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江澤民主席安徽旌德江村行-江村

江澤民主席安徽旌德江村行
 
發布時間:2010-8-5 16:03:38 被閱覽數:1069 次 來源: 江村
 
       2001年5月21日上午10時25分至55分,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在曾慶紅、曾培炎和中共安徽省委書記王太華等的陪同下,來到了黃山腳下的古村落──旌德江村進行視察,受到了江村村民的熱烈歡迎,村民們不斷高呼:江書記好!總書記好!江澤民也不斷地向村民們揮手致意說:同志們好!鄉親們好!

                                                  五百年前是一家

      21日上午10時30分,江澤民一到江村,首先來到了江村歷史文化展覽室內,聽取了導遊劉四清關於江村區位、歷史、名等方面的介紹,江澤民一邊聽講、一邊不斷點頭,特別是對導遊介紹到江希舜、江澤涵時,更感興趣。接著,江澤民一行仔細認真地觀看了江村的陳列室,在看到「江春澤簡介」 時,江澤民問曾慶紅,是否是上海的某局長?曾慶紅回答說,上海那位是個男的。導遊說:這位江春澤是位女性,江村,原國家計委宏觀經濟司司長,經濟學家。在看到江樹峰的《憶父吟》一詞時,導遊介紹:這首詩是從《江都縣誌》中抄錄的,江澤民笑著說,有這麼回事嗎?我怎麼不知道(笑)。《憶父吟》一詩筆者在香港《廣角鏡》1998年第一期《江澤民家譜溯源》一文中曾介紹過。詩中寫道:「頭橋仙鎮懸壺久,勞茅屋葯能春,徽州曾應秀才試,多蒙姑丈朱右村``````」 等句子。

      在觀看「歷代祖像」 時,劉四清介紹說,這些都是從家譜中複印放大的,並指著其中的一幅畫像說,這就是江淹,江澤民問「是不是文學家?」 ,劉四清回答說,是的,是南北朝時著名的文學家,曾當過宣城太守,歷史上的成語江郎才盡指的就是江淹。當江澤民一行參觀江村展覽室後,有提議:「總書記,題個字吧!」 江澤民笑著說:「江姓,五百年前是一家。」 於是,當場題下了「江澤民  二00一年五月二十一日  於旌德江村。」 其間,江澤民還問到:「旌」 字怎麼寫?旁邊有說:方子旁,右上是個,下面是個生字。江澤民寫好後,笑著問旁邊的說:「還好嗎?」 大家都說:「好,太好了。」

                                                  要保護好歷史文物

      古老的江村,這麼一個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地方,在階級鬥爭時期,一直被視為「反動堡壘」 ,屬於專政「對象」 ,因「左」 的干擾,文物破壞極其嚴重。村裡原有八祠十八坊,書院、書屋9處,村口的獅山、象山把守,香火旺盛,可現在只剩下祠堂兩座,也岌岌可危,瀕於倒塌,牌坊兩座也舊破不全,書院和書屋也蕩然無存,不翼而飛,獅、象兩山文物夷盡。

      江澤民在江村時,十分重視江村的歷史文化保護工作,在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溥公祠前,江澤民看到了溥公祠破壞嚴重,心情比較沉重,連聲感嘆:「這個祠堂破壞太嚴重了,可惜!可惜!」 在江氏宗祠中,他認真聽取了宣城市市長方寧關於「24個節氣花瓶的介紹,」當聽說24節氣花瓶雕刻缺少三塊時,江澤民說:「缺的部分要找到,要修一修。」在看到「胡適對聯」 時,導遊劉四清郎讀了胡適寫的這幅對聯,「為民族主義努力奮鬥,於傳種問題積極研求。」 江澤民問道:「是真跡嗎?」 劉四清回答說:「是真跡。」 江澤民說:「要注意保存好。」 在溥公祠,他仔細參觀展覽的一些史料和陳設,許多史料他未曾見過,感到很新鮮。特別是對那部豐厚的家譜及牆上掛的那唐伯虎畫的祖宗像尤感興趣。他一邊看,一邊問話,極為仔細。並囑咐大家,一定要重視歷史文物的保護工作。在參觀江氏宗祠時,巍峨雄偉的宗祠內的雕樑畫棟,有一些被「文革」 被壞,江澤民痛心地說:「文化大革命真沒有文化!」

                                                  毛主席語錄要保留

      在江氏宗祠內,江澤民在聽取宣城市市長方寧介紹宗祠的情況時,這時有在高聲朗讀祠內牆上的《毛主席語錄》,江澤民聽到後說,「《毛主席語錄》要保留,不要緊,毛主席是對的,經本身沒有問題,關鍵在於和尚。」 曾慶紅在一旁補充說:「有的和尚嘴歪了。」

                                                  老孩子最幸福

      老吾老幼吾幼,這個中國文化的傳統美德,在江澤民身上充分體現``````。江澤民到江村們都說,最幸福的是村裡的老和孩子,在江村古老的村街中,江澤民遇見了一位93歲的老江琴,江澤民主動上前和她握手,並祝她健康長壽。僅走幾步,又遇到了一位90多歲的老婦,江澤民問到,「您多大了?」 老答到:「90多了,」 江澤民驚奇的說:「都90多歲了?」 導遊答到:「江村長壽的很多,因為這裡的自然環境好,污染極少。」 在江村文昌祠的小河邊,有個5歲的男孩,見到江澤民一行,大聲喊到:「江爺爺好!」 江澤民主動走過去,蹲下來與小男孩合影留念,並祝他茁壯成長,隨行都說,這小孩真幸福。又走幾步,來到河的左邊,江澤民看到一個小女孩,又親切地和小女孩說話。這時,在一旁的曾慶紅說:「這個村子大得很,好像比西遞大,」 江澤民點了點頭。

                                                  徽州揚州   心心相連

  

      時光流逝,滄桑巨變,自江澤民的祖輩從徽州遷居揚州後,不僅徽州江村村民日夜牽掛遠在外地的親,居住在揚州的江氏族民也日夜牽掛故鄉的親。1926年新家譜印成後,500多份族譜,外地領譜者佔半數以上,其中一套編號為辛字第15號的一支家譜,就是發往揚州的。江氏移遷江蘇揚州,由於戰爭動亂,顧不得尋根問祖,與故鄉早失去了聯繫。寄居揚州的江氏族民也是牽掛故鄉的,據江村97歲的江煥中老先生回憶說,江慕洵在清末民初任江都縣知縣,是他的堂叔,江世俊是江澤民的父親,與江煥中老先生同名同姓,同鄉又同輩。江慕洵與江石溪同在揚州,有書信往來,曾同回旌德探望祭祖,說來也是一種巧合,江老得知江澤民在滬出任市長時,他連寫兩封信給江澤民同志,講的都是家史、村史、介紹文物破壞嚴重,把祠堂賣了!邀請他來家鄉江村及黃山看看。秘書給他打了收條。

      1994年,江澤民堂妹江澤慧任安徽省大副主任時,以九年義務教育為題特去江村訪問考察,並看望了江村小學全體師生和部分鄉親。並與江澤春(原國家計委司長、經濟學家)打報告,爭取30萬款項,修建江村至205國道的公路。

    1995年,彭建民(江澤慧之子,在中央電視台工作)與江澤慧秘書張大勇一起訪問了江村,參觀了祠堂、牌坊、老街,訪問了江煥中老及江丕俄先生,翻閱了江氏宗譜及其有關資料,對江村的外景及室內江繼元的畫像全部錄攝。陪同的是鄉鎮府的有關領導。1996年,彭建民未通知當地政府,私訪了一次,並對他家的祖墳墓地進行錄像``````。

                                                  古老江村    皖南新景

      早在1998年1月,筆者在香港《廣角鏡》上發表了《江澤民家譜溯源》一文後,立即在海內外引起反響,不久後,江澤民在香港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有香港記者問他,國內媒體刊登您的籍貫是江蘇揚州,海外媒體卻刊登您的祖籍卻是在安徽旌德江村,到底哪一個是正確的,江澤民笑著說:「這篇文章我已看過,寫得是尊重歷史、尊重事實。」我國對籍貫填寫,可以填祖居地,也可以填出生地,所以這並不矛盾。皖南旌德江村引起了海內外眾多的關注,該文為江澤民的江村之行發揮了很大作用。特別是在2001年5月,江澤民視察江村後,更引起了眾多遊客的關注,許多來黃山的遊客,在遊了黃山、牌坊群、老街、宏村等景點後,不少都順路來到了江村看一看,游一游,他們都深深被江村的文化古迹所吸引,對江村的十景讚不絕口,對江澤民與江村的關係繞有興趣``````,據江村旅遊有限責任公司喬有才經理介紹:僅2001年「七一」 期間,江村就接待國內外遊客1。5萬餘,其中不少都是看了《廣角鏡》上面的文章而知道皖南有個江村。有的到了江村後,指名要看看江煥中老,因該文特地刊登了江煥中老的一幅照片。現在江煥中老已成了「村寶」 ,也是江村的一個「景點」 了。許多來到江村,都希望與老合影留念。2001年國慶中秋兩節期間,游更是有增無減,高達1萬多,在遊客中,南方城市的比北方多,重點是滬寧一線及廣東福建等地的遊客,許多地方的黨組織和部隊也紛紛來到江村參觀。「七一」 期間,黨組織組織黨員幹部來參觀的較多。目前,江村旅遊開發公司正積極創造條件,保護好傳統文化、優化接待環境,使黃山腳下這個新景點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濟陽江氏遍天下

      江澤民視察旌德江村的消息不脛而走後,在皖南、在安徽、甚至遠在他鄉的濟陽江氏後裔都奔走相告,雖然對國家領袖不宜叫「父母官」 ,但同宗同姓之情,卻血濃於水、源遠流長。

      安徽氯鹼集團職工江寧,在聽到江澤民到江村後,特地尋根問祖,江寧的祖輩在解放前由江西婺源遷往安徽宣城,也屬濟陽江氏的一支,祖傳家譜在土改及文革中基本遺失,現存部分為祖上紀信公、官名江文紀在清代嘉慶年間鄉試所填情況摘錄:我江姓認始祖革為一世祖,傳至36代鄭八公遷居婺源上曉川,從富榮公起(52世祖約在明代)以下輩份編成29個字,即:「富貴金玉滿, 寬信敏,巨孝家聲顯,文思彩夢祥,同心培祖德,大啟而榮昌。」「巨孝」 指江革,「文思」 指江淹。濟陽江氏自16世祖江淹任宣城太守後,江氏在皖南及原徽州地區的分支日益增多,除鄭八公外,遷婺源大杞寺樂園``````,但分支下面的輩份,卻有所不同,可見濟陽江氏在原徽州地區分支日益增多。

      天津市東麗區政協委員江高林,在得知安徽旌德江村是江澤民主席的祖居地後,非常興奮,並寄來了有關濟陽江氏宗譜的一些資料,江高林也是濟陽江氏後裔,其祖上約在700多年前,從婺源一帶遷往安徽桐城,祖傳的《江氏宗譜》為忠恕堂》,是江皋公受康熙皇封修撰的,據安徽省書協會長劉夜峰叔叔劉唯一的考證,濟陽《江氏宗譜》為歷代譜學之範本,凡修家譜者,均參照其格式。為其作序的名很多,如朱熹、姚  ,張廷玉等。據張廷玉(清康熙吏部右侍郎)在康熙61年撰寫的《江氏支譜序》中記載:江氏之先始於伯益,伯益黃帝18世孫也,生三子,皆封國,其三子元仲封江國於濟陽,後為江氏始。(註:筆者曾在《江澤民家譜溯源》一文中,金鰲江氏家譜元仲記為玄仲)後一般尊稱元仲為始祖,傳至江高林已130多代。

      河南省民權縣江集村江傳景,現任職於天津武警部隊,在得知江澤民是濟陽江氏後裔後,也介紹了濟陽祖藉的一些情況。據江傳景介紹,1991年,河南省民權縣在古濟陽修復了江淹墓,據考,江淹為濟陽考城,今屬民權縣江集村,江淹終時(公元505年),梁武帝穿喪服,舉喪禮,賜予溢號為「憲」 ,葬於江集村東6公里,墓旁有祠,自康以後數百年間,因年深日久,黃水屢被黃泥淹沒,唯墓是依。清德宗光緒24年(1898),江氏家族數同心協力,又將碑記從土層中挖出,重建碑樓。但近百年來,又因自然災害及為破壞,江淹古墓一直未能修復。上世紀90年代初,當地從保護文物發展旅遊角度,重修了江淹墓。而在當時有媒體報道,江澤民祖居地為江西婺源,尚不知江淹與其關係。

      一筆寫不出兩個「江」 字,濟陽江氏後裔不論在旌德、在皖南、或在天津、河南,甚至遠在海外,但他們都屬炎黃子孫,他們都衷心希望中華民族繁榮昌盛,衷心祝願江主席健康長壽。

                                                  歷史將銘記這一天

      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在山清水秀的皖南山區,有幾十個江村,但江澤民來到的只是旌德江村,江主席有江村的分分秒秒,充滿了領袖與老百姓的魚水之情,江姓大家庭的鄉情鄉音。在江澤民所在江村的短短半個小時內,江村沸騰了!溥公祠、江氏宗堂、添公橋上、老街兩旁、玉龍河畔、``````,到處站滿了村民,大家自發地組成了歡迎江主席的隊伍。鄉親們情緒高昂!「江總書記好!江主席好!」 一浪高過一浪。江澤民頻頻向老鄉們揮手,向鄉親們致意:「大家好!同志們好!鄉親們好!」 場面十分感,3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江澤民就要離開江村了,但江主席留下的音容笑貌,一直銘記在鄉親們的腦海中。江主席來到了江村,這是對江村的巨大鼓舞。

      2002年10月,在黨的十六大上,江澤民辭去了總書記的職務,2003年3月在全國的「兩會」 上,江澤民又辭去了國家主席這一職務,2004年9月1日,江澤民又致信中央政治局:「我向中央請求,辭去現在擔任的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我們的黨和國家、軍隊實行了整體交班。新一代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高舉「三個代表」 的偉大旗幟,走進新時代。但江村們,對江澤民的深情厚意並沒有改變,江村民將永遠銘記這個歷史上最光榮最幸福的時刻。(安徽工日報  田柏強)                  

 

 

 

 

 

推薦閱讀:

毛主席的理髮員、貼身衛士周福明訪韶紀實(組圖)
他是開國上將,林彪曾要槍斃他,毛主席說還有大用,34年後,林彪明白了這個「大用」
莫言談毛主席
中國老百姓對毛主席的十六點評價

TAG:安徽 | 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