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場英式溫水浴——評《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

一場英式溫水浴——評《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

我們可以為自己創造主觀價值,通過實現這些價值獲得人生的樂趣,選擇一種消滅樂趣的表達,那絕對沒道理。 ——桑德.李

這次我想說說一部老電影的完結篇。十年中,它是很多人不由分說進入電影院的一個理由。但接近尾聲,很多人的心卻一點點沉重了下來,不僅是因為影片劇情的發展,也是因為知道它快結束了。焦急等待結局,卻又害怕結局的到來。終於,在2011年,這個牽動我們十年的電影宣告終結——它就是《哈利波特》。

前幾部由美國導演克里斯·哥倫布(Chris Columbus)指導的哈利波特電影是典型的好萊塢風格,敘事流暢不費勁,畢竟是《小鬼當家》的導演。但是從《哈利波特與鳳凰社》開始,由英國導演大衛·葉茨(David Yates)來指導,加入了英國學院派內斂的元素,使影片略顯沉悶與晦澀。而最後一集的《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作為哈利波特電影系列的終結篇,更突出了這一特點。

全片最失敗的恐怕要算是配樂了。電影配樂作曲是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Alexandre Desplat),他1961年8月23日生於法國巴黎。母親是希臘人、父親為法國人,五歲時開始學習鋼琴,後來改學小號與長笛。由於熱愛音樂與電影,於是決定以電影配樂家為終身職志。1985年完成第一部作品《Ki Lo Sa》,至2007年已經為100部電視及電影創作過配樂。2000年以《路辛的棋局The Luzhin Defence》開始受到美國市場的矚目。然後一路高歌猛進,參與了很多電影大片的配樂創作,包括李安的《色戒》。同時他也多次獲獎:2014年的《布達佩斯大飯店》和《模仿遊戲》兩部影片同時提名第87屆奧斯卡最佳配樂,其中《模仿遊戲》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雙提名 ,並憑藉《布達佩斯大飯店》獲得第87屆奧斯卡最佳配樂。

我最喜歡他的《暮光之城2 新月》的一首鋼琴曲配樂:《New Moon》(新月)由Alexandre Desplat演奏的鋼琴曲,那唯美的,奇特的氣氛,和整部電影相得益彰。和男主人公那蒼白的臉,和電影里那淡淡的青色的天空都很搭配。

但Alexandre Desplat接手《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電影配樂後,他的表現讓很多人大跌眼鏡。他放棄了過多的高低起伏,抑揚頓挫(在我看他是放棄了80%的美好和才華表達),通過音樂讓整部電影更加撲朔迷離起來。在最後一部電影中,無論是「霍格沃茲保衛戰」,還是最後正邪決戰,電影的音樂始終不對——並沒有很好的烘托主題氣氛,既沒有像《加勒比海盜》中德國作曲家Hans Zimmer的那幾個小節反覆使用把勇敢與無畏體現得淋漓盡致,也沒有《指環王》中用不同的樂器穿插輝映體現不同戰鬥環節遞進劇情。作為一個萬眾矚目的系列電影的最後一個「樂章」,我們有理由相信主創們能用音樂把所有的東西推到極致,而後緩緩降落,應該以優雅的姿態給所有人物安排一個結局,給所有故事畫一個句號,從而再次宣示主題。我一直覺得這才是音樂應該幫電影做的事,但哈利波特的音樂一直處於遊離狀態,一直不溫不火若有若無,使影片更加含糊不清,沒有重點,沒有起承轉合。 說說導演。大衛·葉茨(David Yates)生於英格蘭,曾在美國華盛頓居住一年,之後返回倫敦的國家電影電視學院學習。是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激勵他繼續從事電影的拍攝。他在執導過不少電視電影和迷你劇集,在英國國內有不小聲譽。2004年,他憑藉為BBC拍攝的政治驚悚電視劇《遊戲進展》獲得英國導演工會的電影電視連續劇傑出導演成就獎,同時也贏得了一項艾美獎。2007年他接棒哈利·波特系列,成為第五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的導演,獲得好評,贏得世界聲譽。之後繼續執導《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在這部電影中,他一直努力試圖保留原著的劇情結構,但卻在電影節奏上失去了把握。影片一開始和上一部情節銜接不上,一些無關痛癢的對白讓人很難入戲,而之後的戰鬥有些混亂,鏡頭雜亂且瑣碎,如果這不是英國人而換成好萊塢導演來拍,我想在海格抱著哈利返回霍格沃茲的時候,起碼他會讓音樂進入來述說悲情和絕望,起碼他會用英雄式的節奏來吹響反攻的號角並給我們一個個堅定的眼神,起碼他不會空洞的展現戰後的傷痛而之後對這些傷痛毫無交待,起碼他還會多用些時間去刻畫「霍格沃茲保衛戰」來提升可看性而不是在開始用蒼白的對話來堆砌無謂的劇情。如果說到演技,幾個配角都可圈可點。伏地魔的肢體語言(看不到表情)可圈可點;貝拉特里克斯.萊斯特蘭奇一貫的神經質更閃閃發光(海倫娜·伯翰·卡特飾演,我太愛這個演員了,推薦她另外一部電影《搏擊俱樂部》);納威在這部應該說是第一男配,可是導演的限制讓他的華彩打了折扣;麥格教授擔當起了之前鄧布利多的角色任務,幾個鏡頭帥氣無比。其實整部影片最大的亮點應該是「霍格沃茲保衛戰」開始的時候,可惜從食死徒攻進來之後就亂了。而幾位主角彷彿睡眠不足,韋斯萊和赫敏就像兩根木頭,而哈利波特基本上也是個木偶,完全沒有性格描寫,就是一個冒失暴躁的青春期男孩。作為主角,這個缺陷讓人愛不起來。連斯內普之死也處理悄無聲息。那感覺就好像你看看荒野紀錄片,鏡頭在一個木筏子上順著水流,慢慢你發現水越流越快,可以預見前面就是一個瀑布了,你不禁開始期待一種波瀾壯闊下降的痛快,結果到那卻連水帶河道都沒了,剩下我們在一個莫名其妙的空間里日有所思地飄來盪去。斯內普的死並不壯烈,之後的回顧也並不能展現這個人物的偉大。英雄可以死在衝鋒的路上,但最好不要在一個沒人的地方被個京巴之類的寵物咬死,而且他還沒有反抗,讓人懷念都懷念不起來。英國人真的是內斂到骨子裡了。

最後的情節很狗血,不是說哈利必須死么?後來鄧布利多出現說了些讓人半懂不懂的心靈片湯話,之後哈利就活了,這劇情足以使這部電影得那一年的金酸梅獎。由於正反面人物都沒得到充分的發揮,使得影片最後表現19年後的所有人都顯得很滑稽。哈利和孩子在站台上的對白基本上就是三流文藝片的路子,和之前之後都沒什麼關係,而且導演你給了馬爾福鏡頭,能給納威和盧娜一鏡頭么?我們很想知道他們怎麼樣了。相比我更喜歡之前美國好萊塢式的哈利波特電影,色彩明快,人物性格鮮明,導演在節奏的把握上更加收放自如,英國人似乎更喜歡躲在牆後面和你說故事,進而顯得這堵牆無比的多餘。人們在飛來飛去的魔法里找不到之後真正想表達的東西,或者說導演根本就迷失在了這裡,既沒有了順暢的敘事,也沒有層次感的推進,對鏡頭失去了控制。這部電影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它存在,就好像一個人剛從沙漠到一個旅館,儘管裡面只有溫水浴,沒有熱水洗得舒服,但聊勝於無。不在多好,而在於存在,不過我還是有點小小的遺憾。 不管怎麼說,我還是要感謝的,感謝J.K.羅琳女士寫了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感謝這個系列導演、演員、道具、燈光、特效以及所有工作人員的辛苦呈現。《哈利波特》已經落下帷幕,現在我特別期待一部在世界魔幻領域與之不相上下的系列小說能被拍成電影:《Cirque du Freak: The Vampires Assistant》。愛爾蘭小說家達倫·山寫的一個很好看的吸血鬼小說。個人覺得比《暮光之城》好看,大陸翻譯為《吸血俠傳奇》,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出過,但一直沒有再版,因此國內沒什麼人知道。大家有興趣可以找來看看。

鐵樹,34歲,男,漢族,白羊座,現居北京,高級速錄師,自由撰稿人。自營速錄公司十年。少時喜歡讀書,現在也每日手不釋卷,並在自己行業內和朋友圈推廣閱讀。曾搞過一年線下讀書會,被日本NHK電視台採訪。也曾機緣巧合,給哈佛大學博士生推薦中文書。

推薦閱讀:

《127小時》:命中注定的巨石
佟麗婭在《智取威虎山》中表現如何?
令狐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除了岳靈珊,另外兩個對他都是情深義重
《壞爸爸》:兒子成才很難,爸爸成才更難
《素媛》這部電影到底講的是什麼?

TAG: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