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講《金剛經》十九

凈空法師講《金剛經》十九 帶到西方世界去了之後,還要不要報?不要報了,到那個地方成佛了。業到哪裡去?業還在,轉煩惱成菩提。諸位要記住,業並沒有斷掉,轉變了,轉成菩提。你阿賴耶裡面有這些善業的種子,將來你到十方諸佛剎土,三善道現身,度生說法。佛菩薩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示現,也要有因緣的。緣是什麼?緣是我們眾生有感,他就來應。因是什麼?他過去生中有六道的因,他能夠到六道來現身;過去世造的惡業,他有能力到三惡道受生,去度餓鬼、畜生、地獄;如果他沒有這些業因,他哪兒也不能去。由此可知,善惡業習不是沒有好處,好處也挺多的。就是到佛的境界,他把它轉成度眾生的緣份,轉成這個,轉煩惱成菩提。佛法裡面常講斷,其實斷就是轉;轉了之後,的確它是沒有報,他憑這個去示現。如果沒有業因,他就沒有法子示現。如果不能往生,我們的定業決定沒有辦法來轉,這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為什麼有來得早、來得遲?這個看緣。佛在經上把這些事實,給我們說得很清楚、很明白。因要變成果,當中一定要有緣,如果緣沒有,沒有遇到緣,雖有因不能結果。譬如我們舉個例子,我們種瓜,瓜是果,瓜的因是什麼?種子;瓜子是種子。它必須要有土壤,要有水分,要有陽光,要有空氣,它才會發芽生長開花結果。如果我們把這些緣都斷掉,把這瓜子裝在茶杯裡面,裝一百年它也不會結成瓜。為什麼?緣斷掉了。所以佛法裡面講因果,省略當中還有一個緣,這是我們一般講因果,是因緣果。而佛在經上常常對弟子們說法,他不講因果,他講緣生。可見得「緣」真的是關鍵。我們能夠念佛往生成佛,憑什麼?憑緣。《彌陀經》上說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我們遇到的緣殊勝,這一生當中能把緣抓住,我們想得什麼果報,就能夠得什麼果報,這是佛在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現在的心想是緣,阿賴耶識裡面含藏的種子那是業因。所以果報來得早、來得遲,不是別的關係,是緣的關係。遇到緣遇得早,它就早結果,遇得晚,就晚結果,但是那個因永遠不會消失,這是我們要知道的。你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我們起心動念一切的造作,自然就小心謹慎。決定不能造惡因,因雖然造得小,必有果報。「古德云:萬般將不去,惟有業隨身。」這是永明大師所講的,這個世間我們空手來的,將來還是空手去,一樣都帶不走。說空手來空手去,這個相已經講得很粗很粗,要是照《金剛經》前面的教義來說,是萬法緣生。它的真相剎那九百生滅相續相而已,實際上「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哪裡還要萬般將不去,還要說一個來去,「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但是業隨身,業會跟著你,遇到緣它就現果報。所以我們明白事實真相,不要再問命運,要問我們現在造的是什麼業,這才是真正聰明人。我們在業上轉自己的命運,這是聰明人,這樣的人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裡,改造自己命運,創造自己命運。學佛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我們的佛叫白學了。世間人問你學佛有什麼好處,最低的好處,我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這是最低的好處,我不受命運的擺布,不受命運的愚弄。我們能把這一點說清楚,學佛的人就多了。「此言萬事皆空,惟有因果在。」這是一點都不錯。「由是觀之,人生在世,有何趣味?」這一句話,的確是把人間看破了,我們常講看破世界。這樣說起來,學佛的人不是很悲觀嗎?人生有什麼意思?有什麼趣味?也許有很多人聽了這個話,學佛很消極,佛法是消極的,殊不知這些話不是給學佛人說的,是給沒學佛人說的。學佛的人不一樣,人生在世趣味無窮,他真的覺悟了,他真的明了了。沒有學佛,你被環境支配,被命運主宰,這個很可憐,的確是沒有意思;學了佛之後,我們支配環境,主宰命運,得大自在。《心經》大家常常念,觀自在菩薩,自在!自在就樂,不自在就苦了。所以佛法給我們的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幾句話純粹是講世間迷惑顛倒,他們所受的果報。「5、造業,業障也。墮惡道,報障也。不知罪業之不可造,惑障也。雖大富大貴、乃至生天,到頭免不了一個苦字。凡夫不知此三,皆是虛妄相想。執迷不悟,障其見道、修道、證道。故謂之障也。」「造業,業障也。」造是造作,身、語、意都造作;身是動作,語是言語,意是念頭。一個念頭善,一個念頭惡,雖然沒有變成身、語的行為,但是你已經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已經造業了。在佛門當中,大小乘戒律結罪就不一樣。小乘戒律結罪完全是講事相,像我們世間的法律一樣,要拿出證據出來,沒有證據不能結罪的。大乘戒律不一樣,大乘戒律在起心動念這個地方結罪。小乘戒是論事不論心,我恨這個人我要殺他,但是我並沒有碰到他一下,這個不犯殺戒,小乘不犯殺戒。大乘法裡面那就不行了,起心動念想殺他,你就犯了殺戒;我沒有殺他,你已經動念頭了。所以大乘戒難持,小乘戒好持,小乘是論事不論心,大乘是論心不論事。在大乘法裡面,我恨那個人,想殺那個人,可是殺錯了,殺的那個人,我沒有起心動念,那一邊不結罪;可是你起心動念想殺的那個人,雖然沒有殺他,那一邊結罪。大小乘戒律在精神上不相同,大乘戒難持,論心不論事,在起心動念上結罪。所以,起念動念就造業。業它就是障礙,障礙什麼?障礙智慧,障礙清凈心,障礙戒定慧,所以叫做業障。「墮惡道,報障也。」造作的惡業,當然它所感的果報在三惡道。三惡道那個報也叫障,障什麼?障修行。惡道眾生修行,比我們人道要困難的太多太多!我們為一個人講經,或許他還能聽得進去,你去為一個畜生講經,它能接受嗎?它能奉行嗎?困難就多了。所以為餓鬼、為地獄弘法非常困難。大家曉得,地藏菩薩很慈悲,常常化身到地獄裡面去度眾生,他到地獄去度哪一種眾生?專門去度過去生中生生世世老修行,老修行他阿賴耶識裡面,佛的種子還有力量,臨終一念打了個妄想墮到惡道去,不幸墮惡道去了,這種情形說實在的話,很多很多。一般念佛人、修行人,臨終之後他沒有能力出三界,必定還得要繼續搞輪迴。在他神識沒有離開他身體之前,這是經上常講的最低限度是八小時,神識沒離開,家裡人不懂得,在他的旁邊,又去摸他,又去推他,又哭又啼,他生煩惱,生嗔恨心,這一念嗔心起,惡道去了。嗔恚墮地獄,家親眷屬不知道道理,不曉得事實真相,把他送到地獄去了。可是這個人多生多劫他有修行,他有念佛、有善根,地藏菩薩給他做善緣,來度他超出惡道。地獄道能夠度到餓鬼道就超生了,那就是很大的利益,是這麼一樁事情。所以臨終的人,處理要小心。從前弘化社印了二個小冊子,最早的叫《飭終津梁》,專門講這個事情,用文言文寫的,比較深一點。後來依據這本書改寫成白話文叫《飭終須知》,這個流通得很廣,我們要多看看,知道遇到臨終,或者家親眷屬朋友,知道應該怎樣如法的來處理,非常重要!所以報也是障,障礙修行。「不知罪業之不可造,惑障也。」迷惑,這個講三障:業障、報障、惑障。我們迴向偈裡面常常念「願消三障諸煩惱」,哪三障?不曉得。不曉得這麼個消法?三障要曉得,要知道怎麼個消法。迷惑顛倒他才造作罪業,一個很清楚的人、很明理的人,他不會造罪業。為什麼?他知道罪業果報太可怕。寧願我現在受苦,我現在受苦無所謂,時間不長;如果造作惡業墮三途,麻煩就大了。世間人雖然不曉得六道的狀況,但是我們常常聽說人死了就作鬼,六道輪迴,怎麼人死了就作鬼?他怎麼不再作人,他怎麼不生天,為什麼偏偏就作鬼?大家都這麼說法,自古以來就這麼說法,仔細想想也不無道理。貪心變餓鬼,貪是餓鬼的業因,貪心重的人都到餓鬼道。我們想想世間人有幾個不貪?貪心確實占很大多數,那說人死了都到鬼道去了,這就不能說沒有道理,貪心變餓鬼。可是到餓鬼道,業障、報障、惑障嚴重了。人間的壽命很短,餓鬼道的壽命很長。餓鬼道他們的一天,是我們人間的一個月。餓鬼道裡面十二天,我們人間就一年。佛在經上也用這個計演算法,一個月三十天,一年十二個月。鬼的壽命多長?最短的也要活一千多歲,去不得!你才曉得那個真可怕!佛的話我們要相信,佛在這個經上說的,「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不要輕易的把佛所講的話當兒戲,是真的,是事實。由此可知,墮到餓鬼道想出來,不是容易事情,時間多長!地獄更不能去,而地獄業因很複雜,佛在《楞嚴經》上把地獄道講得特別詳細。我們通常講六道、講五趣,《楞嚴》說七趣,講得非常詳細。而七趣這一段經文,講地獄幾乎佔一半。佛為什麼要這樣詳細講,就是提示我們地獄的罪業決定不能做。因為墮到地獄,地獄裡面的一天,它那個的講法有很多種,我們講一個最簡單的、最短的,我們人間二千七百多年是地獄的一天。我們中國在這個世界上號稱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地獄不到兩天。而地獄的壽命,短命的就是萬歲,長命的萬萬歲,不得了!非常非常可怕!所以惡業,我們知道這個事實,不敢做了,決定不能做,這是把三障說出來。「雖大富大貴、乃至生天,到頭免不了一個苦字。」我想這句話,每一位同修都有相當深刻的體驗。我們生在這個社會上,哪一個人不苦?現代的社會,高科技的社會,生存在這個世間要拚命、要競爭。這個爭多苦,你要是不爭,不去競爭,你就沒有生活。大家為了生活,為了財富,拚命在那裡競爭,一般人都認為這個觀念是正確的、是對的,哪個人不在這拚命爭?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無論你怎麼爭,你所爭到的,都是你命裡面註定的,命里有的。剛才講「只爭來早與來遲」,你拚命爭,也許來得早一點,你不爭它還要來,可能來得遲一點,終歸是要來。所以你拚命去爭的,還是你命裡面有的,你何苦來?觀念錯誤。安分守己,斷惡修善,老老實實過日子,沒有過不去的。知道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即使生在現代這個時代,生活還是過得很自在,理不可不明。錯誤的觀念帶給你什麼?帶給你苦,這個競爭苦,與你所得的果報沒有太大的關係。迷惑造業是苦。「凡夫不知此三,皆是虛妄相想。執迷不悟,障其見道、修道、證道。故謂之障也。」這是把三障,障的是什麼說出來。凡夫不曉得這三樁事情的真相,不知道這三樁事情的道理,那是個什麼東西?「虛妄相想」。虛妄相想,是世尊在《楞嚴經》上說的。本經經文上雖然不是這幾個字,可是意思相同,佛在這個經上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都是這個意思。凡夫的難,難在「執迷不悟」,他不開悟,執著他的迷情,他總以為他的想法、看法、作法,是對的、是正確的,哪裡曉得完全錯了,這樣障他見道。障見道,縱然遇到佛法,聽不懂,沒聽進去;這是業障,不能見道。有些人佛法明白了,想修,工作太忙,沒有時間修行,障他修道;有些人的的確確他在真修,將來不能證果,障他證果,這也很常見。有許多學佛的人,不能接受念佛法門,他去參禪,他去修定,他去持咒,他天天修神通感應,他搞這些,不肯念佛求生凈土,這就是障他的證道,非常可惜!「故謂之障」,障的意思說出來了。「6、學佛唯一宗旨,在於除障。一切佛法,一言以蔽之曰,除三障而已。」「學佛唯一宗旨,在於除障。」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學佛為的是什麼?除障而已。「一切佛法,一言以蔽之曰,除三障而已。」無論是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不但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乃至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為法界眾生所說之法,都是為了這一樁事情,幫助眾生除障而已。障怎麼除?這個經上很妙!這個經上教我們「應無所住」,就除掉了。應無所住意思就是不執著,再說得明白一點就是放下。看破是智慧、觀慧,放下是修行,這經上常常提的觀行。觀是什麼?看破。「應無所住」是看破;「而生其心」是修行。生心就是無住,無住就是生心,兩邊不著,兩邊不離,真所謂大乘中道。這個除障效果最殊勝,也最快速。般若,特別是《金剛般若》,自始至終就是為我們說這一樁事情。「7、此節經文,是明業力不可思議。受持讀誦此經,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者。今以夙業故,反而被人輕賤。業障之力大矣哉。」「此節經文,是明業力不可思議。受持讀誦此經,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者。」這是應該的,原本就是這個樣子的。可是現在這個人他得的果報恰恰相反。「今以夙業故」,這個人是過去生中的業障,業障很重,讀經不但不為天人阿修羅所供養,還被人輕賤。業力之大,我們也能夠想像得到一些。這是業力很重,不是普通的業力。「8、起惑為造業招苦之根。惑滅則業苦隨之而滅。三障既消,便三德圓成,三身圓顯。此經,的是斷惑除障,達於究竟之經。」「起惑為造業招苦之根」,惑是迷惑。這個事情是大事,是很嚴重的一樁大事。我們怎麼曉得自己迷惑(起惑就是迷惑)?這部《金剛經》如果從頭我們讀到此地,這個問題應該自己能答得上來。起心動念就是迷惑,你起一念噁心是迷惑,你起一念善心也是迷惑。可是我們有沒有辦法做到不起心、不動念?這做不到的。由此可知,我們時時刻刻、在在處處,都在迷惑之中。我們對人、對事、對物,總有一個我的看法、我的想法,我想怎麼作法,這都是迷惑。這大家明了了。迷在哪裡?「我」就迷了。迷是凡夫,不迷是菩薩。這個經上的標準,明明說得清楚,「若菩薩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菩薩」,見就是念頭。你還有這種見解,還有這個念頭,起心動念我怎麼想法,我怎麼看法,你已經起惑迷了,還有什麼看法想法的!這就是「造業招苦」,招苦是受報。為什麼會造業?為什麼會受果報?都是為了迷惑。世尊當年在世,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當中,講般若就用了二十二年,幾乎占他一生講經說法的一半時間。由此可知,般若重要。般若在整個佛法裡面是中心,為什麼?唯有般若能斷惑,這真的叫從根本修。我們解決問題從根本上解決,首先你要認識清楚,起心動念就是無明,起心動念就是在造業。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起心、不動念行嗎?有什麼不行!你以為不行,是因為你從來都沒有做過,你以為不行。你要真正去做的話,不起心、不動念,不錯,好極了!心地清凈,一塵不染,事情來了,來了馬上就辦,立刻就應付,不需要思考。你們辦事要想好幾天,打妄想,迷惑!有般若智慧的人不要想,事情來了馬上就辦,而且他辦得非常妥當,辦得恰到好處,一點過失都沒有。他憑什麼?智慧。智慧是照,像鏡子一樣,現前的時候,它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思考,一思考就壞了。你不妨試試看、學學看,什麼事情都不要用思考。平常沒有事情就老實念佛,念佛是修清凈心,用清凈心來處事待人接物,用清凈心來生活,你就很快樂。我們常常在講席上說,心清凈身清凈,身清凈就不會生病,不會衰老。你們每一個人都怕老,可以不老嗎?可以,清凈心就不老;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就老得很快,這是真的,你可以能夠試驗得出來。一般人在工作,工作時他每天去想,它有個範圍,總想他的工作,他會衰老,他慢慢的衰老,衰老的不會很快。等到他退休了,沒事情做了,沒有事情做,他胡思亂想,他那個想的沒有範圍,亂想!因此他老化得特別快。你看退休的人,一年就好像十年沒有見面,老得快!由此可知,佛講的話沒有錯,「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念佛的人,天天想佛,佛不老,哪一個佛有鬍鬚,佛都沒有鬍鬚,佛也沒有白頭髮,天天想佛,你怎麼會老?你的相貌、身體就跟佛一樣,想佛好,想菩薩好!愈想身體愈好,愈想愈年輕,愈想相貌愈圓滿。法從心想生,佛跟我們這樣說;其實世間看相算命的人也常說,「相隨心轉」。心清凈身就清凈,心很年輕那身就不老,就這麼個道理,這有道理!你愈想,沒錯!是這樣的。只要大家明理,認真去修學,殊勝的果報、圓滿的果報都可以得到。所以起心動念、打妄想是造業受報的根本。「惑滅則業苦隨之而滅」,真正大乘學人,真正上根利智,他修行不在報上改,他也不在業上改,他在惑上改,這是最高明的;惑上改是從起心動念上改。而後我們才曉得,凈宗法門不可思議。凈宗從哪裡改?惑上,從起心動念處。他教導我們凈念相繼,凈是清凈,沒有一個雜念,專念彌陀;彌陀是自性的德號,一切清凈法中第一清凈,沒有比這個更清凈。相繼是念念不間斷,念念不間斷就是前面講的薰修的力量。所以念佛人,每一年或者是隔半年打個佛七,打佛七的用意何在?勘驗自己的功夫,就是測驗,測驗自己的功夫。佛七不是為別的,就等於說學校作學生考試一樣,這幾天當中試驗試驗,看你功夫到什麼程度,看你的功夫得力不得力;功夫是在平時,這幾天是測驗一下。惑滅了,業苦隨之而滅。「三障既消,便三德圓成,三身圓顯。此經,的是斷惑除障,達於究竟之經。」末後這幾句讚歎《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惑、業、苦三障消了;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脫,我們今天依照這個法門來修學,三障雖然沒有消得乾淨,消個一、兩分,消一分就得一分的三德,消兩分就得兩分的三德。不是說一定要消多少,這三德密藏才能現前,不是的,隨消隨得。這裡面最顯著的就是解脫。般若、解脫,般若是智慧開了,我們常講你要是真依照這個方法去修,你的煩惱輕了,執著輕了。還是執著,不像從前那麼重,分別執著輕了,把一切世緣看淡了;智慧增長,從前處事待人接物糊裡糊塗的,現在聰明了,也會做人了,也會說話了,變聰明了;這就是業障消除的現象,在生活裡面自在了。我相信每一位同修要認真修行的,這個現象你自己會體驗得到。愈是用功得力的人,這個現象就愈顯著。我們學佛常常讀經,過去這個經天天讀,意思不懂;現在一念,忽然看到這裡面有意思出來,這就是證明你功夫得力。心愈清凈,經義無有窮盡,遍遍都有悟處,所以你念得法喜充滿。如果念得沒有悟處,那就念得很苦惱,枯躁無味。愈念愈有味道,愈念愈明了,愈念經裡面的意思愈多,被你發現了,被你看出來,那叫真正的快樂。所以這個境界,一些同修應當有的,這就可以證明三障既消,三德圓成,三身圓顯,我們從這裡得到一點消息。所以,《般若經》確確實實斷惑除障,幫助我們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一0六、明滅罪得福【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此正明經功不可思議也。『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知佛經常說,善惡二業,各有因果,各各並存,不能抵消。故經百千劫,其業不亡也。然則奈何,惟有極力消滅惡種之一法耳。」「此正明經功不可思議也」,這個經的功用,它的作用不可思議。「以今世人輕賤故」,我們受持、讀誦,乃至於為人演說,還遭到世人輕賤。當然我們初初遇到這個境界,心裡免不了有一點難過,有這麼一個念頭現前,要知道是業障現前了。遇到人家輕賤、侮辱、障礙你,你心裡難過,你的業障現前了。趕緊把這部經多念幾句,或者是就專門念這一段,把這一段多念幾遍。要曉得,這正是自己業障消的時候;你要有個不服氣,心裡又難過,還有怨恨的心,那完了,你又造業了,你的業障怎麼能消得掉?遇到這個逆境應該生歡喜心、感激的心,他來侮辱我,他替我消業障,不容易!他造惡業,替我消業障,我怎麼能不感激他,還去埋怨他,哪有這種道理!那是自己完全不通。「當知佛經常說,善惡二業,各有因果,各各並存,不能抵消。故經百千劫,其業不亡也。然則奈何,惟有極力消滅惡種之一法耳。」這一段在理論上說沒有問題,在事上非常的困難,很不容易。佛講的話沒錯,我們作善、作惡各有因果報應,善惡不能抵消的。不要以為我過去造的惡業,現在多做一點善業,將功折罪,那是世間的想法,佛法因果裡面沒有這個說法。善確定有善的果,惡一定有惡報,沒有辦法抵消的。所以我們起心動念不能不謹慎,一切造作不能不思考,惡業萬萬造不得。我們就是受人家冤枉,吃了虧、上了當,也生歡喜心,做為還債想,這了了,這樁事情了了,了了就很痛快,報掉了。不能有怨天尤人,不能有報復的念頭,你的心才清凈。我們修什麼?修清凈心。這些念頭橫在心中,你的心怎麼會清凈?所以業要消。消業的方法,實在講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往生凈土。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都不能放在心上,都要放下。一定要曉得,惡的念頭不放下,招來三惡道的果報;善的念頭不放下,會招來三善道的果報。三善道不是好事情,你在世間看看就曉得,哪一個大富大貴的人不造業,他造的比我們多。我們是貧寒人家,我們吃眾生肉機會就很少,他們一天三餐還不夠,還要吃點心,單單這上面造的業,就太重太重了,其他的都不說。所以富貴是決不是好事情;如果富貴是好事情,釋迦牟尼佛何必示現出家?他為什麼不去作國王?我們世間人常講,「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他為什麼不要,他要來出家?他曉得那是業障,惑、業、苦,那是三障,有什麼好處!幾個人能夠把天上人間富貴,看出它是三障,障道!佛在經上常講「富貴學道難」,學道就變成障礙。因此我們決定不能動一個念頭,求人天的福報。縱然這個福報現前,過去生中有福,福報現前,現前之後要懂得舍,自己不要享受,我這個福報供養大家享受,這個好!有福給大家享,自己不要去享,那你就真正有福報。有福報自己享,那你就又去搞三障諸煩惱,你不是消三障諸煩惱,你是又再修三障諸煩惱,怕你三障煩惱不夠,再多修一點!「2、若依最上乘了義之教,修殊勝因,克殊勝果。如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便可將夙世所有惡種,連根帶葉及其將成未成之果,斬斷剷除。豈止善果先熟,不令惡果得成已哉。」這是個好方法,實在說無比殊勝的好方法。此地所講的最上乘了義之教,就是凈土三經、五經,不能小看,不能把它看輕。三經,現在凈宗經典是五經一論,六部東西分量都不大,合印在一起也只薄薄的一本,這是如來真傳之寶,諸佛真傳之寶,我們要認識清楚,一切佛法裡面是第一法門。善導大師所說的,「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是佛度眾生、出三界、斷煩惱、成佛道的第一法門。我們能認識清楚這是大福報,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那是大福報,你真的認識清楚,辨別清楚,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在這個方法裡面修成功,什麼叫成功?往生有把握,決定往生。這時候如果有其他差別因緣,你可以修學一些大乘經論,涉獵別的。什麼因緣?為了度眾生方便起見,這一些人凈土經緣不成熟,他喜歡《楞嚴經》,那怎麼辦?就跟他講《楞嚴經》。那一批人喜歡《華嚴經》,好!就跟他講《華嚴》,才可以學其他的法門。這裡面的條件,就是最低限度我有能力往生,我才敢做。這也是大慈大悲,犧牲品位。過去天台宗智者大師就跟我們做了一個榜樣。智者大師往生,學生向大師請教:你老人家一生修凈土,往生是什麼品位?他說得很謙虛,「我往生只有五品位往生」,五品位生凡聖同居土,品位不高。他老人家說的,因為一生領眾,領眾要分心,要管寺廟裡面大大小小事情,要分心不能專心念;又要教學,他是天台宗的。因為這些閑岔,打閑岔、夾雜,所以往生的品位不理想,但是你要記住,他有把握往生。如果我們是連一點把握都沒有,也要搞雜,那就危險。所以它裡面有底限的,最低限度他決定有把握往生,夾雜一點利益眾生,這是大慈大悲,捨己為人,可以!如果自己往生毫無把握,不能幹。《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即使供養無量無邊的諸佛如來,不如清凈求正覺,比不上往生。你供養無量無邊的如來是福,福不能度自己,不能斷煩惱,不能出三界,不能成佛道,一定要念佛求生凈土,這才是你真正覺悟了,真正不迷惑了。所以求生凈土,就能把無量劫自己的惡業種子,這個地方也是比喻話│「斬斷剷除」,實際上是帶業往生。生到西方世界之後,雖然有惡業、有業因,西方世界沒有惡緣,剛才講的,因要緣才能夠現果報。西方世界沒有惡緣,所以你惡習氣種子帶得再多,到那個地方都不會結果,沒有惡緣,道理在此地。所以不只是善果先熟。「3、所修是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則能造之心既空,所造之業自滅。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空時罪亦亡。」這兩句偈所說的都是事實真相。《金剛經》上教給我們修行的總綱領是「應無所住」,無所住就是不執著。不執著我相,這就是無我相;也不執著法相,就是無眾生相,一切法是眾生相;亦無非法相,非法相是空。我、法是有,「有」不能執著,「空」也不能執著。三界之內要是執著空相,將來生四空天。三界之外要是執著空相,就變成聲聞、緣覺,那是相當一個長時間住在偏真涅槃,偏真涅槃就是空相。所以,空有兩邊都不能執著。「應無所住」,是不著有相;「而生其心」,是不著空相,兩邊都不著。念佛人要記住,「應無所住」是萬緣放下,不但世間法放下,佛法也放下。「而生其心」,就生一個專念阿彌陀佛的心,生這個心,好!可見得我們念佛人,真正是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怎麼可以說念佛人沒有智慧?念佛人智慧達到顛峰,念佛人是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只有一些不明教義的人,才發生許許多多的誤會;通達教義,他曉得念佛是高度的智慧。能造的心空了,兩邊不住,空有兩邊不住,心空就是心清凈了,所造的業當然就滅了。這個滅就是自自然然的轉變,所造一切善惡業統統轉變成菩提,轉煩惱為菩提。業有沒有?沒有了,都變成菩提。業消除了,菩提增長,這真正是「罪從心起將心懺」。罪從哪裡起?惑起,迷惑。惑就是起心動念,罪從起心動念那個地方起來的。我現在修清凈心,心裏面一個妄念都沒有了,罪就懺掉了。心裏面念念是阿彌陀佛,將來果報在哪裡?六道裡面沒有阿彌陀佛,十方諸佛剎土裡面也沒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將來果報只有那個地方去了,決定往生。「心若空時罪亦亡」,心地清凈,罪就沒有了。由此可知,只要你心裏面還有念頭,細念頭就不說,說粗念頭,有是非人我,你的業都在,沒轉!你要知道你這一生,一定還是受業力控制,你自己做不了主宰。袁了凡居士,還是被業力控制,沒有能力超越,他只不過是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斷惡修善。把他自己一生的業報轉過來,他只做到這一層,這一層不是上乘功夫,普通的功夫,上乘的功夫是轉煩惱成菩提。為什麼了凡居士還是轉不過來?因為他世俗裡面名聞利養的心沒有斷掉。他求功名、求富貴、求兒女,他心裡還有所求。若以《金剛經》的方法,他成佛,那不是凡夫,不是得人天富貴,那是去成佛、成菩薩,那個果報不可思議!佛在此地教給我們,是大的方向、大的目標,無比殊勝的果報。我們心要清凈,知道世間、天上這些富貴都是一場空,都是剎那因果相續的現象,「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我們心裏面牽掛這些幹什麼?這是決定錯誤,這就是迷惑顛倒。我們不讀《般若》,對於這個道理、事實真相很難看透。《般若經》的功德不可思議,就是把這些理事,樣樣給我們分析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們讀到、聽到,一定要記住,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一念不提醒就又迷惑了。為什麼會迷?因為惡習的種子是無始劫以來養成的,早已經養成習慣,不要去起心動念,它這妄念就起來了。修行功夫沒有別的,就是要把這一句佛號;佛號生疏,這幾年才學的,所以生疏,不用心提起它就忘掉了,妄念就起來了。佛號生疏,我們要把生的變成熟的;妄想習氣很熟,把它變成生的。你能用這種功夫,你就有成就。怎麼樣把妄想變成生疏?把妄想給忘掉,遠離一切妄想。如何把佛號變成熟?天天去念阿彌陀佛,凈念相繼,把它念熟。然後你的功夫自然就得力,得力就是「心若空時罪亦亡」,你得到輕安,你得到自在。「4、『當得』二字,既蒙世尊親許,即是授記。」我們有很多同修,在佛經上看到佛當年為一些弟子授記,感覺得非常羨慕。我們自己很不幸,一生一個善知識都沒有遇到,別說授記。其實你完全想錯了,諸佛世尊常常給你授記,你沒有在意、沒有接受,你說這可惜不可惜?這個地方就是給你授記。你不能夠直下承當,你要是直下承當,這裡就是給你授記。我們星期天在此地舉行「三皈傳授」,有同修拿皈依證來問我:「法師!這皈依證上怎麼沒有我的法名?」我說:法名「妙音」不是明明印在皈依證上面?這是大家都一樣的。為什麼會取這個名字?這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授記的。我們用授記的名字多好!《無量壽經》末後一品,佛給我們講,我們娑婆世界的這些眾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將來在極樂世界成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而後應化到十方世界,去示現成佛度眾生,佛的名號都叫妙音如來。你們要曉得,為什麼叫妙音如來?妙音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個音妙!我們是念佛成佛的,將來教化眾生,也是用這個方法普度一切眾生,簡單明了,一句佛號就能普度一切眾生圓成佛道。這樁事情知道最透徹、最徹底、最究竟的,是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一開端:「我與五十二同倫」。五十二不是五十二個人,五十二是講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你就曉得,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用什麼方法?一句佛號,四個字,無上妙法!還有哪個比這個更簡單的,沒有了!又簡單、又容易、又穩當、又快速,這才叫第一法門。大勢至菩薩智慧在文殊之上,在普賢之上,文殊、普賢還搞一大堆法門,最後才導歸極樂;大勢至菩薩乾脆,單刀直入一點麻煩都沒有,所以夏蓮居居士稱讚大勢至菩薩是凈宗初祖。這個凈宗初祖是法界初祖,盡虛空、遍法界,哪一個人最初提倡念佛?大勢至菩薩。所以大勢至菩薩是法界初祖。我們娑婆世界,普賢菩薩是初祖。世尊示現成道,第一個二七日中講《華嚴經》,普賢菩薩在華嚴會上,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普賢是我們娑婆世界的初祖。在中國提倡這個法門的是東晉遠公大師,是我們中國的初祖。今天我們要講凈宗初祖,初祖有三位,實實在在不可思議!「當得」二個字就是授記,貴在我們自己能夠直下承當。「5、『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輕賤』。其中含義,說之不盡。茲再略舉五義。(一)令知因果可畏,惡業不可造。幸仗金剛般若之力,得免墮落,而猶難全免也。(二)令聞上來恭敬之說,不可著相。著相則遇不如意事,必致退心。(三)今遇拂逆之事,亦不應著相。應作滅罪觀。(四)一切眾生,夙業何限。極重果報,此經亦能消滅。(五)令知因果轉變,極其繁複。應觀其究竟。不可僅看目前,淺見懷疑也。」「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輕賤。其中含義,說之不盡。」當然這裡面因緣無量,而且個個人還有差別的因緣,共業裡面還有別業,所以因素非常複雜。這個地方把它歸納成五大類,總不外乎這幾個原則:「(一)令知因果可畏,惡業不可造。幸仗金剛般若之力,得免墮落,而猶難全免也。」這個話是真的,只要我們學佛,人家瞧不起我們、輕慢我們、侮辱我們,都在這個範圍之內,自己一定要覺悟,罪業很重;否則的話一定得到大眾歡喜恭敬供養,這是一定的道理,不應該得這個果報。有這種現象現前,自己一定要反省,我們自己業障很重。幸虧我們遇到大乘了義深經,我們讀誦學習。受持這二個字,諸位一定要記住,受持是依教奉行,真去做!這就叫受持。不是我每天把經念兩遍,那個不算,那是讀誦不是受持。受持是依教奉行,認真去做。雖然認真做,我們做得不夠圓滿,不夠徹底;換句話說,我們業雖然消了一部分,沒消得乾淨,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可以免墮落,但是不能夠全免,只能夠免一部分。這是第一個意思。「(二)令聞上來恭敬之說,不可著相。著相則遇不如意事,必致退心。」般若教學的原理原則,就是「無住生心,生心無住」,無住就是不執著,所以執著就錯了。縱然你業障很輕,修學大乘佛法到處都受人恭敬,受人禮拜供養,這個相不能著,一著之後你就墮落了。不要說遇不如意的事你會退心,當然退心;縱然事事如意,你也墮落,為什麼?墮在名聞利養裡面去了,名利害死人。這是我們學佛的同修,無論在家出家,都要提高警覺,名利絕對不是好東西,這是極重的業障,不但沾不得,碰都碰不得。名利絕對會來,來的時候要知道拒絕,要能把它放下,決定不沾身。「(三)今遇拂逆之事,亦不應著相。應作滅罪觀。」這就對了。我們現前遇到種種不如意,不要放在心上;我修清凈心,清凈心中苦樂都要離開。逆境不能執著,順境也不能執著,著就錯了,著就又造業了,順境著也造業,所以兩邊都離,這就沒事情。「(四)一切眾生,夙業何限。極重果報,此經亦能消滅。」這是真的,如何能消滅?這部經就是教你放下,放下再放下。菩薩放下十信位,他就升到十住位;放下十住位,他就到十行位;放下十行位,他就到十迴向位;放下十迴向,他就登地;放下十地,他就是等覺;放下等覺,他就是妙覺。你不肯舍怎麼行?所以大乘佛法沒有別的,自始至終無住而已!就是教你一直放下,放得心裏面乾乾淨淨的,沒有東西可放了,那就成佛了。還有一樣東西沒放下,那你不是佛,你還是菩薩,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放下,所以他是菩薩位,他沒成佛。所以,這部經就是教我們放下。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放下,不要想著明天生活怎麼過,明天還沒到,你打這個妄想幹什麼?沒有必要!凡夫就是迷惑太重,他總要想明天,總要想過去,全是妄想,與事實毫不相關,都是打妄想。事實的發生,業果都是有一定的,這都是定業。真正聰明人、真正明白人,他相信佛講的話沒錯,佛講的話句句真實,我們依教奉行,自己一定得利益。「(五)令知因果轉變,極其繁複。應觀其究竟。不可僅看目前,淺見懷疑也。」這是提醒我們,因果的轉變真的很複雜。唯識經論裡面說得很詳細,說得非常的繁瑣;說得再詳細,實在講也是說個大概而已,真正細說不可能的,但是比一般經典說得詳細。《楞嚴經》上說得也相當詳細。轉變,最要緊的是在用心。而轉變,真正從究竟圓滿、從根本上轉,無過於清凈心。業因果報統統不要理會,專修清凈心,那個轉變才真快,再繁雜的變化,他也從根把它轉掉了。這是我們在歷代,也有在現前念佛往生的人,我們能看到。他臨命終時,他不生病,曉得什麼時候走,站著走的,坐著走的,走得那麼瀟洒、那麼自在,那就是轉過來的。諸位想想,如果沒有轉過來,輪迴心造輪迴業,哪有那麼痛快!轉得那麼徹底,轉得那麼圓滿的,又往往是我們瞧不起的人。他修行我們瞧不起,你看看他的罪都消滅掉,他對我們並沒有怨恨。他沒有讀過《金剛經》,也不懂《金剛經》的意思,但是《金剛經》的教訓他都做到了,這個妙不可言!他自己常生慚愧心,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做粗活出身的;他常常這樣想,我樣樣都不如人,對於任何一個人都恭敬,人家罵他,他也恭敬,打他,他也恭敬,他的業障就這麼消掉了。所以他臨終走得自在。今天晚上我們在飯桌上,也提到倓虛老法師,哈爾濱的極樂寺,修無師在那裡往生的,《念佛論》裡面講得很清楚。修無師是作泥水工,不識字也沒有聽過經,在寺院里做粗活,人家不肯做的粗事他做,他就會念一句阿彌陀佛,走的時候那麼自在。所以我們讀《金剛經》,仔細觀察一下,他的業障消掉了。這是我們修行真正的好榜樣,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不能輕視,真正不可思議!它能幫助你達到清凈心,清凈心是真正從根本修,把你無始劫的業障習氣就這麼樣拔掉。所以我們要看,要看究竟,要看他的結果,不能看眼前,不能把眼前的現象我們生起懷疑。生懷疑,是業障現前,你沒有智慧,你對於佛在經上講的教義,你沒有聽懂、沒有明了。真正明了、真正聽懂,順逆境界裡面,這個心都是平淡的。順境平常心處之,逆境還是平常心處之,絕對不會被外頭境界所動;為外面境界所動,就是功夫不行,功夫不踏實,這是功夫不得力。功夫得力不得力在這個地方看,我們一切境界當中是不是平常心,就是清凈平等心,《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平常心還會有人誤會,我平常就這樣的,平常就胡思亂想,那個不行!還是用經上這個好,清凈、平等心,要用這個心,清凈平等心來看,就對了。「6、此節文中,暗示告誡學人有三。(一)今世受人輕賤,是先世重罪所致。凡遇此事者,應生畏懼心,順受心。(二)受輕賤者,若受持讀誦此經,夙業可消。應於金剛般若生皈命心。應對輕賤我者,生善知識想。(三)人輕賤即應墮之見端。一切學人,應生勤求懺悔之心。而雲『當得菩提』,猶未得也,應生勇猛精進之心。」「此節文中,暗示告誡學人有三。」「(一)今世受人輕賤,是先世重罪所致。凡遇此事者,應生畏懼心,順受心。」這個地方,是從經文當中體會佛的慈悲教誨。這些話可以說是我們一般人,人人都遇到這樣的境界;換句話說,我們每一個人無始劫以來,所造作的罪業都很深重,特別是從修學大乘經論為人輕賤這一方面,很明顯的顯示出來。如果對於這一個事實真相不能夠明了,不能夠體會,總免不了會退心,這個事情我們看到很多,學佛人遭遇逆緣退心很多很多。遇到這個境界,對佛法產生疑惑之心也很多,甚至於怨天尤人,佛菩薩不保佑他,這種人我們也常常見到。讀到這一段經文,如果我們細心去體會,過失還是在自己這一邊,自己業障深重。這種境界,對於真正通達佛理的人來說,不是壞境界,是消業障。實在講是好事,我們求之不得的事情。所以應該生畏懼心,畏懼就是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縱然是認真的受持讀誦,過去世的惡業還是那麼樣的重,還是會現前。這是讓我們警惕,從今之後起心動念不敢再造惡業,這才真正體會佛菩薩教誨的意思。現前的境界要順受,順受一時容易,短時期也還可以,有時候是長時期。譬如,這都是我們平常很可能見到的,你自己學佛,天天受持讀誦經典,你的家人眷屬不學佛,毀謗佛法,甚至於對你輕視,說你迷信,這個很麻煩。外面的人來說,我們避開就好;家裡的人,躲都躲不過,天天要在一起,長年累月要受譏諷、冷淡這些言語態度,這個忍受很難,但是一定要忍。從這地方才真正知道,自己業障很重很重,要不然受持讀誦應當是被人歡喜讚歎的,怎麼會遇到這個境界?常常這樣想,我們就能夠安心順受,所謂是理得心安。道理明白了,我們處逆境,長時期處逆境也心安,也能生歡喜心,不再計較,一切能隨順,這樣消業障消得特別快。「(二)受輕賤者,若受持讀誦此經,夙業可消。應於金剛般若生皈命心。」皈命比皈依還要重。依是依靠,這是一心依靠,以生命來依靠,這是真誠的表現,一心一意依《金剛般若》的理論方法來修行。實在這一句就是經文裡面所說的「信心不逆」,「信心不逆」就是一心皈命。「應對輕賤我者,生善知識想。」輕賤我的這些人,我們對他的態度,一定是把他看作佛菩薩,把他看作善知識,我們自己是學生,自己是業障深重之人,這個樣子消業滅罪就快了。「(三)人輕賤即應墮之見端。」讀誦大乘,尤其是讀誦圓頓經典,依教奉行,還受這些逆緣逆境,自己要知道,這就是來生要墮三惡道的預兆,若不是遇到佛法,必墮惡道。這一樁事我們愈是冷靜的去想,冷靜的去觀察,才曉得佛所講的是事實,決不是妄言,決不是看到我們處的環境不好,佛說幾句好聽的話,來安慰安慰我們。如果你要這樣想法,那你連佛的意思都不明了,不是安慰我們的,是事實真相。「一切學人,應生勤求懺悔之心。而雲當得菩提,猶未得也,應生勇猛精進之心。」在境界裡面一定要勤求懺悔,懺除業障。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這個人「當得菩提」,要記住「當得」,你現在還沒得,認真修行,將來會得到的;現在還沒有得到,現在應當要生勇猛精進心。「7、此經正是懺悔妙門。《法華》云: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重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此經之體,即實相也。離相離念,正是觀實相。亦正是除惑、消業、轉報之無上妙法也。此即理懺。」「此經正是懺悔妙門」。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當中,清涼大師為我們解釋懺悔業障,這一段經文裡面告訴我們,佛法無論是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無量法門修行的總綱領,在佛法裡面講總持法門,是什麼?就是懺悔。不但我們要懺悔,即使到等覺菩薩位,他還要懺悔。那麼高位的菩薩,他還有什麼好懺悔的?他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沒破,就是業障,必須要懺除,懺除了他才能圓成佛道。怎樣懺悔法?《金剛經》上告訴我們,「應無所住」,那就是懺悔;「而生其心」,那就是供養。所以供養、懺悔法,《金剛經》上這兩句就顯示得圓圓滿滿。不但圓滿包括這兩願,實在諸位細細想一想,普賢的十願,菩薩的六度,「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都包括盡了,所以這部經真正是不可思議的法門。「《法華》云: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重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法華經》上世尊教菩薩,這不是教普通人,教高級的菩薩,教給他們修懺悔法,懺悔有事上懺悔、有理上懺悔。這首偈是從理上講的,是理上懺悔。它的效果無比的殊勝,能滅重罪,能破無明。佛教給菩薩什麼方法?「端坐念實相」。這一句是方法,是不是教我們一天到晚,盤腿面壁在那邊打坐念實相?不是的。你要是這麼看法,完全是依文解義。「端坐」是什麼意思?就是佛在《無量壽經》上所說的,端正其心。心要是端正,眼、耳、鼻、舌、身自然就端正,端是這個意思。端就是正,沒有邪思、沒有邪念叫端。什麼叫邪思、什麼叫邪念?要照本經的標準來說,這部經的標準確確實實是《華嚴》、《法華》的標準,心裏面要有念就不端,心裏面要有思就不端。「實相」是什麼?實相是真如本性。念實相就是明心見性,跟禪宗明心見性的境界是一樁事情。見性當然滅罪,當然破無明;無明沒有破,業障沒有消除,你怎麼能見得了性?佛教的是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好,究竟徹底;但是凡夫、二乘都用不上。我們當然沒有辦法,只能夠欣賞佛的教誨,事實上我們做不到。要是真做不到,佛這一句話,又好像在吊我們胃口一樣,跟我們開玩笑!講的我們做不到,我們聽了多難過!他老人家還有補救的方法,讓我們也能做到,那是什麼方法?就教我們一心稱念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雖然不是實相,但是它確確實實跟實相非常接近,用這個方法決定能達到實相,這個法門妙!無上微妙法,就是稱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由此可知,真信切願一心一意求生凈土,就是端坐念實相。他的心端正,坐的意思是表示不動。我們的心不會為世間五欲六塵所動,不會為其他法門所動,這叫端坐。不是一天到晚盤腿面壁,這是一個形容詞,是比喻我們的心不動。坐禪,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解釋得很清楚,坐就是如如不動的意思。不動心叫坐,不著相叫禪;內不動心,外不著相,這叫坐禪,他老人家這麼解釋的。不是在禪堂面壁一天坐幾支香,不是的。行住坐卧統統是禪,都是坐禪,這是《壇經》上所講的。所以此地這個坐,跟六祖大師所講的一樣。「重罪若霜露」,極重的罪業,無量劫所造的阿鼻地獄的罪業,罪業再重就像霜、就像露水一樣。霜跟露,太陽一出來就沒有了、就蒸發掉了,這是我們常常見到的,我們懂得的。「慧日能消除」,智慧,般若智慧開了,再重的罪業就消除了。為什麼?諸位要曉得,真心本性裡面,只有般若智慧,沒有業障,沒有重罪。罪業是什麼?給諸位說,迷了般若就變成重罪業障,覺悟了重罪業障又變成般若,就這麼回事情。由此可知,重罪是迷失了自性現的妄相、虛妄相。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本覺本有」。本覺就是般若智慧,本有;「不覺本無」,不覺就是迷惑、無明,本來沒有。所有一切業障重罪,都是從迷惑顛倒裡面現的妄想,所以這個東西不是真的,是虛妄的。可是你要記住,只要你還有妄念,這個東西就有。你有妄念就有業因果報,就有六道輪迴,就有三惡道等著你去受,這個不可以不曉得。如果我們「念」沒有了,最低限度是《金剛經》上所講的四相、四見,真的沒有了,那就恭喜你,你的重罪變成般若智慧。轉變,就變成般若智慧。「此經之體,即實相也。」凡是大乘經都是以實相為體。體是什麼?體是經的依據。現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凡是遇到一樁事,他都要追根究底,遇到《金剛經》他也會問:釋迦牟尼佛依據什麼理論說這一部經?換句話說,這一部經的理論根據是什麼?實在講不必等現在人問,佛在三千年前就講清楚了,所有一切大乘經都是依實相。實相是事實真相,這哪裡是假的?佛所講的全都是事實真相。實相就是真如本性,實相就是一真法界,是依這個說的。所以端坐念實相,經之體就是實相。「離相離念,正是觀實相。」端坐念,念跟觀的意思是一樣。念實相怎麼個念法?是不是心裡常常念著?那就錯了。心裡常常念著叫打妄想;因為實相沒有相,沒有相你要去想它,把它想成一個相,你錯了。你把它想成一個空,也錯了。想成一個相,你落在有相裡面;想成空,你落在無相裡面。總而言之,你都著相,著相就錯了。實相是空有兩邊都不著。體是空,作用是有,所以它兩邊不著。因此依照這部經上講的「離相離念」,離相是離四相,離念是離四見,四相四見都不能夠執著,這就是觀實相。「亦正是除惑、消業、轉報之無上妙法也。此即理懺。」這個道理我們要懂,雖然是我們做不到,我們要明了知道。高級的那些菩薩,他們修懺悔法跟我們不一樣,效果、功德差別很大,真正能夠除惑,惑是無明,能破無明,能消業障,能轉果報,而且轉得非常快速。在大菩薩講轉果,就是像《普門品》裡面觀音菩薩三十二應一樣,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當給他說什麼法門,就給他說什麼法門。這都是屬於轉報。「8、《行願品》云: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故行六度,即事懺也。」這個我們可以做得到,這是屬於事懺,這個相就粗得多了。可是要有耐心,要有毅力,真正去做,那才叫懺悔。不是每天把經文念幾遍就懺悔了,那是假的,沒有用處;要真正去做到,才是懺悔法。恆順、隨順眾生,經上恆順眾生。順不是偶然的順,不是短時間的順,恆順,長時間的恆順。縱然是很惡逆的環境,也不生絲毫怨恨之心。我們中國古時候講到孝道,大家都知道古人都是以舜王做代表。舜王有些什麼樣特別的行持?這個人實實在在把《普賢行願品》裡面恆順眾生,他做到了。他凡事不怨恨別人,總是能夠回過頭來自己反省。他的母親死得早,父親娶了一個繼母,繼母生了一個弟弟,繼母有私心,疼愛他自己的孩子,對他就非常的刻薄,他能夠忍耐。沒有想到後母對我不好,他沒有想到;他只想到自己不會做人,自己沒有盡到孝道,他能夠回過頭來這樣想。那個日子,我們在歷史上所看到的,一般人不能忍受。父親以後聽了他繼母的話,也不喜歡他,甚至於多少次想把他害死。可是他那個弟弟很聰明,弟弟對哥哥很尊重,也幫了不少忙,到最後全家被他感化了。以後堯王知道這樁事情,知道自己國家出了這樣的一個賢人,把他請出來,王位讓給他,堯王兩個女兒嫁給他。能夠孝順父母,就能夠盡忠於國家,就能夠愛護老百姓。忍讓是做到家了,恆順眾生真的他做得很圓滿,忍人之不能忍,從來沒有絲毫怨天尤人的意念,念頭都沒有,念念都是改過自新。為什麼我得不到父母的歡心?他總是從自己這邊想,不怪罪別人,所以時日長久都被感動。所以要隨順眾生,要恆順眾生。隨順眾生就是供養諸佛,這裡面有兩層意思:第一個是廣修供養裡面的法供養。法供養第一個是依教修行供養。佛教給我們隨順眾生,我們真做了,這是依教修行供養,這是供養諸佛。第二個意思,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我們隨順怎麼不是供養諸佛?一切眾生皆是我們現前的善知識,我們與一切眾生相處,才能夠真正做到斷惡修善,才能成就自己圓滿功德。你離開一切眾生,到哪裡修行?所以這個意思很深很深。「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前面講諸佛,這個地方講如來,意思不一樣。諸佛是從相上講的,如來是從心性上講的,如來是性德。為什麼要尊重一切眾生?承事就是服務,現在人講服務。為什麼我們要服務一切眾生?開發性德。如果你自己明心見性,你一定跟諸佛菩薩一樣,全心全力為法界一切眾生去服務。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從來沒有一個空過的,所謂「佛氏門中,不舍一人」。尊重承事,這個服務不是隨隨便便的,恭恭敬敬、盡心儘力,這叫尊重。不是盡心儘力,隨隨便便,敷衍敷衍,這個不行,這個不是稱性修行。稱性起修,性德是真誠、是恭敬,盡心儘力。由此可知,菩薩必須從修德當中才顯示出性德。前面這一句,「若於眾生尊重承事」是修德,後面這一句顯示你的性德。「若令一切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眾生歡喜,為什麼佛就歡喜?一個能令眾生歡喜的人,不容易!我們現在走到外面,令一切眾生討厭,這哪裡生歡喜心,討厭我們!由此可知,能令一切眾生歡喜的人,一定是依教奉行的真佛弟子,那不是假的,才能夠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人在社會上,不能離開社會單獨生存,不能離開人群大眾。由此可知,人與人相處是大學問,中國古代的教育,把這個列在教育裡面第一個項目,非常重視。你應當先學做人,然後才學做事,把做事擺在後面。孔老夫子教學四個科目,有先後次第。第一是「德行」,德行是做人的大根大本。第二是「言語」,說話是學問,會說話的人,人家很歡喜,到處得人幫助;不會說話的人,一開口就得罪人,就跟人結冤讎,不共戴天,麻煩大了!所謂「口為禍福之門」,會說話的人就得福報,不會說話的人就遭災禍,說話不容易!所以夫子教學,言語列在第二。第三是「政事」,政事就是辦事,就是我們今天講技術能力,將來你在社會上謀生能力。最後才是「文學」。孔老夫子非常重視現實,你的生活過不去了,還談什麼文學!必須你物質生活沒有問題,文學是精神生活,先在物質生活上能夠有溫飽過得去,然後才講究精神生活,把生活水平往上提升。二千多年前,咱們中國古聖先賢這樣教導大眾。佛法教人也是如此。我們初學佛,老師看到現在人都不懂禮,於是他老人家很慈悲,我們同學們也要求,請他老人家在《禮記》裡面選了幾篇,為我們講解。老師特別告訴我們,我們這個時代已經談不上學禮了。不過學一點有一個好處,什麼好處?希望跟社會大眾相處,不要叫人討厭,我們能達到這個目的,那就算不錯了。所以他給我們講了一點,自己也編了一個小冊子,叫《常禮舉要》。我們把《常禮舉要》也編在《凈宗同學修行守則》後面。目的是在哪裡?這是最基本的禮節要懂得。不懂得,的確你自己是不知道的,別人討厭你、不歡喜你、不歡迎你。所以說最基本這個禮節要懂得。這是講能令一切眾生歡喜心,一切諸佛歡喜。因為這一個道理,佛教菩薩修六度,六度就是事懺。教你修布施,教你修持戒,持戒就是守法、守規矩,這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教你忍辱,教你精進,教你禪定,教你智慧,這都是屬於事懺。「9、若但讀誦而不受持。只能種遠因,不能收大效。只能增福,不能開慧。只能消輕業,不能滅重罪。」「若但讀誦而不受持。只能種遠因,不能收大效。」這一條很重要。大概我們一般人,也可能是多數人,學佛只知道讀誦,不曉得去照做。因此好處不能說沒有,好處不多,「只種遠因」,這一生當中收不到效果,這是真的。不要說其他法門,單以念佛法門來說,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不多。照我們現前一般來看,一萬個念佛的人,真正能往生可能只有三個、五個,比例很少。為什麼他不能去?他雖然念佛,這個世間捨不得放下,所以他去不了;心裡很想去,又掛著這一頭又放不下,許許多多人都是這樣念佛。這個世間絲毫放不下,都不能往生,這個要注意到,要徹底放下。放下就是受持,不肯放下、不肯依教奉行,這是只種遠因。我們過去生中,無量劫來生生世世修學都是種遠因,沒有收效果。你要問原因,那個原因大概都是放不下。這一生要好好的想一想,要不要放下,要是不放下,再搞輪迴,來生再來,就乾的這一套。如果想通了,不再搞輪迴了,輪迴實在沒有意思,徹底放下你就決定往生。「只能增福,不能開慧。」受持能夠開智慧,讀誦不能開智慧,讀誦只能夠增福。「只能消輕業,不能滅重罪。」輕的罪業可以消,重的罪業沒用處,你這個力量不夠。「10、學佛若不從此經入,縱令苦行無數劫,只能成菩薩,不能成佛。」這一段,我們要多多念幾遍,記在心上。這部經怎麼入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行布施」。這是真正受持《金剛般若》,如果不懂得這個原理原則,無論修學哪個法門,縱然你是無數劫的勤苦修學,你只能成菩薩,不能成佛。諸位要知道,此地的成佛,是指圓教初住菩薩;換句說話,你不依照這部經修,你所成的菩薩是權教菩薩,藏教、通教、別教的菩薩,圓教的菩薩沒有你的分。《金剛經》上所講的諸佛,江味農居士註解里講得很詳細,諸佛是從圓教初住講起的,天台家所講的「分證即佛」,他是真佛,不是假佛。《華嚴經》上所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是真佛。圓初住菩薩就有能力在十方法界當中,示現八相成道,應以佛身得度,他就示現佛身。這個地方講的成佛,就是圓初住以上。一0七、約供佛顯 明供佛【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這些話都是真話,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現身說法,這是他過去修行所經歷的這些事。「我」是世尊自稱。「1、由信位而初住、而成佛,經歷時間,或延或促。全視其人根器之利鈍,功行之勤惰,而致不同。豈可拘執。」釋迦牟尼佛無量劫修行才證果,不是三個阿僧祇劫,通常講三大阿僧祇劫,佛是方便說,要說再多了,怕人嚇住,成佛沒指望,算了不要學了,是這個意思。佛雖是方便說,有沒有騙我們?沒有。我們曉得三大阿僧祇劫,是從圓教初住菩薩開始到成佛,初住以前他沒算。就好比現在一般人給你講,你要拿一個博士學位,得要二、三年的時間,沒說錯!二、三年就可以拿到。但是碩士、大學、中學、小學沒算,那個沒算進去。佛給我們講三大阿僧祇劫,就好像你拿博士學位一樣,是從圓初住算起的;圓初住以前都不算,那個要算起來,就變成無量阿僧祇劫。《華嚴》上跟我們講無量阿僧祇劫,是把初住以前的時間統統算進去,這就變成無量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不是講燃燈佛後,因為世尊遇到燃燈佛,他已經是八地菩薩,這就是講八地之前。從初信位到八地以前,他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我們想一想,佛在《無量壽經》上講阿闍王子,過去生中他們曾經供養四百億佛,我們一聽四百億佛,嚇呆了,這還得了?此地八百四千萬億,後頭是那由他,供養四百億佛跟這個一比,那就小巫見大巫,差太遠了。所以我們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不能小看,每一個眾生都有過去世,乃至於我們今天看到蚊蟲螞蟻,它現在墮到惡道,它前生沒有學過佛嗎?我們怎麼敢說!說不定將來螞蟻比我們先成佛,我們還落在它後面,這是非常非常可能。它墮在惡道,受這個罪報,如果這個罪報受盡了,再得人身、聞佛法,憑他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緣,也許比我們早成熟。我們知道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對於一切眾生不敢輕慢。像這些眾生比修行人早成佛的多得很。時間「或延或促」,延是延長,時間延長了;促是縮短,他成佛早成佛了,提前成佛。這種情形也很多,以世尊來說,世尊跟彌勒菩薩,這兩個就有很大的差別,如果講歷屆他們同學來說,彌勒菩薩應該早成佛,釋迦牟尼佛是後學,彌勒是學長,結果變成世尊先成佛,他還當補處菩薩來接他的。原因在哪裡?世尊勤學,因為勤學功行超過彌勒菩薩。由此可知,發憤精進努力,那個功夫不會白費,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所以完全看一個人根性利鈍,以及他的功夫勤惰。他要是很勤奮,他成就就快,他要懈怠,他成就自然就緩慢。我們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什麼時候成佛,也是這麼個道理。極樂世界決定沒有退轉,保證你一生成佛。有人到西方極樂世界很快就成佛,有人在西方極樂世界還要住幾個大劫,甚至於幾十個大劫,這個都不一定的。幾十個大劫對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來說,是無所謂的,他是無量壽,幾個大劫、幾個阿僧祇劫,對他都是很短的時間,都不是很長的。「2、『供養』,簡言之,即飲食、衣服、卧具、湯藥,四事供養。廣言之,如《華嚴》所說之事供養、法供養。」「供養,簡言之,即飲食、衣服、卧具、湯藥,四事供養。」這是簡單說,佛在戒經裡面常常講的,在家的佛弟子,有義務要供養出家的佛弟子。為什麼?因為出家的佛弟子,把生產的事業放棄了,於是生活要靠在家的同修來供養。為什麼把生產事業放棄?專心修學,續佛慧命,弘法利生,他做這個工作。所以這是在家同修應當要供養的;如果沒有這些人發心,佛法在這個世間就要斷絕,就不能夠傳遞下去,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可是佛說得很好,這是不是給在家同修增加很多負擔?沒有。佛說在家同修,對於出家人供養是有限度的,就這四樁事情。要供養他飲食,當年世尊在世,這是托缽的制度,所以出家人托缽一定要供養,供養他飲食。要供養他衣服,他的衣服不多,在印度只有三衣一缽。衣服不是要常常供養的,飲食是天天要。衣服穿破了不能穿,再供養他一件,他也不可以有很多衣服。再有是卧具,那個時候的出家人,生活非常清苦,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佛陀在世這樣的,並沒有房子住。樹下一宿,底下也鋪墊的東西,我們現在叫卧具。可是現在出家人卧具已經不當墊被用,他拿來做拜佛的拜墊用。在我們佛門大典禮,老和尚在當中拜佛展具,其實那個具是從前的卧具,不是鋪拜墊的,用途現在都變了。現在我們還有這個,實在講是紀念的性質,知道從前生活是那麼樣的清苦,我們現在過的已經是太舒服了,再不用功、不努力,對不起從前的人,讓我們生慚愧心,是這個意思。湯藥,生病時一定要供養醫藥,這叫四事供養。從前出家人只接受這些。世尊滅度之後一千年,佛教傳到中國,傳到中國來之後,我們要曉得,中國人的意識形態,也就是對宇宙人生的看法,跟印度人不一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樣。過去這些高僧大德到中國來,他們非常聰明,要度中國人,佛法必須中國化。生活方式完全依照中國人的,我們中國人歡迎,很喜歡,對我們只有便利,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於是我們穿的衣服,穿海青。海青是中國衣服,這不是佛門的,佛門的只有這一件披衣。而且這一件披衣,在我們中國又把它縮小了,只有原來那個衣三分之一大。我們從前用帶子系麻煩,現在用扣環,省事多了。原來那個衣,現在斯里蘭卡、泰國小乘佛教還是原來的,它那個衣很大,裹在身上,原來的衣是那樣的。我們中國把那個縮小,比它方便多了,中國化。在我們自己的衣,因為我們中國在印度的北方,氣候比較寒冷,三衣是決定不能保暖的,所以在我們自己衣服上,披在外面表示一種紀念的意思,衣著還是我們自己的服裝。海青是漢朝時候的服裝,一般讀書人,大概是不做粗活的人,穿這個服裝,長袍寬袍大袖子,袖子很大。這是中國衣服,這不是出家人的衣服。出家人到以後,跟在家人衣服上的差別,就是出家人穿的衣服樸素;在家人的一定繡花紋,袖子上、領子上都繡花紋,花紋代表身份。古時候什麼樣身份人,綉什麼樣的花紋,在社會上分尊卑高下,便於行禮。從前皇帝也是穿這個服裝,他繡的是龍,龍五個爪,五個爪的那個龍是皇帝穿的。四個爪的龍,龍有四個爪,你仔細看,那是親王,那個地位就降一等。三個爪的,地位就更低,那是皇族。雖然都是龍袍,看那個爪多少,階級從那裡分,你們注意看會看到。文武百官衣服叫章服,圖案代表階級,衣服的顏色也代表身份,代表階級。出家人穿素服,從前出家人穿黑色的、灰色的,都沒有花紋。在以後,佛門裡面老和尚主持法會,大家希望莊嚴一點,就換成黃色的,袈裟就變成紅色的,實在講都不是如法的。如法的袈裟應當是叫雜色衣、染色衣,我們現在講是深咖啡色,差不多是這樣的顏色,它是各種顏色混合起來染色的。像這些常識,我們也要懂得。現在人有些人提倡,我們出家人應該要換衣服,換成我們普通的衣服。這在理上講得通,但在事上講有流弊。出家人都換成在家衣服,跟在家分不開,出家人在外為非作歹,也沒有人知道。所以有些老和尚主張出家人衣服還是穿海青好,出去之後,至少他要收斂一點,規矩一點,一眼就被人看出來了,確實有這個好處。我們現在出家人穿的衣服,海青是漢朝的,我們穿的長褂、短衫是明朝的服裝,這個服裝實在講比現代人穿的服裝舒服。現在人穿的服裝都是很窄小,綁在身上綁得緊緊的,我們看那個樣子都很可憐,好像很苦,衣服穿得寬寬大大的很舒服。這是一點常識,我們在此地順便說一說。供養,佛教到中國來之後,生活方式變更了,所以我們的衣服也就多了。也不是托缽,中國人對於托缽看得很輕,這討飯的。尤其這些法師從印度來,是國家聘請來的,是國家的賓客,到以後變成皇帝的老師。皇帝老師出去要飯,那沒有一個人不罵這個皇帝,他還能做得成嗎?於是乎也要造成宮殿式的房子。皇帝住的是什麼樣的房子,他的老師,供養老師也要用這種房子來供養,這樣佛弟子在中國身份就被提高了,帝王師。中國人,古人對於皇帝是非常尊敬,上行下效,皇帝敬佛,全國老百姓人人都敬佛。所以佛教育在中國比儒家、孔孟教育發展還要快,效果還要大,這對於中國文化影響很深很深。從前寺院,早期是國家建的,像白馬寺是國家建的,中國第一個寺院。為什麼稱它為寺?這個諸位也必須要知道,你要是明白這一段歷史,你就曉得佛教不是宗教。漢朝時候,政府辦事的機構,機關名稱就叫寺。皇帝下面,直接歸皇帝管的辦事機關,一共是九個單位,名字都叫寺。寺的長官叫卿,我們聽到古人講的公卿,卿就是寺的長官。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實在講也非常之好,諸位要熟讀歷史,你就曉得,古時候的制度好。它的君權跟相權也分得很清楚,你要說從前皇帝都專制,專製得少,並不是每一個皇帝都專制,專制是少數,而且凡是專制,後果都不會好。以前皇帝讀聖賢書,思想都非常開明,確實顧慮到老百姓,他怕後人罵他是個不好的皇帝,所以君權跟相權分得很清楚。宰相是他任命的,確實有權管理國家的政事。宰相底下辦事的機關稱部,宰相下頭有六個部,部的長官那時候叫尚書,我們現在叫部長,尚書就是部長。侍郎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次長、副部長,兩個侍郎,左右兩個侍郎,就是我們現在好像是兩個副部長、兩個次長。由此可知,佛教到中國來,成立一個辦事的機構就用寺,跟皇帝底下辦事的機關平等。他是辦事機關,不是廟,裡面不是供神的,不是供大家拜拜的,不是的。當年佛寺主要的工作,第一個是翻譯經典,它是一個學術機構。第二個是講解、教導經典,從前是這樣的。這個寺的名稱用白馬,我們中國人厚道,經書、佛像是白馬從印度拖過來的,它的功勞也不小,我們要紀念它,不能忘掉它,所以這個寺的名稱就用白馬。古人這個心多厚道,連有功勞的畜牲都念念不忘,何況是人!當初白馬寺塑造的白馬,我相信一定就是原來馬的形狀,塑造那個形狀,紀念它不容易把經書、佛像從印度背到中國來。因為生活環境不一樣,所以供養的方式也就不一樣。佛法流傳到今天,時代久遠,凡是一樁事情傳久了,弊病是免不了的,現在的弊病就很多。古時候出家人,念念古書,是貧僧,出家人、修道人都很清貧,沒有一分錢,所以走到什麼地方,的的確確都有善心人自動來供養。現在這個社會不相同,出家人在這個社會上都是富翁,富僧不是貧僧。供養多,身要富,麻煩就來了,道心就沒有了。佛在三千年前,對於現代這個社會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在經上無數次的提示我們,「積財喪道」。要是把財看重,名利看重,道心就沒有了。在家同修們還能修一點福,他雖然沒有道心,他還能修一點福。出家人你修什麼?福也修不到,說個不好聽的話,就是造業。現在享一點福,實在講那個福是假的,積那麼多錢財,積那麼多產業,存在你妄想之中,這打妄想,實際上一樣都不是自己的。你每天還是穿出家的衣服,你總不能做一套金衣服來穿,你也不過就是吃三餐飯而已,怎麼樣享受還是有限。而造作的罪業,不久就到閻羅王那裡去報到,三途苦報,那個時劫之長也是不可思議!為什麼好心出家去造罪業,將來要去墮地獄,這不叫愚痴!世間人還有哪一種人,比這個更愚痴?我想沒有了。在家人想墮地獄不容易,那要造五逆罪才墮地獄,出家人墮地獄太容易了。古人常講,「地獄門前僧道多」,這話說得是有道理,不是隨便說的。現在佛門供養已經成習慣,只要你穿這個衣服就有人來供養。供養怎麼辦?要懂得轉供養;他供養我了,我那頭就去了。將來自己不能成就,這是俗話常說:「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我轉布施了,將來要還,他們替我還,我就不要還了。這個要想通,我們拿到這個,趕緊展轉布施,縱然我不了道,將來還債有很多人替我還,我也沒事了。這是說世尊在戒經裡面講簡單的供養。「廣言之,如《華嚴》所說之事供養、法供養。」《華嚴經》上講得多了,講差不多將近有一百種類,講得非常豐富;就是第六迴向章,那一章經裡面,大概就講到將近有一百種供養。「3、『承事』者,左右事奉。『悉皆』,正指『無空過』言。言歷時之久,供佛之勤。為顯不及受持此經之張本也。」「承事者,左右事奉。」就是服勞役伺候別人,這個地方是講眾生,伺候一切眾生,時時刻刻照顧他,時時刻刻幫助他,就是這個意思。「悉皆,正指無空過言。言歷時之久,供佛之勤。」這是釋迦牟尼佛,舉出自己親身修持的例子,來告訴我們。他在過去生中遇到這麼多的諸佛,都是承事供養,沒有一尊佛空過的。說出這個意思,意思在後頭,「為顯不及受持此經之張本也。」用這個來做一個基礎,來比喻。一0八、顯持經【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世尊修這個福報歷無量劫,我們看到非常羨慕,我們到哪一生、哪一世,才能修這麼大的福報?佛這麼給我們一說,我們覺得不難,我們要想修,真正發心,確實所謂的後來居上,後生可畏,我們在後面可以趕過去,那就是一定要依教奉行。「1、『於後末世』,正當末法,指今世也。謂末世眾生,有能受持讀誦此經之功德,比我供佛之功德,我則不堪與之相比。算數譬喻皆不能及。」「於後末世」,這一句實在講,正是指我們現代這個時代。「正當末法,指今世也。」就是指的我們現在。「謂末世眾生,有能受持讀誦此經之功德,比我供佛之功德,我則不堪與之相比。算數譬喻皆不能及。」這個說法,是不是太過分一點?是不是釋迦牟尼佛在安慰我們?我們要這樣想法就錯了。佛在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所謂「如語」是完全講的事實真相,沒有一絲毫誇張,也沒有絲毫隱瞞,事實怎麼樣就怎麼說法,這叫如語。我們要相信佛的話。其中道理很深很深,我們是不明其理,所以產生疑惑。但是要是稍稍通達大乘教義,雖不能夠很明白,也能夠略知一、二。為什麼?末法時期眾生的根性劣,煩惱情執很重,而社會誘惑的力量,又比古時候不曉得強多少倍。五花八門在這裡誘惑,你還能夠不動心,你還能夠不執著,還肯相信佛講的這些話,現在人要是聽到這些話,這些話太古老了,不適合時宜,應當要淘汰的,現在人都是這個看法,你還能相信,以為佛的話是真實,這就了不起。這一點就是不可思議的善根福德,又能真正依照經上講的去做,能夠一切放下,為一切眾生犧牲奉獻,這還得了!大家明不明白?你要是不明白,我告訴你,你過去生中,如果沒有供養無量無邊諸佛,甚至於你供養的諸佛超過釋迦牟尼佛,你今天才有這個善根,善根絕非偶然。在《金剛經》上、《無量壽經》上講,你不是凡人,既然有這麼樣深厚的善根,為什麼沒有成就?你懈怠懶惰,你不肯放下。可能你修行在釋迦牟尼佛以前,釋迦牟尼佛是你後期的,他都成佛了,我們今天還當凡夫。所以聽了這部經,能信、能願、能行,這是無量劫深厚的善根。你明白這些道理,就覺得這不是世尊誇大的話,講的真的是事實。「2、因持經者根器之利鈍,功行之深淺,有種種不同。故比較不及之程度,遂有如是之高下不同也。」經上說,在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要跟釋迦牟尼佛供養諸佛比,有的人釋迦牟尼佛是百分不及一,有的人釋迦佛是千分不及一,有的人釋迦佛是算數譬喻不能及,這裡面差別很大。百分不及一,只比釋迦牟尼佛多一點點,不太多。這就是什麼?根器利鈍,功行深淺。根器利鈍是講過去世,過去世往昔所修的善根福德因緣不相同;功行是這一生,現在這一生勤惰不同。有人勇猛精進,有人就比較懈怠懶散,功行淺深是講現在的。由於宿根跟現在勤惰不一樣,所以比較功德裡面,淺深差別的程度很大。「3、此是第五次較顯經功,是說在罪業消滅,當得菩提之後。意若曰,受持讀誦此經,便得除障、便得授記,豈我昔日未授記前經歷無數之劫,值遇無數之佛,但知供養承事之所能及哉。」「此是第五次較顯經功」,前面我們已經看過四次,這個地方是第五次,一次比一次深廣;換句話說,經文愈往後,我們說聽、修持功夫一定是逐漸在提升。所以愈是後面的比較,一定超過前面。這次「是說在罪業消滅,當得菩提之後。」所以世尊只好用自己供佛這個例子,來較量持經的功德。「意若曰,受持讀誦此經,便得除障、便得授記。」這話是真的。「豈我昔日未授記前經歷無數之劫,值遇無數之佛,但知供養承事之所能及哉。」供養承事是修福。所以他講的是在燃燈佛前,因為燃燈佛才給釋迦牟尼佛授記。燃燈佛前所供養承事那些諸佛,那些諸佛沒給他授記。事跟理都為我們顯示得很清楚、很明白。末世眾生如果你要依照這部經,真正去做、去修持,你就得佛授記;不僅是除障,你就得佛授記;得佛授記,當然比釋迦牟尼佛這個福報要大。釋迦牟尼佛供養那麼多佛,沒得佛授記,你在這個時候受持讀誦,你就得佛授記,從這一點上明顯的超越了。「4、供養承事所以不及者,的指受持此經。以經中義趣,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果能受持,便是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所以無數七寶施、身命施、多劫供佛,皆不能及,理在於此。」「供養承事所以不及者,的指受持此經。」這是確確實實、明明白白,為我們指示出來,一切菩薩供養承事諸佛,不能跟你相比。為的是什麼?因為你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以經中義趣,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果能受持,便是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這個解釋愈說愈明顯,愈說愈透徹、愈圓滿。世尊為我們開示,開示實在講不容易。一般人常常講,「請你老人家給我們開示」,這個開示變成口頭禪。其實開示不容易,請你給我講一部經容易,講開示不容易。講經,我依照經跟你講,講的人、聽的人都沒有開悟。開示可不同,開示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聽的人要悟入;聽的人不能悟入,開示不叫白開白示!所以開示難,講經容易!開示要什麼人?明心見性之人,他自己沒有明心見性,他憑什麼開示?佛之知見是什麼?《金剛般若》的知見,就是諸佛如來的知見,「應無所住」、「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這是佛知佛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能得的三心不可得,所得萬法當體即空,也不可得,這是佛知佛見。我們是不是真的有?是不是真正把我們輪迴的知見確實轉過來?一轉過來,你就是受持《金剛般若》,你轉過來就是悟入。諸位要了解,佛法跟世間書籍不一樣,一經通一切經通。《金剛經》通了,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大藏經》,哪一部你沒通?你部部都通!為什麼你今天展開來看不懂?你沒放下,你心不清凈。你要是徹底放下,心裏面的確一絲不掛,乾乾淨淨的,經往前一擺,你這個心光一照,就明了了。大經上所謂「六根門頭放光動地」,眼耳鼻舌身都放光,經典意思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哪有不懂的道理!我們自性的光明,為什麼放不出來?妄想、分別、執著;《華嚴經》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會學佛法的人,一門深入。修什麼?清凈心而已。雜修,學得太多、修得太多,頂多你將來在這個世界上,得一個佛學博士的頭銜,沒用!一竅也不通,那是搞佛學的,不是學佛。學佛才能了生死,才能成佛作祖,搞佛學的人不行。我初學佛,好像剛剛見李老師沒多久,很早他就告訴我,他提醒我:「你真正發心學佛,古人不學蘇東坡,今人不學梁啟超。」這兩個人都是佛教里很有名、了不起的大人物,這兩個人都是搞佛學,不是學佛,沒有成就。李老師警告我,不能搞佛學,要學佛。一經通一切經通,你能相信嗎?因為不相信,懷疑,所以才去涉獵許許多多的經論。其實古人有最好的榜樣給我們看,六祖惠能大師,他不認識字,沒有聽過經,沒有聞過法,他憑的什麼?心清凈。所以在賣柴的時候,柴賣了,錢拿回來了,回家,走到一個旅店窗口,有一個人在裡面念《金剛經》。他一聽,愈聽愈有味道,聽出味道出來,站在那裡聽。念的人還沒有懂,他聽懂了。於是乎他請教他:「你在念什麼東西?念得這麼好!」他就告訴他是《金剛經》,從五祖那裡傳過來的,他才曉得有這麼一回事情。他把他自己聽的心得感想,說給念經的人聽,念經的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你這種人才應當去見五祖,應當到那邊求法去!」他就動了這個心。到了黃梅,你們《壇經》都念過,五祖給他沒講幾句話,就把他打發到槽房裡去做苦工。一直到第八個月,五祖才出了一個題目,叫大家作幾首偈來給他看看,他要傳法。第八個月,他跟五祖八個月沒見過面。雖沒有見過面,那是心照不宣,五祖知道有這麼一個人,他也曉得五祖的意思。傳法的時候,半夜三更跟他講《金剛經》,講大意,哪裡是細講?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不要講了,全都明了、都通達了。他沒有學過《法華經》,沒有聽過《法華經》,他能夠跟法達禪師講《法華經》,法達念《法華經》念了十年,念三千多遍。那部經一天念一遍,三千多遍要十年。十年不通,到那個地方,因為禮拜的時候,被六祖看到了;他見六祖禮拜,頭沒有著地。大概心裡想六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我受持十年的《法華經》,很了不起,值得驕傲,頭沒有著地。所以起來的時候,六祖就問他:「你一定有值得驕傲的地方!」他就說出來,《法華經》念過三千遍。六祖就問他《法華》的大意,答不出來,這個才服了。於是才請六祖開示,真是開示了,不是假的開示。六祖跟他說:「我沒聽過《法華經》,我不認識字,你念給我聽。」他《法華經》從頭念起,念到第二品「方便品」,《法華經》二十八品念到第二品,六祖說:「不要念了,這部經我全知道。」給他一講,法達就開悟了。這個時候再拜,頭著地了,佩服得五體投地。《法華》沒有念過,他懂!他不是不懂,不但連經懂,論也懂了。《壇經》裡面講的八識,那個講得多好!真叫言簡意賅,講的話那麼簡單幾句,可是法相宗的東西被他講盡了。沒有一樣不通!所以聰明人從根本修,根本是清凈心。你學一樣東西,你容易得心清凈,容易成就。你學太多、學太雜,就是今天講的面子好看,我廣學多聞,面子很好看,搞名聞利養的走那個路,那是對的。真正修學的,不要名聞利養,問我什麼,我什麼都不知道。印光老法師你去問他,「我只會念一句阿彌陀佛,我什麼都不會!」真正修行人、真正佛菩薩,什麼都不會。你再去看看《華嚴經》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善財童子去參訪,他合掌給善財說:「我只會這一樣,其他我統統都不會。」其實他什麼都通,沒有一樣不通的。他什麼都不會,謙虛!尊敬別人,自謙而尊人。這是修行人,本地風光,就是這樣子。絲毫炫耀都沒有,老老實實,規規矩矩,這個人有成就,這樣的人才能度世。希望人人都老實,人人都規矩,天下太平了,哪裡還會有動亂?人人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這個社會不得了,天下大亂。好事要做,不要被人家說「某人是好人」,好人就多事。不要人家讚歎你是好人,不要人家讚歎你很能幹,你很了不起,那都不是好事情。規規矩矩做個老實人,這樣就好!多被人家罵幾聲,消業障;不要被人讚歎,被人讚歎福報都消掉、報掉了,讚歎是福,福就報掉了,不要被人讚歎。希望人家多責備、多罵幾聲,這對自己決定有好處。所以開示不容易,開示一定要明心見性。現在習慣都是這樣講,如果有人請我們講開示,我們要合掌恭敬,不敢承當,只能夠說給大家講幾句廢話。你們一定要找麻煩,我們只好講幾句廢話,給大家添一點羅嗦!所以開示之後,是一定悟入。經過開示,《金剛經》就是佛對我們的開示,我們了解經義,依教奉行、信心不逆就是受持。果然信心不逆,悟入雖然不是有太大的悟入,多少會悟入幾分,這一定的道理。你這個悟入愈來愈多,年年會增長,月月會增長,所以你的生活就法喜充滿,這個快樂就是逐漸逐漸境界一天比一天好。「所以無數七寶施、身命施、多劫供佛,皆不能及,理在於此。」道理在此地。這麼一說,我們對於佛在經上講的話可以相信,真的是有道理。「5、末世眾生,鬥爭堅固,業重福輕,障深慧淺。然而尚有受持讀誦者。則正像之世,大有其人可知。特舉末世,以示不可輕視眾生。此攝受之平等也。」末法時期鬥爭堅固,這是我們現代人普遍都看到的,證明世尊在三千年前,所說的預言真的兌現了。本經我們曾經讀到佛所講的五五百年之後,這個說法大乘經裡面,可以講很普遍,每五百年是一個大的轉變。我們世間人常講,一般人的命運五年一轉運,而五百年運數是大的轉變。佛為我們說出末法時期。佛法分為三個時期: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時期一萬年。「像」是相似,已經有相當程度的變化;而末法變質就更大。佛陀滅度之後二千年,就是屬於末法時期。依照中國歷史的記載,佛滅度到今年已經是三千零二十年;換句話說,末法一萬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一。以現代西方人的講法,釋迦牟尼佛滅度二千五百多年,我們也處在第六個五百年間,佛法變質愈變幅度愈大,鬥爭是愈來愈堅固,沒有一處不鬥爭。鬥爭堅固並不是專指我們佛教,整個社會無論哪一個階層,無不是鬥爭堅固,佛看得很清楚。我們想想,為什麼現代人犯這些毛病?為什麼從前人不犯這個病?過去第一個五百年是「解脫堅固」,解脫是證果,不是簡單的;往後有「禪定堅固」;有「多聞堅固」,多聞是講學;有「塔廟堅固」,大家興建寺廟,雕塑佛像。像中國敦煌、大同這些佛像,幾千尊、幾萬尊,都屬於塔廟堅固。為什麼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淪落到鬥爭堅固?從整個歷史上來看,五百年是一個大的階段,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推究其原因,就是在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古時候受持的人多,讀誦的人多,講經說法的人多,大家都明理,所以都能發憤向上。現在人不受持了,也不讀誦,也不說法了,天天在幹什麼?天天在打妄想,天天在分別執著,當然鬥爭堅固。這些道理,我們不能夠不明白。所以古人總結一句話說,今天世界為什麼這樣動亂?「一言以蔽之,不讀聖賢書之過。」聖賢書不念了,這是根源之所在。我們明了根源,要挽救劫運,要自度度他,從哪裡下手?唯有從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下手,這可以度自己,可以利益眾生。不要看自己一個人力量很微弱,不盡然,一個人也能發揮巨大不可思議的力量。諸位應當想想,世尊當年示現成佛在鹿野苑,也只度了五個比丘;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起家,不過是一個老師五個學生而已。五個學生就能創教,就能把佛法弘遍全世界。由此可知,我們今天要有五個人,怎麼不能夠興教?世尊能創教,我們有五個人也能續佛慧命,也能夠復興佛教,這在理上講得通的。事上能不能做得到?這五個人果然一條心,都能夠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就行了,就能夠興教。雖然在這個時代,我們業障習氣很重,福報很薄。不要看現在的社會富裕,物質生活享受,古人所不能比,那是另一樁事情;談到福報,說老實話不如古人。古人一生生活得悠遊自在,真的是過人的生活;現在人富有,過的不是人的生活。是什麼生活?機器的生活,人都變成機器,自己做不了主宰,不但心隨境轉,身也被境轉,身心都得不到自在。古人可以說他得自在,他能夠過自己希望過的日子,做自己喜歡做的工作,讀自己喜歡讀的書,那才叫人。現在你喜歡偏偏做不到,一定要受外面境界的影響。所以現在人生活之苦,比古人不曉得要加重多少倍!現在的人身心不安,生活有壓力,精神有壓力,社會有壓力,的確是身心都不安穩,這就是福報沒有從前人那麼重,古時候人福報重。「障深」,業障那就不必說了,我們前面講得太多,我們的煩惱、憂慮、牽掛,不曉得有多少。外面五欲六塵種種的誘惑,我們不要說古時候,想一想二、三十年前跟現在比一比,誘惑的力量增長多少倍,這是障。沒有智慧應付生活環境,怎麼不墮落?怎麼不被環境所轉?在這麼一個環境當中,居然還有受持、讀誦《金剛般若》的人,這個不簡單,這是佛對我們的讚歎。末法時期有這些人,正法、像法,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的一定很多很多,「大有其人可知」。所以過去世眾生業障輕、福報大,原因就是受持的人多,讀誦的人多,演說的人多。我們要想改良社會風氣,要想化鬥爭堅固,提升到解脫堅固、禪定堅固、多聞堅固,沒有別的方法,唯有自己認真努力依教奉行。認真努力的宣傳佛教,使這個社會、這個地區,讀經聞法的人愈來愈多,這個社會的風氣自自然然就轉變了。佛在此地特舉末法時期,這是教導我們不可以輕視眾生,末法時期也有善根福德很深厚的一類眾生。在五濁惡世,他能夠不被環境污染,遇到正法,他能夠信受奉行,這個原因我們也很清楚,那是他無量劫的善根宿福,這也是顯示出佛度化眾生的平等。「6、此經最能消除業障,末世眾生,不可不奉持此經。此經為三寶命脈,故勸現前當來一切眾生,力為弘傳,盡未來際,不令斷絕。此咐囑之深長也。」「此經最能消除業障,末世眾生,不可不奉持此經。」這是江居士特別囑咐我們。業障是什麼,我們必須要知道。「業」是造作,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障」,障礙我們的清凈心,障礙我們的智慧福報。我們的想法、看法、作法、說法錯了,錯了就產生障礙,智慧不能現前,現前的是煩惱;福德不能現前,現前的是惡報,現這個東西,這叫做業障。業從哪裡來的?業從起心動念來的,罪從心起,還得將心懺。如何懺法?心清凈,業障就沒有了。諸位要記住,你心不清凈,你的業障沒有辦法消除;心清凈,業障就沒有了,所謂「罪業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清凈心生智慧,佛在這部經上告訴我們,「信心清凈,則生實相」。實相般若現前,那什麼樣的罪業也消除了。這部經確實是幫助我們修清凈心,它的方法妙極,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好!無住就是放下,就是捨棄。把什麼捨棄?把妄想捨棄,把執著捨棄、分別捨棄、憂慮捨棄、牽掛捨棄,你統統都舍掉了,你的業障就沒有了。這些統統叫業障,本經教你把業障放下、把業障捨棄,業障就消除,就沒有了。末法時期眾生業障特別重,特別重就是更要放下、更要捨棄。所以說「末世眾生,不可不奉持此經」,奉持此經這個意思也講過多遍,不是教你拿這部經天天念,天天念有什麼用;是要遵照經上的教誨把一切都放下,真正做到心無所住,你的心清凈了。「而生其心」,生什麼心?生念阿彌陀佛的心,生利益一切眾生之心。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勸導一切眾生要放下、要念佛,我們要生這個心。能這樣做的就是奉持此經,就是信受奉行受持此經。「此經為三寶命脈」,佛法的興衰;換句話說,就在學佛的人,你能不能放下?學佛的人特別是出家人,出家人是在家人的榜樣,在家學佛是社會大眾的榜樣。我們出家人樣樣都放不下,在家學佛人看到你們出家人放不下,那為什麼我要放下?社會沒有學佛那些人看到,你們學佛人都放不下,我何必要放下,所謂是上樑不正下樑歪。我們在經一開端,就把這個意思說出來,釋迦牟尼佛在生活當中給我們做了示範,給我們做了榜樣。不能不懂這個意思,這就是三寶命脈。「故勸現前當來一切眾生,力為弘傳,盡未來際,不令斷絕。此咐囑之深長也。」咐囑的意思很深很長。「力為弘傳」,要認真努力去弘揚,到處講經就是弘揚。傳是教學,一代一代的傳下去,不能叫它中斷。弘傳,我們在家出家四眾弟子都有責任。世尊當年在世,典型已經建樹。弘法不錯,是出家人的重要任務,也是首要的事業;否則的話,你出家幹什麼?修行,在家人一樣修行成就,在家人成等覺菩薩、成佛多得是,成佛、成等覺不一定要出家,出家就是要續佛慧命;換句話說,出家人就是這三句話,「力為弘傳,盡未來際,不令斷絕。」我們是為這個出家。出家要做不到這三句,那就是我們有過失。在家人有這個因緣的,也要發心力為弘傳。從世尊那個時候起一直到現在,在家居士建道場、弘法傳法,每一個時代,都有這些長者、大德居士出現。他們對於續佛慧命有很大的功勞。像近代清朝末年民國初年,佛法確確實實是在家居士挽救的。中國出現了楊仁山居士,全心全力的弘傳大乘,搜集遺失的經典。他的學生歐陽竟無在南京創辦支那內學院,傳法,培養弘法人才。你們諸位同修曉得,我們佛門裡面太虛大師,太虛大師是內學院的學生,歐陽竟無居士的學生。居士裡面有不少大德都是內學院出身,這是救了中國的佛教。在台灣有李炳南老居士,在泰國有高向如老居士,每個地區都有這些大德,建道場、講經說法、培養學生。今天我們在此地李木源大居士,他的功德不亞於楊仁山,不亞於李炳南,這都是菩薩化身不是凡人。凡夫人他想不到,他也做不到,這是經裡面所說的,應以居士身而為說法,他就現居士身出現,真正做弘傳的大業。這些人是真正受佛的囑咐,續佛慧命為佛傳燈。我們讀到這個地方,自己一定要發心效法,要立志、要發願。一0九、結成經功 明難具說【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這一段是「結成經功」,總結《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功德不可思議。佛叫著須菩提,凡是經典上稱名,都是提醒注意,下面有重要的開示要說。假如一個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這一段話正是說的我們大家,我們現在就是釋迦牟尼佛講的後末世,佛滅度之後末法時期,就是指的我們這些人,這個地方善男子、善女人,就是叫我們。我們被佛叫了,下面這幾句話,想想我們做到沒有?受持,我們有沒有受持、有沒有讀誦?我相信讀誦的人有,大概不少;受持的人可能就少,但是那個功德之大是在受持。如果讀誦而不受持,有功德,不能說沒有功德,功德小、功德不大,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只是給我們菩提道上種遠因而已。正如同我們過去世生生世世當中,我們的確讀誦沒有認真受持,如果認真受持,現在怎麼會坐在這兒聽經?早就作佛、作菩薩去了,哪裡還當凡夫?喜歡讀誦而很難受持。受持是要把它做到,沒有辦法做到。為什麼沒有辦法做到?捨不得放下,你的錢財捨不得放下,你的產業捨不得放下,你的親情捨不得放下,捨不得放下的事情太多太多!這就是沒有受持。受持就是經上教給我們一切放下,「應無所住」,我們雖然也生心、也布施,而行布施,可是就是放不下,這就是沒有受持,有讀誦沒受持。如果這一生還是這個辦法,還是不能出三界,依舊要搞六道輪迴,不知道到哪一生、哪一世,才能夠再遇到這樣一個法會,這個法會不容易遇到!很難遇到的,真的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受持。如果你真的覺悟,真的想不再搞六道輪迴,希望我這一生在六道輪迴裡面是最後身,最後一次,下一次我要再來,一定是菩薩再來,絕對不是生死凡夫。你要是這樣的覺悟,那你是真的開悟了,你真的明白。怎麼做到?放下就做到。所以這個事情不是求人,求人沒有把握,這事情求自己,肯不肯放下。實在有真的放不下的事情,想想佛在經上所說的「三心不可得」,能執著的不可得。想想放不下的那些事,那些事都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也了不可得;由此可知,你自己牽腸掛肚放不下的,那個事實真相是什麼?妄想而已。這是佛在經上常講可憐憫者,你真的是可憐憫,不是事實。若能執著的我、所執著的一切法是事實,那世尊點頭,你放不下是應該的,它是事實;哪裡曉得你以為的事實,全都落了空,佛才講,可憐可憐,這真可憐!一場空。理透徹、明白了,叫看破;看破沒有放不下的。為什麼?知道不過是一場空而已。本經說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但人生是個夢,六道也是個夢,十法界也是個夢。什麼時候你在夢中覺悟過來,你的問題就解決了。經典裡面最重要關鍵的字眼「受持」,真的要受持,所得的功德不可思議,諸佛如來都說不盡。佛在此地說『我若具說者』,具是具體說明,大家聽了不但懷疑,恐怕心要狂亂,決定不能接受,哪裡會有這種事情!其實我們要是這部經從頭到此地一直聽下來,有前面的基礎,我們能夠信得過。為什麼?受持此經就是稱性而修、全修即性,真如自性的功德是一切諸佛都不能夠窮盡的,這是事實。此結成前五次較顯功德。垂誡學人,顯示經旨,兩種深意。『狂亂』、『狐疑』皆垂誡學人語也。」「此結成前五次較顯功德」,較是比較,顯是顯示。本經到此地,一共是五次較量顯示受持讀誦的功德不可思議。「垂誡學人,顯示經旨,兩種深意。」垂是上對下,誡就是教誡。教導我們,教學的意思。顯示《金剛經》的宗旨義趣,有這兩種深意。「狂亂、狐疑皆垂誡學人語也。」此句都是教誡我們。「2、『狂亂』指妄談般若,未解真實義也。惑亂眾心,故曰『心則狂亂』。『狐疑』,將信將不信之意。亦由未解真實義,不能生起決定信心。」「狂亂指妄談般若,未解真實義也。」學般若,妄談般若,確實有這樣的人,不但現代有,自古以來就有。「惑亂眾心,故曰心則狂亂。狐疑,將信將不信之意。亦由未解真實義,不能生起決定信心。」這是說明佛門裡面在家出家,都是因為沒有受持只有讀誦;換句話說,學習並無心得,所謂是口耳之學,儒家所謂記問之學,道聽途說,這樣才發生誤會,把經義講錯了,叫人聽起來懷疑,狂亂、懷疑。這些現象,它的根源,它的後果,我們都必須清楚的理解。「3、世尊此言,是誡行人當知此事本非言說所及,惟證方知。必須一切不著,真修實行,久久方能相應,不可狂也。功到便能自知,不必疑也。」「世尊此言,是誡行人當知此事本非言說所及,惟證方知。」般若確確實實如此,一定要你自己親證。怎麼證法?就是放下。你放下了,你就知道、你就明了了;你要是不放下,一切諸佛給你說,都叫隔靴搔癢,很不容易體會。你放下一分,你就體會到一分;你放下二分,你就體會二分;你愈放得多,你愈體會得多。所以這事情一定要從放下才能見效,讀沒用的,研究討論怎麼搞都沒用,這叫真正的佛法。真正佛法,你讀遍三藏十二部,讀得滾瓜爛熟,從後面可以背到前面,你要不能放下還是沒用。佛法你懂不懂?你一點都不懂,你所懂得的皮毛文字。文字懂不懂?文字還是心則狂亂、狐疑不信,文字也沒懂。必須真正做到親證境界,然後聽佛講經的文字,你讀真的就懂了,這是佛法的難處。給諸位說,所謂難處,也真正是佛法的易處,佛法是不二法門,難易不二。為什麼說難?不肯放下就難。念上幾百年,背熟三藏十二部,沒進去、沒懂,這不是難嗎?為什麼叫易?放下就容易了,真的放下了,一部經沒讀,像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一部經也沒讀,他什麼經都懂,易處!六祖惠能容易。學教的人好難!難易在哪裡?肯不肯放下。「惟證方知」,諸位要曉得什麼叫證,放下就是證。下面教給我們,「必須一切不著」,不著就放下,一切不執著。「真修實行」,真修修什麼?把那個放不下的,把它修掉,修是修正;不肯放下是錯誤,把它修正過來,我從今天起一切放下。所以真修就是無住,實行就是生心。「應無所住,而行布施」,真修就是「應無所住」,我們的病就是住,處處要住,這個很糟糕。這邊的居士林,發心印二千本《金山活佛神異錄》,這小冊子是個同修送給我看,我看了很歡喜,我就發心印。結果李木源居士說我們居士林印,印了二千冊,印出來了,可能在外面結緣。諸位同修仔細去看看,金山寺的妙善法師,他那個行持就是「真修實行」,什麼形式都沒有,真的是得大自在,心裏面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久久方能相應,不可狂也。」就是一定要一切放下、一切看破,把我們的一些毛病習氣,統統修正過來,這樣才能見到功夫。千萬不可狂妄,人一發狂就完了、就錯了。世間法裡面,孔老夫子曾經有個比喻說,《論語》上講的,如果有一個人,他的才華像周公那樣,周公是孔老夫子最佩服的人,這個人他的才華,像周公之才之美,「若驕且吝」;假如他犯了二個毛病,一個是驕傲,一個是吝嗇,吝嗇就是執著、慳吝、貪吝。夫子說:「其餘則不足觀也」,他那個如周公之才之美,那是假的不是真的,那是裝出來騙人的,不是實在的。真正是實在的決定沒有驕慢,決定沒有執著。如果他還有執著,他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實在講,一般人裝模作樣,欺騙一般眾生容易,欺騙有學問的人不容易。不管你什麼大德,他一看你,你還有傲慢的習氣,還有分別執著,他對你就是敬而遠之。為什麼?你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沒有真實的修行功夫,你沒有實德。「功到便能自知,不必疑也。」問題是你功夫達不到,你有一分功夫,你就有一分真性;你有二分功夫,你就有二分真性,一點都不騙人。一一0、明不思議【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經義是指教科書,這一份教材不可思議。我們現在講教材,這教材不可思議。依照這個教材去做,果報不可思議!「1、『當知』兩句,正是規誡狂疑者之詞。『果報』,指所得功德,即上文荷擔如來及當得菩提。『經義』,專明離一切諸相,方能證性。分分離,便分分證。皆應離名字、言說、心緣諸相,微密契入。虛相遣盡,凈德自顯。」「當知兩句,正是規誡狂疑者之詞。」佛說應當要知道。學了一點般若,自己以為有智慧了,這個智慧差不多跟佛菩薩一樣了,真的生起狂妄之心,這一種心態往往就「妄談般若」。「妄談般若」的人多!諸位仔細看看《金剛經》江味農居士的講義,我們節錄節得少,他講義寫得很詳細。他說在唐宋的晚年,把般若講錯的人就很多,那個時候就妄談般若,何況現代!為什麼會把般若講錯?講錯了就是惡取空。般若,一切都不執著,尤其《金剛經》上這幾句話,「則非、是名」,常常被人家誤會,這就是犯了很大的毛病。唐宋之後,許多大德不敢講《般若經》,就是怕聽經的人錯會了意思。不要認為吃飯者則非吃飯,是名吃飯,那個問題多了;殺人者則非殺人,是名殺人。你這不是無惡不作嗎?這叫般若?妄談般若!真的學《金剛經》發生這樣誤會的人,很多很多!撥無因果、無所不為,這將來必墮阿鼻地獄。佛不害人,他自己害自己,他自己錯解了佛的意思。所以江居士說般若一定要講,但是要講一定要細講,決定不能讓人有誤會。為什麼?這部經是三寶命脈,是我們得度的根源。我們能不能往生,實在講與這個經大有關係。你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界一切業緣,要不能徹底放下,你怎麼能往生?放下就是金剛般若,《金剛般若》受持不是指別的,就是叫你一切放下,法相、非法相都不可住,兩邊不住;教你生心,一心念佛,這是決定得生。《金剛經》的原理原則,就像數學的公式一樣,佛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都可以帶進去,都可以讓你得到究竟圓滿的成就。所以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不可思議!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佛在此地教我們「當知」。「果報,指所得功德,即上文荷擔如來及當得菩提。」荷擔就是續佛慧命,把弘法利生的擔子,我們真的擔當起來。什麼人能夠挑起這個擔子?受持《金剛般若》的人,有這個能力。無論你學哪一宗,無論你學哪一個法門,只要你真的看破放下,看破放下就是《金剛般若》,你就能夠擔起真正弘法利生的擔子。無論是宗門教下、顯教密教,都得要看破,都得要放下,絲毫的分別執著都不能有,這就是繼承佛的家業,繼承佛的事業。第二「當得菩提」,當是將來,不是現在,你將來一定成佛,得菩提就是成佛,就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換句話說,這個果報,現在能夠繼承佛的家業,續佛慧命,將來一定成佛。「經義,專明離一切諸相,方能證性。」這是本經的教義。本經教義是什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非常簡單、非常容易,「要離一切相」,法相要離,非法相也要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要離,絕不可以執著。相有沒有?有。心裏面不能有,心裏面有這些相就壞了。叫你離相,不是離外面這些事相、形相,不是!是叫你離心上執著的相。心要清凈,用心要像一面鏡子一樣,佛的心、菩薩的心像鏡子,不落痕迹,都不著。不但那個相離開的時候,鏡子裡面沒有,鏡子不著相;正在面對面照的時候,鏡子裡面何嘗著了相?我們每天早晚都照鏡子,照鏡子有沒有想到,我今天一天處事待人接物,我的心要跟鏡子一樣,我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決定沒有絲毫染著。這個心就是佛心、真心,就是本性。眾生用心,實在講是照相機的底片,照一下裡面就落一個,再照一下又落一個,裡面是骯髒、一塌糊塗。你要不相信,你晚上睡覺會胡作夢,會亂作夢。為什麼那個夢那麼亂、那麼多?就是亂七八糟的影相,在那個時候你控制不住,它現形了。清凈心的時候不作夢,就沒有夢境。我們中國古人也講,「至人無夢」,至人也是儒家講的聖人。世間的聖賢人,他心清凈,他沒有染著,所以他睡覺不作夢。從作夢也能夠考驗自己的功夫。沒有學佛,做的夢都是奇奇怪怪的,常常做惡夢,從夢中嚇醒過來。學佛念了幾年佛之後,惡夢少了,可是夢裡面還是亂七八糟,雖然有一點小功夫,功夫不夠。再念幾年佛,心更清凈了,惡夢沒有了;雖然有夢,夢的境界很清楚,很安和,這都是好境界,夢中境界不亂,像日常生活當中有條理、有順序,不是亂作夢的。這些地方都能夠勘驗自己修持的功夫。如果常常夢到誦經、拜佛,這好事情。這是什麼?你的功夫比較得力,連夢中對於自己修持都沒有忘記。清醒念佛,作夢還能念佛,這是好境界。你們將來發心講經,醒的時候給大家講經,作夢的時候也在講經,講經的習氣,我們平常講「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它確實有這個關係。但是夢中惡的境界不要恐懼,好的境界不要歡喜,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些人做了夢,夢中境界總是念念不忘,還來問我,我說:「夢!你還要問,問什麼!你還執著這個幹什麼?夢都放不下,現前的事情怎麼能放下?」這真的叫顛倒。夢中夢到佛來了,也若無其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無其事就好,《金剛經》上教給我們的。不要說是夢中見到佛,就是你在打坐定中見到佛,或者你走路看到佛來了,也若無其事,也不要大驚小怪;「我見到佛了,佛給我摩頂,我了不起!」有什麼了不起?依舊搞六道輪迴。為什麼搞六道輪迴?你著相。這個要緊!所以要放下,一切都不執著,好的境界不執著,惡的境界也不執著,這就對了。離一切相,一切諸相統統要離,「方能證性」。性是什麼?性就是真心,就是清凈心。「分分離,便分分證。」證得圓滿就成佛。離,慢慢的離,先練離見思煩惱,從粗重的先練,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先從這兒離。大乘經常常讀誦,我們的看法、想法逐漸正確了,跟佛的看法、佛的想法接近,我們邪、錯誤的知見就遠離了。以前我們確確實實把身當作我,把一切萬物看作是真實的,這就是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現在明白了,知道身相是五蘊和合的假相,知道一切萬法緣起性空,確實是剎那九百生滅的業因果報相續相,真的「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看破了。這個看法、想法跟佛一樣;這一切都放下了,我們跟佛的作法就一樣了。看法想法跟佛一樣,但是作法跟佛不一樣還是不行,不管事,不能解決問題。我們的作法也跟佛一樣,佛是一切都放下,他生在帝王之家,一般人迷在名位上,爭名奪利,搶著去作皇帝。人家皇帝到手了,不要了,放下,妻子兒女放下,財富放下,產業放下,他做給我們看,他樣樣放下,最後只剩下三衣一缽,天天到外面去托缽,什麼都放下。他不是說叫我們放下,他不放下,我們不能相信他的話。你說放下好,你為什麼不放下?他果然放下,他真得自在。分分離,就是分分放下。一定要真的放下,放下一分就證一分,你就體會到一分,你就領悟到一分。「皆應離名字」,知道名是假名,不要執著名字相,不要執著言說相。「心緣」就是妄想,更不能夠執著。「名字、言說、心緣諸相,微密契入。虛相遣盡,凈德自顯。」這是功夫,完全在日常生活裡面去做,對於社會所有一切境界恆順眾生,在這裡面修隨喜功德。隨順一切眾生,事上隨順,相上隨順,心裏面不隨順;心裏面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是這個隨順法。心裏面清凈,一切放下,那個隨順跟諸位說,是真實智慧的隨順。如果心裏面還有執著,還放不下的,那個隨順是情執的隨順,這裡面決定生煩惱。如果是充滿智慧的隨順,那決定生菩提,它不生煩惱。「微密契入」,這四個字好!只要這樣作法,這才叫依教奉行,這是真正受持《金剛般若》。「虛相遣盡」,虛就是假相、虛妄的,所有一切相都是虛妄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相統統把它離開,沒有了,舍盡了,自性裡面「凈德自顯」。凈德就是經上講的信心清凈,清凈心現前了。清凈心裏面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彌陀經》上講的,阿彌陀就是自性凈德,一切皆是無量。「凈德自顯」就是自己真如本性完全透出來,障礙沒有了。「2、世尊之意若曰,前所謂法即非法者何耶?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故也。前所謂佛即非佛者何耶?當知『果報亦不可思議』故也。」「世尊之意若曰」,世尊的意思,大概是這個樣子,「若曰」就是大概這個樣子。「前所謂法即非法者何耶?」這是一句問話,為什麼說法即非法?法是如來所說一切法,為什麼說佛所說的一切法即是非法?佛說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佛法也不能執著。為什麼?佛法是緣生的,佛哪有法可說,佛實在是無法可說。如果真如本性里還有法,那就壞了,你清凈心當中又被污染。所以六祖說,「本來無一物」,沒有法的。佛不但無有定法可說,佛實在無有法可說。佛既然無有法可說,你還把佛說的這些廢話,印成《大藏經》廢紙一堆,把這個當寶貝,你就錯了,你全錯了。《金剛經》上這句話真正的意思在此地。「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故也」,經的真實義,真實義是什麼?不能夠想。思是想,不可以想的。議是講解討論,不可以說的。你能夠想的不是經義,你能夠說的也不是。經你要去研究,那不叫冤枉!經怎麼可以研究?我過去在講席當中常常跟大家說,經沒意思,如果有意思的話就是死的。死東西它才有意思,經沒有意思。所以一百個人講,有一百種的意思出來;一個人講,《金剛經》我也講了不少遍,每遍講的意思都不一樣,它怎麼有意思?沒有意思,它起作用就無量義;要有個意思,那就是死的,就坐實,就死了。所以經是活活潑潑,經只可以讀,不能研究討論,不能思惟想像。思惟想像是妄想、打妄想;研究討論是胡說八道。那就是前面講的「妄談般若」。不可以思,不可以議,佛居然有思有議,跟我們說了這麼一大堆,這是什麼?這是如來無住生心。可是在他是生心無住;我們很糟糕,我們生心馬上就住,這就壞了,不解如來真實義。如果我們能解如來真實義,我們聽了之後也無住,那就是所謂「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我們聽經,「聽而無聽,無聽而聽」,這就是微密契入。諸位要是這四個字不懂的話,你反覆想想我這個講法,這就叫微密契入,「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聽而無聽,無聽而聽」。這兩句話的反覆,實在講,根在哪裡?根就是無住生心。無就是無住,應無所住,說聽就是生心。諸位要記住,「生心無住,無住生心」,這樣就微密契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說話給別人聽,是不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別人說話我們聽,是不是聽而無聽、無聽而聽?你要是在講堂上聽經是這樣的,離開講堂真的有說有聽,不就又完了?又回到老習氣那裡去了!一切時、一切處,與一切眾生接觸,都是這個樣子,這才叫真正受持《金剛般若》,才是真正的微密觀照。穿衣吃飯也是如此,吃飯吃而無吃、無吃而吃,我們做不到,我們是真的有吃。金山活佛妙善一吃,別人盛飯送給他吃,供養他很高興,他也很歡喜,好!你供養他,「來!我來,我吃你一碗。」那個人又添一碗,「行!我吃你一碗。」一個不空過,一下吃了十八碗。這不就撐壞了?旁邊樂觀法師看他這個樣子,「活佛你行嗎?」活佛悄悄跟他講,告訴他:「你是一個研究經的,你懂不懂一多不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你要是懂這個道理,再多都是一,不要說十八碗,一百八十碗他也沒覺得脹。人家是入這個境界,沒有多少!我們是著在多少上,人家多跟少是一,這個很厲害!有一天他也試驗,盛飯送給樂觀法師吃,吃一會兒,又給他添,連續添,他也吃了十碗;「你覺得怎樣?」他也沒有覺得什麼!可見得多跟少都是一個念頭,這個念頭是個妄念,妄念在作祟,妄念沒有了,一多不二、萬法一如,這才入了微密契入,這是不思議解脫境界。因為我們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太厲害了,不肯放下,沒有看破不肯放下。《金剛經》之妙,這樣少的經文,這麼樣簡單圓滿的開示,一點不羅嗦,沒有委曲婉轉,直捷了當告訴我們,真正懂得它的意思,體會它的意思,依教奉行,實實在在是不可思議,這是「經義不可思議」。「前所謂佛即非佛」,佛即非佛是講果報。「當知果報亦不可思議」。成佛了,凡夫著了成佛的相。佛有沒有著成佛?沒有。佛沒有著成佛的相,菩薩也沒有著成菩薩的相。如果著了成佛的相,著了成菩薩的相,他還能分身嗎?他還能應化嗎?不能。他這個相沒有了;相沒有了,才能夠「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心裡想什麼相,他就變成什麼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我們眾生想出來的。凡夫認為這個相是大人之相、富貴相,佛就現這個相。佛沒有相,所以他能夠現相。我們為什麼這個面孔不能改變,執著!我這個相就是這樣子,不是這個就不是我,這個相就不能改、不能變,道理就在此地。執著!著相!佛在此地教我們離相,我們在這個經上看到,從小乘須陀洹起就離相,可見得離相就是證果。證果是什麼意思?證果就是離相,不是別的,證果就是離相,離相就是證果。所以說「佛即非佛」。「當知果報亦不可思議」,這個解釋很精簡,實在講很清楚、很明白,我們要真正的去體會,要把它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那就是奉持《金剛般若》。從來不念《金剛經》一個字,也是圓圓滿滿奉持《金剛般若》。如果你做不到,你每天把《金剛經》念上二十遍,與受持毫不相干,這個要知道。「3、總之,是經義趣,是專遣情執,以證空寂之性。果報,即是證得不可緣念之性。直須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方許少分相應。心行處滅,不可思也。言語道斷,不可議也。此之謂『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總之,是經義趣,是專遣情執」,遣是離開,是教人離開。這個經的義理歸趣,沒有別的,是專門叫人把情執放下,也就是叫你離一切相,一切都不能執著。「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那個法是佛所說的一切法,佛所說的一切法,都不可以執著。為什麼佛所說的一切法,也不能執著?因為佛所說的一切法,也是因緣生法,也是當體即空,這個要知道。佛在這部經上所講的,前面曾經詳細的說過,在筏喻的那段經文上講過。佛說法如筏喻者,這是佛在小乘經上常講的比喻,叫小乘人不能有法執。《金剛經》上也用這個比喻,但是意思深。小乘經上的比喻是過了河就不要船了,這個筏就不要了。《金剛經》上,我正在坐這個船,我也不執著它,這個意思比小乘經上深得多。我們今天要不要用佛法?要用。我用它,我也不執著它。這就高了,這比小乘就高了。小乘是:我現在用它,我要執著它,到我將來過了河,成就了、證果了,我再不要它。諸位想想,他能不能證果?他不能證果。為什麼不能證果,他不肯下船。過河,我過了河的時候,我就不要船了,他是死牢牢執著這個船,他不下船,他能過得了河嗎?他過不了。什麼時候他把這個舍掉,他就證果。所以小乘人笨,時間長;大乘人聰明,正在船上正在舍,很快的就渡過了。小乘人一定要見到彼岸才肯舍,大乘人沒見就舍,一舍彼岸就到了。舍掉就是彼岸。彼岸是什麼?彼岸是舍。這個岸執著,那個岸是舍。我一舍不就到彼岸了!就這麼簡單,就這麼容易!你不肯舍,那你就是在生死這一岸,舍了就是如來大涅槃的彼岸,一念之間!般若是諸佛的心髓,是成佛的心要,一點都不錯。「專遣情執,以證空寂之性。」離開情執,真如本性就現前。去找,到哪裡去找真如本性?沒這回事情,放下即是。「果報,即是證得不可緣念之性。」這個果報是講佛的果報,無上菩提的果報。無上菩提的果報是什麼?就是不可緣念。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就是的,離開了,那個東西就是真如本性。如果你有言說、有名字,還有妄想,這叫障礙,叫業障,障住你的本性,障住你的真心,你的真心本性不能現前,被它障了。由此可知,佛在哪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哪裡?無上菩提在哪裡?就在面前,真的叫「不隔毫端」,《華嚴經》上講的。念頭一轉馬上就是;轉不過來,千里萬里,一轉過來馬上就是。「直須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方許少分相應。」直須,這個詞句用得肯定,直接必須要做到言語道斷。言語道斷,不是沒有言語;心行處滅,不是沒有心行。如果說沒有言語、沒有心行,住到空去了,住到非法相去了,這是般若最難懂的地方。你說離言說,釋迦牟尼佛講了四十九年;你說離名字相,佛經典裡面名相特別多,哪個宗教也比不上佛教名相多。又叫我們離,又偏偏要說。所以你一定要懂《金剛經》上那個原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佛跟我們講名字、言說、心緣,是生心,裡面那一層是無住。生心不礙無住,無住不礙生心。再給你說得清楚一點,無住就是生心,生心就是無住,這才微密契入。你把生心跟無住看作兩樁事情,你怎麼能入?你入不了門。生心跟無住是一樁事情。言語道斷是離名字、離言說;心行處滅是離心緣。跟前面講的意思完全相同,就是對空有兩邊都不執著,法相、非法相統統離開。怎麼個離法,前講得很多,後面還要講,這個地方不再羅嗦了。這樣才能「少分相應」,少分相應就是少分微密契入,你真的得受用。「心行處滅,不可思也。」不能夠思惟想像。所以真正修道人,不要說是宗門,修凈土、學教不例外。諸位要知道,學教不例外,學教也是學清凈心,不能執著。但是學教的人,法相不能不懂,所以你要多看、你要多聽,多看多聽最重要的,你要能契入。如何能夠在多看多聽里契入?看而無看、聽而無聽,就契入了。你看,執著名字相,你不能契入;你聽,執著言說相,你不會契入。你要一心看、一心聽,不要強記。法相名詞很多,不要去強記,要多看,自然就熟了。強記,裡面心緣相,就落在那個裡面。只要多看多聽,不要去記,不要強記,你的心清凈。在讀經、看經、聽經裡面修清凈心,清凈心修到了,這些言說也聽到了,你不是一舉三得嗎?你要不會用功,你一樣都得不到,就是法相名詞,也會把意思搞錯,錯解如來真實義,搞錯了。你要是會的話,三者都得到。我們常講專心聽,經文上常講諦聽、諦聽,就是這個意思。他會諦聽,三樁事情一時都得到,這個契入。「言語道斷,不可議也。此之謂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這裡面真是趣味無窮。「4、若不知向這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中觀照契入。便與經義乖違,哪得果報可證。」這話是真的,一點都不錯。所以為什麼古時候修行證果的人很多,現在人沒有了。你要說用功,現在人比古人用功,不輸給古人,勤勞也不輸給古人。而說到一切科技帶給我們的方便,更是古人望塵莫及,為什麼我們今天成就不如古人?我們是錯用了心,錯用了功,這是沒有辦法。大家還要曉得一個事實,科技日新月異,天天講新東西。我們佛門修證這個老方法可不能換新,一換新就糟了,一定要守舊。舊的行嗎?我們那個東西不舊,叫萬古常新,沒得換的,它永遠都新。不必要換第二個樣子,萬古常新,這個不可思議,經上講真是不可思議。佛門這個方法,完全就在修一個清凈心。方法就是教你一切放下、一切都不執著,這才行。我們學經教,就要這樣用心,要聽、要覆講。前天廣瑜法師到此地來聽你們講演,出門之後他就告訴我:「你們這個方法是諦閑老法師的方法,老方法!」老方法訓練講經是講小座。古時候訓練講經人才,就是從聽眾當中選出來的。選什麼樣的人?就是剛才講的條件,你聽而無聽、看而無看;無聽而聽、無看而看,就選這個人,這個人行。訓練的方法?老和尚這座經講完了,明天早晨你來覆講,你要不要去寫筆記?不要。要不要去思惟經義?不要。確確實實不落在第六意識裡面,決不用意識心,明天上台你能講多少就講多少,用這個方法。老和尚在此地講一個小時,你能講一個小時,那一百分,滿分;你能講半個小時,及格了。就可以培養成弘法的法師,不需要準備。現在人學講經充分的準備,準備是什麼?落在意識裡面去了,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拿這個東西來講。一切離開那是稱性,少分的稱性,我們一開始少分,有少分就會多分,有多分就會滿分,所以那個修行證果快。現在人不用這個方法,以為這個方法老方法,要淘汰掉,要用現在科學方法,科學方法可把人害慘了。「5、『不可思議』有三意:(一)言語斷,心行滅。經義所明者,明此。果報所得者,得此。此本義也。(二)回映是經有不可思議功德句,並加釋明。藉以收束極顯經功一節文也。(三)顯是經功德及持經者功德。無上無等,非凡情所能窺,非言語所能道也。」「不可思議有三意」,把它總歸納起來。「(一)言語斷,心行滅。經義所明者,明此。」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說明這個意思。「果報所得者,得此。」得的是什麼?也得的是這個。「此本義也」,這是不可思議的本義。本經所說的、所發明的。「(二)回映是經有不可思議功德句」,這是前面佛講的,這部經有不可思議功德。「並加釋明」,再加以解釋。「藉以收束極顯經功一節文也。」《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確確實實不可思議,這部經的功德無量無邊,一切諸佛稱說不盡。「(三)顯是經功德及持經者功德。無上無等,非凡情所能窺,非言語所能道也。」這句話我們今天在此地聽了,可以說沒有懷疑,可以接受。如果對這部經稍稍有一點受持少分的話,聽到這句話會點頭,會同意這個說法是真實的說法,決不是誇張的,決不是虛妄的。這部經實實在在是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如來,修行證果成佛的原理原則。無論是哪個法門,大乘小乘一切宗派,包括密宗,決定不能離開這個原則,離開這個原則,他決定是凡夫,決定不能成就。我們可以肯定,他決定是凡夫,為什麼?小乘初果須陀洹都不行,初果須陀洹就已經放下少分。大小乘菩薩果位那麼多,只是放不下多少而已。像我舉這個比喻,你們從一層樓上來一樣,你們走樓梯,你舍第一層,你就到第二層;舍第二層,你就到第三層,菩薩階位五十二層就是這個意思。你舍初信,就到二信;舍二信,你就到三信;舍十信,你就到十住;舍十住,你就到十行;你要不肯舍,你就當凡夫。不肯舍,「我在初住不肯舍,我就是初住菩薩」,沒那回事情,你不肯舍,馬上掉下來當凡夫。不要以為我上了二樓,我不舍我還二樓,不錯!這個地方是實在的。佛法這裡階階都是空的,一不舍一下就滑下去了,沒有哪一層可以攔住你,馬上就到六道裡面去了。俗話常講:「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退就退回去了,就退到凡夫地,沒有底限的,這是諸位必須要知道。這部經的功德、作用,實實在在是「無上無等」,絕對不是凡情所能夠窺測,所能夠看到,所能夠理解,不是言語能夠說得出的。為什麼?它要你放下,只有放下,自己才能真正領會到、真正嘗到,「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水喝下去,人家問:這水熱不熱?「很熱!」到底什麼熱度,他沒有嘗,他絕對不知道。你們這個地方,有很多人會吃辣椒,「辣椒辣不辣?」「不辣!」辣的程度各人不一樣,有人會吃的,很辣他吃不辣;那不會吃的,聞到就不得了,就很辣。各人程度不一樣,必須自己親嘗才曉得;不是親嘗,人家說。世間的小事都不可思議,何況經義,樣樣都不可思議!不但指經,經上告訴我們,世間事樣樣都不可思議。如果完全用不可思議,一切法的自性就見到了;落在思議裡面,一切法的自性就見不到。所以這個法展開來是一切法,不是這一部經。第三卷就講到此地。請掀開經本一百六十一面,從第一行看起。《金剛經》的經文,很明顯的分出前後兩個部分,前半部昨天講完,今天我們要講解後半部。古德將此經正宗分的經文,分為「信、解、行、證」四大段,而這四大段在經文裡面也非常明顯,前半部是講信、解,後半部是講行、證。在沒有講解之前,我們先把前後這兩部分不同的地方,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使我們對於全經的要義能夠掌握住,才知道這個經確確實實不可思議。◎說明本經前後兩大段之不同處前半部經是約境明無住,以彰般若正智;後半部經是約心明無住,以顯般若理體。從這個簡單的介紹裡面,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本經前後不同之處。佛在本經將修學的要領為我們指示出來,「無住生心」,這一句話所含的範圍無盡的深廣,我們從什麼地方下手?先要從外面粗顯的執著處,從這裡下手,然後才能夠顯示我們修學的功夫。這就是講的境界,境界裡面有人事環境、有物質環境,這一切都不能住,也都不能執著。不執著就是般若智慧。「彰」是彰明,跟底下「顯」的意思相同。這裡面分了五小段。「1、前半部經:約境明無住,以彰般若正智。(1)是為將發大心修行者說。教以如何發心、度眾、伏惑、斷惑。(2)遣粗執。遣其於境緣上,生分別心,遂致住著之病。教之離相。(3)令其離相,是遣所執。(4)說離一切相,方為發菩提心。利益眾生之菩薩,空其住著我法之病。二邊不著。(5)明一切皆非,以顯般若正智之獨真。」「(1)、前半部是為將發大心修行者說。教以如何發心、度眾、伏惑、斷惑。」將發是還未發。他想發,想發就非常可貴,只要有這麼一個意思,諸佛如來就護念、加持。可見得佛菩薩真正慈悲到極處。也證明所謂佛門當中不舍一人的說法,「佛氏門中,不舍一人」。「將發大心」,佛菩薩一定把這個法門教導他。由此可知,我們這一次在這個地方舉行法會,凡是參與法會的同修,一定是將發大心者;你要不是將發大心,你怎麼會遇到這個法門?佛在上面教給我們如何發心、如何度眾,那個「如何」是貫下來的;如何伏惑?煩惱、迷惑怎樣把它伏住,怎樣把它斷掉。功夫一層比一層深,上半部我們已經聽過了,確確實實是講的這些,這個意義諸位要把它牢牢的記住。如果有人問你《金剛經》講的是什麼?你把這幾條說明就很正確,《金剛經》就講的是這些東西。「(2)、遣粗執。遣其於境緣上,生分別心,遂致住著之病。教之離相。」「遣粗執」,執著真的是無量無邊,無始劫以來,這個習氣太深、太重,我們要除掉習氣,一定是先從粗重這一方面下手。「遣其於境緣上,生分別心,遂致住著之病。教之離相。」這是佛幫助我們,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物質、人事環境都是粗相,我們在這個地方不執著。譬如:在物質上來說,種種物質的享受,我們能夠把它看淡,能夠把它放下,這就是在境上遣執。緣是感情方面的情執,父子之情、夫婦之情,這個情都很重,這也不能執著,執著就決定脫不了六道輪迴。古德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娑婆世界就是六道輪迴。怎麼來的?情跟愛的執著。「念不一不生凈土」,一就是清凈心。念佛,念佛的功夫在清凈心,在一心不亂。念到一心,再不夾雜妄念,這就決定得生。如果念佛還夾雜妄念在其中,往生就沒有把握,所以念要一。《凈宗課誦本》裡面,儀規裡面,都教給我們一心稱念,那個一心很重要。這是講的緣上。於物質、人事環境當中,我們不想生分別,它自然生分別;不想打妄想,它自然打妄想,分別、妄想、執著是無始劫來的習氣,這叫做業障。於是起種種執著這個病,佛教我們要離開,要把它認清楚,這些東西全是虛幻不實;物質環境、人事環境都不是真的,教我們看破、放下。「(3)、令其離相,是遣所執。」它這個重點不一樣,雖然也講到能執這一方面,但是重點是在你所執著的,重點在這裡,所執著這一面說得多。這是叫你先把所執著的看破、放下。「(4)、說離一切相,方為發菩提心。利益眾生之菩薩,空其住著我法之病。二邊不著。」這才顯示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起作用。「彰」就是起作用,智慧起了作用,離一切相。什麼叫發菩提心?離相就是發菩提心;並不是說離相之外,別有一個菩提心可發,沒有!離相叫不執著,不執著那就是菩提心,不執著就是覺悟,執著就是迷惑;換句話說,佛菩薩覺悟。佛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者」,菩薩翻成中國的意思叫「覺悟的有情眾生」,他們覺。什麼叫覺?不執著就覺。凡夫不覺,他不覺在哪裡?樣樣執著,執著就不覺,不執著就覺,這個要搞清楚。不執著就是菩提心。絕對不是說,另外還有一個菩提心,沒有這回事情,只要一切不執著就行了。真正弘法利生的菩薩,一定是空有兩邊不著,決定沒有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還有四相,這個菩薩縱然說能利益眾生,絕對不是究竟的利益,不是真實的利益,給予眾生一點小利益而已。什麼小利益?令一切眾生跟佛法結緣,這一生能不能得受用?不能,肯定不能。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5)、明一切皆非,以顯般若正智之獨真。」經義裡面發揮說明「一切皆非」,一法都不立,這是「顯般若正智之獨真」。唯有般若智慧是真的,一切萬事萬法都是因緣生法,包括佛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因緣生法,緣生之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說明一切皆非,教我們一切不要執著,執著是錯了。這是前半部所講的,它的經義有淺有深。後半部的經義有深無淺,它從心上講的。心是能執著,萬物是我們所執著的,所執著的要離,能執著的也不可以執著,執著也是麻煩。換句話說,你要執著一個能執著的我,依舊不能見性,還是障礙。「2、後半部經:約心明無住,以顯般若理體。(1)是為已發大心修行者說。發心而曰我能發、能度、能伏、能斷等分別著我,仍須遣除。(2)遣細執。即是於起心動念時,便不應住著。教之離念。(3)令其離念,是遣能執。(4)說無有法發菩提,無有法名菩薩,以及一切法皆是佛法等。空其住著我法二空之病。二邊不著亦不著。(5)明一切皆是,以明般若理體之一如。此是萬法本體,故一切法莫非實相。」「(1)、是為已發大心修行者說。發心而曰我能發、能度、能伏、能斷等分別著我,仍須遣除。」後半部所講的,是為已發大心修行者說。《金剛經》從開講以來,上半部講完了,我們這邊同修告訴我,總共講了七十次,一次是兩個小時,已經講了一百四十個小時。這一百四十個小時聽到之後,應該升級、升等,是已發大心了,我們應該要晉級。已經發了大心,最忌諱的就是怕「發心而曰我能發」,「我發了菩提心,我度眾生,我已經伏了煩惱!」怕這個,這是最忌諱的。為什麼?有這麼一念,諸位自己細心想一想,還是分別執著,還是老毛病沒有能斷盡,放下一些,放不下的還不少!必須更努力,要把這些情執舍掉;所以後半部是遣細執。「(2)、遣細執。即是於起心動念時,便不應住著。教之離念。」前面是講相,相是所執著的;這個地方告訴我們,真正修行用功夫了,前面是「信、解」,這個地方是修行,修行從哪裡修?起心動念之處,要把念放下。所以後半部的確是難懂。起心動念,又要把念放下,念放下不是沒有念了嗎?這個問題麻煩了。須菩提尊者代我們請教釋迦牟尼佛,這就是發起後半部的經文。「(3)、令其離念,是遣能執。」前面是所執著的,後面是講能執著的。能執著比所執著的要來得細。「(4)、說無有法發菩提,無有法名菩薩,以及一切法皆是佛法等。空其住著我法二空之病。二邊不著亦不著。」這是後半部所講的精華,這是精彩的教義。「空其住著我法二空之病」,怕的是什麼?人空、法空,你又執著空了。我、人不執著了,法也不執著了,又執著空,這又麻煩了;空也不能夠執著,兩邊不著也不能執著,所以這真的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譬如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所講的,「本來無一物」,如果心裏面還有一個「本來無一物」,他有一物;「本來無一物」也不可以有。六祖心裏面是不是有一個「本來無一物」?沒有,決定沒有。這個意思很深。上一次跟諸位講的,「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講經說法說了四十九年,沒說一個字。正在說的時候就是無說,不是說完了以後說「無說」,你要那麼會,你就不懂佛的意思了。所以說「願解如來真實義」,真正不容易!你要懂得佛正在說的時候就是無說;說跟無說同時,沒有先後,實在講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聽而無聽,無聽而聽,聽跟無聽也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這叫妙法。說了個妙法,你又執著有個妙法,那又壞了。有沒有妙法?沒有妙法。沒有才叫妙,有就不妙了。後半部的經義要這樣去體會,《金剛經》的味道才其味無窮。你要不從這上體會,完全著了文字相就壞了。所以說兩邊不住也不執著,心裏面真的若無其事,乾乾淨淨、明明了了,一切萬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智慧開了。「(5)、明一切皆是,以明般若理體之一如。此是萬法本體,故一切法莫非實相。」「明一切皆是」,前面講一切皆非,後半部說一切皆是。不懂佛的意思,看《金剛經》前後矛盾,怎麼後面就翻過來說?所以這部經,古人常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世間第一等聰明智慧的人,他也無法理解。為什麼無法理解?他從文字裡面來看的。實際上佛所說的一切法是「意在言外」,所以不能執著言語,不能執著文字,它意在言外;必須從言語、文字去體會它言外之意,那才是真正妙。「明一切皆是,以明般若理體之一如。」後半部講萬法一如,無有一法不如。什麼叫「如」?如是一樣的,決定沒有兩樣,是一不是二。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不二;理事不二,理就是事,事就是理;乃至於生佛不二,眾生就是佛,佛就是眾生,後半部跟我們講這些。這個理很深、很難懂,古人用金跟器來做比喻,把金比作體,器比作相,性相一如就是金跟器是一不是二,「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讓我們從這個比喻裡面體會經義。「此是萬法本體,故一切法莫非實相。」不會的,佛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會了的,佛講「凡所有相,皆是實相」。我們聽了這兩句話,不大對勁!這兩句話自相矛盾。其實佛說這兩句話,虛妄跟實相是一不是二。我們聽經聽了一百多個鐘點,對於這個意思應該要略略能體會到一點。宇宙人生真相是什麼?虛妄。所以佛前後講不矛盾,是講的一樁事情,用兩種名詞來講,兩個名詞細細看是一個,粗看好像不相干,細看真的它是一個,才知道世尊說法言詞的巧妙,所謂是善巧方便。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給我們說出來了;本來是不能說的,他有方法把它說出來。讓我們從世尊言詞、經典文字裡面,體會到他所說的真實義。這是前後兩個半部不相同的地方。「3、最後結之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全經義趣,盡在里許。」整部《金剛般若》就在這兩句話裡面。「不取於相」,不取就是不執著。這個相有沒有?相有。這一個字裡面包括法相、非法相。法相裡面包括六凡的法相、四聖的法相,乃至於一真法界的法相。非法相裡面包括四空天的非法相,包括聲聞、緣覺偏真涅槃的非法相,含攝盡了,統統包盡了。都不能取,為什麼?全是眾生迷執所現的幻相而已。諸佛與大菩薩在這些境界裡面,他用什麼樣的心態?不動,如如不動。「如如不動」就像《楞嚴經》上「首楞嚴大定」。大乘經上常常讚歎,「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就是《金剛經》上這兩句話。我們要問,金剛般若在哪裡?就這兩句話。你一切法相都不著,那就是般若智慧。一切法相你都不動心,你的心就是大圓鏡智,遍照法界,這就是圓滿菩提,也就是這兩句話。這兩句話,不但《金剛經》的義趣都在這兩句,諸位仔細去想想,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這兩句也就包括盡了,乃至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一切眾生所說的法,也不出這兩句,這才知道這個經義真正無有窮盡。「4、又前明一切皆非,令觀不變之體。後明一切皆是,令觀隨緣之用。前雖隨緣而不變。後雖不變而隨緣。」「前明一切皆非」,前面世尊是那個方式所說的,他用意在哪裡?「令觀不變之體」,是從這一方面來說的。一切皆非,一切是講相。一切相,相不是性,教你離一切相,見性。離是心裏面不執著,不是離開外面的境界相,不是這個意思;是離開心裏面執著的那個妄相,這樣你就見性了。「後明一切皆是」,這跟前面講法完全相反。剛才講了,世尊說法的善巧方便,「一切皆是」跟「一切皆非」,也是一樁事情。「一切皆是」是什麼?相就是性。如果這個意思我們一下會不過來,我們還用金跟器來做比喻。器是器皿,譬如鐲子、耳環、項煉,告訴你這不是金,這話正不正確?正確。你要是說項煉就是金,項煉有銀做的,有其他東西做的,你怎麼可以說項煉就是金?所以相不是性,不能把相當作性,那你就搞顛倒了;這對初學的人講的。入了這個境界,告訴你:金就是項煉,項煉是金做的,你到哪裡去找金?手鐲也是金的、耳環也是金的,樣樣都是金的,相原來就是性。這種說法是教你「觀隨緣之用」。你從「用」上去看,樣樣都是;從「性」上去看,一切皆非,性不是相,相不是性。相是性變現出來的,所以性相不二,性相一如。「前雖隨緣而不變」,前半部講的,主要是教你體會不變之性體。後半部,「雖不變而隨緣」,體明了之後,有體有用,不可能說有體而沒有用。有體而不起作用的,那就變成聲聞、緣覺,他不起作用,那個不足以為貴,那錯誤了。佛與大菩薩,體用不二,這才自己能享受,自己享受什麼?大自在。又能夠利益一切眾生,在九法界裡面隨心應量,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他起作用。前後,你看世尊說法的巧妙,你去觀察這個,在《金剛經》上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而這些東西都可以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高等的智慧,這個人高明。「5、綜上諸說,以觀全經。全經旨趣,了了於心目中矣。」「綜上諸說」,綜是綜合,總起來講。「以觀全經。全經旨趣,了了於心目中矣。」這一段是一定要把它牢牢記住。前半部沒有問題,很清楚了。後半部還沒講,這把綱領先標示出來,後半部讀完之後,再看這一段,那你體會就深了,體會自然不一樣。一一一、約心明無住以顯般若理體 深觀無住以進修 發心無法 重請在這一大段裡面,又分為兩個段落,兩個段落就是修和證。「深觀無住以進修」,修就是行、修行,這是入了第三個階段。前面上半部講過信、解,到這個地方修行;最後一個段落是證果。這四分清清楚楚。【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這一段經文,乍看好像是從頭來起,好像是另外開頭。其實不是的,經文緊接著前面而來的。因此,《金剛經》的版本,自古流傳最多。我們曉得,古時候的本子都是手抄本,字抄錯、抄漏,或者意思錯會,總是難免。於是流通的《金剛經》本子,仔細觀察一下,裡面出入很大,要不細看,沒有什麼兩樣;仔細觀察,一個字不同,意思完全不一樣。《金剛經》必須仔細的去校勘,江味農居士為我們做了這個工作。我們採取的本子是他校定的本子,他有校勘記,我們印在經本的後面,提供大家做參考。「1、此節經文,看似另起,實則緊接前文而來。長老問意是說,我法二執,已與發菩提心時,同時俱生。降則非發心,住則執我法。此正指示行人應向起心動念時用功。長老大慈,代眾生再請開示根本方便。」「此節經文,看似另起」,乍看好像是另外又是一個起頭。「實則緊接前文而來」,我們要細心,它這裡面一、兩個字顛倒了,意思不相同。「長老問意是說,我法二執,已與發菩提心時,同時俱生。降則非發心,住則執我法。此正指示行人應向起心動念時用功。長老大慈,代眾生再請開示根本方便。」我們在前面曾經提過,佛教給我們要發菩提心,又要無住。這無住就不能發心,這一發心就有住。又要無住又要發心,那怎麼個下手法?這的確是問題。其實利根的人在前面這個問題就解決了,中下根性不行,他有細惑在其中,粗惑他能夠破除,細惑他沒辦法;換句話說,聽了以後無從下手。須菩提尊者知道中下根性的人有這個疑惑,有疑惑自己也問不出來,他老人家代我們發問,這是大慈大悲。「2、前曰應云何住,是問菩提心應云何安住。今曰『云何應住』,是問菩提心云何獨應住著。若不住於此法,何謂發此心。住既不可,降又不得,將奈之何。」「前曰應云何住」,這個地方,那個話還是這四個字,顛倒了;「云何應住」,這個大大的不相同!一般流通的《金剛經》本子,這個地方也是「應云何住」,那就變成真的是兩個開端、兩個起頭,這可能就是以前抄寫的人不小心。他《金剛經》前面念得很熟,這個地方看錯了眼,「應云何住」,他就隨便這樣寫下來了。「前曰應云何住,是問菩提心應云何安住。」發了菩提心,這個心應該怎樣安住,問的意思是這樣的,這麼個意思。「今曰云何應住」,這個意思不一樣。「是問菩提心云何獨應住著。若不住於此法,何謂發此心。」你發菩提心,當然你就住著發菩提心,你要不執著發菩提心的話,那菩提心就沒有了,根本就沒有,你發什麼菩提心?你發菩提心,你總要執著這個菩提心,這是般若難。念佛人,我們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我們就執著。《彌陀經》上教給我們「執持名號」,就是要執著名號,要執著往生西方這個念頭。佛教一切都不能執著,那現在你教我們發菩提心,我們不就執著發菩提心?問的意思在此地。「住既不可」,前面佛的教誨不能執著。「降又不得,將奈之何。」這個麻煩就大了,這真的是大問題。他問的意思,我們要搞清楚,跟前面意思不相同。「3、前雲應離一切相發菩提心。一切相賅攝甚廣。發菩提心之相,當亦在內。何既雲應離一切相,又雲發菩提心耶。」「前雲應離一切相發菩提心」,這是前面世尊所講的。「一切相賅攝甚廣」,一切相裡面當然也包括發菩提心的相。「發菩提心之相,當亦在內。何既雲應離一切相,又雲發菩提心耶。」實在講,這個事情對我們初學的人來說,真的是很大的困惑。有學佛學了一輩子,這個問題都搞不清楚。天天嘴皮上掛著發菩提心、發菩提心,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菩提心都沒搞清楚,你發什麼菩提心?有人講解菩提心,講了幾個鐘點滔滔不絕,講完了之後,還是莫名其妙,不曉得什麼叫菩提心。我們在這裡總算得一點消息,原來「離一切相」就是菩提心,執著就不是菩提心,一切不執著就是菩提心。你能從這上體會到,後半部就很容易解決了。「4、長老此問,又是曲為現前當來,一切粘滯不化者,請求開示耳。」這一段請法的用意、目的在此。確實有聞法的人,他一面聽一面就執著,這也是一般眾生的通病。為什麼會有這個毛病?所謂「食而不化」;也就是說,佛講的意思沒有真正體會到,都是在言語上、在名相上,或者在心緣上,出了麻煩,起了疑惑,疑就是障。不但障礙你證果、障礙你解悟,起了這個疑惑,解都不可能,往往把佛的意思錯解了,起了誤會,所以須菩提這一問非常重要。一一二、示教【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這一段裡面,關鍵在發心、在生心、在滅度而實無滅度,這些都是非常關鍵的詞句。「1、此正開示教導起心動念時,離相之方便」。「2、『如是』,指下三句。現其本有曰『生』,顯其本無曰『發』。眾生本來同體,滅度一切眾生,乃應盡之天職。若以為我當發此心,便有矜張之意,便著相矣。故不曰當發,而曰『當生』者,以此。」「如是,指下三句。」如是就是經文的「當生如是心」。如是心是什麼心?就是下面三句:「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就是指這三句。「現其本有曰生,顯其本無曰發。」《金剛經》上「生」跟「發」意思不相同。本來沒有,現在發心了,這叫發。生不一樣,生是你本來有。本來有,被東西障礙不能現前,現在業障消了,它現前了,叫生起。生是本來有的,發是本來無的。「眾生本來同體」,盡虛空、遍法界,情與無情同一體。世尊在《華嚴》裡面給我們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我們初學的人,看到這樣的句子不能理解。有情,我們今天講動物,無情是植物跟礦物。我成佛,說一切有情眾生也成佛,這都很難體會;怎麼連山河大地、動物、植物也成佛,這怎麼講得通?這裡面的意思就深,一定要能真正明了,原來山河大地、一切萬物跟我是同體。就好像我們作夢一樣,夢裡面有很多人、很多物,也有山河大地、也有虛空,確實是同體的。一覺悟,全體覺悟了。不能說是我在夢裡面覺悟了,夢裡還有那些人,他還沒覺悟,哪有這個道理?沒這個道理的。確確實實同圓種智。知道這一個道理,知道這一個事實真相,「滅度一切眾生,乃應盡之天職。」滅度兩個字要緊,「度」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幫助、協助。我們要幫助一切眾生,要協助一切眾生。「滅」是什麼?滅煩惱,幫助一切眾生滅煩惱,幫助一切眾生滅妄想、滅執著、滅六道、十法界的果報,「滅」是這個意思。換句話說,眾生要沒有成佛,你的幫助就沒有圓滿,「滅」這一字是成佛。在四諦法裡面,苦、集、滅、道,這個滅就是滅道的滅。滅也就是圓滿菩提,圓證無上佛果,是這個意思。滅生死、滅無明煩惱,是這個意思。這是一個覺悟的人他應當做的,是他的義務。譬如說,我們這個手癢,另一隻手立刻就幫它搔癢,還能說「我為什麼要幫你?」還能說這些嗎?同一體,沒有條件好說的。所以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那個慈悲叫無緣大慈,「緣」當條件講,沒有條件的,無條件的;同體大悲,一切萬物跟我同一體。我們凡夫迷了,不知道同一體,所以有分別、有執著、有彼此,諸佛菩薩沒有彼此,知道是同一體,「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應盡之天職」,天是自然的,應當要做的,沒有什麼條件的。「若以為我當發此心」,我這右手,我發心幫你忙!這個意思就是貢高我慢,「便有矜張之意」,有這個意思在,就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著相了。「故不曰當發,而曰當生者,以此。」「發」跟「生」意思不一樣,這個意思就深了,所以後半部唯深無淺。「3、說一『應』字,是遣其著於菩提,破法執也。說一『當生』,是遣其著於發心,破我執也。」「說一應字,是遣其著於菩提,破法執」。「應」是應當生,對於菩提也不能執著。世尊在說法時,往往一樁事情說了許多個名相,用意何在?說一個名相就可以,為什麼說那麼多?就是教給我們名是假名,用不著執著,知道意思就對了,不要執在假名、假相上,破我們的執著。這都是他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讓我們從這裡面體會到,要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才體會到這個意思。「說一當生,是遣其著於發心,破我執。」可見得說個「應」、說個「當生」,他的用意破我、法二執。佛門裡面許許多多在日常當中的術語,用意無非都是破執的。譬如說你這個道場,我們現在一般講廟,其實講廟是錯誤的,廟裡面是供養鬼神的,我們佛教道場叫寺,寺、院、庵、堂,這是我們佛教的,沒有講廟的。廟是供神的,供鬼神的那叫廟,現在一般把寺看作廟,這就顛倒,讓人迷惑不清,我們必須要把它分得清清楚楚。你這個寺裡面,我們問住多少眾,不問「你這裡住多少人」。他為什麼不說「住多少人」?住多少人,著了人相,我相、人相四相具足,你著了相。住多少眾,破四相,住了多少個眾緣和合的那個東西,是這麼個意思;四大五蘊眾緣和合,破執著的意思。不說你住多少人,住多少眾。你一開口,「你這裡住多少眾?」人家一聽你是內行的;外行的,「你這裡住多少人?」外行的,那是不懂佛法的。佛法處處都是破執著,法相名詞用意都是破執。「4、發無上正等正覺者,須先覺了度眾生是應盡之責。且此責終未能盡。即盡,亦等於未盡。當生如是心,無能度、無所度、無分別、無所謂菩提、無所謂度、並無所謂發心。庶與清凈覺心相應耳。」「發無上正等正覺者」,這就是我們常講的發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就是徹底覺悟之心。我們皈依三寶,皈依佛,佛就是覺悟,覺而不迷。你真正發心皈依三寶,你就覺悟了。覺從哪裡覺起?沒覺悟,起心動念為自己,這是凡夫沒有覺悟。真正覺悟的人起心動念為眾生,他不為自己,這是覺悟。所以「須先覺了度眾生是應盡之責」,佛在此地教給我們,這是我們決定不能夠輕易看過的。我應滅度一切眾生,這個人覺悟了。我要幫助一切眾生,全心全力去幫助一切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覺悟了。我要真正受持讀誦如來了義的大法,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了幫助一切眾生。所以先要曉得,幫助一切眾生是我們自己本份的事情,應該做的事情,這個人真的覺悟了。而不是「我憑什麼幫助他?」這個話是迷人講的,不是覺悟的人講的。諸位查遍《大藏經》,哪一個菩薩曾經說過這個話,「我為什麼要度他?」從來沒有一尊佛、沒有一尊菩薩說過這樣的話,佛菩薩幫助眾生應該的。幫助眾生就是幫助他自己,不肯幫助眾生就是不肯幫助自己,自他不二。「且此責終未能盡」,《華嚴經》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最後總結的都是這個願無有窮盡。眾生業果、菩薩的願力都沒有窮盡。「即盡,亦等於未盡。」即儘是什麼?成佛。成佛總盡了吧!等覺菩薩還沒盡,成佛總是圓滿、盡了。成了佛之後,一定倒駕慈航。所以說盡了也等於未盡,這是真的。「當生如是心」,佛在此地教給我們、勸導我們,要生這樣的心。這個心是我們的真心,是我們的本心。我們無始劫以來,把自己的真心本性迷失掉了。今天在般若會上,佛幫我們喚醒,讓我們覺悟,一定要發這個心。要不要去度?度,要去度。「無能度」,不能執著一個我能度,眾生是為我所度,你一執著就迷了;只管去做,全心全力的去做,做而無做,這就對了。心地乾乾淨淨,沒有想到有我,也沒有想到有人,可是這個事情,從來沒有終止,非常積極在那裡做。「無分別、無所謂菩提、無所謂度、並無所謂發心。」這是真的發了心。這個時候發心跟生心就是一不是二。「庶與清凈覺心相應耳」,這在做的裡面清凈心現前,清凈心起作用。所以清凈心從哪裡修?有人學佛,說這個世間太複雜,要去到深山找個幽靜地方去修行,那行嗎?那是他不懂佛法,佛法的清凈心,就在紅塵裡面鍛鍊出來的。所謂是「即相離相」,離即同時,離相跟即相不是兩樁事情,一樁事情,就在這個環境裡面清凈心現前。不會的,在這個環境裡面被污染;會的,就在這個環境裡面得清凈心。由此可知,染凈不二。染凈從哪裡區別?覺跟迷。迷了就被污染,覺悟心就清凈,可見得與這個境界沒關係,關鍵就在覺、迷。這是我們一入佛門,佛就把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教給我們。皈依佛,覺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凈而不染。佛教導我們修覺、正、凈,覺正凈都不離開境緣,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並不離開。換句話說,真正修行、真正想成菩薩、成佛,要不要改變我們現前的生活環境?不需要。就在我們現前生活環境里,就在現在工作環境里,就在現在這個社會當中,你會的就成就了,一覺就成就了。如果說迷,佛菩薩那個環境你還是迷。古時候叢林寺院,你到那裡面要迷,那還是不覺。這是說明了修行,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只要心裏面有覺、有正、有凈,無非道場,都是道場。如果你是迷、邪、染,再大的寺院叢林,你到那裡面去住一輩子,也不是道場。大乘經裡面說,直心是道場。直心是什麼?直心是真心。真心就是一心,一心就沒有妄念,沒有妄念那就是道場,所在之處無不是道場。「5、本經天然分為信解修證四部分。而不可局其次第。雖分四而不可局為四,學者應體會此意。」「本經天然分為信解修證四部分」,江味農居士的科判,就依這四分來分的。「而不可局其次第」,局是局限,為什麼?「信」裡面也有解修證,解裡面也有信修證,一個裡面都包含其他的三部分,而只是它主要是講那一部分,因此不能夠局限它的次第,它是活的。「雖分四,而不可局為四,學者應體會此意。」因此,正如世尊在經上多次的教給我們,為人演說乃至四句偈,功德都不可思議。四句偈是任何四句,無論是信分四句,或者解分四句、修分四句、證分四句,不拘!這就是說,它每一分裡面都含攝其他分,它的意思是圓滿的。所以它確實有四分,但是不能夠局限在四分裡面,它是圓融的,跟《華嚴經》的意思一樣。《華嚴經》有次第、有圓融。「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用這兩句話來看《金剛般若》也是這個意思。一一三、征釋【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這一段經文跟前面所說的,在文字上完全相同,一個字也沒有更動。「1、我人眾壽四相,雖同於前,而意甚細。蓋已一切不著,但著於上求下化極微細之分別耳。」「我人眾壽四相,雖同於前」,可是意思不一樣。「而意甚細」,前面這一句話,是說在四大段的第一大段,是信的那一大段,現在這個話,是說在修行這一大段裡面,意思不一樣,淺深差別很大,所以它意思甚細。「蓋已一切不著,但著於上求下化極微細之分別耳。」差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我們很明顯的體會到,前半部是為將要發心的人說的;這個地方是已經發大心,已經在修行了,是為他們說的。所以說的話一樣,意思不一樣。確實權教菩薩們,真的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個念頭,念頭縱然再微細,那還是執著,這個念頭要不能夠舍掉,他就不能見性。所以《金剛經》的境界,是圓教初住以上的境界;換句話說,就是《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你還有上求佛道的心,還有下化眾生這個念頭,你不能見性;縱然你成佛,你成的是十法界的佛,出不了十法界。必須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出了十法界,出了十法界叫「一真法界」。《華嚴經》是一真法界的菩薩境界,不是十法界。十法界細執,六道凡夫粗執。舍掉粗執可以脫離六道輪迴,出不了十法界;細執破掉之後,這才能出十法界,住一真法界。前後差別在這個地方,我們用這個說法,大家就更容易體會到。前半部教你出六道,後半部教你出十法界,那就證一真法界。「2、若微細分別未凈,我相病根仍在。雖曰『菩薩』,名不副實矣。儆策之意深哉。」「若微細分別未凈,我相病根仍在。」很微細就是了,但它確實在。「雖曰菩薩,名不副實矣。」所以我們稱這些菩薩,叫他做權教菩薩,權教小乘,權教就不是真的菩薩。真的菩薩見性,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那是真的菩薩。在相宗裡面所講,「同生性,異生性」。破一分無明、見一分真性,叫同生性。因為跟諸佛如來用的是真心,同一個心。如果細惑未破,他還是用八識,八識是妄心,他不是用真心,依舊用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我們在楞嚴會上看到,用八識五十一心所的人,可以證得阿羅漢,可以證得辟支佛,不能成為法身大士。因為再往上面去,這個東西沒用了,八識心決定不能用,那是妄心。所以真正的佛法超越世間法,這個大家要曉得。我在過去,說這個話應該也有三十年,我在台北主持中國佛教會的大專佛學講座,那個時候我擔任總主講。有一次,我就想到我們佛門裡面,也有科學的方法論│因明。五明裡面的因明,與世間方法論裡面邏輯、辯證法是非常接近的。我想到這個科目,我去請教我的老師,我老師他是學這個東西,我希望他來給我們同學上這個課程。我老師是方東美先生,我向他提出來,他笑笑,他說:「這個東西沒有用處!這些東西在佛門裡面是初級的教學,中級的教學、高級的佛學完全用不上。」完全正確,這是個內行人講的話。為什麼?高級佛法不用心意識,你還有什麼邏輯、還有什麼辯證法?凡是這一類東西,都是要用心意識才行,高級的佛法已經不用心意識。《金剛般若》不用心意識,所以這些東西完全沒用。佛教的因明教小乘的、教大乘初學的;還沒有入門,初學的叫大乘始教。賢首家講小始終頓圓,大乘始教,到大乘終教就沒用處了,就用不上力,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你不知道,「這個方法好」,堅固的執著;換句話說,你在佛法修持上永遠沒有方法提升,你只在低的階位上,不能夠再進步。一定要認識清楚。這是佛法真正超越世間法。「雖曰菩薩,名不符實。」這個標準就是法身大士,跟法身大士一比,那他不是真正的菩薩。由此可知,我們要在這上用功夫。這四相怎麼斷、怎麼破?破四相非常重要。四相怎麼破法?其實《金剛經》上講得很透徹,教給我們起心動念想眾生,這個方法妙極了。我們把我們的念頭「大而化之」,不要斷我執,我執自自然然沒有了,這個方法實在妙極了。起心動念都想一切眾生,不要為自己著想,《金剛般若》上教給我們的方法。一一四、結成【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這一句的經文是個活句,有兩種讀法。「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這是一個讀法。「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兩種讀法。兩種讀法它是一個意思,肯定了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此句有二義。可作兩種讀法。(1)『法』字斷句。意謂發正覺者,實無有法。以無上正等覺,即是究竟清凈。清凈覺中,不染一塵,名為菩提,實無分別心。故必實無有法,乃名發無上正等覺者。(2)『無』字斷句。意謂,有法發無上正等覺,實無如此事理。」「(1)法字斷句。」「實無有法」這裡是一句,從這個地方斷句。「意謂發正覺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實無有法」,實實在在沒有法子發這個心。「以無上正等覺,即是究竟清凈。」你還有這個念就不清凈,我發無上正等正覺,這一念放在那裡就不清凈,就錯了。「清凈覺中,不染一塵,名為菩提,實無分別心。」你還有一個等覺、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還有這麼多分別、執著在裡面,你的心不清凈,你的心不覺。「故必實無有法」,實無有法,心清凈,心裡什麼也沒有,你是真的發了無上菩提心。你要有念,不是無上菩提心,清凈心中一個妄念都沒有,這就叫做無上正等正覺,這才真正發菩提心。我已經發了菩提心,那就迷到家了,他還有「我相」在,還有「我見」在,哪裡是菩提心?連小乘須陀洹都不如,小乘證得須陀洹果也沒有給人講「我證得須陀洹果」,沒有!由此可知,我們每一位在座的同學,你們不是才學佛,過去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善根深厚,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都是過去生中已經在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所種善根。為什麼今天還落得這種地步?毛病出在哪裡?「我」發了菩提心,「我」學了般若,生生世世干這一套,始終沒有把「我」忘掉,所以搞到無量劫來落到今天這個地步,這是把我們病根找出來了。病根雖然找出來,要想把病根除掉,那還真不容易!想到這個地方,除了帶業往生,真的沒有第二條路好走。你要不求帶業往生,那你就要斷根,你就要破四相、破四見,四相破就出六道,四見破才能出十法界。無論修學哪一個宗派、哪一個法門,這是原理。我們求帶業往生,要不要在這裡下功夫?要!因為這種情執愈淡,我們往生愈有把握,往生的品位愈高,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的時間提前了,所以這是很有必要。「(2)無字斷句。」「實無」,從這斷句。「意謂,有法發無上正等覺,實無如此事理。」無論從理上講、從事上講都沒有,你要以為有一個方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告訴你,無論從事上講、無論從理上講,實無,實實在在沒有,這跟你講真話。懂得前面意思,這個意思你就明白了。心裡確確實實什麼都沒有,那個心就是菩提心;心裏面才有一物,那個心是妄心,妄想、無明、執著。由此可知,佛法修的是什麼?我們今天從最簡單的地方來體會:清凈心。清凈心裏面不能有一點點東西。幾時你清凈了,無量無邊的法門,包括一切世間法,沒有一樣不通達。這是《般若經》上所說的「般若無知」。什麼是般若?無知是般若。我們今天犯的什麼毛病?我們今天犯的是要求知。般若無知,你偏偏去求知,跟般若恰恰相反。求知,那個知是什麼?邪見、妄想。你還怕你的邪見不夠多,還要去求邪見?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經題裡面說過,「有解無行」,行是什麼?受持;解是什麼?讀誦。「有解無行」,行就是修清凈心、修覺正凈。沒有認真修覺正凈,「有解無行,增長邪見」,你學得愈多,你的邪知邪見愈多。「有行無解」,行不行?也不行!「有行無解,增長無明。」所以教下的主張是「解行相應」。般若裡面就是「解行相應」,「解」跟「行」不能離開的。唯獨凈土宗可以,有行無解他也能往生,除這一個法門之外,找不到第二個法門,這是大家一定要搞清楚的。所以凈土之殊勝,凈土為一切諸佛如來之讚歎,就是殊勝在此地!其他法門裡面,你有行無解,你就墮在無明裡面。「2、發而無發,乃為真發。住降在其中矣。須知當生如是心,便是無住而住。『應滅度一切眾生』三句,是降伏其心之意也。」「發而無發,乃為真發。」叫你發心了。發而無發。可是發而無發的意思很微妙!不發就是真發,那好了,這些芸芸眾生都沒有發菩提心,他們是不是真的發菩提心?不是的。無發是什麼念頭都沒有,那就是菩提心,那是真正發了菩提心;有發菩提心的念頭,不是菩提心。有世間名聞利養這個念頭,那當然更不是菩提心。「有念則非,無念即是。」無念是無一切妄念。諸位要曉得,發一念菩提心的,還是個妄念;無妄念。發一個成佛的心也是妄念,不是正念。正念就是本性本來具足的般若智慧,那是正念。正念在哪裡?佛在楞嚴會上說,「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宗門裡面常常也用,這是正念。我們眼能見,見是正念;耳能聽,聽是正念;鼻能嗅、舌能嘗都是正念,這就是真正的般若智慧。眼見,見一切色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沒有起一個念頭,我們不會說,沒有起一個念頭也就看不見,看得很清楚。起了一念就是無明,我們看到眼前,這是花很美,無明了。怎麼無明?你又起了分別、起了執著。當你見一切色,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動念頭,《金剛經》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我們見性,見到色性,這是真見。交光大師在《楞嚴經》裡面主張「舍識用根」,那就是諸佛如來。諸佛如來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我們眼見,他眼也見,我們見就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他見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我們要問:「佛,這是什麼?」佛跟你講:「這是花。」他不就有分別了嗎?他是依照我們的分別而分別,他自己沒有分別,你說這是花,就隨緣恆順眾生,這叫花。他自己有沒有分別?沒有。他自己如果分別,他是凡夫。這是恆順眾生,隨著你們的分別而分別,我不分別。這不但在佛法裡面,我們中國老子,這是道家的;老子《道德經》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也曉得名字是假的,不是真的。名字是人從分別、執著裡面建立的,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哪來的名?沒有名。你要說這個花,這是紅色的、那是黃色的,這都是分別執著。佛為我們說這些經法,都是隨順我們的分別、隨順我們的執著來說的,離開這一切分別執著,佛是一個字也沒有說。從佛本人那一方面,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說一個字;從我們這邊來講,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三百餘會,從我們這邊說的。從佛本人那邊說,沒有說一個字,所謂「說而無說」。我們的毛病在哪裡?我們的毛病是聽了佛說都以為真的,這就壞了。如果我們也會了,聽而無聽,無聽而聽,你馬上就成菩薩、成佛,就快得很,就契入了。佛會說,我們不會聽。我們在經典上看,釋迦牟尼佛一部經還沒有說完,有的人開悟、有的人證果。為什麼?那些人會聽。他會在哪裡?他是聽而無聽、無聽而聽,所以他開悟,他證果。我們是聽佛講經,字字都落實,這個糟糕了,錯在這個地方。大家要是把這個關鍵抓住之後,我們的修學,真的是一帆風順。證果不敢說,開悟真的有指望,徹悟沒有把握,小悟、大悟真的是有把握的,是有指望的。如果這個關鍵你抓不住的話,處處還落實,悟門就被堵塞。所以讀經、學教,學多了有用嗎?沒用。廣學多聞是哪些人?已經開悟以後,才廣學多聞。開悟以後,成就後得智。你沒有開悟之前,三藏十二部經典,恐怕你讀一百年,你都不能開悟。如果真正開悟之後,現在這一部《大藏經》,我相信三個月你就全部讀完了。他眼一到全明白了,什麼意思全明白了。諸位一定要知道,悟後起修。我們現在很多觀念錯誤,以為一定先要廣學多聞,錯了。實際是四弘誓願沒搞清楚,四弘誓願第一個教你「煩惱無盡誓願斷」。修清凈心,教你斷煩惱,煩惱斷清凈心現前了,才廣學多聞。「法門無量誓願學」,無量無邊的法門,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決定一切通達。佛教里修學的方法,跟世間不一樣。現在我們是學佛的人,學世間這個方法,走錯路了,永遠不會開悟,永遠不得利益。
推薦閱讀: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一一二集) 凈空法師講解
凈空法師:為什麼一定要念阿彌陀佛
凈空法師答問:往生後,佛菩薩如何面對因緣果報?
(69)凈空法師: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你有求沒有感應,是你用心不善
凈空法師:現在就得練順不起貪念、逆無有嗔恚的忍辱功夫

TAG:金剛經 | 凈空法師 | 法師 | 金剛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