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心理學的科普中,你認為有什麼原則是必須堅持的?


「科普」的原則,最基本的當然是「科」和「普」咯。

每次跟新加入我堂的作者們見面時,這兩個字都是我放在最開頭講的。

「科」——

有可信的來源。比如,絕對不可以抄百度知道。

有規範的引用。比如不能直接大段複製論文。比如文末要列參考文獻;本來為了閱讀友好,我堂是不在文中用 APA 引用格式的,但近期也在嘗試改進,比如添加引用序號,方便審稿編輯核實、讀者深度了解時查找。

有嚴謹的邏輯。寫稿前要先溝通選題提綱,提綱中要有開頭、串聯全文的小標題、結尾;如果提綱看上去都「奇怪」,那大概率是全文邏輯沒理清。

「普」——

講讀者關心的問題。並不是說選題一定要選大眾向的親密關係(沒錯這就是最受歡迎的問題),但是,既然「普」的受眾更多是非專業人士,就要通過各種方法(比如舉例子)(←咦這個例子舉得真好)讓認知等——相對來說不太大眾友好的——領域的前沿研究,顯得更跟現實相關(論文的討論部分不也會涉及現實意義嘛)、讓讀者更可能感興趣。

用讀者聽得懂的詞。原因同上,比如不建議作者寫「安慰劑組」,除非接下來用「人話」介紹「安慰劑組」幹了啥、為啥干。

舉讀者身邊的例子。解釋完定義,比如講完錯失恐懼的定義,接下來就是

我們平時總是生怕錯過每一場朋友圈刷屏活動、明明知道99+的群聊消息沒有營養也要點開查看、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刷票圈……

(來源 沒刷手機的一天過去,我可能又錯過了一個億 | 錯失恐懼)

有時候想例子不太好想,就配表情包吧。

而在見面的最後,我一定會強調「不要給讀者寫自己「看不下去」的東西」,還會建議「寫完之後出聲朗讀一遍自己寫的東西」。出聲讀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看不下去」的問題,包括但不限於:

  • 措字
  • 有毛病的病句
  • 向上帝發誓,翻譯腔是可以避免的腔調
  • 因為我寫了所以你要點贊的混亂邏輯

參考:

沃茲基謝德. (2018). 如何寫出人類友好的「大學堂」文章. 張貼論文, 京師心理大學堂培訓會議.


被外行(包括科研領域內的外行)提出各種奇怪問題的時候不要炸毛。

奇怪的問題包括並不限於:

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嘛?

我心情不好,想找你諮詢一下可以嘛?

你們不就是文科生嗎?

...

一個接受過專業培訓的心理學工作者,應該有能力用外行能夠接受並理解的說辭,迅速說明為什麼自己所從事的行業並不是對方臆想的樣子,如有可能,進一步科普心理學(或者我們所從事的某個小領域)的本質就更好了。


過度妖魔化和神化心理學。

大多數人都在過度低估和過度高估心理學之間遊走,在無下限的江湖騙子和無限制的讀心催眠之間搖擺,說到底,心理學還是一門實證學科,我們所研究的,只是心理活動的機制與規律而已

我們知道不神化就沒有噱頭,不俗化就無法吸引關注,也知道嚴謹與大眾是兩極,但是科學與有趣並不對立。

科普是好事,只怕泥沙俱下。

以上。


1. 當然是不要被反移情了。。

2.對方才是主角,自己只是一個聆聽者,不要反客為主是最基本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錯題了,那就是一定要告訴別人,心理學不是妖術不是玄學,一定是科學,沒有那麼玄的..nnn.


最重要的是實用性啦。

減少形而上的概念,多一些接地氣的比方。

口語化,實用化。

科普不是打折版的論文。

而是升級版的聊天。


自己接受學習科學知識是一種能力,科普是讓別人接受學習自己已有知識是另一種能力,也是要找到合適的方式方法的。


不要和患者討論療法……看過很多人站在治療者的角度和站在患者角度的人去探討療法的問題……沒有打不起來的。


首先,科普的人要自己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科學的思考方式,科學的方法論。

其次,不要有自己高高在上,炸天的姿態。一個好的科普者,他一定是把自己放得很低的,尊重他人的,單純的美好的,並且是耐心的,會聆聽的。

然後,說白話,舉例子。

還有,不要苛求受眾或者諮詢者當天就能理解你說的,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舉例來說,我回答關於抑鬱症的問題,也不苛求提問者或者瀏覽者三天就懂,我把答案放在那裡,這幾個月,時不時會有瀏覽者表示感謝,收藏,我覺得我的初衷就達到了。


推薦閱讀:

量子通信就是傳統的激光通信?你可以無知,但不要愚蠢 | 袁嵐峰
太空人會異化?答案來了:7%基因被改變
《聖經》的道理有多糙?

TAG:心理學 | 科普 |