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民調不準的真相

美國社會在很多方面都發生了變化,從根本上影響了此次大選的結果。

文︱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馬雪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此次特朗普的當選完全出人意料。這幾天無數的人都在問,民調為什麼不準?主流媒體為什麼集體失語?更想不通的可能是希拉里自己,不是說好了躺著贏的嗎?事實上,美國社會在很多方面都發生了變化,從根本上影響了此次大選的結果。

1

投票行為發生了微妙轉變


媒體將支持特朗普的人等同於白人、男性、教育程度低於大學學歷者,認為希拉里代表少數族裔、高學歷的年輕人和女性選民。傳統的白人男性並不比女性和少數族裔要多,特郎普的勝利說明很大一部分少數族裔和女性支持特朗普。從大選投票結果的人口結構上看,投票給希拉里女性選民也僅比特朗普多6%。52%的大學文化學歷的人投票給特朗普,44%的人投票給希拉里。

這種民調預測與實際情況的反差可以用布萊德利效應(Bradley effect)來解釋,該效應因洛杉磯前市長湯姆·布萊德利而得名。上世紀80年代,身為黑人候選人的他兩次競選加州州長一職失敗。在選前乃至選後的出口民調當中,他始終領先對手5個百分點,但最終投票結果卻每每落後6個百分點,一進一出的誤差在10個百分點左右。

社會學家對此做出的解釋是,當選舉中有黑人候選人時,民意測驗的調查對象,尤其是白人,不願意表現出自己種族歧視的一面,通常會向民意測驗撒謊,表示會支持黑人候選者,但是到了該投票的時候,他們則會從白人候選者中挑選投票的對象。

出於「政治正確」,即使是來自相對開放、自由派的選區的許多選民,在民調時也不會說出不符合主流社會的話,很多支持特朗普的高學歷、女性、華裔在主流媒體的抨擊下成了不做聲的人,但在真正投票時表達更真實的世界。

2

媒體意在引導民意,而非反映民意

卻徹頭徹底的失敗了


美國主流媒體幾乎一邊倒為希拉里「背書」。特朗普也多次斥責希拉里控制主流媒體,僅發布有利於自己的言論。在隨後的「郵件門」中更是曝出,美國媒體的稿子要民主黨和希拉里看過同意後才能發。

不僅《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大報的屁股完全坐在希拉里一側,連歷來很少表態地《外交》雜誌和《大西洋》月刊、一向持中立立場的《今日美國報》也破例公開支持她。美國日發行量100強的報紙當中,公開支持希拉里的報紙達43家。

然而,傳統媒體的記者是精英階層,與讀者有著完全不同的世界觀,他們寫的東西人們「不買賬」。傳統媒體通常將讀者稱之為「受眾」,有被動接受之意,但當前的民眾不再簡單的接受媒體的投喂,更樂意主動從網路獲取的東西。看似散亂的自媒體實則真實衝擊著主流媒體的話語權,其「受眾」不斷減少,甚至被同化、被淹沒。

民眾把聚焦傳統媒體的目光轉到了社交媒體上,特朗普在推特上的推文約3.36萬條,遠遠多於希拉里的9062條,吸引了1250萬的推特粉絲。從Facebook的數據上也可以看到,首位女性候選人希拉里受到54.7%的女性關注不及特朗普的57.5%。

3

媒體忽略了民眾對完美政客的心理距離感


希拉里缺乏自我,不像其丈夫柯林頓那樣具備超凡的個人魅力,也不像奧巴馬那樣勝在感染力。希拉里律師出身,走的是一條中規中矩的政客之路,2008年在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初選終也敗給當時僅有不到四年參議員從政經歷奧巴馬,她的「距離感」也正是致命原因。其宿命就如政績雄厚的戈爾、擁有強大的政治聯盟克里一樣,因為致命的距離感讓選民潛意識中難以產生共鳴。

在三場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上,希拉里用詞往往呆板而機械,充滿了代表精英階層的優越感,競選口號不響亮;而特朗普總使用不超過10個詞的短句式,讓普通民眾感覺「真實」和「親切」,其「讓美國再次強大」的口號遠比希拉里吸引普通民眾。

希拉里說話和行事總是從理性出發,多是計算的結果,這也造就了她從政以來多變的立場。作為第一夫人時,她極力支持其丈夫標誌性政績北美自貿協定(NAFTA),但在2008年參與競選總統時將其稱之為「錯誤」。她在任參議員期間反對美國與哥倫比亞和韓國的自由貿易協定,但在任國務卿期間不僅推動國會通過自由貿易協定,還稱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為「黃金標準」。在本次選舉中又稱TPP「扼殺就業和壓低薪資」。其立場多變的政客形象深入人心,郵件門爆發後更強化了她不誠實的形象。

4

民主黨基本盤發生了深刻變化


主流媒體分析主要基於民主黨的基本盤,認為希拉里贏得270張選舉人票比特朗普相對容易,希拉里只需要贏得佛里達、或俄亥俄州加上任何一個至少5張選舉人票的小州即可贏得大選。媒體還認為少數族裔人口力量的壯大、傳統白人人數的減少等變化趨勢正朝著有利於民主黨的方向發展。此外奧巴馬支持率達54%,創新第二任期新高,也被認為有利於本黨候選人希拉里。

然而我們需要注意到的是,大選前搖擺州不減反增,達到十四個,有幾個州原本是民主黨的陣營,究其原因:

首先是民主黨的主要支持者中產階級縮水。據皮尤研究中心的報告稱,美國中產階級正處於急劇縮水的狀態,在美國四分之一的城市中,中產階級已經不再是主流階層。當前中產階級人口佔據了全部人口的49%。

二是希拉里政策未能體現原有支持者的利益。很多女性認為希拉里僅僅是性別為女的政治家而非真正代表女權主義,未必真能打破「最後的玻璃天花板」。少數族裔對民主黨的支持普遍減少,一直以來華裔也是民主黨的票倉,但此次很多華裔支持特朗普,美國華裔最不滿意的是紐約州的AA細分法案,將只佔美國人口數5%左右的亞裔再細分為日、韓、中國大陸、台灣裔等,將擠壓亞裔的升學和就業的生存空間,意味著華人再努力、聰明、勤奮也於事無補。

三是民主黨政府對窮人的「給予」導致美國「社會門檻」越來越高。奧巴馬醫保法案也導致很多中產階級需要繳納比過去高出五分之一的醫保費用,對此心生不滿。很多中產階級開始傾向於「典型共和黨人」的價值觀:努力工作,不允許不勞而獲,人人應為自己更好的生活而奮鬥,政府只需要提供規則和指導。

美國大選是繼英國公投出現結果背離民調的又一個重大驚奇。這不僅是民調有誤那麼簡單,它反映了在主流媒體抨擊下的大批隱藏選民在投票時反應真實的世界,在網路媒體崛起下傳統媒體的衰落,在忽略民眾心理分析下媒體的集體失語,以及在美國人口及政治版圖變化趨勢下社會的深刻變革。

庫叔福利


推薦閱讀:

一家公司改變了美國大選和英國脫歐結果,順便毀了Facebook。。。
美大選結果揭曉 唐納德
一個兩次預測美國大選幾乎全中的數據媒體,為什麼在這一屆上也栽了?
這是一場尋常而又不尋常的美國大選
奧蘭多槍擊案將短期「攪動」美國大選格局

TAG:美國 | 美國大選 | 真相 | 大選 | 民調 | 選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