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經絡的調治作用

灸法的補瀉應用,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如《靈樞·背腧》篇說:「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關於這種施灸方法及其補瀉的意義,歷代醫家闡述甚多,如隋·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注釋云:「火燒其處正氣聚,故曰補也;吹令熱入,以攻其病,故曰瀉也。」金元四大家之朱丹溪也明確指出:「凡艾灸有補有瀉,若補火艾滅至肉;瀉火不要至肉便掃除之,用口吹之散。」人稱前者為「瘢痕灸」,後者為「無瘢痕灸」。促其灸而化膿者,謂之「化膿灸」,此法對一些痼冷頑疾,頗有效果。正如宋·王執中在《針灸資生經》中所說:「凡著艾得灸瘡發,所患即瘥,不得瘡發,其疾不愈。」這些記述,都是歷代醫家臨證實踐中的寶貴經驗。應予珍惜!

 

須知灸法最注重補瀉,不講陰、陽、表、里、虛、實、寒、熱,只看幾紙某些專家介紹的施灸方法,而不講辯證,不分析致病原因,只照貓畫虎亂灸一通,不但於病無補,還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另外,中醫治病最忌諱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採取上病下治、左病右治、陰病陽治的治則,雖然有的病灸阿是穴也可以,但還得配合病灶所在經脈的其它穴位,效果才明顯,複雜的還要採用「五行相生相剋」原理和「六經辨證」的方法。

灸法的補瀉應用,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如《靈樞·背腧》篇說:「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關於這種施灸方法及其補瀉的意義,歷代醫家闡述甚多,如隋·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注釋云:「火燒其處正氣聚,故曰補也;吹令熱入,以攻其病,故曰瀉也。」金元四大家之朱丹溪也明確指出:「凡艾灸有補有瀉,若補火艾滅至肉;瀉火不要至肉便掃除之,用口吹之散。」人稱前者為「瘢痕灸」,後者為「無瘢痕灸」。促其灸而化膿者,謂之「化膿灸」,此法對一些痼冷頑疾,頗有效果。正如宋·王執中在《針灸資生經》中所說:「凡著艾得灸瘡發,所患即瘥,不得瘡發,其疾不愈。」這些記述,都是歷代醫家臨證實踐中的寶貴經驗。應予珍惜!

 

須知灸法最注重補瀉,不講陰、陽、表、里、虛、實、寒、熱,只看幾紙某些專家介紹的施灸方法,而不講辯證,不分析致病原因,只照貓畫虎亂灸一通,不但於病無補,還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另外,中醫治病最忌諱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採取上病下治、左病右治、陰病陽治的治則,雖然有的病灸阿是穴也可以,但還得配合病灶所在經脈的其它穴位,效果才明顯,複雜的還要採用「五行相生相剋」原理和「六經辨證」的方法。

經絡既是診斷疾病的信息系統,又是治療疾病的調節系統。經絡的這種作用,主要體現在灸法臨床的診斷和治療方面的應用。

 

經絡診斷  辨證歸經

 

由於經絡具有「以溢其邪,以通營衛」的生理、病理特性。因此,臨床可以借用經絡系統中這些病理性的反饋信息(病候),進行辨證歸經,明確病位。臨床常用的經絡診察法有審、切、循、按、捫、測等六種。

 

審:即審察法。此法有審視和審度兩種。審視法,是審查觀察體表經絡色澤的變異,絡脈的浮顯、沉陷等變化。從而判斷經絡病症的寒、熱、虛、實。審度,即是分析綜合經絡系統所發生的病變範圍,從而確定何經發生異常變動,出現有關病症等。

 

切:即切診法。此法是用手指切候全身體表經絡的「脈動」之處,藉以了解動脈的充盈、虛小,包括人迎(頸動脈)、頭角(顳動脈)、頰車(面動脈、又名頷外動脈)、臍上(腹壁上動脈)、臍下(腹壁下動脈)、足背趺陽(足背動脈)、足跟太溪(脛後動脈)等各部位的動脈情況,並加以比較,以測知何經何絡有異常變化。切診方法雖多,醫家多採用扁鵲「獨取寸口」之法。

 

循:即循壓法。此法是用手指循摩、推壓體表經絡的循行部位,藉以了解經絡下有無結節、條索樣腫物、胸腹部有無腫物、疼痛,肢體部有無畸形、觸痛等變化。

 

按:即按壓法。此法是以手指按壓體表局部和輸穴,尤其是各經脈的俞、募、原、絡、郄等穴,藉以測知其反應變化,諸如喜按、拒按,或按壓時產生舒適感、疼痛感、麻木感等。這樣,通過有關輸穴按壓便可診察有關內臟病症。這方面新的發現亦不少,如闌尾炎患者,多在其足陽明胃經上巨虛穴處出現壓痛點;膽道疾患者,多在其足少陽膽經的陽陵泉或膽囊穴(在陽陵泉下1-2寸之間,取壓痛點)出現壓痛點。

 

捫:即捫觸法。此法是用手掌觸貼患者皮膚的診查方法,以比較各部的皮膚溫度有無明顯差別,區分寒熱發於陽還是發於陰,藉以探悉皮膚滑潤枯澀變化等。從而通過體表按診,便可測知有關經絡病和內臟病症。

 

測:即經絡點測定法。是用經絡電測定儀探測經絡、輸穴皮膚導電量的變化,來分析臟腑、經絡、輸穴的皮膚上觀察引出的電流的變化,藉以判斷受病臟腑、經絡氣血的盛衰。由於人體皮膚表面存在導電量較高的「良導點」,這些點的分布基本上與經穴相一致。皮膚的良導現象是經絡通路的表現,經穴的電位變化是經絡活動的反映,在病理狀態下,這些點的導電量或電位值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從而用於診察臟腑、經絡病症和選擇最佳治療穴位頗有參考價值。

 

 

----------

灸法的適應症

 

(一)寒邪內伏者宜灸

《素問·異法方宜論》說:「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柄。」凡受寒、飲冷而致脘腹脹滿,消化不良者,均宜灸之,可起溫中散寒,調整脾胃的功能。

 

(二)氣虛下陷者宜灸

《靈樞·經脈》篇指出:「陷下則灸之。「凡氣虛下陷之症,如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等,均可施行灸法,可起溫陽起陷,行氣活血之效。

 

(三)陰陽皆虛、結絡堅緊者宜灸

《靈樞·官能》篇說:「陰陽皆虛,火自當之;。。。經陷下者,火則當之;結絡堅緊(寒主收引),火所治之。「凡氣血虛弱或寒濕凝筋之症,如陽氣血陷、痿痹、疝氣等症,灸之可起調補陰陽,溫經散寒,解結通絡的作用。

 

(四)沉寒、冷、無脈、陽絕者宜灸

漢代華佗在《中藏經》中提出:「當灸而不灸,則使人冷氣重凝,陰毒內聚,厥氣上沖,分逆不散,以至消減。「明·高武在《針灸聚英》中深有體會地提出了灸治三則:「一則沉寒累、冷『二則無脈知陽絕也;三則腹皮急而陽解凝,化痰散結。他如男子虛贏少氣,婦女氣虛血崩,老年陽衰尿頻,小兒疳疾食滯諸疾,均宜灸之。

 

(五)寒熱虛實均可用灸

明代李梃在《醫學入門》中指出:「寒熱虛實,皆可灸之。」李氏認為「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氣也;實者灸之,使實邪隨火氣而發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氣之變溫也;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也。」這些論述,確系李氏臨床實踐的寶貴經驗,是難能可貴的。從臨床時間證明,灸療法不但對陰症、寒症、虛症有效,而且對陽症、熱症、實症也有效。如疔瘡、癤腫、甲溝炎、痔瘡等疾患,於初起時灸之,輒獲良效。

 

(六)厥逆吐瀉宜灸

《傷寒論》說:「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又說:「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聖濟總錄》也說:「少陰背惡寒,吐利,脈不足,與夫脈促手足厥之類。三者為可灸焉。」這都說明灸療對厥逆吐瀉,脈微細弱者,頗有回陽救逆,鎮吐止瀉之效。

 

(七)暴病急症宜灸

《醫學入門》說》「凡病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此言確系事實,乃屬臨床司空可見慣之事。例如霍亂吐瀉,四肢厥冷,脈微欲絕者,可取鹽填臍中(隔鹽灸)灸之,便可溫中回陽『又如中風脫症,鼾呼痰鳴,年色蒼白,多汗,手撒,目合,口張,遺尿,脈細而弱者,宜急取氣海、關元、神闕(隔鹽灸),用大艾炷灸之,即可回陽固脫。他如小兒驚風灸印堂;婦女崩漏(功能性子宮出血)灸隱白;鼻衄灸上星;昏暈卒仆灸人中等等。這些暴急病症,均屬灸治病例。

 

(八)內外雜病宜灸

《聖濟總錄》說:「用灸之理,凡以溫之理。若病有因寒而得,或陰症多寒,或是風寒濕痹,腳氣之病;或是上寒下虛,厥逆之疾;與夫勞傷癰襗疽,及婦人血氣,嬰孺疳疾之屬,並可用灸。」《扁鵲心書》也說:「世有百餘種大病,不用灸艾、丹藥如何救得性命,卻得回春。如傷寒疽瘡、癆瘵中風、久痢喉痹、小兒急慢驚風、痘疹黑陷等症,若灸遲真氣已脫,雖灸亦無用矣,若能早就,自然陽氣不絕,性命堅牢。」

 

(九)諸虛百損宜灸

灸法不但能治療急性病症,而且還能治療許多慢性疾患,如癆瘵灸膏肓、魄戶、百老、四花、華佗夾脊(長蛇灸法)、六之灸諸穴;已經灸關元、氣海、三陰交、腎俞、精宮、命門諸穴;盜汗灸合谷、復溜、陰郄、後溪諸穴;子宮下垂灸關元、氣海、歸來、提托諸穴;脫肛灸長強、上仙(十七椎下)、百會諸穴;腎虛泄瀉灸天樞、十字灸穴(水分、神闕、氣海)、四隅(梁門、大巨)、大腸俞諸穴等等。

 


推薦閱讀:

平衡陰陽的經絡疏通法
討論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經絡的可能情況
經絡對人體健康影響到底有多大?你知道嗎?

TAG:作用 | 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