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黃念祖居士《無量壽經講座》21集

黃念祖居士1988年講於北京 中國佛學院

「顯示三乘」。三乘就是羅漢乘、辟支佛乘、菩薩乘,就是運載為義。《法華》就是以羊車、鹿車、牛,這三種車譬喻小乘、中乘、大乘。這又說「方便」了,《法華經·譬喻品》說:「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但不盡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如來是無量的智慧,沒有畏懼,有諸法的寶藏,能夠給一切眾生一佛乘——當來都成佛的法,但不是所有的眾生都能夠接受。所以說到《法華》,說法四十九年培養教育,最後還要有五千人退席,不能信受。「舍利弗」,叫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因為不能信受,所以諸佛就以這個方便之力,一個一佛乘說成是三,有羅漢、辟支佛、菩薩三乘。又《法華文句》曰:「方便者,門也。……為真實作門。真實得顯,功由方便。依此釋,則小乘為入大乘之門,故謂之方便教,又三乘為通於一乘,故亦名方便教。」

《法華》的火宅喻:有個大長者看見自己的兒子在火宅之中,就告訴他們大火燒身了,你們快出來。可是諸子貪玩,不肯出來。長者想出個方便的辦法,就說外頭有羊車、鹿車、牛車,好玩極了,你們出來吧!這些孩子就跑出來,不至於在火宅里燒死了。給他們的是什麼呢?給他們的是每人一輛大白牛車,超出他們的想像,人人都乘大白牛車,都成佛。這就顯出「善立方便,顯示三乘」的涵義。所以這些諸大在家菩薩、出家菩薩都有這樣的盛德,來參加這個法會,來聽釋迦牟尼佛說《無量壽經》,因此我們對於這個經也就知道珍重了。

以上是所謂八相成道中的第七相轉法輪。這法輪怎麼轉呢?就是自己要自覺,自覺之中要覺他;覺他,那最主要就是「善立方便,而顯示三乘」來救度,使大家漸漸地都入一佛乘。

「於此中下,而現滅度」。三乘法有上中下,對於中根、下根的人才示現滅度。這個現滅度般涅槃是第八相(八相成道的第八相)。「而現滅度」,滅度是涅槃兩個字的舊譯(唐朝後來譯為圓寂)。大家常常說某某和尚圓寂了,現在就成了死的一種好聽的說法,其實這個名詞非常高。圓寂者就是涅槃。「滅度」,「滅」,滅生死的因果,「度」,度生死的瀑流。也沒有因、也沒有果,這樣就度過了生死的瀑流。此岸是生死,中流是煩惱,彼岸是涅槃。度過了煩惱的瀑流,登上了彼岸,這是滅度的涵義。《涅槃經》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滅了煩惱是涅槃,離開三界一切的有是涅槃。「圓寂」怎麼講呢?賢首《心經略疏》說:「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曰寂。」德沒有一樣不具備的才叫做圓,一切障礙都除盡了叫做寂。《甄解》說:「義充法界,德備恆沙為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本體窮盡了真性,沒有任何間隔、模糊與欠缺,稱性盡性,這叫「體窮真性」。「妙絕相累」,除絕了一切相的累贅,一切相不能給我添麻煩了。由於本體微妙絕倫,不為一切相所累,所以叫做「寂」。

示現滅度是應中下的根機。《法華經·壽量品》說:「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臆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驕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現滅度。」意為:佛要是久住於世,薄德的人就不去種善根,還來得及不忙不忙;貧窮下賤更是貪著五欲,奔吃奔穿,有點錢就買彩電冰箱。「入於臆想妄見網中」,就在妄想這個網中不得出來,好像魚進了網裡一樣,只有等死。這種人要看見如來常住不滅,就更加驕恣,隨順惡習任性造做,對於佛法就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所以佛雖不是真正的滅度,而現滅度。對於上根,佛沒有示現滅度。對於中下這是一種方便,看見佛不在了,知道難遇難遭,抓緊時間。而且人命只在呼吸間,今天出門晚上能不能回家都不知道,我們要生起這種無常之心、難遭之想。若是上根,如來本沒有去來,本就離開生滅。六祖的話:「何期自性,本不生滅。」再有,智者大師讀《法華》,看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佛在靈山說法,那個大法會還照常在進行。儼然!就是清清楚楚的在那兒沒有散會。所以何有滅度?哪裡有生死!上智之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以世尊雙林入滅只是示現。會中大士弘化十方,也都是為中下根機示現滅度。

曾經你們第一班的一個人問我說:能不能找出一部最準確的佛教史,講釋迦牟尼佛住世這個因緣的。我說:不行,你怎麼叫準確?當時的人,各個看釋迦牟尼佛是不一樣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那有的看見釋迦牟尼佛就是無量莊嚴、無量相好,報身境界,那是菩薩的境界;阿羅漢、聲聞看見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化身佛的境界;有很多看見佛丈六之身,金色光明,顯異不同,這就是等流身;還有人只能看見就是一個普通的和尚,黃面比丘;還有人看見就是一塊黑碳;有的看見是一條象的腿。哪裡有一定?我們現在太有這種常情,更限於常識。不同的根器不同的所見,這次法會到底是多長?那智者大師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你要寫傳記,這些怎麼寫?智者大師那沒散會呢。所以我們不可以流入像日本西歐的那些學者的辦法,根據這些常識,世間有的這些書的記載,作為證據來考證,因此,對於龍樹入龍宮等等都不能信,這就太執著了。

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具足總持百千三昧。

「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三摩地」舊稱三昧,翻為正定、正受、正心之處。《智度論》說:「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以善心專註在一處而不動,叫做三昧。所以《佛遺教經》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又《智度論》說:「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真正入了禪定,也叫做三昧。所以很粗淺地說,三昧就是純熟。又「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和合就是相應。所修之法(一切行)與所證之境得到相應,都叫做三昧。又「一切禪定攝心(心能攝於所入之禪而不動),皆名為三摩地,秦言正心行處。」《法華玄贊》曰:「梵雲三摩地,此雲等持。平等持心而至於境。即是定也。」天台曰:「若以空慧,照諸禪定種種法門,出生乃至無量三昧。」善心正心為定慧所攝,安住一處,叫做三昧。種種三昧,各有名稱。「無生無滅三摩地」,「三摩地」是通名,「無生無滅」是別名。《小品般若經》中,薩陀波侖菩薩於聞說般若時,即在原座上得「諸法無生三昧、諸法無滅三昧」等等六百萬三昧門。三昧眾多,所以說「諸三摩地」。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叫做「王三昧」。

「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陀羅尼翻為總持、能持、能遮。龍樹菩薩《智度論》說:「陀羅尼者,秦言能持,或能遮。能持者,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惡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惡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羅尼。」能持就是它能維護、保持住種種的善法,不讓它散失。好像一個完整的碗倒進了茶水,把茶保持住。碗要是裂了口,茶就漏了,就不行了。所以陀羅尼的意思,一個是能持善法,另一個是能遮惡法,就是消除抵制不好的東西,要是動了惡念,想要做壞事,陀羅尼有遮止的力量,能夠使你做不成。所以得了陀羅尼,你的功德能夠繼續保持不失;反之,想要做壞事情,能防止你不去做,這就是陀羅尼殊勝的地方。三昧跟三摩地,三昧是定,定的力量發生了智慧,就叫「陀羅尼」,所以它比定多了智慧。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講:「是三昧修行,習久後能成陀羅尼。」「是諸三昧,共諸法實相智慧,能生陀羅尼。」你入了正定來修行,習久之後能成陀羅尼。這些三昧更加上諸法實相的智慧,一起出生陀羅尼。三昧加上諸法實相智慧就出生陀羅尼,所以陀羅尼比三昧殊勝。三昧是心相應法,陀羅尼是心不相應法。什麼叫相應法?就是你必須是一心專註。比如入定,你要攝心入了某一個禪定,這時才能夠出現三昧中的境界。定中清凈、甚至於種種神通。如釋迦牟尼佛曾經的一個師父,得了五種神通,能夠飛行。他去受供,國王不在,讓國王的女兒公主上供,公主接引給他頂禮時摸他的腳,他的凡心一動,他飛行的神通就沒有了,他這不相應就不行了。「三昧」就是相應法,必須跟境界相應,一個不相應動了凡心,就飛不起來了。陀羅尼不是這樣,你在生氣、罵人,心裡還在煩惱,可是這個陀羅尼中所有的功德依然存在,不會消失。所以一證到陀羅尼,這事就好辦了。但是「三昧」今生得到了,往往來生就沒有了。所以往生法門之殊勝,大家慢慢體會。雲門是禪宗,一花五葉,五宗的祖師,他三世當了國王,第四世就沒有神通了,就是不能老保持。陀羅尼就不是這樣,今生得到了,多少生永得。所以陀羅尼有兩個特點:⑴雖在煩惱之中,可是陀羅尼中的功德不失;⑵陀羅尼一得永得,多少生不失。

「隨時悟入華嚴三昧」。「悟入」,「入」就是常說的入定、出定的入字。前已說明入三昧是由於定力與智慧,現入此三昧主要靠智慧,所以叫「悟入」。「隨時」等於隨念,要入就入,想入就入,中間不須要過程(一般入定,端坐、澄心,不使妄動,慢慢的專一清凈,達到定中境界,中間有過程),所以不經歷時間。隨著自己心愿,一念動就能入,所以說是「隨時悟入」。像《首楞嚴經》,楞嚴大定沒有出入,隨時都在大定之中,這是入了華嚴三昧。「華嚴三昧」,全稱應該是「佛華嚴三昧」。這個三昧是以一真法界作為本體。沒有對待,平等無二,所以叫「一」;真實無妄,所以叫「真」,融攝一切萬法,叫做「法界」。就是諸佛的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唯一真實,不可思議,所以叫做一真法界,是一部《華嚴經》最極玄妙的理體。

一真法界融攝萬法,萬法都是因緣所生,從緣而起,所以有無窮無盡的緣起,就出現無盡的國土、無盡的眾生、無盡的事相。這些事事物物,乃至一微塵,都從一真法界緣起所現,所以各個都是一真法界。於此了解,就依此勝妙之解生起種種勝行,來莊嚴自己的佛果,叫做華嚴。以一真法界為理、為趣(理是本體,趣是趣向)、為因、為果,開達了理趣,躡解而起萬行。我們學教就是為了要「躡解起行」,不然你是盲修瞎練。盲修瞎練的結果不是自覺覺他,是自誤誤他。有很多人熱心極了,他的目的就是要達到「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一個瞎子還領著一群瞎子,你們跟我走吧,最後都掉火坑裡去了。所以我們要從這些殊勝之解上起行。可是有的人他如果用了解,他就是解,他不起行,一起行之後,他這些解還都背著。「行起解絕」,這才是善於修學的人,真正起了正行之後這些解沒有,可是從解上起的行。華嚴三昧,就是以一真法界為本體、為宗趣、為歸向,專心修習,達到一心,叫做「華嚴三昧」。菩薩萬行如華,拿來莊嚴佛果,就叫做「華嚴」。一心修持,不是散亂昏沉,一心一意的來精修,就叫做「三昧」。《凈影疏》說:「如《華嚴》說,彼一三昧,統攝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八十華嚴》也說:「爾時普賢菩薩入廣大三昧,名佛華嚴(三昧)。」又《六十華嚴》:「普賢菩薩,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華嚴。」所以,佛華嚴三昧就正是普賢菩薩所入的,也就是會中一切德遵普賢的菩薩,都隨時悟入華嚴三昧。

《法界記》:「言華嚴三昧者,解雲,華者,菩薩萬行也。何者?以華有生實之用,行有感果之能,雖復內外兩殊,生感力用相似。今即以法託事,故名華也。嚴者,行成果滿,契合相應,垢障永消,證理圓滿,隨用贊德,故稱為嚴也。三昧者,理智無二,交徹熔融,彼此具亡,能所斯絕,故云三昧也。」《法界記》解釋華嚴三昧說:「華」是開的花,就是菩薩的萬行。開的花種種莊嚴,眾生最喜歡的,所以譬喻一切善行。花有生實之用,花會結果實,我們修行也要有果,雖然花跟行,一個是內,一個是外,行是內,花是外,但是所生感應的作用是相似的,都要得果。所以就用開花這個事來表達這個法,叫做「華」。「嚴」,諸行成就,果實圓滿,始覺和本覺相契相應,垢障永遠消除,所證理體圓滿。以這個來讚歎,所以稱之為「嚴」。我們現在常常時進時退,我常說扭秧歌,前進幾步就後退一步,這還是好的;有的後退幾步才前進一步,總是有退。所以到了華嚴三昧,一切都是功圓果滿,垢障永消。「三昧」,「理智無二……能所斯絕」。本體與智慧如一,像珠子發光,發光是珠本體所生,光所照到的,首先仍是照到珠的本體。所以珠子喻本體,珠光喻智慧,它們不是兩件事。理和智也是如此,也沒有二,就跟珠子和珠子的光一樣。「交徹熔融」,光從珠生,所以光在珠中;因光珠顯,所以珠在光中。此兩者理體與智慧不是兩物,何來能所彼此的分別。達到一真法界,一切都不二。一真法界還有什麼叫二?所以就沒有彼此、沒有能所。我們要離能所,這是非常關鍵的問題。現在有些人修的非常熱鬧,都是在「所」字裡頭,都有個所修、所觀、所照、所覺、所顯、所得的神通、所得的境界,這個「所」,都是妄。一部《楞嚴》所要一立就沒有照了。觀世音菩薩的修,首先是入流亡所,把所字忘了。為什麼本來是佛而成為眾生?就是因為一有所就沒有照了。《心經》是「照見五蘊皆空」。所以到這個地方就「彼此俱亡,能所斯絕」,能跟所都絕了,所以叫做三昧。這是殊勝的三昧,不是一般的三昧,所以稱為「華嚴三昧」。《華嚴經》也在讚歎華嚴三昧:「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勢力故。」一入華嚴三昧就一切都自在了。《合贊》說:「法界唯心,名佛華嚴。以因行華,嚴果德相,令顯著故。入此三昧,現見十方佛及佛土。」「法界唯心,名佛華嚴。」這是他獨特的見解。「法界」指一真法界。他說「法界唯心」,一真法界就是每個人的本心。所以對於自心能如實了知,就是華嚴三昧。一真法界就是真心。又《嘉祥疏》說:「此三昧,皆飾法身,故云華嚴。」以這個三昧來莊嚴法身,法身就是本來的妙明真心。就是自心。所以一切法,沒有不從這個法界流出,又回歸到此法界;也就一切法,沒有不是從自心所流出,反又回歸於自心。

「具足總持百千三昧」。總持就是陀羅尼。陀羅尼有四種:⑴法陀羅,又叫聞陀羅尼。於佛的教法都能夠記住不忘;⑵義陀羅尼,於諸法的深義、真實之義都能夠總持不忘。⑶咒陀羅尼,於咒總持能夠不忘。這才是咒,咒是什麼?就是諸佛菩薩從禪定中所發出來的秘密言句。唯有佛與佛才能知、才能究竟。是佛在佛的禪定中。所以日本大德《判教》,判為第十心,秘密莊嚴心。所謂咒都是從佛菩薩秘密莊嚴心所流出來的。所謂三密四曼,密宗之教。所以這些咒有不測的神驗,是凡情所測不到的,就叫咒陀羅尼。咒有四義:㈠明,就是光明之明,光明能夠破暗,智慧也能破除人的愚痴。㈡咒。咒本來是中國的話,古代道教念咒語,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外道也有咒語,馬西雅電視里的巫婆,天靈靈地靈靈,都是老的巫術咒語。㈢密語,這是佛菩薩的密語;㈣真言。《秘藏記》說:「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語。如來言真實無虛妄,故曰真言。」這個語是什麼意思?凡夫跟二乘阿羅漢都不能知道。現在有人去翻咒,果然是多此一事,畫蛇添足。凡夫二乘不能知,你把它很簡單的按藏文或者梵文,把它意思這麼翻過來,那不變成凡夫也能知了?這不應當翻譯,它無量的涵義在裡頭,這麼念就對了。因為如來的話真實無虛,所以稱為真言。⑷忍陀羅尼,安住於諸法實相叫做忍。得了這個陀羅尼就安住於佛的實相而不動搖、而不亡失。所以持忍,稱為忍陀羅尼。安住於實相,實為禪密凈共同的無上殊勝境界。這個忍陀羅尼就真正相當於禪宗的破重關的境界。所以現在大家把禪宗的三關,給解釋的很降低,其實不是那麼容易。破初關見法身,破重關安住於法身(叫做忍陀羅尼),安住於諸法實相上不動不搖了。很多人覺得自己破重關了,其實連夢都還沒夢著呢,就是對於定義上把它降低了。安住於法身就解決了,還有什麼叫第三關?還有法身向上事。這是禪宗很特殊的,法身還要向上。所以中國的許多東西都是甚深甚微妙,現在大家太對不起祖宗、對不起先德了。

「具足總持百千三昧」。為什麼要「百千三昧」?《會疏》解釋:因為眾生根器種種不同,像大夫要治病,病情太多就要預備種種的葯,然後能治。如要給大眾救貧,就必須有種種技術、原料、資金、廠地等等準備。窮人太多、太窮,需要的也太多,你為大眾拔掉苦根,就要有種種的辦法和條件,才能實現除貧願望,所以菩薩要百千種三昧。《大智度論》說:具有所有三昧,叫做具足百千三昧。三昧修習久了就出生陀羅尼,就是總持。所以經中大士「具足總持百千三昧」,這兩種都具足。

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於一念頃,遍游一切佛土。得佛辯才,住普賢行。善能分別眾生語言。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超過世間,諸所有法。

「住深禪定」,安住於深妙之禪定。又跟一般淺的不一樣了,淺的就覺得,我這來了、那熱了、這通了、那跳了種種的境界,都有「所」,沒有深入。或者覺得我住了禪定,就不應當再有所見種種。深入之後就真正寂然不動,那一切都空就無所住,無所住就不生心。無住時候能生心,生心的時候還無住,這種情況要在地上菩薩才能達得到,地前三賢都做不到。所以,住深禪定就無所住了;可是悉睹無量諸佛,心是生的,不是槁木死灰。都是顯示很重要的境界和哲理。《會疏》說:「深定者,所住三昧,微深幽玄。非二乘及初心菩薩所能為。」依《會疏》意:所住的禪定是微深幽玄。微是微妙,深是深廣,幽是幽奧,玄是玄妙。不是二乘阿羅漢、辟支佛、初心的菩薩所能辦得到的,所以叫做住深禪定。《甄解》又進一步說:「《唐譯》雲『一切種甚深禪定』。一切種者,謂一切種智。全理之事,故云甚深。」「一切種」,就是一切種智的簡稱,一切種智就是佛的智慧(阿羅漢的智慧稱為一切智,菩薩的智慧稱為道種智,佛的智慧稱為一切種智)。佛智慧的甚深禪定是全理之事,是全部的理體的事情,是如來全部的理體所成的事相,所成的禪定,所以很深很深。這是理定,不是事定。

「悉睹無量諸佛」。我們念佛有理念、事念;所證,可以證事一心、理一心。證到理一心就破無明了,現生就是法身大士。禪定也有理定、事定,這所說的甚深禪定是理定。又《凈影疏》說:「住深定門,起行所依。無心往來,直以三昧法門力起,故須住定。下明起行,悉睹現在無量諸佛,攝行寬廣。」也是對於深禪定的一種解釋。凈影師意:悉睹諸佛是行門,一切行依於這個深禪定。不待起心動念,無心於往來,心中對於一切沒有往來之相,完全是從三昧的法門力量自然而起,不須要造作,這樣起的話,這個三昧是從定中出現的,所以住定。在定中自然的三昧力就出現行,悉睹諸佛就是行。因為這樣的禪定所產生的殊妙之行,是在禪定之中不起於座,「悉睹」,就全都看見了無量的佛。所以有理、有事。又「悉睹無量諸佛」。住定是寂,睹佛是照。入淺禪定,定中就不能生起照用,內心一動就失禪定,「寂」與「照」互相妨礙。但現在是甚深禪定,是如來智慧的禪定,所以理與事不相妨礙,寂與照可以同時。所以在深禪定之中能見無量諸佛。彌陀第四十五定中供佛大願:十方的菩薩,聽到阿彌陀佛的名字,都可以得到清凈、解脫、普等三昧與總持,都能住三摩地,「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所以這名號的功德非常之大。那麼我們現在也聞名,也得極殊勝的功德,不過我們就沒有像那些大菩薩表現的那麼明顯,因為我們還有許多障礙須要先消,我們去供佛,一忙一亂心裡就不定,都在事上了。又《甄解》說:「普等三昧,曰深定門。此三昧彌陀智願之所成,甚深無涯底,故云深禪定。悉睹周遍,是其業用。」由願文可見,會中諸大菩薩也和往生的聖眾一樣,皆蒙彌陀智願之力,因為聽到彌陀名號,都得到種種甚深的禪定,無量的總持百千三昧,在深禪定之中悉睹無量諸佛。定中既然去供佛,供佛自然會見佛。所以定中供佛與此處住定見佛互相呼應。

《般舟經》說:「是菩薩不持天眼徹視,不持天耳徹聽,不持神足到其佛剎。不於此間終生彼間,便於此坐見之……。佛言:菩薩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就像《般舟經》所說的,那時候四眾不須要天眼就可以徹見十方,不須要天耳就可以徹聽,不須要神通就可以到他方佛剎。「不於此間終生彼間」,不是非死後才能夠生到那個國土。「便於此坐見之」,就在座上實現了這些事。「佛言」,釋迦牟尼佛對大會說:你們四眾在這個法會上,就在娑婆世界——北京城這個地方念阿彌陀佛,「專念」,要老念、心中專一的去念(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就見十方一切諸佛。「阿彌陀佛報言」,就是阿彌陀佛說的話:「欲來生者,當念我名。」想生到我這個國土的,你們要念我的名字。

說到名字的功德,道綽法師也是禪師,他講兩個譬喻非常好,說總在這持名有什麼用啊?⑴人要是被狗咬了,治的方法就是拿虎骨(還配點別的葯),去按摩咬的地方就可以好。但是虎骨不常得,尤其是過去交通不方便,哪有虎骨?得不到虎骨怎麼辦?就用手按嘴裡念:老虎來了……,一樣可以治狗咬。⑵他自己親身試驗過,說腳扭了用木瓜(木瓜屬於葯很香的)烤一烤、揉。那買不著木瓜怎麼辦?就把手搓熱了揉那個不舒服的地方,嘴裡念:木瓜來了……,這麼就好了。他就說這名字的作用。這些事相之中都包含了極深的理,這個理一時還不容易全接受,但是這個事,我們至少可以相信道綽這樣的大德用不著撒謊,他說親身經歷,必然是真實的。他說這個騙人又有什麼好處?這樣的大德,我們凈土宗的四祖,善導大師的師父。日本人對善導就看得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尊敬極了。所以「欲來生者,當念我名」。因為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也歸到念佛三昧,所以知道持名功德不可思議,一乘願海不可思議。

「於一念頃,遍游一切佛土」。這「一念」指的是時間。這個時間的長短有四個說法,為了簡單好記,現採取《智度論》和《探玄記》的說法,一念是一個剎那。一彈指就有六十個剎那。一個剎那裡頭,《仁王經》說有九百個生滅。《往生論》說有一百一個生滅,有很多的生滅。所以往往有人說我已經離念了,我入了禪定什麼都不想,那只是什麼都不想了,不可以說我心中已經不動念了。你能見得著這一彈指之間的一個剎那嗎?你更能知道這一個剎那中有一百多個生滅嗎?完全不可知、不可見、不可感覺。你怎麼知道它沒有?這就像那個電鋸,一開之後那鋸條飛轉,可是你看不著有東西動,只看見一個輪子,何以故?動的太快了,雖動你不覺其動。所以打比方就打急流水,急流水我們不太容易體會,你不覺得動。這個電鋸大家很容易體會,那飛動你看不出有東西在動,當然你理解它是在動。但從肉眼看你知道它在動嗎?不知道。「一念頃」,把「念頃」作為一個剎那,就是一念經歷的時間,就是一彈指裡頭的六十分之一。在這樣短暫的時間裡,已經遊了一切佛國土,所以打破了常識的時間概念。所謂毗目仙人拉著善財的手,善財就經過了無量無量的世界、無量無量的劫,做了好多好多的事了,等到毗目仙人把手一放,他一看,就在原地沒動窩,還是剛才那個時候,就好像人做夢似的。


推薦閱讀:

豪放不足以形容——辛棄疾(陳可抒講座實錄12)
符咒講座
黃念祖居士 無量壽經講座54/69(第三十一品到三十二品)
黃念祖居士 無量壽經講座09/69(概要)
《跟我學預測》系列講座─第八講

TAG: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