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金剛經開示(四)

金剛經開示(四)

(2010-07-03 17:35:03)

轉載

標籤:

佛法

分類:智悲佛網

                  《金剛經》開示錄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經

                      堪布索達吉  傳講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士!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第八節課

前面說佛陀、佛法在勝義中不存在,佛陀不存在的原因下面有廣說。佛法不存在的原因昨天也講了:法與非法都是不可得、不可取,心識語言無法表達,佛法的本質在勝義中不成立為實有。下面還有一句沒有講完。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為什麼佛法在實相中不存在呢?因為一切法皆是無為法,遠離分別執著。諸位賢聖的安立,也只是能證悟無為法的智慧上有差別。」

究竟實相中,實有的法不存在,無實的法也不存在,諸法本性遠離一切執著,遠離一切法相,這是聖者入定智慧抉擇的。《大幻化網》中說:「之所以承認法界一味清凈平等,乃是由聖者的根本慧定所得之故。」同樣,一切諸法不存在,沒有實相,也是依靠聖者入定智慧而得出的結論。

此問題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是在聖者的根本慧定面前,一切都是無為法,除此以外,沒有一個真正的實相,也沒有有無執著;二是在聖者入定的時候,一切都是般若空性,遠離四邊戲論。世親論師說:「聖者入定時,滅除諸散亂,現前如來智智為無為法。」聖者在入定的時候,滅除一切有為法的散亂執著,無為法的本來智慧現前。反過來說,如果諸法的本性不是無為法,那必定是有為法,嘎瑪拉西拉說,若是有為法,則是剎那變化、不可靠的。因此,諸法的本性絕對是無為法,否則就會隨因緣而有變化,並非諸法的本來實相。

從所證的空性而言,究竟實相是無為法,沒有任何差別。但從能證的智慧來講,六祖云:「三乘根基,所接不同,見有深淺,故有差別。」由於眾生的根基不同,能證悟的空性慧也有深淺差別,比如聲聞證悟的就比較淺,菩薩證悟的比較深,而佛陀是最究竟、最圓滿的證悟。

總而言之,「差別」是從能證的智慧來講的,所證的空性不可能有差別,如果有的話,無為法就變成無常了。

下面講法布施的福德非常廣大,遠遠勝過財布施,若能受持讀誦《金剛經》,其福德無法衡量。首先講財布施: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佛陀問:「須菩提,你是怎麼認為的?如果有人將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來布施,所得福德多嗎?」須菩提答言:「非常多,世尊。為什麼呢?因為福德的本體是空性,以空性之故,福德可隨因緣而增上,所以如來說福德多。」

〖三千大千世界〗:《俱舍論釋》云:四洲、日月、須彌山、諸欲天、梵天世界為一個單位,一千個單位稱為一千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二千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能被火等同時毀滅,最初形成時也是同時產生,由一體性而得名。

〖七寶〗:有不同的說法。《法華經》說是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無量壽經》中是金、銀、琉璃、玻璃、珊瑚、瑪瑙、硨磲;《阿彌陀經》則是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般若經》是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喬美仁波切的《極樂願文大疏》中是金、銀、琉璃、水晶、冰珠石、紅珍珠、瑪瑙。

很多佛經中講,若以三寶為對境,用清凈心哪怕供養一朵花、一杯水,福德也是相當大,何況有人以七寶布施,量滿三千大千世界,此福德更是不可限量。為什麼呢?一方面是清凈心的功德,另一方面,福德若在勝義中實有,其量則能思維,但由於它是空性的緣故,所以只要因緣具足,依如幻的布施就能產生無量如幻的福德,正如《入行論》所云:「幻人生幻福。」因此佛陀讚歎福德非常多。

大家要注意的是,《金剛經》每一句中經常要分開二諦作分析,這樣才能加強對勝義諦的認識。如果認為經文的最後才涉及勝義諦,那現在的每一句話就無法解釋了。總之,不管是福德也好、法身也好,我們對任何一個法都不能執著,如此才可了悟真實的空性。

這裡的財布施,主要為下面的內容作鋪墊,下面是講法布施。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佛陀接著說:「如果有人受持《金剛經》,哪怕只有一個四句的偈子,並為他人宣說,此人的福德將勝於上面那個人。」

世人常認為:財布施的福德非常大,法布施可能遠不及於此。但釋迦牟尼佛在這裡親口說道:法布施的福德,遠遠超勝財布施!其實從財富上講,我們不要說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就算只用一碗七寶布施,現在也是有點困難,但依靠上師三寶的加持,我們有機會講聞《金剛經》,這種福德是不可思議的,遠遠勝過了上面的財布施,大家理應生起歡喜心。

〖受持〗:指專心致志地奉行。

〖四句偈〗:本來印度梵文的《金剛經》全部是偈頌,但譯成藏文和漢文之後,形式就變成散文了。所謂「四句偈」,指由四個句子組成的一個偈文,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就是一個四句偈。

我們受持《金剛經》後,若能為他人開演經義,令彼等也聽聞、讀誦、修持,即使只有一個偈頌,也超勝了用七寶布施的福德。《般若八千頌》中云:「若有善男子善女子,讀誦、受持、演說般若法門,其福德勝於財布施。」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ff020e0100ky03.html) - 金剛經開示(四)_飛龍_新浪博客

可見,法布施的功德特別大。阿難曾問佛陀:「兩個人在一起,做什麼事情功德最大?」佛陀言:「一人講法一人聽聞,功德最大。」《虛空藏經》中云:「雖說俱胝劫,佛智亦無量,如是持佛法,福德更無量。」《獅吼經》也說:「以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上供下施,不如濁世時為人演說四句偈佛法的功德大。」此外,《妙法蓮華經》、《般若二萬頌》、《慧海請問經》等經典中,也紛紛讚歎了宣講佛法、尤其是般若法門的殊勝功德。

因此,我們一方面應對大乘空性起信心,另一方面也要多勸別人接觸這個法門。假如你周圍有人生病了或是遇到了違緣,就應藉此機會讓他持誦《金剛經》,如此一來,必對其今生來世有莫大的助益。

為什麼受持、傳講《金剛經》的功德如此大呢?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原因何在呢?須菩提,因為一切諸佛及依此獲得無上正等覺的佛法,皆從這部經而出生。」

有些居士供養學院一萬塊錢,幾十年後始終念念不忘,一見面就提醒:「我在某年供養了你們一萬塊,還記不記得我呀?」甚至有些人供養了一點毛衣、餅乾,四五年後還掛在嘴上,逢人便說。這種供養並未舍離吝嗇、執著、傲慢,所以是不清凈的供養。但你們若能持誦《金剛經》並為他人解說,這比供養一萬塊錢的功德更大。

為什麼呢?因為《金剛經》所詮釋的都是般若空性,而般若空性,是產生一切諸佛之因。《般若經》云:「三世諸佛皆依般若空性而現正等覺。」《現觀莊嚴論》的頂禮偈也說:「具為聲聞菩薩佛,四聖眾母我敬禮。」經典中經常稱般若空性為「佛母」,因為兒子的來源是母親,同樣,諸佛的來源是般若空性。《入中論》云:「聲聞中佛能王生,諸佛復從菩薩生,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正因為菩薩在因地修持了無二慧空性,最終才得以現前無上圓滿正等覺佛果。《佛子行》的開篇偈亦云:「利樂之源諸佛陀,修持正法而成就。」佛陀依靠佛法而成就,此佛法即是般若空性,它是一切諸佛菩薩的來源,從這個角度而言,故將般若空性喻為「佛母」。

既然般若空性是三世諸佛之因,那麼三世諸佛所弘揚的佛法,也必定是般若空性。否則,佛的因是般若,法的因是其他的,這是根本說不過去的。

此處直接宣講了「佛」由般若空性而生,間接宣講了「法」也是由般若空性而生。所以,為什麼《金剛經》的功德這樣大?因為它是諸佛、佛法的出生處,故受持傳講的功德不可衡量。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須菩提,所謂的佛法,並非實有存在,故非佛法。」

義凈的譯文是「佛法者,如來說非佛法,是名佛法」,詞句上雖有差異,但意思方面完全一致。

「佛法」有兩種解釋:一是指佛陀的莊嚴色身、力無畏等圓滿功德。從顯現上講,通過布施等積累福德資糧,可現前佛陀的相好色身、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經云:「如來之色身,福德資糧身。」但從勝義來講,這些都是不存在的,並不是真正了義的佛法。

第二種理解是:所謂佛法,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能息滅痛苦的妙法甘露。從究竟義來講,這也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是世俗中的假象,是佛陀度化眾生的方便。真正的佛法遠離一切戲論,是大無為法,六祖曾說:「佛經不是佛法,它是肉眼的境界,故非究竟。佛法應是慧眼的境界。」

以上通過法布施與財布施的對比,闡述了受持《金剛經》的功德。

第九節課

昨天講了法布施的功德,今天講沙門四果必須要證悟空性的道理。

小乘聖果,是沙門四果或沙門八果。「沙門四果」包括預流果、一來果、不來果、阿羅漢果。「沙門八果」分別為:預流向和預流果,一來向和一來果,不來向和不來果,阿羅漢向和阿羅漢果。所謂「向」,是指沒有真實達到果位,但在路途之中,馬上就要到了。「果」則是已經超凡入聖,達到那種境界,獲得了真正的果位。

不管得到哪一果,都必須要證悟無相、無住的空性,倘若無法斷除實執,則與凡夫沒有任何差別。《般若經》云:「凡執實相者,皆無三菩提之解脫。」麥彭仁波切在《辨答日光疏》、《與薩格西的辯論書》等中也說:「聲聞緣覺必須要證悟大乘的法無我空性,若連一分都沒有證悟,別說超離三界,就算預流果也無法獲得。」

下面對此一一剖析: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佛陀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預流果聖者是否認為:我已經得到了預流果?」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預流果雖然在名言中稱為入流,但在勝義中根本沒有能入所入,遠離了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實有執著,這才是真正的預流果。」

〖須陀洹〗:亦名預流果,屬小乘見道,而非大乘見道。獲此果時已入聖位,故稱之為「預聖」;由於它是聲聞乘最初之聖果,又稱「初果」。從斷證方面而言,預流果所斷的是三結[1]、112種見惑、欲界一至五品的修惑[2],所證的是現證四諦的十六剎那。此果包括5個僧伽位,即3個預流向、2個預流勝果。

《現觀莊嚴論》中介紹了「二十僧伽」,它分別攝於沙門四果中——預流果有5種,一來果有3種,無來果有10種,阿羅漢有2種。「二十僧伽」的問題比較難懂,譬如,預流果之前有預流向,預流向又分多種;一來果有些生天趣,有些生人趣……這些分析起來非常複雜,所以格魯派將其列為「四大難點」之一。以前我將「二十僧伽」列了一個詳細的表格,講《善解密意疏》時給你們發過,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

在這段經文里,佛陀一會兒說「預流果是入流」,一會兒又說「預流果不是入流」,如此自相矛盾,令許多初學者摸不著頭腦。其實,只要分開二諦,此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世俗中,可以假立名相,承認預流果斷除三結,遠離了凡夫境界,趨入聖者之流。但從究竟實相而言,得果者、所得之果、得果方式都不存在,沒有能依所依之故,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也不可能有實有執著,這即是預流果的真實境界。

所以,小乘的登地(預流果)也必須要斷除執著,否則沒有機會現見真諦。宗喀巴大師的《六十正理論廣釋》在引用這句經文時也是這麼解釋的。

接下來講一來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佛陀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一來果聖者是否認為:我已經得到了一來果?」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一來果雖然在名言中稱為一往來,但勝義之中無去無來,這才是真正的一來果。」

〖斯陀含〗:亦名一來果,是小乘二果。此果斷除了欲界九品修惑中的前六品,仍有三品未斷,故還要來欲界的人趣或六欲天受生一次,以此得名「一來」。

一來果可分兩種,一是極七返,一是家家者。「極七返」指在欲界或色界轉生七次,便可獲得涅槃的聖者。「家家者」在兩界轉生的次數不定,有二生家家、三生家家、不等生家家等各種分類。按《現觀莊嚴論》的觀點,一來果有3個僧伽位,即1個一來向、2個一來勝果。

雖然在名言當中,一來果聖者還要來欲界投生一次,但在究竟實相中,他已證悟了無我的般若智慧,遠離了我來、我去的分別。《中論》云:「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滅我我所故,無我我所執。」因此,如果證悟了無我空性,就能斷除對來去的執著。

推薦閱讀:

《金剛經》的初期大乘之特色
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的「金剛經」2
金剛經講義節要(上)
星雲大師講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
試解《金剛經》(中)

TAG:金剛經 | 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