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克里米亞:制裁和制裁的前景
當俄羅斯越來越露骨、越來越強硬地表露出對克里米亞的并吞之意後,美歐不斷發出「俄羅斯必將付出代價」的警告,表示一旦吞併實現,將對俄實施制裁,但這一切都未能擋住俄羅斯的腳步:3月16日,克里米亞的「閉門公投」在毫無懸念的情況下宣告結束,在幾乎算不上選擇的「選擇題」面前,組織公投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政府、議會喜氣洋洋地宣布了82.71%的投票率,和95.5%的「回歸俄羅斯」支持率。3月18日,普京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先是承認克里米亞「獨立」,繼而普京3月18日簽署法令,同意將克里米亞整合為俄羅斯領土。
這個被精心營造成「凱旋禮」的「回歸簽字儀式」,幾乎立即成了歐美髮動對俄制裁的信號。
第一輪和第二輪制裁
第一輪制裁是3月17日,即克里米亞公投次日、俄羅斯宣布并吞克里米亞前一日開始的,當天,奧巴馬下令對包括7名俄羅斯官員和4名烏克蘭官員在內的11人實行制裁,制裁範圍包括凍結其在美國的資產,和赴美簽證禁令;同日,歐盟對21名俄羅斯和烏克蘭人實行了類似的制裁。
這一制裁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制裁對象包括亞努科維奇和主導這次公投的、危機中被武裝分子強行送上台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總統阿克肖諾夫等,但不包括副總理迪米特里.羅戈津外,普京政府的更多高官,其目的,顯然是最後警告俄羅斯,不要從法律上直接并吞克里米亞,白宮發言人卡尼當時就曾表示,如果俄羅斯對制裁置若罔聞,一意孤行,將會採取更多制裁措施。
3月18日俄羅斯簽署并吞協議後,更多的制裁和報復相繼發生,這包括G8索契會議被杯葛,原本精心安排的、定在3月19日於莫斯科進行的法俄外交-國防部長2+2會談在最後一刻被取消,原定3月19日訪問俄羅斯的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取消行程,等等。
儘管歐美、尤其歐洲強調「第一輪制裁取得預期效果」,但歐美輿論和政壇對此反應強烈,認為制裁「根本未能阻止任何事件發生」,而俄羅斯則擺出一副「要制裁便制裁,我無所謂」,甚至反制裁的姿態,這導致第二輪制裁的出爐。
3月20日,奧巴馬簽署政令,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內容包括把凍結資產和赴美簽證的「黑名單」擴充到20人,其中包括俄聯邦預算及財政預算委員會主席艾弗林.維克托洛維奇.布希明、俄聯邦總統助理安德烈.亞歷山大洛維奇.福爾申科、總統高級顧問阿里克塞.格羅莫夫、總統辦公廳主任謝爾蓋.伊萬諾夫、俄軍情部門領導人伊戈爾.謝爾貢等俄羅斯高級官員和普京親信,以及若干俄羅斯議會、經濟和金融部門的頭面人物,如號稱「普京御用銀行家」的尤里.科瓦利丘克和俄羅斯國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弗拉迪米爾.雅庫寧;授權政府可能對俄主要經濟部門實施制裁;可能實施制裁的部門包括冶金、礦業和軍工;授權對俄羅斯銀行Bank Rossiya實施金融制裁等。
制裁的具體內容,包括凍結被制裁個人、單位所有在美國資產,美國公民、企業不得與被制裁的對象進行任何業務往來。
3月21日,歐盟在布魯塞爾冗長的外長會議後,也隨即作出了擴大制裁的第二輪動作,但內容僅包括取消歐盟和俄羅斯原定召開的峰會、同意儘快和烏克蘭簽署被亞努科維奇耽擱的《聯繫協定》,以及同意在3個月內和摩爾多瓦、喬治亞簽署新的一體化條約等,此外就是將「黑名單」從21人擴大到33人,但新增制裁對象的「成色」遠遜於美國,重要官員僅有美國第一輪就榜上有名的副總理羅戈津,以及兩名俄羅斯軍官,比較特別的,是制裁名單中包括「今日俄羅斯」首席節目主持人迪米特里.吉謝廖夫,此人一向被視作普京的「宣傳喉舌」,日前甚至在節目中對美國、歐洲發出「俄羅斯是世界上唯一可把你們變成核輻射塵國家」的威脅。
俄羅斯何以如此強硬
對美歐制裁,俄羅斯擺出「滿不在乎」的姿態。
美歐以制裁壓迫俄不得接納克里米亞「回歸」時,俄以48小時內就接納,並將之刻意裝扮成勝利慶典的姿態回應;美歐的兩輪針對性「黑名單」制裁,俄則以「反制裁」相對抗,被俄「反制裁」的美國官員、議員共有9人,包括副國家安全顧問卡洛琳.阿特金森和本.羅茨、總統助理丹尼爾.法伊弗和麥凱恩、博納、里德等6名美國參眾兩院議員等。當法國發出「取消『西北風』級兩棲登陸艦」合同威脅時,俄海軍負責人擺出一副「求之不得」、「這對俄羅斯是大好事」、「我們巴不得這樣」的姿態。
其實普京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般強勢,或手握事件的主動權,恰相反,他在整個事件中的許多選擇,與其說是主動出擊,毋寧說是在為自己此前的失誤補台。
此次克里米亞危機的背景,是「2.22」烏克蘭政權更迭;而「2.22」事件的背景,則是從去年下半年持續蔓延的烏克蘭政治危機。此次政治危機的導火索,則是俄羅斯政府為避免烏克蘭通過簽署與歐盟的《聯繫協定》靠攏歐洲而軟硬兼施,通過援助+施壓的手段迫使亞努科維奇臨陣變卦,轉而與俄羅斯簽署城下之盟,而俄政府在「賬面得手」後的頤指氣使,則直接將亞努科維奇逼得自踞火爐之上,並最終導致「2.22」的大崩盤。
某種意義上,普京在克里米亞的「攻勢」,是「2.22」崩盤後的補救措施,目的首先是穩住克里米亞這個戰略要地,更重要的,則是以此為籌碼討價還價,力爭將「合法總統」亞努科維奇送回基輔執政,恢復俄在烏克蘭的「控盤」。事實上,由於黑海艦隊的存在,和亞努科維奇的大開方便之門,克里米亞半島真正的主人,早已是俄羅斯而非烏克蘭,所缺的,不過是一個只會帶來巨大麻煩的「俄羅斯領土」之名,倘非為了整個烏克蘭而僅為了克里米亞,普京和俄羅斯甚至可以什麼都不用去做。
然而更迫切需要選擇的並非莫斯科和普京,而是辛菲羅波爾和阿克肖諾夫:很顯然,如果僅僅扮演「俄羅斯籌碼」,而非把自己變成「俄羅斯一部分」,不論最終普京的「交易」是否成功,他們都很可能成為犧牲品——這並非沒有先例,1994年因為俄烏黑海艦隊之爭,克里米亞就有過一次類似事件,當時被「武裝分子」送上總統寶座的「人民選擇領袖」名叫尤里.梅什科夫,在俄烏達成妥協、俄羅斯心滿意足後,這個「人民選擇領袖」又被閃電般「選擇」下台,並被國際政治所遺忘。
於是克里米亞在短短几天內把公投時間提前,選項也從「獨立」變作「回歸」。辛菲羅波爾知道,即便心裡不痛快,普京也難有選擇——經濟治理的不景氣,人氣的下降,讓他不得不攥牢民族主義這面大旗,克里米亞「同胞回歸」而克里姆林宮竟拒諸門外,後果是不言而喻的。
但安理會表決一邊倒的格局,公投前後歐美「付出代價」的警告,克里米亞危機發生後俄羅斯金融投資市場的動蕩無不表明,倘若說國際社會可以默認俄實際控制克里米亞(事實上已容忍了很多年),那麼,容忍俄通過這種手段改變邊界并吞他國領土,是任何一個聯合國重要成員國底線和根本戰略利益所不能堪的,克里米亞「回歸」的虛名,會令俄付出巨大、長期代價——而且原本這就是一塊什麼代價都無需付出,也已實際吃到嘴裡的肉。
正因如此,普京曾在很長時間拒不表態「克里米亞是俄羅斯領土」,在公投結束後,最初也僅同意克里米亞「獨立」(儘管公投本身根本沒有這一選項),並提出「建議烏克蘭中立化」的「還價」,很顯然,普京希望用「只獨立不吞併」的報價,換取烏克蘭「中立」(其實就是至少不完全倒向歐洲),但事情到了這一步,美歐事實上已完全不可能接受這樣的「要價」,只能裝聾作啞,最終迫使普京在幾小時後「油門踩到底」。
吞併克里米亞,普京和俄羅斯將付出沉重代價。
克里米亞70%的電和90%的水來自烏克蘭,後者雖由臨時總理亞采紐克表示「暫不中斷供應」,但漲價和隨後的刁難恐難避免,俄羅斯將不得不勞民傷財設法隔海「輸血」;為了打通和這塊飛地的聯繫,俄將不得不在刻赤海峽架橋,這就需要2-3年和大量投入;克里米亞宣布改用盧布,養老金、公共部門工資和社會福利都要轉為仰賴莫斯科供應,這將是沉重的經濟包袱,事實上合併當天普京就為此拍出50億美元。
不僅如此,針對俄經濟部門的制裁業已開始(雖不過剛剛開個頭),但俄羅斯的投資環境顯然已經惡化,普京煞費苦心吸引外資和防止國內資本外逃的努力,如今很可能因此遭受重挫,這對於嚴重依賴資源輸出的俄羅斯,將是更長遠的負面影響。
但普京顯然選擇了先顧眼前,因為并吞克里米亞會令其受到民族主義者的支持,並在國內提高人氣。普京斷定,西方將是軟弱的,對自己的做法只能徒呼奈何,他可能會覺得自己贏了,然而付出親手破壞自己當初參與建立國際秩序,換來克里米亞卻失去了大半個烏克蘭,這樣的交換未必就是划算的。
接下來的制裁和影響
根據美國的倡議,下周海牙核安全峰會場外,G7將舉行緊急會議,討論針對俄羅斯的新的制裁措施。
相對而言,美國表現得較強硬,其「黑名單」不僅包括吞併克里米亞的直接責任人,也包括更廣泛的俄羅斯政壇、經濟界要人,而歐盟則顯得較為謹慎、保守,這是因為美國在俄羅斯的投資和業務利益規模小,影響不大,加上中期選舉在即,有下「重手」的能力和需要,加上奧巴馬在烏克蘭危機中的表現在美飽受批評,他也必須做出強硬姿態。
歐盟的態度則曖昧、謹慎得多,這是因為歐盟各國和俄經貿關係更密切,在俄投資更多,且70%以上的天然氣來源是俄羅斯。在金融危機下,歐盟經濟已飽受摧殘,不願再因對俄制裁而雪上加霜。
美國商界不少領袖對制裁和制裁結果表示質疑,在他們看來,俄羅斯好不容易在2012年底加入WTO,此時正是美國企業、資本在俄大顯身手的好時機,如果擴大制裁範疇,無異於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歐洲的問題更嚴重:在經濟普遍不景氣的這幾年,俄羅斯憑藉「石油美元」,在奢侈品、旅遊消費方面,對歐洲經濟貢獻不小。不僅如此,由於關係更密切,歐洲更擔心俄羅斯的報復,包括「天然氣大棒」,甚至冷戰威脅。
但新一輪制裁恐怕難以避免。
如前所述,對制裁更積極的是美國,隨著中期選舉的迫近,奧巴馬也只能不由自主被一步步推進,且從任何角度,美國也不可能接受克里米亞被俄羅斯「法理吞併」這一足以改變戰後國際秩序和國際遊戲法則的行為,否則後患無窮。
歐盟、尤其離俄羅斯更近且更「重商」的德國對制裁一直小心翼翼,以免自己遭受過多「反彈」,他們步步為營,給自己設下一條條「紅線」,如「俄不在東烏擴大威脅就不『加碼』」等。問題是,在民族主義支持者和民調需要壓迫下,普京和俄羅斯根本「退不得」,而此時此刻,歐盟也不得不跟著踩過那些本不想踩的「紅線」,比如付出重大代價去「消化」大半個烏克蘭進入歐洲範疇,以及加重對俄的制裁。
比這更有殺傷力的,其實是制裁的連帶效應。
3月20日,標普將俄羅斯主權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並將俄2014、2015年經濟增速預期從原先的2.2%和3%,下調至1.2%和2.2%,這表明,不管制裁實際效果如何,都已嚴重影響本就糟糕透頂的俄羅斯投資環境,這不僅將令更多潛在投資者望而生畏,也會冷卻歐美商界對俄羅斯經濟的熱情。
此外,必須注意的是,歐洲對俄羅斯能源固然有依賴,但俄羅斯對歐盟消費品的依賴高達60%,因此一旦歐盟「豁出去」,對俄經濟的影響也將是嚴重的。
克里米亞危機和MH370失聯事件佔據了近日全球媒體的主要版面,以至於其餘國際事件被完全冷落了:幾乎於此同時,5+1國家和伊朗關於伊朗核問題的最關鍵一輪談判,正在維也納進行,如果俄羅斯和歐美關係繼續僵下去,美歐很可能會對伊朗持更溫和態度——對歐洲而言,伊朗天然氣是俄天然氣最好、最方便的替代品。
推薦閱讀:
※國內著名評論家共議張煒巨著《你在高原》|夫子書話
※【時政評論】誰能當香港特首
※香港評論(74):扭曲大辯論命題反對派只談土地分配│脫苦海
※香港評論(48):車公靈簽往績│脫苦海
※中國評論新聞:男81.2歲女87.3歲 港人全球最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