此,學易還應以能濟當世之用為要。否則,不作尚虛談之清客,即為泥小技之術士。

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而這一切都必須依靠後天的學習才能達到。《論語》上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就人的知識而言,一般可從生活經驗、社會閱歷、師長和書籍等方面來獲取,但人的智慧卻是先天與生俱來的,只不過大部分都未能得到很好的開發和利用,而學習《周易》的確能夠使人開啟智慧。《道德經》上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雖然至今人們對易學依舊是見仁見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正因為有了儒家的尊崇和推廣,以及歷代易學家的傳承,才使得「神無方而易無體」和「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周易》成為濟世經邦之學。

(3)修身之學

《繫辭下》曰:「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而學不積,不足以成才;才不成,則何所以為用?人生在勤,不索何獲?是以亁卦上說:「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提醒世人應及時努力,勤勉奮發,以培養自身道德修養。所以歷代志士仁人無不以修身求聞達,「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沉浸於茫茫學海,皓首窮經而無悔。孟子認為世人喜好「舍其田而芸人之田」,而學易之人平素時能潛名抱道,藏器於身;失意時能韜光養晦,明哲保身;機遇來臨則能施展韜略,輔國惠民。從而真正做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儒家認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道德經》上說:「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佛家經典《華嚴經》上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聖賢之意皆在勉勵世人積功累行,以冀芳留後世。魏文帝曹丕說過:「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及文章之無窮也。」故學者無不「賤尺璧而貴寸陰」,將勤學修身作為第一要務。修學首先要培養學習的興趣,其次是找對學習的方法。有了正確的興趣和方法就能夠化被動為主動,從學習中體味到開卷有益的快樂,但學習不可象恆卦的初六爻那樣,一開始就求深入。《尚書·旅獒》中說:「不作無益害有益,功乃成。」孟子說過:「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所謂「積薄為厚,積卑為高」一事不專,莫求多能。苟能真積力久,自可滯塞漸通。因此,無論是學習理論知識還是實踐應用,都必須由淺入深,持之以恆,方能體悟妙用,漸臻佳境。從而一朝聞道,終身受益,暢於四肢,發於事業。否則,不是半途而廢,就是雜學不精。

因此,學習了乾卦第六爻「亢龍有悔」的爻辭,就會明白盛極必衰的「不易」之理,進而做到為人謙虛謹慎,避免驕傲自滿;學習了坤卦第二爻「直,方,大,不習無不利」的爻辭,就可以理解大道自簡的「簡易」之理,進而做到為人忠厚誠實,能夠隨遇而安;學習了革卦彖辭「天地革而四時成」,就可體會四時交替的「變易」之理,進而深信世事無常,懂得順天應人。《論語》中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知恥且格。」漢代司馬遷也曾說過:「禮禁未然之先,法施已然之後」認為運用道德的力量來約束人,可使人心思善,從而在各自的日常行為處事之中不知不覺地共同建立起良好的社會秩序。

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古代聖賢知教學可移風易俗,故推行德教,隱惡揚善,以感化萬民。然而《繫辭下傳》中說:「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悔且吝。」依照《周易》的解釋,世間萬事都必須互恵互利,不然就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更可怕的弄不好還會禍生肘腋!那如何才能避免呢?坤卦初六曰:「履霜,堅冰至。」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佛曰「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也就是說,必須「終日乾乾」,豫謀深慮在先。知貧困而亦知富困,才能夠儘可能地避免身心受辱之患!此外,懂得屈伸權變,能夠換位思考,也是修身立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以歷代易學家都能化繁為簡,寓教於百姓生活之中,使學者得身心安樂之實,無論為官、經商、修身、處世皆可從中獲益!無論是能夠博通「天人之學」;還是能夠運用「濟世之學」;抑或能夠格守「修身之學」者,即便終身未達,亦無愧「易學家」之稱謂了。

第三講:易術

(1)數理之術

《《周易·繫辭上傳》中說:「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自《河圖》、《洛書》出現以後,我國古代聖賢不僅將其取象為易數,而且將紛繁複雜的世事都歸納到了通俗易懂的簡單數理之內。如根據《河圖》之數的形象設定為:「一六共宗(北方水),二七同道(南方火),三八為朋(東方木),四九為友(西方金),五十同途(中央土)。」根據《洛書》之數的形象設定為:「戴九履一(南離北坎),三七居傍(左震右兌),二八四六(坤艮巽亁),縱橫紀綱,中五立極,臨制四方」。在將《河圖》、《洛書》陽奇陰偶之數歸納排列之後,得出了「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的結論。並經過「參天兩地」、「分陰分陽」,從而達到「錯綜其數」、「周流六虛」。

《漢書·律曆志》上說:「數者,一、十、百、千、萬也,所以算數事物,順性命之理也。」因此,要談到「易術」就必須弄清古代「易象」和「術數」的概念,也就是說只有理解了《易》與「數」的來歷,才能夠明白「易」與「術」的關係。而實際上「易道」與「易術」的關係就是思想理論與實踐應用的關係。《漢書·律曆志》上說:「人者,繼天順地,序氣成物:統八卦,調八風,理八政,正八節,諧八音,舞八佾,監八方,被八荒,以終天地之功,故八八六十四卦,其義極天地之變。」因此自《漢書·藝文志》中的《律曆志》、《術數略》、《方技略》,至《四庫全書》子部中的《天文》、《術數》、《藝術》等等,逐步形成了我國特有的一整套龐大而複雜的學術體系。

為便於理解,現將《河圖》、《洛書》上的十個數,綜合概括為「一元、二氣、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曜、八卦、九星、十方」。簡單解讀如下:「一為混沌一元(無極);二為(陰、陽)二氣,(太極)兩儀;三為(天、地、人)三才,(日、月、星)三光,(君、父、夫)三綱;四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四時,四方,四肢;五為(木、火、土、金、水)五行,(仁、義、禮、智、信)五常,五德,五術,五臟;六為六合、六氣(風、火、暑、濕、燥、寒)、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藝、六腑;七為七曜、七星、七政、七緯、七情、七竅、七彩;八為八卦、八方、八節、八風、八音、八政、八佾、八荒;九為九天(佛教)、九霄(道教)、九經(明經)、九疇(洪範)、九經(中庸)、九宮、九思、九族、九竅;十為十干、十方、十界、十宗、十義及十二支、十二月、十二辰、十二律、十二星次;二十四節氣,二十八宿、六十甲子,七十二候」等等。由此來看數目不僅與卦象聯繫在一起,而且還和「天文、地理、時空、方位、曆法、算數、音律、醫藥、屬性、顏色、人倫、禮儀」等等緊密聯繫到了一起。

或許整個世界上也只有中國才能將簡單的數目賦予如此眾多的寓意,但無庸置疑的是從河洛陰陽之數目到五行八卦之易象,「數理之術」不僅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而且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獨具魅力的一部分。

查看更多關於「道教之音-九字真言」的內容(2)方伎之術

《繫辭》上說「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古人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由神在主宰,因此將所有的自然災害都視之為上天對人的警示,《尚書·堯典》就已載有專門觀測天象和四時的官員。先民們出於對自然界未知的恐懼和對保護自身安全的渴求,希望能夠得到神靈的庇佑以避免發生災禍,由此催生了筮卜術及其它巫術方技的產生。為了認識《易》與方術的關係,不妨簡要了解一下具有代表性的」山、醫、命、相、卜」五術。

山:指在山中修鍊身心之術,包括煉丹術與神仙術。如隱居修道、學佛參禪等。古人認為通過巫術可與神靈溝通,自秦始皇命徐福去海上尋求仙藥之後,幾乎歷朝都有希望能夠長生不死的帝王,因而在神仙術的影響下帶推動了其它方術的盛行。如古代方士在煉丹服食的過程中﹐發現並積累的醫藥和化學方面的知識,也促進了人類發展的步伐。

醫:指我國古老的中醫術,包括養生術、房中術等。古代易醫同源,醫巫一家。孔子說:「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作巫醫』。」古老的中醫術在用方劑、針炙等純醫藥手段來治療世人身體上的疾病,也包括用《祝由十三科》這樣的巫術靈符來醫治人們的心理疾病。扁鵲、華陀、孫思邈、張仲景等歷代名醫,不僅為當時百姓解除病痛,而且還總結出如「上工治未病」這樣的寶貴經驗,為後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我國《黃帝內經》中岐伯回答黃帝的這樣一段話:「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直到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此論亦不失為養生保健的至理名言。

命:指根據人的出生年月日時生辰資料來推算人的命運。《說卦傳》中說:「昔者,聖人之作易也……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論語》中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孟子說:「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因人年齡資質相差無幾,而壽夭貴賤卻大不相同,故聖賢為解惑而立命。

相:有相人、相地、相宅等。《繫辭下傳》中說:「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孔子說過:「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這些都應為觀人(相術)的範疇。《尚書·盤庚》、《詩經·公劉》篇中都記載了有關相地的內容,相宅則有《黃帝宅經》等專著。

卜:指占卦或各種占卜,其理皆出於易經八卦,有六爻、六壬、奇門遁甲、太乙等。古人云:「不疑不卜,卜可決疑。」《尚書·洪範》稽疑篇曰:「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鬼谷子·決篇》中說:「夫決情定疑,萬事之機,以正亂治,決成敗,難為者。」認為在人的思維無法解釋時,利用易卜來做決斷,可避免一些人為的錯誤因素。

(3)技藝之術

《易經·繫辭上傳》上說:「是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易經·繫辭下傳》上說:「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西漢劉歆認為,「六藝之文……《易》為之原」。由此來看,自漁獵文明至農耕文明,大多安身立命技藝的發明靈感都來自於「易理術數」。

《周禮·保氏》曰:「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也有人認為秦漢時稱術為「方術」,魏稱「方伎」,至晉代始稱為「藝術」。《晉書·藝術傳序》中說:「藝術之興,由來尚矣。先王以是決猶豫,定吉凶,審存亡,省禍福。」因此,許多人在談到《周易》易術時,都認會只是古代占卜所用的一種「巫術方技」,而實際上易術的範疇幾乎涵蓋了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所有藝術技能。唐代韓愈說過「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功」,無論是「五術」還是「六藝」都是人類的共同財富,如今許多難以用文字和語言進行表述的民間技藝已成為非物質文化,而它們的魅力也必將歷久彌新。或許終有一天世人都會明白「富為上,貴次之,既貴,各各學一伎能立其身」的古訓。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在相對重視易理象數的漢代至宋代,天文、曆法、算數一直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道德經》上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在今天看來,凡將「道」轉化為「器」的方法和手段都可稱作技術;凡將「道」轉化為愉悅精神的方法與過程都可叫做藝術。《素書》上說:「夫人之所行,有道則吉,無道則凶。吉者,百福所歸;凶者,百禍所攻;非其神聖,自然所鍾。」易道方術本為一體,象數理義源於一家,只是在傳承過程中人為地演變成偏重清談的「易理」派,與注重於實用的「術數」派。且各以己長,較人所短,遂至逐漸淡化了「簡易」與「不易」的功能,僅僅突出了「變易」的一面,以至於人們更覺得《周易》玄秘深邃。作為古代的卜筮之書,卜筮之術自然是易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早在三國時期的王弼就曾對《易》之「象數」提出過「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的論斷,也就是「會意者不佔」。莊子《養生主》篇中「庖丁解牛」的故事,說明技藝的最高境界就是體悟到「道」的精妙。唐成玄英說過:「方,道也。自軒頊已下,迄於堯舜,治道藝術方法甚多。」世界上任何的技藝術數都是從無到有,再經過對其完善過程的不懈追求,當達到最高境界之精妙後,九九歸一,又重新回到了道的層面。

《繫辭上傳》說:「極天下之賾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易道久遠,術數繁雜,雖難免會有源清流濁、泥沙俱下的情況,因此也更需要有有關方面的重視,只有有了正確的引導和強有力的推動,才能夠使其正本清源,更好的發揚光大。俗話說「積財千萬,不如薄藝在身。」但能擇術而求,必然會有所成就,而一切方術技藝的生存和發展都取決於社會對它的需求,即使是現代科技也應符合人類長遠發展的要求,否則在帶來短期利益之後,遺留下來的必將是無窮的後患。「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易道無窮,學術無涯,凡能夠了解一點「數理」;認識一些「方伎」;掌握一門「技藝」的人,都可以稱之為「術」者。

結語

古人說《易》醫同源,故學易如同學醫,學醫者雖無法做到一生無病,但決定不會去招染疾病。學習《周易》就狹義而言,能使人懂得規矩,增長智慧,還能使人心理平衡,頭腦清醒。因世俗之情:每當身處貧困,則唯求免於饑寒;而一旦富貴之後,便覺得應該享受。習《易》之人則不然:身處困境會常思聖賢以自勉,苟得富貴則能恆念折鼎以自警。進而做到為人處世不卑不亢,始終保持心境平和。

就廣義而言,《周易》的「太極圖」就相當於世界的東西方文明。因不同宇宙觀所形成的文化差異,必然會導致產生不同的意識形態,進而也就必然會影響到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日常行為。而通過學習《周易》就會明白,人類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其實是共同一致的。那就是「保合太和,萬國咸寧」。因此,任何形式的社會體制,最終都只有「順天心」(不破壞大自然之生態環境),「合民意」(不違背老百姓的生存願望),才能夠順利發展,長治久安,而如果刻意違背這一規律那就是在「自作孽」了。

通過對《周易》太極中和理念的認識,以及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就會明白,《周易》不但是滋養華夏文明的智慧源泉,還是一個對立統一的矛盾共同體。它的神奇之處在於,能夠在不斷產生著各種矛盾的同時,蘊涵出解決各種矛盾的方式和方法,從而使事物始終保持在相對平衡的狀態下。正如張載《正蒙·太和篇》中所說「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中國古老而智慧的《周易》,將會永遠造福於世界人類。曹建保編著

(責編:胡佳、林浩)

(原標題:曹建保—國學大講堂之學習應用《周易》傳承華夏文明)

本文來源:海外網  
推薦閱讀:

華夏上古神話玄母天尊
泱泱華夏?上古神獸??[68P]
華夏民族對異族稱謂的變遷
完整版 華夏法統的邏輯鏈條之闡述 第一部分
許多O3高頻族不是華夏殷周 漢族人口中原初華夏族血統比例很低 四夷原住民融於漢族人口大增 近代統治者蒙滿

TAG:學習 | 傳承 | 文明 | 華夏 | 周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