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個人的「剩女戰」

一個人的「剩女戰」

                    2016年09月10日  

       解放日報記者 孔令君 林環

  面談之前,想像她一定是憤怒的。

  她曾陸續花了3年時間,尋訪43位大齡未婚女性訪談;她曾出版《中國剩女調查》一書,前不久又剛寫完「反逼婚」的書;她出生於1977年,至今未婚;她給自己的微博取名為「單身掌門羅愛萍」。

  甚至,羅愛萍還在社交媒體上為速凍食品辯護。只因,她認為單身人士吃得最多的正是快餐和速凍食品,可這種飲食習慣卻被「指手畫腳」。每次遇到有人對「家裡做的飯」情感讚美時,羅愛萍就會嗤之以鼻:「餐館的廚師是職業化行當,接受過專業訓練,一天做8小時菜,你一個業餘選手怎麼可能比得上?」她認為,讚美者實際上要吹捧的是傳統核心家庭文化。

  她要戰鬥,她在戰鬥。她被自己的決心嚇了一跳——有次她和同事坐在計程車里,談論起哪家快餐店最好吃的菜式,竟然冒出來一句:「誰要說吃快餐不好,我就攻擊他……」

  可記者見到羅愛萍時,她表現得很平和。

  她也在變,曾經宣稱「關閉婚姻大門」的她,現在並不刻意堅持單身,也期待好的婚姻。

  可她有新的煩惱,比如突然發現自己在社交圈子裡被孤立了——大齡單身人士越來越找不到人聊天聚會,更參與不到以家庭為單位的社交中;身邊已婚的朋友,無論男女,都不可避免地更加關注家庭。

  身邊的「大環境」依舊不好,「剩女」們仍然被有意或無意地傷害,不理解乃至刻薄的爭議還在,逼婚更是以各種形式反覆出現。而羅愛萍寫的《中國剩女調查》,賣得並不好,影響力也比想像中小很多。

  或許,這些都將持續下去。如羅愛萍訪談過的宜珊(化名)所言,中國正處於一個思想激蕩的年代,難免有一些有失偏頗的東西,被公眾和輿論拿出來放大,「剩女」現象就是其中之一。

  但可喜的是,社會觀念正在不斷進步。兩年前的國慶,羅愛萍和中年女鄰居第一次表達「談戀愛佔用時間,結婚更麻煩」的時候,對方當即就說「支持你不結婚」。

  連羅愛萍都深感意外,「這樣的時刻真的很少」。更多的時候是,多個回合地「表達——對方攻擊——反擊——對方不得不接受」……

  中秋將至,「每逢佳節被逼婚」。羅愛萍覺得,她的生活已漸漸演變成了「反擊式」,一直在戰鬥,雖累,但這是在維護作為單身者的尊嚴——

  「女人為自己而活,從來都是值得褒揚和嘉獎的。」

  「刺蝟」

  你自己也是「剩女」,做的「剩女調查」能客觀嗎?

  顯然,這個質疑,羅愛萍直面過很多次,她的回答,依舊是「戰鬥的方式」——「歧視剩女的人們,可以問問自己是不是客觀。」

  她要通過調查展現婚姻方面一些女性權利的困境,「如果你覺得哪一點是錯的,你可以把它指出來。問題是對方指不出來。因為我講的都是客觀事實,不是觀點」。

  羅愛萍承認,在很多人看來,自己像一隻刺蝟,滿身是刺。

  她認為大齡單身的生活方式並不主流,因此需要反抗的事情太多。可記者見她時,覺得頗好:她一個人生活,睡到自然醒,中午赴約,採訪、喝咖啡、吃飯,都是率性而為的狀態。前段時間,她有空讀很多書,在朋友圈分享新聞,所有關於大齡單身女性的新聞乃至評論,她幾乎都會關注。如今,她轉行做律師,還謀劃著寫一本關於律師的書或劇本。

  然而,十多年來,她的內心,應該是不平靜的。她的「刺」,主要來自於針對「剩女」的輿論。

  精確的源起難以探究,但「剩女」一詞最早流傳於網路,2007年被教育部定為漢語新詞之一,現今則成為街談巷議、報刊雜誌和影視媒體的一大焦點。其間,大眾傳媒「功不可沒」。

  羅愛萍記得大約是2004年,關於「剩女」和相親的報道多了起來。曾在報社工作的她,在國慶假期值夜班時,處理了一條「長假被相親」的稿子。稿子提及有人回家探望父母,卻被親戚輪番轟炸,7天內足足相了4次親。

  她與學者聯手,運用內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來分析大眾媒體中的「剩女」報道。

  這個不折不扣的傳播學研究,採用網路引擎搜索新聞的方式獲取文本,搜索時間定為2004年1月1日至2011年7月31日,搜索結果為3341條新聞。

  研究表明,這一階段媒體報道,持負面評價的佔全部「剩女」報道的42.8%,持正面評價的佔18.0%,持中立評價的為39.2%;直接在標題上持負面評價的佔25.4%,持正面評價的僅為11.5%,持中立評價的報道為63.1%。

  有一類常見報道「脫穎而出」,那就是各種大型相親活動,而其中的新聞點,不少都集中在參與者「男女比例失調」——「剩女」多,「剩男」少。

  羅愛萍還注意到,某婚戀網站曾在2010年發布《單身男女「剩鬥士」城市指數》,並以年齡為標準,將單身人士劃分為「剩鬥士」「必剩客」「斗戰剩佛」和「齊天大剩」;更讓她氣憤的是,當年甚至出現借「剩女」之名惡意炒作的事件,比如廣州地鐵站外「表演脫衣秀招親」,後被證實是某網站的營銷手段;另有不少以「剩女」為主題的電視劇熱播,講述其渴望婚姻的故事。

  至少在那個階段,「剩女」成了被消費、被娛樂化的對象。

  這個話題,似乎人人都能說上兩句,包括一些名人,他們在公共場合的發言也被羅愛萍一一記錄,寫入書中——「剩女就是剩飯」「剩女肯定會被時代所淘汰」……

  她覺得更費解的是,一些未必合適的女性擇偶觀念,被媒體和名人褒獎。比如,一則新聞講述了女孩小琴放棄有房子的男人,跟隨打工認識的男朋友回家,在簡陋的農村房舍里結婚的故事。小琴因為家境問題幾欲落淚,但報道卻稱讚小琴「懂事」,把沒有新房的委屈和遺憾深埋心裡;還有一位互聯網行業的「大佬」,在公開場合對一位90後女孩說:「女人最幸福的,就是被人駕馭……」

  羅愛萍不服氣——為什麼要樹立女性「能忍耐」的形象?為什麼要壓低女性自我發展的期望值?她認為,這錯誤地灌輸了「經營好婚姻比其它方式更能獲取回報」的觀念,間接拔高女性對婚姻的期待。

  因此,她「一直在戰鬥」。

  卻乏人知曉,某一瞬間,她也曾想過隨便找個人嫁了算了……

  「提防」

  每次深度訪談的開場白,羅愛萍都會先說自己還沒結婚,對方就一下沒了提防:「啊!自己人!」為什麼要提防?羅愛萍與學者聯手的傳播學研究發現,大眾媒體對「剩女」擇偶心態的文章中,除了沒提及具體情緒的佔38.1%,其它主要是描寫她們的負面情緒,焦慮、煩躁、急切、鬱悶、悲觀等。

  她至今對此有些憤憤不平,她自己也曾在親人重病時,內心愧疚過——

  人們在不同的年齡段、在人生的不同時刻,對戀情和婚姻的想法都不同。若不深入關注大齡單身女性的工作、生活方式、成長背景,而只截取某個時刻的想法,並貼上一個「剩女恨嫁」的標籤,是否有失偏頗?

  北上廣等8個城市的43位受訪未婚女性,從27歲到48歲,各有想法。

  王歡(化名)覺得,目前結婚不是生活的中心,生活暫時不需要男人。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會被人視為「不正常」或者「變態」,有同事會開玩笑說「她已經勾搭上了已婚男人」。

  劉若男(化名)覺得,即便要劃分「剩女」,也應該划到35歲,畢竟受教育的時長增加了,接觸社會的時刻往後推延,23歲本科畢業,26歲碩士畢業,用10年左右的時間尋找愛情,這個時間長度比較合適。

  李慧(化名)的同事們因為「剩女」吵過一架,起因是一位已婚女同事在飯桌上談論「剩女」,並勸誡在座白領要趕快找丈夫:「越等越找不到。」另一位女同事情緒激動地說:「我不明白你們這些女人,自己結婚了天天嘴上說『剩女』有什麼意思?!」李慧倒還好,她單身久了,早已習慣被已婚女同事茶餘飯後當做談資。

  當然,關於「剩女」的話題確實無法忽視,超過25歲的未婚女性人數正大幅增加。羅愛萍根據人口普查數據發現,1990年到2010年20年間,中國25歲及以上未婚女性增加了1千多萬人;2010年,25歲到29歲年齡段的未婚女性比例已達21.62%,該比例是2000年8.67%的2倍多,1990年4.29%的5倍多。

  記者發現,近年來在申城的不少場合隨口一談,幾乎每個人都能講出身邊或多或少的「剩女案例」來——

  比如,一位女同事說,她最難以忍受的是,從小到大作為乖乖聽話、好好讀書的類型,順風順水地考大學、讀研究生、找工作,可突然之間,似乎僅僅因為自己「大齡未婚」,整個社會評價體系就逆轉了。有意無意間,已婚已育人士總要對她顯露出「優越感」和「同情心」。

  另一位女同事告知,有位很優秀的單身閨蜜,是「女漢子」類型,可說起「剩女」時,竟落淚了。

  只因,她最好的女友,居然也指摘她「太清高了所以難嫁」……

  不予忽視,不代表著可貼標籤,甚至負面評判。

  「孤獨」

  「我幾乎是像瘋了一樣歇斯底里地哭喊著,不願意再去相親,這一次在我媽的勸說下,我爸終於妥協了。不用再相親之後,我的心慢慢平靜下來……身體健康也開始逐漸好轉,去年沒有再得支氣管炎,就連感冒也只是喝了兩瓶藿香正氣水後第二天就好了。」

  這兩句摘自羅愛萍的微信公眾號「剩女成長記」發的一則網友來稿。

  匪夷所思么?並不。

  即便是「一直在戰鬥」的羅愛萍,也曾困惑過——

  別人都談戀愛結婚,為什麼我沒有?是我有問題?大概是我不夠漂亮?又大概是我太胖了?

  於是,她曾一擲千金買包、買時尚的衣服;於是,她又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減肥事業中。

  羅愛萍自認為「從小就是積極熱情的人」,也自稱「感情經歷挺豐富」,談過戀愛的有大叔、同齡人還有比她年幼12歲的「小鮮肉」。

  她34歲那年,男孩22歲,在讀大四。二人都很有事業心,對自己的期待都頗高。她說自己是個喜歡笑的人,憧憬找一位幽默的男朋友,而男孩的出現,就像是心想事成。她覺得自己足夠成熟,個人成長不需要男友領路,所以能包容對方的不成熟;給她的婚戀選擇帶來更多自由的,還有經濟能力,她不介意在愛情中多支付一點維持愛情的成本。

  這段姐弟戀,雖沒能順利生長,但她認為自己明白了什麼是真愛。她說,這段戀情也是在「顛覆和挑戰著主流規範」。

  她眼中的「主流規範」,究竟是什麼樣的?

  羅愛萍舉了個例子。有次接受採訪,對方問她多久沒談戀愛了,她答3年,於是那位記者就關心地告訴她:專家提出,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人,人格更健康。

  言下之意是,太久不談戀愛的人,人格有問題……

  「我花在戀愛和相親上的時間非常少,加起來不超過3年。」羅愛萍說,她出生於農民家庭,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千辛萬苦在城裡找到工作,突然發現很難適應職場規則,「在農村的生活經驗,根本不足以應付,一切都變得困難重重」。

  工作和進修,應接不暇,擠壓了大量可能用在婚戀上的時間。

  這恐怕是都市裡為數不少單身女性的共同面對。

  曾有幾次機會告別單身的羅愛萍,在工作和結婚中反覆糾結,最終均以工作取勝。

  她去英國讀書,抽時間訪談、寫書,去律師事務所實習,不斷地「拓展人生」,努力在經濟上獨立,並把經濟獨立轉化為對抗逼婚的「話語權」。可是,總有一點負面影響,是她似乎無法阻止的——

  「孤獨」。

  這在她29歲時就意識到了。她曾在夜裡23時給閨蜜打電話想訴苦,這在以前是常見的,可那一次,閨蜜很遲才接起電話,第一句話是「你差點吵醒我兒子了」。沒說幾句,電話掛斷。

  還有一次,羅愛萍在和一位十年沒見面的友人約周末見面時,她忍不住問:「不會打擾你的家庭生活吧?」

  她自己也為這種「周到」吃驚:「為什麼我不擔心,會打擾自己的單身生活呢?」

  她與一位已婚女友探討這個問題,對方理直氣壯:女人結了婚,當然要把家庭和孩子放在第一位。

  這就是她「被隔離的單身生活」。她說,朋友「萎縮到難以置信的程度」,一次找人幫忙,還得找工作第一年認識的朋友,「因為沒有其他朋友了」。

  在朋友圈看到她喜歡的演員林心如和霍建華的婚訊時,她感慨萬千,寫了一篇微信公號文章——

  《有一種孤獨,叫我在拚命向前奔跑,你卻在刷霍心大婚》。
推薦閱讀:

剩女男女們:520脫單有望,不來連條狗都帶不走
剩女,硬女?
剩男和剩女哪個的壓力更大?
怎樣讓家裡人停止告訴我,我要三十歲了?
27歲的女生到底有多難嫁?

TAG:剩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