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節,是女性被歧視最多的一天

明天就是婦女節了,為了給女同事寫賀卡,我偷了個懶,想在網上搜一些祝福作為參考。

但搜索結果映入眼帘時,我驚了。

比如點開搜索結果第一條,第一頁里就有這麼一句:

「男士婦女節準則:寵老婆,愛老婆,搶著來做家務活;想老婆,念老婆,她的影子在心窩;思老婆,戀老婆,給她幸福好生活。違反此準則,搓板跪爛腿打折!」

這段祝福雖然洋洋洒洒一大堆排比句,但仔細一看,除了「搶著來做家務活」以外,並沒有任何實際行動,可見搶做家務活已經是作者能想像出對女性的最大恩惠了,說明了作者認為做家務本來就是女性的義務。

而「給她幸福好生活」這句話,更是體現了作者認為女人的幸福來自於男人的給予,顯然是把女性當做了男性的附庸。至於最後那句豪邁的「搓板跪爛腿打折!」更是擲地有聲,令人膽寒,不禁讓人懷疑,一個對自己都下得了如此狠手的男人若是打起老婆來那將是怎樣一種恐怖的景象。

所以,這條「祝福」的本質,不過是作者在視女性為男性的附庸的基礎下給予一點恩寵,其實還是對女性的一種歧視。

而看了幾個小時各類「祝福」後,我發現,我看的哪裡是祝福,簡直是歧視女性百科全書。

我做了一下歸納,這些以祝福之名的歧視,大體有3種形式:

1

性騷擾式

把低俗當有趣是廣泛流行於油膩中年男人們的酒桌飯局上的一種傳統丑德,樂於此道的人們通常把女性的性吸引力視作她們的最大價值,繼而把對女性的性幻想當做對女性的讚美,具體到行動上,就是把性騷擾的話語當做自作聰明的祝福。

這其中的重災區就是高校的女生節,3月7日女生節並不是一個官方法定的節日,而是一個起源於大學,也流行在大學裡的節日。這一天里最盛大的活動就是男生們會在校園裡掛滿橫幅,寫上對自己院系的女生的祝福。

於是乎,旺盛的荷爾蒙就催生了這樣的例子:

也難怪到了後來,連女生節本身也被人解讀成了「離婦女只差一日」,遭到了抵制。

其實女生節本來是一個男生表達情愫,傳遞浪漫的好機會,把性暗示當趣味只能顯示作者的無趣和無能,只要稍稍用心,完全可以想出既有趣又含情的句子,比如下面這個橫幅,雖然出自時常被人當做最不懂浪漫的未來程序員們,但比前面那些標語要有趣得多:

2

買買買式

買買買式的性別歧視就是把女性的價值和消費主義綁在一起,通過對女性的物化,力圖營造出一種女人越花錢就越值錢的挂念,常見於各大商家的宣傳語之中。

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按照現在的趨勢,除了清明節,任何節日都終將變成購物節。

但在婦女節這天,為了緊跟熱點,商家通常會竭力把花錢和女權聯繫在一起,打造一種花錢就是取悅自己,取悅自己就是勇敢就是獨立就是女權主義的邏輯。

這種邏輯最狡猾的地方就是沒有說明花的是誰的錢,所以催生了一系列傳播甚廣的自媒體雄文:

「口紅這麼便宜,你男朋友都不給你買,真可憐」 「 男朋友打翻了我的神仙水,給我80塊讓我再買一瓶」。

但消費主義只能催生出需要被「富養」,懂得「撒嬌女人最好命」的小公主,是催生不了真正的獨立女性的。

獨立的女性應該有多元、自由的選擇,且這種多元和自由不僅僅體現在口紅的色號上。

2015年的婦女節,百度和谷歌同時推出了自己的節日logo,百度是這樣的:

一個女孩在八音盒裡跳舞,身旁堆放著玩具和珠寶。設計師稱這是在鼓勵女性「展現內心視為珍寶的自己」。

但我覺得還不如解釋成是「女性被物化之後,就算珠寶環繞,也像是一個玩偶」。

谷歌的logo就直白得多,它展示了女性在不同職業的面貌,包括醫生,教師,宇航員,運動員等等,傳達的意義也很簡單:在各個領域上,女性都能展現自己的價值。

你覺得,哪個是真正的女權呢?

3

顏值式

在婦女節,當然應該讚美女性之美,但很多人卻把女性之美簡單地等同於顏值,甚至以顏值衡量女性價值。

乃至於喊出了「你負責貌美如花,我負責賺錢養家」這種口號,還把它當做祝福。

這種口號的唯一價值,就是提醒大家,物化其實是不分性別的,一個社會,越是喜歡拿顏值衡量女性的價值,那也必然越喜歡拿金錢來衡量男性的價值,所以即便是為了自身利益,男性也一樣應當和女性站在一起,反對對女性的物化。

而信奉這句口號的人,我建議他往前穿越幾萬年,回到石器時代,做一個尼安德特人或者山頂洞人,那時男性都終日外抽狩獵養家,女性也都在家貌美如花,繁衍和哺育後代,可以說是非常符合這句口號了。而我們人類用百萬年的時間孕育出了燦爛的科技和文明,為的絕對不是讓女人貌美如花,讓男人掙錢養家,而是讓每個人都有自由和多元的選擇機會。

時至今日,抵制簡單粗暴的惡意性別歧視已經是全社會的共識,其實已經不需要我們太大聲的去呼籲了。

不信你可以在微博上發表幾句「男人就是比女人強」「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庸」之類的言論,包你在評論被連罵一萬條都不帶重樣的。

但比起這些直白淺顯,正常人都無法認同的惡意性別歧視,那些看起來像是祝福的「善意」性別歧視,危害其實更大。

這些裝作餡餅的陷阱,披著糖衣的炮彈,表面上是對女性的「寵愛」和「優待」,實則是以蠅頭小利來交換女性的獨立和尊嚴。

等到你覺得優待是理所應當的,那就意味著你接受了女子不如男的事實,因為只有弱者才是需要優待的。

等到你覺得寵愛是理所應當的,那就意味著你接受了女性是男性的附庸,因為只有寵物才是需要依賴別人的寵愛生活的。

我們不妨再回憶一下婦女節的歷史:

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制衣和紡織女工走上街頭,抗議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薪,此後幾乎每年的這一天,都有女性走上街頭為自己的權益抗爭。

1908年,將近15000名婦女走上紐約街頭,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增加工資和享有選舉權。

1910年,第二國際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首屆國際婦女會議。德國婦女運動領袖克拉拉·蔡特金倡議設定一天為國際婦女節。

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每年於3月8日舉辦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

而直到今天,對女性的就業歧視仍然廣泛存在。剛剛出爐的2018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女性整體收入低於男性22%。

比收入更嚴重的是機會的不平等。畢業季時我收到了許多學院群發的招聘信息郵件,我做了一個實驗,如果在郵箱里搜索「男生」,可以看到幾十封包含「男生優先」的招聘郵件。

如果搜索「女生」,則一封也沒有。

而我所在的專業,還是男少女多的人力資源管理,至於理工類那些男生本就強勢的專業,結果更是可想而知。

所以,在這個屬於女性的節日里,除了送祝福,送禮物和買買買,我們更不能忘記的是,婦女節為何而存在,為誰在抗爭。

推薦閱讀:

總有一天,謎底會解開
《搞笑無厘頭,十個笑話樂一天!》
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最大的依靠不是孩子...(值得深思)
每一天,都是久別重逢
韓信如果聽了蒯通之言,起兵自立,最後能統一天下嗎

TAG:歧視 | 女性 | 婦女 | 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