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了,有誰能解開「露從今夜白」背後的千古憂傷?

唐肅宗乾元二年,起自玄宗天寶十四年的安史之亂爆發已經五年。

大唐帝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九月,白露節氣來臨前,兩個突厥人安祿山和史思明引叛軍河北內蒙一帶南下,攻汴克洛,黃河流域籠罩在一片戰爭的殺伐氣息中。

皇帝倉皇逃亡西北,欲翻越秦嶺到成都,或者繞道甘肅去往川益。

戰爭規模之大,用舉國撻伐說,一點不為過。

由於玄宗皇帝和他的兒子肅宗二位,對征戰的大臣的不信任,或者過分倚重朝內某些大臣,安史之亂從一開始,朝廷便總是處於政策決斷失當的被動挨打局面。

從內蒙山西河北殺來的安史二雄,均是朝廷節度使,部下都是征戰戍邊的職業軍人。他們不光與政府軍激戰,也將百姓當成塗炭對象,豺虎撲羊般橫行作惡。

《舊唐書》是這麼形容戰爭後果的——

「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榛荊,豺狼所號……人煙斷絕,千里蕭條」。

此刻,隨著宮廷車輦逃奔的杜甫來到了秦州,即今天的天水。

而他的弟兄們,還在戰爭的漩渦中冀魯豫一線失散。由於沒有電話或者電報,他們之間音訊隔絕。

恰恰到了那年今日,白露節氣。

這一年,杜甫47歲,這年齡放到今日還是壯年,可放到1300年的唐朝,邊已是人生的老年了。

何況杜甫的一生操心太多,又是「窮年憂黎元」,又是致君堯舜上,加之一生仕途坎坷,窮困潦倒,被奸佞詬饞……因而更見其老。

在秦州,他日日憂思國運民生,更憂慮離散著的兄弟們。

憂憤出詩人,對於此刻的杜甫來說,是再貼切不過的了。

過了處暑就是白露。戰亂中的秦州因為流民太多而顯得不堪重負。

前一夜因為氣溫下降而導致的白色露珠,掛滿了微黃尚綠的枝葉。

今夜就是白露節氣,肅殺的秋氣正在聚攏。杜甫的心緊緊揪著,杜潁杜觀杜豐杜占們,你們都在哪裡?你們可好?

情氣阻滯的杜甫,寫下了這首詩——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因為亂離而思念。一千多年來,這首詩因其中的頷聯「路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而被永遠傳誦。

我不來賞析這首詩,我只是試圖為大家展開這麼一幅畫面:

白露節氣的前一日,從遙遠的邊關的隱隱約約的戍鼓聲里,心力憔悴的詩人杜甫,站在秦州城頭東望,想起了親人之被阻斷,看到鴻雁南翔心頭便湧上陣陣酸楚。今夜,白露將掛上明早的枝葉上,即將臨近的異鄉的月光,卻遠沒有回不去的故鄉的月光明亮。寄去了那麼多封書信,因為戰火蔓延,怕都沒有收到因而便沒有了「平安」抵返,不知道弟兄們的生死,沒有親人的團聚,活著都沒有多少趣味和意義了,更何談過個和和美美的中秋節……

杜甫用了40個字,寫下了千古不朽的白露辭。但是,後人誰又能理解這首詩背後巨大家國憂桑呢!

路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天地之間,白晃晃相連的白露和月光,是杜甫心中無盡的憂傷吶!

其實,早杜甫的詩歌一千年,有一個無名詩人寫下了《蒹葭》,道是——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這是耳熟能詳的《國風》里的一首詩。後面的不勞我引用了吧。

我只是說,那首詩里幾次提到了白露這個節氣,除過「白露為霜」外,還有「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那首《蒹葭》的意境、畫面和節奏感令人驚訝,每每讀到,我都有我們今天的寫作,丟盡了先人的顏面。

我想問的是,為什麼古代人到了白露或者中秋這個節氣,就要大生感慨,懷念起各種親人友人和情人呢?

答案只有一個,交通艱難,到處天塹。

古代沒有飛機汽車,沒有高速公路,沒有Facebook,也也沒有微信陌陌……沒有的東西太多了,因而一遇到戰亂或者暴雪豪雨,尤其是,當季節由晚秋而寒冬,人也常常像冬眠的動植物一樣,進入了安寧狀態,這其實是符合大自然的規律的。每每此刻,彼此之間便總是離別,思念也愈發珍貴,當然更比今天珍貴百倍。一別天涯,在今天也許是矯情,在杜甫的時代,或者再往前推一千年,這卻是寫真。

《蒹葭》是這麼解釋的,「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這麼說來,白露節氣的到來,是不是在提醒還猶疑的人們,趕緊呼朋喚友推杯換盞泡妞攬漢執手敘情?

因為金秋的背後,是凜凜的無法移動的白色冬天。

丙申早秋白露前日逍逍客於長安之思齋


推薦閱讀:

二十四節氣 | 連小孩子都懂得24節氣素材!
芒種至 盛夏始
寫於春天的第一個節氣
辛卯年裡的二十四節氣對照表
夏至·二十四節氣

TAG:節氣 | 憂傷 | 千古 | 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