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癱的拔罐療法
曲池:在肘橫紋的外側端,屈肘時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仰掌屈肘成45°,肘關節橈側,肘橫紋頭為取穴部位)。 合谷:第1、第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緣上,屈指當拇指尖盡處為取穴部位)。 居髎:在髖部,當髂前上棘與股骨大轉子最凸點連線的中點處。 環跳:在股外側部,側卧屈股,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骨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側卧位,下面的腿伸直,以拇指指關節橫紋按在大轉子頭上,拇指指向尾骨尖端,當拇指尖所指處為取穴部位)。 風市:在大腿外側部的中線上,當胭橫紋上7寸(或直立垂手時,中指尖處)。 陽陵泉: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坐位,屈膝成90°,膝關節外下方,腓骨小頭前緣與下緣交叉處的凹陷,為取穴部位)。 承山:在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崑崙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腘橫紋中點至外踝尖平齊處連線的中點為取穴部位)。 血海: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坐位,屈膝成90°,醫者立於患者對面,用左手掌心對準右髕骨中央,手掌伏於其膝蓋上,拇指尖所指處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單純拔罐法,上述各穴拔罐,留罐15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二、虛證 (一)癥狀 半身不遂,肢體癱軟,言語不利,口舌歪斜,伴有面色蒼白,氣短乏力,偏身麻木,心悸自汗出;或伴有手足心熱,肢體麻木,五心煩熱,失眠,眩暈耳鳴等。 (二)治法 (1)選穴 肩髃、臂臑、手三里、合谷、大椎、膈俞、肝俞、脾俞、腎俞、氣海、關元、足三里、三陰交、懸鐘。 (2)定位 肩髃:見前。 臂臑:在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當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曲池上7寸(屈肘,緊握拳,上肢用力令其緊張,三角肌下端偏內側處為取穴部位)。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穴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橈側肘橫紋頭下2橫指,陽溪與曲池的連線上)。
合谷:見前。 大椎:在背部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膈俞:在背部,當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由平雙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肝俞: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由平雙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個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脾俞: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與肚臍中相對應處即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個椎體,即為第ll胸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腎俞: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與肚臍中相對應處即為第2腰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氣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 關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站位,用同側手張開虎口圍住髕骨上外緣,餘4指向下,中指尖處為取穴部位)。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以手4指併攏,小指下邊緣緊靠內踝尖上,食指上緣所在水平線在脛骨後緣的交點,為取穴部位)。 懸鐘: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
(3)拔罐方法 灸罐法。先在大椎、膈俞、肝俞、脾俞、腎俞、氣海、關元、足三里各穴用艾條溫和灸5~10分鐘,以局部皮膚紅暈為度。然後各穴拔罐,留罐15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三、對症治療 偏癱常伴有手腕屈伸不利,肌肉、關節疼痛,足內翻、足外翻,口眼斜,大便秘結等癥狀。 (一)手腕屈伸不利 (1)配穴 外關。 (2)定位 外關: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推薦閱讀:
※這從身體里拔罐拔出的是什麼?
※別再覺得拔火罐是萬能的了,這5種人千萬別嘗試!
※拔火罐拔出的黃水是什麼物質?
※火針配合刺絡拔罐治療神經性皮炎療效觀察
※拔罐減肥真的能把所謂的穴位打開嗎?如果打開後不封穴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